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10690U - 一种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10690U
CN215910690U CN202122582690.4U CN202122582690U CN215910690U CN 215910690 U CN215910690 U CN 215910690U CN 202122582690 U CN202122582690 U CN 202122582690U CN 215910690 U CN215910690 U CN 215910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optical device
interface
optical fib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8269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家有
肖艾佑
罗建
李秋
冯礼波
周旭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ua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ua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uaf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ua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8269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106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10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106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模块,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有印刷板组件、排针组件、发射光器件、接收光器件、光纤组件和光接口,光接口安装在壳体的前侧壁上,且光接口的接口端位于壳体的外侧,排针组件和印刷板组件连接,且排针组件的金手指露在壳体的外侧,发射光器件和接收光器件并排设置,且发射光器件和接收光器件均位于印刷板组件下方,发射光器件和接收光器件均连接有一光纤组件,光纤组件靠近光接口的一端插入光接口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光接口集成到光模块中,对插公头直接与模块的光口直接对插,而不需要再去接光纤和安装JYS板边连接器,安装位置灵活,减少了光纤传输的损耗,少了一次光纤与光模块插拔时的插入拔损耗。

Description

一种光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光模块。
背景技术
光模块的作用为光电信号转换,包括发射和接收两部分。
发射部分是:外部主板输入一定码率的电信号由排针组件传输至PCBA,然后经发射激光器内部的驱动芯片驱动半导体激光器发射出相应速率的调制光信号,光信号耦合进光纤组件后,再由外部光纤插入JYS光接口对接,如此光信号即可传输至其它模块。其内部带有光功率自动控制电路(APC),使输出的光信号功率保持稳定。
接收部分是:一定码率的光信号输入模块后由接收器(PD)转换为电信号,经限幅放大器(TIA)后输出相应码率的电信号。
现有技术设计方案是光模块接出光纤,然后在PCB功能板边缘安装一个JYS板边连接器,外部接入的光纤在这个连接器处与光模块接出的光纤对接,实现信号传输,此方案缺点有:
1、PCB功能板需要多预留一个JYS板边连接器的安装空间(对于有布板空间限制的尤为重要);2、性能更差;3、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光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光模块,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有印刷板组件、排针组件、发射光器件、接收光器件、光纤组件和光接口,光接口安装在壳体的前侧壁上,且光接口的接口端位于壳体的外侧,排针组件和印刷板组件连接,且排针组件的金手指露在壳体的外侧,发射光器件和接收光器件并排设置,且发射光器件和接收光器件均位于印刷板组件下方,发射光器件和接收光器件均连接有一光纤组件,光纤组件靠近光接口的一端插入光接口内。
可选的,壳体包括上盖和底座,上盖和底座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底座呈U形结构,且底座内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将底座的腔体分为前端腔体、中部腔体和后端腔体,印刷板组件、排针组件、发射光器件、接收光器件位于后端腔体内,光纤组件位于中部腔体内,第二隔板上开设有缺口,光接口安装在接口处,且光接口的后端位于中部腔体内。
可选的,后端腔体的底部后侧开设有沉槽,沉槽的左右侧壁上设置有楔形凸块,排针组件的金手指固定模块的左右侧壁上开设有燕尾槽,楔形凸块配合在燕尾槽内。
可选的,后端腔体内设置有两个并排的固定槽,接收光器件位于一固定槽内,发射光器件位于另一固定槽内。
可选的,第一隔板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印刷板组件的前端胶粘在安装槽内。
可选的,光纤组件包括插芯、光纤和套筒,插芯和套筒通过光纤连接,接收光器件和发射光器件均具有光口,第一隔板上开设有与插芯对应的穿孔,插芯穿入穿孔内并与对应的光口连接,光接口上开设有与套装对应的插孔,套筒插入对应的插孔内。
可选的,光接口上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与第二隔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且安装板位于前端腔体内。
可选的,上盖具有前挡板和后挡板,后挡板的底部开设有便于排针组件的金手指漏出的矩形槽,前挡板的底部开设有与光接口的外壳配合的弧形槽,上盖上还设置有多个连接柱,连接柱上开设有螺纹孔,底座上安装有与连接柱对应的螺钉,且螺钉与对应的螺纹孔锁紧。
可选的,中部腔体内设置有凸块,凸块上开设有固线槽,光纤固持在固线槽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将JYS板边连接器的光接口集成到光模块中,对插公头直接与模块的光口直接对插,而不需要再去接光纤和安装JYS板边连接器,安装位置灵活,由于光模块采用小型化封装,所占用的空间也小;本实用新型没有尾纤,减少了光纤传输的损耗,公头直接与光模块对插即可,少了一次光纤与光模块插拔时的插入拔损耗,故性能更佳,传输距离更远。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4 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光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6 为排针组件和印刷板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7 为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排针组件,3-光接口,4-发射光器件,5-光纤组件,6-光纤,7-插芯,8-印制板组件,9-安装槽,11-上盖,12-底座,13-缺口,14-楔形凸块,15-固定槽,16-第一隔板,17-穿孔,18-沉槽,19-第二隔板,20-凸块,21-金手指固定模块,22-燕尾槽,31-安装板,32-插孔,111-后挡板,112-矩形槽,113-连接柱,114-前挡板,115-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光模块,包括壳体1,壳体1内安装有印刷板组件8、排针组件2、发射光器件4、接收光器件、光纤组件5和光接口3,光接口3安装在壳体1的前侧壁上,且光接口3的接口端位于壳体1的外侧,如图6所示,排针组件2和印刷板组件8连接,且排针组件2的金手指露在壳体1的外侧,发射光器件4和接收光器件并排设置,且发射光器件4和接收光器件均位于印刷板组件8下方,发射光器件4和接收光器件均连接有一光纤组件5,光纤组件5靠近光接口3的一端插入光接口3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壳体1包括上盖11和底座12,上盖11和底座12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上盖11具有前挡板114和后挡板111,后挡板111的底部开设有便于排针组件2的金手指漏出的矩形槽112,前挡板114的底部开设有与光接口3的外壳配合的弧形槽115,上盖11上还设置有多个连接柱113,连接柱113上开设有螺纹孔,底座12上安装有与连接柱113对应的螺钉,且螺钉与对应的螺纹孔锁紧,当上盖11和底座12锁紧后,整个壳体1呈矩形状,进一步的,在底座12的底部开设有沉孔,螺钉锁紧后,螺钉的头部则位于沉孔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底座12呈U形结构,且底座12内设置有第一隔板16和第二隔板19,第一隔板16、第二隔板19将底座12的腔体分为前端腔体、中部腔体和后端腔体,印刷板组件8、排针组件2、发射光器件4、接收光器件位于后端腔体内,光纤组件5位于中部腔体内,第二隔板19上开设有缺口13,光接口3安装在接口处,且光接口3的后端位于中部腔体内,优选的,缺口13为矩形缺口,而光接口3为JYS光接口3,当光接口3安装好后,光接口3的外壳与缺口13之间具有缝隙,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光接口3上设置有安装板31,安装板31与第二隔板19之间通过螺钉连接,且安装板31位于前端腔体内。
在本实施例中,后端腔体的底部后侧开设有沉槽18,沉槽18的左右侧壁上设置有楔形凸块2014,排针组件2的金手指固定模块21的左右侧壁上开设有燕尾槽22,楔形凸块2014配合在燕尾槽22内,沉槽18主要是用来容纳金手指固定模块21,而燕尾槽22和楔形凸块2014的配合,使得金手指固定模块21无法进行上下移动,而排针组件2和印刷板组件8为焊接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后端腔体内设置有两个并排的固定槽15,接收光器件位于一固定槽15内,发射光器件4位于另一固定槽15内,固定槽15主要低对发射光器件4和接收光器件有一个预定位作用,在接收光器件、发射光器件4分别与光纤6连接好后,固定槽15还能对接收光器件和发射光器件4起到支撑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隔板16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9,印刷板组件8的前端胶粘在安装槽9内。
在本实施例中,光纤组件5包括插芯7、光纤6和套筒,插芯7和套筒通过光纤6连接,接收光器件和发射光器件4均具有光口,第一隔板16上开设有与插芯7对应的穿孔17,插芯7穿入穿孔17内并与对应的光口连接,光接口3上开设有与套装对应的插孔32,套筒插入对应的插孔32内,优选的,插芯7为陶瓷插芯,为便于光纤6的固线,在中部腔体内设置有凸块20,凸块20上开设有固线槽,光纤6固持在固线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排针组件2、印制板组件、发射光器件4和接收光器件准备好;
第二步:将接收光器件放在对应的固定槽15处,其光口插入穿孔17内,发射光器件4也放在对应的固定槽15处,将其光口插入穿孔17内,将排针组件2卡在沉槽18处,且让燕尾槽22和楔形凸块2014配合,将印制板组件位置放入后端腔体内,且印制板组件位于发射光器件4和接收光器件的上方,然后将印制板的前端放置在安装槽9处,并点胶固在第一隔板16上;
第三步:将两光纤组件5的套筒分别插入JYS光接口3的插孔32内,并点胶固在底座12上;
第四步:将JYS光接口3的安装板31放置在前端腔体内,且将安装板31紧贴第二隔板19,用内六角螺钉将安装板31与第二隔板19锁紧;
第五步:将两光纤组件5的插芯7插入对应的光口内,并点胶固在底座12上;
第六步:将外壳上盖11放在外壳底座12上,并用螺钉锁紧。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印刷板组件、排针组件、发射光器件、接收光器件、光纤组件和光接口,所述光接口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前侧壁上,且所述光接口的接口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排针组件和所述印刷板组件连接,且所述排针组件的金手指露在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发射光器件和接收光器件并排设置,且所述发射光器件和接收光器件均位于所述印刷板组件下方,所述发射光器件和接收光器件均连接有一光纤组件,所述光纤组件靠近所述光接口的一端插入所述光接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和底座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呈U形结构,且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将所述底座的腔体分为前端腔体、中部腔体和后端腔体,所述印刷板组件、排针组件、发射光器件、接收光器件位于所述后端腔体内,所述光纤组件位于所述中部腔体内,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缺口,所述光接口安装在所述接口处,且所述光接口的后端位于中部腔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腔体的底部后侧开设有沉槽,所述沉槽的左右侧壁上设置有楔形凸块,所述排针组件的金手指固定模块的左右侧壁上开设有燕尾槽,所述楔形凸块配合在所述燕尾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腔体内设置有两个并排的固定槽,所述接收光器件位于一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发射光器件位于另一所述固定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印刷板组件的前端胶粘在所述安装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组件包括插芯、光纤和套筒,所述插芯和所述套筒通过所述光纤连接,所述接收光器件和发射光器件均具有光口,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插芯对应的穿孔,所述插芯穿入所述穿孔内并与对应的光口连接,所述光接口上开设有与所述套筒对应的插孔,所述套筒插入对应的插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接口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且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前端腔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具有前挡板和后挡板,所述后挡板的底部开设有便于所述排针组件的金手指漏出的矩形槽,所述前挡板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光接口的外壳配合的弧形槽,所述上盖上还设置有多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与所述连接柱对应的螺钉,且所述螺钉与对应的螺纹孔锁紧。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腔体内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上开设有固线槽,所述光纤固持在所述固线槽内。
CN202122582690.4U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光模块 Active CN2159106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2690.4U CN215910690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光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2690.4U CN215910690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光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10690U true CN215910690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313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82690.4U Active CN215910690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光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106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49590B1 (ko) 하이브리드 플러그 커넥터
US8467654B2 (en) Modular connector assembly configured with both optic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for providing both optical and electrical communications capabilities, and a system that incorporates the assembly
US8794850B2 (en) Adapter configured with both optic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for providing both optical and electrical communications capabilities
EP2659550B1 (en) Two-part modular connector comprising unique identification number of communication port
US7614913B2 (en) Connector receptacle with receptacle EMI shield
US8083415B2 (en) Line-side out-of-band electrical interface for optoelectronic modules
US2002007617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ertical board construction of fiber optic transmitters, receivers and transceivers
US20060140553A1 (en) Multiple channel optical tranceiver modules with compatibility features
WO2022037115A1 (zh) 复合连接器、复合模块、复合缆组件及光接头
CN102593675A (zh) 具有光和高数据速率电能力并兼容usb标准的连接器组件
CN107153235B (zh) 一种光网络单元
US6227720B1 (en) Fiber optic connection device
CN215910690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1236350U (zh) 具有指示灯的框架机构
US8636426B2 (en)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system with optical transceive module
CN218350553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2623217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8350552U (zh) 一种光模块
CN112230347B (zh) 一种光模块
CN113359246A (zh) 一种光源模块、光通信单板及光通信系统
CN220752350U (zh) 一种微型光模块
CN102163769B (zh) 集成光/电转换模块和高速电结点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CN215813446U (zh) 光纤连接器及检测装置
CN220553014U (zh)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sc转xc装置
CN217133429U (zh) 光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