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88112U -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绿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绿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88112U
CN215888112U CN202122473194.5U CN202122473194U CN215888112U CN 215888112 U CN215888112 U CN 215888112U CN 202122473194 U CN202122473194 U CN 202122473194U CN 215888112 U CN215888112 U CN 215888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river
soil
protection
sl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7319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明华
赵俊
陈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NYUAN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nyuan Gard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nyuan Gard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nyuan Gard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7319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88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88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88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绿化系统,包括泥土护坡;所述泥土护坡位于河道的一侧设有混凝土河堤坝,所述泥土护坡的顶部设有混凝土框架,且混凝土框架表面分布有等距的种植通孔,所述种植通孔的内部填充有培植土,且培植土的内部种植有绿植;本实用新型在泥土护坡的顶部设置了混凝土走水槽,当大雨天时,雨水会进入到混凝土走水槽,然后雨水通过排水管直接将雨水排入到河道中,从而可以避免雨水直接顺着泥土护坡的坡面直接流入到河道,从而可以对绿植进行有效的保护,保证绿植系统的完整性。

Description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绿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护坡绿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绿化系统。
背景技术
河道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疏通水源的方式,而在河道使用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河道护坡出现水土流失和滑坡的现象发生,通常会在河道护坡上做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其中河道绿化系统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生态保护手段。
现有的河道生态护坡绿化系统存在的缺陷是:
1、现有的河道生态护坡绿化系统一般需要人员定期浇水,以此来满足绿植生长所需要的水分,所以导致绿植的养护十分麻烦,无法做到对现场的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2、现有的河道生态护坡绿化系统对绿植缺少有效的大雨天气保护功能,在大雨环境下,雨水一般都是顺着河道护坡直接流入到河道中,而水流量较大的情况下及容易将绿植冲倒折断,而且一部分雨水会积落在种植绿植的混凝土槽内部,容易将绿植淹死,因此会对绿植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绿化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绿化系统,包括泥土护坡;所述泥土护坡位于河道的一侧设有混凝土河堤坝,所述泥土护坡的顶部设有混凝土框架,且混凝土框架表面分布有等距的种植通孔,所述种植通孔的内部填充有培植土,且培植土的内部种植有绿植;
所述混凝土框架的顶部等距分布有浇灌喷头,所述混凝土河堤坝的内部设有内腔,且内腔的内部安装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一导管,且第一导管延伸至混凝土河堤坝的外侧,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导管与浇灌喷头连通;
所述泥土护坡的顶部设有混凝土走水槽,且混凝土走水槽的顶口设有过滤网板,所述混凝土走水槽的底部连接有排水管,且排水管贯穿泥土护坡和混凝土河堤坝,且排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混凝土河堤坝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泥土护坡和混凝土河堤坝的底部设有混凝土层,且混凝土层的底部设有卵石层。
优选的,所述泥土护坡的表面铺设有第二土工网格布,所述培植土的表面铺设有第一土工网格布。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框架的底部分布有固定桩,且固定桩的表面设有倒刺。
优选的,所述增压泵通过导线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管的端头处设有过滤网头。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框架表面的横向设有等距的流水口,且种植通孔之间通过流水口连通,所述混凝土框架的厚度为10cm,所述培植土的铺设厚度为6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混凝土框架上分布安装了浇灌喷头,通过第二导管、增压泵和第一导管可以直接河道内部的水源直接输送到浇灌喷头,然后人员通过外部控制器控制增压泵工作,然后将河道水源输送到浇灌喷头对绿植进行浇灌,从而可以对现场河道水源进行合理利用,无需人员定期对绿植进行浇灌工作,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2、本实用新型在泥土护坡的顶部设置了混凝土走水槽,当大雨天时,雨水会进入到混凝土走水槽,然后雨水通过排水管直接将雨水排入到河道中,从而可以避免雨水直接顺着泥土护坡的坡面直接流入到河道,从而可以对绿植进行有效的保护,保证绿植系统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泥土护坡;101、混凝土层;102、卵石层;2、混凝土河堤坝;201、内腔;202、增压泵;203、第一导管;204、过滤网头;205、第二导管;3、混凝土框架;301、种植通孔;302、培植土;303、绿植;304、浇灌喷头;305、固定桩;306、倒刺;307、流水口;4、混凝土走水槽;401、过滤网板;402、排水管;5、第一土工网格布;6、第二土工网格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绿化系统,包括泥土护坡1;泥土护坡1位于河道的一侧设有混凝土河堤坝2,泥土护坡1的顶部设有混凝土框架3,且混凝土框架3表面分布有等距的种植通孔301,种植通孔301的内部填充有培植土302,且培植土302的内部种植有绿植303;
混凝土框架3的顶部等距分布有浇灌喷头304,混凝土河堤坝2的内部设有内腔201,且内腔201的内部安装有增压泵202,增压泵202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一导管203,且第一导管203延伸至混凝土河堤坝2的外侧,增压泵202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导管205与浇灌喷头304连通;
泥土护坡1的顶部设有混凝土走水槽4,且混凝土走水槽4的顶口设有过滤网板401,混凝土走水槽4的底部连接有排水管402,且排水管402贯穿泥土护坡1和混凝土河堤坝2,且排水管402的一端延伸至混凝土河堤坝2的外侧;
具体的,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使用时,混凝土框架3用于加固泥土护坡1表面的泥土,同时混凝土框架3的种植通孔301内部的绿植303生长一段时间后,绿植303的根茎会伸入到泥土护坡1内部,从而使泥土护坡1表面更加紧实,避免出现泥土流失和滑坡现象,每隔一段时间,人员可以通过外部控制器控制增压泵202进行工作,增压泵202通过第一导管203抽吸河道内部的水源,然后通过第二导管205将河道水源输送到浇灌喷头304,浇灌喷头304将水源喷射到外部对绿植303进行浇灌工作,因此无需人员手动对绿植303进行浇灌,从而可以对河道水源进行合理利用,当出现大雨天气时,雨水会进入到混凝土走水槽4,然后雨水通过排水管402直接将雨水排入到河道中,可以避免雨水直接顺着泥土护坡1的坡面直接流入到河道,从而可以对绿植303进行有效的保护,保证绿植303系统的完整性,混凝土走水槽4顶口的过滤网板401可以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避免杂质进入到混凝土走水槽4内部造成排水管402堵塞。
进一步,泥土护坡1和混凝土河堤坝2的底部设有混凝土层101,且混凝土层101的底部设有卵石层102;
具体的,如图1所示,混凝土层101与卵石层102作为基层,主要用于保证护坡底部的稳定性,避免水源渗入造成护坡坍塌的情况。
进一步,泥土护坡1的表面铺设有第二土工网格布6,培植土302的表面铺设有第一土工网格布5;
具体的,如图4所示,第一土工网格布5主要用于对培植土302进行加固,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种植通孔301内部的培植土302流失,第二土工网格布6主要用于对泥土护坡1表面进行加固。
进一步,混凝土框架3的底部分布有固定桩305,且固定桩305的表面设有倒刺306;
具体的,如图4所示,混凝土框架3底部的固定桩305插入到泥土护坡1内部,然后固定桩305表面的倒刺306可以牢牢的抓住泥土,从而可以保证混凝土框架3位于泥土护坡1表面的稳定性。
进一步,增压泵202通过导线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导管203的端头处设有过滤网头204;
具体的,如图5所示,外部控制器主要用于控制增压泵202的工作状态,过滤网头204用于对河道水源中的杂质进行过滤。
进一步,混凝土框架3表面的横向设有等距的流水口307,且种植通孔301之间通过流水口307连通,混凝土框架3的厚度为10cm,培植土302的铺设厚度为6cm;
具体的,如图2所示,流水口307方便水源流通,最后水源会直接流入到河道中,从而可以避免水源积聚在种植通孔301内部将绿植303淹死。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混凝土框架3用于加固泥土护坡1表面的泥土,同时混凝土框架3的种植通孔301内部的绿植303生长一段时间后,绿植303的根茎会伸入到泥土护坡1内部,从而使泥土护坡1表面更加紧实,避免出现泥土流失和滑坡现象;
其次,每隔一段时间,人员可以通过外部控制器控制增压泵202进行工作,增压泵202通过第一导管203抽吸河道内部的水源,然后通过第二导管205将河道水源输送到浇灌喷头304,浇灌喷头304将水源喷射到外部对绿植303进行浇灌工作,因此无需人员手动对绿植303进行浇灌,从而可以对河道水源进行合理利用;
最后,当出现大雨天气时,雨水会进入到混凝土走水槽4,然后雨水通过排水管402直接将雨水排入到河道中,可以避免雨水直接顺着泥土护坡1的坡面直接流入到河道,从而可以对绿植303进行有效的保护,保证绿植303系统的完整性,混凝土走水槽4顶口的过滤网板401可以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避免杂质进入到混凝土走水槽4内部造成排水管402堵塞。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最后所要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绿化系统,包括泥土护坡(1);其特征在于:所述泥土护坡(1)位于河道的一侧设有混凝土河堤坝(2),所述泥土护坡(1)的顶部设有混凝土框架(3),且混凝土框架(3)表面分布有等距的种植通孔(301),所述种植通孔(301)的内部填充有培植土(302),且培植土(302)的内部种植有绿植(303);
所述混凝土框架(3)的顶部等距分布有浇灌喷头(304),所述混凝土河堤坝(2)的内部设有内腔(201),且内腔(201)的内部安装有增压泵(202),所述增压泵(202)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一导管(203),且第一导管(203)延伸至混凝土河堤坝(2)的外侧,所述增压泵(202)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导管(205)与浇灌喷头(304)连通;
所述泥土护坡(1)的顶部设有混凝土走水槽(4),且混凝土走水槽(4)的顶口设有过滤网板(401),所述混凝土走水槽(4)的底部连接有排水管(402),且排水管(402)贯穿泥土护坡(1)和混凝土河堤坝(2),且排水管(402)的一端延伸至混凝土河堤坝(2)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土护坡(1)和混凝土河堤坝(2)的底部设有混凝土层(101),且混凝土层(101)的底部设有卵石层(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土护坡(1)的表面铺设有第二土工网格布(6),所述培植土(302)的表面铺设有第一土工网格布(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框架(3)的底部分布有固定桩(305),且固定桩(305)的表面设有倒刺(3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泵(202)通过导线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管(203)的端头处设有过滤网头(2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框架(3)表面的横向设有等距的流水口(307),且种植通孔(301)之间通过流水口(307)连通,所述混凝土框架(3)的厚度为10cm,所述培植土(302)的铺设厚度为6cm。
CN202122473194.5U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绿化系统 Active CN215888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3194.5U CN215888112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绿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3194.5U CN215888112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绿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88112U true CN215888112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250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73194.5U Active CN215888112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绿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881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5234A (zh) * 2022-07-30 2022-09-13 侯耀 一种避免雨水囤积的水利工程用护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5234A (zh) * 2022-07-30 2022-09-13 侯耀 一种避免雨水囤积的水利工程用护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3271C (zh) 利用暗管排水改良盐碱地的系统工程方法
CN213390170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墙
CN211368593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CN110670604A (zh) 一种硬质边坡生态绿化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5888112U (zh)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绿化系统
CN212103898U (zh)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
CN203435487U (zh) 一种节水灌溉系统
CN212896400U (zh) 一种生态边坡防护系统
CN219059921U (zh) 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的生态护坡
CN218148437U (zh) 一种水土保持边坡护理结构
CN116335085A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蓄水装置及蓄水方法
CN216239415U (zh) 一种车库顶板排水及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组织系统
CN213476776U (zh) 一种阶梯式土石坝下游坝坡生态观赏护坡
CN213073697U (zh) 一种新型轻量化屋顶花园
CN103190275A (zh) 一种农田节水灌溉的方法
CN210808425U (zh) 一种具有节水功能的绿化屋顶
CN209914646U (zh) 一种岩质边坡植物种养结构
CN102493412A (zh) 平坝条田空心排水田埂
CN219981628U (zh) 一种用于苗木种植穴的排水透气装置
CN217053239U (zh) 生态护坡结构
CN210421130U (zh) 一种绿化土钉墙
CN217174602U (zh) 一种水利水土保持生态护坡
CN214005698U (zh) 一种水土保持边坡护理设备
CN218562375U (zh) 一种植被恢复用绿化养护装置
CN215562353U (zh) 一种稳定的水利施工护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706, Room 707, Building 2, Taotiandi Business Building, Shangche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Xinyuan Construc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21 room 1303, floor 1-13, No. 28, Tongxie Road, Dingqiao Town, Jiangg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Xinyuan Gard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