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54203U - 一种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门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门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54203U
CN215954203U CN202122155981.5U CN202122155981U CN215954203U CN 215954203 U CN215954203 U CN 215954203U CN 202122155981 U CN202122155981 U CN 202122155981U CN 215954203 U CN215954203 U CN 2159542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rface
groove
cell body
hole group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5598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迎瑞
刘成
申家云
赵清新
郎鸣华
周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osheng Composite Materials Hi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osheng Composite Materials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osheng Composite Materials Hi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osheng Composite Materials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5598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542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542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542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门板,包括门板主体,门板主体包括上板面、与上板面相对的下板面,上板面、下板面均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以及第四边,第一边、第三边相对,第二边、第四边相对,上板面、下板面的第一边通过左板面连接,上板面、下板面的第三边通过右板面连接,门板主体以第一边、第三边中点的连线对称,上板面的第一边与左板面之间的连接面为弧形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门板设置为通用件,使左右两侧的门板可通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合批量生产,通过设置弧形面,提高了电子设备连接机构在展开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的流畅性,且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具有较高的强度,抗疲劳性能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门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门板。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对于电子设备的屏幕尺寸需求越来越大,屏幕越大,视觉效果越好,用户体验也更好,但具有大屏幕的电子设备在握持舒适性和携带方便性方面较差,因此当前具有折叠式柔性屏的电子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对于具有折叠式柔性屏的电子设备,柔性显示屏仅仅是可折叠电子设备中的一个部件,要实现整个电子设备的可折叠还需要通过在被分成两左右部分的外壳之间设置连接机构,从而通过连接机构实现在展开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在连接机构中,通常会采用类似合页铰链的结构,即需要在电子设备被分成两部分的外壳上分别安装门板,门板之间安装转动结构,实现开合状态的变换。而目前将门板安装在外壳的左右两侧时,位于两侧的门板的形状结构通常使相互对称的,因此在门板生产过程中需要分别生产两种不同的门板,生产成本较高,效率低下,且针对不同的电子设备无法做到通用化,此外,现有的两块门板连接后,易使连接机构在展开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时出现卡顿、干涉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门板,用于解决现有门板通用性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门板,包括门板主体,所述的门板主体包括上板面、与所述的上板面相对的下板面,所述的上板面、下板面均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以及第四边,所述的第一边、第三边相对,所述的第二边、第四边相对,所述的上板面、下板面的第一边通过左板面连接,所述的上板面、下板面的第三边通过右板面连接,所述的门板主体以所述的第一边、第三边中点的连线对称;所述的上板面的第一边与所述的左板面之间的连接面为弧形面,和/或所述的上板面的第三边与所述的右板面之间的连接面为弧形面。
优选地,所述的下板面上开设有下槽体,所述的下槽体包括第一下槽体、第二下槽体以及第三下槽体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第一下槽体、第二下槽体的开口朝向所述的右板面,所述的第一下槽体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的上板面、下板面的孔,所述的第一下槽体、第二下槽体间隔设置,所述的第三下槽体的位置与所述的第二下槽体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的右板面上开设有右槽体,所述的右槽体包括第一右槽体、第二右槽体以及第三右槽体,所述的第一右槽体开设在所述的右板面的两端,所述的第三右槽体位于所述的第一右槽体、第二右槽体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三右槽体包括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的第二凹槽的深度,所述的第一凹槽的深度与所述的第一右槽体的深度一致,所述的第二凹槽的深度与所述的第二右槽体的深度一致。
优选地,所述的下板面上开设有下槽体,所述的下槽体的开口朝向所述的右板面,所述的下槽体包括第一下槽体、第二下槽体,所述的第一下槽体与所述的第二凹槽、和/或所述的第二右槽体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下槽体与所述的下板面之间的连接面为弧形面。
优选地,所述的门板主体上还开设有孔组,所述的孔组的孔贯穿所述的上板面、下板面。
优选地,所述的孔组包括第一孔组、和/或第二孔组、和/或第三孔组,所述的第一孔组位于所述的上板面的两端,所述的第三孔组位于所述的第一孔组、第二孔组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孔组、第二孔组、第三孔组中的至少部分孔为沉头孔。
优选地,所述的门板的材质为碳纤维。所述的碳纤维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抗疲劳性好等优点。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碳纤维的成分包括T700碳纤维、环氧树脂。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门板设置为通用件,使左右两侧的门板能够同时使用同一结构,提高了门板的生产效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合批量生产;通过在一侧设置弧形面,提高了电子设备连接机构在展开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的流畅性,且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具有较高的强度,不易变形,抗疲劳性能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施例的门板的三维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的门板的三维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施例的门板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施例的门板的仰视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施例的门板的主视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 1、门板主体;11、上板面;111、第一边;112、第二边;113、第三边;114、第四边;12、下板面;120、下槽体;121、122、123、第一下槽体;1211、第一通孔;124、125、第二下槽体;13、左板面;131、弧形面;14、右板面;140、右槽体;141、142、第一右槽体;143、第二右槽体;144、145、第三右槽体;1441、第一凹槽;1442、第二凹槽;15、孔组;151、152、第一孔组;1511、第一沉头孔;1512、第二沉头孔;1513、第三沉头孔;153、第二孔组;1531、第四沉头孔;1532、第五沉头孔;1533、第六沉头孔;1534、第七沉头孔;1535、第二通孔;154、155、第三孔组;1541、第八沉头孔;1542、第九沉头孔;1543、第十沉头孔;1544、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门板,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门板主体1,门板主体1为对称件。门板主体1包括上板面11、下板面12、左板面13、右板面14以及孔组15,上板面11与下板面12相对设置,孔组15的孔贯穿上板面11、下板面12,上板面11、下板面12均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边111、第二边112、第三边113以及第四边114,且第一边111、第三边113相对,第二边112、第四边114相对,上板面11的第一边111与下板面12的第一边111通过左板面13连接,上板面11的第三边113与下板面12的第三边113通过右板面14连接,门板主体1以第一边111、第三边113中点的连线对称,其中:
下板面12上开设有下槽体120,下槽体120可在门板与连接机构的其他部件连接时起到限位、避位等作用,下槽体120包括第一下槽体、第二下槽体以及第三下槽体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下槽体、第二下槽体的开口朝向右板面14,第三下槽体的位置与第二下槽体的位置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下槽体120包括第一下槽体121、第一下槽体122、第一下槽体123、第二下槽体124以及第二下槽体125,第一下槽体122以下板面12的第三边113的中点对称,第二下槽体124位于第一下槽体122、第一下槽体121之间,第二下槽体125位于第一下槽体122、第一下槽体123之间,且第一下槽体121、第一下槽体123之间以第一下槽体122的中部对称,第二下槽体124、第二下槽体125之间以第一下槽体122的中部对称,第二下槽体124、第二下槽体125与下板面12之间的连接面呈弧形。第一下槽体121、第一下槽体122、第一下槽体123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的上板面11、下板面12的第一通孔1211,第一通孔1211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通孔1211在第一下槽体121、第一下槽体122、第一下槽体123内均匀分布。
上板面11的第一边与左板面13之间的连接面为弧形面和/或上板面11的第三边与右板面14之间的连接面为弧形面,在本实施例中:左板面13为直面,左板面13与的上板面11的第一边111之间的连接面为弧形面131,如图5所示,弧形面131可提高两块门板连接后在展开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的流畅性,防止出现干涉等现象。
右板面14上开设有右槽体140,右槽体140可在门板与连接机构的其他部件连接时起到限位、避位等作用,右槽体140包括第一右槽体141、第一右槽体142、第二右槽体143、第三右槽体144以及第三右槽体145,第一右槽体141、第一右槽体142开设在右板面14的两端,第三右槽体144位于第一右槽体141、第二右槽体143之间。第二右槽体143位于右板面14的中部,且第二右槽体143以右板面14的中部对称,第三右槽体144位于第一右槽体141、第二右槽体143之间,第三右槽体145位于第一右槽体142、第二右槽体143之间,且第一右槽体141、第一右槽体142以第二右槽体143的中心对称,第三右槽体144、第三右槽体145以第二右槽体143的中心对称。具体而言:
第三右槽体144、第三右槽体145均包括第一凹槽1441、第二凹槽1442,第一凹槽1441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1442的深度,第一凹槽1441的深度与第一右槽体141、第一右槽体142的深度一致,第二凹槽1442的深度与第二右槽体143的深度一致。第三右槽体144的第二凹槽1442的位置与第一下槽体121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右槽体143的位置与第一下槽体122的位置相对应,第三右槽体145的第二凹槽1442的位置与第一下槽体123的位置相对应。
孔组15开设在门板主体1上,用于与连接机构的其他部件连接时,孔组15的孔贯穿上板面11、下板面12。如图3所示,孔组15包括第一孔组151、第一孔组152、第二孔组153、第三孔组154以及第三孔组155,第一孔组151、第一孔组152位于上板面11的两端,第三孔组154位于第一孔组151、第二孔组153之间,第三孔组155位于第一孔组152、第二孔组153之间。第一孔组151、第一孔组152、第二孔组153、第三孔组154以及第三孔组155均分别包括多个孔,其中的至少部分孔为沉头孔,具体而言:
第一孔组151、第一孔组152以上板面11的第一边111、第三边113中点的连线对称,第一孔组151、第一孔组152均包括第一沉头孔1511、第二沉头孔1512以及第三沉头孔1513,第一沉头孔1511、第二沉头孔1512、第三沉头孔1513直径较大的一侧均位于上板面11上,第一沉头孔1511、第二沉头孔1512、第三沉头孔1513呈三角分布。
第二孔组153位于门板主体1的中部,且以上板面11的第一边111、第三边113中点的连线对称,第二孔组153包括第四沉头孔1531、第五沉头孔1532、第六沉头孔1533、第七沉头孔1534以及第二通孔1535,第二通孔1535位于门板主体1的中部,第四沉头孔1531、第五沉头孔1532位于第二通孔1535的两侧,第六沉头孔1533位于第四沉头孔1531、第二通孔1535之间,第七沉头孔1534位于第五沉头孔1532、第二通孔1535之间,且第四沉头孔1531和第六沉头孔1533、第五沉头孔1532和第七沉头孔1534以第二通孔1535的圆心对称,第四沉头孔1531、第五沉头孔1532、第六沉头孔1533以及第七沉头孔1534直径较大的一侧均位于上板面11上。
第三孔组154、第三孔组155以上板面11的第一边111、第三边113中点的连线对称,第三孔组154、第三孔组155均包括第八沉头孔1541、第九沉头孔1542、第十沉头孔1543以及第三通孔1544,第三通孔1544位于第八沉头孔1541、第九沉头孔1542之间,第九沉头孔1542位于第十沉头孔1543、第三通孔1544之间,第八沉头孔1541、第九沉头孔1542以第三通孔1544的圆心对称,第八沉头孔1541、第九沉头孔1542以及第十沉头孔1543直径较大的一侧均位于上板面11上。
第一沉头孔1511、第二沉头孔1512、第三沉头孔1513、第四沉头孔1531、第五沉头孔1532、第六沉头孔1533、第七沉头孔1534、第八沉头孔1541、第九沉头孔1542以及第十沉头孔1543可采用锥形沉头孔或柱形沉头孔,在本实施例中:所有的沉头孔均采用柱形沉头孔。
在本实施例中,门板的材质采用碳纤维,其成分包括T700碳纤维、环氧树脂等。碳纤维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抗疲劳性好等优点,适合批量生产,可使门板的厚度最小可达0.1mm。而现有的门板大多采用塑胶、钣金、液态金属等材质,采用塑胶材质时,门板的厚度无法做太薄且强度较差,无法满足需求;采用钣金材质时,门板的密度和质量大,容易变形,疲劳强度差,且易被腐蚀;采用液态金属材质时,门板的密度较大,成型困难,加工难度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门板,包括门板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板主体包括上板面、与所述的上板面相对的下板面,所述的上板面、下板面均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以及第四边,所述的第一边、第三边相对,所述的第二边、第四边相对,所述的上板面、下板面的第一边通过左板面连接,所述的上板面、下板面的第三边通过右板面连接,所述的门板主体以所述的第一边、第三边中点的连线对称;所述的上板面的第一边与所述的左板面之间的连接面为弧形面,和/或所述的上板面的第三边与所述的右板面之间的连接面为弧形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板面上开设有下槽体,所述的下槽体包括第一下槽体、第二下槽体以及第三下槽体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第一下槽体、第二下槽体的开口朝向所述的右板面,所述的第一下槽体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的上板面、下板面的孔,所述的第一下槽体、第二下槽体间隔设置,所述的第三下槽体的位置与所述的第二下槽体的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板面上开设有右槽体,所述的右槽体包括第一右槽体、第二右槽体以及第三右槽体,所述的第一右槽体开设在所述的右板面的两端,所述的第三右槽体位于所述的第一右槽体、第二右槽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右槽体包括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的第二凹槽的深度,所述的第一凹槽的深度与所述的第一右槽体的深度一致,所述的第二凹槽的深度与所述的第二右槽体的深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板面上开设有下槽体,所述的下槽体的开口朝向所述的右板面,所述的下槽体包括第一下槽体、第二下槽体,所述的第一下槽体与所述的第二凹槽、和/或所述的第二右槽体的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下槽体与所述的下板面之间的连接面为弧形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板主体上还开设有孔组,所述的孔组的孔贯穿所述的上板面、下板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组包括第一孔组、和/或第二孔组、和/或第三孔组,所述的第一孔组位于所述的上板面的两端,所述的第三孔组位于所述的第一孔组、第二孔组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孔组、第二孔组、第三孔组中的至少部分孔为沉头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板的材质为碳纤维。
CN202122155981.5U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门板 Active CN2159542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5981.5U CN215954203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门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5981.5U CN215954203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门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54203U true CN215954203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28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55981.5U Active CN215954203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门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542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23678U (zh) 电动汽车的电池模组
CN215954203U (zh) 一种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门板
CN113835473A (zh) 一种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门板
CN206742362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107121638A (zh) 一种锂电池组检测工装
CN212036888U (zh) 一种建筑电气布线设计展示装置
CN206282726U (zh) 一种电容器安装脚结构
CN204332167U (zh) 一种英语信息展示板
CN208767344U (zh) 电池模组
CN220870593U (zh) 一种高抗性防冲击钣金件
CN206693866U (zh) 一种模块化建筑活动门板
CN206581763U (zh) 合页及婴儿床
CN207123976U (zh) 正棱柱模型及教学工具
CN211982357U (zh) 一种增强聚四氟乙烯板
CN204858010U (zh) 一种纽扣电池用正极扭簧
CN206943711U (zh) 显示器及多媒体设备
CN218381111U (zh) 一种用于涂料的高温高湿测试装置
CN211280479U (zh) 一种便携抽拉式画板
CN216979966U (zh) 一种灯带式正态分布模型
CN217271226U (zh) 一种卡扣结构
CN219345247U (zh) 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CN216932589U (zh) 一种用于模特肩部的连接件
CN203590605U (zh) 电镀薄板架
CN208125760U (zh) 一种户外电力检测设备保护板
CN216691748U (zh) 一种机壳贴合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