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35039U - 一种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935039U CN215935039U CN202122610814.5U CN202122610814U CN215935039U CN 215935039 U CN215935039 U CN 215935039U CN 202122610814 U CN202122610814 U CN 202122610814U CN 215935039 U CN215935039 U CN 2159350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t
- type
- data
- communication
- tes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监控器的第一类采集端口和第二类采集端口分别连接待测设备的第一类信号端和第二类信号端,实现对第一类信号端和第二类信号端的输出数据的采集,同时通过监控器的第一通信端口和第一通信模块为监控器采集的输出数据提供第一数据上传通道,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为待测设备自身的输出数据提供第二数据上传通道,实现了对待测设备的各种输出数据的采集/监控,且该系统利用监控器实现对待测设备的输出数据的采集,突破了待测设备自身的集成芯片的I/O管脚的数量限制,保证了电磁兼容试验过程中可以全面、完整且准确地监控待测设备的每路输出信号,充分验证了待测设备的各项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试验对于电子产品,特别是对于汽车电子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的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方式,主要依赖于待测设备(Device Under Test,DUT)的集成芯片采集待测设备输入输出信号电压值,并上传至监控计算机。
但是这种方式受限于集成芯片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管脚数量的限制,当需要采集的输入输出信号的数量超出集成芯片I/O管脚时,需要额外增加一些指示设备,依靠监控人员通过该指示设备判断监控信号是否正常,这种方法的监控误差较大,无法满足电磁兼容试验的精确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以实现降低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误差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用于对待测设备进行电磁兼容试验,所述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包括:监控器、第一通信模块、负载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其中,
所述负载模块包括多个负载通路;
所述监控器包括第一数据端口、第一类采集端口和第二类采集端口,所述第一数据端口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类采集端口通过所述负载模块的负载通路与所述待测设备的第一类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类采集端口与所述待测设备的第二类信号端连接;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提供第一数据上传通道;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与所述待测设备的第二数据端口连接,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提供第二数据上传通道。
可选的,所述第一类采集端口包括:数字量采集端口、模拟量采集端口和频率量采集端口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类采集端口包括通信端口。
可选的,所述第一类信号端包括数字量信号端、模拟量信号端、频率量信号端和桥驱量信号端组;其中,
一个所述数字量信号端通过一个所述负载通路与一个所述数字量采集端口连接;
一个所述模拟量信号端通过一个所述负载通路与一个所述模拟量采集端口连接;
一个所述频率量信号端通过一个所述负载通路与一个所述频率量采集端口连接;
所述桥驱量信号端组包括正桥驱量信号端和负桥驱量信号端,所述正桥驱量信号端通过一个所述负载通路与一个所述模拟量采集端口连接,所述负桥驱量通过一个所述负载通路与另一个所述模拟量采集端口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类信号端至少包括LIN信号端,所述LIN信号端包括LIN主节点和LIN从节点;
所述LIN主节点与一个所述通信端口连接,所述LIN从节点与另一个所述通信端口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包括:第一光电转换单元和第一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光电转换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监控器的第一数据端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连接,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远离所述第一光电转换单元的一端作为所述第一数据上传通道的数据接口;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包括:第二光电转换单元和第二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待测设备的第二数据端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远离所述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的一端作为所述第二数据上传通道的数据接口。
可选的,所述第一光电转换单元包括至少两个CAN光桥;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包括CAN通信卡;
所述第二光电转换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光桥。
可选的,还包括:隔离腔;
所述监控器、所述负载模块、至少一个所述CAN光桥、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桥和所述待测设备设置于所述隔离腔内;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所述CAN通信卡、至少一个所述CAN光桥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桥设置于所述隔离腔外。
可选的,还包括:
位于所述隔离腔内的实验台金属平板和绝缘垫;
所述绝缘垫位于所述实验台金属平板上;
所述监控器、所述负载模块、至少一个所述CAN光桥、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桥和所述待测设备均设置于所述绝缘垫背离所述实验台金属平板一侧。
可选的,还包括: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与所述第一数据上传通道的数据接口以及所述第二数据上传通道的数据接口均连接。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监控器的第一类采集端口和第二类采集端口分别连接待测设备的第一类信号端和第二类信号端,实现对第一类信号端和第二类信号端的输出数据的采集,同时通过监控器的第一通信端口和第一通信模块为监控器采集的输出数据提供第一数据上传通道,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为待测设备自身的输出数据提供第二数据上传通道,实现了对待测设备的各种输出数据的采集/监控,且该系统利用监控器实现对待测设备的输出数据的采集,突破了待测设备自身的集成芯片的I/O管脚的数量限制,保证了电磁兼容试验过程中可以全面、完整且准确地监控待测设备的每路输出信号,充分验证了待测设备的各项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又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的布置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现有技术中利用待测设备的集成芯片进行电磁兼容试验的方式存在当需要测试的输出信号数量较多时,测试准确性较低的问题。
具体地,当需要测试的输出信号的数量超出集成芯片的I/O管脚数量时,只能通过增加如LED、灯泡、喇叭等器件,依赖于试验人员进行目视监控或耳听监控信号,此监控方法误差范围很大,在进行电磁兼容试验时,无法保证产品的所有功能均被完全验证。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监控器的第一类采集端口和第二类采集端口分别连接待测设备的第一类信号端和第二类信号端,实现对第一类信号端和第二类信号端的输出数据的采集,同时通过监控器的第一通信端口和第一通信模块为监控器采集的输出数据提供第一数据上传通道,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为待测设备自身的输出数据提供第二数据上传通道,实现了对待测设备的各种输出数据的采集/监控,且该系统利用监控器实现对待测设备的输出数据的采集,突破了待测设备自身的集成芯片的I/O管脚的数量限制,保证了电磁兼容试验过程中可以全面、完整且准确地监控待测设备的每路输出信号,充分验证了待测设备的各项功能。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如图1所示,用于对待测设备进行电磁兼容试验,所述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包括:监控器30、第一通信模块40、负载模块20和第二通信模块60;其中,
所述负载模块20包括多个负载通路;
所述监控器30包括第一数据端口、第一类采集端口31和第二类采集端口34,所述第一数据端口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40连接,所述第一类采集端口31通过所述负载模块20的负载通路与所述待测设备10的第一类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类采集端口34与所述待测设备10的第二类信号端连接;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40,用于提供第一数据上传通道;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60与所述待测设备10的第二数据端口连接,所述第二通信模块60用于提供第二数据上传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采集端口3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更多个,相应的,所述第二类采集端口3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更多个。所述第一类采集端口31可以与所述待测设备10的第一类信号端一一对应,也可以一个所述第一类采集端口31对应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类信号端。
当所述第一类采集端口31与所述第一类信号端一一对应时,一个所述第一类采集端口31采集与其对应的第一类信号端输出的输出数据。当所述第一类采集端口31对应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类信号端时,一个所述第一类采集端口31可以按顺序依次采集与其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类信号端输出的输出数据。
类似的,所述第二类采集端口34可以与所述待测设备10的第二类信号端一一对应,也可以一个所述第二类采集端口34对应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二类信号端。
当所述第二类采集端口34与所述第二类信号端一一对应时,一个所述第二类采集端口34采集与其对应的第二类信号端输出的输出数据。当所述第二类采集端口34对应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二类信号端时,一个所述第二类采集端口34可以按顺序依次采集与其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二类信号端输出的输出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控器30主要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类采集端口31和所述第二类采集端口34分别对所述待测设备10的第一数据端口和第二数据端口的输出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所述第一数据端口将采集的输出数据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40提供的第一数据上传通道进行上传。所述监控器30的主要可能结构参考图2,所述监控器30可以包括第一类采集端口31、第二类采集端口34、与第一类采集端口31或所述第二类采集端口34对应的硬件配置电路32、电路控制单元33和CAN通信模块35构成,其中,第一类采集端口31主要用于提供数字量、模拟量、频率量和桥驱量的输出信号的采集端口,第二类采集端口34主要用于提供通信输出信号的采集端口,所述硬件配置电路32主要用于适配不同输出信号的信号特性,使得采集的各个输出信号的幅值满足电路控制单元33的工作幅值范围内。所述电路控制单元33主要用于将采集获得的各个输出信号通过所述CAN通信模块35的数据端口(即所述监控器30的第一数据端口)传输给所述第一通信模块40。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控制单元33还用于使能各个所述硬件配置电路32以及与所述硬件配置电路32对应的第一类采集端口31或第二类采集端口34,所述电路控制单元33的具体实现形式可以为集成电路或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 Unit,MCU)或单片机,所述电路控制单元33的具体功能可依靠各类电子元件构成的集成电路实现,也可以依靠微控制单元或单片机内置的现有逻辑实现。
在图1中,还示出了上位机50;所述上位机50与所述第一数据上传通道的数据接口以及所述第二数据上传通道的数据接口均连接。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位机50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上传通道接收所述监控器30通过第一类采集端口31或第二类采集端口34采集的各项输出信号,同时所述上位机50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上传通道接收所述待测设备10自身上传的各项输出信号。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位机50还用于基于通过第一数据上传通道接收的输出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上传通道接收的输出信号以及设定的各项阈值,判断所述待测设备10的各路输出信号是否正常,该判断过程可基于现有的电磁兼容试验的上位机50判断逻辑实现。
参考图3-图7,所述第一类采集端口31包括数字量采集端口、模拟量采集端口和频率量采集端口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类采集端口34包括通信端口。
相应的,所述第一类信号端包括数字量信号端、模拟量信号端、频率量信号端和桥驱量信号端组。
在图3中,示出了数字量采集端口通过负载模块20与待测设备10的数字量信号端连接的示意图,一个所述数字量信号端通过一个所述负载通路与一个所述数字量采集端口连接。
在图4中,示出了模拟量采集端口通过负载与待测设备10的模拟量信号端连接的示意图,具体地,一个所述模拟量信号端通过一个所述负载通路与一个所述模拟量采集端口连接。
在图5中,示出了频率量采集端口通过负载模块20与待测设备10的频率量信号端连接的示意图,具体地,一个所述频率量信号端通过一个所述负载通路与一个所述频率量采集端口连接。
在图6中,示出了模拟量采集端口通过负载模块20与待测设备10的桥驱量信号端组连接的示意图,桥驱量也可称为桥式电路输出量,包括全桥输出量和半桥输出量,具体地,以两路全桥输出量为例,所述桥驱量信号端组包括正桥驱量信号端和负桥驱量信号端,所述正桥驱量信号端通过一个所述负载通路与一个所述模拟量采集端口连接,所述负桥驱量信号端通过一个所述负载通路与另一个所述模拟量采集端口连接。
在图7中,示出了第二类信号端与通信端口连接的示意图,具体地,所述第二类信号端至少包括LIN信号端,所述LIN信号端包括LIN主节点和LIN从节点;所述LIN主节点与一个所述通信端口连接,所述LIN从节点与另一个所述通信端口连接。
在采集频率量信号端输出的频率输出量时,所述监控器30可根据设计的频率量输出特性,选定并调整监控器30的比较端口基准值A,该基准值A一般等于频率量最小幅值和频率量最大幅值的和的二分之一,当频率量幅值高于该基准值A时,所述监控器30输出为高,否则监控器30输出为低,即输入到监控器30的频率输出量经过上述比较处理之后,输出一组PWM信号,以表征采集的频率输出量。
在采集桥驱量信号端组输出的桥驱输出量时,正桥驱量信号端连接一个模拟量采集端口,负桥驱量信号端连接另一个模拟量采集端口,监控器30设定比较基准值,比较基准值一般取0或者桥驱输出量的(最小幅值+最大幅值)/2,分别采集正桥驱量信号端和负桥驱量信号端输出的正桥驱量信号和负桥驱量信号的幅值,与比较基准值比较,确定采集的桥驱输出量的状态。
在监控过程中,对于数字输出量,监控器30设定基准值,监控器30将采集到的数字输出量与基准值进行比较,如果高于基准值,则判定输入状态为ON,否则,判定输入状态为OFF;监控器30将判定结果上传至上位机50,待测设备10将对应的数字输出量实际状态上传至上位机50,上位机50比较监控器30上传的判定结果以及待测设备10上传的数字输出量实际状态,若一致,则判定输出正常,否则,判定输出错误。
对于模拟输出量,上位机50首先判定输出状态是否正常,判定方式与数字输出量相同,上位机50设定模拟输出量阈值范围,监控器30将采集到的模拟输出量上传到上位机50中,上位机50显示该数值,并判定是否在设定的阈值内,如果在设定的阈值内,则判定模拟输出量正常,否则,判定模拟输出量超出阈值范围。
对于频率输出量,上位机50首先判定输出状态是否正常,判定方式与数字输出量相同,上位机50设定频率、幅值、峰值和占空比阈值范围,监控器30将得到的PWM信号的频率、幅值、峰值和占空比上传给所述上位机50,上位机50显示各项数据并判断,如果各项数据在各自对应的阈值内,判定频率输出量正确,否则,判定频率输出量超出阈值范围。
对于桥驱输出量,监控器30根据桥驱输出量输出特性,设定基准值,监控器30将采集到的正桥驱输出量和负桥驱输出量分别与各自基准值进行比较,如果高于基准值,则判定输入状态为ON,否则,判定输入状态为OFF。如果正桥驱输出量为ON,而负桥驱输出量为OFF,则判定桥驱输出量的输出状态为正向;如果正桥驱输出量为OFF,负桥驱输出量为ON,则判定桥驱输出量的输出状态为反向;如果正桥驱输出量为OFF,负桥驱输出量为OFF,则判定桥驱输出量的输出状态为停止。监控器30将判定结果上传至上位机50并显示,同时上位机50比较监控器30上传的判定结果与待测设备10自身上传的桥驱输出量状态进行比较,若一致,则判定输出正常,否则,则判定错误。
对于待测设备10的通信量,监控器30端设置通信基准值,待测设备10与监控器30进行通信。监控器30判断相邻两帧通信数据时间间隔是否超出设定值,若超时,监控器30向上位机50上报通信超时,若未超时,监控器30上报通信未超时;监控器30比较接收数据和基准数据,若一致,监控器30上报通信数据正常,若不一致,监控器30上报通信数据错误。
上位判断过程中,上位机50的判断逻辑可依靠现有的电磁兼容试验的上位机50判断逻辑实现,而监控器30的阈值设定与判断功能可依靠比较器、晶体管等模拟电路元件构成的集成电路实现,也可依靠MCU或单片机等内置的丰富判断逻辑实现,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可选的,仍然参考图3-图7,所述第一通信模块40包括:第一光电转换单元和第一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光电转换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监控器30的第一数据端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连接,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远离所述第一光电转换单元的一端作为所述第一数据上传通道的数据接口;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60包括:第二光电转换单元和第二通信设备62;其中,
所述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待测设备10的第二数据端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6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通信设备62远离所述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的一端作为所述第二数据上传通道的数据接口。
所述第一光电转换单元包括至少两个CAN光桥41;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包括CAN通信卡42;
所述第二光电转换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光桥61。
所述CAN光桥41和所述第一光桥61均为光电转换器件,在电磁兼容试验中,所述CAN光桥41和所述第一光桥61还用于隔离电磁串扰,因此所述CAN光桥41和所述第一光桥61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且所述CAN光桥41和所述第一光桥61的数量均为偶数个。
参考图8,所述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还包括:隔离腔70;
所述监控器30、所述负载模块20、至少一个所述CAN光桥41、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桥61和所述待测设备10设置于所述隔离腔70内;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所述CAN通信卡42、至少一个所述CAN光桥41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桥61设置于所述隔离腔70外。
隔离腔70内的光桥(CAN光桥41或第一光桥61)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通过光纤传到隔离腔70外的光桥(CAN光桥41或第一光桥61),隔离腔70外的光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给到上位机50。
可选的,所述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还包括:
位于所述隔离腔70内的实验台金属平板和绝缘垫;
所述绝缘垫位于所述实验台金属平板上;
所述监控器30、所述负载模块20、至少一个所述CAN光桥41、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桥61和所述待测设备10均设置于所述绝缘垫背离所述实验台金属平板一侧。
在实际布置时,所有与监控器30连接的线束捆扎在同一捆线束中,线束长度可以为20cm。所述绝缘垫的高度可以为50mm,这样的布置方式有利于保证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满足电磁兼容试验的电磁隔离要求。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监控器30的第一类采集端口31和第二类采集端口34分别连接待测设备10的第一类信号端和第二类信号端,实现对第一类信号端和第二类信号端的输出数据的采集,同时通过监控器30的第一通信端口和第一通信模块40为监控器30采集的输出数据提供第一数据上传通道,通过第二通信模块60为待测设备10自身的输出数据提供第二数据上传通道,实现了对待测设备10的各种输出数据的采集/监控,且该系统利用监控器30实现对待测设备10的输出数据的采集,突破了待测设备10自身的集成芯片的I/O管脚的数量限制,保证了电磁兼容试验过程中可以全面、完整且准确地监控待测设备10的每路输出信号,充分验证了待测设备10的各项功能。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中记载的特征可以相互替换或者组合,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待测设备进行电磁兼容试验,所述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包括:监控器、第一通信模块、负载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其中,
所述负载模块包括多个负载通路;
所述监控器包括第一数据端口、第一类采集端口和第二类采集端口,所述第一数据端口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类采集端口通过所述负载模块的负载通路与所述待测设备的第一类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类采集端口与所述待测设备的第二类信号端连接;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提供第一数据上传通道;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与所述待测设备的第二数据端口连接,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提供第二数据上传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采集端口包括:数字量采集端口、模拟量采集端口和频率量采集端口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类采集端口包括通信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信号端包括数字量信号端、模拟量信号端、频率量信号端和桥驱量信号端组;其中,
一个所述数字量信号端通过一个所述负载通路与一个所述数字量采集端口连接;
一个所述模拟量信号端通过一个所述负载通路与一个所述模拟量采集端口连接;
一个所述频率量信号端通过一个所述负载通路与一个所述频率量采集端口连接;
所述桥驱量信号端组包括正桥驱量信号端和负桥驱量信号端,所述正桥驱量信号端通过一个所述负载通路与一个所述模拟量采集端口连接,所述负桥驱量信号端通过一个所述负载通路与另一个所述模拟量采集端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信号端至少包括LIN信号端,所述LIN信号端包括LIN主节点和LIN从节点;
所述LIN主节点与一个所述通信端口连接,所述LIN从节点与另一个所述通信端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包括:第一光电转换单元和第一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光电转换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监控器的第一数据端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连接,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远离所述第一光电转换单元的一端作为所述第一数据上传通道的数据接口;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包括:第二光电转换单元和第二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待测设备的第二数据端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远离所述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的一端作为所述第二数据上传通道的数据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电转换单元包括至少两个CAN光桥;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包括CAN通信卡;
所述第二光电转换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光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腔;
所述监控器、所述负载模块、至少一个所述CAN光桥、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桥和所述待测设备设置于所述隔离腔内;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所述CAN通信卡、至少一个所述CAN光桥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桥设置于所述隔离腔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隔离腔内的实验台金属平板和绝缘垫;
所述绝缘垫位于所述实验台金属平板上;
所述监控器、所述负载模块、至少一个所述CAN光桥、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桥和所述待测设备均设置于所述绝缘垫背离所述实验台金属平板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与所述第一数据上传通道的数据接口以及所述第二数据上传通道的数据接口均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10814.5U CN215935039U (zh) | 2021-10-27 | 2021-10-27 | 一种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10814.5U CN215935039U (zh) | 2021-10-27 | 2021-10-27 | 一种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935039U true CN215935039U (zh) | 2022-03-01 |
Family
ID=80403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610814.5U Active CN215935039U (zh) | 2021-10-27 | 2021-10-27 | 一种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935039U (zh) |
-
2021
- 2021-10-27 CN CN202122610814.5U patent/CN21593503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247297Y (zh) | 一种多芯电缆连接线测试装置 | |
CN102412909B (zh) | 一种故障注入设备 | |
WO2008097751A1 (en) | Distributing data among test boards to determine test parameters | |
CN215935039U (zh) | 一种电磁兼容试验的监控系统 | |
CN113900006A (zh) | 一种芯片故障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 | |
CN202735427U (zh) | 一种以太网一致性测试装置和系统 | |
CN218445837U (zh) | 老化板及芯片老化测试系统 | |
CN218917592U (zh) | 电源老化电流采集模块及电源老化测试设备 | |
CN116381515A (zh) | 一种适用于无线通讯bms的下线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4637637B (zh) | 一种高效的pcie发送端眼图测试装置及控制方法 | |
CN109493776A (zh) | 一种显示面板测试治具及其测试方法 | |
CN114301526B (zh) | 一种基于PXIe的一对多光纤通讯板卡 | |
CN214540463U (zh) | 一种多路信号切换检测的继电器板 | |
CN211348539U (zh) | 综合采集机的测试设备 | |
US9880195B2 (en) | Test systems and methods of testing devices | |
CN218387498U (zh) | 一种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单元的非信令测试电路 | |
CN211293113U (zh) | 电池管理系统的测试工装 | |
CN211264169U (zh) | 一种用于逻辑控制单元的自动化测试装置 | |
CN209132352U (zh) | 一种供电检查装置 | |
CN111817751A (zh) | 一种通信并联测试技术 | |
CN216083679U (zh) | 一种多种硬件资源复用装置 | |
CN212936065U (zh) | 车载摄像头老化测试单元及测试系统 | |
CN111693754A (zh) | 通信模组pin脚电压检测装置、设备及方法 | |
CN221507061U (zh) | 一种主板检测电路 | |
CN215452971U (zh) | 一种专用于验证千兆以太网变压器信号的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