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38974U - 一种沿绳下降保护装置和沿绳下降、攀爬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沿绳下降保护装置和沿绳下降、攀爬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38974U
CN215938974U CN202121093862.5U CN202121093862U CN215938974U CN 215938974 U CN215938974 U CN 215938974U CN 202121093862 U CN202121093862 U CN 202121093862U CN 215938974 U CN215938974 U CN 2159389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training
along
protection
desc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9386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志刚
刘民
纪新智
李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109386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389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389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389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逃生训练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沿绳下降保护装置和沿绳下降、攀爬训练装置。包括绳索移位装置,所述绳索移位装置位于待沿绳下降建筑顶部,保护绳,保护绳长度大于待沿绳下降建筑高度,所述保护绳一端系于受训人员身体;所述绳索移位装置由若干交叉横梁组成,横梁下方有滑槽,滑槽中有移动吊环可沿滑槽移动,移动吊环与保护绳另一端连接,实现保护绳沿吊环移动而移动。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适合普通攀岩爱好者使用,具备合理防护措施的且占地面积小的沿绳下降训练场地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沿绳下降保护装置和沿绳下降、攀爬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逃生训练领域,具体提供提供一种沿绳下降、攀爬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沿绳下降,又称“绳降”、“速降”,源自高山探险下撤保护技术,在抢险、运输和军事突袭行动中也经常使用,后来演化成与攀岩、蹦极类似的极限户外运动项目。同攀岩一样,沿绳下降由登山派生而来,登山者们跋山涉水,逢崖则降,逢岩而攀。
现在大部分沿绳下降者会使用下降器或意大利半扣。目前,沿绳下降已分化成崖降、楼降、桥降、溪降等类别。人们经常在教练的指导与保护下,借助景点的自然落差,利用绳索由岩壁顶端下降。参与者可以自己掌握下降的速度和落点,最终到达地面。其活动场景也非常丰富,涵盖了登山、攀岩、峡谷、探洞、娱乐、救援、军事、工商业应用等等,并由此延伸出各种方法和技术。
通常而言,沿绳下降这一运动由于具备危险性,因此需要进行特殊的训练,但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仅有消防员专用的消防训练塔可以进行沿绳下降这一训练,由于消防训练塔为消防员专用,通常没有防护措施,完全不适用于未接受任何训练的普通攀岩爱好者,另外,消防训练塔占地面积大,不适用于商业化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没有适合普通攀岩爱好者使用,具备合理防护措施的且占地面积小的沿绳下降训练场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个或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沿绳下降保护装置,包括绳索移位装置,所述绳索移位装置固定于待沿绳下降建筑顶部,
保护绳,保护绳长度大于待沿绳下降建筑高度,所述保护绳一端系于受训人员身体;
所述绳索移位装置由若干交叉横梁组成,横梁下方有滑槽,滑槽中有移动吊环可沿滑槽移动,移动吊环与保护绳另一端连接,实现保护绳沿吊环移动而移动。
本实用新型一个或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沿绳下降、攀爬训练装置,包括组合支撑柱,所述组合支撑柱的顶部有上述沿绳下降保护装置;所述沿绳下降保护装置固定有训练绳,训练绳下方到达地面,训练绳用于进行沿绳下降、攀爬训练;
训练台,训练台位于地面与沿绳下降保护装置之间,训练台有多层,由组合支撑柱支撑,形成平台训练空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或一些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沿绳下降保护装置,可以固定在建筑顶部,进行沿绳下降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起到保护受训人员的作用,使零基础的攀岩爱好者也可以进行沿绳下降训练运动。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沿绳下降、攀爬训练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柱体支撑,建筑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可以调整训练台的不同形状,与训练绳配合模拟多种不同的沿绳下降场景,适合攀岩爱好者进行室内训练。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沿绳攀爬训练装置整体图。
其中:1.绳索移位装置;2.框架;3.护栏;4.训练台;5.组合支撑柱;6.训练绳;7.过渡台;8.框架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针对现有技术中没有适合普通攀岩爱好者使用,具备合理防护措施的且占地面积小的沿绳下降训练场地的问题。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或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沿绳下降保护装置,包括绳索移位装置1,所述绳索移位装置1固定于待沿绳下降建筑顶部,
保护绳,保护绳长度大于待沿绳下降建筑高度,所述保护绳一端系于受训人员身体;
所述绳索移位装置1由若干交叉横梁组成,横梁下方有滑槽,滑槽中有移动吊环可沿滑槽移动,移动吊环与保护绳另一端连接,实现保护绳沿吊环移动而移动。
所述待沿绳下降建筑可以为屋顶,商用攀岩装置等,只要可以固定绳索移位装置1的建筑,均可用作沿绳下降建筑,所述绳索移位装置1可以放置在多个不同的场景中模拟,绳索移位装置1固定于待沿绳下降建筑顶部,固定方式可以采用卡接、螺接,焊接等方式,只要保证能够承受受训人员重量即可。
训练时,受训人员将保护绳一端系在腰部,另一端与吊环相连,连接方式可以为系扣等,由于绳索移位装置1固定在建筑上,给受训人员一个稳定的保护支点进行下降。且保护绳可以随移动吊环沿滑槽移动,使受训人员可以随意移动选择合适的沿绳下降位点。
应当理解的是,在训练时,保护绳可以由教练牵引,随着受训者下降程度逐步放绳,保护绳还可以为伸缩绳,随着下降而伸长,但急速下降则会骤然停止伸长,具体可以借鉴汽车安全带结构。
训练绳6可以固定系在绳索移位装置1上,也可以固定在建筑的任何稳定位置。
优选的,所述保护绳另一端有卡扣式挂钩,卡扣式挂钩可挂扣在移动吊环上。卡扣式挂钩较现场系扣的方式更便携、安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或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沿绳下降、攀爬训练装置,包括组合支撑柱5,所述组合支撑柱5的顶部有上述沿绳下降保护装置;所述沿绳下降保护装置固定有训练绳6,训练绳6下方到达地面,训练绳6用于进行沿绳下降、攀爬训练;
训练台4,训练台4位于地面与沿绳下降保护装置之间,训练台4有多层,由组合支撑柱5支撑,形成平台训练空间。
所述组合支撑柱5可以为四根支撑柱,支撑四个边角,形成稳定的结构,所述训练台4可以为有机玻璃材料、木质材料、金属制材料、水泥混凝土材料等,所述训练台4可以做成任何形状,与训练绳6配合,满足不同沿绳下降训练需求。
优选的,每层训练台4上均至少包括一个圆洞,所有训练台4上的圆洞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至少一条训练绳6贯穿所有圆洞,形成峡降训练空间。
峡降即峡谷间沿绳下降,峡谷特点为狭长,在下降过程中容易磕碰,因此,将峡降训练空间设计为圆洞型,空间狭小,非常适合峡降训练。
优选的,每层训练台4边缘有缺口,所有缺口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至少一条训练绳6能到达所有缺口处,形成崖降训练空间。
崖降即悬崖间沿绳下降,悬崖特点为仅边缘有凸起,在训练台4边缘设计缺口,模拟悬崖装置特点,适合做崖降训练。
优选的,每层训练台4边缘处均有护栏3,避免受训人员或教练意外掉落受伤。
优选的,每层训练台4均有安检门,所述安检门将训练绳围住,形成训练区,训练区以外的训练台4为准备区。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受训人员到达相应的训练训练台,由教练检查受训人员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到位后穿过安检门,进入训练区。
优选的,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顶部有顶板,顶板由多个框架支撑柱8支撑,顶板高于沿绳下降保护装置,框架支撑柱8均位于组合支撑柱5外侧,将组合支撑柱5包围。
所述框架结构外可以围绕安装铁丝网,起到隔离作用。
优选的,所述顶板与地面之间包括过渡台7,最低层的过渡台7地面和最低层的训练台4之间,其余过渡台7均位于两层训练台4之间,每层过渡台7与上下两层训练台4之间均通过楼梯连接。
受训人员可以沿楼梯不同训练台4的位置,应当理解的是,也可以直接将不同训练台4以楼梯串联,过渡台7串联只是其中一种方式。
优选的,所述过渡台边缘有围栏。若框架结构外围绕安装铁丝网,过渡台只需内边缘安装围栏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虽然一直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沿绳下降、攀爬训练装置沿绳下降功能,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实用新型的训练装置完全可以训练沿绳攀爬。
本实用新型一个或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沿绳下降、攀爬训练方法,所述方法在前述的沿绳下降、攀爬训练装置中进行,包括如下步骤:
受训人员沿楼梯到达相应的训练台4,在安检门以外的准备区捆绑保护绳,并将保护绳与绳索移位装置1上的吊环固定,经教练检查后,受训人员行走进入训练区,保护绳随着吊环沿滑槽移动,受训人员在训练区中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进行沿绳下降训练。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沿绳下降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滑道、绳索移位装置和保护绳,所述滑道可固定于建筑;所述绳索移位装置固定于待沿绳下降建筑顶部,绳索移位装置由若干交叉横梁组成,横梁下方有滑槽,滑槽中有移动吊环可沿滑槽移动,移动吊环与保护绳另一端连接,实现保护绳沿吊环移动而移动;保护绳,保护绳可沿滑道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绳下降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包括滑槽,吊环,所述吊环包括吊杆和环部,所述吊杆与滑槽嵌合,
滑槽中有移动吊环可沿滑槽移动,移动吊环与保护绳另一端连接,实现保护绳沿吊环移动而移动。
3.一种沿绳下降、攀爬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支撑柱(5),所述组合支撑柱(5)的顶部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沿绳下降保护装置;所述沿绳下降保护装置固定有训练绳(6);
训练台(4),训练台(4)位于地面与沿绳下降保护装置之间,训练台(4)有多层,由组合支撑柱(5)支撑,形成平台训练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沿绳下降、攀爬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层训练台(4)上均至少包括一个圆洞,所有训练台(4)上的圆洞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至少一条训练绳(6)贯穿所有圆洞,形成峡降训练空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沿绳下降、攀爬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层训练台(4)边缘有缺口,所有缺口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至少一条训练绳(6)能到达所有缺口处,形成崖降训练空间。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沿绳下降、攀爬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层训练台(4)边缘处均有护栏(3)。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沿绳下降、攀爬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层训练台(4)均有安检门,所述安检门将训练绳围住,形成训练区,训练区以外的训练台(4)为准备区。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沿绳下降、攀爬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顶部有顶板,顶板由多个框架支撑柱(8)支撑,顶板高于沿绳下降保护装置,框架支撑柱(8)均位于组合支撑柱(5)外侧,将组合支撑柱(5)包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沿绳下降、攀爬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地面之间包括过渡台(7),最低层的过渡台(7)地面和最低层的训练台(4)之间,其余过渡台(7)均位于两层训练台(4)之间,每层过渡台(7)与上下两层训练台(4)之间均通过楼梯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沿绳下降、攀爬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台边缘有围栏。
CN202121093862.5U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沿绳下降保护装置和沿绳下降、攀爬训练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9389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93862.5U CN215938974U (zh)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沿绳下降保护装置和沿绳下降、攀爬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93862.5U CN215938974U (zh)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沿绳下降保护装置和沿绳下降、攀爬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38974U true CN215938974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565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9386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938974U (zh)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沿绳下降保护装置和沿绳下降、攀爬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389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60937B2 (en) Elevated adventure course with fall arrest system
US10702729B2 (en) Multi-level play equipment
CN106823172A (zh) 高空救生滑道装置
CN215938974U (zh) 一种沿绳下降保护装置和沿绳下降、攀爬训练装置
US20020046903A1 (en) Sport climbing structure
CN203998530U (zh) 一种高楼人员快速安全逃生系统
CN111816047A (zh) 综合应急救援训练设施
US20180296931A1 (en) Adventure Park
CN203494151U (zh) 一种用于绳索探险的游乐园设备
CN212342149U (zh) 综合应急救援训练设施
RU107700U1 (ru) Дачный спортивно-игровой комплекс
CN112587937B (zh) 蹦极观光装置
US740917A (en) Fire-escape.
CN211863836U (zh) 极限挑战沙漏塔
CN207506903U (zh) 一种游乐攀爬桥
CN207506901U (zh) 一种娱乐攀爬桥
CN207506909U (zh) 一种带有吊桩和吊环的攀爬桥
CN219743844U (zh) 消防绳索救援训练设施
CN207506905U (zh) 一种带有绳索的攀爬桥
CN216169636U (zh) 一种拓展训练用悬浮桥
CN207506908U (zh) 一种带有凹形爬网的攀爬桥
CN212789579U (zh) 平衡爬网双层综合训练设备
CN207462534U (zh) 一种游玩攀爬桥
CN207462657U (zh) 一种攀爬桥
CN212235777U (zh) 多功能心理行为综合训练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