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7492U - 一种具有加固结构的砖土混合墙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加固结构的砖土混合墙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07492U
CN215907492U CN202122041496.5U CN202122041496U CN215907492U CN 215907492 U CN215907492 U CN 215907492U CN 202122041496 U CN202122041496 U CN 202122041496U CN 215907492 U CN215907492 U CN 215907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rick
masonry
soil
reinforcing m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414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辉
杨少康
张思海
邓明科
卜新星
贾衒衒
霍耶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Wuh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Wuhe Civil Engineeri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Wuhe Civil Engineeri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Wuhe Civil Engineeri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414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074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07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074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in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是关于一种具有加固结构的砖土混合墙体,包括:砖墙,所述砖墙呈矩形框设置;土墙,土墙内嵌设置于砖墙的矩形框内;加固网条,加固网条的两端设置在砖墙上,主体部分设置在土墙上;固定件,固定件用于将加固网条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砖墙上;所述复合材料面层设置于所述砖墙的至少一边的墙面上。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土墙上设置加固网条,增强了砖土混合墙体的水平受剪承载力,还将土墙和砖墙有效地连接在一起,提高了墙体的整体性。在砖墙上压抹复合材料面层,新旧材料易结合,可以提高墙体的刚度、增强变形能力。采用以上结构可以有效约束内嵌土墙,控制土墙外闪,延缓墙体裂缝的产生。施工工艺简单,对原结构基本无二次损伤、造价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加固结构的砖土混合墙体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墙体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加固结构的砖土混合墙体。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了飞速式发展,建筑结构设计标准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住宅的安全性。传统的砖土混合承重墙的墙体材料本身强度低、脆性大、变形能力很差,地震作用下土坯墙平面内刚度难以发挥,砖柱、土坯墙极易发生“外闪”,且易引起屋盖局部破坏或整体塌陷。同时,石灰泥浆砌筑的独立砖柱与土坯墙体之间无拉结,水泥砂浆与土坯不易结合,导致土坯墙体在外装材料上局限性特别大,不能满足现代装饰材的基层要求。
常规的砖土混合墙体加固方法有:增设木圈梁构造柱、增加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圈梁或钢筋网砂浆带加固法,这些方法均存在新旧材料结合难、施工工艺(如钻孔),对原结构存在一定的二次损伤、造价偏高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改善上述相关技术方案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加固结构的砖土混合墙体,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加固结构的砖土混合墙体,包括:
砖墙,所述砖墙呈矩形框设置;
土墙,所述土墙内嵌设置于所述砖墙的矩形框内;
加固网条,所述加固网条的两端设置在所述砖墙上,所述加固网条的主体部分跨设在所述土墙上;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加固网条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砖墙上;
复合材料面层,所述复合材料面层设置于所述砖墙的至少一边的墙面上。
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土墙的至少一边的墙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加固网条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和所述加固网条处压抹有所述复合材料面层。
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互垂直设置。
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固网条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横向加固网条和竖向加固网条。
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固网条为钢丝网。
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钢板压条,所述钢板压条上设有通孔,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钢板压条固定于所述砖墙上。
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栓为膨胀螺栓。
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材料面层的厚度为15-30mm。
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砖土混合墙体在长度方向上每隔2-4m设置所述加固网条。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有加固结构的砖土混合墙体,通过在土墙上设置加固网条,增强了砖土混合墙体的水平受剪承载力,还将土墙和砖墙有效地连接在一起,提高了墙体的整体性。在砖墙上压抹复合材料面层,新旧材料易结合,可以提高墙体的刚度、增强变形能力。采用以上结构可以有效约束内嵌土墙,控制土墙外闪,延缓墙体裂缝的产生。施工工艺简单,对原结构基本无二次损伤、造价较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具有加固结构的砖土混合墙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具有加固结构的砖土混合墙体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砖墙,200.土墙,201.凹槽,300.加固网条,301.横向加固网条,302.竖向加固网条,400.固定件,500.复合材料面层,60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具有加固结构的砖土混合墙体,可以包括:砖墙100、土墙200、加固网条300、固定件400和复合材料面层500。所述砖墙100呈矩形框设置,砖土混合墙体的外围是砖墙100,起到较高的刚性支撑的作用,提高砖土混合墙体的强度。所述土墙200内嵌设置于所述砖墙100的矩形框内,所述土墙200嵌于内部,减少了砖的使用量。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固网条300设置在所述砖墙100的一侧墙面上。所述加固网条300的两端设置在所述砖墙100上,所述加固网条300的主体部分跨设在所述土墙200上。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固网条300设置在所述砖墙100的两侧墙面上。所述加固网条300的长度以及角度可以根据实际的墙体强度需要进行设定。在墙面上设置所述加固网条300,增强了土墙自身的水平受剪承载力。所述固定件400用于将所述加固网条300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砖墙100上,所述砖墙100相对于所述土墙200的强度较高,适宜安装所述固定件400,不容易对墙体造成破坏。所述复合材料面层500设置于所述砖墙100的至少一边的墙面上,可以根据预设厚度进行压抹,所述复合材料面层500的复合材料与砖砌体有良好的粘结能力,可以提高墙体的刚度、增强变形能力。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土墙上设置加固网条,增强了砖土混合墙体的水平受剪承载力,还将土墙和砖墙有效地连接在一起,提高了墙体的整体性。在砖墙上压抹复合材料面层,新旧材料易结合,可以提高墙体的刚度、增强变形能力。采用以上结构可以有效约束内嵌土墙,控制土墙外闪,延缓墙体裂缝的产生。施工工艺简单,对原结构基本无二次损伤、造价较低。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土墙200的至少一边的墙面上设置有凹槽201,所述加固网条300设置于所述凹槽201内,所述凹槽201和所述加固网条300处压抹有所述复合材料面层500。将所述加固网条300设置在所述凹槽201内,可以避免所述加固网条300移位,可以更好地用于对所述土墙200的加固。此外,设置好所述加固网条300之后,可以在所述加固网条300的位置处压抹一层复合材料以与所述砖墙100找平。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201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用于设置不同方向的所述加固网条300,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可以呈30-90°夹角设置,例如可以呈45°、60°等。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更多的凹槽,以安装更多的所述加固网条300。所述凹槽201的深度一般设置较浅,以能容纳所述加固网条300即可。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互垂直设置,增强所述土墙200横向和竖向两个方向的承载能力,防止出现倒塌、产生裂缝。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固网条300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横向加固网条301和竖向加固网条30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向加固网条301和所述竖向加固网条302的个数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使所述土墙200的横竖两个方向上的强度都得到加强,以达到抗震要求。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固网条300为钢丝网,还可以是其他的金属网,其中,钢丝网的强度较高,使用范围较广,可以对所述土墙200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400为钢板压条,所述钢板压条上设有通孔,螺栓600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钢板压条固定于所述砖墙100上。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栓600为膨胀螺栓,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螺栓或销钉等。采用膨胀螺栓可以使螺栓更加牢固地嵌在所述砖墙100内,防止松脱,进而使所述加固网条300更加牢固地安装在墙体上,对所述土墙200起到良好地支撑作用。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材料面层的厚度为15-30mm,例如可以为20mm、25mm等,所述复合材料面层可以选用具有高延性、高粘结性的复合材料,这样新旧材料容易结合,可以提高墙体的整体刚度,提高墙体自身变形能力。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基础组分:1份砂、0.1~0.2份粉煤灰、0.6~0.8份水泥、0.1~0.2份硅灰和0.16~0.22份水,所述复合材料还包括占所述基础组分的体积的1~2%的纤维。该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较好的粘结能力和变形能力,在较大面外荷载下,不易裂开或破损,可以有效地防止墙体出现平面外的破损,提高墙体整体强度。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砖土混合墙体在长度方向上每隔2-4m设置所述加固网条300,例如可以每隔2.5m、3m或3.5m等设置一个横向的加固网条300,然后垂直于横向的加固网条300再设置一个竖向的加固网条300。根据所述砖土混合墙的情况进行选择,例如所述砖土混合墙体较为破损,可以每隔2m设置所述加固网条300;当所述砖土混合墙体破损程度较轻时,可以每隔3m或4m增设所述加固网条300,以满足墙体强度要求为宜。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描述中的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加固结构的砖土混合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砖墙,所述砖墙呈矩形框设置;
土墙,所述土墙内嵌设置于所述砖墙的矩形框内;
加固网条,所述加固网条的两端设置在所述砖墙上,所述加固网条的主体部分跨设在所述土墙上;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加固网条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砖墙上;
复合材料面层,所述复合材料面层设置于所述砖墙的至少一边的墙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土混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墙的至少一边的墙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加固网条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和所述加固网条处压抹有所述复合材料面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砖土混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砖土混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互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土混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网条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横向加固网条和竖向加固网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土混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网条为钢丝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土混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钢板压条,所述钢板压条上设有通孔,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钢板压条固定于所述砖墙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砖土混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为膨胀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砖土混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面层的厚度为15-3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砖土混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砖土混合墙体在长度方向上每隔2-4m设置所述加固网条。
CN202122041496.5U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具有加固结构的砖土混合墙体 Active CN215907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41496.5U CN215907492U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具有加固结构的砖土混合墙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41496.5U CN215907492U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具有加固结构的砖土混合墙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07492U true CN215907492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292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41496.5U Active CN215907492U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具有加固结构的砖土混合墙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074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4116A (zh) * 2022-04-20 2022-07-05 上海天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grc装饰线条修缮加固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4116A (zh) * 2022-04-20 2022-07-05 上海天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grc装饰线条修缮加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59900A (zh) 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
CN103912063B (zh) 由预制板构建的装配式房屋体系
CN206752676U (zh) 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
CN104213717A (zh) 多层住宅一体化改造建造方法
CN215907492U (zh) 一种具有加固结构的砖土混合墙体
CN112211338A (zh) 混凝土墙与预制压型钢板组合板连接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21045970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楼板结构
CN205875394U (zh) 一种干法连接的抗震混凝土梁柱
CN208105502U (zh) 装配式内置保温层混凝土复合墙-轻钢框架连接节点
CN108547396A (zh) 装配式桁架型轻钢框架-钢筋网-发泡混凝土组合墙
CN111749364A (zh) 一种基于c型钢的装配式复合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14531905U (zh) 一种基于水泥基夹芯板的装配式结构
CN216076471U (zh) 一种加固填充墙体结构
CN213926975U (zh) 混凝土墙与预制压型钢板组合板连接结构
CN212078438U (zh) 适用于结构加层的冷弯薄壁型钢预制复合墙板标准化构件
CN106638956A (zh) 混凝土墙板与肋梁楼板干式连接节点
CN113684957A (zh) 一种组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03397720A (zh) 建筑用钢管剪力墙
CN211523704U (zh) 一种叠合板、墙用钢-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组件
CN109736509B (zh) 一种“l”型部分预制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和应用
CN208267162U (zh) 装配式框格型轻钢框架-钢筋网-发泡混凝土组合墙
CN208202225U (zh) 装配式框格型轻钢框架-冲孔薄钢板-发泡混凝土组合墙
CN208633313U (zh) 装配式桁架型轻钢框架-钢筋网-混凝土组合墙
CN112227580A (zh) 一种钢管桁架预应力空心叠合板
CN210767500U (zh) 一种“l”型部分预制组合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710075 Room A-115-37, iChuangtu Maker Park, No. 14, Gaoxin 2nd Road, High-tech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n Wuh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55 north house, floor 20, Jianke building, No. 13, Yanta Road, Beilin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N WUHE CIVIL ENGINEERING NEW MATERI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