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96893U - 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 - Google Patents

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96893U
CN215896893U CN202122506260.4U CN202122506260U CN215896893U CN 215896893 U CN215896893 U CN 215896893U CN 202122506260 U CN202122506260 U CN 202122506260U CN 215896893 U CN215896893 U CN 2158968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wireless charging
socket
shell
output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062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大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Aomeil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Aomeil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Aomeil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Aomeil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0626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968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968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968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包括壳体、交流插座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和PD USB模块,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前面板和后面板,所述上壳体能够固定在所述下壳体上,并能够将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固定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前后两端,所述交流插座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和PD USB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能够与输入电源相连接,所述交流插座模块带有交流输出接口,所述PD USB模块带有PD输出接口,所述交流输出接口和PD输出接口设置在所述前面板处,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交流输出接口和PD输出接口相对应的插孔,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贴近所述上壳体设置。具插口类型丰富,使用方便的有点。

Description

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移动供电插座,具体地涉及一种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
背景技术
供电插座是一种利用住宅室内或者写字楼办公室等的墙面内或天花板上的供电系统的电力为用电电器供电的装置。随着用电电器种类和数量的增加,人们对供电插座使用便利性以及供电接口多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供电插座通常带有一根电源线,并通过电源线连接到供电系统上,将供电系统的电力传输到供电插座上。供电插座上设置有多个供电接口,并通过多个供电接口分别为多个用电电器供电。
现有的供电插座,供电接口的类型较少,适配的用电电器的类型较少。在给不少类型的用电电器供电时,需要使用专用的电源适配器,使用很不方便,同时,供电线路转接接口多,连接的稳定性较差。现有的供电插座,供电接口多设置在供电插座的顶面,用电电器的接插不太方便。另外,上插接口导致用电电器的电源连接线凸出在供电插座的上方,电源连接线在供电插座上方杂乱排布,影响使用场所的美观和整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供电接口类型丰富,使用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包括壳体、交流插座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和PD USB模块,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前面板和后面板,所述上壳体能够固定在所述下壳体上,并能够将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固定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前后两端,所述交流插座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和PD USB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能够与输入电源相连接,所述交流插座模块带有交流输出接口,所述PDUSB模块带有PD输出接口,所述交流输出接口和PD输出接口设置在所述前面板处,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交流插座模块和PD USB模块相对应的插孔,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贴近所述上壳体设置。
优选地,所述交流插座模块安装在所述前面板上,所述交流插座模块包括安全门、插座导电片和绝缘固定壳,所述安全门设置在所述前面板与所述插座导电片之间,所述插座导电片安装在所述绝缘固定壳上,且与所述输入电源相连接,以形成所述交流输出接口。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安全门的设置能够为交流插座模块提供安全防护,防止外界导电器件通过插孔接触插座导电片,导致触电风险。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后面板上设置有过载保护器,所述过载保护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电源线连接,输出端与所述交流插座模块连接。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过载保护器能够在交流插座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和PD USB模块的总供电电流超过设定值时切断本实用新型的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的电源供应,提高插座的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交流插座模块的交流插座安装座,所述交流插座安装座的相对侧分别设置有弹簧安装槽,所述安全门包括第一弹簧、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可移动地安装在一起,所述第一弹簧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与一侧的所述弹簧安装槽之间,所述第二弹簧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与另一侧的所述弹簧安装槽之间,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插孔相对的切角。通过该优选技术方案,当用电电器的插头插入交流插座模块时,插头的插脚按压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切角上,推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克服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力向两侧移动,通过安全门与插座导电片相接触。而当用电电器的插头拔出时,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分别推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向安全门的中部移动,关闭安全门,防止外部导电器件接触插座导电片,从而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充电线圈、PCBA和无线充电电源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安装在所述上壳体上,使得所述充电线圈贴近所述上壳体,所述PCBA与所述充电线圈和所述无线充电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电源模块与所述交流插座模块电连接。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无线充电电源模块能够获取交流插座模块的交流电,进行处理后产生PCBA所需的直流电,PCBA对直流电进行转换,形成一定频率的交流电输送到充电线圈,并通过充电线圈形成相应频率的电磁波,为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用电电器充电。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充电线圈和PCBA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一面,所述无线充电电源模块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另一面,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上壳体上。通过该优选技术方案,固定板的使用方便了充电线圈、PCBA和无线充电电源模块的固定。另外,将充电线圈和PCBA安装在固定板与上壳体的顶部之间,使得充电线圈更接近上壳体的顶部,有利于无线充电效率的提高;将无线充电电源模块安装在固定板的下方,增加了无线充电电源模块的散热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线圈安装台,所述充电线圈安装在所述线圈安装台上。通过该优选技术方案,能够使充电线圈贴紧上壳体的顶部,使得充电线圈更加接近无线充电的电器,无线充电的效率更高。
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还包括麦拉片,所述麦拉片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以使得所述无线充电电源模块位于所述麦拉片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麦拉片形成了无线充电电源模块与壳体中其它元器件之间绝缘隔离,防止无线充电电源模块与其他元器件相接触,引发安全风险。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PD USB模块包括PD电源模块、所述PD输出接口和导热硅胶片,所述PD电源模块安装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PD输出接口包括USB插口、TYPE-C插口,所述USB插口和TYPE-C插口与所述PD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导热硅胶片安装在所述PD电源模块的散热器件上,且与所述上壳体相接触。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PD电源模块安装能够将从交流电分别转换成适合USB插口和TYPE-C插口输出的电压电流,通过USB插口和TYPE-C插口输出。导热硅胶片能够将PD电源模块产生的热量传输到上壳体,通过上壳体散发出去,从而提高PD电源模块的散热效果。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安装在所述后面板上,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固定旋钮,以能够通过该固定旋钮对所述固定支架进行固定。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能够通过固定支架将本实用新型的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固定在桌沿或其它板状器件上,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的稳定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能够分别通过交流插座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和PD USB模块提供交流输出接口、无线充电电磁波和PD输出接口,供电类型更加丰富。将无线充电模块设置在插座的顶部,交流输出接口和PD输出接口的插孔设置在插座的前侧面,方便了用电电器的连接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能够方便地为多种不同类型的用电电器供电,结构紧凑,连接方便。减少了电源适配器的使用,用电电器的连接稳定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零件分解图;
图2是一种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前面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插座导电片示意图;
图5是一种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绝缘固定壳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相线导电片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零线导电片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地线导电片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交流插座模块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模块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模块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PD USB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 上壳体 12 下壳体
13 前面板 131 交流插座安装座
132 USB插孔 133 TYPE-C插孔
134 交流输出插孔 14 后面板
2 交流插座模块 21 安全门
211 第一弹簧 212 第一滑块
213 第二滑块 214 第二弹簧
215 端框 2151 弹簧固定柱
216 短边框 217 长边框
218 门块 2181 切角
219 滑动槽 22 插座导电片
221 相线导电片 222 零线导电片
223 地线导电片 23 绝缘固定壳
3 无线充电模块 31 充电线圈
32 PCBA 33 无线充电电源模块
34 固定板 341 线圈安装台
35 麦拉片 4 PD USB模块
41 PD电源模块 42 USB接口
43 TYPE-C接口 44 导热硅胶片
5 过载保护器 6 固定支架
61 固定旋钮 62 固定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前、后”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指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正常使用时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中,供电插孔所在的一侧为“前”,无线充电模块所在的一侧为“上”。对本实用新型在各模块及其零部件的描述与本实用新型的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组装后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一致。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所述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之间的电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壳体、交流插座模块2、无线充电模块3和PD USB模块4。壳体通常使用塑料等非金属材料制成,壳体通常由上壳体11、下壳体12、前面板13和后面板14拼装而成,形成外形为长方体、棱柱体或者棱台体的形状。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相互拼装,形成外壳的框架,可以在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前后边缘部分设置有卡槽,在前面板13和后面板14四周设置有凸檐,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可以通过螺丝相连接。在进行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之间的连接时,可以将前面板13和后面板14四周设置有凸檐分别卡接在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前后两端的卡槽中,形成整体的壳体结构。凸檐与卡槽相互配合的卡接结构使得前面板13和后面板14牢牢固定在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壳体结构强度。交流插座模块2、无线充电模块3和PD USB模块4均安装在壳体内部,输入电源的电源线穿过壳体,分别与交流插座模块2、无线充电模块3和PD USB模块4相连接。通常地,在后面板14上设置有电源线进入孔,输入电源的电源线穿过该电源线进入孔进入壳体的内部,与交流插座模块2相连接,再使用导线将无线充电模块3和PD USB模块4连接到交流插座模块2上,引入输入电源。交流插座模块2上设置有交流输出接口,能够将输入电源分配到交流输出接口,并能够通过交流输出接口输出。交流输出接口通常设置在前面板13的一侧,如左侧。此时,在前面板13的左侧与交流输出接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交流输出插孔134,通过交流输出插孔134能够插入用电电器的电源插头,并插接到交流输出接口上。PD USB模块4上设置有PD输出接口,并能够将交流电源提供的民用交流电转换成PD电源,通过PD输出接口输出。PD输出接口设置在前面板13的另一侧,如右侧。此时,在前面板13的右侧与PD输出接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PD输出插孔,用电电器的PD电源插头能够穿过PD输出插孔,插接在PD输出接口上。无线充电模块3可以固定在上壳体11上,也可以固定在下壳体12上,或者安装在前面板13和/或后面板14上,但无线充电模块3的安装位置需要保持无线充电模块3位于上壳体11邻近区域,以能够使得更多的无线充电电磁波穿透上壳体11,为置于上壳体上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用电电器充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9所示,交流插座模块2安装在前面板13上。当然,交流插座模块2也可以安装在下壳体12,甚至上壳体11上,只要交流插座模块2上的交流输出接口位于前面板13上的交流输出插孔134处即可。交流插座模块2由安全门21、插座导电片22和绝缘固定壳23构成,其中,安全门21使用绝缘材料制成,其设置在交流插座模块2的前端,当交流插座模块2处于安装状态下,安全门21位于前面板13与插座导电片22之间。安全门21能够在用电电器的电源插头插入时打开,使得该电源插头能够与插座导电片22接触,从而输出交流电源;而在电源插头拔出时安全门21关闭,防止外部导电器件误入交流输出插孔134,引发触点事故。插座导电片22包括相线导电片221、零线导电片222和地线导电片223,相线导电片221和零线导电片222采用磷青铜整体成型,地线导电片223采用磷青铜与黄铜组合方式铆接成型。绝缘固定壳23使用塑料或者胶木注塑成型,绝缘固定壳23上分别设置有与相线导电片221、零线导电片222和地线导电片223形状相适应的安装槽,相线导电片221、零线导电片222和地线导电片223分别安装在相应的安装槽中,形成标准的交流输出接口。相线导电片221、零线导电片222和地线导电片223分别与输入电源的相线、零线和地线相连接,以通过交流输出接口输出标准交流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后面板14上设置有过载保护器5。过载保护器5可以使用手动过载保护器,在过载保护器5过载保护后,能够进行手动恢复。过载保护器5连接在输入电源的进入口处,输入电源首先连接到过载保护器5,在通过过载保护器5连接到交流插座模块2。通常,过载保护器5的输入端与输入电源的相线相连接,输出端与相线导电片221相连接,再通过相线导电片221连接到无线充电模块3和PD插座模块PD USB模块4。过载保护器5能够对本实用新型的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的过载或者内部线路的短路提供保护,保证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的使用安全。当然,过载保护器5也可以安装在前面板13上,或者安装在上壳体1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前面板13上设置有与交流插座模块2的大小、形状相适应的交流插座安装座131,在交流插座安装座131上交流输出插孔134的上下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弹簧安装槽。安全门21包括第一弹簧211、第一滑块212、第二滑块213和第二弹簧214,第一滑块212和第二滑块213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端框215、短边框216、长边框217和门块218,其中,短边框216和长边框217的端部形成有相互配合的滑动槽219。第一滑块212与第二滑块213下上对称地安装在一起,在第一滑块212的端框215与第二滑块213的门块218之间形成第一门,在第二滑块213的端框215与第一滑块212的门块218之间形成第二门。第一滑块212与第二滑块213之间能够沿滑动槽219方向移动,当第一滑块212和第二滑块213的端框215相互接近时,第一滑块212的端框215与第二滑块213的门块218之间,以及第二滑块213的端框215与第一滑块212的门块218之间均相互接近,使得第一门和第二门均关闭,即安全门21关闭。当第一滑块212和第二滑块213的端框215相互分离时,第一滑块212的端框215与第二滑块213的门块218之间,以及第二滑块213的端框215与第一滑块212的门块218之间均相互分离,使得第一门和第二门均打开,即安全门21打开。所述端框215的外侧设置有弹簧固定柱2151,第一弹簧211安装在第一滑块212上的弹簧固定柱2151与交流插座安装座131上侧的弹簧安装槽之间,第二弹簧214安装在第二滑块213上的弹簧固定柱2151与交流插座安装座131下侧的弹簧安装槽之间,在第一弹簧211和第二弹簧214的弹力作用下,第一滑块212的端框215与第二滑块213的端框215相互接近,安全门21关闭,防止外部导电器件接触插座导电片22。第一滑块212的门块218和第二滑块213的门块218的前侧均设置有切角2181,在交流插座模块2的安装状态下,切角2181位于正对交流输出插孔134处,当用电电器的电源插头插入时,电源插头的相线插脚和零线插脚分别按压在两个滑块上的切角2181上,推动第一滑块212和第二滑块213分别相上下两侧移动,安全门21打开,电源插头的插脚通过安全门21与插座导电片22接触,交流插座模块2输出交流电为用电电器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无线充电模块3包括充电线圈31、PCBA 32和无线充电电源模块33。无线充电电源模块33与交流插座模块2电连接,能够从交流插座模块2处获取交流电,并转换成PCBA32所需的直流电。PCBA即为带有电子元器件的印制线路板(PCB),PCBA32与无线充电电源模块33电连接,能够将无线充电电源模块33提供的直流电转换成一定频率的交流电,并传输给充电线圈31,充电线圈31能够将交流电转换成充电电磁波发射出去,为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用电电器,如无线充电手机充电。充电线圈31还能够获取附近的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用电电器的位置信息和充电状态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和充电状态信息反馈给PCBA32,PCBA 32能够根据该反馈信息调整输出到充电线圈31的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减小充电线圈31在不充电状态下的功耗,并能够适配用电电器不同的电量状态。无线充电模块3安装在上壳体11上,使得充电线圈31贴近上壳体11。这样,就能够使得充电线圈31产生的充电电磁波更多地集中在用电电器区域,提高无线充电模块3的充电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无线充电模块3还带有固定板34,充电线圈31和PCBA32安装在固定板34同一面的两侧,无线充电电源模块33安装在固定板34的另一面上,并将固定板34充电线圈31所在的一面向上固定在上壳体11的内侧面。通常,固定板34上设置有安装螺孔,使用螺钉将固定板34固定在上壳体11上。固定板34的使用,使得充电线圈31、PCBA 32和无线充电电源模块33的结构更加紧凑,安装也更加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在固定板34上设置有线圈安装台341,线圈安装台341凸出线圈安装台341的表面,充电线圈31安装在线圈安装台341上。这样,当固定板34安装在上壳体11上时,充电线圈31就能够贴紧上壳体11,在上壳体11上放置用电电器进行无线充电时,用电电器与充电线圈31之间的间隙更小,无线充电的效率也更高。线圈安装台341可以使用导热性材料制成,以提高充电线圈31的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无线充电模块3中还设置有麦拉片35。麦拉片是一种聚脂材料(MYLAR)制成的薄膜片,麦拉片耐高温,高压绝缘性好。麦拉片35加工成折弯的槽状,麦拉片35安装在固定板34上,将无线充电电源模块33安装在麦拉片35的折弯槽内,将无线充电电源模块33与固定板34以及其他模块、导线隔开,防止无线充电电源模块33对外放电,保证无线充电电源模块33的绝缘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PD USB模块4包括PD电源模块41、PD输出接口和导热硅胶片44。PD电源模块41安装在下壳体12的内侧,与交流插座模块2电连接,以从交流插座模块2处获取交流电源,并将交流电源转换成不同PD输出接口所需的电源,输送到各个PD输出接口。PD输出接口包括USB接口42和TYPE-C接口43,USB接口42和TYPE-C接口43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USB接口42和TYPE-C接口43分别与PD电源模块41上相应的电源输出点电连接,以能够通过USB接口42、TYPE-C接口43为相应的用电电器充电或者供电。导热硅胶片44安装在PD电源模块41的散热器件上,并能够在安装状态下与上壳体11相接触。这样就能够在使用状态下将PD电源模块41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胶片44传导到上壳体11上,并通过上壳体11散发出去,提高PD电源模块41的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还包括固定支架6。固定支架6可以设置为各种合适的形状,固定支架6的一端固定在后面板14上,固定支架6上设置有固定旋钮61。具体地,固定支架6可以使用“L”形金属板制成,“L”形固定支架6的竖直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后面板14上,水平板上设有固定螺孔,固定旋钮61由下向上穿过该固定螺孔旋合在水平板上。固定旋钮61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垫62,固定垫62通过螺钉安装在固定旋钮61上。在需要对本实用新型的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进行固定时,将桌面或者其它板状、条状固定物置于下壳体12与固定垫62之间,旋动固定旋钮61,使得固定垫62和下壳体12夹紧固定物,就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固定在固定物上,保证插座位置的稳固。松开固定旋钮61,拆下固定支架6,本实用新型的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可以自由地放置在桌面等台面上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种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和“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其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交流插座模块(2)、无线充电模块(3)和PD USB模块(4),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前面板(13)和后面板(14),所述上壳体(11)能够固定在所述下壳体(12)上,并能够将所述前面板(13)和后面板(14)固定在所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前后两端,所述交流插座模块(2)、无线充电模块(3)和PD USB模块(4)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能够与输入电源相连接,所述交流插座模块(2)带有交流输出接口,所述PD USB模块(4)带有PD输出接口,所述交流输出接口和PD输出接口设置在所述前面板(13)处,所述前面板(13)上设置有与所述交流输出接口和PD输出接口相对应的插孔,所述无线充电模块(3)贴近所述上壳体(11)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插座模块(2)安装在所述前面板(13)上,所述交流插座模块(2)包括安全门(21)、插座导电片(22)和绝缘固定壳(23),所述安全门(21)设置在所述前面板(13)与所述插座导电片(22)之间,所述插座导电片(22)安装在所述绝缘固定壳(23)上,且与输入电源相连接,以形成所述交流输出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面板(14)上设置有过载保护器(5),所述过载保护器(5)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电源连接,输出端与所述交流插座模块(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1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交流插座模块(2)的交流插座安装座(131),所述交流插座安装座(131)的相对侧分别设置有弹簧安装槽,所述安全门(21)包括第一弹簧(211)、第一滑块(212)、第二滑块(213)和第二弹簧(214),所述第一滑块(212)与所述第二滑块(213)可移动地安装在一起,所述第一弹簧(211)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212)与一侧的所述弹簧安装槽之间,所述第二弹簧(214)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213)与另一侧的所述弹簧安装槽之间,所述第一滑块(212)和第二滑块(213)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插孔相对的切角(2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3)包括充电线圈(31)、PCBA(32)和无线充电电源模块(33),所述无线充电模块(3)安装在所述上壳体(11)上,使得所述充电线圈(31)贴近所述上壳体(11),所述PCBA(32)与所述充电线圈(31)和无线充电电源模块(33)电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电源模块(33)与所述交流插座模块(2)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3)还包括固定板(34),所述充电线圈(31)和PCBA(32)安装在所述固定板(34)的一面,所述无线充电电源模块(33)安装在所述固定板(34)的另一面,所述固定板(34)固定在所述上壳体(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4)上设置有线圈安装台(341),所述充电线圈(31)安装在所述线圈安装台(341)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3)还包括麦拉片(35),所述麦拉片(35)安装在所述固定板(34)上,以使得所述无线充电电源模块(33)位于所述麦拉片(35)与所述固定板(34)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PD USB模块(4)包括PD电源模块(41)、所述PD输出接口和导热硅胶片(44),所述PD电源模块(41)安装在所述下壳体(12)上,所述PD输出接口包括USB接口(42)、TYPE-C接口(43),所述USB接口(42)和TYPE-C接口(43)与所述PD电源模块(41)电连接,所述导热硅胶片(44)安装在所述PD电源模块(41)的散热器件上,且与所述上壳体(11)相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支架(6),所述固定支架(6)安装在所述后面板(14)上,所述固定支架(6)上设置有固定旋钮(61),以能够通过该固定旋钮(61)对所述固定支架(6)进行固定。
CN202122506260.4U 2021-10-18 2021-10-18 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 Active CN2158968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6260.4U CN215896893U (zh) 2021-10-18 2021-10-18 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6260.4U CN215896893U (zh) 2021-10-18 2021-10-18 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96893U true CN215896893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250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06260.4U Active CN215896893U (zh) 2021-10-18 2021-10-18 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968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089941U (ja) 親子式プラグを具えた電圧アダプタプラグ構造
CN217956712U (zh) 直流-交流转换器及交流输出装置
US5701244A (e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CN215896893U (zh) 桌面可移动式无线充电pd插座
CN117134457A (zh) 一种可拓展的便携式多功能储能供电设备
CN210692877U (zh) 一种快速接线模组及简便快捷插拔式插板
CN208255291U (zh) 一种接线盒盒体及可插拔式电能表接线盒
CN217507837U (zh) 插座
CN219779352U (zh) 带开关保护的多接口快充插座
CN217306811U (zh) 一种多接头usb插接板
CN220934463U (zh) 一种排插装置
CN21410014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插座底座
CN109818179B (zh) 配电模块与轨道式母线内部导电铜条的端压接口装置
CN210693488U (zh) 充电器结构
CN218732052U (zh) 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插线板
CN214100002U (zh) 一种带有防脱落连接扣的插座
CN220585671U (zh) 一种多孔插线板
CN214176942U (zh) 一种快充充电器
CN209747868U (zh) 一种显示设备连接结构及系统
CN218243115U (zh) 多接口的电源装置及移动电源
CN217633140U (zh) 一种新型可拼接风扇
CN211981078U (zh) 高温自断电式电子连接片
CN219421420U (zh) 一种t形线路板控制器装配结构
CN217883381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滤波器
CN218336662U (zh) 一种组合式直插型电源适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