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38512U - 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用可控流量y形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用可控流量y形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38512U
CN215938512U CN202121278568.1U CN202121278568U CN215938512U CN 215938512 U CN215938512 U CN 215938512U CN 202121278568 U CN202121278568 U CN 202121278568U CN 215938512 U CN215938512 U CN 2159385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branch pipe
flow
branch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7856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超
周伊依
陈少峰
李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127856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385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385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385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用可控流量Y形管。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用可控流量Y形管,包括主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一支管上连有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二支管上连有第二流量调节阀,控制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内血液流量。使用本实用新型只需建立一套ECMO系统的情况下同时起到支持呼吸与循环的作用,无需模式转换,避免了血液与外界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加简化操作,减少了额外置管风险、降低护理难度、降低治疗费用、减少相关并发症。

Description

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用可控流量Y形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用可控流量Y 形管。
背景技术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新技术。其核心部件包括氧合器、离心泵、动脉管路、静脉管路。ECMO 设备运转时,能为机体提供有效的循环和氧合支持,使受损的心、肺得以休息,为其功能修复争取时间,对改善危重症患者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常用的ECMO模式有两种,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及静脉- 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VV-ECMO是将血液由静脉引出,经过氧合器氧合后再输回静脉,适用于呼吸衰竭支持治疗。VA-ECMO是将血液由静脉引出,经过氧合器氧合后输入动脉,主要适用于循环衰竭支持治疗,对呼吸支持治疗效果欠佳。但当危重患者同时存在呼吸循环衰竭时,需同时支持肺及心脏。常规做法为同时建立两套体外循环系统,一套VV-ECMO支持呼吸,一套VA-ECMO 支持循环,但此方法需额外建立一套动静脉管路,维护难度大,护理风险高,增加治疗成本、增加插管相关并发症、增加患者死亡率。另外,模式转换中需断开动脉端管路,血液与外界接触,易造成血流感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用可控流量Y形管。
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用可控流量Y形管,包括主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一支管上连有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二支管上连有第二流量调节阀,控制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内血液流量。
优选的,流量调节阀包括底面、斜面和抵挡面,其中底面和斜面)设有相对应的通孔,流量调节阀能够自由穿过支管,底面一端垂直连接抵挡面,底面的另一端设有5块卡板,形成卡槽,抵挡面紧贴于支管外壁,抵挡面的另一端与斜面连接,斜面另一端为自由端,能够卡入卡槽,斜面上设有节流杆,通过调节斜面自由端在卡槽的位置,从而调节压杆对支管的挤压程度,达到调节流量的作用。每调节一档可以改变20%的流量。
优选的,主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一体成型。
优选的,主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通过Y型三通连接管连接,其中Y型三通连接管的三个连接柱外径由内向外逐渐减小,连接柱口外径为10mm。
优选的,主管通过第一连接管与膜肺后动脉管路相连,第一支管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回血动脉系统插管,第二支管通过第三连接管连接回血静脉系统插管。
优选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为中间外径大两端口径小的通管,连接口外径为10mm。
优选的,主管长度10cm,第一支管、第二支管长度均为1m。
优选的,连接管、主管及支管材质为聚氯乙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用可控流量Y形管用于ECMO(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模式转换,使用时只需置入一根动脉或静脉插管,即可快速建立静脉-动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V-ECMO)和静脉-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 (VVA-ECMO)模式,只建立一套ECMO系统的情况下同时起到支持呼吸与循环的作用,无需模式转换,避免了血液与外界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加简化操作,减少了额外置管风险、降低护理难度、降低治疗费用、减少相关并发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用可控流量Y形管通过第一支管上第一五档流量调节阀、第二支管上第二五档流量调节阀可精确调节第一支管及第二支管管径,进而调节VAV-ECMO或VVA-ECMO回血端动脉管及静脉管血流,可同时满足支持呼吸及循环的作用。
3.采用外径渐变的连接管将主管和支管连接,能够更换不同口径管线,从而达到适应多种型号仪器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用可控流量Y形管,通过设置连接管、主管、支管材质为聚氯乙烯,为一次性材质,节约成本且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3为流量调节阀的立体图;
图中:1-第一连接管;2-主管;3-Y形三通连接管;4-第一支管;5-第二支管;6-第一流量调节阀;7-第二流量调节阀;8-第二连接管;9-第三连接管;10- 节流阀底面;11-节流阀斜面;12-节流阀抵挡面;13-卡板;14-卡槽;15-节流杆;1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用可控流量Y形管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用可控流量Y形管,包括主管2、第一支管4、第二支管 5,第一支管4上连有第一流量调节阀6,第二支管5上连有第二流量调节阀7,控制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内血液流量。
更进一步的,流量调节阀包括底面10、斜面11和抵挡面12,其中底面10 和斜面11设有相对应的通孔,流量调节阀能够自由穿过支管,底面10一端垂直连接抵挡面12,底面10的另一端设有5块卡板13,形成卡槽14,抵挡面12紧贴于支管外壁,抵挡面的另一端与斜面连接,斜面另一端为自由端,能够卡入卡槽14,斜面上设有节流杆15,通过调节斜面自由端在卡槽的位置,从而调节压杆对支管的挤压程度,达到调节流量的作用。每调节一档可以改变20%的流量。
更进一步的,主管2、第一支管4和第二支管5一体成型。
更近一步的,主管2长度10cm,第一支管4、第二支管5长度为1m。
更进一步的,主管及支管材质为聚氯乙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血液从静脉引出,经过膜肺氧合后流入主管2,通过主管2后的血液分流至第一支管4及第二支管5,流经第一支管4的血液回输至静脉系统,流经第二支管5的血液回输至动脉系统。由于静脉系统压力低于动脉系统,血液从压力高一侧流向压力低一侧,即第一支管4血流量大于第二支管5流量。此时通过改变自由端在卡槽的位置,从而改变节流杆15与节流阀抵挡面12夹持支管的作用力,起到降低管内血流量。通过流量探头监测第一支管4及第二支管5内血流量。
实施例2
主管2、第一支管4和第二支管5通过Y型三通连接管3连接,其中Y型三通连接管的三个连接柱外径由内向外逐渐减小,连接柱口外径为10mm。第一支管4上连有第一流量调节阀6,第二支管5上连有第二流量调节阀7,控制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内血液流量。
更进一步的,流量调节阀包括底面10、斜面11和抵挡面12,其中底面10 和斜面11设有相对应的通孔,流量调节阀能够自由穿过支管,底面10一端垂直连接抵挡面12,底面10的另一端设有5块卡板13,形成卡槽14,抵挡面12紧贴于支管外壁,抵挡面的另一端与斜面连接,斜面另一端为自由端,能够卡入卡槽,斜面上设有节流杆15,通过调节斜面自由端在卡槽的位置,从而调节压杆对支管的挤压程度,达到调节流量的作用。每调节一档可以改变20%的流量。
更进一步的,主管2通过第一连接管1与膜肺后动脉管路相连,第一支管4 通过第二连接管8连接回血动脉系统插管,第二支管5通过第三连接管9连接回血静脉系统插管。
更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管1、第二连接管8、第三连接管9为中间外径大两端口径小通管,连接口外径为10mm。
更近一步的,主管2长度10cm,第一支管4、第二支管5长度为1m。
更进一步的,连接管、主管及支管材质为聚氯乙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血液从静脉引出,经过膜肺氧合后流入主管2,通过主管2后的血液经过Y 形三通连接管分流至第一支管4及第二支管5,流经第一支管4的血液回输至静脉系统,流经第二支管5的血液回输至动脉系统。由于静脉系统压力低于动脉系统,血液从压力高一侧流向压力低一侧,即第一支管4血流量大于第二支管5 流量。此时通过改变自由端在卡槽的位置,从而改变节流杆15与节流阀抵挡面 12夹持支管的作用力,起到降低管内血流量。通过流量探头监测第一支管4及第二支管5内血流量,另外采用外径渐变的连接管将主管和支管连接,能够更换不同口径管线,从而达到适应多种型号仪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用可控流量Y形管,包括主管(2)、第一支管(4)、第二支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上(4)连有第一流量调节阀(6),第二支管(5)上连有第二流量调节阀(7),控制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内血液流量,所述流量调节阀包括底面(10)、斜面(11)和抵挡面(12),其中底面(10)和斜面(11)设有相对应的通孔(16),流量调节阀能够自由穿过支管,底面(10)一端垂直连接抵挡面(12),底面(10)的另一端设有5块卡板(13),形成卡槽(14),抵挡面(12)紧贴于支管外壁,抵挡面(12)的另一端与斜面(11)连接,斜面(11)另一端为自由端,能够卡入卡槽(14),斜面(11)上设有节流杆(15),通过调节斜面自由端在卡槽的位置,从而调节压杆对支管的挤压程度,达到调节流量的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用可控流量Y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2)、第一支管(4)和第二支管(5)一体成型,主管(2)与膜肺后动脉管路相连,第一支管(4)连接回血动脉系统插管,第二支管(5)连接回血静脉系统插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用可控流量Y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2)、第一支管(4)和第二支管(5)通过Y型三通连接管(3)连接,其中Y型三通连接管的三个连接柱外径由内向外逐渐减小,连接柱口外径为1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用可控流量Y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2)通过第一连接管(1)与膜肺后动脉管路相连,第一支管(4)通过第二连接管(8)连接回血动脉系统插管,第二支管(5)通过第三连接管(9)连接回血静脉系统插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用可控流量Y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第二连接管(8)、第三连接管(9)是中间外径大,两端口外径小的通管,连接端口外径为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用可控流量Y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2)长度10cm,第一支管(4)、第二支管(5)长度均为1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用可控流量Y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由聚氯乙烯材料制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用可控流量Y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由聚氯乙烯材料制得。
CN202121278568.1U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用可控流量y形管 Active CN2159385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78568.1U CN215938512U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用可控流量y形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78568.1U CN215938512U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用可控流量y形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38512U true CN215938512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504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78568.1U Active CN215938512U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用可控流量y形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385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8566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ltrafiltration utilizing a long peripheral access venous cannula for blood withdrawal
US4610656A (en) Fully portable semi-automatic mechanical heart-lung substitu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713500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ltrafiltration utilizing a peripheral access dual lumen venous cannula
US9492603B2 (en) Artificial placenta
CN215938512U (zh) 一种体外膜肺氧合用可控流量y形管
WO2018001177A1 (zh) 医用插管
CN215537124U (zh) 一种气液分离式ecmo预充液袋
CN106267398B (zh) 一种辅助循环用双向动脉导管、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21031433A1 (zh) 体外心肺支持辅助系统
CN206404093U (zh) 一种辅助循环用双向动脉导管、控制系统
CN211214664U (zh) 一种体外膜肺氧合器套包
CN213100209U (zh) 一种吸氧管
WO2023146287A1 (ko) 동맥 캐뉼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에크모용 캐뉼라 세트
CN217988073U (zh) 股动脉插管
CN219501837U (zh) 一种缓解ecmo下行crrt治疗压力的桥路连接管
JPS63143078A (ja) 呼吸補助装置
CN219662450U (zh) 股动脉一体式灌注插管
CN216222589U (zh) 一次性文丘里湿化鼻导管
CN213491026U (zh) 一种ecmo管路专用腿部固定装置
CN211096520U (zh) 体外心肺支持辅助系统
CN213374249U (zh) 一种医用血透体外循环管路
CN219148889U (zh) 一种防堵输氧鼻氧管
CN214859943U (zh) 多功能输液器
CN214209050U (zh) 带有侧支循环的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道
CN218046092U (zh) 一种急诊诊疗吸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