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51839U - 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及分配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及分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51839U
CN215951839U CN202121668505.7U CN202121668505U CN215951839U CN 215951839 U CN215951839 U CN 215951839U CN 202121668505 U CN202121668505 U CN 202121668505U CN 215951839 U CN215951839 U CN 215951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phase
connecting rod
outlet
convey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6850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磊
程香
罗飞
江蓉
祁珂
李亮
李自飞
吴华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Air Separation Pla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Air Separation Pla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Air Separation Pla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Air Separation Pla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6850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518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51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518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两相介质的预先分离,避免出口端堵塞的问题。该预先分离组件具体包括:介质输送管,一端为介质进口,另一端为介质出口;至少一连接杆,一端安装在所述介质输送管的介质出口一端,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介质输送管的介质进口设置;及挡板,对应所述介质输送管的介质出口设置,且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其中,两所述连接杆之间形成出口。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分配机构。

Description

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及分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及分配机构。
背景技术
应用在制冷领域中的分配器,其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出口端具有至少两个分流出口,其中气液两相制冷剂自进口端进入后,在进口端与出口端之间的混合腔内充分混合后,自分流出口流出。现有技术中的分配器存在的缺陷在于,两相介质直接进入进口端后不能实现两相介质的分离,直接将未混合的两相介质进行排出,在排出过程中,未经混合的两相介质容易将管道堵塞,造成介质的排出不顺畅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两相介质的预先分离,避免出口端堵塞的问题,提供一种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及分配机构,采用预先分离两相介质,可有效防止气相柱塞。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包括: 介质输送管,一端为介质进口,另一端为介质出口;
至少一连接杆,一端安装在所述介质输送管的介质出口一端,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介质输送管的介质进口设置;及
挡板,对应所述介质输送管的介质出口设置,且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两所述连接杆之间形成出口。
可选地,所述连接杆为多根,且均匀分布在所述介质输送管的外圆周上。
可选地,所述挡板的直径大于所述介质输送管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挡板朝向所述介质出口的端面与所述介质输送管的轴线垂直。
可选地,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介质输送管的一端外侧壁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的边缘处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焊接在所述介质输送管的外圆周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挡板的边缘处;
所述介质输送管与所述连接杆一体成型,所述挡板焊接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
所述挡板与所述连接杆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介质输送管的外圆周上;
所述挡板、连接杆和介质输送管一体成型。
一种分配机构,该分配机构安装在壳体内,包括:
如上所述的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
积液桶,其中部为液相介质储存区,所述液相介质储存区的进口对应所述的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的出口设置;
盘状件;及
设置在所述盘状件上的至少一个文丘里管,任一所述文丘里管具有进气口、排出口以及与所述积液桶连通的介质进口;
其中,所述盘状件、壳体以及所述积液桶的外侧壁共同形成一区域,所述区域被配置为气相介质储存区;所述文丘里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气相介质储存区内,所述文丘里管的排出口位于所述气相介质储存区外。
可选地,所述盘状件位于所述积液桶的桶底上方,使得所述积液桶的桶底与所述盘状件之间具有高度差。
可选地,所述积液桶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沿其轴线方向排布有多个所述文丘里管,所述连接管与多个所述文丘里管组成一个分配组件。
可选地,所述积液桶包括:
中心桶部分,与所述盘状件连接;收集筒部分,设置在所述中心桶部分的桶口处,其直径大于所述中心桶的直径;
其中,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中心桶部分连通,所述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的出口位于所述收集筒部分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两相介质通过介质输送管进入后,经设置在介质输送管的介质出口的连接杆和挡板进行预先分离,气相介质朝向外部弥漫,液相介质由于其自身重量,则落入外部设备内,通过将两相介质进行预先分离,可有效使用外部设备在使用两相介质时发生气相柱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该两相介质分离混合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两相介质分离混合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该分配盘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该两相介质分离混合器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该两相介质分离混合器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该两相介质分离混合器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该两项介质分离混合器具有壳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介质输送管;11、介质进口;12、介质出口;20、连接杆;21、出口;30、挡板;40、介质储存机构;41、积液桶;411、中心桶部分;412、收集筒部分;42、分配盘;421、安装孔;43、文丘里管;431、进气口;432、排出口;433、液体进口;44、积液区;50、连接管;A、壳体;H、盘状件与积液桶的桶底之间的高度差。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包括介质输送管10、连接杆20和挡板30,连接杆20的一端与介质输送管10连接,另一端与挡板30连接,两相介质从介质输送管10的介质进口11进入介质输送管10内,通过介质输送管10的介质出口12将两相介质排出,两相介质排出后与挡板30相碰撞,此时两相介质中的气相介质朝向该预分离组件的外部弥漫,液相介质则向下流动。采用该预先分离组件对两相介质进行预先分离,可以有效的避免气相柱塞。气相柱塞是指气液两相混合流动中出现的一段气泡,是一种仅含有气相介质的不均匀状态。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介质输送管10的外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四根连接杆20,使得挡板30与介质输送管10的连接更加牢固。两连接杆20之间形成出口21,两相介质从出口21处向外输送。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当介质输送管10内的流量过大时,为了方便挡板30有效的将两相介质进行气液分离,挡板30的直径大于介质输送管10的直径。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方便两相介质从介质出口12出来后进行有效的分离,挡板30朝向介质出口12的端面与介质输送管10的轴线垂直。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杆20的一端与介质输送管10的介质出口12一端的外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挡板30的边缘处连接是为了增大出口21的面积,使得液相介质和气相介质更加快速的分离开。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杆20的一端焊接在介质输送管10的外圆周上,连接杆20的另一端焊接在挡板30的边缘处。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介质输送管10与所述连接杆20一体成型,所述挡板30焊接在所述连接杆20的另一端。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板30与所述连接杆20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杆20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介质输送管10的外圆周上。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板30、连接杆20和介质输送管10一体成型。
如图1、图2、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一种分配机构,该分配机构安装在壳体A内,用于将气相和液相均匀混合
该分配机构包括:如上所述的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积液桶41、盘状件和文丘里管43;
其中预分离组件将两相介质进行预先分离。
文丘里管43具有进气口431、排出口432以及与积液桶41连通的进液口。
积液桶41,其中部为液相介质储存区;经分离后的液相介质进入积液桶41内储存备用。
积液桶41与文丘里管43连通,由于文丘里管43的中部直径小于两端直径,因此在中部形成负压,将积液桶41内的液相介质吸入文丘里管43内。
盘状件、壳体A以及积液桶41的外侧壁共同形成一区域,所述区域为气相介质储存区,经分离后的气相介质储存在气相介质储存区内;通过文丘里管43的进气口431将气相介质吸入文丘里管43内与液相介质进行混合,混合充分后的两相介质,通过位于气相介质储存区外的文丘里管43的排出口432喷洒至指定位置。由于气相介质从文丘里管43的进气口431进入文丘里管43的中部,液相介质从文丘里管43的进液口进入文丘里管43的中部,在文丘里管43中部液相介质与气相介质进行混合,避免了未经预分的两相介质直接进入文丘里管43内,造成气相柱塞。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盘状件位于积液桶41的桶底上方,使得积液桶41的桶底与盘状件之间具有高度差,该高度差在附图5中用H表示;使得液相介质在积液桶41内形成高度为H的积液层,便于在工作过程中文丘里管43的进液口始终处于液相介质内,避免有气相介质从进液口进入文丘里管43内,造成气相柱塞。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图5和图6所示,为了提高该分配机构的工作效率,连接管50上沿其轴线方向设有多个所述文丘里管43,所述连接管50与多个所述文丘里管43组成一个分配组件。
该分配机构具有多个分配组件,多个所述分配组件沿着所述积液桶41的轴向方向均布在所述盘状件上,使得设置在连接管50上的文丘里管43呈辐射状分布,便于充分混合后的两相介质进入需要交换热量的区域后均匀的充满该区域,实现热交换。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积液桶41包括:中心桶部分411和收集筒部分412。中心桶部分411与所述盘状件连接;收集筒部分412设置在中心桶部分411的桶口处,为了方便收集液相介质收集筒部分412的直径大于中心桶部分411的直径;为了方便液相介质进入连接管50内,连接管50与中心桶部分411连通。
具体工作原理:
两相介质进入介质输送管10后,经设置在介质输送管10的介质出口12处的连接杆20以及挡板30进行初步的分离,气相介质经挡板30阻挡后向上溢出,液相介质由于自身重量惯性落入下方的介质储存机构40内,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气相柱塞。
经分流后的液相介质进入积液桶41内储存,气相介质进入壳体A与积液桶41之间的气相介质储存区内存储,且盘状件与积液桶41的桶底之间具有高度差,使得液相介质在积液桶41内形成高度为H的积液层,在对应积液层的位置设置连接管50,连接管50均匀分布在积液桶41的外侧壁上,连接管50与文丘里管43的中部连接,由于文丘里管43的中部直径小于两端直径,因此在中部形成负压,将积液桶41内的液相介质以及气相介质储存区内的气相介质吸入文丘里管43内,并进行混合,设置在连接管50上的文丘里管43呈辐射状分布,混合后的两相介质通过进气口431进入文丘里管43内的气体将混合后的两相介质朝向排出口432推送,排出口432将混合均匀的两相介质喷洒至需要交换热量的区域内,两相介质进入需要交换热量的区域后均匀的充满该区域,实现热交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输送管,一端为介质进口,另一端为介质出口;
至少一连接杆,一端安装在所述介质输送管的介质出口一端,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介质输送管的介质进口设置;及
挡板,对应所述介质输送管的介质出口设置,且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两所述连接杆之间形成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多根,且均匀分布在所述介质输送管的外圆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直径大于所述介质输送管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朝向所述介质出口的端面与所述介质输送管的轴线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介质输送管的一端外侧壁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的边缘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焊接在所述介质输送管的外圆周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挡板的边缘处;
所述介质输送管与所述连接杆一体成型,所述挡板焊接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
所述挡板与所述连接杆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介质输送管的外圆周上;
所述挡板、连接杆和介质输送管一体成型。
7.一种分配机构,该分配机构安装在壳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
积液桶,其中部为液相介质储存区,所述液相介质储存区的进口对应所述的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的出口设置;
盘状件;及
设置在所述盘状件上的至少一个文丘里管,任一所述文丘里管具有进气口、排出口以及与所述积液桶连通的介质进口;
其中,所述盘状件、壳体以及所述积液桶的外侧壁共同形成一区域,所述区域被配置为气相介质储存区;所述文丘里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气相介质储存区内,所述文丘里管的排出口位于所述气相介质储存区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状件位于所述积液桶的桶底上方,使得所述积液桶的桶底与所述盘状件之间具有高度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液桶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沿其轴线方向排布有多个所述文丘里管,所述连接管与多个所述文丘里管组成一个分配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液桶包括:
中心桶部分,与所述盘状件连接;收集筒部分,设置在所述中心桶部分的桶口处,其直径大于所述中心桶的直径;
其中,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中心桶部分连通,所述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的出口位于所述收集筒部分内。
CN202121668505.7U 2021-07-22 2021-07-22 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及分配机构 Active CN2159518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68505.7U CN215951839U (zh) 2021-07-22 2021-07-22 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及分配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68505.7U CN215951839U (zh) 2021-07-22 2021-07-22 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及分配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51839U true CN215951839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37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68505.7U Active CN215951839U (zh) 2021-07-22 2021-07-22 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及分配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518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03946B1 (en) Evaporator with a mulitlevel distribution system
EP3087335B1 (en) Distributor for falling film evaporator
CN111457622A (zh) 一种双孔板分液、中间排气的高效干式蒸发器
CN215951839U (zh) 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及分配机构
CN107356017B (zh) 降膜式蒸发器用布液器
CN107741108B (zh) 分液器及空调器
CN113280651B (zh) 绕管式换热器
CN211935652U (zh) 防止冷凝液体回流的装置
CN110270118B (zh) 一种水平降膜布液器
CN215276698U (zh) 一种分配机构
CN205549695U (zh) 一种改善升膜式蒸发器汽液分离效果的装置
CN202740802U (zh) 闪蒸罐错流式气液分离结构
CN207247978U (zh) 一种适用于热管式换热器的多级环形分配器
CN216282176U (zh) 一种油分离器及压缩机换热系统
CN111912283B (zh) 分液结构及换热器
CN202740801U (zh) 闪蒸罐折流式气液分离结构
CN209317221U (zh) 气液分离装置及化工塔设备
CN207429918U (zh) 一种清洁空气的制备装置
CN110870998A (zh) 一种气液分离储液罐
CN215412619U (zh) 一种新型管壳式蒸发器
CN213077517U (zh) 一种新型的降膜蒸发器
CN114017960A (zh) 一种油分离器及压缩机换热系统
CN220939251U (zh) 一种泥水分离循环水箱
CN113432479B (zh) 导流体、分配装置及蒸发器
CN215373059U (zh) 气液分离器和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