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19344U - 一种自适应尺寸的钎焊感应加热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尺寸的钎焊感应加热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19344U
CN215919344U CN202121577314.XU CN202121577314U CN215919344U CN 215919344 U CN215919344 U CN 215919344U CN 202121577314 U CN202121577314 U CN 202121577314U CN 215919344 U CN215919344 U CN 2159193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section
induction coil
copper section
induction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773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江
熊国玺
谭尚仁
刘晓龙
赵志清
吴建荣
闫昌明
侯义
黄猛飞
殷文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Lancang River Hydro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Lancang River Hydro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Lancang River Hydro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Lancang River Hydro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7731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193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193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193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尺寸的钎焊感应加热工装,包括夹紧工件、感应线圈和底座,感应线圈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形成夹紧空间,每一侧均包括顺次连接的竖向铜段、第一直铜段、外凸型铜段、第二直铜段以及第三直铜段,两第三直铜段均连接至底座;夹紧工件与竖向铜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直铜段间加装一段外凸型铜段,留出可调节裕度;通过改变感应线圈工作宽度、长度、能够实现一定范围内不同尺寸并头块的焊接工作,从而无需重复制作感应线圈;克服了感应线圈难取下、易损坏,空间较小的地方使用不方便等问题;还可保证感应线圈与焊接工具无间隙接触,有效提高了加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自适应尺寸的钎焊感应加热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加热的钎焊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适应尺寸的钎焊感应加热工装。
背景技术
在发电机定子线棒更换工作中,并头块焊接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序;现有技术的并头块焊接主要基于钎焊技术,而钎焊技术则分为接触电阻加热、中高频感应加热、火焰加热、浴盐加热等多种。
以感应加热为例,为保证并头块焊接效率,加热工装的感应线圈都根据现场并头块尺寸定做,一般情况下一种感应线圈只适用于一种型号尺寸的并头块。不同流域电厂机组由于设计制造及机组容量不同,定子线棒并头块尺寸也大小不一。特定尺寸的感应线圈在流域电厂内不能通用,往往需要对加热工装的感应线圈进行二次改造或重新定做。
然而现有的加热工装在结构设计上并不能适应流域内不同尺寸定子线棒并头块的焊接需要,往往需要进一步改造或重新定做,制作过程消耗了大量的财力,不能实现资源在流域内的统一调配使用。
且由于加热工装使用过程中,感应线圈内将产生大电流,使用传统加热工装会造成感应线圈与待加热工件间贴合不紧,形成翘边、产生间隙,影响设备加热效率,因此接触面需尽量满足可靠连接,最好能够实现无间隙贴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尺寸的钎焊感应加热工装,其通过在直铜段间加装一段外凸型铜段,留出可调节裕度,进而通过改变感应线圈工作宽度、长度、以此实现一定范围内不同尺寸并头块的焊接工作,同时还可保证感应线圈与焊接工具无间隙接触,有效提高了加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适应尺寸的钎焊感应加热工装,包括夹紧工件、感应线圈和底座,所述感应线圈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形成夹紧空间,每一侧均包括顺次连接的竖向铜段、第一直铜段、外凸型铜段、第二直铜段以及第三直铜段,两所述第三直铜段均连接至底座;
所述夹紧工件与竖向铜段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为铜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竖向铜段呈倒“U”型。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竖向铜段的左右两端上各连接有一压紧部,所述压紧部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压紧铜块,两所述压紧铜块之间设置有硅钢片和环氧块,所述硅钢片设置于竖向铜段内侧,所述环氧块设置于竖向铜段外侧。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环氧块通过螺栓与压紧铜块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紧工件包括大力钳和夹紧块,所述夹紧块连接于大力钳的活动钳口,所述夹紧块焊接在竖向铜段上。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紧块为渐变宽度的“L”型不锈钢块,两夹紧块之间的空间呈内部大、开口小的“八”字形。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所述第三直铜段之间设置有绝缘板。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绝缘板的两侧还各设置有一铜板,所述铜板设置于绝缘板和第三直铜段之间,所述铜板远离竖向铜段的一端与底座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绝缘板为聚四氟乙烯绝缘板,所述聚四氟乙烯绝缘板与铜板通过聚四氟乙烯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通过在直铜段间加装一段外凸型铜段,留出可调节裕度,以使得通过改变感应线圈工作宽度、长度、即能够实现一定范围内不同尺寸并头块的焊接工作;2)克服了感应线圈难取下、易损坏,空间较小的地方使用不方便等问题;3)还可保证感应线圈与焊接工具无间隙接触,有效提高了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加热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加热工装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加热工装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加热工装的左视图;
图标:100-夹紧工件,110-大力钳,120-夹紧块,200-感应线圈,210-第一侧,211-竖向铜段,212-第一直铜段,213-外凸型铜段,214-第二直铜段,215-第三直铜段,220-第二侧,300-底座,400-压紧部,410-硅钢片,420-环氧块,430-螺栓,500-绝缘板,600-铜板,700-聚四氟乙烯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实施例1
参阅图1至图4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加热工装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加热工装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加热工装的左视图。
经申请人研究发现,在大型发电机定子绕组安装过程中,现有的加热工装在结构设计上并不能适应流域内不同尺寸定子线棒并头块的焊接需要,往往需要进一步改造或重新定做,制作过程消耗了大量的财力,不能实现资源在流域内的统一调配使用。
且由于加热工装使用过程中,感应线圈内将产生大电流,使用传统加热工装会造成感应线圈与待加热工件间贴合不紧,形成翘边、产生间隙,影响设备加热效率,因此接触面需尽量满足可靠连接,最好能够实现无间隙贴合。所以,本实施例对加热工装进行改进,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自适应尺寸的钎焊感应加热工装,包括夹紧工件100、感应线圈200和底座300,所述感应线圈200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侧210和第二侧220,所述第一侧210和第二侧220之间形成夹紧空间,每一侧均包括顺次连接的竖向铜段211、第一直铜段212、外凸型铜段213、第二直铜段214以及第三直铜段215,两所述第三直铜段215均连接至底座300;所述夹紧工件100与竖向铜段211连接,所述底座300为铜质。需要说明的是,出于安全考虑以及性能要求,本实施例中的感应线圈200及底座300均采用铜质,此外还可以是铝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凸型铜段213为"Ω型"圆铜;直铜段则采用方铜,各铜段彼此焊接在一起形成感应线圈20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直铜段间加装一段可弯曲、可调节的"Ω型"圆铜段,留出可调节裕度,以此可供改变感应线圈200的工作宽度、长度,实现一定范围内不同尺寸定子线圈并头块的焊接工作,可避免重复制作感应线圈200浪费人力财力物力。同时还克服了感应线圈200难取下、易损坏、空间较小的地方使用不方便等问题。也可避免由于感应线圈200长度、宽度不够,频繁调整感应线圈200的事件发生。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竖向铜段211呈倒“U”型。所述“U”型竖向铜段211的左右两端上各连接有一压紧部400,具体的,所述压紧部400内侧预留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与“U”型竖向铜段211外形适配,“U”型竖向铜段211焊接在凹槽内,且与凹槽外表面齐平,以保证无缝焊接。进一步的,所述压紧部400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压紧铜块,两所述压紧铜块之间设置有硅钢片410和环氧块420,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硅钢片410的参数为:长宽厚为16*7*0.5mm;环氧块420的参数为:长宽厚为53*16*10mm;所述硅钢片410设置于竖向铜段211内侧,所述环氧块420设置于竖向铜段211外侧。所述环氧块420通过螺栓430与压紧铜块连接。硅钢片410则通过叠片、冷压方式完成安装。
进一步的,为了满足焊接过程中填料操作方便及便于观察焊缝的需求,感应线圈200两侧间距在未绕包云母带时不小于42mm,绕包云母带以后不小于25mm。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夹紧工件100包括大力钳110和夹紧块120,需要说明的是,传统大力钳110夹件面积小,会造成感应线圈200与待加热工件间贴合不紧,形成翘边产生间隙,影响设备加热效率,完成一个并头块的焊接需要使用2把大力钳110。本实施例使用传统大力钳110进行改造,所述夹紧块120一端焊接在大力钳110的活动钳口,另一端焊接在竖向铜段211上,由此感应线圈200和夹紧工件100焊接成一个整体。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夹紧块120为渐变宽度的“L”型不锈钢块,两夹紧块120之间的空间呈内部大、开口小的“八”字形。通过上述设置,由此夹紧工件100可较好的适配感应线圈200的外形。
以下对本实施例“L”型不锈钢块的相关参数进行说明,“L”型不锈钢块原则上应该使用不导磁、硬度高、耐高温,不易产生变形的金属材质;其短边长:35mm,宽度:20mm,厚度:8mm,长边长度:120mm,宽度:20mm,厚度:5mm。而在本实施例中,感应线圈200对应位置的宽度约为60mm,因此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结构,单个大力钳110配合“L”型不锈钢块共同作用感应线圈200,即可方便调整感应线圈200的开合,改变其工作长度、宽度。
进一步的,两所述第三直铜段215之间设置有绝缘板500。所述绝缘板500的两侧还各设置有一铜板600,所述铜板600设置于绝缘板500和第三直铜段215之间,所述铜板600远离竖向铜段211的一端与底座300通过焊接连接。具体的,所述绝缘板500为聚四氟乙烯绝缘板500,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聚四氟乙烯绝缘板500的参数为:长宽厚为60*45*2mm;所述聚四氟乙烯绝缘板500与铜板600通过聚四氟乙烯螺栓连接,实现电隔离;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聚四氟乙烯螺栓采用M10。需要说明的是,仅通过第三直铜段215连接底座300,稳定性不足,通过焊接在底座300上的铜板600,可以增加彼此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感应线圈200和底座300连接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通过在直铜段间加装一段外凸型铜段,留出可调节裕度,以使得通过改变感应线圈工作宽度、长度、即可实现一定范围内不同尺寸并头块的焊接工作,从而无需重复制作感应线圈,避免了由于感应圈长度宽度不够,频繁调整感应线圈的事件发生;2)克服了感应线圈难取下、易损坏,空间较小的地方使用不方便等问题;3)还可保证感应线圈与焊接工具无间隙接触,有效提高了加热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适应尺寸的钎焊感应加热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夹紧工件(100)、感应线圈(200)和底座(300),所述感应线圈(200)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侧(210)和第二侧(220),所述第一侧(210)和第二侧(220)之间形成夹紧空间,每一侧均包括顺次连接的竖向铜段(211)、第一直铜段(212)、外凸型铜段(213)、第二直铜段(214)以及第三直铜段(215),两所述第三直铜段(215)均连接至底座(300);
所述夹紧工件(100)与竖向铜段(211)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尺寸的钎焊感应加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00)为铜质。
3.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自适应尺寸的钎焊感应加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铜段(211)呈倒“U”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尺寸的钎焊感应加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铜段(211)的左右两端上各连接有一压紧部(400),所述压紧部(400)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压紧铜块,两所述压紧铜块之间设置有硅钢片(410)和环氧块(420),所述硅钢片(410)设置于竖向铜段(211)内侧,所述环氧块(420)设置于竖向铜段(211)外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尺寸的钎焊感应加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块(420)通过螺栓(430)与压紧铜块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尺寸的钎焊感应加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工件(100)包括大力钳(110)和夹紧块(120),所述夹紧块(120)连接于大力钳(110)的活动钳口,所述夹紧块(120)焊接在竖向铜段(211)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适应尺寸的钎焊感应加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块(120)为渐变宽度的“L”型不锈钢块,两夹紧块(120)之间的空间呈内部大、开口小的“八”字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尺寸的钎焊感应加热工装,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三直铜段(215)之间设置有绝缘板(50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适应尺寸的钎焊感应加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500)的两侧还各设置有一铜板(600),所述铜板(600)设置于绝缘板(500)和第三直铜段(215)之间,所述铜板(600)远离竖向铜段(211)的一端与底座(300)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适应尺寸的钎焊感应加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500)为聚四氟乙烯绝缘板(500),所述聚四氟乙烯绝缘板(500)与铜板(600)通过聚四氟乙烯螺栓(700)连接。
CN202121577314.XU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自适应尺寸的钎焊感应加热工装 Active CN2159193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77314.XU CN215919344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自适应尺寸的钎焊感应加热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77314.XU CN215919344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自适应尺寸的钎焊感应加热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19344U true CN215919344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00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77314.XU Active CN215919344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自适应尺寸的钎焊感应加热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193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50315U (zh) 变压器或电抗器用水冷板
CN108381017B (zh) 一种形变量可控的石墨电极中频电阻扩散焊方法
CN215919344U (zh) 一种自适应尺寸的钎焊感应加热工装
CN213772239U (zh) 一种高导电铜包钢复合梁不锈钢阴极板
CN202496095U (zh) 一种高频机电容冷却装置
CN206225139U (zh) 一种带有翅片的变压器用散热器
CN212628444U (zh) 一种新型电加热板
CN208427819U (zh) 一种高效电焊机
CN212113396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变压器
CN214043427U (zh) 水冷谐振电容器
CN207753413U (zh) 一种耐火母线槽膨胀节母线
CN104218208B (zh) 一种全极耳集流盘
CN207820266U (zh) 一种感应线圈加热装置
CN214799921U (zh) 一种高效节能板材
CN202137484U (zh) 一种电机转子引线接头中频焊接装置
CN213303849U (zh) 一种变压器散热器的散热片结构
CN201508745U (zh) 高频变压器散热组件
CN202142392U (zh) 一种高频变压器汇流连接结构
CN111029610B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双极板及氢燃料电池
CN214046059U (zh) 一种铜钢复合铜瓦
CN212257376U (zh) 应用于电动工具开关的贴片式mos管散热系统
CN215643958U (zh) 一种箱沿涡流旁路器
CN204390843U (zh) 具有温差发电功能的变压器
CN221302049U (zh) 一种实现热量分流的3d均温板
CN217785914U (zh) 一种一体化钎焊板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