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48091U - 高流速冲击下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 Google Patents

高流速冲击下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48091U
CN215948091U CN202122305817.8U CN202122305817U CN215948091U CN 215948091 U CN215948091 U CN 215948091U CN 202122305817 U CN202122305817 U CN 202122305817U CN 215948091 U CN215948091 U CN 215948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ylon net
soil
net pad
side slope
protec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058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得香
胡佳林
刘萍
俞庆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058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48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48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480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流速冲击下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包括3D尼龙网垫、透水混凝土和草籽,沿河道边坡顶部和底部的地面分别开挖有顶部沟渠和底部沟渠,所述3D尼龙网垫铺设在所述边坡土壤上且所述3D尼龙网垫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埋入所述顶部沟渠和所述底部沟渠中,所述透水混凝土填充于所述3D尼龙网垫上,所述草籽播种于所述边坡土壤中。本实用新型利用3D尼龙网垫与透水混凝土结合后的孔隙及3D尼龙网垫为植物根系提供加筋作用的特性,研究一种高流速、大暴雨冲击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方法,实现抗冲击能力强,有效抑制暴雨及高流量冲刷对边坡的侵蚀,提高边坡稳定性,快速种植,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等。

Description

高流速冲击下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流速冲击下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岸坡作为水陆相接的过渡地带,在调节气候和涵养生态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岸坡分为硬质护坡和生态护坡,生态护坡不仅具有免受水流冲击、风浪侵袭作用,还具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河流净化能力,因此成为当前护坡主流趋势。目前生态护坡有植物型护坡、植物型生态混凝土护坡、生态袋护坡、生态砖护坡等,传统方法受到河道冲刷流速、坡度限制及施工复杂、强度低等缺点限制。因此研发一种施工便捷、河道抗冲刷流速大的生态护坡的施工方法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着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流速冲击下河道生态护坡结构,能够实现抗冲击能力强,有效抑制暴雨及高流量冲刷对边坡的侵蚀,提高边坡稳定性,快速种植,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等。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流速冲击下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包括3D尼龙网垫、透水混凝土和草籽,沿河道边坡顶部和底部的地面分别开挖有顶部沟渠和底部沟渠,所述3D尼龙网垫铺设在所述边坡土壤上且所述3D尼龙网垫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埋入所述顶部沟渠和所述底部沟渠中,所述透水混凝土填充于所述3D尼龙网垫上,所述草籽播种于所述边坡土壤中。
较佳地,所述3D尼龙网垫为多块,且多块所述3D尼龙网垫之间通过重叠搭接,且搭接处用钢钉固定,所述钢钉插入所述边坡土壤中。
较佳地,所述3D尼龙网垫之间重叠搭接的宽度不小于200mm。
较佳地,所述顶部沟渠和所述底部沟渠的宽度为200mm~300mm,深度为300mm。
较佳地,所述边坡上铺设有松散土壤,所述草籽种植在所述土壤中。
较佳地,所述土壤的厚度为100mm~200mm。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是:
利用3D尼龙网垫与透水混凝土结合后的孔隙及3D尼龙网垫为植物根系提供加筋作用的特性,研究一种高流速、大暴雨冲击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方法,实现抗冲击能力强,有效抑制暴雨及高流量冲刷对边坡的侵蚀,提高边坡稳定性,快速种植,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流速冲击下河道生态护坡结构的构造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网垫搭接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流速冲击下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主要包括3D尼龙网垫11、透水混凝土和草籽,沿河道边坡顶部和底部的地面分别开挖有顶部沟渠12和底部沟渠13,3D尼龙网垫11铺设在边坡土壤上且该3D尼龙网垫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埋入该顶部沟渠12和该底部沟渠13中,透水混凝土填充于3D尼龙网垫11上,草籽播种于边坡土壤14中。
其中,边坡上铺设有厚度为100mm~200mm的松散土壤14,草籽种植在土壤14中。设置松散土壤14可以便于草籽更好生长发芽,土壤14的厚度根据种植的植物确定,土壤掺加草籽整平,土块大小均匀,根据土壤条件,土壤贫瘠时适当添加复合肥。
顶部沟渠12和底部沟渠13的宽度为200mm~300mm,深度为300mm。顶部沟渠12一方面是为了固定3D尼龙网垫11,另一方面当暴雨时,能截留下渗部分雨水,缓解雨水对边坡的冲击。
其中,3D尼龙网垫11为多块,且多块3D尼龙网垫11之间通过重叠200mm搭接,且搭接处或者易形成空腔地区用钢钉15固定,钢钉15伸入边坡土壤14及下方边坡内中。钢钉15露出边坡表面的端部经过两次90°弯折后,端头依次伸入填充有透水混凝土的3D尼龙网垫11和土壤14中。
3D尼龙网垫为现有技术,由多层类似雀巢格网的尼龙材料叠加且相互连结构成,由于透水混凝土的特性,其与3D尼龙网垫11结合能形成密密麻麻松散孔隙,一方面可以让植物的根系穿出,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结合增加了重量,起到了很好的护坡作用,减少水土流失及防止高流速水冲击作用,适合水流较急的河流。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高流速冲击下河道生态护坡结构的施工步骤如下:
①将边坡找平,铺设100mm~200mm的松散土壤14,以便草籽更好生长发芽,土壤14的厚度根据种植的植物确定,土壤掺加草籽整平,土块大小均匀,根据土壤条件,土壤贫瘠时适当添加复合肥;
②在边坡顶部和底部分别挖宽200mm~300mm、深300mm的顶部沟渠12和底部沟渠13,顶部沟渠12一方面是为了固定3D尼龙网垫11,另一方面当暴雨时,能截留下渗部分雨水,缓解雨水对边坡的冲击;
③铺设好土壤14的边坡再次进行找平,以便3D尼龙网垫11能与地面紧密贴合;
④铺设3D尼龙网垫11,将3D尼龙网垫11平整地铺设地面,顶部和底部的网垫分别埋入顶部沟渠12和底部沟渠13中并用钢钉15固定,多块3D尼龙网垫11之间通过重叠200mm搭接,用钢钉15搭接,在易形成空腔地区用钢钉15固定,如图2所示;
⑤在平整的3D尼龙网垫11上填充透水混凝土,居于透水混凝土的特性,它与3D尼龙网垫11结合能形成密密麻麻松散孔隙,一方面可以让植物的根系穿出,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结合增加了重量,起到了很好的护坡作用,减少水土流失及防止高流速水冲击作用,适合水流较急的河流。
本实用新型高流速冲击下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利用3D尼龙网垫与透水混凝土结合后的孔隙及3D尼龙网垫为植物根系提供加筋作用的特性,研究一种高流速、大暴雨冲击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方法,实现抗冲击能力强,有效抑制暴雨及高流量冲刷对边坡的侵蚀,提高边坡稳定性,快速种植,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等。
本实用新型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高流速冲击下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3D尼龙网垫、透水混凝土和草籽,沿河道边坡顶部和底部的地面分别开挖有顶部沟渠和底部沟渠,所述3D尼龙网垫铺设在所述边坡土壤上且所述3D尼龙网垫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埋入所述顶部沟渠和所述底部沟渠中,所述透水混凝土填充于所述3D尼龙网垫上,所述草籽播种于所述边坡土壤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流速冲击下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3D尼龙网垫为多块,且多块所述3D尼龙网垫之间通过重叠搭接,且搭接处用钢钉固定,所述钢钉插入所述边坡土壤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流速冲击下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3D尼龙网垫之间重叠搭接的宽度不小于2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流速冲击下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沟渠和所述底部沟渠的宽度为200mm~300mm,深度为30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流速冲击下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上铺设有松散土壤,所述草籽种植在所述土壤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流速冲击下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的厚度为100mm~200mm。
CN202122305817.8U 2021-09-23 2021-09-23 高流速冲击下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Active CN215948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5817.8U CN215948091U (zh) 2021-09-23 2021-09-23 高流速冲击下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5817.8U CN215948091U (zh) 2021-09-23 2021-09-23 高流速冲击下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48091U true CN215948091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27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05817.8U Active CN215948091U (zh) 2021-09-23 2021-09-23 高流速冲击下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480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1086B (zh) 路基边坡的三维网绿化技术
CN110565577A (zh) 一种渠道整治工程的生态修复方法
CN103362135B (zh) 防崩岗、护水土的网草护坡
CN108166520B (zh) 电力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方法
CN104294830A (zh) 边坡生态防护及恢复方法及其布置结构
CN108411856A (zh) 一种河道弃渣岸坡生态修复结构及方法
CN107165176A (zh) 一种加强崩岗沟口土谷坊或拦沙坝拦沙蓄水的方法
CN104594445A (zh) 利用等高线水平蓄水槽保水浸润灌溉的方法及其结构
CN104164883B (zh) 一种松散非饱和土边坡浅层再压实结合植被覆盖防护方法
CN106688800B (zh) 一种尾矿库保水保肥土地复垦方法
JP2018204391A (ja) ふとん篭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傾斜地補強構造
CN215948091U (zh) 高流速冲击下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CN207525721U (zh) 一种生态排水沟结构
CN114086507A (zh) 一种高水土保持力的生态驳岸工艺
CN115316066A (zh) 一种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水土资源综合整治方法
CN212896409U (zh) 一种三维土工网垫植草护坡结构
CN108487418A (zh) 一种防治黄土区水土流失的水土保持结构
CN114635432A (zh) 基坑复合生态护坡的施工方法
CN212064807U (zh) 一种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系统
CN210610538U (zh) 一种新型边坡泥土防流失的绿化结构
CN210827355U (zh) 能够防止水土流失的活土坝
CN208346749U (zh) 一种河道弃渣岸坡生态修复结构
CN208227617U (zh) 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
CN105386449A (zh) 一种切沟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396987A (zh) 一种用于侵蚀沟治理的柳排护岸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