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60682U - 一种侧方移动及前后移动兼顾的搬运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方移动及前后移动兼顾的搬运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960682U CN215960682U CN202122482441.8U CN202122482441U CN215960682U CN 215960682 U CN215960682 U CN 215960682U CN 202122482441 U CN202122482441 U CN 202122482441U CN 215960682 U CN215960682 U CN 2159606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plate
- connecting plate
- sliding
-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方移动及前后移动兼顾的搬运床,包括连接架,所述第二滑槽杆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条,且第一滑条的一侧均与第一连接板的底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的上侧中部左右端的前后部均与圆柱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下固定连接的第一滑条和第二滑条,支撑板下端的第一滑槽杆和第二滑槽杆,通过滑条在滑槽内滑动实现侧方和前后方的移动,方便进行特殊的检查,同时通过在连接架上的支撑杆,通过圆柱体内设置的空腔,空腔内设置有活塞,活塞推动支撑杆进行升高活动,通过脚踏气泵去充气,以此实现气动升缩杆的升高,使用方便,不用去频换更换搬运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方移动及前后移动兼顾的搬运床。
背景技术
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经常需要移动去做相关检查,当患者病情较重时,无法独立行走,甚至有些患者只能保持平躺姿势,普通病床无法移动,因此,需要较多人手对病患进行搬运换床,费事费力,患者体验感也差。
现在较多的搬运床体积较大,无法适应一些大型的检查,因体积较大所以也不方便移动,无法进行单独拆卸成一些独立个体进行一些特殊检查,需要频繁换床,而且无法进行侧方以及前后方的移动和整体升降,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侧方移动及前后移动兼顾的搬运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侧方移动及前后移动兼顾的搬运床,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升降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等距横向设置有三条第一滑槽杆,所述支撑板的下端等距纵向设置有两条第二滑槽杆,所述第一滑槽杆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条,且第二滑条的一侧分别与第三连接板的底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槽杆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条,且第一滑条的一侧均与第一连接板的底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相远离一侧的左右端均与第一连接柱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侧所述第一滑槽杆的底部左右端分别与连接架的上端四个拐角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的上侧中部左右端的前后部均与圆柱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圆柱块内均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均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顶端中部与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均依次贯穿对应的圆柱块的顶端中部和支撑板并与升降板的底端中部两侧的前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空腔均通过第二气管连通,所述第二气管与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脚踏打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底部相远离一侧的左右端均与第二连接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下端均设置有静音万向轮,所述升降板的前后侧、第三连接板的前后侧和第三连接板相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金属外包板,所述第一滑槽杆和第二滑槽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孔,且固定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下端中部均转动连接有护架,所述护架的中部均设置有锁孔,所述护架同侧的金属外包板的中部均固定固定连接有转动锁,且转动锁均贯穿同侧的锁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气管上设置有排气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中部设置有单向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升降板和第三连接板的上端表面均设置有皮革软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护架同侧的金属外包板的中部两侧均设置有布料拉环,且布料拉环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螺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静音万向轮上均设置有制动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前端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吊水杆和氧气瓶支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第一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下固定连接的第一滑条和第二滑条,支撑板下端的第一滑槽杆和第二滑槽杆,通过滑条在滑槽内滑动实现侧方和前后方的移动,然后通过第一滑槽杆和第二滑槽杆上的第二螺栓和和固定孔进行固定,保证其不会滑出滑槽杆,方便进行一些特殊的检查,不用去频换更换搬运床,方便拆装。
2、本实用新型中,同时通过在连接架上的支撑杆,通过圆柱体内设置的空腔,空腔内设置有活塞,活塞推动支撑杆进行升高活动,通过脚踏气泵去充气,以此实现气动升缩杆的升高,通过设置的排气阀可以实现升降板的下降,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侧方移动及前后移动兼顾的搬运床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侧方移动及前后移动兼顾的搬运床的支撑板的结构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侧方移动及前后移动兼顾的搬运床的滑槽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侧方移动及前后移动兼顾的搬运床的护架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侧方移动及前后移动兼顾的搬运床的升缩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侧方移动及前后移动兼顾的搬运床的转动锁放大图。
图例说明:
1、第一连接板;2、第一滑条;3、支撑板;4、吊水杆;5、氧气瓶支架;6、第二滑条;7、金属外包板;8、第三连接板;9、转动锁;10、布料拉环;11、第一螺栓;12、静音万向轮;13、固定孔;14、制动结构;15、第一连接管;16、脚踏打气泵;17、皮革软垫;18、连接架;19、圆柱块;20、第一滑槽杆;21、第二气管;22、锁孔;23、单向阀;24、第二滑槽杆;25、第二螺栓;26、护架;27、活塞;28、空腔;29、第一连接柱;30、第二连接柱;31、排气阀;32、升降板;33、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侧方移动及前后移动兼顾的搬运床,包括连接架18,其特征在于:连接架1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上设置有升降板32,支撑板3的下端等距横向设置有三条第一滑槽杆20,支撑板3的下端等距纵向设置有两条第二滑槽杆24,第一滑槽杆20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条6,且第二滑条6的一侧分别与第三连接板8的底侧固定连接,第二滑槽杆24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条2,且第一滑条2的一侧均与第一连接板1的底侧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1的底部相远离一侧的左右端均与第一连接柱29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侧第一滑槽杆20的底部左右端分别与连接架18的上端四个拐角处固定连接,连接架18的上侧中部左右端的前后部均与圆柱块19的底端固定连接,圆柱块19内均设置有空腔28,空腔28内均设置有活塞27,活塞27的顶端中部与支撑杆33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33的另一端均依次贯穿对应的圆柱块19的顶端中部和支撑板3并与升降板32的底端中部两侧的前后端固定连接,空腔28均通过第二气管21连通,第二气管21与第一连接管15的一端连通,第一连接管15的另一端与脚踏打气泵16的出气口连通,第三连接板8的底部相远离一侧的左右端均与第二连接柱30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柱29和第二连接柱30的下端均设置有静音万向轮12,升降板32的前后侧、第三连接板8的前后侧和第三连接板8相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金属外包板7,第一滑槽杆20和第二滑槽杆24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孔13,且固定孔13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25,第三连接板8的下端中部均转动连接有护架26,护架26的中部均设置有锁孔22,护架26同侧的金属外包板7的中部均固定固定连接有转动锁9,且转动锁9均贯穿同侧的锁孔22,方便护架26的固定。
第二气管21上设置有排气阀31,方便于使用完以后排气,第一连接管15的中部设置有单向阀23,防止支撑杆下端的空腔28漏气,升降板32和第三连接板8的上端表面均设置有皮革软垫17,使用时候更加舒适,护架26同侧的金属外包板7的中部两侧均设置有布料拉环10,且布料拉环1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螺栓11,方便提拉,静音万向轮12上均设置有制动结构14,方便制动搬运床,前端第一连接板1的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吊水杆4和氧气瓶支架5,更加方便病人使用。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第一连接板1、第三连接板8下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滑条2和第二滑条6,支撑板3下端的第一滑槽杆20和第二滑槽杆24,通过这些装置实现侧方和前后方的移动,然后通过第一滑槽杆20和第二滑槽杆24上的第二螺栓25和固定孔13进行固定,以此实现侧方和前后方的移动而且第一连接板1和升降板32单独拆卸成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缩小体积,同时通过在第一滑槽杆20下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架18上的圆柱块19,圆柱块19内设置有空腔28、活塞27和支撑杆33,通过脚踏打气泵16去充气,气体推动活塞27上的支撑杆上升,以此实现升降板32的升高,通过设置的排气阀31可以使支撑杆33下降,以此实现搬运床的升降功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侧方移动及前后移动兼顾的搬运床,包括连接架(18),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上设置有升降板(32),所述支撑板(3)的下端等距横向设置有三条第一滑槽杆(20),所述支撑板(3)的下端等距纵向设置有两条第二滑槽杆(24),所述第一滑槽杆(20)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条(6),且第二滑条(6)的一侧分别与第三连接板(8)的底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槽杆(24)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条(2),且第一滑条(2)的一侧均与第一连接板(1)的底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的底部相远离一侧的左右端均与第一连接柱(29)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侧所述第一滑槽杆(20)的底部左右端分别与连接架(18)的上端四个拐角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18)的上侧中部左右端的前后部均与圆柱块(19)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圆柱块(19)内均设置有空腔(28),所述空腔(28)内均设置有活塞(27),所述活塞(27)的顶端中部与支撑杆(3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33)的另一端均依次贯穿对应的圆柱块(19)的顶端中部和支撑板(3)并与升降板(32)的底端中部两侧的前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空腔(28)均通过第二气管(21)连通,所述第二气管(21)与第一连接管(15)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15)的另一端与脚踏打气泵(16)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三连接板(8)的底部相远离一侧的左右端均与第二连接柱(30)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29)和第二连接柱(30)的下端均设置有静音万向轮(12),所述升降板(32)的前后侧、第三连接板(8)的前后侧和第三连接板(8)相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金属外包板(7),所述第一滑槽杆(20)和第二滑槽杆(24)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孔(13),且固定孔(13)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25),所述第三连接板(8)的下端中部均转动连接有护架(26),所述护架(26) 的中部均设置有锁孔(22),所述护架(26)同侧的金属外包板(7)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转动锁(9),且转动锁(9)均贯穿同侧的锁孔(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方移动及前后移动兼顾的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管(21)上设置有排气阀(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方移动及前后移动兼顾的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5)的中部设置有单向阀(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方移动及前后移动兼顾的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32)和第三连接板(8)的上端表面均设置有皮革软垫(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方移动及前后移动兼顾的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架(26)同侧的金属外包板(7)的中部两侧均设置有布料拉环(10),且布料拉环(1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螺栓(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方移动及前后移动兼顾的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音万向轮(12)上均设置有制动结构(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方移动及前后移动兼顾的搬运床,其特征在于:前端所述第一连接板(1)的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吊水杆(4)和氧气瓶支架(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82441.8U CN215960682U (zh) | 2021-10-15 | 2021-10-15 | 一种侧方移动及前后移动兼顾的搬运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82441.8U CN215960682U (zh) | 2021-10-15 | 2021-10-15 | 一种侧方移动及前后移动兼顾的搬运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960682U true CN215960682U (zh) | 2022-03-08 |
Family
ID=80569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482441.8U Active CN215960682U (zh) | 2021-10-15 | 2021-10-15 | 一种侧方移动及前后移动兼顾的搬运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960682U (zh) |
-
2021
- 2021-10-15 CN CN202122482441.8U patent/CN21596068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495946U (zh) | 新型助力机械手 | |
CN215960682U (zh) | 一种侧方移动及前后移动兼顾的搬运床 | |
CN109091315B (zh) | 一种救护车用可拆卸担架床 | |
CN212338907U (zh) | 一种医学护理用的氧气瓶固定装置 | |
CN216841759U (zh) | 一种隧道施工用防护结构 | |
CN202714990U (zh) | 一种可移动式担架床 | |
CN201847868U (zh) | 医院查房车 | |
CN211096504U (zh) | 具有多层过滤效果的血液净化装置 | |
CN211610448U (zh) | 一种翻身坐卧车制作装置 | |
CN107496123A (zh) | 一种医用推车的氧气瓶安装结构 | |
CN204744860U (zh) | 安装有座板的康复辅助自理车 | |
CN2805513Y (zh) | 可拆卸洗澡椅 | |
CN200994879Y (zh) | 一种病人专用推车 | |
CN215042912U (zh) | 一种用于隧道施工逃生救援通道内的应急救援小车 | |
CN219289964U (zh) | 一种养老看护装置 | |
CN211494355U (zh) | 一种可多次折叠的自行车车架 | |
CN221384094U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轮椅平车 | |
CN219332353U (zh) | 一种分娩辅助装置 | |
CN221578497U (zh) |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护理担架 | |
CN210384226U (zh) | 一种对接担架车 | |
CN218870716U (zh) | 一种便于叠放的医疗器械推车 | |
CN213247995U (zh) | 一种便于移动的铝管婴儿床 | |
CN209938790U (zh) | 一种电动自行车双侧支撑架 | |
CN213431121U (zh) | 一种可升降轮椅 | |
CN213993977U (zh) | 医院心内科抢救用辅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