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60041U - 一种排瘀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瘀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960041U CN215960041U CN202121948497.1U CN202121948497U CN215960041U CN 215960041 U CN215960041 U CN 215960041U CN 202121948497 U CN202121948497 U CN 202121948497U CN 215960041 U CN215960041 U CN 2159600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r end
- pen shell
- face
- shell
- pe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瘀笔,包括相互螺接的前笔壳(1)和中笔壳(2),在所述前笔壳(1)和中笔壳(2)之间设有隔环(11),在该前笔壳(1)内可拆式设有针座(4),在所述中笔壳(2)内设有与针座(4)连接的推杆(5),在所述推杆(5)上套设有第一压簧(51);在所述中笔壳(2)的后端连接有后笔壳(3),在所述后笔壳(3)内设有套筒(31),在该套筒(31)上套设有第二压簧(52)。本实用新型利用推杆和前笔壳对应位置之间的间距限定了排瘀针的伸出长度,并利用弹簧的弹性力带动针座移动,以此来带动排瘀针的移动,结构简单,操作简捷,既能能提高放血效率,又便于拆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瘀笔。
背景技术
中医多采用针刺后拔罐放血的方法,通常使用的工具都是用采血针、泻血针、三棱针、皮肤针和梅花针等,但在针刺的时候都会产生较明显的疼痛感,顾及到病人的感受,一次性放血的区域普遍较小,效率不高;另外,市面上的采血笔结构简单且不易拆装,通常使用紧配合的连接方式,在拆装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破损且不易调整,影响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既能提高放血效率,又便于拆装调整的排瘀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排瘀笔,包括与连接套螺接的前笔壳和中笔壳,在所述前笔壳和中笔壳之间设有隔环,在该前笔壳内可拆式设有针座,在所述中笔壳内设有与针座连接的推杆,在所述推杆上套设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的一端与连接套后端面的对应位置抵接,另一端与推杆上的对应位置抵接;在所述中笔壳的后端连接有后笔壳,在所述后笔壳内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前端与推杆的后端套接,该套筒的后端设有第一挡板,在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压杆,所述压杆水平向后穿设出后笔壳,在该套筒上套设有第二压簧,所述第二压簧的一端与中笔壳后端的对应位置抵接,另一端与第一挡板对应端端面抵接。
采用上述结构,手压压杆带动套筒,同时带动第一挡板挤压第二压簧,套筒的筒底与推杆后端面抵接后,带动推杆移动,并同时挤压第一压簧且带动针套同时移动,当推杆的对应位置与连接套的后端面抵接限位时,此时排瘀针实际露出前笔壳前端的长度在2.5~3.1mm,而人体皮肤的表皮层有2mm左右,排瘀针刺破表皮层后刺入真皮层的深度只有0.5~1mm,由于真皮层里只有毛细血管,针眼创口较小,病人的疼痛感不强;紧接着,手松开压杆,在弹性力作用下,第二压簧往后顶回第一挡板,同时第一压簧回顶推杆,由推杆带动针座迅速回移,排瘀针也随即回到待用位置,排瘀针作用时间短,也能减轻病人的疼痛感,在此基础上,可以在短时间内给患者多扎几个针眼,可提高放血效率;另外,如发现弹性不足等情况需要更换弹簧时,只需要依次取下螺接的后笔壳和中笔壳即可,如排瘀针的露出长度变短,致使针眼位置不能出血时只需要向后旋转微调中笔壳的位置,隔环和前笔壳随之移动一段距离并相互之间抵接限位,即前笔壳后移一段距离并定位,实际使排瘀针的针尖的露出长度增加,以达到使用要求,结构简单紧凑,操作便捷。
为了简化结构,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套为开口向前的中空结构,所述连接套的后端面中部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套的外侧设有螺纹,所述前笔壳的后端与连接套的前端螺接固定,所述中笔壳的前端与连接套的后端螺接固定;所述隔环也螺接在连接套上,且位于前笔壳和中笔壳之间。
为了简化结构便于安装,同时提高使用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套内设有针座,所述针座的前端面设有至少一个开口向前的插孔,所述插孔内套接有排瘀针底座,所述排瘀针底座前端设有向前伸出的排瘀针;所述针座后端面的中部设有螺纹孔,所述推杆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小径段、大径段、第二挡板和锥形段,所述小径段穿过连接孔与螺纹孔螺接固定,在所述大径段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的前端与连接套后端面的对应位置抵接,该第一压簧的后端与第二挡板前端面的对应位置抵接;所述中笔壳的后端设有导向孔,所述锥形段的后端经导向孔伸出中笔壳的后端面。
为了便于安装,作为优选,在所述中笔壳后端的外侧壁设有一段外螺纹,所述后笔壳的前端与外螺纹位置螺接固定。
为了便于使用,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压簧的前端与中笔壳的后端面抵接,该第二压簧的后端与挡板的前端面抵接,且套筒前端面与中笔壳后端面之间的间距长度小于压杆的穿出端的伸出长度。
为了便于使用且保留足够的移动空间,作为优选,所述推杆锥形段伸出中笔壳的长度大于大径段的前端面与针套后端面之间的间距长度。
便于使用时能够拿稳,作为优选,所述隔环的外表面为齿状结构。
为了防止排瘀针弹出时发生晃动,刮伤患者的皮肤,作为优选,所述针座的外径与连接套的内径相适配。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推杆和前笔壳对应位置之间的间距限定了排瘀针的伸出长度,并利用弹簧的弹性力带动针座移动,以此来带动排瘀针的移动,结构简单,操作简捷,既能能提高放血效率,又便于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前笔壳1和中笔壳2,所述前笔壳 1和中笔壳2之间设有连接套12,所述连接套12为开口向前的中空结构,所述连接套12的后端面中部设有连接孔13,该连接套2的外侧设有螺纹,所述前笔壳1的后端与连接套12的前端螺接固定,所述中笔壳2的前端与连接套12的后端螺接固定;所述隔环11也螺接在连接套12上,且位于前笔壳1和中笔壳2之间,该隔环11的外表面为齿状结构。
所述连接套12内设有针座4,所述针座4的外径与连接套12的内径相适配,该针座4的前端面设有至少一个开口向前的插孔,所述插孔内套接有排瘀针底座,所述排瘀针底座前端设有向前伸出的排瘀针41;所述针座4后端面的中部设有螺纹孔42,所述推杆5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小径段、大径段、第二挡板53和锥形段,所述小径段穿过连接孔13与螺纹孔42螺接固定,在所述大径段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压簧51,所述第一压簧51的前端与连接套12后端面的对应位置抵接,该第一压簧51的后端与第二挡板53前端面的对应位置抵接;所述中笔壳2的后端设有导向孔21,所述锥形段的后端经导向孔21伸出中笔壳2的后端面;所述推杆5锥形段伸出中笔壳2的长度大于大径段的前端面与针套4后端面之间的间距长度。
在所述中笔壳2后端的外侧壁设有一段外螺纹,所述后笔壳3的前端与外螺纹位置螺接固定,在所述后笔壳3内设有套筒31,所述套筒31的前端与推杆5的后端套接,该套筒31的后端设有第一挡板 32,在所述第一挡板32上设有压杆33,所述压杆33水平向后穿设出后笔壳3,在该套筒31上套设有第二压簧52,所述第二压簧52的前端与中笔壳2后端的对应位置抵接,该第二压簧52的后端与第一挡板32的前端面抵接,且套筒31前端面与中笔壳2后端面之间的间距长度小于压杆33的穿出端的伸出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如图1所示,使用时,手压压杆33带动套筒31,同时带动第一挡板32挤压第二压簧52,套筒31的筒底与推杆5后端面(即锥形段的后端面)抵接后,带动推杆5移动,并同时由推杆5的第二挡板53的前端面挤压第一压簧51且带动针套4同时移动,当推杆5 大径段的前端面的对应位置与连接套12的后端面抵接限位时,此时排瘀针41实际露出前笔壳1前端的长度在2.5~3.1mm,优选为3mm,而人体皮肤的表皮层有2mm左右,排瘀针41刺破表皮层后刺入真皮层的深度只有1mm,由于真皮层里只有毛细血管,针眼创口较小,病人的疼痛感不强。
紧接着,手松开压杆33,在弹性力作用下,第二压簧52往后顶回第一档板32,同时第一压簧51回顶第二挡板53的前端面,由推杆5带动针座4迅速回移,排瘀针41也随即回到待用位置,排瘀针 41作用时间短,也能减轻病人的疼痛感,在此基础上,可以在短时间内给患者多扎几个针眼,可提高放血效率,针座4上的插孔数量应以使用状态和市场需要进行适配设计和生产。
另外,如发现弹性不足等情况需要更换弹簧时,只需要依次取下螺接的后笔壳3和中笔壳2即可,如排瘀针41的露出长度变短,致使针眼位置不能出血时,只需要向后旋转微调中笔壳2的位置,隔环11和前笔壳1随之移动一段距离并相互之间再抵接限位,即前笔壳1后移一段距离并定位,实际使排瘀针41的针尖的露出长度增加,以达到使用要求,结构简单紧凑,操作便捷。
笔壳与相关部件之间的外观尺寸应以针尖伸出长度的使用要求为准,并予以配合安装为宜。
本实用新型未描述部分与现有技术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排瘀笔,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连接套(12)螺接的前笔壳(1)和中笔壳(2),在所述前笔壳(1)和中笔壳(2)之间设有隔环(11),在该前笔壳(1)内可拆式设有针座(4),在所述中笔壳(2)内设有与针座(4)连接的推杆(5),在所述推杆(5)上套设有第一压簧(51),所述第一压簧(51)的一端与连接套(12)后端面的对应位置抵接,另一端与推杆(5)上的对应位置抵接;在所述中笔壳(2)的后端连接有后笔壳(3),在所述后笔壳(3)内设有套筒(31),所述套筒(31)的前端与推杆(5)的后端套接,该套筒(31)的后端设有第一挡板(32),在所述第一挡板(32)上设有压杆(33),所述压杆(33)水平向后穿设出后笔壳(3),在该套筒(31)上套设有第二压簧(52),所述第二压簧(52)的一端与中笔壳(2)后端的对应位置抵接,另一端与第一挡板(32)对应端端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瘀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12)为开口向前的中空结构,所述连接套(12)的后端面中部设有连接孔(13),该连接套(12)的外侧设有螺纹,所述前笔壳(1)的后端与连接套(12)的前端螺接固定,所述中笔壳(2)的前端与连接套(12)的后端螺接固定;所述隔环(11)也螺接在连接套(12)上,且位于前笔壳(1)和中笔壳(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瘀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12)内设有针座(4),所述针座(4)的前端面设有至少一个开口向前的插孔,所述插孔内套接有排瘀针底座,所述排瘀针底座前端设有向前伸出的排瘀针(41);所述针座(4)后端面的中部设有螺纹孔(42),所述推杆(5)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小径段、大径段、第二挡板(53)和锥形段,所述小径段穿过连接孔(13)与螺纹孔(42)螺接固定,在所述大径段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压簧(51),所述第一压簧(51)的前端与连接套(12)后端面的对应位置抵接,该第一压簧(51)的后端与第二挡板(53)前端面的对应位置抵接;所述中笔壳(2)的后端设有导向孔(21),所述锥形段的后端经导向孔(21)伸出中笔壳(2)的后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瘀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笔壳(2)后端的外侧壁设有一段外螺纹,所述后笔壳(3)的前端与外螺纹位置螺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瘀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簧(52)的前端与中笔壳(2)的后端面抵接,该第二压簧(52)的后端与挡板(32)的前端面抵接,且套筒(31)前端面与中笔壳(2)后端面之间的间距长度小于压杆(33)的穿出端的伸出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瘀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5)锥形段伸出中笔壳(2)的长度大于大径段的前端面与针座(4)后端面之间的间距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瘀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环(11)的外表面为齿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瘀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4) 的外径与连接套(12)的内径相适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853536X | 2021-08-09 | ||
CN202121853536 | 2021-08-0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960041U true CN215960041U (zh) | 2022-03-08 |
Family
ID=80519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948497.1U Active CN215960041U (zh) | 2021-08-09 | 2021-08-18 | 一种排瘀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960041U (zh) |
-
2021
- 2021-08-18 CN CN202121948497.1U patent/CN21596004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602268B2 (en) | Blood lancet system for blood withdrawal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
US6878120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ctioning and pumping body fluid from an incision | |
CN105455824A (zh) | 无痛真空采血器 | |
CN107997957B (zh) | 一种针灸针推进器 | |
KR20190121246A (ko) | 채혈기 | |
CN215960041U (zh) | 一种排瘀笔 | |
CN211884812U (zh) | 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 | |
CN201324278Y (zh) | 骨穿刺针发射枪 | |
CN204698565U (zh) | 一种末梢血采集装置 | |
CN210631227U (zh) | 防针刺安全装置 | |
CN114733002A (zh) | 一种新型退针式急诊患者用注射装置 | |
CN209900079U (zh) | 一种可连续进针的针灸笔 | |
CN209236167U (zh) | 一种新型采血笔 | |
CN107334479B (zh) | 采血针弹射控制机构 | |
CN221751474U (zh) | 一种用于穴位埋线的针灸工装 | |
CN202933319U (zh) | 鼓膜穿刺抽液注射器 | |
CN202143628U (zh) | 一次性取血枪 | |
CN201101531Y (zh) | 一种医用指尖采血器 | |
CN111888241A (zh) | 改良型多功能耳针探棒 | |
CN104983432A (zh) | 一种前压式采血针装置 | |
CN219558071U (zh) | 一种分体式埋线针 | |
CN111437468B (zh) | 一种无针注射器 | |
CN211066644U (zh) | 一种刺入深度可调的采血笔 | |
CN210433487U (zh) | 一种软胶垫缓冲采血笔 | |
CN213156096U (zh) | 一次性弹道式梅花针放血工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