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33391U - 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33391U
CN215933391U CN202122495258.1U CN202122495258U CN215933391U CN 215933391 U CN215933391 U CN 215933391U CN 202122495258 U CN202122495258 U CN 202122495258U CN 215933391 U CN215933391 U CN 2159333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bar
positive electrode
core assembly
negative electrode
film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9525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征
冯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illion Cre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illion Cre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illion Cre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illion Cre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9525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333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333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333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包括:外壳、芯子组件、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正极电极组和负极电极组;所述芯子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的空腔内部,所述第一母排固定安装在所述芯子组件的顶部,所述第一母排的一端与所述芯子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母排的另一端与所述负极电极组电连接;所述第二母排呈“U”形设置,所述第二母排半包覆在所述芯子组件邻近所述正极电极组的侧壁,所述第二母排的一端与所述芯子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二母排的另一端与所述正极电极组电连接;所述外壳的内部灌装有干式灌封料。通过使用干式密封料解决了油式密封料长期使用后出现的漏油和油起火的等二次衍生风险,减少了二次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由于薄膜电容器具有无极性,绝缘阻抗很高,频率特性优异(频率响应广泛),介质损失很小的优良特性,大量的车用电容器现均选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但是现有在的薄膜电容器均为油式电容器,油泄露后容易发生二次衍生风险,容易造成二次事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其通过使用干式密封料解决了油式密封料长期使用后出现的漏油和油起火的等二次衍生风险,减少了二次事故的发生。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包括:
外壳、芯子组件、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
其中,所述外壳内有腔体,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正极电极组和负极电极组;
所述芯子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的空腔内部,所述第一母排固定安装在所述芯子组件的顶部,所述第一母排的一端与所述芯子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母排的另一端与所述负极电极组电连接;
所述第二母排呈“U”形设置,所述第二母排半包覆在所述芯子组件邻近所述正极电极组的侧壁,所述第二母排的一端与所述芯子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二母排的另一端与所述正极电极组电连接;
所述外壳的内部灌装有干式灌封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芯子组件包括多列芯子列,多列所述芯子列并排安装在所述外壳的腔体内部;
多组芯子列均与所述第一母排、所述第二母排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绝缘棒;
所述绝缘棒设置在任意相邻两列所述芯子列之间,所述绝缘棒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外壳的腔体侧壁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芯子列包括第一边列、中间列和第二边列;
所述第一边列、所述中间列和所述第二边列依次并排设置,所述第一边列的顶部、所述中间列的顶部、所述第二边列的顶部均与所述第一母排电连接,所述第一边列的底部、所述中间列的底部、所述第二边列的底部均与所述第二母排电连接;
所述绝缘棒设置在所述第一边列和所述中间列之间,所述绝缘棒的一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外壳的腔体侧壁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绝缘棒的一端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外壳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安装孔处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与所述绝缘棒上的所述螺纹孔旋接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母排呈板状,所述正极电极组和所述负极电极组均位于所述第一母排的顶部;
所述第二母排的顶部一侧叠在所述第一母排的顶部板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正极电极组包括多个正电极单体,所述负极电极组包括多个负电极单体,所述正电极单体的数量与所述负电极单体的数量相匹配;
多个所述正极电极单体在所述外壳的顶部依次间隔设置,多个所述负电极单体均设置在所述多个正电极单体的旁侧,多个所述负电极单体与多个所述正电极单体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正电极单体和所述负电极单体均设有三个;
三个所述正电极单体呈行排布,三个所述负电极单体均设置在所述正电极单体的同一侧,三个所述负电极单体与三个所述正电极单体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绝缘件;
所述绝缘件包覆所述第一母排、所述第二母排和所述芯子组件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绝缘片、第二绝缘片和第三绝缘片;
所述第一绝缘片设置在所述芯子组件顶部,所述第一绝缘片覆盖所述芯子组件的顶部;
所述第二绝缘片设置在所述芯子组件的底部,所述第二绝缘片覆盖所述芯子组件的底部设置;
所述第三绝缘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片和所述第二绝缘片之间,所述第三绝缘片位于所述芯子组件设置所述第二母排的一侧。
本申请实施例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在进行安装时,首先将第一母排安装在芯子组件的顶部,第一母排与芯子组件电连接设置,且将第一母排与外壳上的负极电极组电连接。将第二母排设置在芯子组件的一侧侧壁上,且“U”形设置第二母排将芯子组件的一侧侧壁包覆设置,并且将第二母排与芯子组件电连接,第二母排与外壳上的负极电极组电连接。随后在外壳的空腔内部灌干式灌封料既完成本申请实施例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的安装。由于干式灌封料与原先的油式灌封料相比较具有更好的导热系数、散热系数和低膨胀系数,以使本申请实施例干式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不会出现长期使用后存在的漏油风险,也解决了故障后油式灌封料的油着火的风险,同时干式灌封料满足烟火要求。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使用干式密封料解决了油式密封料长期使用后出现的漏油和油起火的等二次衍生风险,减少了二次事故的发生。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的主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的左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的俯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的主视图的局部剖视图。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的左视图的局部剖视图。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的俯视图的局部剖视图。如图1、图2或图3所示,该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包括:外壳100、芯子组件、第一母排300和第二母排400,其中,外壳100内有腔体,外壳100的顶部设有正极电极组600和负极电极组500。芯子组件安装在外壳100的空腔内部,第一母排300固定安装在芯子组件的顶部,第一母排300的一端与芯子组件电连接,第一母排300的另一端与负极电极组500电连接。第二母排400呈“U”形设置,第二母排400半包覆在芯子组件邻近正极电极组600的侧壁,第二母排400的一端与芯子组件电连接,第二母排400的另一端与正极电极组600电连接。外壳100的内部罐装有干式灌封料。
本申请实施例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在进行安装时,首先将第一母排300安装在芯子组件的顶部,第一母排300与芯子组件电连接设置,且将第一母排300与外壳100上的负极电极组500电连接。将第二母排400设置在芯子组件的一侧侧壁上,且“U”形设置第二母排400将芯子组件的一侧侧壁包覆设置,并且将第二母排400与芯子组件电连接,第二母排400与外壳100上的负极电极组500电连接。随后在外壳100的空腔内部灌干式灌封料既完成本申请实施例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的安装。由于干式灌封料与原先的油式灌封料相比较具有更好的导热系数、散热系数和低膨胀系数,以使本申请实施例干式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不会出现长期使用后存在的漏油风险,也解决了故障后油式灌封料的油着火的风险,同时干式灌封料满足烟火要求。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使用干式密封料解决了油式密封料长期使用后出现的漏油和油起火的等二次衍生风险,减少了二次事故的发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芯子组件包括多列芯子列,多列芯子列并排安装在外壳100得到腔体内部,多组芯子列均与第一母排300、第二母排400电连接设置。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绝缘棒700,其中绝缘棒700设置在任意相邻两列芯子列之间,绝缘棒700可拆卸安装在外壳100的腔体侧壁上。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芯子列包括第一边列、中间列和第二边列,其中,第一边列、中间列和第二边列依次并排设置,第一边列的顶部、中间列的顶部、第二边列的顶部均与第一母排300电连接。第一边列的底部、中间列的底部、第二边列的底部均与第二母排400电连接。绝缘棒700设置在第一边列和中间列之间,绝缘棒700的一端可拆卸安装在外壳100的腔体侧壁上。
此处,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边列、中间列和第二边列均包括四个芯子单体,且第一边列的四个芯子单体、中间列的四个芯子单体和第二边列的四个芯子单体一一对应设置。
此处,还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芯子单体呈两端呈球状的方柱状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绝缘棒700的一端上开设有螺纹孔,外壳100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处设置有连接螺栓,连接螺栓与绝缘棒700上的螺纹孔旋接设置。
此处,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螺栓为黄铜螺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母排300呈板状,正极电极组600和负极电极组500均位于第一母排300的顶部,第二母排400的顶部一侧叠在第一母排300的顶部板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正极电极组600包括多个正电极单体,负极电极组500包括多个负电极单体,正电极单体的数量与负电极单体的数量相匹配。多个正极电极单体在外壳100的顶部依次间隔设置,多个负电极单体均设置在多个正电极单体的旁侧,多个负电极单体与多个正电极单体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正电极单体和负电极单体均设有三个,三个正电极单体呈行排布,三个负电极单体均设置在正电极单体的同一侧,三个负电极单体与三个正电极单体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绝缘件,绝缘件包覆第一母排300、第二母排400和芯子组件设置。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绝缘片、第二绝缘片和第三绝缘片,第一绝缘片设置在芯子组件顶部,第一绝缘片覆盖芯子组件的顶部。第二绝缘片设置在芯子组件的底部,第二绝缘片覆盖芯子组件的底部设置。第三绝缘片设置在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之间,第三绝缘片位于芯子组件设置第二母排400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母排300和第二母排400均为镀锡母排。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芯子组件、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
其中,所述外壳内有腔体,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正极电极组和负极电极组;
所述芯子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的空腔内部,所述第一母排固定安装在所述芯子组件的顶部,所述第一母排的一端与所述芯子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母排的另一端与所述负极电极组电连接;
所述第二母排呈“U”形设置,所述第二母排半包覆在所述芯子组件邻近所述正极电极组的侧壁,所述第二母排的一端与所述芯子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二母排的另一端与所述正极电极组电连接;
所述外壳的内部灌装有干式灌封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子组件包括多列芯子列,多列所述芯子列并排安装在所述外壳的腔体内部;
多组芯子列均与所述第一母排、所述第二母排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棒;
所述绝缘棒设置在任意相邻两列所述芯子列之间,所述绝缘棒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外壳的腔体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子列包括第一边列、中间列和第二边列;
所述第一边列、所述中间列和所述第二边列依次并排设置,所述第一边列的顶部、所述中间列的顶部、所述第二边列的顶部均与所述第一母排电连接,所述第一边列的底部、所述中间列的底部、所述第二边列的底部均与所述第二母排电连接;
所述绝缘棒设置在所述第一边列和所述中间列之间,所述绝缘棒的一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外壳的腔体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棒的一端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外壳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安装孔处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与所述绝缘棒上的所述螺纹孔旋接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母排呈板状,所述正极电极组和所述负极电极组均位于所述第一母排的顶部;
所述第二母排的顶部一侧叠在所述第一母排的顶部板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电极组包括多个正电极单体,所述负极电极组包括多个负电极单体,所述正电极单体的数量与所述负电极单体的数量相匹配;
多个所述正极电极单体在所述外壳的顶部依次间隔设置,多个所述负电极单体均设置在所述多个正电极单体的旁侧,多个所述负电极单体与多个所述正电极单体一一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单体和所述负电极单体均设有三个;
三个所述正电极单体呈行排布,三个所述负电极单体均设置在所述正电极单体的同一侧,三个所述负电极单体与三个所述正电极单体一一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件;
所述绝缘件包覆所述第一母排、所述第二母排和所述芯子组件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绝缘片、第二绝缘片和第三绝缘片;
所述第一绝缘片设置在所述芯子组件顶部,所述第一绝缘片覆盖所述芯子组件的顶部;
所述第二绝缘片设置在所述芯子组件的底部,所述第二绝缘片覆盖所述芯子组件的底部设置;
所述第三绝缘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片和所述第二绝缘片之间,所述第三绝缘片位于所述芯子组件设置所述第二母排的一侧。
CN202122495258.1U 2021-10-15 2021-10-15 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 Active CN2159333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95258.1U CN215933391U (zh) 2021-10-15 2021-10-15 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95258.1U CN215933391U (zh) 2021-10-15 2021-10-15 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33391U true CN215933391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05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95258.1U Active CN215933391U (zh) 2021-10-15 2021-10-15 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333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21777B (zh) 极芯、电池单元、电池模组及汽车
JPS5919448B2 (ja) 避雷器
TWI530976B (zh) 高電壓電氣二重層電容元件及製造方法
CN103151482A (zh) 能量储存模块的接线端连接装置
EP4372901A2 (en) Battery module, power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AU2014298585B2 (en) Energy storage module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energy storage assemblies
WO2020181704A1 (zh) 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车辆
JP2014022264A (ja) 防水、防火、防振、防爆4つの機能を備える車用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065805A (zh) 一种矩形方块状有散热面的铝电解电容器模组及结构
CN215933391U (zh) 内燃机车支撑薄膜电容器
CN217214472U (zh) 薄膜电容器
CN215911316U (zh) 电力机车牵引变流器用薄膜电容器
CN206789434U (zh) 超级电容模组
CN213519623U (zh) 干式支撑薄膜电容器
CN217387342U (zh) 动力电池
CN213601764U (zh) 电容器
CN213459450U (zh) 牵引式支撑薄膜电容器
CN201523118U (zh) 一种激光陀螺用小型高压密封绝缘端子
CN216311616U (zh) 电力动车组用三相滤波薄膜电容器
CN111933454B (zh) 一种超级电容器模组
RU2728543C1 (ru) Гибко собираемый конденсаторный модуль с твердым кожухом и система
CN113161678A (zh) 封装电池及其封装方法
CN101458992B (zh) 电容储能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16311613U (zh) 内燃机车谐振薄膜电容器
CN206640331U (zh) 车载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