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21355U - 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21355U
CN215921355U CN202121934520.1U CN202121934520U CN215921355U CN 215921355 U CN215921355 U CN 215921355U CN 202121934520 U CN202121934520 U CN 202121934520U CN 215921355 U CN215921355 U CN 215921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extrusion
extrusion molding
discharging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3452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文荣
倪俊彦
章华
周大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Taozhuang City Mineral Resour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Taozhuang City Mineral Resour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Taozhuang City Mineral Resour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Taozhuang City Mineral Resour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3452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21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21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213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属于垃圾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装置主体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挤压成型腔、卸料腔和处理腔,挤压成型腔和卸料腔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上挤压块和下挤压块,卸料腔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出料门,启动上挤压气缸和下挤压气缸,使上挤压块和下挤压块相对运动,便于将金属类垃圾进行挤压,挤压成型的金属类垃圾完全从挤压成型腔内推出后,启动推料气缸,推料板便于推动挤压成型的金属类垃圾向左移动,出料门活动安装在卸料腔的左侧,挤压成型的金属类垃圾向左移动时,方便将出料门推起,达到便于卸料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类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需要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浪费资源,破坏生产生活安全,破坏社会和谐,为了环保考虑需要对其进行挤压处理,这就要用到垃圾挤压装置。
但是现有的金属类垃圾挤压装置,大多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能很好的对金属类垃圾进行挤压,金属类垃圾在长期的日晒雨露情况下会产生绣,在挤压过程中会有绣水,不能对其进行很好的处理,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且挤压的金属类垃圾不便于从挤压装置内取出,降低了挤压装置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挤压成型腔、卸料腔和处理腔,所述挤压成型腔的下端和处理腔的左上方分别与卸料腔的上端和右下方连通,所述处理腔的内部设置有排卸通道,所述排卸通道的左端与卸料腔的右下方连通,所述挤压成型腔和卸料腔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上挤压块和下挤压块,所述挤压成型腔的左侧连通有进料斗,所述卸料腔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出料门,所述出料门的右侧设置有推料板,所述排卸通道的下方设置有过滤槽,所述过滤槽的右侧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活性炭过滤板和搅拌轴杆,所述处理腔右侧的下方连通有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控制阀。
为了便于将金属类垃圾进行挤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优选的,所述挤压成型腔的上端面和卸料腔的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挤压气缸和下挤压气缸,所述上挤压气缸和下挤压气缸的输出端分别贯穿挤压成型腔和卸料腔并分别与上挤压块和下挤压块固定连接。
为了方便将挤压成型的金属类垃圾从卸料腔内推出,达到便于卸料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优选的,所述卸料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的输出端贯穿卸料腔并与推料板固定连接。
为了方便将过滤槽卡接到排卸通道的下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优选的,所述过滤槽的左侧卡接有卡座,所述卡座的左侧与卸料腔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槽右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把手。
为了便于清理过滤槽内部过滤杂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优选的,所述处理腔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盖槽,所述盖槽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连接盖。
为了便于杀菌消毒灯对处理腔内的水进行杀菌消毒,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优选的,所述连接盖的右侧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搅拌电机和添加剂斗管,所述添加剂斗管的下端贯穿并延伸至处理腔的下方,所述搅拌轴杆的上端贯穿处理腔并与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为了使水达到安全排放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优选的,所述搅拌轴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和杀菌消毒灯,所述液位传感器和杀菌消毒灯的上端面均与处理腔内侧壁的顶端固定连接。
为了方便固定活性炭过滤板,便于活性炭过滤板过滤与净化生锈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优选的,所述处理腔内侧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槽,所述活性炭过滤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两个卡槽卡接,所述活性炭过滤板位于液位传感器左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启动上挤压气缸和下挤压气缸,使上挤压块和下挤压块相对运动,便于将金属类垃圾进行挤压,挤压成型的金属类垃圾完全从挤压成型腔内推出后,启动推料气缸,推料板便于推动挤压成型的金属类垃圾向左移动,出料门活动安装在卸料腔的左侧,挤压成型的金属类垃圾向左移动时,方便将出料门推起,达到便于卸料的目的;
该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卸料腔的下端左高右低,利于挤压出的生锈水流向处理腔,过滤槽起到过滤生锈水的效果,活性炭过滤板便于过滤与净化生锈水,搅拌轴杆方便搅拌生锈水,利于杀菌消毒灯对处理腔内的水进行杀菌消毒,使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的使用性能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主体的剖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出料门和推料板的结构图。
图中,1、装置主体;101、挤压成型腔;102、卸料腔;103、处理腔;1031、卡槽;1032、活性炭过滤板;1033、添加剂斗管;1034、液位传感器;1035、杀菌消毒灯;1036、卡座;1037、过滤槽;104、进料斗;105、出料门;106、排卸通道;107、盖槽;108、连接盖;109、排污管道;2、上挤压气缸;201、上挤压块;3、下挤压气缸;301、下挤压块;4、推料气缸;401、推料板;5、搅拌电机;501、搅拌轴杆;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6,装置主体1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挤压成型腔101、卸料腔102和处理腔103,挤压成型腔101的下端和处理腔103的左上方分别与卸料腔102的上端和右下方连通,处理腔103的内部设置有排卸通道106,排卸通道106的左端与卸料腔102的右下方连通,挤压成型腔101和卸料腔10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上挤压块201和下挤压块301,挤压成型腔101的左侧连通有进料斗104,卸料腔102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出料门105,出料门105的右侧设置有推料板401,排卸通道106的下方设置有过滤槽1037,过滤槽1037的右侧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活性炭过滤板1032和搅拌轴杆501,处理腔103右侧的下方连通有排污管道109,排污管道109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控制阀。
在本实施例中:装置主体1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挤压成型腔101、卸料腔102和处理腔103,使三个腔连通,在挤压成型腔101的上方、卸料腔102下方以及卸料腔102的右侧分别连接上挤压气缸2、下挤压气缸3和推料气缸4,且上挤压气缸2、下挤压气缸3和推料气缸4的输出端分别与上挤压块201、下挤压块301和推料板401固定连接,金属类垃圾通过进料斗104投入到挤压成型腔101的内部,控制器6方便控制装置,启动上挤压气缸2和下挤压气缸3,使上挤压块201和下挤压块301相对运动,便于将金属类垃圾挤压成型,挤压完成后,再次启动上挤压气缸2和下挤压气缸3,使上挤压块201和下挤压块301同时向下移动,上挤压块201支撑挤压成型的金属,挤压成型的金属类垃圾完全从挤压成型腔101内推出后,启动推料气缸4,推料板401便于推动挤压成型的金属类垃圾向左移动,出料门105活动安装在卸料腔102的左侧,挤压成型的金属类垃圾向左移动时,方便将出料门105推起,便于将挤压成型的金属类垃圾从卸料腔102内推出,达到便于卸料的目的,卸料腔102的下端左高右低,利于挤压出的生锈水流向处理腔103,在排卸通道106的下方设置过滤槽1037,过滤槽1037起到过滤生锈水的效果,处理腔103的内部通过卡槽1031安装有活性炭过滤板1032,活性炭过滤板1032便于过滤与净化生锈水,活性炭过滤板1032右侧设置搅拌轴杆501,搅拌轴杆501方便搅拌生锈水,利于杀菌消毒灯1035对处理腔103内的水进行杀菌消毒,使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的使用性能提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挤压成型腔101的上端面和卸料腔102的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挤压气缸2和下挤压气缸3,上挤压气缸2和下挤压气缸3的输出端分别贯穿挤压成型腔101和卸料腔102并分别与上挤压块201和下挤压块301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启动上挤压气缸2和下挤压气缸3,使上挤压块201和下挤压块301相对运动,便于将金属类垃圾进行挤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卸料腔10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料气缸4,推料气缸4的输出端贯穿卸料腔102并与推料板401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启动推料气缸4,使推料板401向左移动,方便将挤压成型的金属类垃圾从卸料腔102内推出,达到便于卸料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过滤槽1037的左侧卡接有卡座1036,卡座1036的左侧与卸料腔102固定连接,过滤槽1037右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把手。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卡座1036进而方便将过滤槽1037卡接到排卸通道106的下方,通过把手,便于取放过滤槽103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处理腔103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盖槽107,盖槽107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连接盖108。
在本实施例中:在处理腔103的上端开设盖槽107,进而在盖槽107内方便安装连接盖108,打开连接盖108,便于清理过滤槽1037内部过滤杂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连接盖108的右侧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搅拌电机5和添加剂斗管1033,添加剂斗管1033的下端贯穿并延伸至处理腔103的下方,搅拌轴杆501的上端贯穿处理腔103并与搅拌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添加剂斗管1033方便向处理腔103内添加处理水的药剂,启动搅拌电机5,便于搅拌轴杆501搅拌处理腔103内的水,使药剂与水充分融合,利于净化水,同时,搅拌轴杆501搅拌水,便于杀菌消毒灯1035对处理腔103内的水进行杀菌消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搅拌轴杆50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034和杀菌消毒灯1035,液位传感器1034和杀菌消毒灯1035的上端面均与处理腔103内侧壁的顶端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液位传感器1034便于检测处理腔103内的水位高度,水位达到设定值时,便于打开排污管道109,进行及时排水,杀菌消毒灯1035对处理腔103内的水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使水达到安全排放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处理腔103内侧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槽1031,活性炭过滤板1032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两个卡槽1031卡接,活性炭过滤板1032位于液位传感器1034左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处理腔103内侧壁的前后两侧均安装卡槽1031,进而用卡槽1031方便固定活性炭过滤板1032,便于活性炭过滤板1032过滤与净化生锈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投放金属类垃圾时,先启动下挤压气缸3,使下挤压块301移动到挤压成型腔101内部的下方,使上挤压块201移动到挤压成型腔101内部的上方,金属类垃圾投进挤压成型腔101内后,再次同步启动上挤压气缸2和下挤压气缸3,使上挤压块201和下挤压块301相对运动,便于将金属类垃圾快速进行挤压,挤压完成后,再次启动上挤压气缸2和下挤压气缸3,使上挤压块201和下挤压块301同时向下移动,上挤压块201支撑挤压成型的金属,挤压成型的金属类垃圾完全从挤压成型腔101内推出后,启动推料气缸4,推料板401便于推动挤压成型的金属类垃圾向左移动,出料门105活动安装在卸料腔102的左侧,挤压成型的金属类垃圾向左移动时,方便将出料门105推起,便于将挤压成型的金属类垃圾从卸料腔102内推出,达到便于卸料的目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6),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挤压成型腔(101)、卸料腔(102)和处理腔(103),所述挤压成型腔(101)的下端和处理腔(103)的左上方分别与卸料腔(102)的上端和右下方连通,所述处理腔(103)的内部设置有排卸通道(106),所述排卸通道(106)的左端与卸料腔(102)的右下方连通,所述挤压成型腔(101)和卸料腔(10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上挤压块(201)和下挤压块(301),所述挤压成型腔(101)的左侧连通有进料斗(104),所述卸料腔(102)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出料门(105),所述出料门(105)的右侧设置有推料板(401),所述排卸通道(106)的下方设置有过滤槽(1037),所述过滤槽(1037)的右侧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活性炭过滤板(1032)和搅拌轴杆(501),所述处理腔(103)右侧的下方连通有排污管道(109),所述排污管道(109)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成型腔(101)的上端面和卸料腔(102)的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挤压气缸(2)和下挤压气缸(3),所述上挤压气缸(2)和下挤压气缸(3)的输出端分别贯穿挤压成型腔(101)和卸料腔(102)并分别与上挤压块(201)和下挤压块(30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腔(10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料气缸(4),所述推料气缸(4)的输出端贯穿卸料腔(102)并与推料板(40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槽(1037)的左侧卡接有卡座(1036),所述卡座(1036)的左侧与卸料腔(102)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槽(1037)右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腔(103)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盖槽(107),所述盖槽(107)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连接盖(10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盖(108)的右侧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搅拌电机(5)和添加剂斗管(1033),所述添加剂斗管(1033)的下端贯穿并延伸至处理腔(103)的下方,所述搅拌轴杆(501)的上端贯穿处理腔(103)并与搅拌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杆(50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034)和杀菌消毒灯(1035),所述液位传感器(1034)和杀菌消毒灯(1035)的上端面均与处理腔(103)内侧壁的顶端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腔(103)内侧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槽(1031),所述活性炭过滤板(1032)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两个卡槽(1031)卡接,所述活性炭过滤板(1032)位于液位传感器(1034)左下方。
CN202121934520.1U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 Active CN215921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34520.1U CN215921355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34520.1U CN215921355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21355U true CN215921355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23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34520.1U Active CN215921355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213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98876U (zh) 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14880917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15921355U (zh) 一种基于城建环保的金属类垃圾挤出成型装置
CN110902877B (zh) 一种具有多级处理功能的化学污水处理装置
CN214654351U (zh) 一种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CN210313898U (zh) 生活污水净化系统
CN211871727U (zh) 一种基于mbbr技术的高效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0845532U (zh) 一种污水生物处理用反应池清理设备
CN1993296A (zh) 排水净化装置
CN206635169U (zh) 一种市政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CN112537881A (zh) 一种高效的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再生系统
CN216336993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CN218079572U (zh) 一种循环用水的有机固体废弃物用处理装置
CN216273547U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污水处理使用的灭菌消毒设备
CN216039084U (zh) 一种一体化医用废水处理设施
CN220502837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电解过滤装置
CN210796096U (zh) 一体化地埋式雨水净化保鲜装置
CN215480308U (zh) 一种净味机水箱杀菌装置
CN219603418U (zh) 一种具有污泥分离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08503118A (zh) 一种药品生产污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14880690U (zh) 一种水产加工用废水处理装置
CN211999260U (zh) 一种顶进顶出水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
CN212315785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净化装置
CN215161950U (zh) 一种新型工业废水处理池
CN216191613U (zh) 一种具备自动消毒功能的清水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