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89210U - 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89210U
CN215889210U CN202120561277.7U CN202120561277U CN215889210U CN 215889210 U CN215889210 U CN 215889210U CN 202120561277 U CN202120561277 U CN 202120561277U CN 215889210 U CN215889210 U CN 2158892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waterproof
well
elevator
passage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612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春雨
陈艳彬
史学磊
陈艳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npec Urban Renew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npec Urban Renew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pec Urban Renew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npec Urban Renew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612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892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89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892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模块式混凝土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在现场浇制的基础垫层和基础筏板之上依照从下到上的次序,包括与基础筏板连接的基础节、与基础节连接的首层节、与所述首层节连接的可调节、与可调节连接的标准节以及与标准节连接的顶层节,各模块均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所述各个模块至少具有一个用于安装电梯的井道间,所述首层节模块和标准节模块还具有连通井道间和主体建筑的过道间;所述基础节模块与所述基础筏板之间采用砂浆垫块找平并通过预埋螺栓连接,以及各节模块之间采用定位键螺栓组合固定,所述定位键螺栓组合固定包括抗剪力定位键和抗拉力预埋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现场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小、施工周期短和建设成本低的有益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老旧楼房后加装电梯工程,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式混凝土电梯井道。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50年代到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多层建筑都没有电梯设备,这些多层建筑中居住人员随着老龄化加剧,日常的上下楼让老年人望而却步,对于身体虚弱或者需要使用轮椅的居民,出行就更是难上加难。
随着城市进入深度老龄化,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多层住房加装电梯已成为一大“刚需”,全国城镇存量巨大的老小区都面临着是否要加装电梯的抉择,工程量具大。
老式住宅在加装电梯时只能在外墙外侧重新安装电梯井道,传统的做法是采用钢结构现场组装的方式来制作所需要的电梯井道,但是现有施工方式存在施工安全隐患大,施工周期长和建设成本高的问题,钢结构井道对后期管理维护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对此类后期加装电梯所需要的电梯井道优化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存在的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大、施工周期长和建设成本高。
根据现有老旧楼房的施工条件和结构特点,从模块化设计、工厂化生产和现场积木式组装的构思出发,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模块式混凝土电梯井道,在现场浇筑的基础筏板之上依照从下到上的次序进行组装,其包括与基础筏板连接的基础节模块、与基础节模块连接的首层节模块、与所述首层节模块连接的可调节模块、与可调节模块连接的多个标准节模块以及与标准节模块连接的顶层节模块,各模块均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所述首层节模块具有用于进出的门;
所述可调节模块用于适应主体建筑二三层楼梯转角平台距地高度,同时所述可调节模块不开设与主体建筑相连通的门洞,二楼住户上行半层楼高度到达二三层楼梯转角平台然后进入通往电梯的过道间,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对主体建筑的结构强度的影响,还可以降低建造成本;
所述顶层节模块具有预制屋顶和用于散热和通风的百叶窗;
所述各个模块至少具有一个用于安装电梯的井道间,且各个模块的井道间上下拼接贯通形成完整的电梯井道;所述首层节模块和所述标准节模块还具有连通所述井道间和主体建筑的过道间及相应门洞。
所述模块之间采用定位键螺栓组合固定,所述定位键螺栓组合固定包括抗剪力定位定位键和抗拉力预埋螺栓连接,所述定位定位键由设置于模块下端面的定位键凹槽和设置于另一模块上端面的定位键凸起配合形成抗剪力定位键;所述预埋螺栓连接由设置于模块上端面的预埋螺栓和设置于另一模块下端面且具有连接盒的预制螺栓孔配合形成螺栓连接。所述预制螺栓孔的连接盒位于四周侧壁内表面且连接盒的下边缘高于模块底板上表面,以便于在所述预埋螺栓上使用工具拆装垫片与螺母。
所述连接盒为一预埋于混凝土模块侧壁中U形连接预置件,包括底面平直且两侧直角弯折或者焊接的U形底板和固定于所述连接盒外侧的倒U形锚筋二条或多条,所述U形底板底面具有螺栓过孔,其箱体边缘低于混凝土表面以便于使用混凝土进行封闭。
所述模块在四周侧壁上端的外侧边缘具有防水槽口,所述模块在四周侧壁下端的外侧边缘相应地具有与所述防水槽口相配合的防水凸沿,这样拼装在一起时相邻模块水平接缝位置形成墙体外壁上模块覆盖下模块,下模块上端面内侧则为向上凸起的挡水墙结构。所述基础节模块、首层节模块、可调节模块、标准节模块和顶层节模块的内部空间包括井道间和过道间,所述首层节模块、标准节模块和顶层节模块的井道间与过道间之间具有电梯门洞相通。
所述基础节模块、首层节模块、可调节模块、标准节模块和顶层节模块的四周侧壁上端面对称预制至少四个吊装点,所述吊装点下沉至上端面以下,锚固于侧壁内,所述吊装点的数量优选六个。
所述基础节模块、首层节模块、可调节模块、标准节模块和顶层节模块的井道间的侧壁上预置有用于安装电梯相关机电设备的预置螺母、预制搁机梁或者其它预制固定件。
所述基础筏板根据具体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和现有建筑的情况来确定其尺寸,采用现场浇筑方法制作施工,所述基础筏板上表面预制用于安装连接固定所述基础节模块的预埋螺栓,在所述预埋螺栓的分布区域上具有筏板预制槽,所述筏板预制槽用于基础节模块定位安装完成后注浆密封使用,在所述预埋螺栓上配置有多个方形调整垫片,通过调整所述方形调整垫片在每个预埋螺栓上的使用数量来实现所述基础节模块安装平面的找平。
所述基础节模块下端面封闭,上端面开口,由中部的隔墙分为井道间和过道间,所述过道间位于上方楼层过道间的下方,用于支撑上方模块的过道间部分并且可以利用其内部空间容纳主体建筑配套管线的穿越,其下方靠近主体建筑的一侧具有用于管线穿过的穿越孔或者穿越槽,所述穿越孔和穿越槽可以同时使用或者择一使用,所述过道间的上方具有顶盖,顶盖上安装有用于检修的可开启盖板,其四周侧壁下端面设置有与连接盒相通的预制螺栓孔,四周侧壁上端面具有定位键凸起、预埋螺栓、防水槽口和吊装点。
所述首层节模块的井道间和过道间上下端面开口且贯通,所述井道间和过道间之间有电梯门洞相连通,所述过道间正对主体建筑的一面具有过道门洞,其左右两侧墙壁具有用于进出的门洞,所述首层节四周侧壁下端面具有定位键凹槽、具有连接盒的预制螺栓孔和防水凸沿,其四周侧壁上端面具有定位键凸起、预埋螺栓、防水槽口和吊装点。
所述可调节模块上端面的高度根据主体建筑的具体情况在工厂定制制作,以使得与所述可调节模块连接的所述标准节模块的底板上表面高度与主体建筑二三层楼梯转角平台的高度相同,所述可调节模块由中部隔墙分为用于安装电梯的井道间和位于主体建筑方向的过道间,所述井道间上下端面开口且贯通,其过道间下端面封闭上端面开口,所述过道间两侧墙壁具有用于透光通风的窗户,同时所述过道间不开设用于与主体建筑相连通的门洞,但在邻接主体建筑的一面侧壁具有用于采光的窗户以避免遮挡主体建筑原有窗户,过道间左右两侧墙壁上具有通风采光的窗户,在所述窗户下方安装有用于遮雨的遮雨板,其四周侧壁下端面具有定位键凹槽、具有连接盒的预制螺栓孔和防水凸沿,其四周侧壁上端面具有定位键凸起、预埋螺栓、防水槽口和吊装点。在使用电梯时,二楼住户上行半层楼高度到达二三层楼梯转角平台然后进入通往电梯的过道间,与从一二层楼梯转角平台进入电梯相比都是需要上下半层楼,所述可调节模块取消了与主体建筑相连通的门洞并没有给住户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减少在主体建筑上开切门洞不但可以减少对主体建筑的结构强度的影响,还可以降低电梯井道的建造成本。
所述标准节模块由中间隔墙分为用于安装电梯的井道间和用于人员通行的过道间,所述井道间上下端面开口且贯通,其过道间下端面封闭上端面开口,所述井道间和过道间之间有电梯门洞相连通,所述过道间正对主体建筑的一面具有过道门洞,过道间垂直于原有建筑两侧墙壁具有用于通风采光的窗户,所述标准节四周侧壁下端面具有定位键凹槽、具有连接盒的预制螺栓孔和防水凸沿,其四周侧壁上端面具有定位键凸起、预埋螺栓和防水槽口。根据主体建筑物的楼层,所述标准节的使用数量为一层或多层。
所述顶层节的井道间上端面封闭下端面开口,其过道间上下端面封闭,所述井道间和过道间之间有具有门洞的隔墙,所述顶层节的四周侧壁下端面具有定位键凹槽、具有连接盒的预制螺栓孔和防水凸沿,所述顶层节的上端面封闭具有保温层、防水层且预制挡水屋檐、排水口和吊装点,所述井道间两侧墙壁具有用于散热通风的百叶窗。所述井道间顶板具有安装电梯机电设备的吊钩梁,所述井道间具有安装电梯机电设备的搁机梁以及电梯设备曳引机。
优选地,上方模块的防水凸沿与下方模块的防水槽口之间具有容纳防水气密橡胶条的间隙,模块组装前在所述防水槽口上安装防水气密橡胶条,组装完成后上方模块的防水凸沿与下方模块的防水槽口压缩所述防水气密橡胶条形成密封连接,以避免雨水进入内部。
优选地,模块组装前在所述定位键凹槽和所述定位键凸起表面施涂建筑粘接剂,组装完成后上方模块的定位键凹槽与下方模块的定位键凸起将上述建筑粘接剂挤压形成均匀的粘接层,以增强模块之间的抗剪切能力,同时上述建筑粘接剂还对定位键凹槽与定位键的准确入位起到润滑的作用。
一种模块式混凝土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其具体过程如下:
1)在旧有主体建筑物每层楼梯间转角平台处开设电梯过道门洞;
2)开挖地基坑道,依次浇筑基础垫层、基础筏板,所述基础筏板预置用于连接基础节模块的预埋螺栓,预埋螺栓突出上表面;
3)基础顶面弹线定位;复核预埋螺栓位置及长度,清理螺栓;测量标高,设置垫块;
4)吊装基础节模块:在所述基础筏板上摊铺砂浆至略高于垫块上表面,吊装就位后将摊铺砂浆从墙侧挤出一部分。安装连接螺栓的螺帽并初拧,通过四周侧壁内部的连接盒在各个预埋螺栓上使用工具安装垫片与螺母并拧紧到设计规定的扭矩值;
5)吊装首层节模块、吊装标准节模块和顶层节模块:在所述基础节模块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安装防水气密橡胶条,继续吊装首层节模块、吊装标准节模块和顶层节模块,安装螺母并初拧,通过四周侧壁内部的连接盒在各个预埋螺栓上使用工具安装垫片与螺母并拧紧到设计规定的扭矩值;
6)完成安装:模块安装完成后,自上而下,逐层终拧预埋螺栓,通过四周侧壁内部的连接盒在各个预埋螺栓上使用工具拧紧到设计规定的扭矩值完成安装;
7)后期工序:封闭所有连接盒,处理与主体建筑间的伸缩缝,在每个模块与主体建筑间预留的伸缩缝中安装伸缩缝扣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安全隐患小: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能够在工厂生产,现场只需要吊装拼装,除了地下基础部分需要现场浇筑养护,本实用新型中所有模块的安装施工中实现无水无明火施工,显著地降低了现场环境的安全隐患;
2.压缩了施工周期:模块化设计、工厂化加工以及积木式现场组装可以大大缩短现场施工时间,大大降低了对居民的影响:
3.降低了建设成本:工厂化批量加工可以显著降低制造成本,积木式现场组装可以显著降低现场施工人力费用,从而整体上降低了建设成本。
4.性能优良:预制混凝土电梯井道耐久性好,防火性能好,后期维护成本低;隔热及蓄热性能较好,井道及过道内部较舒适;井道抗侧刚度大,变形与原主体结构协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础垫层和基础筏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础节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首层节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首层节模块下方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模块下方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标准节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标准节模块下方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顶层节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顶层节模块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盒组装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图13的A-A剖视图。
图中:1.基础垫层,2.基础筏板,3.基础节模块,4.首层节模块,5.标准节模块,6.顶层节模块,7.硬化坡道,8.单元门,9.遮雨板,10.窗户,11.百叶窗,12.防水屋顶,13.主体建筑,14.井道间,15.过道间,16.预埋螺栓,17.定位键凸起,18.防水槽口,19.连接盒,20,预制螺栓孔,21.定位键凹槽,22.防水凸沿,23.电梯门洞,24.过道门洞,25.墙身钢筋,26.底板,27.吊装点,28.穿越槽,29.基础节顶板,30.穿越孔,31.搁机梁,32.采光窗,50.可调节模块,121. 排水口,122.挡水屋檐,161.螺母,162.垫片,191.U形底板,192.锚筋,193.螺栓过孔,194.填料,201.筏板预制槽,202.方形调节垫片,291.可开启盖板, 301.内凹斜面,
302.隔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请参考图1-14,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模块式混凝土电梯井道,首先在现场挖制基础坑道,然后在现场浇筑基础垫层1以及在所述基础垫层1上浇筑基础筏板2,所述模块式混凝土电梯安装于所述基础筏板2上,以从下到上的顺序其包括与基础筏板2连接的基础节模块3、与基础节模块3连接的首层节模块4、与所述首层节模块4连接可调节模块50,与所述可调节模块50相连接的四个标准节模块 5以及与最上一层标准节模块5连接的顶层节模块6,各节模块均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相邻模块之间通过下节模块顶部的预埋螺栓16穿入上节模块预制螺栓孔20内并通过螺母161锁紧连接,拼装成模块式混凝土电梯井道。根据主体建筑13楼层数的不同,只需要现场拼装的标准节模块5的数量不同即可。
如图1所示,所述首层节模块4位于地面层,具有用于人员进出的单元门8,在所述单元门8的外侧具有硬化坡道7,在单元门8上方还具有用于遮雨遮阳固定于最近一层标准节模块5上的遮雨板9。
如图2所示,所述基础垫层1为一平板状的混凝土浇筑垫层,所述基础筏板 2浇筑于基础垫层1之上,其形状为扁立方体,在所述基础筏板2上表面具有与所述基础节模块3左侧、后侧和右侧三面墙壁下端面上的预制螺栓孔相对应的预埋螺栓16,在U形分布的所述预埋螺栓16的分布区域上具有筏板预制槽201,所述筏板预制槽用于基础节模块3定位安装完成后注浆密封使用,在所述预埋螺栓16上配置有多个方形调整垫片202,通过调整所述方形调整垫片202在每个预埋螺栓16上的使用数量来实现所述基础节模块3安装平面的找平。根据具体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和现有建筑的情况来确定基础垫层的尺寸,采用现场浇筑方法制作施工。
如图3所示,所述基础节模块3下端面封闭,上端面开口,其中部具有隔墙 302,以形成防水、防潮和抗压结构。所述隔墙302远离主体建筑13的一侧是用于安装电梯设备的电梯井道间14,所述隔墙302靠近主体建筑13的一侧下方具有用于避让原有管线或者新增管线预留的穿越槽28或者穿越孔30,根据具体管线的施工情况可以同时制出所述穿越槽28与穿越孔30,或者单独预制出所述穿越槽28与穿越孔30中的一种。所述基础节模块3在隔墙302靠近主体建筑13 的一侧空间的上面设置有基础节顶板29,所述基础节顶板29的中部具有用于检修的可开启盖板291,其靠近主体建筑13一侧的下方具有内凹斜面301以躲避主体建筑13的原有基础,其四周侧壁下端面具有与所述基础筏板2相配合的具有连接盒19的预制螺栓孔20,四周侧壁上端面具有定位键凸起17、预埋螺栓 16和防水槽口18,以及用于吊装的吊装点27。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首层节模块4的井道间14上下端面开口且贯通,其过道间15上下端面开口,所述井道间14和过道间15之间有电梯门洞23相连通,所述过道间15与主体建筑13相对的侧面具有过道门洞24,其左右两侧墙壁具有用于进出的单元门8,所述首层节模块4四周侧壁下端面具有定位键凹槽 21、具有连接盒19的预制螺栓孔20和防水凸沿22,其四周侧壁上端面具有定位键凸起17、预埋螺栓16和防水槽口18,以及用于吊装的吊装点27。
如图1、6和图7所示,所述可调节模块50位于所述首层节模块上方,根据主体建筑13二三层楼梯转角平台距地面高度,对其高度尺寸及用于保持主体建筑13采光的采光窗32的位置和尺寸进行适应性的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模块50的井道间14上下端面开口且贯通,其过道间 15下端面封闭上端面开口,其前侧具有用于主体建筑保持采光的采光窗32,其左右两侧墙壁具有用于采光的窗户10,其四周侧壁上端面具有定位键凸起17、预埋螺栓16和防水槽口18,以及用于吊装的吊装点27,所述吊装点为对称布置的六个。所述标准节模块5四周侧壁下端面具有定位键凹槽21、具有连接盒19 的预制螺栓孔20和防水凸沿22,所述可调节模块50的过道间15取消了电梯门洞23和过道门洞24,工程人员可以通过窗户10进入其室内进行相关的安装维护。由于该层对应主体建筑13一二层楼梯转角平台,在取消该层的电梯门洞23 和过道门洞24后,二层住户通过电梯进入二三层楼梯转角平台后向下步行半层楼梯到达二层,这样可以减少主体建筑上门洞的开凿数量,不仅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同时也对主体建筑的影响更小。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标准节模块5的井道间14上下端面开口且贯通,其过道间15下端面封闭上端面开口,所述井道间14和过道间15之间有电梯门洞23相连通,所述过道间15与主体建筑13正对的侧面具有过道门洞24,其两侧墙壁具有用于透光通风的窗户10,其四周侧壁上端面具有定位键凸起17、预埋螺栓16和防水槽口18,以及用于吊装的吊装点27,所述吊装点为对称布置的六个;所述标准节模块5四周侧壁下端面具有定位键凹槽21、具有连接盒19的预制螺栓孔20和防水凸沿22,根据主体建筑物13的楼层。所述标准节模块5 的使用数量为一层或多层。
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顶层节模块6的井道间14上端面封闭下端面开口,其过道间15上下端面封闭,所述井道间14和过道间15之间有电梯门洞23 相连通,与如图3所示的所述首层节模块4的下端面一样,所述顶层节模块6 的四周侧壁下端面具有定位键凹槽21、具有连接盒19的预制螺栓孔20和防水凸沿22,所述顶层节模块6的上端的防水屋顶12具有保温层、防水层、预制挡水屋檐122、排水口121和吊装点27,所述井道间14两侧墙壁具有用于散热通风的百叶窗11。过道间15可以用于安装电梯的设备。所述井道间具有安装电梯机电设备的搁机梁31。
优选地,上方模块的防水凸沿22与下方模块的防水槽口18之间具有容纳防水气密橡胶条的间隙,模块组装前在所述防水槽口18上安装防水气密橡胶条,组装完成后上方模块的防水凸沿22与下方模块的防水槽口18压缩所述防水气密橡胶条形成密封连接,以避免雨水进入内部。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模块在四周侧壁上端的外侧边缘具有下凹的防水槽口18,所述模块在四周侧壁下端的外侧边缘相应地具有与所述防水槽口18相配合的防水凸沿22,这样拼装在一起时相邻模块水平接缝位置形成墙体外壁上模块覆盖下模块,下模块上端面内侧则为向上凸起的挡水墙结构。
优选地,模块组装前在所述定位键凸起17和定位键凹槽21上施涂建筑粘接剂,组装完成后上方模块的定位键凹槽21与下方模块的定位键凸起17将上述建筑粘接剂挤压形成均匀的粘接层,以增强模块之间的抗剪切能力,同时上述建筑粘接剂还对定位键凹槽21与定位键凸起17的准确入位起到润滑的作用。
所述基础节模块3、首层节模块4、可调节模块50、标准节模块5和顶层节模块6的四周侧壁上端面对称预制6个吊装点,所述吊装点6下沉至上端面以下以避免与上方模块干涉。
所述基础节模块3、首层节模块4、可调节模块50、标准节模块5和顶层节模块6的井道间14的侧壁上预置有用于安装电梯相关机电设备的预置螺母或者预制固定件(图中未画出)。
相邻模块之间的拼装连接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模块之间采用定位键螺栓组合固定,所述定位键螺栓组合固定包括抗剪力定位键和抗拉力预埋螺栓连接,所述定位键由设置于模块下端面的定位键凹槽21和设置于另一模块上端面的定位键凸起17配合形成抗剪力定位键,定位键凹槽21与定位键凸起17均采用下大上小的梯形结构,以实现在拼装时的导向,实现快速拼装和准确定位,保证拼装效率和精度。所述预埋螺栓连接由设置于模块上端面的预埋螺栓16和设置于另一模块下端面且具有连接盒19的预制螺栓孔20配合形成螺栓连接。所述预制螺栓孔20的连接盒19位于四周侧壁内表面且连接盒的下边缘高于模块底板 26上表面,以便于在所述预埋螺栓16上使用工具拆装垫片与螺母。
如图12-14所示,以所述基础节模块3和首层节模块4的一处连接为例,所述连接盒19为一预埋于混凝土模块侧壁中U形连接预置件,包括底面平直且两侧直角弯折或者焊接的U形底板191和焊接于所述连接盒19外侧的倒U形锚筋 192二条或多条,所述U形底板191底面具有螺栓过孔193,混凝土模块浇筑成型时将所述连接盒19预置于设计要求的位置,并且在锚筋192和U形底板191 之间通过模具在浇筑成型后在混凝土侧壁形成一侧开口内为方形空腔的连接盒 19,同时在成型后的混凝土墙壁中具有与所述U形底板191上的螺栓过孔193 对应且连通的与之螺栓孔20。连接盒19的作用除构造出安装螺母的操作空间,更重要的是通过U形底板191将螺母的压力分散,避免混凝土锁紧应力集中造成的对构件的破坏。锚筋192除用于实现U形底板191与混凝土的锚固连接,还具有补强的作用。
进一步地,在上下模块组装完毕,将螺母161安装到预埋螺栓16的头部并用工具拧紧到设计规定的扭矩数值以保证足够的预紧力,然后在所述连接盒19 内部填充填料194进行封闭,所述填料194为细石混凝土或砂浆混凝土,与现有五面封闭的预埋连接盒相比,尽可能多侧面采取开放设计的连接盒19可以使得内部封闭混凝土与墙身钢筋25周围的混凝土结合为一体,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盒19具有与混凝土主体结构连接强度大和安全系数高的优点。填料194除可以进一步增强螺栓16的结合力,还可以防止螺栓16和螺母161的松动与锈蚀。
一种模块式混凝土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其具体过程如下:
1)在旧有主体建筑物13每层的相应位置开设电梯过道门洞;
2)开挖地基坑道,浇筑基础垫层1和基础筏板2,所述基础筏板2上表面预制预埋螺栓16;
3)基础筏板2顶面弹线定位;复核预埋螺栓16位置及长度,清理预埋螺栓16;测量标高,设置垫块;
4)吊装基础节模块3:在所述基础筏板2上摊铺砂浆至略高于垫块上表面,吊装就位后将摊铺砂浆从墙侧挤出一部分。安装预埋螺栓16 的螺母161并初拧,通过四周侧壁内部的连接盒19在各个预埋螺栓 16上安装垫片162与螺母161并使用工具拧紧到设计规定的扭矩值;
5)吊装首层节模块4、可调节模块、标准节模块5和顶层节模块6:在所述基础节模块3与基础筏板2之间的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模块上表面接缝涂抹专用接缝胶,继续吊装首层节模块4、吊装标准节模块 5和顶层节模块6,安装螺母161并初拧,通过四周侧壁内部的连接盒19在各个预埋螺栓16上安装垫片162与螺母161并使用工具拧紧到设计规定的扭矩值;
6)完成安装:所有模块安装完成后,自上而下,逐层终拧预埋螺栓,通过四周侧壁内部的连接盒19在各个预埋螺栓16上使用工具拧紧到设计规定的扭矩值完成安装;
7)后期工序:封闭所有连接盒19,处理与主体建筑间的伸缩缝,在每个模块与主体建筑间预留的伸缩隙中安装伸缩缝扣板。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依此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及说明内容所做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其特征在于:在现场浇制的基础筏板之上依照从下到上的次序,包括与基础筏板连接的基础节模块、与基础节模块连接的首层节模块、与所述首层节模块连接的可调节模块、与可调节模块连接的标准节模块和与标准节模块连接的顶层节模块;
所述首层节模块具有用于进出的门;
所述各个模块至少具有一个用于安装电梯的井道间,且各个模块的井道间上下拼接贯通形成完整的电梯井道;
所述首层节模块和标准节模块还具有连通主体建筑和井道间的过道间以及对应的门洞;
各模块均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
所述各节模块之间采用定位键螺栓组合固定;
所述定位键螺栓组合固定包括抗剪力定位键和抗拉力预埋螺栓连接,所述定位键由设置于模块下端面的定位键凹槽和设置于另一模块上端面的定位键凸起配合形成抗剪力定位键;所述预埋螺栓连接由设置于模块上端面的预埋螺栓和设置于另一模块下端面且具有连接盒的预制螺栓孔配合形成螺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在四周侧壁上端的外侧边缘具有防水槽口,所述模块在四周侧壁下端的外侧边缘相应地具有与所述防水槽口相配合的防水凸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盒为一预埋于混凝土模块侧壁中U形连接预置件,包括底面平直且两侧直角弯折或者焊接的U形底板和固定于所述连接盒外侧的倒U形锚筋二条或多条,所述U形底板底面具有螺栓过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节模块下端面封闭,上端面开口,由中部的隔墙分为井道间和过道间,其下方靠近主体建筑的一侧具有用于管线穿过的穿越孔和穿越槽,所述穿越孔和穿越槽可以同时使用或者择一使用,所述过道间的上方具有顶盖,顶盖上安装有用于检修的可开启盖板,其四周侧壁下端面设置有与连接盒相通的预制螺栓孔,四周侧壁上端面具有定位键凸起、预埋螺栓、防水槽口和吊装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首层节模块的井道间和过道间上下端面开口且贯通,所述井道间和过道间之间有电梯门洞相连通,所述过道间与主体建筑正对的侧面具有过道门洞,其左右两侧墙壁具有用于进出的门洞,所述首层节四周侧壁下端面具有定位键凹槽、具有连接盒的预制螺栓孔和防水凸沿,其四周侧壁上端面具有定位键凸起、预埋螺栓和防水槽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模块上端面的高度根据主体建筑的具体情况在工厂定制制作,以使得与所述可调节模块连接的所述标准节模块的底板上表面高度与主体建筑二三层楼梯转角平台的高度相同,所述可调节模块由中部隔墙分为用于安装电梯的井道间和位于主体建筑方向的过道间,所述井道间上下端面开口且贯通,其过道间下端面封闭上端面开口,在邻接主体建筑的一面侧壁具有用于采光的窗户以避免遮挡主体建筑原有窗户,所述过道间两侧墙壁具有用于透光通风的窗户,在所述窗户下方安装有用于遮雨的遮雨板,所述标准节四周侧壁下端面具有定位键凹槽、具有连接盒的预制螺栓孔和防水凸沿,其四周侧壁上端面具有定位键凸起、预埋螺栓和防水槽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节模块的井道间上下端面开口且贯通,其过道间下端面封闭上端面开口,所述井道间和过道间之间有电梯门洞相连通,所述过道间与主体建筑正对的侧面具有过道门洞,其两侧墙壁具有用于透光通风的窗户,所述标准节四周侧壁下端面具有定位键凹槽、具有连接盒的预制螺栓孔和防水凸沿,其四周侧壁上端面具有定位键凸起、预埋螺栓和防水槽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节模块的井道间上端面封闭下端面开口,其过道间上下端面封闭,所述井道间和过道间之间由电梯门洞相连通,所述顶层节的四周侧壁下端面具有定位键凹槽、具有连接盒的预制螺栓孔和防水凸沿,所述顶层节的上端面封闭具有保温层、防水层且预制挡水屋檐、排水口与吊装点,排水口通过成品雨落管与旧有主体建筑物屋面相连,所述井道间两侧墙壁具有用于散热通风的百叶窗。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其特征在于:上方模块的防水凸沿与下方模块的防水槽口之间具有容纳防水气密橡胶条的间隙,模块组装前在所述防水槽口上安装防水气密橡胶条,组装完成后上方模块的防水凸沿与下方模块的防水槽口压缩所述防水气密橡胶条形成密封连接,以避免雨水进入内部。
CN202120561277.7U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 Active CN215889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1277.7U CN215889210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1277.7U CN215889210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89210U true CN215889210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339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61277.7U Active CN215889210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892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27072A (zh) 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及施工方法
CN102583131B (zh) 一种采用组合式井架组装的电梯井道壁
US8397441B2 (en) System for modular building construction
US4019293A (en) Building modules and structure embodying such modules
US20160160515A1 (en) System for modular building construction
US4573292A (en) Prefabricated, self-contained building
US20210348379A1 (en) Integrated Steel Concrete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4863386A (zh) 现有建筑加装电梯的方法
CN110612373A (zh) 建筑物的预制预装饰体积建造
US2022004948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structing a multi-storey building
CN215889210U (zh) 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
KR20210069209A (ko) 외벽용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패널 및 그 시공 방법
CN215889209U (zh) 一种模块式带阳台混凝土电梯井道
CN215254267U (zh) 一种带钢龙骨预制轻混凝土模块式电梯井道
CN215519734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电梯井道结构
RU80485U1 (ru) Пристраиваемое лифто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еконструируемого многоэтажного здания
CN113027073A (zh) 一种模块式带阳台混凝土电梯井道和施工方法
CN113073812A (zh) 一种带钢龙骨预制轻混凝土电梯井道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CN217949855U (zh) 一种老旧小区的电梯安装结构
WO2002064900A1 (en) Modular structure
CN219732314U (zh) 一种带梁预制飘窗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构造
CN212957746U (zh) 一种既有多层住宅单元门外侧增设电梯
CN217974823U (zh) 一种装配式防水围护结构
CN216586557U (zh) 一种分体式电梯基坑结构
CN211774521U (zh) 一种建筑用可移动廊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