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38514U - 一种用于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38514U
CN215938514U CN202122357194.9U CN202122357194U CN215938514U CN 215938514 U CN215938514 U CN 215938514U CN 202122357194 U CN202122357194 U CN 202122357194U CN 215938514 U CN215938514 U CN 2159385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pot
venous
blood
parall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5719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蕾竹
白桂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in Second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Yulin Second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in Second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Yulin Second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235719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385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38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385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具体涉及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机器本体,所述机器本体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动脉壶和透析器,所述机器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血泵,所述血泵的一侧通过管路连接有补液侧支,所述补液侧支的一侧通过管路固定连接有动脉穿刺针连接口,所述补液侧支的另一侧通过管路固定连接有补液接口,所述血泵的一侧通过管路与动脉壶相互连通。上述方案中,通过增设多个管道和接口,有效解决了静脉壶凝血、透析器凝血和透析器与静脉壶均凝血的问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证患者血液的顺利回输血液,从而减少患者体内血液的丢失,降低患者失血的风险,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在无肝素血液透析过程中,体外循环管路凝血发生的概率比使用抗凝剂进行血液透析高。另有研究已证实:体外循环凝血的部位多发生为静脉壶凝血,静脉壶因其特殊的结构极易发生凝血(静脉壶内设有滤网,体外循环管路中其他部位形成的微小血栓易冲刷至此,使血栓聚集发生凝血),也有透析器凝血、全部管路以及透析器凝血的情况发生,当静脉壶发生凝血的时候,需要重新更换新的静脉端管路,而预冲新的静脉端管路需要停转血泵,耗时长,会导致凝血加重。而透析器凝血和全部管路及透析器凝血的情况发生时,则会导致无法回血,患者会造成血液丢失的损失,会导致透析患者严重贫血,从而加重病情。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用于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以解决目前在无肝素血液透析过程中,病人出现凝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包括机器本体,所述机器本体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动脉壶和透析器,所述机器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血泵,所述血泵的一侧通过管路连接有补液侧支,所述补液侧支的一侧通过管路固定连接有动脉穿刺针连接口,所述补液侧支的另一侧通过管路固定连接有补液接口,所述血泵的一侧通过管路与动脉壶相互连通,所述动脉壶的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一并联静脉壶通道,所述第一并联静脉壶通道的一侧通过管路与透析器连通,所述透析器的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二并联静脉壶通道,所述第二并联静脉壶通道的一侧通过管路连通有第一静脉壶,所述第一静脉壶的顶部通过管路连接有静脉壶侧支接口,所述第一静脉壶的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有静脉穿刺针连接口,所述第二并联静脉壶通道的另一侧通过管路连通有第二静脉壶,所述第二静脉壶的底部通过管路连通有第一螺旋接口,所述第一并联静脉壶通道的另一侧通过管路连通有第三静脉壶,所述第三静脉壶的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二螺旋接口,所述补液接口连接有输液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并联静脉壶通道与透析器之间的管路外壁设有动脉端止液夹,所述第二并联静脉壶通道与第一静脉壶之间的管路外壁设有静脉端止液夹。
优选地,所述静脉穿刺针连接口与第一螺旋接口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旋接口与静脉壶侧支接口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旋接口与静脉穿刺针连接口之间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静脉壶侧支接口与第一静脉壶之间以及补液侧支与补液接口之间的管道外壁均设有夹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当血液透析过程中,第一静脉壶发生凝血的时候,打开连接补液接口管路上的夹子,又通过夹子关闭静脉壶侧支接口,打开静脉端止液夹,断开静脉穿刺针连接口,并将静脉穿刺针连接口与第一螺旋接口连接,回输除已凝透析壶外的全部血液;当透析器发生凝血时,打开连接补液接口管路上的夹子,夹紧动脉端止液夹,将第二螺旋接口与静脉壶侧支接口连接,回输透析器后血液,再用重力回输补液接口以下血液;当透析器和静脉壶均凝血的时候,打开连接补液接口管路上的夹子,夹紧动脉端止液夹,将第二螺旋接口与静脉穿刺针连接口连接,打开第一并联静脉壶通道回输动脉壶以下血液;
上述方案中,通过增设管道和接口,有效解决了静脉壶凝血、透析器凝血和透析器和静脉壶均凝血的问题,降低患者失血的风险,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机器本体;2、血泵;3、动脉壶;4、透析器;5、动脉穿刺针连接口;6、补液接口;7、第一并联静脉壶通道;8、动脉端止液夹;9、第二并联静脉壶通道;10、静脉端止液夹;11、第一静脉壶;12、静脉壶侧支接口;13、静脉穿刺针连接口;14、第二静脉壶;15、第一螺旋接口;16、第二螺旋接口;17、第三静脉壶;18、补液侧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包括机器本体1,所述机器本体1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动脉壶3和透析器4,所述机器本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血泵2,血泵2的一侧通过管路连接有补液侧支18,补液侧支18的一侧通过管路固定连接有动脉穿刺针连接口5,补液侧支18的另一侧通过管路固定连接有补液接口6,血泵2的一侧通过管路与动脉壶3相互连通,动脉壶3的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一并联静脉壶通道7,第一并联静脉壶通道7的一侧通过管路与透析器4连通,透析器4的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二并联静脉壶通道9,第二并联静脉壶通道9的一侧通过管路连通有第一静脉壶11,第一静脉壶11的顶部通过管路连接有静脉壶侧支接口12,第一静脉壶11的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有静脉穿刺针连接口13,第二并联静脉壶通道9的另一侧通过管路连通有第二静脉壶14,第二静脉壶14的底部通过管路连通有第一螺旋接口15,第一并联静脉壶通道7的另一侧通过管路连通有第三静脉壶17,第三静脉壶17的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二螺旋接口16,补液接口6连接有输液器。
其中,第一并联静脉壶通道7与透析器4之间的管路外壁设有动脉端止液夹8,第二并联静脉壶通道9与第一静脉壶11之间的管路外壁设有静脉端止液夹10。
其中,静脉穿刺针连接口13与第一螺旋接口15之间螺纹连接,第二螺旋接口16与静脉壶侧支接口12之间螺纹连接,第二螺旋接口16与静脉穿刺针连接口13之间螺纹连接。
其中,静脉壶侧支接口12与第一静脉壶11之间以及补液侧支18与补液接口6之间的管道外壁均设有夹子。
具体的,当血液透析过程中,第一静脉壶11发生凝血的时候,关闭血泵2,打开连接补液接口6管路上的夹子,又通过夹子关闭静脉壶侧支接口12,打开静脉端止液夹10,断开静脉穿刺针连接口13,并将静脉穿刺针连接口13与第一螺旋接口15连接,最后开启血泵2回输除已凝透析壶外的全部血液;当透析器4发生凝血时,关闭血泵2,打开连接补液接口6管路上的夹子,夹紧动脉端止液夹8,将第二螺旋接口16与静脉壶侧支接口12连接,最后开启血泵2回输透析器后血液,再用重力回输补液接口6以下血液;当透析器和静脉壶均凝血的时候,打开连接补液接口6管路上的夹子,夹紧动脉端止液夹8,将第二螺旋接口16与静脉穿刺针连接口13连接,最后开启血泵2打开第一并联静脉壶通道7回输动脉壶3以下血液。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通过增设多个管道和接口,有效解决了静脉壶凝血、透析器凝血和透析器与静脉壶均凝血的问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证患者血液的顺利回输血液,从而减少患者体内血液的丢失,降低患者失血的风险,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用于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包括机器本体(1),所述机器本体(1)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动脉壶(3)和透析器(4),所述机器本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血泵(2),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泵(2)的一侧通过管路连接有补液侧支(18),所述补液侧支(18)的一侧通过管路固定连接有动脉穿刺针连接口(5),所述补液侧支(18)的另一侧通过管路固定连接有补液接口(6),所述血泵(2)的一侧通过管路与动脉壶(3)相互连通,所述动脉壶(3)的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一并联静脉壶通道(7),所述第一并联静脉壶通道(7)的一侧通过管路与透析器(4)连通,所述透析器(4)的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二并联静脉壶通道(9),所述第二并联静脉壶通道(9)的一侧通过管路连通有第一静脉壶(11),所述第一静脉壶(11)的顶部通过管路连接有静脉壶侧支接口(12),所述第一静脉壶(11)的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有静脉穿刺针连接口(13),所述第二并联静脉壶通道(9)的另一侧通过管路连通有第二静脉壶(14),所述第二静脉壶(14)的底部通过管路连通有第一螺旋接口(15),所述第一并联静脉壶通道(7)的另一侧通过管路连通有第三静脉壶(17),所述第三静脉壶(17)的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二螺旋接口(16),所述补液接口(6)连接有输液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并联静脉壶通道(7)与透析器(4)之间的管路外壁设有动脉端止液夹(8),所述第二并联静脉壶通道(9)与第一静脉壶(11)之间的管路外壁设有静脉端止液夹(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穿刺针连接口(13)与第一螺旋接口(15)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旋接口(16)与静脉壶侧支接口(12)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旋接口(16)与静脉穿刺针连接口(13)之间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壶侧支接口(12)与第一静脉壶(11)之间以及补液侧支(18)与补液接口(6)之间的管道外壁均设有夹子。
CN202122357194.9U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用于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 Active CN2159385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57194.9U CN215938514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用于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57194.9U CN215938514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用于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38514U true CN215938514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24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57194.9U Active CN215938514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用于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385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87198B1 (en) Automatic priming of connected blood sets
CN215938514U (zh) 一种用于无肝素透析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
CN210056943U (zh) 一种密闭式回血血液透析管路
CN209933628U (zh) 一种血液净化治疗用动脉端密闭式回血管路装置
CN216258496U (zh) 一种实现连续缓慢血液净化治疗的设备
CN208770511U (zh) 一种不停泵双向回血血透管路
CN217162736U (zh) 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
CN203694202U (zh) 密闭式循环预冲透析器所用的输液管
CN110860005A (zh) 一种应用于cbp枸橼酸抗凝的改良输注系统及药物
CN216725368U (zh) 一种透析仪的透析管路
CN210728317U (zh) 一种血液透析用双侧螺纹口侧枝静脉壶连接管
CN208641389U (zh) 一种血液滤过体外循环管路
CN211675610U (zh) 一种安全透析管路
CN215230862U (zh)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使用枸橼酸抗凝血路管
CN211584542U (zh) 凝血回血静脉壶
CN100457203C (zh) 血液透析循环装置
CN204543037U (zh) 一种单针透析体外循环管路
CN217612222U (zh) 一种方便排液的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
CN215961444U (zh) 一种凝血可回输的血液净化体外循环系统
CN216022400U (zh) 一种枸橼酸抗凝专用内瘘穿刺针
CN210250726U (zh) 一种用于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置换液注入管
CN211434410U (zh) 一种血液净化的体外循环血路
CN215386845U (zh) 一种新型体外循环管路
CN217793934U (zh) 一种改良式血液透析管路
CN215384489U (zh) 一种透析使用的新型动静脉穿刺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