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60059U - 一种新型可调节开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可调节开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60059U
CN215960059U CN202121688453.XU CN202121688453U CN215960059U CN 215960059 U CN215960059 U CN 215960059U CN 202121688453 U CN202121688453 U CN 202121688453U CN 215960059 U CN215960059 U CN 2159600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yelid
clip
rod
rotating rod
eyelid retr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884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华志翔
杨晋
韩笑言
吴昱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ye and ENT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Eye and ENT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ye and ENT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Eye and ENT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16884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600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600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600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可调节开睑器,所述开睑器包括上、下开睑夹,其中上开睑夹还包括开睑夹内、外侧以及压力传感器,上、下开睑夹一侧通过连接杆分别与上、下旋转杆一侧连接,上、下旋转杆另一侧通过固定杆连接,上、下旋转杆中间通过调节杆连接。固定杆上设有电源、操作器以及处理器和挂耳、松紧绳。下旋转杆上设有支撑杆和鼻夹。此外,本实用新型开睑器还包括固定车,通过固定夹将固定车与开睑器连接起来,起到固定开睑器的作用。其优点表现在:本实用新型将固定开睑器位置、解放术者双手,随时调节上、下开睑夹之间位置和遮挡眼睫毛干扰作用集一体,有很强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可调节开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可调节开睑器。
背景技术
开睑器是一种眼部手术时用于撑开患者眼睑以便于手术的器具,有利于扩开术野,是眼科手术中不可或缺的医疗器械。但目前已有的开睑器存在以下缺陷:
(1)目前临床主要使用的是单眼开睑器,而使用开睑器的最大缺陷是缺少固定装置,坐位情况下若无医务工作者手持将有脱落的可能,只能让患者保持在卧位进行使用,使用不够方便,影响工作效率;
(2)扩张力不可控,无法精确的控制扩张力;
(3)目前有的开睑器中上、下开睑夹内外侧宽度一致,因为开睑器在使用时常常无法充分遮挡睫毛,从而影响手术实施。
中国专利申请:201821919536.3公开了一种眼科开睑器,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眼科开睑器,包括开睑器固定架,开睑器固定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外表面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有支杆架,支杆架远离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耳挂,耳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松紧带,开睑器固定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鼻架,鼻架的下表面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鼻托。
中国专利申请:CN201520046593.5公开了一种新型开睑器,其包括支架、支撑臂、开睑钩、安装座和调节螺栓,所述支架的左右两端分别铰接一支撑臂,两支撑臂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开睑钩,所述支架上通过螺纹连接有一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端部连接在安装座上,安装座的两端分别铰接有一连杆,两连杆的自由端部分别与对应侧的支撑臂铰接,所述开睑钩为中空结构,在两开睑钩的内侧侧壁上开设有吸液孔,在两支撑臂内分别设有一吸液管,两吸液管的一端分别与两开睑钩对应相连通,另一端均与支架上设置的出液口相连。
但以上所涉及的开睑器均无法将固定作用、精确控制扩张力、遮挡睫毛作用集于一体。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首次创新性的提出了一种多功能的新型开睑器,关于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调节开睑器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可调节开睑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可调节开睑器,包括下开睑夹1和上开睑夹2,所述上开睑夹2分为开睑夹外侧201和开睑夹内侧202,其中开睑夹外侧201是沿眼睛宽度方向和眼睑外侧接触的部分,开睑夹内侧202是沿眼睛宽度方向和眼睑内侧接触的部分,开睑夹外侧201宽度尺寸大于开睑夹内侧202,下开睑夹1和上开睑夹2最低点和最高点分别设有压力传感器14(之所以设在最高点或最低点是因为当开睑夹承受压力时,最高点或最低点能够最先感受到压力,这样测量的数值最为准确,从而能精确地控制扩张力,能确保既不损伤眼睑,也能确保眼睑的打开水平),下开睑夹1和上开睑夹2一端通过连接杆16分别与下旋转杆4和上旋转杆3一端连接,下旋转杆4和上旋转杆3另一端通过铰链15与固定杆6连接,固定杆6上设有一收纳盒,收纳盒内设有电源7、操作器8和处理器9,下旋转杆4和上旋转杆3中间通过调节杆5连接,所述电源7与调节杆5、操作器8、处理器9、压力传感器14电连接,操作器8与调节杆5、处理器9、压力传感器14电连接;所述下开睑夹1的连接杆16下方通过支撑杆10与鼻夹11连接,且下开睑夹1连接的连接杆16下方还设有固定夹17与固定车18连接,固定车18底部设有车轮19,固定杆6上还设有挂耳13和松紧绳12。
优选地,所述可为片状实心结构,或镂条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下旋转杆4和上旋转杆3与连接杆16之间为垂直或倾斜连接方式。
优选地,所述调节杆5是电动推杆。
优选地,所述电源7是充电电池。
优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14可为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传感器为薄片结构,利于固定。
优选地,开睑器还包括显示器,显示器位于固定杆6外表面。
优选地,开睑器还包括控制芯片,控制芯片位于固定杆6上的收纳盒内,控制芯片与电源7、操作器8、处理器9、压力传感器14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解放术者双手:目前对于较多的坐位眼科检查设备,需要患者充分暴露眼部,才能获得相对准确的结果,而之前的开睑器无法在坐位情况下使用,本实用新型分别增设了鼻夹和挂耳以及固定车,可根据患者需要使用不同的装置(如需要卧位手术时,仅使用鼻夹和挂耳即可,如需要坐位审核,使用固定车或固定车和鼻夹、挂耳均可),最大化的解放了术者双手,从而也避免了因为术者手持不稳定对手术的影响,提高了手术效率以及成功率。
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压力传感器可以充分准确的感受上、下眼睑压力,并且结合调节杆使用,进而实现精确控制上、下眼睑夹角度,充分暴露眼部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
3、本实用新型分别设为宽度不一致的开睑夹外侧和开睑夹内侧,能够很好的实现在手术过程中充分遮挡眼睫毛,避免了眼睫毛对手术过程的影响,便于手术的开展。
2、操作性强: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方便,是完全基于临床需求开发的一项辅助装置,可较好的用于眼科临床检查。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旋转杆与连接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上开睑夹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开睑器固定车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电路结构示意图。
1、下开睑夹;
2、上开睑夹;
201、开睑夹外侧;
202、开睑夹内侧;
3、上旋转杆;
4、下旋转杆;
5、调节杆;
6、固定杆;
7、电源;
8、操作器;
9、处理器;
10、支撑杆;
11、鼻夹;
12、松紧绳;
13、挂耳;
14、压力传感器;
15、铰链;
16、连接杆;
17、固定夹;
18、固定车;
19、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新型开睑器,包括下开睑夹1和上开睑夹2,下开睑夹1和上开睑夹2分别与下杆和上杆一端连接,下杆和上杆另一端与固定杆6连接,所述下开睑夹1的下杆下方通过支撑杆10与鼻夹11连接,且下开睑夹1的下杆下方还设有固定夹17与固定车18连接(见图4),固定车18底部设有车轮19,固定杆6上还设有挂耳13和松紧绳12。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手术准备,手术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始使用开睑器:
(1)当患者需要进行卧位手术时,将开睑器下开睑夹1和上开睑夹2分别置于患者下、上眼睑,当固定好开睑器位置时,将鼻夹11夹于患者鼻子上,将挂耳13置于患者耳朵上,并用松紧绳12系紧,然后开始手术操作即可,手术完成后,将鼻夹11以及挂耳13、松紧绳12取下,然后将开睑器取下即可。
(2)当患者需要进行坐位手术时,将开睑器下开睑夹1和上开睑夹2分别置于患者下、上眼睑,当固定好开睑器位置时,将鼻夹11夹于患者鼻子上,将挂耳13置于患者耳朵上,并用松紧绳12系紧,之后将开睑器通过固定夹17与固定车18连接从而实现固定开睑器。然后开始手术操作即可,手术完成后,将鼻夹11以及挂耳13、松紧绳12取下、松开固定夹17,然后将开睑器取下即可。(固定车可通过车轮19移动,使用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如患者在坐位时,使用鼻夹11、松紧绳12、挂耳13即可实现固定开睑夹位置时,医生可根据需要选择固定车18的使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增设了部分结构,本实施例旨在解释与实施例1的区别以及相应的使用方法,具体地:
请参照图1,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一种新型可调节开睑器,包括下开睑夹1和上开睑夹2,所述上开睑夹2分为开睑夹外侧201和开睑夹内侧202,其中开睑夹外侧201是沿眼睛宽度方向和眼睑外侧接触的部分,开睑夹内侧202是沿眼睛宽度方向和眼睑内侧接触的部分,开睑夹外侧201宽度尺寸大于开睑夹内侧202,下开睑夹1和上开睑夹2最低点和最高点分别设有压力传感器14(之所以设在最高点、最低点是因为当开睑夹承受压力时,最高点或最低点能够最先感受到压力,这样测量的数值最为准确,从而能精确地控制扩张力,能确保既不损伤眼睑,也能确保眼睑的打开水平),下开睑夹1和上开睑夹2一端通过连接杆16分别与下旋转杆4和上旋转杆3一端连接,下旋转杆4和上旋转杆3另一端通过铰链15与固定杆6连接,固定杆6上设有一收纳盒,收纳盒内设有电源7、操作器8和处理器9,下旋转杆4和上旋转杆3中间通过调节杆5连接,所述电源7与调节杆5、操作器8、处理器9、压力传感器14电连接,操作器8与调节杆5、处理器9、压力传感器14电连接;操作器8位于固定杆6外表面,所述下开睑夹1的连接杆16下方通过支撑杆10与鼻夹11连接,且下开睑夹1连接的连接杆16下方还设有固定夹17与固定车18连接,固定车18底部设有车轮19,固定杆6上还设有挂耳13和松紧绳12。优选地,所述可为片状实心结构,或镂条状结构。优选地,所述下旋转杆4和上旋转杆3与连接杆16之间为垂直或倾斜连接方式。优选地,所述调节杆5是电动推杆。优选地,所述电源7是充电电池。优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14可为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传感器为薄片结构,利于固定。优选地,开睑器还包括显示器,显示器位于固定杆6外表面。优选地,开睑器还包括控制芯片,控制芯片位于固定杆6上的收纳盒内,控制芯片与电源7、操作器8、处理器9、压力传感器14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
使用前,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手术准备,手术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始使用开睑器:使用时,分别将上、下开睑夹2、1置于患者上下眼睑,在上、下开睑夹置于眼睑的同时,压力传感器14能够实时测量压力值,然后通过处理器9将数值反馈到显示器上,当压力值过高或过低需要调整时,工作人员通过操作器9发出调整指令,控制芯片接收到指令后,向调节杆5发出信号,调节杆5通过调整上、下开睑夹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其与患者眼睑的接触压力得到调整,从而精确的控制扩张力。当上、下开睑夹与眼睑之间的压力数值调整好后,然后按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分别将鼻夹11、挂耳13、松紧绳12固定于患者鼻子、耳朵上(或根据需要将开睑夹与固定车18固定),从而实现固定开睑夹位置。
还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过程中,开睑夹外侧201、开睑夹内侧202要分别置于患者眼睑外侧和内侧,由于开睑夹外侧201宽度尺寸大于开睑夹内侧202,因此能够起到充分遮挡眼睫毛的作用,避免眼睫毛对手术的影响。
当手术结束后,按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将鼻夹11、挂耳13、松紧绳12卸下,以及开睑夹与固定车18分开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旋转杆与连接杆垂直或倾斜连接是因为,这样可以使旋转杆与上、下开睑夹之间存在高度差,使上、下开睑夹不在一个平面,这样在任意方向均可进行开睑操作,满足了人体脸形状不规则的需求,便于提高手术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新型可调节开睑器,包括下开睑夹(1)和上开睑夹(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睑夹(2)分为开睑夹外侧(201)和开睑夹内侧(202),其中开睑夹外侧(201)是沿眼睛宽度方向和眼睑外侧接触的部分,开睑夹内侧(202)是沿眼睛宽度方向和眼睑内侧接触的部分,开睑夹外侧(201)宽度尺寸大于开睑夹内侧(202),下开睑夹(1)和上开睑夹(2)最低点和最高点分别设有压力传感器(14),下开睑夹(1)和上开睑夹(2)一端通过连接杆(16)分别与下旋转杆(4)和上旋转杆(3)一端连接,下旋转杆(4)和上旋转杆(3)另一端通过铰链(15)与固定杆(6)连接,固定杆(6)上设有一收纳盒,收纳盒内设有电源(7)、操作器(8)和处理器(9),操作器(8)位于固定杆(6)外表面,下旋转杆(4)和上旋转杆(3)中间通过调节杆(5)连接,所述电源(7)与调节杆(5)、操作器(8)、处理器(9)、压力传感器(14)电连接,操作器(8)与调节杆(5)、处理器(9)、压力传感器(14)电连接;所述下开睑夹(1)连接的连接杆(16)通过支撑杆(10)与鼻夹(11)连接,且下开睑夹(1)连接的连接杆(16)下方还设有固定夹(17)与固定车(18)连接,固定车(18)底部设有车轮(19),固定杆(6)上还设有挂耳(13)和松紧绳(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可调节开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旋转杆(4)和上旋转杆(3)与连接杆(16)之间为垂直或倾斜连接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可调节开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5)是电动推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可调节开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7)是充电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可调节开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14)可为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传感器为薄片结构,利于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可调节开睑器,其特征在于,开睑器还包括显示器,显示器位于固定杆(6)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可调节开睑器,其特征在于,开睑器还包括控制芯片,控制芯片位于固定杆(6)上的收纳盒内,控制芯片与电源(7)、操作器(8)、处理器(9)、压力传感器(14)电连接。
CN202121688453.XU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新型可调节开睑器 Active CN2159600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88453.XU CN215960059U (zh)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新型可调节开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88453.XU CN215960059U (zh)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新型可调节开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60059U true CN215960059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75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88453.XU Active CN215960059U (zh)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新型可调节开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600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74582B (zh) 一种眼科疾病可靠性检测装置
CN209966464U (zh) 一种医学眼科诊疗用的开睑装置
CN208974140U (zh) 一种骨外科手术用固定装置
CN215960059U (zh) 一种新型可调节开睑器
CN111920465A (zh) 一种临床眼科手术扩撑器
CN208625774U (zh) 医用眼科用开睑器
CN209808432U (zh) 一种外科手术用新型辅助装置
CN211460463U (zh) 一种骨牵引器
CN210582545U (zh) 一种眼科用开睑器
CN211155725U (zh) 一种眼科多用式眼科检查装置
CN209713559U (zh) 一种介入手术可调节桡动脉穿刺托板
CN208287127U (zh) 神经外科用头部护理装置
CN220192977U (zh) 一种可调节力度的口腔颌面外科张口器
CN208942239U (zh) 一种胸外科医生用肋骨牵开装置
CN213697472U (zh) 一种临床眼部手术扩撑器
CN208710384U (zh) 一种医疗手术用固定装置
CN210811239U (zh) 一种用于眼科临床的可调式眼睑扩撑装置
CN110916881A (zh) 一种智能化多功能颈椎康复系统
CN214966039U (zh) 一种眼科医生诊疗用的开睑装置
CN109173007A (zh) 一种多功能的胃肠外科用导管固定装置
CN218451691U (zh) 一种眼底镜架拖及具有该架拖的眼底激光设备
CN211325231U (zh) 一种心外科胸腔撑开装置
CN219921102U (zh) 一种阑尾炎手术切口撑开器
CN210447100U (zh) 一种甲状腺疾病诊疗辅助装置
CN215739176U (zh) 一种心胸外科专用手术拉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