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26365U - 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26365U
CN215926365U CN202121984068.XU CN202121984068U CN215926365U CN 215926365 U CN215926365 U CN 215926365U CN 202121984068 U CN202121984068 U CN 202121984068U CN 215926365 U CN215926365 U CN 215926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earthquake
sliding plate
mounting panel
s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8406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明虎
路志娟
刘静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98406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26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26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263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涉及建筑抗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减震效果不好与稳定性不高的问题。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内设置有滑动板与支撑板,滑动板位于支撑板的正上方,安装板上开设有四组梯形槽,四组梯形槽内均卡设有梯形块,梯形块设置在滑动板上,滑动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组件与四组第二减震组件,安装板两侧均设置有多组稳定组件;通过第一减震组件与第二稳定组件的设置解决了装置减震效果不好的问题;通过稳定组件的设置,解决了装置稳定性不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抗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
背景技术
所谓建筑设计就是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领域,它也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而抗震设防简单地说,就是为达到抗震效果,在工程建设时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抗震措施。
在工作人员对一栋建筑进行设计时,就必须要考虑所设计建筑的抗震性,当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时,抗震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设计时,就需要一种抗震结构。
如申请号:CN201922110046.X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该抗震结构通过上下缓冲装置、限位杆、第一弹簧、斜板以及其他组件的设置,在使用时,通过第二弹簧对建筑物起到上下缓冲作用,通过第一弹簧释放弹性压力推动斜板和梯形板复原回原来位置,从而对建筑物起到左右缓冲作用,进而提高了全方位的抗震效果,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降低了安全隐患。
但是类似于上述申请的抗震结构目前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个是,减震组件单一,减震效果不好;再者是,减震模型容易损坏,稳定性不高。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减震组件单一,减震效果不好与减震模型容易损坏,稳定性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设置有滑动板与支撑板,所述滑动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正上方,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四组梯形槽,四组所述梯形槽内均卡设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设置在所述滑动板上,所述滑动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组件与四组第二减震组件,所述安装板两侧均设置有多组稳定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滑槽与两组连接座,所述滑槽开设在所述支撑板上,两组所述连接座设置在所述滑动板底端,两组所述连接座上均穿设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穿设在滑块上,所述滑块卡设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上连接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与推动块连接,所述推动块与移动块接触,所述移动块底端设置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与所述安装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固定筒内穿设有复位弹簧与移动柱,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移动柱连接,所述移动柱顶端与所述滑动板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稳定组件包括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穿设有多组稳定螺栓,多组稳定螺栓均穿设在所述安装板内,所述安装柱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卡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抵紧筒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多组支撑柱,多组所述支撑柱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多组所述支撑柱上均设置有所述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两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板上穿设有四组固定螺栓,四组所述固定螺栓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安装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两侧均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均穿设有紧固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第一减震组件与第二稳定组件的设置,当装置遇到震动时,对滑动板进行挤压,使得滑动板向下移动,并对第一减震组件进行挤压,让连接杆推动滑块滑动,让滑块上的挤压弹簧对其进行减震,同时滑动板对移动柱挤压,让移动柱向下移动,对复位弹簧挤压,通过上述两组减震组件的设置,解决了装置减震效果不好的问题。
通过稳定组件的设置,当需要对模型进行稳定时,通过稳定螺栓将安装柱进行安装,安装后将抵紧筒与安装柱进行连接,当距离不够时,通过连接槽能够进一步的对装置进行加长,对模型进行抵紧,通过该组件的设置,解决了装置稳定性不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减震组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稳定组件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安装板;2、通孔;3、梯形槽;4、滑动板;5、支撑板;6、梯形块;7、连接块;8、移动柱;9、复位弹簧;10、固定筒;11、稳定螺栓;12、支撑柱; 13、滑槽;14、固定螺栓;15、固定板;16、紧固螺栓;17、支撑块;18、连接座;19、连接杆;20、挤压弹簧;21、滑块;22、推动块;23、移动块;24、回位弹簧;25、安装柱;26、抵紧筒;27、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内设置有滑动板4与支撑板5,滑动板4位于支撑板5的正上方,安装板1上开设有四组梯形槽3,四组梯形槽3内均卡设有梯形块6,梯形块6设置在滑动板4上。
通过设置滑动板4与支撑板5方便对第一减震组件、第二减震组件进行安装,同时通过安装板1上的梯形槽3的设置,能够对滑动板4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滑动板4左右移动,让装置更加稳定。
滑动板4与支撑板5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组件;第一减震组件包括滑槽13 与两组连接座18,滑槽13开设在支撑板5上,两组连接座18设置在滑动板4 底端,两组连接座18上均穿设有连接杆19的一端,连接杆19的另一端设置穿设在滑块21上,滑块21卡设在滑槽13内,滑块21上连接有挤压弹簧20,挤压弹簧20与推动块22连接,推动块22与移动块23接触,移动块23底端设置有回位弹簧24,回位弹簧24与安装板1连接。
当装置遇到震动时,滑动板4向下移动,通过梯形块6在梯形槽3内移动,让其移动更加稳定,移动的同时对连接杆19进行推动,连接杆19可以通过连接座18转动,当推动连接杆19后,连接杆19对滑块21推动,滑块21推动挤压弹簧20伸缩,让挤压弹簧20对推动块22推动,使得推动块22对移动块23 挤压,使其向下移动并对回位弹簧24挤压,通过回位弹簧24与挤压弹簧20的特性,对滑动板4受到的震动进行减震,该组件的设置,让装置更加稳定。
滑动板4与支撑板5之间设置有四组第二减震组件,第二减震组件包括固定筒10,固定筒10设置在支撑板5上,固定筒10内穿设有复位弹簧9与移动柱8,复位弹簧9与移动柱8连接,移动柱8顶端与滑动板4接触。
当滑动板4对连接杆19推动的同时,对移动柱8进行挤压,使得移动柱8 对固定筒10内的复位弹簧9进行挤压,同时通过复位弹簧9的特性对移动柱8 进行反作用力,使其对滑动板4减震,该组件可以分担第一支撑组件的压力,让装置整体的减震效果更好。
安装板1两侧均设置有多组稳定组件;稳定组件包括安装柱25,安装柱25 上穿设有多组稳定螺栓11,多组稳定螺栓11均穿设在安装板1内,安装柱25 上开设有连接槽27,连接槽27内卡设有连接块7,连接块7设置在抵紧筒26 上。
当需要对模型进行抵紧时,通过稳定螺栓11将安装柱25进行安装,让安装柱25与安装板1紧密结合,当安装完成后所需抵紧的距离不够时,将连接块 7卡设进连接槽27内,将抵紧筒26与安装柱25连接,增加抵紧的长度,通过该组件的设置,解决了装置稳定性不高的问题。
参考如图2、图3,安装板1上设置多组支撑柱12,多组支撑柱12均匀的分布在安装板1上,安装板1上设置有支撑块17,支撑块17与多组支撑柱12 上均设置有支撑板5;支撑块17与多组支撑柱12对支撑板5进行支撑,保证支撑板5的稳定性。
参考如图1、图2,安装板1两侧开设有通孔2,安装板1上穿设有四组固定螺栓14,四组固定螺栓14均匀的分布在安装板1上;通孔2方便推动块22 移动,固定螺栓14将装置整体固定在地面上。
参考如图3,安装板1两侧均设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内均穿设有紧固螺栓16;固定板15上的紧固螺栓16辅助固定螺栓14对装置整体进行安装,让装置整体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当使用装置,装置整体遇到震动时,滑动板4向下移动,对连接杆19进行推动,当推动连接杆19后,连接杆19对滑块21推动,滑块21推动挤压弹簧20伸缩,让挤压弹簧20对推动块22推动,使得推动块22对移动块23挤压,使其向下移动并对回位弹簧24挤压,通过第一减震组件进行减震,当滑动板4向下移动的同时通过第二减震组件对第一减震组件进行辅助减震,减震时滑动板4对移动柱8进行挤压,使得移动柱8对固定筒10内的复位弹簧9进行挤压,同时通过复位弹簧9的特性对移动柱8进行反作用力,使其对滑动板4减震,让装置的减震效果更好,通过稳定组件对减震模型进行抵紧,保护减震模型的完整性,通过上述组件与零件的设置,解决了装置减震效果不好与稳定性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7)

1.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内设置有滑动板(4)与支撑板(5),所述滑动板(4)位于所述支撑板(5)的正上方,所述安装板(1)上开设有四组梯形槽(3),四组所述梯形槽(3)内均卡设有梯形块(6),所述梯形块(6)设置在所述滑动板(4)上,所述滑动板(4)与所述支撑板(5)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组件与四组第二减震组件,所述安装板(1)两侧均设置有多组稳定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滑槽(13)与两组连接座(18),所述滑槽(13)开设在所述支撑板(5)上,两组所述连接座(18)设置在所述滑动板(4)底端,两组所述连接座(18)上均穿设有连接杆(19)的一端,所述连接杆(19)的另一端设置穿设在滑块(21)上,所述滑块(21)卡设在所述滑槽(13)内,所述滑块(21)上连接有挤压弹簧(20),所述挤压弹簧(20)与推动块(22)连接,所述推动块(22)与移动块(23)接触,所述移动块(23)底端设置有回位弹簧(24),所述回位弹簧(24)与所述安装板(1)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固定筒(10),所述固定筒(10)设置在所述支撑板(5)上,所述固定筒(10)内穿设有复位弹簧(9)与移动柱(8),所述复位弹簧(9)与所述移动柱(8)连接,所述移动柱(8)顶端与所述滑动板(4)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组件包括安装柱(25),所述安装柱(25)上穿设有多组稳定螺栓(11),多组稳定螺栓(11)均穿设在所述安装板(1)内,所述安装柱(25)上开设有连接槽(27),所述连接槽(27)内卡设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设置在抵紧筒(26)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上设置多组支撑柱(12),多组所述支撑柱(12)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安装板(1)上,所述安装板(1)上设置有支撑块(17),所述支撑块(17)与多组所述支撑柱(12)上均设置有所述支撑板(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两侧开设有通孔(2),所述安装板(1)上穿设有四组固定螺栓(14),四组所述固定螺栓(14)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安装板(1)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两侧均设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内均穿设有紧固螺栓(16)。
CN202121984068.XU 2021-08-23 2021-08-23 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 Active CN215926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84068.XU CN215926365U (zh) 2021-08-23 2021-08-23 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84068.XU CN215926365U (zh) 2021-08-23 2021-08-23 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26365U true CN215926365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20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84068.XU Active CN215926365U (zh) 2021-08-23 2021-08-23 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263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55009B (zh) 一种支撑及梁体减隔震结构体系及其应用
CN215926365U (zh) 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
CN112854806B (zh) 一种钢构件的装配式加固装置
CN106436951A (zh) 咬合式两阶段摩擦耗能阻尼器
CN109098306B (zh) 一种摩擦-软钢复合阻尼器及装配方法
CN108442611B (zh) 一种双向斜交张弦梁
CN215483611U (zh) 一种能够径向减震的钢结构减震支座
CN215071418U (zh) 电缆桥架用安装支架
CN215173768U (zh) 一种装配式机电设备安装装置
CN209941914U (zh) 全装配式摩擦耗能自复位梁柱节点
CN211341951U (zh) 一种用于舞台美术的拼接式舞台台面
CN117364960A (zh) 一种装配式粘弹性可调节自复位支撑
CN113404178A (zh) 一种能够抵抗中震和大震破坏的土木工程减震结构
CN220847069U (zh) 一种抗震橡胶支座
CN112853964A (zh) 一种预制桥梁面板的接缝构件
CN216078585U (zh) 基于水利施工的安全支撑保护机构
CN219772758U (zh) 一种边坡防护治理网
CN219604932U (zh) 一种古建筑抗震加固装置
JP2007278340A (ja) 免震構造物及び制振構造物のダンパー設置方法
CN218881146U (zh) 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
CN216305534U (zh) 一种抗震建筑结构
CN214006201U (zh) 一种屋面网架补杆用固定结构
CN216515699U (zh) 新型的建筑基桩用防震结构
CN112833126B (zh) 抗冲击抗震结构
CN108824664B (zh) 内嵌式复合隔震装置、内嵌式复合隔震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