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6901U - 一种废水排水汇集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水排水汇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06901U
CN215906901U CN202120340511.3U CN202120340511U CN215906901U CN 215906901 U CN215906901 U CN 215906901U CN 202120340511 U CN202120340511 U CN 202120340511U CN 215906901 U CN215906901 U CN 215906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wall
drainage
stand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405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术友
林云青
郑光铧
杨明龙
何谦
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gtai Plas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gtai Plas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gtai Plas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gtai Plas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405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069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06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069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水排水汇集器,属于排水设施领域,包括集中水封地漏、汇水立管以及设置在集中水封地漏与汇水立管之间的连接管;其中所述汇水立管包括竖管和横管,所述横管的一端与所述竖管的周侧连接,且所述竖管与横管内部连通,所述横管为扁管,所述横管的径向截面为椭圆形,所述横管的径向椭圆截面的短轴的长度为长轴的一半,且其长轴垂直于所述竖管的中心轴,所述横管倾斜设置,且其远离所述竖管的一端高于其连接竖管的一端。本实用新型在连接过程中能保证管接口的开口不朝下,使得管道与管道之间的连接密封性更好,不易漏水。

Description

一种废水排水汇集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排水汇集器。
背景技术
下水道排水结构,如厨房、卫生间需要用到三通来连接卫生间地漏和废水排水管,生活废水通过三通的支管排入地漏下方的主管中,由此厨房、卫生间下方需要设置横置的支管用于排出生活废水,为了保证该横管的通畅,需要设置管径较大的横管,但由于一些开发商的设计导致厨房、卫生间的沉降高度不够,或者当户主需要做更厚的防水设计时,使用常规三通的横管高度过高无法满足安装需求。
并且在现有室内排水系统中大多采用P型、U型、S型存水弯,室内每一个用水器具排水均需要单独连接一个存水弯,由此存在室内某一存水弯长时间不使用,水封易干涸失效,将导致室内返臭的问题。同时现有P型、U型、S型存水弯占用位置大,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堵塞现象,由此存在检修不便的问题。而且,现有技术的排水结构复杂,制造工艺繁琐,生产成本高,对批量生产尤为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废水排水汇集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废水排水汇集器,包括集中水封地漏、汇水立管以及设置在集中水封地漏与汇水立管之间的连接管;
其中所述汇水立管包括竖管和横管,所述横管的一端与所述竖管的周侧连接,且所述竖管与横管内部连通,所述横管为扁管,所述横管的径向截面为椭圆形,所述横管的径向椭圆截面的短轴的长度为长轴的一半,且其长轴垂直于所述竖管的中心轴,所述横管倾斜设置,且其远离所述竖管的一端高于其连接竖管的一端,竖管和横管的管道内部连接处之间还设有挡板。
作为优选,所述横管与竖管连通处为一体积膨大的管壁腔体,所述管壁腔体的内边缘分别与竖管的内边缘和横管的内边缘相切。
作为优选,所述竖管的顶端设有第一管接口,所述横管的远离所述管壁腔体的一端设有第二管接口。
作为优选,所述集中水封地漏包括排水管件以及内嵌在排水管件内的水封芯,排水管件包括进水管体以及与进水管体连接的排水管体;
其中,所述进水管体上设有与其连通的预留管件,所述预留管件进水口的安装高度高于进水管体排水口的安装高度;
所述排水管体的外壁设有与连接管连通的总排废管,所述总排废管的形状呈扁管状且所述总排废管与排水管体的连通处设有防逆流板。
作为优选,所述水封芯设置在排水管体内并将排水管体内腔分割为进水腔、水封腔以及排水腔。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管体的内壁设有环状安装槽;
所述水封芯包括与环状安装槽可拆卸连接的安装环、与进水腔内壁贴合的第一水封壁以及隔离进水腔和排水腔的第二水封壁。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环与环状安装槽之间设有密封环;
所述进水管体的内壁上设有限位柱,所述排水管体的内壁底端设有对水封芯定位的定位柱。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水封壁的顶端设有避让凸起,且所述第二水封壁的顶端并位于避让凸起两侧设有导流凹槽。
作为优选,还包括将废水导入进水管体中的地漏,所述地漏包括地漏盖以及与所述地漏盖相套接的支撑件,所述地漏盖与所述支撑件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横管可与厨房、卫生间废水排放口相连通,用于接收生活废水,污废水沿着横管内壁贴壁流入竖管;扁形的横管能够在保证通水量的情况下,减小了横管高度,使其能够适用于微降板、不降板的排水设计;
2、将横管的末端抬高,在排水时由于重力势能,即使从横管进入的废水流速很小,也能够使其从横管流向竖管,极小的夹角也能够保证排水管道的高度不高;
3、管壁腔体的设置可以增大废水贴管壁旋流的曲率半径,当废水排量大时,有效降低废水排放速率,确保废水可紧贴管壁旋流,避免因管道曲率半径过小,废水排量大时废水直接从管道中直流排放而造成排水时噪声大,降低管道使用寿命等问题;
4、在将该三通与其他水管相连接时,可以直接将水管插在第一管接口和第二管接口上,能够方便快速安装,而在竖管的底部不设计管接口,使得竖管能够直接插在具有管接口的水管上,在连接过程中能保证管接口的开口不朝下,使得管道与管道之间的连接密封性更好,不易漏水;
5、在横管与竖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挡板,能够使得横管中的废水按照设定的方向进入第一立管,阻挡竖管中的废水反向进入横管,保证废水进入第一立管后的旋流方向与第一立管中的废水的旋流方向相同,避免上层排水管道废水旋流进入竖管时,或废水从横管旋流进入竖管中时,废水会沿竖管和横管的交界处冲出横管,造成废水对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汇水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汇水立管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汇水立管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集中水封地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集中水封地漏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集中水封地漏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水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水封芯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地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中水封地漏;11-排水管件;111-进水管体;112-排水管体;1121-进水腔;1122-水封腔;1123-排水腔;12-水封芯;121-安装环;122-第一水封壁;123-第二水封壁;
2-汇水立管;21-竖管;22-横管;23-管壁腔体;24-第一管接口;25-第二管接口;26-挡板;
3-连接管;
4-预留管件;
5-总排废管;51-防逆流板;
6-环状安装槽;7-密封环;
8-限位柱;81-定位柱;
9-避让凸起;10-导流凹槽;
13-地漏;131-地漏盖;132-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水排水汇集器,包括集中水封地漏1、汇水立管2以及设置在集中水封地漏1与汇水立管2之间的连接管3。所述汇水立管2包括竖管21和横管22;所述横管22的一端与所述竖管21的周侧连接,所述横管22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3连接,用于接收集中水封地漏1的废水。且所述竖管21与横管22内部连通,所述横管22为扁管,所述横管22的径向截面为椭圆形。所述横管22的径向椭圆截面的短轴的长度为长轴的一半,且其长轴垂直于所述竖管21的中轴线。废水沿横管22内壁贴壁流入竖管21,扁形的横管22能够在保证通水量的情况下,减小了横管22高度,使其能够适用于微降板或不降板的排水设计。
参见图2到图4,所述横管22倾斜设置,且其远离所述竖管21的一端高于其连接竖管21的一端。所述横管22的中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10°。本实用新型将横管22的末端抬高,在排水时由于重力势能,即使从横管22进入的废水流速很小,也能够使其从横管22流向竖管21,极小的夹角也能够保证排水管道的高度不高。所述横管22与竖管21连通处为一体积膨大的管壁腔体23,所述管壁腔体23的内边缘分别与竖管21的内边缘和横管22的内边缘相切。
管壁腔体23的设置可以增大废水贴管壁旋流的曲率半径,当废水排量大时,有效降低废水排放速率,确保废水可紧贴管壁旋流,避免因管道曲率半径过小,废水排量大时废水直接从管道中直流排放而造成排水时噪声大,降低管道使用寿命等问题。
所述竖管21的顶端设有第一管接口24,所述横管22的远离所述管壁腔体23的一端设有第二管接口25。第一管接口24的内径等于竖管21的外径,第二管接口25的内径等于第二管接口25的外径。本实施例如此设置,在将该三通与其他水管相连接时,可以直接将水管插在第一管接口24和第二管接口25上,能够方便快速安装,而在竖管21的底部不设计管接口,使得竖管21能够直接插在具有管接口的水管上,在连接过程中能保证管接口的开口不朝下,使得管道与管道之间的连接密封性更好,不易漏水。
为避免上层排水管道废水旋流进入竖管21时,或废水从横管22旋流进入竖管21中时,废水会沿竖管21和横管22的交界处冲出横管22,造成废水对流,本实施例中的汇水立管2还包括一挡板26,所述挡板26设置在竖管21和横管22管道内部连接处之间。在横管22与竖管21的连接处设置有挡板26之后,能够使得横管22中的废水按照设定的方向进入竖管21,阻挡竖管21中的废水反向进入横管22,保证废水进入竖管21后的旋流方向与竖管21中的废水的旋流方向相同。
参见图5到图7,所述集中水封地漏1包括排水管件11、内嵌在排水管件11内并用于在排水管件11内形成水封的水封芯12以及设置在排水管件11上并与排水管件11连通的预留管件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废水指的是从淋浴、洗脸池等排出的水。所述排水管件11包括进水管体111以及排水管体112,所述进水管体111与排水管体112内部连通且一体式连接,所述进水管体111可与淋浴排废口或洗脸池排废口等相连通,用于接收淋浴排废口或洗脸池排废口的废水,废水沿进水管体111进入排水管体112内,形成水封后将本实施例汇集的全部废水排放至废水总排水管道当中。
所述排水管件11上设有与其连通的预留管件4,所述预留管件4进水口的安装高度高于进水管体111排水口的安装高度,避免进水管体111排水口的废水从预留管件4进水口中返流。所述预留管件4包括四组设置在进水管体111边侧的预留管体。所述预留管体的形状呈扁管状且分设在进水管体111的边侧并与进水管体111连通,同时所述进水管体111的内壁上设有与预留管体对应的预断壁,所述预断壁与进水管体111一体化连接。
当工作人员需要使用某一预留管体时,仅需将对应的预断壁从进水管体111内壁上拆卸,即可连通预留管体和进水管体111并启用预留管体。所述预留管体与进水管体111连通后,预留管体内的废水即可排入到进水管体111内。同时所述预留管体的内边缘与进水管体111的内边缘相切,可使预留管体内的废水沿着预留管体内壁贴壁流入进水管体111内。
参见图7到图9,所述水封芯12设置在排水管体112内并将排水管体112内腔分割为进水腔1121、水封腔1122以及排水腔1123。所述进水腔1121、水封腔1122以及排水腔1123相互连通并且所述排水管体112的外壁设有与排水腔1123连通的总排废管5,所述总排废管5与连接管3连通。并且所述总排废管5的形状呈扁管状且所述水封腔1122为U型。所述总排废管5与排水管体112的连通处设有防逆流板51,防止总排废管5内存在滞留废水时,所述滞留废水从总排废管5中逆流至排水管体112内,从而起到防逆流作用。同时所述防逆流板51的截面形状为弧形,使排水管体112内的废水从防逆流板51排出时,出水更流畅,不易造成管体堵塞。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预留管体与进水管体111相连的一端低于所述预留管体的进水端,同时所述总排废管5与排水管体112连接的一端高于所述总排废管5的排水端。所述预留管体以及总排废管5的倾斜设置是为了减少暂留在所述预留管体以及总排废管5中的废水,使得所述预留管体以及总排废管5流入的废水受到自身重力作用流动,能够顺利进入下一管件中。而且当所述预留管体以及总排废管5中废水排放量大且水压大于进水管体111引流的废水水压时,废水也可以因重力的影响排放出去,避免将废水反向排放预留管体以及水封芯12处。
所述排水管体112的进水端内壁设有环状安装槽6,所述水封芯12包括与环状安装槽6可拆卸连接的安装环121、与排水管体112内壁贴合的第一水封壁122以及隔离进水腔1121和排水腔1123的第二水封壁123,所述第一水封壁122的形状为半圆环状且第一水封壁122与排水管体112内壁紧密贴合,避免排水管体112内的废水滞留在第一水封壁122与排水管体112内壁的间隙中。所述第二水封壁123为沿排水管体112顶端向底端方向曲率逐渐降低的弧形板使第二水封壁123上的废水能够平缓地流入排水管体112中,第二水封壁123的顶端与安装环121一体连接,且所述第二水封壁123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水封壁122的两侧一体连接。
所述第二水封壁123的顶端设有避让凸起9,所述避让凸起9用于增大总排废管5的排水空间。所述第二水封壁123的顶端并位于避让凸起9两侧设有导流凹槽10,所述导流凹槽10的截面呈弧形并用于对进水管体111内的废水进行导流,将其导流至进水腔1121内并在水封腔1122内形成水封。同时所述排水管体112的底端内壁上设有对水封芯12定位的两组定位柱81,所述定位柱81与第二水封壁123的外侧抵接,使水封芯12在与排水管体112配合安装过程中,仅能采用特定的固定安装方向以及安装位置进行安装,便于工作人员对水封芯12的正确安装方向进行把控,避免水封芯12在安装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现象进而影响水封芯12的水封效果。
参见图9,所述安装环121、第一水封壁122和第二水封壁123为一体化连接,减少废水因非一体结构在连接处受到阻力影响流动性,且能更好的沿第一水封壁122和第二水封壁123贴壁排出,并减少渗漏的可能性,同时所述第一水封壁122和第二水封壁123的相接处圆滑过渡。所述安装环121与所述进水管体111内壁连接处、所述安装环121与第一水封壁122的连接处、以及所述安装环121与第二水封壁123的相接处均为圆滑过渡,使本实施例的进水管体111在排水时,废水经过进水管体111管壁以及安装环121,进入到第一水封壁122和第二水封壁123时也可以贴壁排出。
为增加水封芯12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在水封芯12与排水管体112的连接处,即安装环121与环状安装槽6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环7。同时,通过设置水封芯12,进水管体111以及预留管体将废水通过进水腔1121导入到水封腔1122中以补充水封腔1122中的废水量,防止废水腔中的废水干涸以至废水液面低于总排水管的最低点,从而防止水封芯12的水封失效。本实用新型中水封芯12采用插入式设计,当排水管体112或水封芯12内部发生堵塞时,工作人员只需拆除水封芯12即可检修水封芯12或排水管体112内的堵塞故障,方便易行,同时便于工作人员对水封芯12进行更换、清洗等维修工作。
参见图10,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将废水导入进水管件中的地漏13,所述地漏13包括地漏盖131以及与所述地漏盖131相套接的支撑件132,所述地漏盖131与所述支撑件132可拆卸连接。
所述支撑件132包括与废水管连接的调节件以及设置在调节件上的安装槽,所述进水管体111的内壁上沿周向均匀设有四组对调节件的安装深度进行限定的限位柱8,位于进水管体111内壁上的限位柱8的顶端用于限定调节件的安装位置,防止调节件插入过深。所述调节件可以根据不同的装修条件来调节支撑件132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调节件为制作好且规格确定的圆环结构,调节件可以设置若干个。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共设置有三个调节件,根据不同的装修条件可以选择增加或减少调节件的数量,使得本实施例中的地漏盖131高度可在100mm的范围内进行调节;并且所述调节件也可以为根据客户需求制作成的相应的形状与规格,从而根据不同的装修条件选择合适形状与规格的调节件来调节支撑件132的高度。
所述支撑件132的安装槽上还卡设有三尖瓣止回阀,所述三尖瓣止回阀防止进水管体111内的废水从地漏盖131返流至室内。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在进入地漏13的废水中可能混有毛发等容易造成地漏13拥堵的杂物,为减少地漏13拥堵的可能,所述废水通过地漏盖131进入地漏13中后,首先地漏盖131对废水进行过滤,通过地漏盖131后的废水通过三尖瓣止回阀进入进水管体111,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地漏13的结构,实现了在检修所述水封地漏13时,操作人员只需依次取出位于淋浴区地面内的地漏盖131、三尖瓣止回阀、支撑件132即可在地漏13处对水封芯12以及与排水管件11进行检修,且检修视野好,方便快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废水排水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集中水封地漏(1)、汇水立管(2)以及设置在集中水封地漏(1)与汇水立管(2)之间的连接管(3);
其中所述汇水立管(2)包括竖管(21)和横管(22),所述横管(22)的一端与所述竖管(21)的周侧连接,且所述竖管(21)与横管(22)内部连通,所述横管(22)为扁管,所述横管(22)的径向截面为椭圆形,所述横管(22)的径向椭圆截面的短轴的长度为长轴的一半,且其长轴垂直于所述竖管(21)的中心轴,所述横管(22)倾斜设置,且其远离所述竖管(21)的一端高于其连接竖管(21)的一端,竖管(21)和横管(22)的管道内部连接处之间还设有挡板(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排水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22)与竖管(21)连通处为一体积膨大的管壁腔体(23),所述管壁腔体(23)的内边缘分别与竖管(21)的内边缘和横管(22)的内边缘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排水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21)的顶端设有第一管接口(24),所述横管(22)的远离所述管壁腔体(23)的一端设有第二管接口(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排水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水封地漏(1)包括排水管件(11)以及内嵌在排水管件(11)内的水封芯(12),排水管件(11)包括进水管体(111)以及与进水管体(111)连接的排水管体(112);
其中,所述进水管体(111)上设有与其连通的预留管件(4),所述预留管件(4)进水口的安装高度高于进水管体(111)排水口的安装高度;
所述排水管体(112)的外壁设有与连接管(3)连通的总排废管(5),所述总排废管(5)的形状呈扁管状且所述总排废管(5)与排水管体(112)的连通处设有防逆流板(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水排水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芯(12)设置在排水管体(112)内并将排水管体(112)内腔分割为进水腔(1121)、水封腔(1122)以及排水腔(11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水排水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体(112)的内壁设有环状安装槽(6);
所述水封芯(12)包括与环状安装槽(6)可拆卸连接的安装环(121)、与进水腔(1121)内壁贴合的第一水封壁(122)以及隔离进水腔(1121)和排水腔(1123)的第二水封壁(1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水排水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121)与环状安装槽(6)之间设有密封环(7);
所述进水管体(111)的内壁上设有限位柱(8),所述排水管体(112)的内壁底端设有对水封芯(12)定位的定位柱(8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水排水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封壁(123)的顶端设有避让凸起(9),且所述第二水封壁(123)的顶端并位于避让凸起(9)两侧设有导流凹槽(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排水汇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废水导入进水管体(111)中的地漏(13),所述地漏(13)包括地漏盖(131)以及与所述地漏盖(131)相套接的支撑件(132),所述地漏盖(131)与所述支撑件(132)可拆卸连接。
CN202120340511.3U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废水排水汇集器 Active CN2159069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0511.3U CN215906901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废水排水汇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0511.3U CN215906901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废水排水汇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06901U true CN215906901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285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40511.3U Active CN215906901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废水排水汇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069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6899A (zh) * 2021-03-23 2021-06-25 康泰塑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废水排水汇集器管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6899A (zh) * 2021-03-23 2021-06-25 康泰塑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废水排水汇集器管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66182U (zh) 高层建筑用模块化同层排水节水装置
CN106284557B (zh) 一种u型防堵塞下水管
CN112031083B (zh) 一种卫生间排水汇集系统
CN215906901U (zh) 一种废水排水汇集器
CN112031082A (zh) 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
CN203129266U (zh) 高层建筑用过滤型模块化同层排水节水装置
CN109339182B (zh) 一种挂墙虹吸马桶
CN113026899A (zh) 一种废水排水汇集器管件
CN110747973A (zh) 一种过滤头发的地漏
CN215906899U (zh) 一种污废水排水汇集器
CN112343156B (zh) 防疫集中水封地漏
CN213477118U (zh) 防疫集中水封地漏
CN211665888U (zh) 无水封的平口型排水地漏结构
CN214461012U (zh) 一种带有杂质过滤的地漏
CN213062258U (zh) 一种加强型单立管汇集器管件
CN214614500U (zh) 一种多通道地漏管件
CN215630428U (zh) 一种点降板同层排水单立管排水管件系统
CN213477117U (zh) 不降板同层排水用集中水封地漏
CN102943509B (zh) 模块化同层排水节水装置
CN213014511U (zh) 一种预埋加强型单立管汇集器管件
CN111827445A (zh) 同层排水预埋地漏
CN213477116U (zh) 一种防疫集中水封地漏
CN212358489U (zh) 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
CN112049198A (zh) 一种建筑微降板同层排水总成
CN103924638A (zh) 单元楼房节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