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79580U - 一种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79580U
CN215979580U CN202120475838.1U CN202120475838U CN215979580U CN 215979580 U CN215979580 U CN 215979580U CN 202120475838 U CN202120475838 U CN 202120475838U CN 215979580 U CN215979580 U CN 2159795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water pump
cooler
flow valve
egr coo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758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良
吕林
庞进军
刘志强
郑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758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795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795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795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xhaust-Gas Circula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及车辆,包括:水泵、机油冷却器和EGR冷却器,水泵用于分别给机油冷却器、发动机的换热机构、EGR冷却器提供冷却液,其中水泵的冷却液流出后分为三路,水泵通过第一管路与机油冷却器连接,通过第二管路与发动机的换热机构连接,通过第三管路与EGR冷却器连接,即机油冷却器和EGR冷却器和发动机的换热机构为并联的冷却方式,因此可以保证流入各自零部件的冷却液没有热量积累,进而保证各零部件的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汽车尾气污染的问题,EGR(Exhaust Gas Recycle)即废气再循环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尾气中的NOx而应用于发动机上。
EGR的应用,虽然可以降低尾气中NOx的含量,但是却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热负荷,使得原本发动机零部件换热条件恶劣。尤其是发动机的缸盖。如果零部件不能及时换热,就会导致热疲劳而损坏。
目前常用的散热方法为:提高发动机的水泵性能,加快发动机与整车散热器的换热频率;或通过增大整车散热器、风扇的散热能力,来降低冷却液的温度,但是散热器和风扇受整车空间的约束,其散热能力有限。
在现有技术中,冷却液通过水泵后依次进入机油冷却器、缸体、缸盖、EGR冷却器,最后与整车散热器进行换热,冷却液每经过一个换热元件就会有热量积累,从而导致后续的元件换热不充分,进而影响整个发动机的换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的散热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水泵、机油冷却器和EGR冷却器,所述水泵用于分别给所述机油冷却器、发动机的换热机构、所述EGR冷却器提供冷却液。
优选地,所述换热机构包括缸盖和缸体,所述水泵分流出的冷却液依次流过所述缸盖和所述缸体。
优选地,还包括整车散热器和节温器,所述机油冷却器、所述EGR冷却器和所述缸体的冷却液流出管路与所述节温器相连,所述节温器的小循环出口与所述水泵的入口相连,所述节温器的大循环出口与所述整车散热器的入口相连。
优选地,所述水泵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机油冷却器连接,所述水泵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发动机的换热机构连接,所述水泵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EGR冷却器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流量阀,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流量阀,所述第三管路上设有第三流量阀。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机油温度检测装置、壳体温度检测装置、EGR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机油温度检测装置、所述壳体温度检测装置和所述EGR温度检测装置各自检测的温度信息,控制相应地所述第一流量阀、所述第二流量阀和所述第三流量阀的开度。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及车辆,包括:水泵、机油冷却器和EGR冷却器,水泵用于分别给机油冷却器、发动机的换热机构、EGR冷却器提供冷却液,其中水泵的冷却液流出后,分为三路,其中水泵通过第一管路与机油冷却器连接,通过第二管路与发动机的换热机构连接,通过第三管路与EGR冷却器连接,即机油冷却器和EGR冷却器和发动机的换热机构为并联的冷却方式,因此可以保证流入各自零部件的冷却液没有热量积累,进而保证各零部件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的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水泵1、机油冷却器2和EGR冷却器8,水泵1用于分别给机油冷却器2、发动机的换热机构、EGR冷却器8提供冷却液,其中水泵1的冷却液流出后,分为三路,水泵1通过第一管路与机油冷却器2连接,通过第二管路与发动机的换热机构连接,通过第三管路与EGR冷却器8连接,即机油冷却器2和EGR冷却器8和发动机的换热机构为并联的冷却方式,因此可以保证流入各自零部件的冷却液没有热量积累,进而保证各零部件的冷却效果。
具体地,换热机构包括缸盖3和缸体4,水泵1分流出的冷却液依次流过缸盖3和缸体4,因此可以提高缸盖3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还包括整车散热器6,经机油冷却器2、EGR冷却器8和缸体4流出的冷却液汇入整车散热器6,通过整车散热器6可对冷却液进行降温,以保证冷却液的循环冷却效果。
其中,整车散热器6的入口管路上设有节温器5,节温器5的小循环出口与水泵1的入口相连,节温器5的大循环出口与整车散热器6的入口相连,即当节温器5处于小循环状态时,冷却液直接汇流入水泵1;当节温器5处于大循环状态时,冷却液通过节温器5进入整车散热器6,最后再通过水泵进水管7流入水泵1。
为了便于控制各个管路的流量,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流量阀,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流量阀,第三管路上设有第三流量阀,通过各流量阀可控制各自管路上的冷却液流量,进而达到精确降温的目的。例如当机油温度较高时,可通过第一流量阀增大第一管路的流量,进而提高机油冷却器2的冷却效果;同理也可通过调整第一流量阀和第二流量阀的开度,来调整相应管路的流量,进而提高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机油温度检测装置、壳体温度检测装置、EGR温度检测装置,控制器用于根据机油温度检测装置、壳体温度检测装置和EGR温度检测装置各自检测的温度信息,控制相应地第一流量阀、第二流量阀和第三流量阀的开度。例如当机油温度监测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控制器可自动调整第一流量阀的开度以满足机油冷却器2的冷却效果,同理发动机的壳体和EGR冷却器8的冷却也可通过控制器进行自动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机油冷却器和EGR冷却器,所述水泵用于分别给所述机油冷却器、发动机的换热机构、所述EGR冷却器提供冷却液,所述发动机的换热机构包括缸盖和缸体,所述水泵分流出的冷却液依次流过所述缸盖和所述缸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整车散热器和节温器,所述机油冷却器、所述EGR冷却器和所述缸体的冷却液流出管路与节温器相连,所述节温器的小循环出口与所述水泵的入口相连,所述节温器的大循环出口与所述整车散热器的入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构与机油冷却器(2)并联,所述换热机构与EGR冷却器并联,所述机油冷却器与EGR冷却器并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机油冷却器连接,所述水泵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发动机的壳体连接,所述水泵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EGR冷却器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流量阀,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流量阀,所述第三管路上设有第三流量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机油温度检测装置、壳体温度检测装置、EGR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机油温度检测装置、所述壳体温度检测装置和所述EGR温度检测装置各自检测的温度信息,控制相应地所述第一流量阀、所述第二流量阀和所述第三流量阀的开度。
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
CN202120475838.1U 2021-03-04 2021-03-04 一种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及车辆 Active CN2159795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75838.1U CN215979580U (zh) 2021-03-04 2021-03-04 一种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75838.1U CN215979580U (zh) 2021-03-04 2021-03-04 一种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79580U true CN215979580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06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75838.1U Active CN215979580U (zh) 2021-03-04 2021-03-04 一种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795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05879A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3352752A (zh) 具有分流冷却功能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及相应的车辆
CN213654973U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发动机及车辆
CN207920709U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9653857A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12678139A (zh) 一种以燃料电池散热水为热源的船舶舱室供暖系统
CN111022236B (zh) 一种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KR101550616B1 (ko) 차량용 냉각 시스템 및 제어 방법
CN215979580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及车辆
US20080257526A1 (en) Device for Thermal Control of Recirculated Gases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11022141B (zh) 增程式热管理系统、热管理方法及车辆
CN112832894A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及车辆
CN105240101B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7650622B (zh) 一种发动机余热循环利用系统
JP2020180574A (ja)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CN216975023U (zh) 热循环管理系统、增压发动机及车辆
CN106609713A (zh) 降低废气中的nox的方法和装置及排气再循环系统
CN215293533U (zh) 一种自动变速箱冷却系统
CN212716842U (zh) 排气能量回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3638814A (zh) 一种内燃机缸套的水温调节装置
CN216841977U (zh) 一种车辆及其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
CN115111349A (zh) 基于自动变速器的温控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2789283U (zh) 一种新型加快发动机热机装置
CN207777046U (zh) 水循环加热系统
CN115370459B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