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14861U - 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14861U
CN215914861U CN202121984485.4U CN202121984485U CN215914861U CN 215914861 U CN215914861 U CN 215914861U CN 202121984485 U CN202121984485 U CN 202121984485U CN 215914861 U CN215914861 U CN 215914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il
intramedullary
hole
pressure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844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奇
李泳龙
郑占乐
陈伟
程晓东
张英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98448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14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14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148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包括定位手柄、髓内钉、压力钉、拉力钉和防旋锁紧钉,所述定位手柄的上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卡扣式快速接头与髓内钉的上端连接,所述髓内钉的下端插入股骨的髓腔内,上端位于股骨近端处,所述压力钉的前端穿过髓内钉上的压力钉孔并沿压力骨小梁的方向插入股骨头,所述拉力钉的前端穿过髓内钉上的压力钉孔并沿张力骨小梁的方向插入股骨头,所述防旋锁紧钉穿过髓内钉上的防旋锁紧钉孔和股骨干,在定位手柄上设有压力钉、拉力钉和防旋锁紧钉的导向装置。本实用新型的髓内钉通过卡扣式快速接头与定位手柄连接,拆装十分方便、快捷,可有效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疾病的适形钉内固定系统,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又称转子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该病多发于老年人群。该疾病患者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干预,可导致多种结构功能障碍的发生,更严重的,甚至于失去下肢活动能力。保守治疗需要长期卧床,会导致较多并发症,严重时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手术治疗是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最佳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该类疾病的主流方向有钢板内固定和适形钉内固定两种,股骨头为人体主要的受力部件,由于动力髋固定为钢板皮质固定,应用在股骨端骨折时时常因用力过大而导致翻修,因此适形钉内固定的方式为目前针对该类疾病的主流解决方案。
适形钉一般包括髓内钉、压力钉、拉力钉和防旋锁紧钉(如图1所示),为了将适形钉快速、精准地植入骨骼,医护人员需要借助定位手柄及安装在定位手柄上的导向装置进行操作。对患者的股骨进行内固定时,首先将髓内钉1的顶端与定位手柄连接,然后通过敲击定位手柄上的锤击台将髓内钉1从股骨近端打入股骨的髓腔内,髓内钉1到位后再利用定位手柄上的导向装置将压力钉、拉力钉和防旋锁紧钉植入骨骼,最后拆除定位手柄,完成断骨的内固定。目前,定位手柄一般都是通过螺钉与髓内钉连接,其缺点是操作比较繁琐,拆装耗时较长,降低了手术效率。
很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骨折线会经过粗隆顶端,而该区域为髓内钉介入的最优选区(参看图2),由于现有的髓内钉顶部均为均匀圆柱形,植入后常常会导致小转子处骨折线(骨缝)被撑开,从而影响股骨颈与股骨干的生物力学角度的恢复,甚至导致患处无法愈合而最终坏死。
植入压力钉前,首先在定位手柄5上安装压力钉钻套6和克氏针导套7,然后在克氏针导套7的导向作用下将克氏针9打入人体,再由这一指向股骨头中心的克氏针做引导将压力钉植入骨骼。但在临床使用时,由于克氏针本身挠性的影响,克氏针前端在进入皮质骨后常常会向上偏移,使克氏针的指向偏离预定的方向,从而给压力钉的安装造成较大的困难。如何有效防止克氏针偏移一直是困扰医护人员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可快速拆装的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以提高手术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包括定位手柄、髓内钉、压力钉、拉力钉和防旋锁紧钉,所述定位手柄的上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卡扣式快速接头与髓内钉的上端连接,所述髓内钉的下端插入股骨的髓腔内,上端位于股骨近端处,所述压力钉的前端穿过髓内钉上的压力钉孔并沿压力骨小梁的方向插入股骨头,所述拉力钉的前端穿过髓内钉上的压力钉孔并沿张力骨小梁的方向插入股骨头,所述防旋锁紧钉穿过髓内钉上的防旋锁紧钉孔和股骨干,在定位手柄上设有压力钉、拉力钉和防旋锁紧钉的导向装置。
上述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所述卡扣式快速接头包括两个挂钩及设置在连接杆内孔中的按键推杆、连接板和两根触发顶杆,两个挂钩的钩柄由下向上插入连接杆内孔,钩头分别与髓内钉上端面上的定位孔两侧内壁上的卡槽相对应,每个钩柄的中部通过转轴与连接杆转动连接,钩柄上端通过弹簧与连接杆的内孔的孔壁连接,从而通过弹簧的弹力使挂钩的钩头卡入对应的卡槽,两根触发顶杆的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挂钩的钩柄上端的斜面滑动接触,从而通过触发顶杆使挂钩的钩头脱离卡槽,所述按键推杆的一端与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从连接杆的内孔伸出并固定有按键。
上述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所述髓内钉的上端与股骨头相对的一侧向髓内钉的中心线方向收缩。
上述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所述髓内钉上端的横截面形状为D形或扁圆形。
上述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所述压力钉的钉杆上设有通孔,所述拉力钉穿过该通孔,所述压力钉和拉力钉的前端均设有加压螺纹,拉力钉与髓内钉之间通过螺纹配合。
上述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所述定位手柄上的导向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拉力钉钻套、防旋锁紧钉导向孔和压力钉钻套,所述压力钉钻套内活动套装有克氏针导套,引导压力钉植入骨骼的克氏针通过克氏针导套和髓内钉上的压力钉孔打入股骨头。
上述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所述压力钉钻套和拉力钉钻套均穿过定位手柄上的通孔并与定位手柄过渡配合,所述克氏针导套与压力钉钻套过渡配合。
上述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还包括克氏针校准杆,所述克氏针校准杆穿过连接杆上的通孔并通过螺纹与连接杆配合,克氏针校准杆的下端插入髓内钉的中心孔并顶在打入压力钉孔的克氏针上。
上述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所述连接杆的上部设有锤击台,所述锤击台与连接杆之间通过插槽连接。
上述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所述克氏针校准杆的上端设有转柄。
本实用新型的髓内钉通过卡扣式快速接头与定位手柄连接,拆装十分方便、快捷,可有效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效率。
本实用新型对髓内钉的上端形状进行了改进,可在不影响内固定强度的同时,避免髓内钉与骨折断端发生干涉,保证小转子处骨折线不会被撑开,从而可促进股骨颈与股骨干的生物力学角度的恢复,避免患处因无法愈合而导致骨骼坏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适形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采用传统髓内钉对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内固定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髓内钉上端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中的(a)是轴测图,图4中的(b)是侧剖视图,图4中的(c)是正剖视图;
图5是连接杆剖视图。
图中各标号如下:1、髓内钉,1-1、定位孔,1-2、定位豁口,1-3、卡槽,1-4、拉力钉孔,1-5、压力钉孔,1-6、防旋锁紧钉孔,2、压力钉,3、拉力钉,4、防旋锁紧钉,5、定位手柄,5-1、连接杆,5-2、螺纹孔,6、压力钉钻套,7、克氏针导套,8、股骨干,9、克氏针,10、股骨颈,11、股骨头,12、克氏针校准杆,13、拉力钉钻套,14、防旋锁紧钉导向孔,15、按键,16、锤击台,17、转柄,18、按键推杆,19、连接板,20、触发顶杆,21、弹簧,22、转轴,23、挂钩,24、大转子,25、粗隆,26、小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3~图5,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髓内钉1、压力钉2、拉力钉3、防旋锁紧钉4、定位手柄5、髓内钉连接杆5-1、压力钉钻套6、克氏针导套7、克氏针9、克氏针校准杆12、拉力钉钻套13、锤击台16、转柄17和卡扣式快速接头,其中,卡扣式快速接头包括按键15、按键推杆18、连接板19、触发顶杆20、弹簧21、转轴22和挂钩23。
定位手柄5通过设置在其上端的髓内钉连接杆5-1与髓内钉1的上端固定连接,为了防止髓内钉1与定位手柄5之间产生相对旋转,在髓内钉1的上端面上设有定位孔1-1,定位孔1-1的孔壁上和设有与定位手柄5上的防转卡台相匹配的定位豁口1-2,在髓内钉连接杆5-1上设有与髓内钉1上端的中心孔相对的螺纹孔5-2,克氏针校准杆12上设有与该螺纹孔5-2内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克氏针校准杆12旋入螺纹孔5-2内后,其下端可通过髓内钉1的中心孔进入髓内钉1上的压力钉孔1-5。在定位手柄5上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拉力钉钻套13、防旋锁紧钉导向孔14和压力钉钻套6,它们分别与髓内钉1上的拉力钉孔1-4、防旋锁紧钉孔1-6和压力钉孔1-5相对。
为了提高手术效率,髓内钉连接杆5-1与髓内钉1之间通过卡扣式快速接头相连接,卡扣式快速接头主要包括两个挂钩23及设置在髓内钉连接杆5-1内孔中的按键推杆18、连接板19和两根触发顶杆20,两个挂钩23的钩柄由下向上插入髓内钉连接杆5-1内孔,钩头分别与髓内钉1上端面上的定位孔1-1两侧内壁上的卡槽1-3相对应,每个钩柄的中部通过转轴22与髓内钉连接杆5-1转动连接,钩柄上端通过弹簧21与髓内钉连接杆5-1的内孔的孔壁连接,自然状态下,通过弹簧21的弹力可使挂钩23的钩头绕转轴22向外侧旋转并卡入对应的卡槽1-3,两根触发顶杆20的一端与连接板19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挂钩23的钩柄上端的斜面滑动接触,当触发顶杆20在外力作用下挤压钩柄上端的斜面时,可使挂钩23的钩头向内侧旋转并脱离卡槽1-3,同时弹簧21被压缩。按键推杆18与触发顶杆20平行,其一端与连接板19连接,另一端从髓内钉连接杆5-1的内孔伸出并固定有按键15,通过按压按键15可使触发顶杆20挤压挂钩23钩柄上端的斜面,从而使钩头脱离卡槽1-3。
参看图1和图2,当骨折线经过股骨的粗隆顶端(小转子处)时,由于骨折断端与骨干部分的结合力较小,有时近乎处于游离状态,在股骨近端开设钉孔时,开孔工具往往不能对骨折断端进行有效切削,导致髓内钉1植入后与骨折断端发生干涉,使骨折断端不能与股骨干部分贴合,小转子处骨折线被撑开。本实用新型采用切削、磨削等方式使髓内钉1的上端与股骨头相对的一侧向髓内钉1的中心线方向收缩,避免与骨折断端发生干涉,即可保证小转子处骨折线不会被撑开,很好地解决了骨折线被撑开而影响愈合的问题。
髓内钉1的上端经过切削、磨削后,其横截面形状可以是D形,即只切削、磨削与股骨头相对应的一侧;也可以是扁圆形(如图4所示),即对髓内钉1与股骨头相对应的一侧及相对的另一侧同时进行切削、磨削,这种方式可以使髓内钉1的上端向股骨干一侧倾斜,更有利于骨折断端的复位。
压力钉2的钉杆上设有与拉力钉3匹配的通孔。压力钉2和拉力钉3的前端均设有加压螺纹,可使压力钉2和拉力钉3与骨折断端牢固连接,拉力钉3与髓内钉1之间通过螺纹配合,可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髓内钉1的下端逐渐变细,可以分散股骨干所受的应力,防止股骨干局部应力过大而折断。
对患者的股骨进行内固定时,首先将髓内钉1与定位手柄5上的髓内钉连接杆5-1连接,并在髓内钉连接杆5-1上安装锤击台16,然后通过敲击锤击台16将髓内钉1打入股骨的髓腔内。
将髓内钉1与髓内钉连接杆5-1连接时,按住按键15,将髓内钉1与髓内钉连接杆5-1对接后松开按键15,即可实现髓内钉1与髓内钉连接杆5-1的快速连接;需要将髓内钉1与髓内钉连接杆5-1分离时,按下按键15,髓内钉1自动从髓内钉连接杆5-1上脱落。
髓内钉1植入后,将克氏针导套7插入压力钉钻套6,然后在克氏针导套7的导向作用下将克氏针9打入人体,再取出克氏针导套7,由这一指向股骨头中心的克氏针9和压力钉钻套6做引导将压力钉植入骨骼。为了防止克氏针9在打入皮质骨的过程中向上偏移,可将克氏针校准杆12旋入髓内钉连接杆5-1上的螺纹孔5-2中,使克氏针校准杆12的下端插入髓内钉1的中心孔中并顶在克氏针9的上部,由克氏针校准杆12阻止克氏针9向上偏移,保证克氏针9的前端指向股骨头的中心,克氏针9打入人体后立即拆除克氏针校准杆12。在植入拉力钉3和防旋锁紧钉4时,可在拉力钉钻套13和防旋锁紧钉导向孔14的导向作用下在股骨上钻孔,以确保钻孔方向的准确性。
锤击台16与髓内钉连接杆5-1之间通过插槽连接,安装和拆卸非常方便。克氏针校准杆12的上端设有转柄17,便于克氏针校准杆12的操作。为了增强克氏针校准杆12对克氏针9的阻挡作用,克氏针校准杆12的下端设计为圆头,克氏针校准杆12的直径至少是克氏针9直径的两倍。
挂钩23的钩头下部设有与髓内钉1上端面上的定位孔1-1的孔口内沿相对应的滑动斜面,便于髓内钉1与髓内钉连接杆5-1之间的连接。
压力钉钻套6和拉力钉钻套13均穿过定位手柄5上的通孔并与定位手柄5过渡配合,克氏针导套7与压力钉钻套6过渡配合,既方便拆装,又可以保证装配精度。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防止克氏针在打入皮质骨时向上偏移,提高了手术质量和治疗效果,通过设置卡扣式卡扣式快速接头,还可在保证连接牢固性的同时,节省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Claims (10)

1.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定位手柄(5)、髓内钉(1)、压力钉(2)、拉力钉(3)和防旋锁紧钉(4),所述定位手柄(5)的上端设有连接杆(5-1),所述连接杆(5-1)通过卡扣式快速接头与髓内钉(1)的上端连接,所述髓内钉(1)的下端插入股骨的髓腔内,上端位于股骨近端处,所述压力钉(2)的前端穿过髓内钉(1)上的压力钉孔(1-5)并沿压力骨小梁的方向插入股骨头(11),所述拉力钉(3)的前端穿过髓内钉(1)上的压力钉孔(1-5)并沿张力骨小梁的方向插入股骨头(11),所述防旋锁紧钉(4)穿过髓内钉(1)上的防旋锁紧钉孔(1-6)和股骨干,在定位手柄(5)上设有压力钉(2)、拉力钉(3)和防旋锁紧钉(4)的导向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卡扣式快速接头包括两个挂钩(23)及设置在连接杆(5-1)内孔中的按键推杆(18)、连接板(19)和两根触发顶杆(20),两个挂钩(23)的钩柄由下向上插入连接杆(5-1)内孔,钩头分别与髓内钉(1)上端面上的定位孔(1-1)两侧内壁上的卡槽(1-3)相对应,每个钩柄的中部通过转轴(22)与连接杆(5-1)转动连接,钩柄上端通过弹簧(21)与连接杆(5-1)的内孔的孔壁连接,从而通过弹簧(21)的弹力使挂钩(23)的钩头卡入对应的卡槽(1-3),两根触发顶杆(20)的一端与连接板(19)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挂钩(23)的钩柄上端的斜面滑动接触,从而通过触发顶杆(20)使挂钩(23)的钩头脱离卡槽(1-3),所述按键推杆(18)的一端与连接板(19)连接,另一端从连接杆(5-1)的内孔伸出并固定有按键(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髓内钉(1)的上端与股骨头(11)相对的一侧向髓内钉(1)的中心线方向收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髓内钉(1)上端的横截面形状为D形或扁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压力钉(2)的钉杆上设有通孔,所述拉力钉(3)穿过该通孔,所述压力钉(2)和拉力钉(3)的前端均设有加压螺纹,拉力钉(3)与髓内钉(1)之间通过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手柄(5)上的导向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拉力钉钻套(13)、防旋锁紧钉导向孔(14)和压力钉钻套(6),所述压力钉钻套(6)内活动套装有克氏针导套(7),引导压力钉(2)植入骨骼的克氏针(9)通过克氏针导套(7)和髓内钉(1)上的压力钉孔(1-5)打入股骨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压力钉钻套(6)和拉力钉钻套(13)均穿过定位手柄(5)上的通孔并与定位手柄(5)过渡配合,所述克氏针导套(7)与压力钉钻套(6)过渡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克氏针校准杆(12),所述克氏针校准杆(12)穿过连接杆(5-1)上的通孔并通过螺纹与连接杆(5-1)配合,克氏针校准杆(12)的下端插入髓内钉(1)的中心孔并顶在打入压力钉孔(1-5)的克氏针(9)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杆(5-1)的上部设有锤击台(16),所述锤击台(16)与连接杆(5-1)之间通过插槽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克氏针校准杆(12)的上端设有转柄(17)。
CN202121984485.4U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 Active CN215914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84485.4U CN215914861U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84485.4U CN215914861U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14861U true CN215914861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20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84485.4U Active CN215914861U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148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14286B2 (en) Bone screw with multiple thread profiles for far cortical locking and flexible engagement to a bone
JP6549368B2 (ja) 整形外科用インプラント及び骨ねじアセンブリ
JP5868923B2 (ja) 遠位脛骨平板固定装置
US5312406A (en) Method of treating an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US5167663A (en) Femoral fracture device
US7799030B2 (en) Orthopaedic plate and screw assembly
US7425213B2 (en) Method of endosteal nailing
US7780667B2 (en) Orthopaedic plate and screw assembly
US20070219636A1 (en) implant assembly for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
CA2646386A1 (en) Orthopaedic plate and screw assembly
WO1980001874A1 (en) Orthopedic device
CN106913368B (zh) 微创难复性顺粗隆间骨折复位钳
CN110974383A (zh) 一种股骨髓内钉装置
CN113813036A (zh) 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
CN215914861U (zh) 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适形钉内固定系统
CN113813037A (zh) 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适形钉的植入装置
CN215899856U (zh) 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适形钉的植入装置
CN114983547A (zh) 一种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辅助装置
US11583328B2 (en) Femoral nail and instrumentation system
CN209253081U (zh) Pfna股骨近端髓内钉器械
CN215914856U (zh) 一种用于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适形钉
CN216933419U (zh) 一种髓内螺钉
CN219230080U (zh) 一种股骨髓内固定装置
CN219021477U (zh) 一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装置
CN113813034A (zh) 一种用于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适形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