CN215983864U - 一种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83864U
CN215983864U CN202122567915.9U CN202122567915U CN215983864U CN 215983864 U CN215983864 U CN 215983864U CN 202122567915 U CN202122567915 U CN 202122567915U CN 215983864 U CN215983864 U CN 2159838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ke
gas
valve
coke bin
fire extingu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679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贠志伟
周丽楠
张开钧
辛博
程维常
付秀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steel Equipment and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steel Equipment and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steel Equipment and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steel Equipment and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679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838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838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838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oke Industr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将第二阀门关闭,第一阀门打开,将烧结机第三段环冷后的废气作为烘干气源,并将烧结机第三段环冷后的废气输送至焦炭仓对焦炭进行加热,进而使焦炭内部的水分挥发掉并随着流动的高温气体进入除尘机构内进行除尘,最终以符合环保要求的气体排放至大气中。而在焦炭仓起火时,烟雾报警器检测到高温烟气后会报警,工作人员通过关闭第一阀门阻止烧结机第三段环冷后的废气进入,并打开第二阀门,使灭火气体进入焦炭仓内,灭火气体进入到起火部位后,能够隔绝起火部位的氧气,进而实现灭火。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冶炼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焦炭是现代高炉冶炼必不可少的原燃料之一,能够将氧化态的铁还原为生铁。现代高炉都是用焦炭做为燃料,其在高炉冶炼中主要作为发热剂、还原剂、料柱骨架等,它的含水率既影响着高炉生产的能量消耗指标也影响着高炉操作环境及炉内顺行情况;所以焦炭的含水量超过4%时,炉内粉尘量明显上升,影响高炉顺行;还会增加高炉内热量损失,增加高炉能量损失。
采用焦炭烘干技术是稳定高炉生产、回收外排气体余热、高炉冶炼节能增效的有效途径。现有的实施工艺则是通过设置引风机将废气引至焦槽,利用废气余热对焦槽中的焦炭进行预热,达到降低焦炭水分的焦炭烘干工艺,并且利用烧结环冷机第三段环冷后的热空气作为烘干气体。
但是,由于烧结环冷机第三段环冷后的热空气中含有约21%的氧气,且由于焦炭物质中存在挥发分等物质,着火点比较低,在100摄氏度到300摄氏度的空气下热量不断积累,温度不断上升,挥发分就成了可燃物,随着高温的空气又源源不断地进入焦炭仓,使得焦炭仓内容易起火,进而对矿焦槽上部及下部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以解决现有利用烧结环冷机第三段环冷后的热空气作为烘干气体容易导致焦炭仓起火所带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包括:烟雾报警器、引气总管、除尘机构、若干个焦炭仓、若干个第一阀门、若干个焦炭仓进气支管、若干个焦炭仓出气支管、若干个灭火气体支管和若干个第二阀门;
引气总管的出气端通过焦炭仓进气支管与焦炭仓的进气端连通,引气总管用于将烧结机第三段环冷后的废气与干燥气体混合后输送至焦炭仓;
焦炭仓的出气端通过焦炭仓出气支管与除尘机构连通;
第一阀门设置于焦炭仓进气支管;
烟雾报警器设置于焦炭仓的仓顶;
灭火气体支管的一端与灭火气体源连通,另一端与焦炭仓的进气端连通;
第二阀门设置于灭火气体支管。
优选的,引气总管包括:第三阀门、引气管、引风机和第一温度传感器;
第三阀门、引风机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于引气管。
优选的,引气总管还包括:混风调节阀;
混风调节阀的出气口连接于第三阀门与引风机之间,进气口用于与另一干燥气体源连通。
优选的,引气总管还包括:设置于引风机与焦炭仓进气支管之间的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引气总管还包括:设置于引风机与焦炭仓进气支管之间的流量计。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
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焦炭仓出气支管。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焦炭仓出气支管的第四阀门。
优选的,还包括:灭火气体主管和第五阀门;
灭火气体主管的进气端与灭火气体源连通,出气端与灭火气体支管的进气端连通;
第五阀门设置于灭火气体主管。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与烟雾报警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相连,控制系统能够控制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启或关闭。
优选的,进入焦炭仓的烘干气体温度为140℃至250℃。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将引气总管的出气端通过焦炭仓进气支管与焦炭仓的进气端连通,引气总管用于将烧结机第三段环冷后的废气输送至焦炭仓,并将焦炭仓的出气端通过焦炭仓出气支管与除尘机构连通,通过在焦炭仓内设置烟雾报警器,以及将第一阀门设置于焦炭仓进气支管,灭火气体支管的一端与灭火气体源连通,另一端与焦炭仓的进气端连通,第二阀门设置于灭火气体支管,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将第二阀门关闭,第一阀门打开,将烧结机第三段环冷后的废气作为烘干气源,并将烧结机第三段环冷后的废气输送至焦炭仓对焦炭进行加热,进而使焦炭内部的水分挥发掉并随着流动的高温气体进入除尘机构内进行除尘,最终以符合环保要求的气体排放至大气中。而在焦炭仓起火时,由于焦炭仓内起火是经过持续不断的热量积累,焦炭的挥发分达到着火温度,因此,在焦炭仓内出现明火之前一定会出现高温烟气,而通过在焦炭仓的仓顶设置烟雾报警器,以及将第一阀门设置于焦炭仓进气支管,灭火气体支管的一端与灭火气体源连通,另一端与焦炭仓的进气端连通,第二阀门设置于灭火气体支管,烟雾报警器检测到高温烟气后会报警,进而能够通知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通过关闭第一阀门阻止烧结机第三段环冷后的废气进入,并打开第二阀门,使灭火气体进入焦炭仓内,灭火气体进入到起火部位后,能够隔绝起火部位的氧气,进而实现灭火,以及能够进入到即将起火部位,隔断即将起火部位的氧气,避免该部位起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烟雾报警器1,引气总管2,除尘机构3,焦炭仓4,第一阀门5,焦炭仓进气支管6,焦炭仓出气支管7,灭火气体支管8,第二阀门9,第二温度传感器10,第四阀门11,灭火气体主管12,第五阀门13。
引气总管2:第三阀门21、混风调节阀22、引气管23、引风机24、第一温度传感器25、压力传感器26、流量计2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参见图1,图1为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包括:烟雾报警器1、引气总管2、除尘机构3、若干个焦炭仓4、若干个第一阀门5、若干个焦炭仓进气支管6、若干个焦炭仓出气支管7、若干个灭火气体支管8和若干个第二阀门9;
引气总管2的出气端通过焦炭仓进气支管6与焦炭仓4的进气端连通,引气总管2用于将烧结机第三段环冷后的废气输送至焦炭仓4;
焦炭仓4的出气端通过焦炭仓出气支管7与除尘机构3连通;
第一阀门5设置于焦炭仓进气支管6;
烟雾报警器1设置于焦炭仓4的仓顶;
灭火气体支管8的一端与灭火气体源连通,另一端与焦炭仓4的进气端连通;
第二阀门9设置于灭火气体支管8。
需要说明的是,将引气总管2的出气端通过焦炭仓进气支管6与焦炭仓4的进气端连通,引气总管2用于将烧结机第三段环冷后的废气输送至焦炭仓4,并将焦炭仓4的出气端通过焦炭仓出气支管7与除尘机构3连通,通过在焦炭仓4内设置烟雾报警器1,以及将第一阀门5设置于焦炭仓进气支管6,灭火气体支管8的一端与灭火气体源连通,另一端与焦炭仓4的进气端连通,第二阀门9设置于灭火气体支管8,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将第二阀门9关闭,第一阀门5打开,将烧结机第三段环冷后的废气作为烘干气源,并将烧结机第三段环冷后的废气输送至焦炭仓4对焦炭进行加热,进而使焦炭内部的水分挥发掉并随着流动的高温气体进入除尘机构3内进行除尘,最终以符合环保要求的气体排放至大气中。而在焦炭仓4起火时,由于焦炭仓4内起火是经过持续不断的热量积累,焦炭的挥发分达到着火温度,因此,在焦炭仓4内出现明火之前一定会出现高温烟气,而通过在焦炭仓4的仓顶设置烟雾报警器1,以及将第一阀门5设置于焦炭仓进气支管6,灭火气体支管8的一端与灭火气体源连通,另一端与焦炭仓4的进气端连通,第二阀门9设置于灭火气体支管8,烟雾报警器1检测到高温烟气后会报警,进而能够通知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通过关闭第一阀门5阻止烧结机第三段环冷后的废气进入,并打开第二阀门9,使灭火气体进入焦炭仓4内,灭火气体进入到起火部位后,能够隔绝起火部位的氧气,进而实现灭火,以及能够进入到即将起火部位,隔断即将起火部位的氧气,避免该部位起火。
具体的,引气总管2包括:第三阀门21、引气管23、引风机24;
第三阀门21、引风机24和第一温度传感器25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于引气管23。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第三阀门21、引气管23和引风机24,并将第三阀门21和引风机24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于引气管23,引风机24能够将烧结机第三段环冷后的废气输送至焦炭仓进气支管6,最终输送至焦炭仓4对焦炭进行干燥。
进一步,引气总管2还包括:混风调节阀22和第一温度传感器25;
第一温度传感器25设置于引风机24出口;
混风调节阀22的出气口连接于第三阀门21与引风机24之间,进气口用于与另一干燥气体源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混风调节阀22和第一温度传感器25,并将第一温度传感器25设置于引风机24出口,混风调节阀22的出气口连接于第三阀门21与引风机24之间,混风调节阀22的进气口与干燥气体源连通,可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25实时检测烧结机第三段环冷后的废气的温度,可以在烧结机第三段环冷后的废气温度过高时,通过开启混风调节阀22,将另一干燥气体源输送的干燥气体输送进引气管23与烧结机第三段环冷后的废气混合,降低烧结机第三段环冷后的废气温度,有效避免烧结机第三段环冷后的废气温度过高进入焦炭仓4直接引起焦炭仓4内起火。
还需要说明的是,混风调节阀22在开启时,工作人员可控制混风调节阀22的开度大小,进而控制进入引气管23的气源量,以保证进入焦炭仓4的干燥气体温度处于安全温度范围内。进一步,引气总管2还包括:设置于引风机24与焦炭仓进气支管6之间的压力传感器26。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烧结机第三段环冷后的废气的量不确定,为了保证进入焦炭仓4内的混合气体量稳定,通过在引风机24与焦炭仓进气支管6之间设置的压力传感器26,可以实时检测引气管23内的气压,当压力传感器26的压力值过低时,说明引气管23内烘干气体过少,需要工作人员调节混风调节阀22的开合度,增加干燥气源进入引气管23,以保证对焦炭的烘干效率;而在压力传感器26的压力值过大时,说明引气管23内烘干气体过多,为了避免烘干气体浪费,工作人员可通过调节混风调节阀22的开合度,减少干燥气源进入引气管23的量,避免烘干气体浪费。
进一步,引气总管2还包括:设置于引风机24与焦炭仓进气支管6之间的流量计27。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引风机24与焦炭仓进气支管6之间设置流量计27,能够计量干燥气体的流量,使工作人员更直观的了解烧结机第三段环冷后的废气进入焦炭仓4的量。
进一步,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10;
第二温度传感器10设置于焦炭仓出气支管7。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焦炭仓出气支管7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10,第二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进入焦炭仓出气支管7的烟气温度,而进入焦炭仓出气支管7的烟气温度与焦炭仓4内温度相关,因此,可以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10实时了解焦炭仓4内的温度,工作人员可在第二温度传感器10显示的温度过高时,通过控制引气总管2,减少或者停止烧结机第三段环冷后的废气进入焦炭仓4,进而控制焦炭仓4内的温度,有效避免焦炭仓4内温度过高起火。
进一步,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焦炭仓出气支管7的第四阀门11。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焦炭仓出气支管7设置第四阀门11,可以在烟雾报警器1发出报警后,工作人员通过关闭第一阀门5和第四阀门11后,打开第二阀门9,并在第二阀门9打开后,将第四阀门11打开,灭火气体进入焦炭仓4,焦炭仓4内其他气体则通过第四阀门11排出,通过该方式能够使灭火气体快速进入焦炭仓4的起火部位,进而实现快速灭火的目的。
进一步,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还包括:灭火气体主管12和第五阀门13;
灭火气体主管12的进气端与灭火气体源连通,出气端与灭火气体支管8的进气端连通;
第五阀门13设置于灭火气体主管12。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灭火气体主管12和第五阀门13,并将灭火气体主管12的进气端与灭火气体源连通,出气端与灭火气体支管8的进气端连通;第五阀门13设置于灭火气体主管12,可以在灭火气体支管8的第二阀门9损坏时,起到控制灭火气体作用,在正常工作过程中,能够避免因第二阀门9损坏后灭火气体进入焦炭仓4。
进一步,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与烟雾报警器1、第一阀门5和第二阀门9相连,控制系统能够控制第一阀门5和第二阀门9的开启或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控制系统,并将控制系统与烟雾报警器1、第一阀门5和第二阀门9相连,在正常工作过程中,控制系统控制第一阀门5常开,第二阀门9常闭,而在控制系统接收到烟雾报警器1发送的报警指令后,控制系统能够自动控制第一阀门5关闭,以及第二阀门9打开,使灭火气体进入焦炭仓4内,灭火气体进入到起火部位后,能够隔绝起火部位的氧气,进而实现灭火,以及能够进入到即将起火部位,隔断即将起火部位的氧气,避免该部位起火。
具体的,进入焦炭仓4的烘干气体温度为140℃至250℃。
需要说明的是,焦炭仓4的烘干气体温度可以为140℃、也可以为250℃,还可以为140℃至250℃中任一温度,在该范围内的烘干气体温度均属于安全温度范围,低于140℃后可能会导致焦炭无法被烘干,而高于250℃后容易导致焦炭仓4内起火,因此,需要将进入焦炭仓4的烘干气体温度控制在140℃至250℃之间。
具体的,灭火气体为氮气。
需要说明的是,灭火气体可以为氮气,也可以为惰性气体,还可以为其他具有灭火功能的气体,因此,本申请的灭火气体并不仅限于氮气。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烟雾报警器、引气总管、除尘机构、若干个焦炭仓、若干个第一阀门、若干个焦炭仓进气支管、若干个焦炭仓出气支管、若干个灭火气体支管和若干个第二阀门;
所述引气总管的出气端通过所述焦炭仓进气支管与所述焦炭仓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引气总管用于将烧结机第三段环冷后的废气输送至所述焦炭仓;
所述焦炭仓的出气端通过所述焦炭仓出气支管与所述除尘机构连通;
所述第一阀门设置于所述焦炭仓进气支管;
所述烟雾报警器设置于所述焦炭仓的仓顶;
所述灭火气体支管的一端与灭火气体源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焦炭仓的进气端连通;
所述第二阀门设置于所述灭火气体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总管包括:第三阀门、引气管和引风机;
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引风机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引气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总管还包括:混风调节阀和第一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引风机出口;
所述混风调节阀的出气口连接于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引风机之间,进气口用于与另一干燥气体源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总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引风机与所述焦炭仓进气支管之间的压力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总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引风机与所述焦炭仓进气支管之间的流量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焦炭仓出气支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焦炭仓出气支管的第四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灭火气体主管和第五阀门;
所述灭火气体主管的进气端与灭火气体源连通,出气端与所述灭火气体支管的进气端连通;
所述第五阀门设置于所述灭火气体主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烟雾报警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相连,所述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启或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进入所述焦炭仓的烘干气体温度为140℃至250℃。
CN202122567915.9U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 Active CN2159838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67915.9U CN215983864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67915.9U CN215983864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83864U true CN215983864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10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67915.9U Active CN215983864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838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40213B (zh) 焦炭烘干系统干燥气温度与流量自调节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06127346U (zh) 一种欧冶炉喷煤烟气自循环结构
CN206469276U (zh) 一种蓄热式催化焚烧装置
CN215197532U (zh) 一种磨煤机进风配置系统
CN215983864U (zh) 一种节能焦槽湿焦炭烘干系统
CN109813094A (zh) 一种合金料多效快速烘烤预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6047753U (zh) 一种再生料沥青烟气焚烧炉烟气热能回收利用装置
CN208846409U (zh) 降低co排放量的节能环保系统
CN108267009B (zh) 链箅机热风系统
CN207006208U (zh) 用于工业废气脱硝中烟气升温的烟气炉
CN212081242U (zh) 一种垃圾热解焚烧配风控制系统
CN111141138B (zh) 一种降低瓦斯氧化炉烘干煤泥热风含氧量的装置及方法
CN213447183U (zh) 热风炉的废气排放装置
CN208382182U (zh) 一种蓄热式热力燃烧炉
CN217459546U (zh) 一种再生铝熔铸系统
CN111118241A (zh) 一种高炉喷煤用烟气炉冷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2371169U (zh) 一种新型节能钢包立式烘烤器
CN111457733A (zh) 建筑构件耐火实验炉节能环保燃烧加热系统
CN215809757U (zh) 一种转炉炼钢合金料的烘烤装置
CN110145759A (zh) 一种锅炉低负荷时含氧量控制系统
CN108715940A (zh) 一种延长侧吹炉热停炉时间的方法
CN114990352B (zh) 一种再生铝熔铸工艺及系统
CN213713095U (zh) 一种具有安全联锁功能的催化燃烧废气处理系统
CN219956153U (zh) 一种窑炉排烟风温装置
CN219347274U (zh) 镁合金熔炉鼓风引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