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12097U - 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发射组件及接收组件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发射组件及接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12097U
CN215912097U CN202121629484.8U CN202121629484U CN215912097U CN 215912097 U CN215912097 U CN 215912097U CN 202121629484 U CN202121629484 U CN 202121629484U CN 215912097 U CN215912097 U CN 215912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sible light
light communication
end cover
rear end
underwater vis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294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徽
薛少锋
何英
杨怀宇
胡林
李红成
甘若宏
李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Qianwei Technologie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Qianwei Technologi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Qianwei Technologie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Qianwei Technologi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294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12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12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12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发射组件及接收组件,其中,所述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用于安装发射组件的发射结构或是接收组件的接收结构;所述后端盖的内侧面上固定有多条平行设置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固定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为所述发射组件的电路板或所述接收组件的电路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的筒体后端盖设置多个互相平行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用于固定电路板,避免了电路板容易在筒体内晃动而损坏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安装方便的同时可以使得筒体可以在深海下保证良好的密封性。

Description

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发射组件及接收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可见光通信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发射组件及接收组件。
背景技术
水下无线通信是指在水环境中通过无线载波传输数据,载波可以是电磁波、声波和光波。利用光波作为传输载体的水下无线光通信,英文缩写为UWOC。
可见光通信是利用LED的高速亮灭响应特性,来实现无线传输的新型信息技术,可见光通信具有高速率性、无电磁辐射、密度高、成本低、频谱丰富和高保密性的技术优势。
由于无线电波无法在水下传播,现有的水下通信更多的还是采用有线传输。而可见光在水下的传播是可行的,因此,可见光通信也能适用于传统无线传输的电磁波信号无法在水下进行传输的情景。目前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一般需要潜入水下50米左右,在此深度范围内光线极弱,因此需要可见光通信设备具备良好的光线发射效果,一方面需要高亮度的LED灯,另一方面需要在设备内安装聚光杯,目前的聚光杯体积较大,而设备的电路板一般是直接放置在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的筒体内,或是使用填充物将电路板固定,导致现有的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电路板容易在筒体内晃动而损坏。综上所述,如何实现更好地固定电路板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可见光通信设备电路板固定不合理导致的电路板容易在筒体内晃动而损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及光通信接收组件,其具有多条平行设置的连接架,连接架上固定有电路板,连接架将电路板固定在筒体的后端盖处,从而避免了电路板损坏,使得筒体内部结构设计更加科学美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所述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用于安装发射组件的发射结构或是接收组件的接收结构;
所述后端盖的内侧面上固定有多条平行设置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固定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为所述发射组件的电路板或所述接收组件的电路板。
在此实施例中,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包括发射组件和接收组件,发射组件和接收组件分别安装在不同的筒体内,信息从发射组件的发射结构射出而被接收组件的接收结构接收,为了将电路板稳定固定在筒体内,筒体的后端盖内侧面安装有多个平行设置的连接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的一端为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后端盖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远离后端盖的一侧延伸有垂直于后端盖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柱,所述电路板经螺栓与所述安装柱固定连接。
此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架的具体结构,固定座和安装座整体呈“T”型结构,固定座可以卡接在后端盖上,具体可以在后端盖固定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接条,将固定座插入两个平行设置的卡接条之间,固定座的一端抵接于卡接条端部的限位头上,两个卡接条均与固定座过盈配合,从而限制固定座从后端盖脱离。安装座朝向前端盖设置,这样电路板可以平铺于平行设置的连接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包括网络连接电路板和数据处理核心板,所述数据处理核心板经螺栓与所述安装柱固定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核心板朝向连接架的一面设置有连接柱,所述网络连接电路板经螺栓与所述连接柱固定安装,且所述网络连接电路板和数据处理核心板经电连接器通信连接。
在此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核心板面积较大,通过若干个螺栓固定在安装座上,数据处理核心板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网络连接电路板通过螺栓安装在数据处理核心板上,网络连接电路板和数据处理核心板之间电连接,实现数据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后端盖的内侧面上凸出形成有至少两个连接头,所述固定座上对应连接头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座经螺栓穿过连接孔固定在所述连接柱上。
此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固定座的安装方式,在后端盖的内侧面设置连接头的方式,而不是在后端盖上开设孔洞,有利于在海底保证设备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盖由内向外设置有透明板和压板,所述压板中部开设有透光孔,所述透明板与压板经螺栓固定在所述筒体的前端面;
所述筒体与透明板接触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外壁固定有一提手,所述提手两端分别固定至筒体两端形成的固定部处。
本实用新型还请求保护一种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发射组件,包括筒体和发射结构,所述筒体采用上述任意一种所述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结构包括聚光杯,所述聚光杯的杯口沿径向延伸形成有放置边,所述筒体靠近前端盖的一侧设置有聚光杯放置台,所述聚光杯的放置边经螺栓固定在所述聚光杯放置台上。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筒体一端内圈处设置有环形的放置台,所述聚光杯的环形放置边设置在环形的放置台上,在筒体的环形槽内设置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透明板位于密封圈和所述压板之间,所述压板通过螺栓固定至筒体的端面处。
密封圈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外直径,在所述筒体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径大于放置台的内径。安装时透明板压在密封环外部,将压板压在透明板上,将螺栓拧紧后使得压板固定在筒体上。
本实用新型还请求保护一种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接收组件,包括筒体和接收结构,所述筒体采用上述任意一种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结构包括接收器,所述接收器固定安装在连接板的中部,且所述连接板中部对应接收器的接收部开设有通信孔;
所述筒体靠近前端盖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放置台,所述连接板经螺栓固定在所述连接板放置台上。
在此实施例中,接收组件的筒体前端盖与发射组件的前端盖密封方式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接收器安装在一连接板上,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在放置台上,发射组件的聚光杯则通过放置边与放置台连接。具体是,连接板或是放置边的边缘和放置台开设螺纹孔,通过螺栓将连接板或是聚光杯固定在筒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的筒体后端盖设置多个互相平行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用于固定电路板,避免了电路板容易在筒体内晃动而损坏的情况发生。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的筒体内的发射结构或接收结构通过在前端盖处的透明板和压板以及密封圈进行密封设置,安装方便的同时可以使得筒体可以在深海下保证良好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发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又一发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发射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发射组件局部爆炸图;
图7为后端盖上用于固定固定座的一种卡接结构。
图中附图标记依次为:发射组件1、筒体11、前端盖111、透明板1111、压板1112、密封圈1113、后端盖112、连接头113、提手114、电路板12、网络连接电路板121、数据处理核心板122、连接架13、安装柱131、卡接条 14、限位头141、聚光杯15、放置边151、环形槽16、接收组件2、接收器 21、连接板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4以及图7所示,一种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所述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包括筒体11,所述筒体11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端盖111 和后端盖112,所述前端盖111用于安装发射组件1的发射结构或是接收组件 2的接收结构;发射结构可以使用LED灯,接收结构包括有接收器21。所述后端盖112的内侧面上固定有多条平行设置的连接架13,所述连接架13上固定有电路板12,所述电路板12为所述发射组件1的电路板12或所述接收组件2的电路板12。
在此实施例中,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包括发射组件1和接收组件2,发射组件1和接收组件2分别安装在不同的筒体11内,信息从发射组件1的发射结构射出而被接收组件2的接收结构接收,为了将电路板12稳定固定在筒体11内,筒体11的后端盖112内侧面安装有多个平行设置的连接架13。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13的一端为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后端盖112 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远离后端盖112的一侧延伸有垂直于后端盖112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柱131,所述电路板12经螺栓与所述安装柱 131固定连接。
此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架13的具体结构,固定座和安装座整体呈“T”型结构,固定座可以卡接在后端盖112上,具体可以在后端盖112固定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接条14,将固定座插入两个平行设置的卡接条14之间,如图 7所示,固定座的一端抵接于卡接条14端部的限位头141上,两个卡接条14 均与固定座过盈配合,从而限制固定座从后端盖112脱离。安装座朝向前端盖111设置,这样电路板12可以平铺于平行设置的连接架13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12包括网络连接电路板121和数据处理核心板 122,所述数据处理核心板122经螺栓与所述安装柱131固定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核心板122朝向连接架13的一面设置有连接柱,所述网络连接电路板121 经螺栓与所述连接柱固定安装,且所述网络连接电路板121和数据处理核心板122经电连接器通信连接。
在此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核心板122面积较大,通过若干个螺栓固定在安装座上,数据处理核心板122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网络连接电路板121 通过螺栓安装在数据处理核心板122上,网络连接电路板121和数据处理核心板122之间电连接,实现数据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后端盖112的内侧面上凸出形成有至少两个连接头113,所述固定座上对应连接头113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座经螺栓穿过连接孔固定在所述连接柱上。
此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固定座的安装方式,在后端盖112的内侧面设置连接头113的方式,而不是在后端盖112上开设孔洞,有利于在海底保证设备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盖111由内向外设置有透明板1111和压板1112,所述压板1112中部开设有透光孔,所述透明板1111与压板1112经螺栓固定在所述筒体11的前端面;
所述筒体11与透明板1111接触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环形槽16,所述环形槽16内放置有密封圈1113。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11外壁固定有一提手114,所述提手114两端分别固定至筒体11两端形成的固定部处。
本实用新型还请求保护一种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发射组件1,包括筒体 11和发射结构,所述筒体11采用上述任意一种所述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的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发射结构包括聚光杯15,所述聚光杯15的杯口沿径向延伸形成有放置边151,所述筒体11靠近前端盖111的一侧设置有聚光杯15放置台,所述聚光杯15的放置边151经螺栓固定在所述聚光杯15放置台上。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筒体11一端内圈处设置有环形的放置台,所述聚光杯15的环形放置边151设置在环形的放置台上,在筒体11的环形槽16内设置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1113,所述透明板1111位于密封圈1113 和所述压板1112之间,所述压板1112通过螺栓固定至筒体11的端面处。
密封圈111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外直径,在所述筒体11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圈1113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径大于放置台的内径。安装时透明板1111压在密封环外部,将压板1112压在透明板1111上,将螺栓拧紧后使得压板1112固定在筒体11上。
本实用新型还请求保护一种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接收组件,包括筒体11和接收结构,所述筒体11采用上述任意一种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结构包括接收器21,所述接收器21固定安装在连接板22的中部,且所述连接板22中部对应接收器21的接收部开设有通信孔;所述筒体11靠近前端盖11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22放置台,所述连接板22 经螺栓固定在所述连接板22放置台上。
在此实施例中,接收组件2的筒体11前端盖111与发射组件1的前端盖 111密封方式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接收器21安装在一连接板22上,连接板 22通过螺栓连接在放置台上,发射组件1的聚光杯15则通过放置边151与放置台连接。具体是,连接板22或是放置边151的边缘和放置台开设螺纹孔,通过螺栓将连接板22或是聚光杯15固定在筒体11内。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需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前提下,作出的若干变形和改进的技术方案应同样视为落入本权利要求书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用于安装发射组件的发射结构或是接收组件的接收结构;
所述后端盖的内侧面上固定有多条平行设置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固定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为所述发射组件的电路板或所述接收组件的电路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的一端为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后端盖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远离后端盖的一侧延伸有垂直于后端盖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柱,所述电路板经螺栓与所述安装柱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网络连接电路板和数据处理核心板,所述数据处理核心板经螺栓与所述安装柱固定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核心板朝向连接架的一面设置有连接柱,所述网络连接电路板经螺栓与所述连接柱固定安装,且所述网络连接电路板和数据处理核心板经电连接器通信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的内侧面上凸出形成有至少两个连接头,所述固定座上对应连接头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座经螺栓穿过连接孔固定在所述连接柱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由内向外设置有透明板和压板,所述压板中部开设有透光孔,所述透明板与压板经螺栓固定在所述筒体的前端面;
所述筒体与透明板接触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放置有密封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外壁固定有一提手,所述提手两端分别固定至筒体两端形成的固定部处。
7.一种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发射组件,包括筒体和发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采用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的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发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结构包括聚光杯,所述聚光杯的杯口沿径向延伸形成有放置边,所述筒体靠近前端盖的一侧设置有聚光杯放置台,所述聚光杯的放置边经螺栓固定在所述聚光杯放置台上。
9.一种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接收组件,包括筒体和接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采用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的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接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结构包括接收器,所述接收器固定安装在连接板的中部,且所述连接板中部对应接收器的接收部开设有通信孔;
所述筒体靠近前端盖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放置台,所述连接板经螺栓固定在所述连接板放置台上。
CN202121629484.8U 2021-07-16 2021-07-16 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发射组件及接收组件 Active CN215912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29484.8U CN215912097U (zh) 2021-07-16 2021-07-16 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发射组件及接收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29484.8U CN215912097U (zh) 2021-07-16 2021-07-16 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发射组件及接收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12097U true CN215912097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289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29484.8U Active CN215912097U (zh) 2021-07-16 2021-07-16 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发射组件及接收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120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70031A (zh) * 2023-04-20 2023-05-26 鹏城实验室 一种便携式可穿戴水下无线光通信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70031A (zh) * 2023-04-20 2023-05-26 鹏城实验室 一种便携式可穿戴水下无线光通信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912097U (zh) 便携式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发射组件及接收组件
CN107045166B (zh) 光模块
US11747580B2 (en) Optical port shielding and fastening apparatus, optical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TW200514314A (en) Network connector module
CN113253404A (zh)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光模块结构
CN113644976B (zh) 一种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
CN212629088U (zh) 一种电磁屏蔽罩
CN209881793U (zh) 一种水下可见光通信装置
CN215177799U (zh) 一种超薄正面对射型光电传感器
CN204785614U (zh) 一种便携式led照明装置
CN212011264U (zh) 一种5g天线
CN213152062U (zh) 一种内置移动通信天线模块的信号覆盖设备
CN217363083U (zh) 一种便携式光通信网络收发器
CN210155368U (zh) 屏蔽抗干扰装置
CN215268281U (zh) 一种双通道水下可见光通信装置
CN217985073U (zh) 水下可见光通信设备
CN212298714U (zh) 一种光模块的新型散热结构
CN219039434U (zh) 一种光电子组件
CN220105358U (zh) 一种usb光电信号转换装置
CN211315814U (zh) 一种可拼接组合的led灯具
CN220691518U (zh) 防干扰数据采集装置
CN114096062B (zh) 用于5g基站通信的pcb板制作工艺
CN113783617B (zh) 一种长续航水下可见光通信装置
CN220340527U (zh) 一种带无线遥控引闪的水下闪光灯
CN212483925U (zh) 一种光收发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