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40433U - 双头喷雾器 - Google Patents

双头喷雾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40433U
CN215940433U CN202122247255.6U CN202122247255U CN215940433U CN 215940433 U CN215940433 U CN 215940433U CN 202122247255 U CN202122247255 U CN 202122247255U CN 215940433 U CN215940433 U CN 2159404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atomization
atomizing
atomize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472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2472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404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404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404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属于美容仪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头喷雾器,所述双头喷雾器包括:第一水箱、第二水箱以及雾化装置;所述第一水箱、所述雾化装置以及所述第二水箱依次排列,形成雾化结构,该雾化结构是雾化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第二水箱之间;其中,所述雾化装置具有材质为硅胶且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制成的雾化室。本实用新型双头喷雾器,两水箱通过具有防水性能的雾化室隔开,防水性能好,同时两水箱可分别灌装不同的液体,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通过各自的雾化片喷出,完全不会混合,并且占用空间小。

Description

双头喷雾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头喷雾器。
背景技术
喷雾器也叫雾化补水仪(Water supply instrument)是一种通过超声波震动将液体通过微孔雾化片以雾化的状态喷出,因为喷出的液雾足够的细腻,可快速通过毛孔渗透至皮肤深层组织得以吸收,从而达到深层补水及清洁肌肤的效果,同时也广泛用来喷洒消毒液等。由于喷雾器驱动雾化片的是电子元件,喷雾器需要有较好的防水性能,以保护喷雾器的电子原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头喷雾器,旨在解决双头喷雾器防水性能不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头喷雾器,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所述双头喷雾器包括:第一水箱、第二水箱以及雾化装置;所述第一水箱、所述雾化装置以及所述第二水箱依次排列,形成雾化结构,该雾化结构是雾化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第二水箱之间;其中,所述雾化装置具有材质为硅胶且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制成的雾化室。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室内设有:电池、PCB板、第一雾化装置、第二雾化装置、第一槽位和第二槽位;所述第一雾化装置包括:第一水槽、第一雾化片以及第一开关,所述第二雾化装置包括:第二水槽、第二雾化片以及第二开关;
所述第一水槽设于所述第一槽位,并与所述第一水箱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水槽设于所述第二槽位,并与所述第二水箱密封连接;
所述第一雾化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水槽,所述第二雾化片设置于所述第二水槽;
所述PCB板与所述第一雾化片、第二雾化片、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以及电池电连接。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槽位包括:第一安装位、第一槽盖,其中,所述第一槽盖盖合所述第一安装位,形成具有进水口和出雾孔的空间结构;
所述第二槽位包括:第二安装位、第二槽盖,其中,所述第二槽盖盖合所述第二安装位,形成具有进水口和出雾孔的空间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槽具有第一雾化孔,所述第一水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槽位,所述第一雾化孔与所述第一槽位的雾化孔对应,所述第一水槽上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槽位的进水口对应;
所述第二水槽具有第二雾化孔,所述第二水槽设置于所述第二槽位,所述第二雾化孔与所述第二槽位的雾化孔对应,所述第二水槽上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槽位的进水口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雾化装置设有第一滑盖,该第一滑盖用于控制第一开关以及遮盖所述第一雾化装置的雾化孔;所述第一开关开启时,所述第一滑盖的滑动方向朝向所述第二水箱;
所述第二雾化装置设有第二滑盖,该第二滑盖用于控制第二开关以及遮盖所述第二雾化装置的雾化孔;所述第二开关开启时,所述第二滑盖的滑动方向朝向所述第一水箱。
进一步地,所述双头喷雾器还包括:上壳、下壳以及连接环;其中,
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通过所述连接环拼接,形成拼接结构,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第二水箱位于该拼接结构两端,所述雾化室安装位位于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第二水箱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箱由所述上壳、所述下壳、所述连接环以及所述雾化室拼接而成,所述第一水箱的上底为所述上壳的一部分,所述第一水箱的下底为所述下壳的一部分,所述第一水箱的侧壁由所述雾化室和连接环围绕形成;
所述第二水箱由所述上壳、所述下壳、所述连接环以及所述雾化室拼接而成,所述第二水箱的上底为所述上壳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水箱的下底为所述下壳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水箱的侧壁由所述雾化室和连接环围绕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室设置于所述雾化室安装位,所述雾化室的一侧壁上设有充电口,所述连接环对应位置上设有充电口对应的通孔;
所述第一水箱的侧壁设有第一注液孔,该第一注液孔位于所述连接环的一侧壁上,所述第二水箱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注液孔,该第二注液孔位于所述连接环的一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设有多个内螺纹柱,所述雾化室安装位由多个所述内螺纹柱通过凸边连接所围成;所述雾化室设有与所述内螺纹柱适配的缺口,以及设有与所述凸边适配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箱的长度大于所述双头喷雾器整体长度的25%、所述第二水箱的长度大于所述双头喷雾器整体长度的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头喷雾器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方案中两水箱通过具有防水性能的雾化室隔开,雾化室的设置,能够使雾化室内部具备较好的防水性能,避免雾化室内部电元件等因漏水损坏。同时两个独立的水箱可分别灌装不同的液体,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通过各自的雾化片喷出,完全不会混合,第一水箱、第二水箱以及雾化装置一体式设置,整体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双头喷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双头喷雾器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双头喷雾器的雾化室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双头喷雾器的雾化室结构爆炸图。
附图标记:1-雾化装置、11-雾化室、101-电池、102-PCB板、103-第一水槽、104-第一雾化片、105-第一开关、106-第二水槽、107-第二雾化片、108-第二开关、109-第一槽盖、110-第二槽盖、111-缺口、112-凹槽、2-上壳、3-下壳、31-雾化室安装位、311-内螺纹柱、312-凸边、4-连接环、41-第一注液孔、42-第二注液孔、5-第一水箱、6-第二水箱、7-第一滑盖、8-第二滑盖。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头喷雾器,所述双头喷雾器包括:第一水箱5、第二水箱6以及雾化装置1;所述第一水箱5、所述雾化装置1以及所述第二水箱6依次排列,形成雾化结构,该雾化结构是雾化装置1位于所述第一水箱5和所述第二水箱6之间;其中,所述雾化装置1具有材质为硅胶且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制成的雾化室11。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双头喷雾器通过第一水箱5、雾化装置1以及第二水箱6依次排列,形成雾化装置1在中间,第一水箱5和第二水箱6在两端的结构,由于液体雾化之后容易通过细孔扩散,雾化装置1内有电路、电池101等不能接触水的元器件,为雾化装置1设置一个雾化室11,该雾化室11材质为硅胶,并且通过一体成型工艺,这一结构可以增强整个雾化装置1的防水性能。
针对上述双头喷雾器,本申请还提供第二实施例,其中,所述雾化室11内设有:电池101、PCB板102、第一雾化装置、第二雾化装置、第一槽位和第二槽位;所述第一雾化装置具体包括:第一水槽103、第一雾化片104以及第一开关105,所述第二雾化装置具体包括:第二水槽106、第二雾化片107以及第二开关108;
所述第一水槽103设于所述第一槽位,并与所述第一水箱5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水槽106设于所述第二槽位,并与所述第二水箱6密封连接;
所述第一雾化片104设置于所述第一水槽103,所述第二雾化片107设置于所述第二水槽106;
所述PCB板102与所述第一雾化片104、第二雾化片107、第一开关105、第二开关108以及电池101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双头喷雾器的水箱、水槽、雾化片均为两个,形成相互独立的两套雾化系统。同时,为了减小双头喷雾器整体的体积,将第一水箱5、雾化装置1以及第二水箱6设置成依次连接的结构,需要雾化第一水箱5中的液体时,则以第一水箱5在上,第二水箱6在下,第二水箱6可作为人手握持的部分,此时,液体由于重力会从第一水箱5中流入第一水槽103内,启动第一雾化片104工作即可雾化第一水箱5中的液体;需要雾化第二水箱6中的液体时,则以第二水箱6在上,第一水箱5在下,第一水箱5可作为人手握持的部分,此时,液体由于重力会从第二水箱6中流入第二水槽106内,启动第二雾化片107工作即可雾化第二水箱6中的液体。通过本实施例的结构设置,合理利用双头喷雾器空间,达到较小体积即可实现两种雾化效果。上述PCB板102用于控制雾化片的供电环境,进一步控制雾化片的工作状态,包括但不限于,接通电源后的稳压、稳流、控制电流的导通和关闭。另外,可以选用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PCB板102,用于连接车载终端或移动终端,可以将双头喷雾器固定于车内使用,接受车载终端或移动终端的控制指令,并对双头喷雾器进行相应控制;例如,在双头喷雾器开关对侧的外壳上设置引磁片,通过引磁片可以将双头喷雾器吸合在汽车磁吸导航座上,之后双头喷雾器与手机连接,通过手机语音控制双头喷雾器的启动或关闭。另外,由于水箱间彼此分开,溶液之间相互不相通,可以完全阻隔不同液体的互相混漏,一个双头喷雾器,可以携带两种不同溶液,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双头喷雾器整体体积在40立方厘米-100立方厘米之间,提高了双头喷雾器的便携性。
针对上述双头喷雾器,本申请还提供第三实施例,其中,
所述第一槽位包括:第一安装位、第一槽盖109,其中,所述第一槽盖109盖合所述第一安装位,形成具有进水口和出雾孔的空间结构;
所述第二槽位包括:第二安装位、第二槽盖110,其中,所述第二槽盖110盖合所述第二安装位,形成具有进水口和出雾孔的空间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槽位是用于安装第一水槽103,其中,第一水槽103安装的具体位置是第一安装位,第一槽盖109用于将第一水槽103限位于该第一安装位上。上述第二槽位是用于安装第二水槽106,其中,第二水槽106安装的具体位置是第二安装位,第二槽盖110用于将第二水槽106限位于该第二安装位上。
针对上述双头喷雾器,本申请还提供第四实施例,其中,
所述第一水槽103具有第一雾化孔,所述第一水槽103设置于所述第一槽位,所述第一雾化孔与所述第一槽位的雾化孔对应,所述第一水槽103上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槽位的进水口对应;
所述第二水槽106具有第二雾化孔,所述第二水槽106设置于所述第二槽位,所述第二雾化孔与所述第二槽位的雾化孔对应,所述第二水槽106上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槽位的进水口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雾化器的使用习惯,使用时基本都是竖直拿着雾化器,其雾化出口对准人脸等部位。本实施例的双头喷雾器设计成在使用时,也是竖直拿着,其雾化出口对准人脸等部位,即双头喷雾器竖直拿着时,上述水槽其进水口在竖直方向,雾化孔出雾在水平方向,亦即本实施例中第一水槽103的进水口的进水方向与雾化孔出雾方向呈90度,第二水槽106的进水口的进水方向与雾化孔出雾方向呈90度。
针对上述双头喷雾器,本申请还提供第五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雾化装置设有第一滑盖7,该第一滑盖7用于控制第一开关105以及遮盖所述第一雾化装置的雾化孔;所述第一开关105开启时,所述第一滑盖7的滑动方向朝向所述第二水箱6;
所述第二雾化装置设有第二滑盖8,该第二滑盖8用于控制第二开关108以及遮盖所述第二雾化装置的雾化孔;所述第二开关108开启时,所述第二滑盖8的滑动方向朝向所述第一水箱5。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提出的控制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较佳的控制体验,举例而言,双头喷雾器竖直拿着时,以第一水箱5在上,雾化装置1在中,第二水箱6在下为例,此时,人手握持的部分为第二水箱6或者第二水箱6和雾化装置1,控制第一滑盖7的方式即从上往下滑动,由于人手在下,不会出现人手挡住第一雾化孔的情况,且此时第一水箱5与第一雾化孔的距离是最近的,整体结构最小。假如此时以其他方式控制,如从下往上滑动,则第一水箱5与第一雾化孔的距离相对较远,结构设计时需要更多空间,不利于整体结构小型化;又如,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滑动,此类结构设计则容易使操作手拇指挡到第一出雾孔。当第二水箱6在上,雾化装置1在中,第一水箱5在下时,实际情况与前序类似,不再赘述。
针对上述双头喷雾器,本申请还提供第六实施例,其中,所述双头喷雾器还包括:上壳2、下壳3以及连接环4;其中,
所述上壳2和所述下壳3通过所述连接环4拼接,形成拼接结构,所述第一水箱5和所述第二水箱6位于该拼接结构两端,所述雾化室安装位31位于所述第一水箱5和所述第二水箱6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双头喷雾器的结构设置,通过上壳2、下壳3以及连接环4的组合形式,拼接出第一水箱5、第二水箱6和雾化室安装位31,相较于常规的结构设置之中,先制作水箱,再将水箱安装至喷雾器之上,本实施例整体结构更简单、紧凑。
针对上述双头喷雾器,本申请还提供第七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水箱5由所述上壳2、所述下壳3、所述连接环4以及所述雾化室11拼接而成,所述第一水箱5的上底为所述上壳2的一部分,所述第一水箱5的下底为所述下壳3的一部分,所述第一水箱5的侧壁由所述雾化室11和连接环4围绕形成;
所述第二水箱6由所述上壳2、所述下壳3、所述连接环4以及所述雾化室11拼接而成,所述第二水箱6的上底为所述上壳2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水箱6的下底为所述下壳3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水箱5的侧壁由所述雾化室11和连接环4围绕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双头喷雾器,其水箱不是单独制作的,而是通过其外壳中的上壳2、下壳3、连接环4以及雾化室11拼接而成,拼接的方式可以是上壳2与连接环4卡接,下壳3与连接环4卡接;或者是上壳2与连接环4套接,下壳3与连接环4套接等等。上述第一水箱5的一侧壁为所述雾化室11靠近所述第一水箱5的一侧壁,其他侧壁为连接环4的一部分,上述第二水箱6的一侧壁为所述雾化室11靠近所述第二水箱6的一侧壁,其他侧壁为连接环4的一部分。其中,整个雾化室11可以是硅胶等防水材料做的,其上有第一槽位、第二槽位,第一槽位的形状与第一水槽103相同,第二槽位的形状与第二水槽106相同,相当于给第一水槽103、第二水槽106制作了一个防水屏障,即当第一槽位或第二槽位发生破损时,双头喷雾器也不会发生漏水。
针对上述双头喷雾器,本申请还提供第八实施例,其中,所述雾化室11设置于所述雾化室安装位31,所述雾化室11的一侧壁上设有充电口,所述连接环4对应位置上设有充电口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一水箱5的侧壁设有第一注液孔41,该第一注液孔41位于所述连接环4的一侧壁上,所述第二水箱6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注液孔42,该第二注液孔42位于所述连接环4的一侧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充电口,雾化室11内部可以设置充电电池101。作为优选方案,电池101可以采用锂电池,锂电池能量密度高,体积小、循环寿命高、无污染、充电快速。第一水箱5、第二水箱6均设有注液口(即第一注液孔41、第二注液孔42),注液口内可以设置单向阀,当用户需注水时,只需冲开单向阀就可以顺利注水,单向阀具有单向导通性,水箱体内的溶液不会外漏,即使注液口的盖子没有盖紧也不会使得液箱内的液体泄漏,同时因为雾化片在工作时使得液箱内形成负压,单向阀亦有平衡液箱内负压的功能,使得喷雾更加顺畅。单向阀的结构可以为半球状或鸭嘴V型,半球状单向阀开口呈“一”字或“十”字,V型单向阀的开口呈“一”字。
针对上述双头喷雾器,本申请还提供第九实施例,其中,所述下壳3设有多个内螺纹柱311,所述雾化室安装位31由多个所述内螺纹柱311通过凸边312连接所围成;所述雾化室11设有与所述内螺纹柱适配的缺口111,以及设有与所述凸边312适配的凹槽112。
在本实施例中,雾化室11在设有缺口111的位置设置有通孔,通过螺钉等连接件穿过通孔与内螺纹柱311的内螺纹连接,凸边312和凹槽112的设置,可以使得雾化室11安装之后,雾化室11的内侧和外侧是完全的隔开的,形成防水屏障。
针对上述双头喷雾器,本申请还提供第十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水箱5的长度大于所述双头喷雾器整体长度的25%、所述第二水箱6的长度大于所述双头喷雾器整体长度的25%。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水箱5、第二水箱6的长度占比均不小于25%,方便使用时任一方向的握持。例如,雾化第一水箱5中的液体时,第二水箱6和雾化装置1两个部分可以当作把手使用;雾化第二水箱6中的液体时,第一水箱5和雾化装置1两个部分可以当作把手使用。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头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喷雾器包括:第一水箱、第二水箱以及雾化装置;所述第一水箱、所述雾化装置以及所述第二水箱依次排列,形成雾化结构,该雾化结构是雾化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第二水箱之间;其中,所述雾化装置具有材质为硅胶且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制成的雾化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室内设有:电池、PCB板、第一雾化装置、第二雾化装置、第一槽位和第二槽位;所述第一雾化装置包括:第一水槽、第一雾化片以及第一开关,所述第二雾化装置包括:第二水槽、第二雾化片以及第二开关;
所述第一水槽设于所述第一槽位,并与所述第一水箱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水槽设于所述第二槽位,并与所述第二水箱密封连接;
所述第一雾化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水槽,所述第二雾化片设置于所述第二水槽;
所述PCB板与所述第一雾化片、第二雾化片、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以及电池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头喷雾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槽位包括:第一安装位、第一槽盖,其中,所述第一槽盖盖合所述第一安装位,形成具有进水口和出雾孔的空间结构;
所述第二槽位包括:第二安装位、第二槽盖,其中,所述第二槽盖盖合所述第二安装位,形成具有进水口和出雾孔的空间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头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槽具有第一雾化孔,所述第一水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槽位,所述第一雾化孔与所述第一槽位的雾化孔对应,所述第一水槽上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槽位的进水口对应;
所述第二水槽具有第二雾化孔,所述第二水槽设置于所述第二槽位,所述第二雾化孔与所述第二槽位的雾化孔对应,所述第二水槽上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槽位的进水口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头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雾化装置设有第一滑盖,该第一滑盖用于控制第一开关以及遮盖所述第一雾化装置的雾化孔;所述第一开关开启时,所述第一滑盖的滑动方向朝向所述第二水箱;
所述第二雾化装置设有第二滑盖,该第二滑盖用于控制第二开关以及遮盖所述第二雾化装置的雾化孔;所述第二开关开启时,所述第二滑盖的滑动方向朝向所述第一水箱。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头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喷雾器还包括:上壳、下壳以及连接环;其中,
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通过所述连接环拼接,形成拼接结构,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第二水箱位于该拼接结构两端,所述雾化室安装位位于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第二水箱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头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由所述上壳、所述下壳、所述连接环以及所述雾化室拼接而成,所述第一水箱的上底为所述上壳的一部分,所述第一水箱的下底为所述下壳的一部分,所述第一水箱的侧壁由所述雾化室和连接环围绕形成;
所述第二水箱由所述上壳、所述下壳、所述连接环以及所述雾化室拼接而成,所述第二水箱的上底为所述上壳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水箱的下底为所述下壳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水箱的侧壁由所述雾化室和连接环围绕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头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室设置于所述雾化室安装位,所述雾化室的一侧壁上设有充电口,所述连接环对应位置上设有充电口对应的通孔;
所述第一水箱的侧壁设有第一注液孔,该第一注液孔位于所述连接环的一侧壁上,所述第二水箱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注液孔,该第二注液孔位于所述连接环的一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头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设有多个内螺纹柱,所述雾化室安装位由多个所述内螺纹柱通过凸边连接所围成;所述雾化室设有与所述内螺纹柱适配的缺口,以及设有与所述凸边适配的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的长度大于所述双头喷雾器整体长度的25%、所述第二水箱的长度大于所述双头喷雾器整体长度的25%。
CN202122247255.6U 2021-09-16 2021-09-16 双头喷雾器 Active CN2159404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47255.6U CN215940433U (zh) 2021-09-16 2021-09-16 双头喷雾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47255.6U CN215940433U (zh) 2021-09-16 2021-09-16 双头喷雾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40433U true CN215940433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26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47255.6U Active CN215940433U (zh) 2021-09-16 2021-09-16 双头喷雾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404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10879A1 (en) Cartridg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same
EP4378332A1 (en) Atomizer and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US20240206549A1 (en)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apparatus thereof
CN215940433U (zh) 双头喷雾器
CN210602105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空气加湿器
CN111569201A (zh) 雾化补水仪
CN214415384U (zh) 雾化补水仪
CN205606806U (zh) 一种具有usb插口的加湿喷雾器
CN210220118U (zh) 一种可无线充电的折叠式加湿器
CN220369503U (zh) 一种新型雾化装置
CN219745180U (zh) 一种手持式粘取雾化物的雾化装置
CN111150910A (zh) 一种便携式充电式振动雾化美容仪
CN219515313U (zh) 单侧吸油雾化器
CN210542987U (zh) 一种微型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1726306U (zh) 一种喷雾设备
CN21888925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7548780U (zh) 可拆卸磁吸式微米喷雾仪
CN213300364U (zh) 一种可拆卸的挂脖加湿器
CN214009441U (zh) 一种加湿器
CN219307490U (zh) 一种大容量香薰机
CN219781581U (zh) 一种可调气溶胶浓度的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5537752U (zh) 一种便携式负氧离子雾化装置
CN218515190U (zh) 双口味雾化器
CN218790597U (zh) 一种具有可调气独立气道结构的电子雾化装置
CN215135071U (zh) 一种网式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