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43608U - 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产品的模具型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产品的模具型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43608U
CN215943608U CN202121880769.9U CN202121880769U CN215943608U CN 215943608 U CN215943608 U CN 215943608U CN 202121880769 U CN202121880769 U CN 202121880769U CN 215943608 U CN215943608 U CN 215943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cavity
mold core
cooling cavity
cool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807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恩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angning Bio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Emery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Emery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Emery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807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436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43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436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产品的模具型芯,应用在注塑模具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可充分冷却产品的模具型芯,包括型芯本体,型芯本体内设置有冷却腔,冷却腔内插入设置有冷却管;冷却腔包括主冷却腔和副冷却腔,冷却管包括主冷却管和副冷却管,主冷却管和副冷却管分别安装在主冷却腔和副冷却腔的对应位置;具有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主冷却腔的顶部设置副冷却腔,配合冷却管的深入,可以有效地对型芯的细部进行冷却,确保注塑产品冷却充分,不会发生因为冷却不到位产生毛刺或拉丝等问题,工作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产品的模具型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产品的模具型芯。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相关配套使用的零件逐步被国产零件替代,在此背景下,模具行业发展迅速,其中注塑模具的使用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在注塑模具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热熔流体需要在较低温度下才可成型,故冷却是注塑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在生产IVD诊断和实验室耗材移液吸头时,由于其前端直径较小,传统的注塑模具型芯的冷却流道无法深入,导致冷却液无法对产品进行有效地降温,会造成产品良率低、产品质量瑕疵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产品的模具型芯,其优点是冷却液可以深入型芯,充分对型芯和产品进行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产品的模具型芯,包括型芯本体,所述型芯本体内设置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内插入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腔包括主冷却腔和副冷却腔,所述冷却管包括主冷却管和副冷却管,所述主冷却管和副冷却管分别安装在主冷却腔和副冷却腔的对应位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冷却管用于将冷却液输入到冷却腔的深部,冷却腔用于容纳流动状态的冷却液,从而将型芯的热量带动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副冷却管靠近副冷却腔顶部的一端设置有增大冷却液流量的斜切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斜切口可以增大副冷却管的开口面积,在输出冷却液时可以增大流量,有助于对型芯充分冷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副冷却腔的顶部设置有便于导流冷却液的锥形的凹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冷却液从副冷却管的斜切口处喷出时,冷却液喷到凹槽上后可以使冷却液呈环形流动,可以充分充满冷却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冷却管的顶端内侧设置有便于所述副冷却管顶部穿出的第一斜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副冷却管与主冷却管进行安装时,第一斜面可以引导副冷却管穿出主冷却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副冷却管的尾段外侧面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副冷却管前端穿出主冷却管后,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贴合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副冷却管与主冷却管安装组合完成时,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贴合为贴合状态,在进行输送冷却液时,冷却液可以通过第二斜面将副冷却管与主冷却管压紧,可以防止副冷却管从主冷却管处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冷却腔和副冷却腔的直径分别大于所述主冷却管和副冷却管的外径,并在冷却腔和冷却管之间形成供冷却液排出的流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液在从副冷去管流出后,可以充满流道,从而实现对型芯进行冷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冷却腔和副冷却腔的连接处设置有便于冷却管插入的第三斜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冷却管插入到冷却腔中时,第三斜面可以引导冷却管安装到冷却腔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型芯本体的外径沿主冷却腔至副冷却腔的安装方向逐渐减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副冷却腔的直径小于主冷却腔的直径,为保证散热效果,型芯的外径逐渐减小可以保证主冷却腔和副冷却腔的壁厚不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主冷却腔的顶部设置副冷却腔,配合冷却管的深入,可以有效地对型芯的细部进行冷却,确保注塑产品冷却充分,不会发生因为冷却不到位产生毛刺或拉丝等问题,工作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型芯剖视图;
图2是本实施例型芯整体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型芯本体;11、冷却腔;111、主冷却腔;112、副冷却腔;113、凹槽;114、第三斜面;2、冷却管;21、主冷却管;211、第一斜面;22、副冷却管;221、第二斜面;23、斜切口;3、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考图1和图2,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产品的模具型芯,包括型芯本体1,型芯本体1内设置有冷却腔11,冷却腔11为圆柱型结构,冷却腔11内插入设置有冷却管2,冷却管2优选的采用碳钢材质,在进入直径较小的位置时,可以保证本体不会发生弯折,保证水流的通畅,冷却管2的下端部与外部水管联通;冷却腔11包括主冷却腔111和副冷却腔112,副冷却腔112为两个,主冷却腔111和副冷却腔112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冷却管2包括主冷却管21和副冷却管22,副冷却管22为两个,两个副冷却管22嵌套设置,主冷却管21和副冷却管22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主冷却管21和副冷却管22分别安装在主冷却腔111和副冷却腔112的对应位置。
参考图1,副冷却管22靠近副冷却腔112顶部的一端设置有增大冷却液流量的斜切口23,副冷却腔112的顶部设置有便于导流冷却液的锥形的凹槽113,斜切口23可以增大单位时间内流出冷却液的流量,在冷却液喷出撞到凹槽113后,会随凹槽113的侧壁流动,并通过螺旋流动的方式流入副冷却腔112内,此流动方式可以使冷却液充分均匀地在副冷却腔112内流动,并流入主冷却腔111中,在于型芯本体1充分热交换后由主冷却腔111排出。
参考图1,主冷却管21的顶端内侧设置有便于副冷却管22顶部穿出的第一斜面211,副冷却管22的尾段外侧面设置有第二斜面221,第一斜面211的倾斜角度与第二斜面221的倾斜角度相同,副冷却管22前端穿出主冷却管21后,第二斜面221与第一斜面211贴合连接,在冷却液从主冷却管21向副冷却管22流动时可以将第二斜面221与第一斜面211压紧,保证两者之间不会出现缝隙,保证冷却过程的稳定。
参考图1,主冷却腔111和副冷却腔112的直径分别大于主冷却管21和副冷却管22的外径,并在冷却腔11和冷却管2之间形成供冷却液排出的流道3,冷却液从副冷却管22流出后充满流道3并与型芯进行热交换,从而对注塑产品进行全面降温,保证注塑产品冷却后的完整成型。
参考图1,型芯本体1的外径沿主冷却腔111至副冷却腔112的安装方向逐渐减小,由于副冷却腔112的直径小于主冷却腔111的直径,为保证散热效果,型芯本体1的外径逐渐减小可以保证主冷却腔111和副冷却腔112的壁厚不变,主冷却腔111和副冷却腔112的连接处设置有便于冷却管2插入的第三斜面114,第三斜面114可以辅助冷却管2插入到冷却腔11的中部,确保冷却液可以充分充满冷却腔11内。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在工序开始时,操作人员将连接到外部输冷却液管的冷却管2拉伸,使副冷却管22上的第二斜面221与主冷却管21上的第一斜面211贴紧,然后将冷却管2整体插入冷却腔11中,然后启动外部输送冷却液装置,使冷却液经冷却管2上的斜切口23流入到流道3中,得益于设置深度更深的冷却腔11,冷却液在流道3中可以对型芯进行全面充分的冷却,确保注塑产品可以在冷却后完整脱离型芯。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产品的模具型芯,
其特征在于,包括型芯本体(1),所述型芯本体(1)内设置有冷却腔(11),所述冷却腔(11)内插入设置有冷却管(2);
所述冷却腔(11)包括主冷却腔(111)和副冷却腔(112),所述冷却管(2)包括主冷却管(21)和副冷却管(22),所述主冷却管(21)和副冷却管(22)分别安装在主冷却腔(111)和副冷却腔(112)的对应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产品的模具型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冷却管(22)靠近副冷却腔(112)顶部的一端设置有增大冷却液流量的斜切口(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产品的模具型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冷却腔(112)的顶部设置有便于导流冷却液的锥形的凹槽(1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产品的模具型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冷却管(21)的顶端内侧设置有便于所述副冷却管(22)顶部穿出的第一斜面(2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产品的模具型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冷却管(22)的尾段外侧面设置有第二斜面(221),所述副冷却管(22)前端穿出主冷却管(21)后,第二斜面(221)与所述第一斜面(211)贴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产品的模具型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冷却腔(111)和副冷却腔(112)的直径分别大于所述主冷却管(21)和副冷却管(22)的外径,并在冷却腔(11)和冷却管(2)之间形成供冷却液排出的流道(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产品的模具型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冷却腔(111)和副冷却腔(112)的连接处设置有便于冷却管(2)插入的第三斜面(1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产品的模具型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本体(1)的外径沿主冷却腔(111)至副冷却腔(112)的安装方向逐渐减小。
CN202121880769.9U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产品的模具型芯 Active CN215943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0769.9U CN215943608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产品的模具型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0769.9U CN215943608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产品的模具型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43608U true CN215943608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32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80769.9U Active CN215943608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产品的模具型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436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1483A (zh) * 2022-07-06 2022-08-05 苏州赛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移液头生产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1483A (zh) * 2022-07-06 2022-08-05 苏州赛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移液头生产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943608U (zh) 一种可充分冷却移液吸头产品的模具型芯
US20120056351A1 (en) method for forming an integral faucet core assembly
CN103899853A (zh) 一种复合铜塑给水管道连接结构及其连接件
CN201341052Y (zh) 一种简便的牵引电机水冷机构
CN110625088B (zh) 一种采用竖直模腔结构来确保产品质量的压铸模具
CN205838584U (zh) 切向逆流式换热的二氧化硅水解炉
CN208528089U (zh) 用于激光增材制造送粉器的收缩流道式工作头
CN218475998U (zh) 机器人结构件压铸模具细长针的冷却控制装置
CN211566698U (zh) 模压机瓶盖模具螺纹型芯快速冷却分体结构
CN209753939U (zh) 一种能够提高铸造效率的不锈钢叶轮生产用模具
CN106914285A (zh) 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
CN208528046U (zh) 压铸机压射装置
CN209716435U (zh) 一种铍铜环压射头
CN113063298A (zh) 工业炉窑风口小套及其制造方法
CN216760608U (zh) 用于发泡的料管
CN214926561U (zh) 一种外管模具结构
CN203823258U (zh) 一种复合铜塑给水管道连接结构及其连接件
CN210820444U (zh) 一种新型的8针接插件模具
CN204083625U (zh) 用于清洗机高压管的管接头
CN217553082U (zh) 一种upvc管材挤出模具
CN206317334U (zh) 一种模具中水路复杂顶块阀板式结构
CN210789175U (zh) 一种点冷管
CN215242560U (zh) 一种用于热流道高温材料的开放式热咀
CN218575314U (zh)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自动焊接的多芯焊锡丝及其成型模
CN216373160U (zh) 一种模具的产品冷却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1

Address after: Room 382, Building 1, Henglong International Electromechanical Hardware Market, Yushan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Suzhou Tangning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room 310, building 5, software building, No. 1, Peiyuan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emery Bio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