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55176U - 一种弹簧片及突跳式温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簧片及突跳式温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55176U
CN215955176U CN202122254354.7U CN202122254354U CN215955176U CN 215955176 U CN215955176 U CN 215955176U CN 202122254354 U CN202122254354 U CN 202122254354U CN 215955176 U CN215955176 U CN 2159551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supporting part
plane section
inclined plane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5435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昌银
张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tler Controller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tler Controller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tler Controller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tler Controller Ningb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5435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551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551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551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ally Actuated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簧片及突跳式温控器,涉及温控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弹簧复位,导致温控器内部结构件之间存在摩擦,从而导致损耗大的技术问题。该弹簧片及突跳式温控器包括支撑部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两侧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两侧;弹性部包括斜面段、弧面段以及平面段,斜面段与支撑部连接,且斜面段与支撑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平面段与支撑部平行设置,弧面段连接在斜面段与平面段之间,以使在竖直方向上,支撑部位于平面段以及斜面段之间。本实用新型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温控器内部结构件之间的相互摩擦,降低损耗的弹簧片及突跳式温控器。

Description

一种弹簧片及突跳式温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弹簧片及突跳式温控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双金属片突跳式温控器由一个密封的封盖封装,主要的动作部件是一个圆盘形的双金属感温片,双金属感温片受热后会反向突跳,通过温控器内部的瓷杆推动弹簧,从而实现动触片组件与定触片组件的通断。
然而,现有的弹簧在复位过程中,弹簧易偏移,从而导致弹簧与复位按钮以及动触片组件之间存在相互摩擦现象,会产生损耗;另外,弹簧会导致动触片组件相对于定触片组件产生偏移,从而导致工作时触点之间产生较大的电阻,从而产生高温,损坏零部件。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弹簧复位,导致温控器内部结构件之间存在摩擦,从而导致损耗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簧片及突跳式温控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弹簧复位,导致温控器内部结构件之间存在摩擦,从而导致损耗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簧片,包括支撑部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两侧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两侧;
所述弹性部包括斜面段、弧面段以及平面段,所述斜面段与所述支撑部连接,且所述斜面段与所述支撑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平面段与所述支撑部平行设置,所述弧面段连接在所述斜面段与所述平面段之间,以使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平面段以及所述斜面段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平面段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平面段通过所述固定孔与基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弧面段与所述斜面段上开设有通槽,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支柱,所述基座穿过所述通槽,所述支柱与所述固定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定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面段与所述支撑部之间的夹角为140-16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面段为半圆弧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弧面段的中心位置持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部以及所述弹性部均由青铜制成。
一种突跳式温控器,包含如上所述的弹簧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簧片及突跳式温控器,支撑部设置在中部,用于与复位按钮、动接触组件相连接,以确保复位按钮、动接触组件位于弹簧片的中部位置,减少弹簧片复位过程中,弹簧片、复位按钮以及动接触组件之间的相互摩擦,降低损耗;同时,也减少了动接触组件与定接触组件接触平面内的相对位移,降低了工作时触点之间产生大电阻,从而产生高温,损坏零部件的几率。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弹性部包括斜面段、弧面段以及平面段,所述平面段与底盖连接,所述支撑部与复位按钮、动接触组件连接,在所述支撑部受到外力驱动时,所述斜面段与所述弧面段产生变形,进而完成电路通断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簧片的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簧片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中1、壳体;2、端盖;3、底盖;4、弹簧片;5、动接触组件;6、定接触组件;7、自动碟片;8、瓷杆;9、手动碟片;10、复位按钮;11、第一腔室;12、连通部;13、第二腔室;31、基座;32、支柱;41、支撑部;42、弹性部;43、斜面段;44、弧面段;45、平面段;46、固定孔;47、通槽;48、定位孔;51、动触片;52、动触点;53、定位块;61、定接触端子;62、定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可以参照附图图1~图10以及文字内容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以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区别点。下文通过附图以及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任何技术特征、任何技术方案均是多种可选的技术特征或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描述简洁的需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也不便于每个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均强调其为可选的多种实施方式之一,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可以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新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所能想到的任何替代技术方案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新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减少温控器内部结构件之间的相互摩擦,降低损耗的弹簧片。
下面结合图1~图10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簧片,包括支撑部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两侧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两侧;
所述弹性部包括斜面段、弧面段以及平面段,所述斜面段与所述支撑部连接,且所述斜面段与所述支撑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平面段与所述支撑部平行设置,所述弧面段连接在所述斜面段与所述平面段之间,以使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平面段以及所述斜面段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簧片,支撑部设置在中部,用于与复位按钮、动接触组件相连接,以确保复位按钮、动接触组件位于弹簧片的中部位置,减少弹簧片复位过程中,弹簧片、复位按钮以及动接触组件之间的相互摩擦,降低损耗;同时,也减少了动接触组件与定接触组件接触平面内的相对位移,降低了工作时触点之间产生大电阻,从而产生高温,损坏零部件的几率。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弹性部包括斜面段、弧面段以及平面段,所述平面段与底盖连接,所述支撑部与复位按钮、动接触组件连接,在所述支撑部受到外力驱动时,所述斜面段与所述弧面段产生变形,进而完成电路通断过程。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平面段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平面段通过所述固定孔与基座连接。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弧面段与所述斜面段上开设有通槽,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支柱,所述基座穿过所述通槽,所述支柱与所述固定孔连接。
上述结构,弹簧片通过所述通槽搭设在基座上,然后,支柱穿过所述固定孔,使得弹簧片固定在底盖上,底盖与壳体扣合,使得弹簧片将动接触组件抵接在定接触组件上。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定位孔。
定位孔用于与设置在动接触组件底部的定位块相配合,从而限定动接触组件与定位孔的相对位置。使动接触组件在移动时,不发生偏移,减少弹簧片复位过程中,弹簧片、复位按钮以及动接触组件之间的相互摩擦,降低损耗。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斜面段与所述支撑部之间的夹角为140-160度。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弧面段为半圆弧段。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弧面段的中心位置持平。
上述结构,使得弹簧片具有较好的变形度,在双金属碟片形变带动瓷杆向下移动时,动接触组件挤压弹簧片,弹簧片快速变形,以完成电路断开;当双金属碟片恢复原状后,弹簧片能够快速恢复,使电路闭合。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部以及所述弹性部均由青铜制成。
一种突跳式温控器,包含如上所述的弹簧片。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突跳式温控器,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具有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3,在所述第一腔室11的开口上盖设有端盖2,在所述第二腔室13的开口上盖设有底盖3,所述第一腔室11和所述第二腔室13之间设置有连通部12;
在所述底盖3上设置有弹簧片4,所述弹簧片4为两侧对称结构,所述弹簧片4的两端与所述底盖3连接,所述弹簧片4的中部连接有动接触组件5,在所述动接触组件5上方设置有定接触组件6,所述定接触组件6固定在所述第二腔室13内,所述弹簧片4能够使所述动接触组件5与所述定接触组件6接触;
在所述第一腔室11内设置有双金属弹片和瓷杆8,所述瓷杆8穿过所述连通部12至所述第二腔室13内并抵接在所述动接触组件5上。
具体地,双金属弹片包括自动碟片7和手动碟片9;所述定接触组件6包括两个定接触端子61和两个定触点62,两个所述定接触端子61固定在所述壳体1与所述底盖3之间,且均从所述第二腔室13延伸出所述壳体1,两个所述定接触端子61位于所述第二腔室13内的端部分别与两个定触点62连接;
所述动接触组件5包括动触片51和动触点52,所述动触点52设置在所述动触片51的两端,所述定触点62位于所述动触点52的运动行程上,所述动触片51与所述弹簧片4连接。
另外,在所述弹簧片4的下方设置有复位按钮10,所述复位按钮10从所述第二腔室13伸出所述壳体1。
使用时:
自动碟片控温阶段:当环境温度到达控温上限的时候,自动碟片7形变向下翻转给予瓷杆8约10N的压力,再传导给动接触组件5,使得动接触组件5、定接触组件6分离,达到电路断开的效果,与此同时动接触组件5挤压弹簧片4形变,弹簧片4为打开状态。
电路断开使外部电路不工作后,温度开始下降,当环境温度到达控温下限的时候,自动碟片7恢复原形状,向上翻转给予瓷杆8的压力消失,此时弹簧片4无压力后恢复原形状,向上给予动接触组件5一个向上的力,使得动接触组件5、定接触组件6接触,达到电路闭合的效果。此时弹簧片4为预压状态,温控器内部受力情况与常温状态一致。
手动碟片9限温阶段:当环境温度达到限温温度时,自动碟片7未反应或损坏时,电路可能出现安全隐患,此时,手动碟片9工作,向下翻转给予瓷杆8一个压力,再传导给动接触组件5,使得动接触组件5、定接触组件6分离,达到电路断开的效果,保护电路。此时只能人为在复位按钮10给予一个推力才能重新闭合电路,否则永久开路状态。此时弹簧片4为打开状态,受力情况与自动碟片7翻转时一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所述弹簧片4包括支撑部41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部41两侧的弹性部42,所述弹性部42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部41的两侧,所述动接触组件5固定在所述支撑部41上;
所述弹性部42包括斜面段43、弧面段44以及平面段45,所述斜面段43与所述支撑部41连接,且所述斜面段43与所述支撑部4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平面段45与所述支撑部41平行设置,所述弧面段44连接在所述斜面段43与所述平面段45之间,以使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支撑部41位于所述平面段45以及所述斜面段43之间;
在所述平面段45上设置有固定孔46,所述平面段45通过所述固定孔46与所述底盖3连接。
更加具体地,在所述弧面段44与所述斜面段43上开设有通槽47,在所述底盖3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基座31,在所述基座31设置有支柱32,所述弹簧片4通过所述通槽47搭设在所述基座31上,所述支柱32穿过所述固定孔46,将所述弹簧片4固定在所述基座31上。
所述动触片51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块53,在所述支撑部41上设置有定位孔48,所述定位块53与所述定位孔48相适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弹簧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两侧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两侧;
所述弹性部包括斜面段、弧面段以及平面段,所述斜面段与所述支撑部连接,且所述斜面段与所述支撑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平面段与所述支撑部平行设置,所述弧面段连接在所述斜面段与所述平面段之间,以使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平面段以及所述斜面段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面段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平面段通过所述固定孔与基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弧面段与所述斜面段上开设有通槽,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支柱,所述基座穿过所述通槽,所述支柱与所述固定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段与所述支撑部之间的夹角为140-16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段为半圆弧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片,其特征在于,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弧面段的中心位置持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以及所述弹性部均由青铜制成。
9.一种突跳式温控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弹簧片。
CN202122254354.7U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弹簧片及突跳式温控器 Active CN2159551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54354.7U CN215955176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弹簧片及突跳式温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54354.7U CN215955176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弹簧片及突跳式温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55176U true CN215955176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26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54354.7U Active CN215955176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弹簧片及突跳式温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551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25216B2 (en) Shift member fixing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 terminal
US7292129B2 (en) Protection device for switches
KR200306068Y1 (ko) 전기카드 커넥터
US20030016115A1 (en) Safety press-button switch
CN215955176U (zh) 一种弹簧片及突跳式温控器
JP2013110034A (ja) ブレーカー
CN201000845Y (zh) 多方向开关
US20050224330A1 (en) Push-button switch with improved movable contact
CN202394805U (zh) 简易防倾倒开关
CN113808882A (zh) 一种突跳式温控器
CN203521318U (zh) 大功率方形温控器
TWI238428B (en) Thermal switch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US7656268B2 (en) Safety switch
US6747225B1 (en) Safety switch
US7079002B1 (en) Safety switch
US6480090B1 (en) Universal device for safety switches
CN201282080Y (zh) 一种温控器
US20110083950A1 (en) Multi-directional tact switch
CN221040900U (zh) 一种高寿命的轻触开关
CN219677120U (zh) 一种单边按压式微动开关
US7116207B1 (en) Safety device for switches
CN215118767U (zh) 导电端子及带有该端子的温控器
CN210006669U (zh) 一种手动复位突跳式温控器
CN216133770U (zh) 一种球形凸台触点微动开关
CN220456307U (zh) 一种微型缓动式恒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