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10569U - 电源适配器老化测试盒 - Google Patents

电源适配器老化测试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10569U
CN215910569U CN202121656720.5U CN202121656720U CN215910569U CN 215910569 U CN215910569 U CN 215910569U CN 202121656720 U CN202121656720 U CN 202121656720U CN 215910569 U CN215910569 U CN 215910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icator light
power adapter
manual reset
cartridg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5672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强
杨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Jinbo Kechua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Jinbo Kechu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Jinbo Kechua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Jinbo Kechu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5672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10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10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105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源适配器老化测试盒,包括盒体、负载、手动复位继电器、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盒体上设置有测试接口,负载设置在盒体内,且与测试接口电性连接,手动复位继电器安装在盒体内,且并联于负载的两端,第一指示灯的第一端与手动复位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电性连接,第一指示灯的第二端与测试接口电性连接,第二指示灯的第一端与手动复位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电性连接,第二指示灯的第二端与测试接口电性连接。由于手动复位继电器的手动复位特性,电源适配器在老化过程中重新上电,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的状态得到保持,通过观察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的点亮状态可以实现在老化过程中对电源适配器的保护功能进行检测。

Description

电源适配器老化测试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测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源适配器老化测试盒。
背景技术
电源适配器是电子设备的供电组件,电源适配器在出厂前一般需要经过老化测试,以确保其可靠性。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电源适配器不仅仅满足于常规的供电功能,还增加过流保护、过压保护或过温保护等功能,使电源适配器在遇到过流、过压或过温的情况时,停止供电并在一段时间后重新上电。
现有的老化测试过程一般是使电源适配器带负载工作一段时间,若电源适配器在规定的时间内正常工作,则老化测试合格。但是,由于老化的时间较长,操作人员无法对电源适配器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观察,导致操作人员无法判断电源适配器是否在工作过程中触发过流保护、过压保护或过温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源适配器老化测试盒,能够在老化过程中对电源适配器的保护功能进行检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老化测试盒,包括盒体,设置有测试接口;负载,设置在所述盒体内,且与所述测试接口电性连接;手动复位继电器,安装在所述盒体内,且并联连接于所述负载的两端;第一指示灯,第一端与所述手动复位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指示灯的第二端与所述测试接口电性连接;第二指示灯,第一端与所述手动复位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指示灯的第二端与所述测试接口电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老化测试盒,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老化测试过程中,当电源适配器触发保护功能而断电后,手动复位继电器在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之间切换,使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的点亮状态变化,由于手动复位继电器的手动复位特性,在电源适配器重新上电后,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的状态得到保持,因此通过观察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的点亮状态可以实现在老化过程中对电源适配器的保护功能进行检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手动复位继电器、所述第一指示灯和所述第二指示灯均集成于一PCB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手动复位继电器、所述第一指示灯和所述第二指示灯均安装在一壳体内,所述手动复位继电器设置有复位开关,所述复位开关、所述第一指示灯和所述第二指示灯均暴露于所述壳体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盒体内设置有支架,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并部分暴露于所述盒体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盒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矩形底壳和矩形上盖,所述矩形底壳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均设置有散热窗,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侧壁为所述矩形底壳中与所述矩形底壳的长边共面的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负载呈柱状,且所述负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负载为可调电阻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可调电阻器上设置有调节杆,所述盒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杆适配的避让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矩形上盖设置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老化测试盒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老化测试盒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老化测试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老化测试盒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描述到“第一”、“第二”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源适配器老化测试盒,包括盒体100、负载200、手动复位继电器300、第一指示灯400和第二指示灯500,其中,第一指示灯400对应于图2中的LED1,第二指示灯对应于图2中的LED2,盒体100上设置有测试接口101,负载200设置在盒体100内,且与测试接口101电性连接,手动复位继电器300安装在盒体100内,且并联连接于负载200的两端,第一指示灯400的第一端与手动复位继电器300的常开触点电性连接,第一指示灯400的第二端与测试接口101电性连接,第二指示灯500的第一端与手动复位继电器300的常闭触点电性连接,第二指示灯500的第二端与测试接口101电性连接。
在进行老化测试时,将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测试接口101,手动复位继电器300上电后,操作人员手动触发手动复位继电器300,使手动复位继电器300的常闭触点导通,第二指示灯500点亮。在老化测试过程中,当电源适配器触发保护功能而断电后,手动复位继电器300在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之间切换,使第一指示灯400和第二指示灯500的点亮状态变化,即第二指示灯500熄灭,第一指示灯400点亮。由于手动复位继电器300具有手动复位特性,在电源适配器重新上电后,第一指示灯400和第二指示灯500的状态得到保持,因此通过观察第一指示灯400和第二指示灯500的点亮状态可以得知电源适配器是否触发保护功能,从而实现在老化过程中对电源适配器的保护功能进行检测。应当想到的是,第一指示灯400和第二指示灯500可以采用颜色不同的灯珠,以便于区分。
为了实现小型化设计,手动复位继电器300、第一指示灯400和第二指示灯500均集成于一PCB板上,采用集成电路设计,可以减少连接线路以及有利于小型化设计。
请参照图3,手动复位继电器300、第一指示灯400和第二指示灯500均安装在一壳体600内,手动复位继电器300设置有复位开关301,复位开关301用于在手动复位继电器300的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之间进行手动复位,复位开关301、第一指示灯400和第二指示灯500均暴露于壳体600外,以便于操作复位开关301以及观察第一指示灯400和第二指示灯500。
请继续参照图3,为了便于观察第一指示灯400和第二指示灯500,盒体100内设置有支架130,壳体600安装在支架130上,并部分暴露于盒体100外,具体的,盒体100的上表面设置有通孔,该通孔用于避让复位开关301、第一指示灯400和第二指示灯500,可以方便操作人员查看第一指示灯400和第二指示灯500的状态。
请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盒体10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矩形底壳110和矩形上盖120,矩形底壳110的第一侧壁102和第二侧壁103上均设置有散热窗111,第一侧壁102和第二侧壁103相对设置,且第一侧壁102为矩形底壳110中与矩形底壳110的长边共面的侧壁。由于负载200在老化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在矩形底壳110相对的第一侧壁102和第二侧壁103设置散热窗111,可以形成气体对流通道,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负载200采用电阻器,负载200呈柱状,且负载200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侧壁102,可以将负载200置于气体对流通道中,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
为了适应不同型号的电源适配器,负载200为可调电阻器,通过调节负载200的电阻值,可以适应不同输出电压的电源适配器,有利于提高老化测试盒的适用性。
相应的,可调电阻器上设置有调节杆(未图示),盒体100上设置有与调节杆适配的避让孔(未图示),需要说明的是,避让孔为长圆形通孔,调节杆穿设于避让孔且能够沿避让孔移动。
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矩形上盖120设置有提手121,有利于提高老化测试盒的便携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9)

1.一种电源适配器老化测试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100),设置有测试接口(101);
负载(200),设置在所述盒体(100)内,且与所述测试接口(101)电性连接;
手动复位继电器(300),安装在所述盒体(100)内,且并联连接于所述负载(200)的两端;
第一指示灯(400),第一端与所述手动复位继电器(300)的常开触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指示灯(400)的第二端与所述测试接口(101)电性连接;
第二指示灯(500),第一端与所述手动复位继电器(300)的常闭触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指示灯(500)的第二端与所述测试接口(101)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老化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复位继电器(300)、所述第一指示灯(400)和所述第二指示灯(500)均集成于一PCB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老化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复位继电器(300)、所述第一指示灯(400)和所述第二指示灯(500)均安装在一壳体(600)内,所述手动复位继电器(300)设置有复位开关(301),所述复位开关(301)、所述第一指示灯(400)和所述第二指示灯(500)均暴露于所述壳体(600)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老化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00)内设置有支架(130),所述壳体(600)安装在所述支架(130)上,并部分暴露于所述盒体(100)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老化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0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矩形底壳(110)和矩形上盖(120),所述矩形底壳(110)的第一侧壁(102)和第二侧壁(103)上均设置有散热窗(111),所述第一侧壁(102)和所述第二侧壁(103)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侧壁(102)为所述矩形底壳(110)中与所述矩形底壳(110)的长边共面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老化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200)呈柱状,且所述负载(200)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10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老化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200)为可调电阻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老化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电阻器上设置有调节杆,所述盒体(100)上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杆适配的避让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老化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上盖(120)设置有提手(121)。
CN202121656720.5U 2021-07-20 2021-07-20 电源适配器老化测试盒 Active CN215910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56720.5U CN215910569U (zh) 2021-07-20 2021-07-20 电源适配器老化测试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56720.5U CN215910569U (zh) 2021-07-20 2021-07-20 电源适配器老化测试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10569U true CN215910569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289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56720.5U Active CN215910569U (zh) 2021-07-20 2021-07-20 电源适配器老化测试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105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396053Y1 (ko) 휴대용 전기 테스터
CN215910569U (zh) 电源适配器老化测试盒
EP2442082A1 (en) An electronic part with a warning or a hiding effect
CN210347712U (zh) 一种四线快速测试绝缘电阻测试仪
CN205981495U (zh) 一种热电偶快速检测装置
US9164138B2 (en) Electric vehicle service equipment tester
CN205643595U (zh) 线路通断检测装置
CN217084855U (zh) 一种气敏传感器精度动态测试装置
CN113985169B (zh) 一种继电保护测试仪与ftu的接线装置
CN215419153U (zh) 一种成套低压电力电能配电箱
CN209803229U (zh) 报警测试装置
CN213364858U (zh) 高损线路反窃电治理装置
CN104267308A (zh) 通路断路快速检测器
CN214375131U (zh) 一种电路测试台
CN220671598U (zh) 一种电力系统用回路通断测试器
CN219285380U (zh) 便于进行故障判断和电路指示的实验导线装置
CN211235994U (zh) 一种低压线路保护测控装置
CN219105133U (zh) 一种通断测试仪
CN218068231U (zh) 一种跌落式速断开关检测设备
CN210442495U (zh) 一种封闭式电气设备内部短路检测棒
CN210290230U (zh) 一种数控系统可靠性测试装置
CN217032815U (zh) 一种ntc产品的耐久性测试设备
CN210401562U (zh) 一种多功能低温测试器
CN216449710U (zh) 一种电力施工验收用漏电检测装置
CN217085232U (zh) 线路通断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