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13304U -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13304U
CN215913304U CN202122185836.1U CN202122185836U CN215913304U CN 215913304 U CN215913304 U CN 215913304U CN 202122185836 U CN202122185836 U CN 202122185836U CN 215913304 U CN215913304 U CN 2159133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air
vent hole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858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柳铭
陈义福
吴林
瞿江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ew Tobacco Products Co ltd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ew Tobacco Products Co ltd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ew Tobacco Products Co ltd,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ew Tobacco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8583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133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133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133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气溶胶产生制品的容纳部和气溶胶产生制品的长度适配装置,其中,长度适配装置包括:调长杆,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气溶胶产生制品的延伸方向一致,调长杆能够沿第一方向插入容纳气溶胶产生制品的容纳部,调长杆位于容纳部内的一端的端面用于支撑气溶胶产生制品;操作部,与调长杆连接,用于驱动调长杆沿第一方向运动,以调节调长杆在容纳部内的插入长度。本实用新型的长度适配装置能够适配不同设计参数的气溶胶产生制品,适用性广。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容纳部和气量调节装置,可以调节加热时的进气量,方便在实验室对具有不同设计参数的多种气溶胶产生制品进行测试。

Description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消费者降低传统烟草带来的危害的一种选择,新型气溶胶产生制品近年来的发展势头迅猛,常见的气溶胶产生制品按照气溶胶产生材料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电子烟、加热卷烟等大类。电子烟中用于产生气溶胶的是液体材料,而加热卷烟中用于产生气溶胶的是固体材料,例如是烟草薄片、烟草颗粒、烟丝、再造烟草等。即,气溶胶产生制品包含产生气溶胶的固体材料,也即固态烟媒。
示例性地,在固态烟媒正常使用的过程中,会被加热至200℃以上而不燃烧,从而可以避免吸入传统烟草制品由于燃烧和高温(高达800℃)降解产生的有害成分。这种包含固体发烟材料的气溶胶产生制品在结构上包括发烟单元、降温单元、过滤单元和裹覆单元。其中,发烟单元是被加热单元加热产生可吸入的气溶胶的基质,可以是上述的烟草薄片、烟草颗粒等。
根据加热体的形式,市面上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主要分为内部加热和外部加热两种主要形式。这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具有容纳部,容纳部包括供气溶胶产生制品插入的空腔,实现对气溶胶产生制品的容纳。如果采用内部加热方式,加热元件(如加热针、加热片等)伸入容纳部内,并插入气溶胶产生制品的发烟单元中,从发烟单元内部进行热传导形成气溶胶。如果采用外部加热,加热元件(如加热环、加热丝等)设置于容纳部的内壁上,并环绕气溶胶产生制品设置,从发烟单元外部进行热传导形成气溶胶。
目前市面上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在加热体确定及设计完成后,往往只能确定适配同一种气溶胶产生制品,抽吸时的阻力也由于结构设计确定,不能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差异。另外,在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也需要用不同规格的气溶胶产生制品以及吸阻参数进行试验,若不能调整参数,频繁更换气溶胶产生装置进行实验,会大大降低研发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存在的不能适配多种不同规格的气溶胶产生制品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气溶胶产生制品的容纳部,还包括气溶胶产生制品的长度适配装置,其中,长度适配装置包括:
调长杆,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气溶胶产生制品的延伸方向一致,调长杆能够沿第一方向插入容纳气溶胶产生制品的容纳部,调长杆位于容纳部内的一端的端面用于支撑气溶胶产生制品;
操作部,与调长杆连接,用于驱动调长杆沿第一方向运动,以调节调长杆在容纳部内的插入长度。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气溶胶产生装置中设置了长度适配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气溶胶产生装置,能很方便地调节气溶胶产生制品被加热的长度,以适配不同类型的气溶胶产生制品。例如,在进行测试时,可以先将需要测试的气溶胶产生制品放入容纳部中,根据气溶胶产生制品发烟单元的长度来调节操作部。示例性地,当本实用新型的长度适配装置需要被从适配发烟单元的长度为10cm的气溶胶产生制品转换到适配发烟单元的长度为12cm 的气溶胶产生制品时,需要调节操作部,使调长杆沿第一方向运动向下运动,由于气溶胶产生制品放置在调长杆的端部,调长杆向下运动可以使气溶胶产生制品在第一方向上置于容纳部的长度上限增大,由10cm变为12cm,此时,气溶胶产生制品的发烟单元可以完全置于容纳部中,以完成对发烟单元长度的适配。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长度适配装置,能够使具有不同发烟单元长度的气溶胶产生制品在同一装置中进行测试,不用在测试不同型号的气溶胶产生制品时更换容置气溶胶产生制品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可以提高气溶胶产生装置的适用性,方便新产品的研发。
进一步地,调长杆包括贯穿调长杆的第一通气孔;操作部包括:
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
孔径调节部,用于选择与第一通气孔连通的相应孔径的第二通气孔,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形成与外界连通的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气溶胶产生装置还提供了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在需要调节气溶胶产生制品测试的吸阻参数时,只需操作孔径调节部选择相应孔径的第二通气孔,即可实现对进气量的调整来达到调节吸阻参数的目的。从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不仅能够适配不同气溶胶产生制品发烟单元的长度,还能在测试气溶胶产生制品时调节吸阻参数,可以提高研发效率、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进一步地,第一通气孔沿第一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操作部用于沿周向运动以驱动调长杆沿第一方向运动,周向环绕第一方向。
进一步地,调长杆包括沿第一方向分布的上杆体和下杆体,下杆体与操作部螺纹连接,上杆体与限位装置配合以使操作部沿周向运动时调长杆沿第一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上杆体的外周设有至少一个限制旋转槽,限制旋转槽沿第一方向延伸,限位装置为凸筋,凸筋位于限制旋转槽内。
进一步地,下杆体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操作部包括调气杆,调气杆内壁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调气杆能够沿周向运动,在第一方向上不运动。
进一步地,操作部还包括操作杆,操作杆套设于调气杆的外表面,操作杆用于驱动调气杆沿周向旋转。
进一步地,调气杆具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操作杆具有第三通气孔和密封件,操作杆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
在第一位置,操作杆能够沿周向相对调气杆旋转,以使第三通气孔与相应孔径的第二通气孔连通,密封件与操作杆沿周向同步旋转,第二通气孔、第三通气孔以及贯穿调长杆的第一通气孔形成与外界连通的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
在第二位置,操作杆与调气杆固定连接,密封件能够密封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中不与第三通气孔连通的第二通气孔。
进一步地,操作杆能够沿第一方向与调气杆分离,以由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
进一步地,调气杆内设有流通部件,流通部件上设有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流通部件与调气杆的内壁形成密封件容纳部;
密封件包括第四通气孔和第一限位部,密封件位于密封件容纳部内;
操作杆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与第一限位部相配合以使密封件与操作杆沿周向同步旋转,第三通气孔与第四通气孔连通,密封件的端部与流通部件相贴合以密封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中不与第三通气孔连通的第二通气孔。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凹凸配合;
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密封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密封件容纳部内,在第一位置,第二限位部能够沿第一方向与第一限位部分离。
进一步地,操作杆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操作部还包括:弹性件,沿第一方向,弹性件一端与第一限位结构的一端抵接,另一端与长度适配装置所安装的外部构件抵接,弹性件能够被压缩以使操作杆沿第一方向与调气杆分离;在第二位置,第一限位结构的另一端与调气杆相抵,以驱动调气杆沿周向同步旋转。
进一步地,弹性件套设于操作杆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调气杆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在第二位置,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凹凸配合,以实现同步周向旋转。
进一步地,沿第一方向,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其中之一设有限位凸起,另一设有与限位凸起配合的限位凹槽。
进一步地,调长杆上还设有第三限位结构,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与长度适配装置所安装的外部构件相抵,以限制调长杆沿第一方向运动的距离。
进一步地,容纳部为发热体,用于加热置于发热体中的气溶胶产生制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气溶胶产生制品的容纳部和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气量调节装置,其中,气量调节装置包括:
第一通气孔,能够与容纳气溶胶产生制品的容纳部连通;
操作部,包括:
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
孔径调节部,用于选择与第一通气孔连通的相应孔径的第二通气孔,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形成与外界连通的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设置了气量调节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气溶胶产生装置,能方便在实验室中测试抽吸阻力时调节吸阻参数,提高研发效率、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例如,本实用新型的气量调节装置提供了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在需要调节气溶胶产生制品测试的吸阻参数时,只需操作孔径调节部选择相应孔径的第二通气孔,即可实现对进气量的调整来达到调节吸阻参数的目的。
进一步地,气量调节装置包括:
调气杆,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气溶胶产生制品的延伸方向一致,调气杆具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周向环绕第一方向;
操作杆,操作杆套设于调气杆的外表面,操作杆具有第三通气孔和密封件,操作杆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
在第一位置,操作杆能够沿周向相对调气杆旋转,以使第三通气孔与相应孔径的第二通气孔连通,密封件与操作杆沿周向同步旋转,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第三通气孔形成与外界连通的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
在第二位置,操作杆与调气杆固定连接,密封件密封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中不与第三通气孔连通的第二通气孔。
进一步地,操作杆能够沿第一方向与调气杆分离,以由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
进一步地,调气杆内设有流通部件,流通部件上设有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流通部件与调气杆的内壁形成密封件容纳部;
密封件包括第四通气孔和第一限位部,密封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密封件容纳部内;
操作杆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与第一限位相配合以使密封件与操作杆沿周向同步旋转,第三通气孔与第四通气孔连通,密封件的端部与流通部件相贴合以密封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中不与第三通气孔连通的第二通气孔。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凹凸配合;
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密封件位于密封件容纳部内,在第一位置,第二限位部能够沿第一方向与第一限位部分离。
进一步地,操作杆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气量调节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沿第一方向,弹性件一端与第一限位结构的一端抵接,另一端与气量调节装置所安装的外部构件抵接,弹性件能够被压缩以使操作杆沿第一方向与调气杆分离。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爆炸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剖面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热体支架的立体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长杆的立体图;
图5A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气杆的立体图;
图5B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气杆的仰视图;
图6A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件的立体图;
图6B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件的俯视图;
图6C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件的仰视图;
图7A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操作杆的立体图一;
图7B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操作杆的立体图二。
附图标记:
10-发热体支架 11-凸筋 20-垫圈
30-壳体支架 40-调长杆 41-上杆体
411-限制旋转槽 42-第三限位结构 43-下杆体
44-第一通气孔 50-调气杆 51-第二限位结构
511-限位凹槽 52-流通部件 521-第二通气孔
60-密封件 61-第四通气孔 70-操作杆
71-第一限位结构 711-限位凸起 72-第三通气孔
80-弹性件 90-发热体 100-气溶胶产生制品
110-操作部 120-孔径调节部 130-气溶胶产生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130,包括用于容纳气溶胶产生制品100的容纳部和气溶胶产生制品100的长度适配装置,长度适配装置包括:调长杆40 和操作部110。其中,调长杆40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即为图1和图2中的Z方向。第一方向与气溶胶产生制品100的延伸方向一致,调长杆40能够沿第一方向插入容纳气溶胶产生制品100的容纳部,调长杆40位于容纳部内的一端的端面用于支撑气溶胶产生制品100。操作部110与调长杆40连接,用于驱动调长杆40沿第一方向运动,以调节调长杆40在容纳部内的插入长度。
本实用新型中,容纳部指在气溶胶产生装置130正常使用时,在气溶胶产生装置130 内用于容纳气溶胶产生制品100的部分。在调节长度适配装置以测试不同的气溶胶产生制品100的过程中,容纳部在第一方向上可以容纳气溶胶产生制品100的长度会随着调长杆40插入容纳部的长度而发生相应变化。
例如,在进行测试时,可以先将需要测试的气溶胶产生制品100放入容纳部中,根据气溶胶产生制品100发烟单元的长度来调节操作部110。示例性地,当本实用新型的长度适配装置需要被从适配发烟单元的长度为10cm的气溶胶产生制品100转换到适配发烟单元的长度为12cm的气溶胶产生制品100时,需要调节操作部110,使调长杆40沿第一方向运动向下运动,由于气溶胶产生制品100放置在调长杆40的端部,调长杆40向下运动可以使气溶胶产生制品100在第一方向上可置于容纳部内的长度增大,气溶胶产生制品100 的发烟单元能够完全置于容纳部中,完成对发烟单元长度的适配。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长度适配装置,能够使具有不同发烟单元长度的气溶胶产生制品100在同一装置中进行测试,不用在测试不同型号的气溶胶产生制品100时更换容置气溶胶产生制品的气溶胶产生装置 130,可以提高气溶胶产生装置130的适用性,方便新产品的研发。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操作部110用于沿周向运动以驱动调长杆40沿第一方向运动,周向(图1中X方向)环绕第一方向。即,操作部100通过周向运动转化为调长杆40在第一方向上的直线运动。需说明的是,本申请对驱动调长杆沿第一方向运动的形成方式不作限制,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操作部沿第一方向运动,以驱动调长杆沿第一方向运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调长杆40是圆柱状的。在其他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调长杆也可以是方形或其他形状。本申请对调长杆的形状和规格不作限制,只要能够置于气溶胶产生制品所安装的外部构件中实现被操作部驱动沿第一方向运动即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气溶胶产生制品100所安装的外部构件指的是气溶胶产生装置130的壳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调长杆40包括沿第一方向分布的上杆体41和下杆体43,下杆体43与操作部110螺纹连接,上杆体41与限位装置配合,能在操作部110 沿周向运动时,使调长杆40沿第一方向运动。上述下杆体与操作部螺纹连接可以是下杆体外表面设置的外螺纹与操作部中设置的内螺纹配合,也可以是下杆体内设置的内螺纹与操作部外表面设置的外螺纹配合,本申请对下杆体和操作部螺纹配合的方式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上杆体41和下杆体43是一体设置的,在其他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上杆体和下杆体还可以可拆卸地连接,例如采用螺纹连接或者卡接,本申请对调长杆中上下杆体的连接方式不作限制,只要上杆体和下杆体能够固定连接,并且实现同步运动即可。
在其他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用操作部的周向运动驱动调长杆沿第一方向的运动也可以通过类似丝杠丝杆的结构完成,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螺纹配合。
本申请对上述限位装置的具体类型也不作限制,能够限制调长杆的周向运动的形式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例如,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4,上杆体41的外周设有至少一个限制旋转槽411,限制旋转槽411沿第一方向延伸,限位装置为凸筋11,凸筋11位于限制旋转槽411内,用于与限制旋转槽411配合,使操作部110沿周向运动时,调长杆40在周向上不运动。相当于,凸筋11与限制旋转槽411凹凸配合,以限制操作部 110的周向运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4,限位装置为气溶胶产生装置130中的发热体支架10,发热体支架10上设有三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凸筋11,相应地,调长杆40的上杆体41上设有三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限制旋转槽411。在一些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调长杆上也可以设置一个、两个、四个等其他数量的限制旋转槽,发热体支架上也可以设置与调长杆上限制旋转槽数量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凸筋,此处对限制旋转槽和凸筋的设置数量不作限制,只要能限制调长杆使其不做周向运动即可。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限位装置即发热体支架10是气溶胶产生制品100所安装的外部构件即气溶胶产生装置130的壳体的一部分,用于支撑设于气溶胶产生装置130内的发热体90,在本实施例中,发热体90具有圆形管状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发热体90固定在气溶胶产生装置130内。在其他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热体的形状还可以是环状或其他形状,本申请对发热体的形状不作限制,只要能够对置于发热体中的气溶胶产生制品进行加热即可。
示例性地,当发热体支架10上的凸筋11与上杆体41上的限制旋转槽411配合时,可以限制调长杆40沿周向旋转。在本实施例中,发热体支架10套设于调上杆体41外表面,发热体支架10上的三个凸筋11完全卡合在上杆体41上的三个限制旋转槽411中,当操作部110沿周向运动时,由于发热体支架10相对于气溶胶产生装置130的壳体是固定的,在凸筋11和限制旋转槽411的配合下,调长杆40无法发生周向运动只能沿第一方向运动。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4和图5A-5B,调长杆40的下杆体43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未示出),操作部110包括调气杆50,调气杆50内壁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未示出),调气杆50能够沿周向运动,在第一方向上不运动。如上所述,调气杆与下杆体之间的螺纹配合也可以是设置在调气杆外表面的外螺纹与设置在调长杆内的内螺纹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5A-5B,壳体支架30也是气溶胶产生装置130的一部分,并固定在气溶胶产生装置130内,调气杆50一端部与壳体支架30抵接,当调气杆50沿周向运动时,由于壳体支架30的限制,调气杆50无法沿第一方向向发热体支架10的方向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在发热体支架10和壳体支架30之间还设有垫圈20。垫圈20由硅胶制成,中间设有孔,调长杆40在沿第一方向运动时可以穿过垫圈20,并与垫圈 20过盈配合,保证气流通道的良好密封性。
使用时,当调气杆50沿周向运动时,在相互配合的螺纹的作用下,调气杆50可以带动调长杆40运动,而调长杆40在限制旋转槽411和凸筋11的作用下,会将周向运动转化为沿第一方向的直线运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对这种将周向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方式不作限制,只要能实现相应功能即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和图5A-5B,调长杆40包括贯穿调长杆40的第一通气孔44;操作部110包括: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521以及孔径调节部120,孔径调节部120用于选择与第一通气孔44连通的相应孔径的第二通气孔521,第一通气孔 44和第二通气孔521形成与外界连通的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在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操作部中第二通气孔521的大小是固定的,需要通过孔径调节部120进行选择相应的第二通气孔521以调整进气量。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在选择第二通气孔的过程中,可以调节孔径调节部以选择第二通气孔中的一个或多个,实现所选第二通气孔即进气量的多种组合方式。在一些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进气量还可以通过能够调整孔径的第二通气孔实现。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调长杆40中设有一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通气孔44,使在调长杆40中的气流路径最短。在本申请中,对第一通气孔的数量、延伸方向和路径不作限制,只要能够使外界气流流经第二通气孔和第一通气孔进入气溶胶产生制品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操作部110还包括操作杆70,操作杆70套设于调气杆50的外表面,用于驱动调气杆50沿周向旋转。在一些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操作杆也可以置于调气杆的内部,本申请对操作杆的形状以及操作杆和调气杆的相对位置不作限定,只要操作杆能够驱动调气杆沿周向运动即可。
参考图5A-5B至图7A-7B,调气杆50具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521。在本实施例中,操作部110上设有五个具有的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521,第二通气孔521的直径分别为0.5cm、0.8cm、1.1cm、1.4cm和1.7cm。本申请对第二通气孔的设置位置、设置数量和大小不作限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要实现对吸阻参数即进气量的调节时,例如,对于初始选定的第二通气孔521的直径为1.1cm,如果需要测试更大的吸阻参数,则需要减小进气量,选择具有更小孔径的第二通气孔521,例如可以选择孔径为0.5cm或0.8cm的第二通气孔521。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操作杆70具有第三通气孔72和密封件60,操作杆70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通气孔72设置在操作杆70的底部,在一些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三通气孔还可以设置在操作杆的侧面,本实用新型对第三通气孔的形状、大小和设置位置不作限制,只要能与第二通气孔联通,以保证外界气流可以进入气溶胶产生装置即可。
在第一位置,操作杆70能够沿周向相对调气杆50旋转,以使第三通气孔72与相应孔径的第二通气孔521连通,密封件60与操作杆70沿周向同步旋转,第二通气孔521、第三通气孔72以及贯穿调长杆40的第一通气孔44形成与外界连通的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在本申请中,操作杆70在上述第一位置处于与调气杆50分离的状态。
在第二位置,操作杆70与调气杆50固定连接,密封件60能够密封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521中不与第三通气孔72连通的第二通气孔521。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60和操作杆70分体设置。在其他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密封件和操作杆也可以一体设置,本实用新型对密封件的设置位置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在第二位置对未被选中的第二通气孔进行密封即可。
由于在第二位置时,操作杆70与调气杆50固定连接,当操作杆70转动时会带动调气杆50一起转动,此时无法对设于调气杆50上的第二通气孔521进行选择以调节进气量或吸阻参数。因此需要将操作杆70由第二位置转换到第一位置,使操作杆70与调气杆50 分离,再使操作杆70沿周向运动,密封件60与操作杆70同步进行周向运动来选择具有不同孔径的相应第二通气孔521,此时操作杆70的周向运动对调气杆50不产生影响。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操作杆70能够沿第一方向与调气杆50分离,以由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本申请对操作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的形式不做限制,例如可以是通过旋转的方式限制由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以及图5A-5B至图7A-7B,调气杆50内设有流通部件52,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521设在流通部件52上,流通部件52与调气杆50的内壁形成密封件容纳部;密封件60包括第四通气孔61和第一限位部,密封件60 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密封件容纳部内;操作杆70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与第一限位相配合以使密封件60与操作杆70沿周向同步旋转,第三通气孔72与第四通气孔61连通,密封件60的端部与流通部件52相贴合以密封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521中不与第三通气孔72连通的第二通气孔521。在本实施例中,流通部件52是设置在调气杆50内的隔板。但本申请的流通部件52不限于是隔板,还可以是其它能够提供气流通道的元件,例如设有孔的隔膜等。密封件60上的第四通气孔61的大小与操作杆70上的第三通气孔72 相同,在一些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第四通气孔和第三通气孔的大小也可以不一致,只要当操作杆在第二位置时,第三通气孔和第四通气孔能够选定相应孔径的第二通气孔满足吸阻参数测试的需求即可。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图6A-6C和图7A-7B,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凹凸配合;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密封件60位于密封件容纳部内,在第一位置,第二限位部能够沿第一方向与第一限位部分离。本实用新型对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凹凸配合的方式不作限制,需要能够实现当操作杆70由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时,密封件60 可以留在容纳部内,但是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不完全分离;并且在第一位置,操作杆 70与调气杆50分离,当操作杆70在第一位置沿周向运动时,调气杆50不运动,通过密封件60的第一限位部和操作杆70的第二限位部的配合,操作杆70可以驱动密封件60同步进行周向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60用硅胶制成,在本申请的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密封件还可以由橡胶、PVC等制成,只要在第二位置能实现对流通部件上未被选中的第二通气孔的密封即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图6A-6C和图7A-7B,操作杆70上还设有第一限位结构71。此外,长度适配装置还包括弹性件80,沿第一方向,弹性件80一端与第一限位结构71的一端抵接,另一端与长度适配装置所安装的外部构件抵接,弹性件80能够被压缩以使操作杆70沿第一方向与调气杆50分离;在第二位置,第一限位结构71的另一端与调气杆50相抵,以驱动调气杆50沿周向同步旋转。这里长度适配装置所安装的外部构件也是指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壳体。示例性地,第一限位结构71可以是设置在操作杆 70上的限位法兰。但本申请的第一限位结构71不限于是限位法兰,还可以是其它能够起到限位作用的元件,例如限位轴、限位凸缘等。
在自然状态下,操作杆70处在第二位置,弹性件80可以将操作杆70和调气杆50压紧,操作杆70和调气杆50固定连接。在需要对吸阻参数或进气量进行调整时,沿第一方向向下拉操作杆70压缩弹性件80,使操作杆70与调气杆50分离,操作杆70由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然后使操作杆70沿周向旋转,驱动密封件60同步旋转,直至选定所需的具有相应孔径的第二通气孔521。第二通气孔521选定之后,沿第一方向向上推操作杆 70,使操作杆70由第一位置恢复到第二位置,弹性件80复位,操作杆70和调气杆50恢复固定连接。
优选地,弹性件80在第一方向上能够被压缩的程度应当小于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能够分离的程度,以确保在任意的第一位置,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在第一方向上不完全分离,操作杆70的周向运动还能够带动弹性件80沿周向同步旋转以对相应孔径的第二通气孔521进行选择。当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还可以是波纹管等。本申请对弹性件材质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方便实现操作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的切换即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80为弹簧,并套设于操作杆70的外表面。在一些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弹簧可以不套设于操作杆的外表面,而是在操作杆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外壳之间沿周向设置多个。本申请对弹性件的设置数量和设置位置不作限定,只要能够使操作杆自如地进行位置切换即可。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A-6C和图7A-7B,调气杆50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51,在第二位置,第一限位结构71与第二限位结构51凹凸配合,以实现同步周向旋转。示例性地,第二限位结构51可以是设置在调气杆50上的限位法兰。但本申请的第二限位结构51不限于是限位法兰,还可以是其它能够起到限位作用的元件,例如限位轴、限位凸缘等。
进一步地,沿第一方向,第一限位结构71和第二限位结构51其中之一设有限位凸起 711,另一设有与限位凸起711配合的限位凹槽511。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71上设有限位凸起711,第二限位结构51上设有和限位凸起711配合的限位凹槽511,在第二位置,操作杆70沿周向旋转能够带动调气杆50同步转动。需要调整测试的吸阻参数时,操作杆70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限位凸起711与限位凹槽511沿第一方向分离,操作杆70顺利地由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使操作杆70沿周向转动直至选定的相应孔径的第二通气孔521,然后推动操作杆70沿第一方向向上运动,限位凸起711与限位凹槽511沿第一方向对接,实现凹凸配合,操作杆70 回到第二位置,实现操作杆70和调气杆50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调长杆40上还设有第三限位结构42,用于沿第一方向与长度适配装置所安装的外部构件相抵,以限制调长杆40沿第一方向运动的距离。在调长杆40沿第一方向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当第三限位结构42与气溶胶产生装置130中的壳体支架30抵接时,调长杆40达到在第一方向上向上运动的极限。示例性地,第三限位结构 42可以是设置在调长杆40上的限位法兰。但本申请的第三限位结构42不限于是限位法兰,还可以是其它能够起到限位作用的元件,例如限位开关、限位凸缘等。
进一步地,容纳部为发热体90,用于加热置于发热体90中的气溶胶产生制品100。
使用本申请的气溶胶产生装置130来调节气溶胶产生制品100在发热体90中的容纳长度时,操作杆70处在第二位置,此时只需旋动操作杆70,在第一限位结构71的限位凸起711和第二限位结构51的限位凹槽511的配合下,操作杆70能够带动调气杆50沿周向同步运动。由于调气杆50与调长杆40螺纹配合,因此调长杆40也有周向运动的趋势,但在发热体支架10上的凸筋11的限制下,调长杆40的周向运动趋势转化为沿第一方向的直线运动,如此实现气溶胶产生制品100在发热体90内被加热的长度的调节,以适配具有不同外观设计参数的气溶胶产生制品100。
本申请的气溶胶产生装置130同时还可用来调节加热气溶胶产生制品100时的进气量或吸阻参数。自然状态下,操作杆70处于第二位置。需要调节气量时,首先要将操作杆70由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操作杆70要沿第一方向向下拉压缩弹簧使操作杆70与调气杆50分离。具体地,先使第一限位结构71与调气杆操作法兰51完全分离,再使操作杆70沿周向运动,带动密封件60同步运动,当选定所需气量对应的第二通气孔521后,再将操作杆70沿第一方向推入,第一限位结构71与调气杆操作法兰51恢复配合,弹簧复位,使操作杆70与调气杆50恢复固定连接,完成对进气量的调整。在测定吸阻参数时,外界气流依次流经第三通气孔72、第四通气孔61、第二通气孔521和第一通气孔44,进入气溶胶产生制品100内。
另一方面,参照图1、图2和图6A-6C,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130,包括用于容纳气溶胶产生制品100的容纳部和气溶胶产生装置130的气量调节装置,其中,气量调节装置包括:能够与容纳气溶胶产生制品100的容纳部连通第一通气孔44和操作部110。
操作部110包括: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521和孔径调节部120,孔径调节部120 用于选择与第一通气孔44连通的相应孔径的第二通气孔521,第一通气孔44和第二通气孔521形成与外界连通的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2、图5A-5B至图7A-7B,气量调节装置包括调气杆50和操作杆70。其中,调气杆50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气溶胶产生制品 100的延伸方向一致,调气杆50具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 521,周向环绕第一方向。操作杆70套设于调气杆50的外表面,操作杆70上设有第三通气孔72和密封件60,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
在第一位置,操作杆70能够沿周向相对调气杆50旋转,以使第三通气孔72与相应孔径的第二通气孔521连通,密封件60与操作杆70沿周向同步旋转,第一通气孔44、第二通气孔521、第三通气孔72形成与外界连通的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
在第二位置,操作杆70与调气杆50固定连接,密封件60密封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521中不与第三通气孔72连通的第二通气孔521。
在本实施例中,气量调节装置还包括至少一部分置于调气杆50内的调长杆40,第一通气孔44设于调长杆40内并贯穿调长杆40主体。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未示出)中,气量调节装置不包括调长杆,这样第一通气孔设在调气杆内,与第二通气孔和第三通气孔形成与外界连通的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操作杆70能够沿第一方向与调气杆50分离,以由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以及图5A-5B至图7A-7B,调气杆50内设有流通部件52,流通部件52上设有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521,流通部件52与调气杆50 的内壁形成密封件容纳部。其中,密封件60包括第四通气孔61和第一限位部,密封件60 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密封件容纳部内。操作杆70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与第一限位相配合以使密封件60与操作杆70沿周向同步旋转,第三通气孔72与第四通气孔61连通,密封件60的端部与流通部件52相贴合以密封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521中不与第三通气孔72连通的第二通气孔521。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部110上具有五个沿周向间隔设置在流通部件52上的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521,直径分别为0.5cm、0.8cm、1.1cm、1.4cm和1.7cm。本申请对第二通气孔的设置数量和大小不作限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设置。在本申请中要实现对吸阻参数即进气量的调节时,例如,对于初始选定的第二通气孔521的直径为1.1cm,如果需要测试更大的吸阻参数,则需要减小进气量,选择具有更小孔径的第二通气孔521,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选择孔径为0.5cm或0.8cm的第二通气孔521。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A-6C和图7A-7B,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凹凸配合。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密封件60位于密封件容纳部内,在第一位置,第二限位部能够沿第一方向与第一限位部分离。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60由硅胶制成。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密封件还可以由橡胶、PVC等制成,只要能实现对流通部件上第二通气孔的密封即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图6A-6C和图7A-7B,操作杆70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71,气量调节装置还包括:弹性件80,沿第一方向,弹性件80一端与第一限位结构71的一端抵接,另一端与气量调节装置所安装的外部构件抵接,弹性件80能够被压缩以使操作杆70沿第一方向与调气杆50分离。这里气量调节装置所安装的外部构件也是指气溶胶产生装置130的壳体。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80为弹簧,并套设于操作杆70的外表面,在第二位置,由于弹簧可以将操作杆70和调气杆50压紧,能够避免当操作杆70沿周向运动时发生沿第一方向的运动。弹性件80在第一方向上能够被压缩的程度应当小于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能够分离的程度,以确保当由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时,操作杆70能够带动弹性件80沿周向同步旋转。当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还可以是波纹管等,也可以沿操作杆周向设置多个。本申请对弹性件的设置位置和数量以及材质等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方便实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切换即可。
采用本申请的气溶胶产生装置130,可以很方便地调节加热气溶胶产生制品100时的进气量。自然状态下,操作杆70处于第二位置。需要调节气量时,首先要将操作杆70由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具体地,操作杆70要沿第一方向与调气杆50分离,使第一限位结构71与调气杆50完全分离,再使操作杆70做周向运动,此时调气杆50不运动,操作杆70可以带动密封件60同步运动,当选定所需气量对应的第二通气孔521后,再将操作杆70沿第一方向推入,弹簧复位,使操作杆70与调气杆50恢复固定连接,完成对进气量的调整。
虽然通过参照本申请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申请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4)

1.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气溶胶产生制品的容纳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气溶胶产生制品的长度适配装置,所述长度适配装置包括:
调长杆,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气溶胶产生制品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调长杆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插入所述容纳部,所述调长杆位于所述容纳部内的一端的端面用于支撑所述气溶胶产生制品;
操作部,与所述调长杆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调长杆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以调节所述调长杆在所述容纳部内的插入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长杆包括贯穿所述调长杆的第一通气孔;所述操作部包括:
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
孔径调节部,用于选择与所述第一通气孔连通的相应孔径的所述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和所述第二通气孔形成与外界连通的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用于沿周向运动以驱动所述调长杆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所述周向环绕所述第一方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长杆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的上杆体和下杆体,所述下杆体与所述操作部螺纹连接,所述上杆体与限位装置配合以使所述操作部沿所述周向运动时,所述调长杆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体的外周设有至少一个限制旋转槽,所述限制旋转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限位装置为凸筋,所述凸筋位于所述限制旋转槽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杆体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操作部包括调气杆,所述调气杆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调气杆能够沿所述周向运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不运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还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套设于所述调气杆的外表面,所述操作杆用于驱动所述调气杆沿所述周向旋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气杆具有多个沿所述周向间隔分布的所述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所述操作杆具有第三通气孔和密封件,所述操作杆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操作杆能够沿所述周向相对所述调气杆旋转,以使所述第三通气孔与所述相应孔径的第二通气孔连通,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操作杆沿所述周向同步旋转,所述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三通气孔以及贯穿调长杆的所述第一通气孔形成与外界连通的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操作杆与所述调气杆固定连接,所述密封件能够密封所述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中不与所述第三通气孔连通的所述第二通气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调气杆分离,以由所述第二位置切换到所述第一位置。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气杆内设有流通部件,所述流通部件上设有所述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所述流通部件与所述调气杆的内壁形成密封件容纳部;
所述密封件包括第四通气孔和第一限位部,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密封件容纳部内;
所述操作杆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配合以使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操作杆沿所述周向同步旋转,所述第三通气孔与所述第四通气孔连通,所述密封件的端部与所述流通部件相贴合以密封所述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中不与所述第三通气孔连通的所述第二通气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凹凸配合;
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密封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密封件容纳部内,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分离。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长度适配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的一端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长度适配装置所安装的外部构件抵接,所述弹性件能够被压缩以使所述操作杆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调气杆分离;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调气杆相抵,以驱动所述调气杆沿所述周向同步旋转。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操作杆的外表面。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气杆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凹凸配合,以实现同步周向旋转。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其中之一设有限位凸起,另一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的限位凹槽。
1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长杆上还设有第三限位结构,所述第三限位结构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长度适配装置所安装的外部构件相抵,以限制所述调长杆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的距离。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为发热体,用于加热置于所述发热体中的所述气溶胶产生制品。
19.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气溶胶产生制品的容纳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气量调节装置,所述气量调节装置包括:
第一通气孔,能够与所述容纳部连通;
操作部,包括:
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
孔径调节部,用于选择与所述第一通气孔连通的相应孔径的所述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和所述第二通气孔形成与外界连通的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量调节装置包括:
调气杆,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气溶胶产生制品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调气杆具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所述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所述周向环绕所述第一方向;
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套设于所述调气杆的外表面,所述操作杆具有第三通气孔和密封件,所述操作杆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操作杆能够沿所述周向相对所述调气杆旋转,以使所述第三通气孔与相应孔径的所述第二通气孔连通,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操作杆沿所述周向同步旋转,所述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三通气孔形成与外界连通的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操作杆与所述调气杆固定连接,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中不与所述第三通气孔连通的所述第二通气孔。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调气杆分离,以由所述第二位置切换到所述第一位置。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气杆内设有流通部件,所述流通部件上设有所述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所述流通部件与所述调气杆的内壁形成密封件容纳部;
所述密封件包括第四通气孔和第一限位部,所述密封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密封件容纳部内;
所述操作杆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相配合以使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操作杆沿所述周向同步旋转,所述第三通气孔与所述第四通气孔连通,所述密封件的端部与所述流通部件相贴合以密封所述多个不同孔径的第二通气孔中不与所述第三通气孔连通的所述第二通气孔。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凹凸配合;
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密封件容纳部内,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分离。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气量调节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的一端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气量调节装置所安装的外部构件抵接,所述弹性件能够被压缩以使所述操作杆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调气杆分离。
CN202122185836.1U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Active CN2159133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5836.1U CN215913304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5836.1U CN215913304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13304U true CN215913304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19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85836.1U Active CN215913304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133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18765B2 (ja) 可変空気吸込み口を備えたエアロゾル発生システム
US9888720B2 (en) Cartridge for electronic cigarette
US9206963B2 (en) Aroma diffusing night lamp assembly
CN108289502B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
US20190142069A1 (en) Atomizing head,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thereof
US20210353883A1 (en) Tip & assembly for thermal extraction device
US9814266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WO2016065598A1 (zh) 雾化组件和电子烟
CN108208935B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US20160366941A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with oval shaped cross section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of
CN208941050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05707983B (zh) 电子烟
CN215913304U (zh)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08143000A (zh) 烟弹及其雾化器、电子烟
US20200323267A1 (en) Diffuser, diffuser assembly, and adjustable vaporization chamber for exothermal vaporizer
KR20190142279A (ko) 탈착식 기능확장모듈을 구비한 송풍 장치
GB2391163A (en) Steam grill
EP3332658A2 (en) Atomizer with easy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same
CN115777992A (zh)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1642834U (zh) 灸器
US20140126181A1 (en) Safety aroma diffusing night lamp assembly
WO2021027433A1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08685176B (zh) 调气机构及其电子烟
WO2018077004A1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113455716A (zh) 多口味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