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95430U -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95430U
CN215895430U CN202122340964.9U CN202122340964U CN215895430U CN 215895430 U CN215895430 U CN 215895430U CN 202122340964 U CN202122340964 U CN 202122340964U CN 215895430 U CN215895430 U CN 2158954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ignal lines
display panel
driving chip
electr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4096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伟杰
宋威
张泽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Huarui Photo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Huarui Photo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Huarui Photo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Huarui Photo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4096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954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954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954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中,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周边的驱动芯片,以及连接于所述触控电极与所述驱动芯片之间的有效触控信号线;从远离所述驱动芯片的一端至靠近所述驱动芯片的一端,所述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划分为至少两个区块;远离所述驱动芯片的区块中各触控电极所连接的有效触控信号线的数量,大于靠近所述驱动芯片的区块中各触控电极所连接的有效触控信号线的数量。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改善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分区因电阻电容负载效应造成的电压恢复能力不同而产生的不良,提升产品良率。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内嵌式(In-cell)触控显示面板(Touch panel,TP)因其厚度薄等原因,在触控屏幕式电子产品领域应用广泛。In-cell触控显示面板的一项关键技术为面板内的触控分区(TP区)。现有设计中,每个TP区对应设有一个触控电极,每个TP区的触控电极使用一条触控信号线(Trace线)与驱动芯片(IC)相连,由于各个触控电极的位置不同,触控显示面板上远离驱动芯片(IC)的TP区,Trace线长度增加,电阻电容负载效应(RC loading effect))对触控信号的反馈控制影响最严重,TP区与驱动IC的距离影响了TP区触控电极的电压恢复能力,不同TP区信号的反馈有所差异,容易产生色差,造成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降低等不良影响,同时,Trace线过长也会存在断线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旨在改善触控显示面板TP区因电阻电容负载效应造成的电压恢复能力不同而产生的不良,提升产品良率。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周边的驱动芯片,以及连接于所述触控电极与所述驱动芯片之间的有效触控信号线;
从远离所述驱动芯片的一端至靠近所述驱动芯片的一端,所述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划分为至少两个区块;远离所述驱动芯片的区块中各触控电极所连接的有效触控信号线的数量,大于靠近所述驱动芯片的区块中各触控电极所连接的有效触控信号线的数量。
可选的,每一个触控电极至少通过一条有效触控信号线与所述驱动芯片连接。
可选的,每个所述区块中,各触控电极所连接的有效触控信号线的数量相同,走线长度相等。
可选的,触控显示面板还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有效触控信号线的虚设触控信号线,所述虚设触控信号线与驱动芯片相连,或者与公共电极相连。
可选的,所述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包括m行n列触控电极;所述多个区块的排列方向与所述触控电极的列方向一致;
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每列所述触控电极与b列所述像素单元相交叠,b大于m。
可选的,与每列所述触控电极相连的触控信号线的数量小于或等于b。
可选的,每列所述触控电极所在区域具有b条触控信号线经过;其中,a条触控信号线与其经过的一列所述触控电极相连的有效触控信号线,其余b-a条为虚设触控信号线,所述虚设触控信号线与公共电极相连;其中,a为大于1且小于b的自然数。
可选的,所述触控电极与所述有效触控信号线通过转接孔相连。
可选的,每个所述区块包括若干行触控电极;远离所述驱动芯片的区块中所述触控电极的行数,小于或等于靠近所述驱动芯片的区块中所述触控电极的行数。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中,将触控电极进行区块化划分,对触控显示面板上不同位置的触控电极所连接的有效触控信号线的数量进行设计,将有效触控信号线进行重新分配,具体将远离驱动芯片的触控电极所连接的有效触控信号线的数量设置为大于靠近驱动芯片的触控电极所连接的有效触控信号线的数量,以弥补驱动芯片与触控电极之间的连接距离对于各触控分区的电阻电容负载的影响,使得各触控分区的负载相对均衡,进而提高各触控分区内触控电极电压恢复能力的一致性;这样,可以在不改变触控显示面板制程及基本设计原则的情况下,改善像素电极的负载不均及像素区受控效果,从而解决不同触控分区因电压恢复能力不同而差生色差不良的问题。
另外,对于距离驱动芯片较远的触控电极,其与驱动芯片之间连接的有效触控信号线较长,容易产生断线风险;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离驱动芯片的触控电极所连接的有效触控信号线数量较大,可以减小断线导致的断路问题,提升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可参考在下面的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的部件未必是按比例的,并且有些相关的部件可能省略,以便强调和清楚地说明本公开的技术特征。另外,相关要素或部件可以有如本领域中已知的不同的设置。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中一个触控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本文中的描述的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示例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列出项目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
第一方面,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1,位于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1周边的驱动芯片(驱动IC)2,以及连接于触控电极1与驱动芯片2之间的有效触控信号线3。
具体的,所述触控电极1可以为自容式触控电极,从远离驱动芯片2的一端至靠近驱动芯片2的一端,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1划分为至少两个区块,例如,图1中的区块F1、F2、···Fx;其中,远离驱动芯片2的区块中各触控电极1所连接的有效触控信号线3的数量大于靠近驱动芯片2的区块中各触控电极1所连接的有效触控信号线3的数量。触控电极1用于形成电容,从而,呈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1可以对应形成二维电容阵列。当触摸主体触摸触控显示面板时,触摸点附近的触控电极1对应的电容发生变化,通过电容的变化可以判断触摸点的位置。触控电极1上的触控信号通过有效触控信号线3传输至驱动芯片2,驱动芯片2根据接收的触控信号得出触控位置,从而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
相关技术中,在整个触控显示面板上,不同触控分区中的触控电极1存在不同的驱动差异,每个触控分区的触控电极1驱动差异由电阻电容负载效应导致。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触控电极1进行区块化划分,对触控显示面板上不同位置的触控电极1所连接的有效触控信号线3的数量进行设计,将有效触控信号线3进行重新分配,具体将远离驱动芯片2的触控电极1所连接的有效触控信号线3的数量设置为大于靠近驱动芯片2的触控电极1所连接的有效触控信号线3的数量,以弥补驱动芯片2与触控电极1之间的连接距离对于各触控分区的电阻电容负载的影响,使得各触控分区的负载相对均衡,进而提高各触控分区内触控电极1电压恢复能力的一致性;这样,可以在不改变触控显示面板制程及基本设计原则的情况下,改善像素电极的负载不均及像素区受控效果,从而解决不同触控分区因电压恢复能力不同而差生色差不良的问题。
另外,对于距离驱动芯片较远的触控电极,其与驱动芯片之间连接的有效触控信号线较长,容易产生断线风险;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离驱动芯片的触控电极所连接的有效触控信号线数量较大,可以减小断线导致的断路问题,提升产品良率。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每一个触控电极1至少通过一条有效触控信号线3与驱动芯片2连接,进而实现对触控信号的采集,每个触控电极1连接多条有效触控信号线3时,还能防止触控信号线断裂引起的触控失灵。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每个区块中,各触控电极1所连接的有效触控信号线3的数量相同、且走线长度相等。
示例性的,整个触控显示面板中,所有有效触控信号线3的长度可以大致相等,具体的,各有效触控信号线3均是从触控显示面板具有驱动芯片2的一端延伸至触控显示面板远离驱动芯片2的一端,途经与自身相连的触控电极1。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从远离驱动芯片2的一端至靠近驱动芯片2的一端,多个区块分别为F1、F2、···Fx;其中,x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F1区块中,每个触控电极1与y1条有效触控信号线3连接,F2区块中,每个触控电极1与y2条有效触控信号线3连接,同理,Fx区块中,每个触控电极1与yx条有效触控信号线3连接;其中,y1>y2>··yx,y1、y2、…yx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还设置有虚设触控信号线4,虚设触控信号线4与有效触控信号线3平行设置,虚设触控信号线4与触控电极1之间相互绝缘,虚设触控信号线4与驱动芯片2相连,或者与公共电极相连。
具体的,虚设触控信号线4的长度与有效触控信号线3的长度大致相等,也是从触控显示面板具有驱动芯片2的一端延伸至触控显示面板远离驱动芯片2的一端,每个区块都具有虚设触控信号线4经过。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中,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1包括m行n列触控电极1;m、n均为大于1的自然数。具体的,多个区块的排列方向与触控电极1的列方向O一致,驱动芯片2位于触控电极1的列方向O的一端;具体的,触控信号线包括有效触控信号线3和虚设触控信号线4两种,所有触控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与触控电极1的列方向一致。
相关技术中,如图4所示,每个触控分区包括一个触控电极1和若干个像素单元6,即一个触控电极1与若干个像素单元6交叠,每个像素单元6可以由三条数据线D和一条栅线G围成,具体可以包括三个子像素。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列像素单元6,每列像素单元6与每列触控电极1的延伸方向一致,具体的,每列触控电极1与b列像素单元6相交叠,换句话说,每b列像素单元6区域对应设置一列触控电极1,b为大于m的自然数。
具体的,触控信号线设置在像素单元列之间,位于非显示区域内;每列像素单元6对应布置一条触控信号线,b列像素单元6可以对应布置b条触控信号线;即,每列触控电极1所在区域可以布置有b条触控信号线,或者说是,每列触控电极1所在区域最多具有b条触控信号线经过;需要说明的是,在触控显示面板上布置的触控信号线,或者经过每列触控电极1的触控信号线,并不都是与触控电极1相连的有效触控信号线3,部分触控信号线可以是与公共电极电相连的虚设触控信号线4。本实施例中,每个触控电极列包括m个触控电极1,设置b大于m,可以使得经过每个触控电极列的触控信号线的数量大于该触控电极列所包括的触控电极1的数量,进而,能够保证每个触控电极1都能够分配有一条有效触控信号线3,以用于连接至驱动芯片2。
本申请实施例中,与每个触控电极列中的触控电极1相连的有效触控信号线3的数量小于或等于b;换句话说,与每列触控电极1电连接的有效触控信号线3的数量小于或等于延伸经过该列触控电极1的触控信号线的数量。
示例性的,每列触控电极1所在区域具有b条触控信号线经过;其中,a条有效触控信号线3与其经过的一列触控电极1相连,其余b-a条触控信号线3为虚设触控信号线4,该虚设触控信号线4与公共电极相连;其中,a为大于1且小于b的自然数。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每个触控电极列包括不同区块内的触控电极1,不同区块内的触控电极1所连接的有效触控信号线3的数量不同,进而,与每列触控电极1相连的有效触控信号线3的数量a将大于该触控电极列中的触控电极1数量m。
例如,每个区块包括一行触控电极1,则与每列触控电极1电连接的有效触控信号线3的数量为a=y1+y2+···yx,即每列触控电极1使用y1+y2+···yx条数据信号线与驱动芯片2相连;此时,m≤y1+y2+···yx≤b;具体的,除了与触控电极1相连的y1+y2+···yx条有效触控信号线3,其余b-(y1+y2+···yx)条虚设触控信号线4连接至公共电极。
示例性的,如图1和图5所示,触控电极1与有效触控信号线3通过转接孔5相连。具体的,触控电极1与触控信号线不是同一层结构,两者之间还有一些中间层,中间层设有转接孔5,触控电极1与有效触控信号线3两者通过该转接孔5相连。从图5所示可以看出,经过每列触控电极1的触控信号线中,部分触控信号线通过转接孔5与其经过的触控电极1相连,该部分触控信号线为有效触控信号线3;另一部分触控信号线没有与触控电极1相连,而是连接至公共电极上,该另一部分触控信号线为虚设触控信号线4。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每个区块包括若干行触控电极;远离驱动芯片2的区块中触控电极的行数,小于或等于靠近驱动芯片2的区块中触控电极的行数。这样,距离驱动芯片2越远,对触控电极1的区块划分越精细,这样,可以改善距离驱动芯片2远端的触控电极3的负载不均及像素区受控效果,有效解决远端触控分区因电压恢复能力不足而差生色差不良的问题。
具体的,对于区块数量,以及各区块内触控电极的行数等设计规则,可以根据电阻电容负载计算情况及触控显示面板设计的注意事项综合考虑。例如,可以根据计算初步确定不同有效触控信号线的长度对应的电阻电容负载,以及不同有效触控信号线的截面尺寸对应的电阻电容负载;综合有效触控信号线的长度以及截面尺寸对于电阻电容负载的影响,来判断距离驱动IC不同位置处的触控电极所需的有效触控信号线的数量,有效触控信号线数量取最接近的整数,根据不同位置处的触控电极所需的有效触控信号线数量,来确定触控电极区块的划分。
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1被划分为三个区块F1、F2和F3;距离驱动芯片2最远的区块F1中,每个触控电极1连接至驱动芯片2的有效触控信号线3的数量为y1;距离驱动芯片2最近的区块F3中,每个触控电极1连接至驱动芯片2的有效触控信号线3的数量为y3;处于中间的区块F2中,每个触控电极1连接至驱动芯片2的有效触控信号线3的数量为y2,其中,y1>y2>y3
另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1被划分为两个区块F1和F2;远离驱动芯片2的区块F1中,每个触控电极1连接至驱动芯片2的有效触控信号线3的数量为y1;靠近驱动芯片2的区块F2中,每个触控电极1连接至驱动芯片2的有效触控信号线3的数量为y2,其中,y1>y2
具体的,上述两个实施例仅是举例说明,实际操作时,区块的数量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计,例如,区块的数量设计,以能够使得连接至各触控电极的触控信号线负载偏差在一个较小的设定范围内为优选。
具体的,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显示基板10和对向基板20,显示基板10上设有像素电路,具体可以为TFT阵列基板;对向基板20可以包括彩膜层,为彩膜基板;触控电极和触控信号线设置在显示基板10上,从而实现集成在显示面板内部。进一步的,该触控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此时,显示基板10与对向基板20之间还设有液晶层30,显示面板还设有背光模组40以提供光源。当然,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所包括的结构不限于此,还可以包括常规显示面板中的其它功能结构,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的触控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属于相同的实用新型构思,具有相同的具体实施例和有益效果,对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创造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示例实施方式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周边的驱动芯片,以及连接于所述触控电极与所述驱动芯片之间的有效触控信号线;
从远离所述驱动芯片的一端至靠近所述驱动芯片的一端,所述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划分为至少两个区块;远离所述驱动芯片的区块中各触控电极所连接的有效触控信号线的数量大于靠近所述驱动芯片的区块中各触控电极所连接的有效触控信号线的数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触控电极至少通过一条有效触控信号线与所述驱动芯片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区块中,各触控电极所连接的有效触控信号线的数量相同,走线长度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有效触控信号线的虚设触控信号线,所述虚设触控信号线与驱动芯片相连或者与公共电极相连。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包括m行n列触控电极;所述多个区块的排列方向与所述触控电极的列方向一致;
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每列所述触控电极与b列所述像素单元相交叠,b大于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与每列所述触控电极相连的有效触控信号线的数量小于或等于b。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列所述触控电极所在区域具有b条触控信号线经过;其中,a条触控信号线为与其经过的一列所述触控电极相连的有效触控信号线,其余b-a条为虚设触控信号线,所述虚设触控信号线与公共电极相连;其中,a为大于1且小于b的自然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与所述有效触控信号线通过转接孔相连。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区块包括若干行触控电极;远离所述驱动芯片的区块中所述触控电极的行数,小于或等于靠近所述驱动芯片的区块中所述触控电极的行数。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CN202122340964.9U 2021-09-26 2021-09-26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58954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40964.9U CN215895430U (zh) 2021-09-26 2021-09-26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40964.9U CN215895430U (zh) 2021-09-26 2021-09-26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95430U true CN215895430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347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40964.9U Active CN215895430U (zh) 2021-09-26 2021-09-26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954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63391B2 (en) Display panel with touch detection function
GB2562899B (en) In-cell touch liquid crystal panels and the array substrates thereof
US9772723B2 (en) Capacitive in-cel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9665222B2 (en) In-cel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self-capacitance electrodes
US9529482B2 (en) Capacitive in-cell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623776B1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드라이버 집적회로 및 터치 표시장치
US20160253024A1 (en) Display panel with touch detection function
JP6472066B2 (ja) 電気容量分圧式低い色ずれ画素回路
US20150205428A1 (en) Touch screen,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10133376B2 (en) Touch sensor integrated display device with multiple planarization layers
US10824258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US20190042047A1 (en) Pixel array substrate
CN105373272A (zh) 触摸传感器集成式显示设备
EP3316099B1 (en) Embedded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US9213441B2 (en) In-cell touch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evice
US10198102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its controlling method
US20170017328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fabrication thereof
WO2016141703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016745A1 (zh)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及驱动方法
US11226694B2 (en) Touch display substrate, touch display method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JP2017146767A (ja) 表示装置
US10401669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having conductive structur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954720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a display device
CN215895430U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188201A1 (zh) 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