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47912U - 山区地形现浇箱梁反拉反压支架 - Google Patents

山区地形现浇箱梁反拉反压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47912U
CN215947912U CN202122068426.9U CN202122068426U CN215947912U CN 215947912 U CN215947912 U CN 215947912U CN 202122068426 U CN202122068426 U CN 202122068426U CN 215947912 U CN215947912 U CN 2159479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steel
steel
bridge
support
ca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684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腾达
刘慧�
吴永生
徐强
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China Communications Road and Bridge Nor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China Communications Road and Bridge Nor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China Communications Road and Bridge Nor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684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479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479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479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山区地形现浇箱梁反拉反压支架,包括:中部支架体和端部支架体;其中,中部支架体设于桥梁上部中系梁上;端部支架体包括钢管立柱支架组件、销棒、第一型钢、反拉组件和反压组件;钢管支架组件上端顺桥向安装有第二型钢;销棒穿过桥墩,第一型钢横桥向布置并设于第二型钢和销棒上;反压组件包括千斤顶,千斤顶的固定端与桥梁上部中系梁端面抵接,输出端与第二型钢上端面抵接;反拉组件用于将第一型钢和盖梁连接;第一型钢的两端延伸出桥墩并设置有贝雷梁组件,贝雷梁组件和中部支架体共同承载上部支架和箱梁载荷。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现浇箱梁施工支架存在对圆柱墩钢筋笼割伤较大且对墩柱混凝土永久结构影响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山区地形现浇箱梁反拉反压支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支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山区地形现浇箱梁反拉反压支架。
背景技术
在山区现浇箱梁施工过程中,由于山区陡峭险要地形的原因,搭设满堂支架或者钢管桩支架作为梁体现浇的支撑系统已不可能。为克服不利地形条件,常常采用牛腿+承重梁+贝雷梁的支架组合,这种支架形式需要在圆柱墩提前预埋牛腿作为整个支架支点,若将两圆柱墩预埋牛腿作为整个支架的受力点,需预埋较大型号型钢如双拼I60,此种预埋方法对圆柱墩钢筋笼割伤较大且对墩柱混凝土永久结构影响较大,此方法局限性较大也不能使用。
针对相关技术中现浇箱梁施工支架存在对圆柱墩钢筋笼割伤较大且对墩柱混凝土永久结构影响较大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区地形现浇箱梁反拉反压支架,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现浇箱梁施工支架存在对圆柱墩钢筋笼割伤较大且对墩柱混凝土永久结构影响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山区地形现浇箱梁反拉反压支架,该山区地形现浇箱梁反拉反压支架包括:中部支架体和端部支架体;其中,
所述中部支架体设于桥梁上部中系梁上;
所述端部支架体包括钢管立柱支架组件、销棒、第一型钢、反拉组件和反压组件;所述钢管支架组件上端顺桥向安装有第二型钢;
所述销棒穿过桥墩,所述第一型钢横桥向布置并设于所述第二型钢和所述销棒上;
所述反压组件包括千斤顶,千斤顶的固定端与桥梁上部中系梁端面抵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型钢上端面抵接;
所述反拉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型钢和盖梁连接;所述第一型钢的两端延伸出桥墩并设置有贝雷梁组件,所述贝雷梁组件和所述中部支架体共同承载上部支架和箱梁载荷。
进一步的,钢管立柱支架组件包括四个固定于支撑构件上的支撑钢管,四个所述支撑钢管设置为两组并固定在桥梁下部中系梁或地系梁上;
所述第二型钢设置为两个并顺桥向固定在每组支撑钢管上端;
相邻所述支撑钢管通过平联和斜撑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中部支架体包括固定在桥梁中系梁上端的中部贝雷梁。
进一步的,销棒设置为两根并分别穿过两侧的桥墩。
进一步的,反压组件还包括顺桥向设于所述第一型钢上端的第三型钢以及设于所述千斤顶固定端的第四型钢;所述第四型钢上端与桥梁中系梁下端面抵接;
所述千斤顶设置为四个并与所述支撑钢管对应;所述第二型钢、第三型钢和第四型钢从下往上依次分布。
进一步的,第一型钢设置为两个并分布在桥墩的两侧。
进一步的,反拉组件包括精轧螺纹钢、精轧平螺母和第五型钢;
所述精轧螺纹钢设置为四个并两两一组分布在桥墩的两侧;
所述第五型钢顺桥向设于盖梁顶部和第一型钢下端;所述第五型钢设置为四个并两两一组上下分布;
所述精轧螺纹钢的上端依次穿过位于盖梁顶部的第五型钢后由所述精轧平螺母锁紧;所述精轧螺纹钢的下端依次穿过位于第一型钢下端的第五型钢后由所述精轧平螺母锁紧。
进一步的,贝雷梁组件包括顺桥向贝雷梁、支撑工字钢和横桥向贝雷梁,所述顺桥向贝雷梁设于所述第一型钢上端,所述支撑工字钢沿顺桥向设于所述顺桥向贝雷梁上,所述横桥向贝雷梁设于所述支撑工字钢上。
进一步的,第二型钢、第三型钢、第四型钢和第五型钢均设置为I20b双拼工字钢。
进一步的,第一型钢设置为I56b工字钢,所述支撑工字钢为I10b工字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中部支架体和端部支架体;其中,中部支架体设于桥梁上部中系梁上;端部支架体包括钢管立柱支架组件、销棒、第一型钢、反拉组件和反压组件;钢管支架组件上端顺桥向安装有第二型钢;销棒穿过桥墩,第一型钢横桥向布置并设于第二型钢和销棒上;反压组件包括千斤顶,千斤顶的固定端与桥梁上部中系梁端面抵接,输出端与第二型钢上端面抵接;反拉组件用于将第一型钢和盖梁连接;第一型钢的两端延伸出桥墩并设置有贝雷梁组件,贝雷梁组件和中部支架体共同承载上部支架和箱梁载荷,达到了将中部支架体放置于提前调整好标高的中系梁上,将贝雷梁组件放置在以销棒作为支撑点的第一型钢上,为使承重梁受力合理结构安全,对第一型钢进行两端进行反拉,中间进行反压,形成结构体系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对作为永久结构的圆柱墩混凝土及钢筋无损伤,对现场地形破坏小,利于水土保持,同时,此支架拆除较为方便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现浇箱梁施工支架存在对圆柱墩钢筋笼割伤较大且对墩柱混凝土永久结构影响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桥墩,2钢管立柱支架组件,21第二型钢,22支撑钢管,3销棒,4反拉组件,41精轧螺纹钢,5第一型钢,6顺桥向贝雷梁,7支撑工字钢,8横桥向贝雷梁,9中部支架体,10桥梁上部中系梁,11第四型钢,12千斤顶,13第三型钢,14桥梁下部中系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设置”、“设有”、“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至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山区地形现浇箱梁反拉反压支架,该山区地形现浇箱梁反拉反压支架包括:中部支架体9和端部支架体;其中,
中部支架体9设于桥梁上部中系梁10上;
端部支架体包括钢管立柱支架组件2、销棒3、第一型钢5、反拉组件4和反压组件;钢管支架组件上端顺桥向安装有第二型钢21;
销棒3穿过桥墩1,第一型钢5横桥向布置并设于第二型钢21和销棒3上;
反压组件包括千斤顶12,千斤顶12的固定端与桥梁上部中系梁10端面抵接,输出端与第二型钢21上端面抵接;
反拉组件4用于将第一型钢5和盖梁连接;第一型钢5的两端延伸出桥墩1并设置有贝雷梁组件,贝雷梁组件和中部支架体9共同承载上部支架和箱梁载荷。
本实施例中,该支架结构从承重体系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承重体系为中部支架体9,其安装在桥梁上部中系梁10上进行承重,具体的,可采用,每两片或三片组成的贝雷梁放置在中系梁顶面并固定,此部分支撑主要用来承重贝雷梁+分配梁+盘扣支架等架体重量及混凝土箱梁除翼缘板之外的荷载。第二部分的承重体系为端部支架体,该部分只用来承载贝雷梁+分配梁+盘扣支架等架体重量及混凝土箱梁翼缘板的荷载,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承重体系之间无连接,两者之间无相互作用。
第二部分的承重体系主要由钢管立柱支架组件2、销棒3、第一型钢5、反拉组件4和反压组件组成。钢管立柱支架组件2位于第二部分的中部,并在钢管立柱上端安装第二型钢21,通过施工系梁时预留的销棒3孔安装好80mm销棒3。销棒3顶面和第二型钢21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第一型钢5架设在销棒3和第二型钢21上,反压组件通过千斤顶12对第一型钢5中部进行反压。而反拉组件4则用于将第一型钢5和盖梁连接,反拉组件4位于第一型钢5的两端,从而实现对第一型钢5的两端进行反拉。在反拉组件4和反压组件的作用下使得第一型钢5的结构更为稳定。最后再将贝雷梁组件固设在第一型钢5的两端。贝雷梁组件和中部支架体9共同承载上部支架和箱梁的载荷。
本实施例解决了山区地形陡峭复杂地形现浇箱梁支架搭设困难的问题,此支架支撑点无需重新在圆柱墩上预埋大型牛腿,对圆柱墩钢筋及混凝土无损伤,能较好的保护永久结构的使用期限。因无需在每跨支架搭设满堂支架或者在跨中设置钢管桩支撑,此施工方法对山区地形破坏小,利于水土保持。此施工方法的支架拆除较为方便,能避免因现浇梁浇筑完成后支架拆除空间小,角度小的问题,具有安全、快捷、适用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如图1至图2所示,钢管立柱支架组件2包括四个固定于支撑构件上的支撑钢管22,四个支撑钢管22设置为两组并固定在桥梁下部中系梁14或地系梁上;第二型钢21设置为两个并顺桥向固定在每组支撑钢管22上端;相邻支撑钢管22通过平联和斜撑固定连接。支撑钢管22通过法兰盘固定在系梁顶面,通过平联和斜撑来保证稳定性,第二型钢21固定在支撑钢管22上端作为承重梁。
如图1至图2所示,中部支架体9包括固定在桥梁中系梁上端的中部贝雷梁,销棒3设置为两根并分别穿过两侧的桥墩1,
如图1至图2所示,反压组件还包括顺桥向设于第一型钢5上端的第三型钢13以及设于千斤顶12固定端的第四型钢11;第四型钢11上端与桥梁中系梁下端面抵接;千斤顶12设置为四个并与支撑钢管22对应;第二型钢21、第三型钢13和第四型钢11从下往上依次分布。
具体的,需要说明的是,千斤顶12设置为机械千斤顶12,千斤顶12的两端分别和第四型钢11下端面和第三型钢13上端面抵紧,第四型钢11上端面与桥梁上部中系梁10抵紧,而第三型钢13下端面与第一型钢5上端面抵紧,通过控制千斤顶12动作使其向第一型钢5施加压力,实现反压。
如图1至图2所示,第一型钢5设置为两个并分布在桥墩1的两侧,反拉组件4包括精轧螺纹钢41、精轧平螺母和第五型钢;精轧螺纹钢41设置为四个并两两一组分布在桥墩1的两侧;第五型钢顺桥向设于盖梁顶部和第一型钢5下端;第五型钢设置为四个并两两一组上下分布;精轧螺纹钢41的上端依次穿过位于盖梁顶部的第五型钢后由精轧平螺母锁紧;精轧螺纹钢41的下端依次穿过位于第一型钢5下端的第五型钢后由精轧平螺母锁紧。
如图1至图2所示,贝雷梁组件包括顺桥向贝雷梁6、支撑工字钢7和横桥向贝雷梁8,顺桥向贝雷梁6设于第一型钢5上端,支撑工字钢7沿顺桥向设于顺桥向贝雷梁6上,横桥向贝雷梁8设于支撑工字钢7上。
如图1至图2所示,第二型钢21、第三型钢13、第四型钢11和第五型钢均设置为I20b双拼工字钢。第一型钢5设置为I56b工字钢,支撑工字钢7为I10b工字钢。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山区地形现浇箱梁反拉反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支架体和端部支架体;其中,
所述中部支架体设于桥梁上部中系梁上;
所述端部支架体包括钢管立柱支架组件、销棒、第一型钢、反拉组件和反压组件;所述钢管支架组件上端顺桥向安装有第二型钢;
所述销棒穿过桥墩,所述第一型钢横桥向布置并设于所述第二型钢和所述销棒上;
所述反压组件包括千斤顶,千斤顶的固定端与桥梁上部中系梁端面抵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型钢上端面抵接;
所述反拉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型钢和盖梁连接;所述第一型钢的两端延伸出桥墩并设置有贝雷梁组件,所述贝雷梁组件和所述中部支架体共同承载上部支架和箱梁载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地形现浇箱梁反拉反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立柱支架组件包括四个固定于支撑构件上的支撑钢管,四个所述支撑钢管设置为两组并固定在桥梁下部中系梁或地系梁上;
所述第二型钢设置为两个并顺桥向固定在每组支撑钢管上端;
相邻所述支撑钢管通过平联和斜撑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区地形现浇箱梁反拉反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支架体包括固定在桥梁中系梁上端的中部贝雷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山区地形现浇箱梁反拉反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棒设置为两根并分别穿过两侧的桥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区地形现浇箱梁反拉反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压组件还包括顺桥向设于所述第一型钢上端的第三型钢以及设于所述千斤顶固定端的第四型钢;所述第四型钢上端与桥梁中系梁下端面抵接;
所述千斤顶设置为四个并与所述支撑钢管对应;所述第二型钢、第三型钢和第四型钢从下往上依次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山区地形现浇箱梁反拉反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钢设置为两个并分布在桥墩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山区地形现浇箱梁反拉反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拉组件包括精轧螺纹钢、精轧平螺母和第五型钢;
所述精轧螺纹钢设置为四个并两两一组分布在桥墩的两侧;
所述第五型钢顺桥向设于盖梁顶部和第一型钢下端;所述第五型钢设置为四个并两两一组上下分布;
所述精轧螺纹钢的上端依次穿过位于盖梁顶部的第五型钢后由所述精轧平螺母锁紧;所述精轧螺纹钢的下端依次穿过位于第一型钢下端的第五型钢后由所述精轧平螺母锁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山区地形现浇箱梁反拉反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贝雷梁组件包括顺桥向贝雷梁、支撑工字钢和横桥向贝雷梁,所述顺桥向贝雷梁设于所述第一型钢上端,所述支撑工字钢沿顺桥向设于所述顺桥向贝雷梁上,所述横桥向贝雷梁设于所述支撑工字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山区地形现浇箱梁反拉反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型钢、第三型钢、第四型钢和第五型钢均设置为I20b双拼工字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山区地形现浇箱梁反拉反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钢设置为I56b工字钢,所述支撑工字钢为I10b工字钢。
CN202122068426.9U 2021-08-30 2021-08-30 山区地形现浇箱梁反拉反压支架 Active CN2159479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68426.9U CN215947912U (zh) 2021-08-30 2021-08-30 山区地形现浇箱梁反拉反压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68426.9U CN215947912U (zh) 2021-08-30 2021-08-30 山区地形现浇箱梁反拉反压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47912U true CN215947912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31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68426.9U Active CN215947912U (zh) 2021-08-30 2021-08-30 山区地形现浇箱梁反拉反压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479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46016B (zh) 一种适用于基坑工程的吊挂式内支撑系统及基坑施工方法
CN112411391A (zh) 一种独柱盖梁钢管柱贝雷梁施工支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4372967B (zh) 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用斜支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670483A (zh) 一种钢管砼组合主塔
CN103410102A (zh) H型双柱墩宽桥面悬臂临时固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267369A (zh) 一种无跨中立柱钢栈桥结构及顶推安装装置和施工方法
CN102777050B (zh) 大跨度管桁架屋面梁的组拼胎架
CN212897482U (zh) 一种高层建筑悬挑结构层的施工平台
CN112709155A (zh) 一种鱼腹式悬索组合支架及其施工方法
CN110878522B (zh) 主塔下横梁施工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05874978U (zh) 一种用于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系杆支架
CN112726411A (zh) 一种单孔大悬臂钢桁梁整体拖拉施工方法
CN215947912U (zh) 山区地形现浇箱梁反拉反压支架
CN111305089A (zh) 一种嵌固稳定支架加固独柱墩桥梁结构
CN111424948A (zh) 一种高层建筑悬挑结构层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平台
CN215052133U (zh) 一种钢箱梁上下交叉施工支架结构
CN214423191U (zh) 一种鱼腹式悬索组合支架
CN202152442U (zh) 拼装式钢管立柱系统
CN114837090A (zh) 一种高塔横梁施工用组合支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0439163U (zh) 一种适用于连续梁可拆装斜拉托梁支撑结构
CN212270687U (zh) 一种用于倾斜式主副拱交叉段的钢管支架临时墩
CN211228134U (zh) 一种大悬臂预应力盖梁支架装置
CN210396277U (zh) 具有跨间转场通道的钢结构厂房
CN215718762U (zh) 一种车站与盾构同步施工的支架结构
CN216238152U (zh) 一种变宽桥预制梁架设临时支墩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