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96400U - 一种生态边坡防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边坡防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96400U
CN212896400U CN202021413962.7U CN202021413962U CN212896400U CN 212896400 U CN212896400 U CN 212896400U CN 202021413962 U CN202021413962 U CN 202021413962U CN 212896400 U CN212896400 U CN 2128964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net
slope
protection system
water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139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喜生
赵朝辉
李键
王爱军
林勇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Lianjiang Highway Development Center
Fuzhou Road Development Center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Lianjiang Highway Development Center
Fuzhou Road Development Center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Lianjiang Highway Development Center, Fuzhou Road Development Center,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zhou Lianjiang Highway Development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0214139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964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964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964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边坡防护系统,包括铺设在边坡土体上方的防护层结构以及用于将防护层结构固定在边坡土体上的锚固装置,所述锚固装置包括若干个垂直于边坡土体表面的锚固杆以及设置在锚固杆外侧的植物种子层,所述防护层结构上设有集水网,所述集水网的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集水网内均匀分布有多个绿植种植室,所述绿植种植室内部由上至下铺设有与集水网连通的滴灌管,所述锚固杆内部设有滴灌通道,所述滴灌通道经一分水管与集水网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收集雨水并进行合理浇灌,保证边坡植被生长,具有提高其防护效果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边坡防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边坡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边坡绿化是一种新兴的能有效防护裸露坡面的生态护坡方式,它与传统的土木工程护坡(钢筋锚杆支护、挂网、格构等)相结合,可有效实现坡面的生态植被恢复与防护。边坡绿化主要分为:陡峭边坡绿化和缓边坡绿化;土质边坡绿化和石质边坡绿化。
现有的生态边坡防护系统,通常会在防护系统上种植植被,以利用植被与边坡土壤生根发芽的形式,将边坡土壤定住,并使得防护系统与边坡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但是在遇到暴雨时,雨水在土层中流动,若雨量较大,可能导致边坡土层水流过快,破坏土层结构,并且土层中渗水严重难以挥发,水量没有充分进行管控利用,可能导致植被长期浸水而腐蚀烂掉,弱化与边坡土壤结合的稳定性,进一步影响防护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态边坡防护系统,能够收集雨水并进行合理浇灌,保证边坡植被生长,具有提高其防护效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提供一种生态边坡防护系统,包括铺设在边坡土体上方的防护层结构以及用于将防护层结构固定在边坡土体上的锚固装置,所述锚固装置包括若干个垂直于边坡土体表面的锚固杆以及设置在锚固杆外侧的植物种子层,所述防护层结构上设有集水网,所述集水网的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集水网内均匀分布有多个绿植种植室,所述绿植种植室内部由上至下铺设有与集水网连通的滴灌管,所述锚固杆内部设有滴灌通道,所述滴灌通道经一分水管与集水网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网由若干个相互交叉呈网格状分布的集水管连接形成,所述绿植种植室位于集水网的网格状内。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网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多个水平设置的蓄水层,所述蓄水层与绿植种植室的行数一一对应,所述滴灌管及分水管均与蓄水层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管包括多个水平排布的集水管及多个竖直排布的集水管,蓄水层设于水平排布的集水管下方且蓄水层与集水管连通;所述蓄水层与集水管的连通处设有第一杂质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网底部开设有多个排水口,排水口下方设有位于边坡坡脚边沿处的排水槽。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网远离边坡的一侧侧壁上均匀设有多个溢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绿植种植室靠近边坡的一侧设置有用以给种植土块限位的定位网,所述绿植种植室远离边坡的一侧设置有用以防止绿植种植室内凸块流失且承接雨水的透光挡板。
进一步的,边坡的顶部设有挡水堤,所述挡水堤右侧的边坡斜向挡水堤,所述挡水堤右侧设有进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处设有叠杂质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集水管分布集成集水网,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并使得雨水多于集水网内流动,减少雨水对防护层结构以及边坡的冲刷,避免水土流失,具有提高防护效果的优点;
2、通过集水网与滴灌管的设计,能够利用收集的部分雨水对绿植种植室进行滴灌,以保证绿植的有效生长,从而利用绿植巩固边坡土壤,提高边坡防护效果;
3、通过分水管与滴灌通道的配合,能够利用滴灌通道给植物种子层滴灌,使得锚固杆上的植物种子层能够良好生长,从而提高锚固杆与边坡的结合性,提高边坡防护效果;
4、通过蓄水层的设置,能够收集集水网内的雨水,使得集水网内的水排出后,分水管与滴灌管能够通过蓄水层进行滴灌作业,保证绿植的良好生长;
5、通过透光挡板与定位网的设置,方便绿植种植,使得绿植种植的根通过定位网的网孔来与边坡土壤结合,透光挡板则避免绿植种植室内的水土流失,并且便于阳光投入,保证绿植良好生长,以提高生态边坡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生态边坡防护系统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生态边坡防护系统与边坡结合后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水平布置的集水管与蓄水层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防护层结构;2-锚固装置;21-锚固杆;211-滴灌通道;22-植物种子层;3-集水网;31-集水管;32-进水口;33-排水口;34-溢水孔;4-绿植种植室;5-滴灌管;6-分水管;7-蓄水层;8-第一杂质过滤网;9-排水槽;10-定位网;11-透光挡板;12-挡水堤;13-第二杂质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提供一种生态边坡防护系统,包括铺设在边坡土体上方的防护层结构以及用于将防护层结构固定在边坡土体上的锚固装置,防护层结构由金属边框与混凝土浇筑块组成,以提高对边坡土体的防护效果;
所述锚固装置包括若干个垂直于边坡土体表面的锚固杆以及设置在锚固杆外侧的植物种子层,所述防护层结构上设有集水网,所述集水网的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集水网内均匀分布有多个绿植种植室,所述绿植种植室内部由上至下铺设有与集水网连通的滴灌管,所述锚固杆内部设有滴灌通道,所述滴灌通道经一分水管与集水网连接,以便于承接水进入滴灌通道211内给植物种子层进行滴灌作业,从而方便绿植种植室4种植绿植。
滴灌管5与集水网3的水平集水管31连接,能够引水进滴灌管5,利用滴灌管5给绿植种植室4进行滴灌,保证绿植的生长。其中,在集水网3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多个水平设置的蓄水层7,从而能够积累集水网3收集到的部分雨水,使得集水网3通过排水口33排水后,仍有部分雨水积累于蓄水层7中,将滴灌管5与蓄水层7连接,能够便于利用蓄水层7中的水给绿植种植室4进行滴灌。
上述的集水网由若干个相互交叉呈网格状分布的集水管连接形成,所述绿植种植室位于集水网的网格状内;所述集水网远离边坡的一侧侧壁上均匀设有多个溢水孔;
在雨天的时候,雨水通过进水口32与溢水孔34流入集水网3内,减少雨水对边坡以及防护层结构1的冲刷,避免水土流失。
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网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多个水平设置的蓄水层,所述蓄水层与绿植种植室的行数一一对应,所述滴灌管及分水管均与蓄水层连接,以便于利用蓄水层7中的水来给植物种子层进行滴灌作业。
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管包括多个水平排布的集水管及多个竖直排布的集水管,蓄水层设于水平排布的集水管下方且蓄水层与集水管连通;为了过滤杂质,所述蓄水层与集水管的连通处设有第一杂质过滤网。
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网底部开设有多个排水口,排水口下方设有位于边坡坡脚边沿处的排水槽,排水口延伸至排水槽上,从而能够将集水网3内的水通过排水口33排至路面上的排水槽9中排出,提高边坡防护系统的排水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绿植种植室靠近边坡的一侧设置有用以给种植土块限位的定位网,所述绿植种植室远离边坡的一侧设置有用以防止绿植种植室内凸块流失且承接雨水的透光挡板;绿植可透过定位网10的网孔将其根部与边坡土体结合,透光挡板11则避免绿植种植室4内的水土流失,并且能够便于接受阳光,保证绿植的良好生长。
本实施例中,边坡的顶部设有挡水堤,所述挡水堤右侧的边坡斜向挡水堤,所述挡水堤右侧设有进水口。
本实施例中,为了过滤杂质,所述进水口处设有叠杂质过滤网。
本实施例中,植物种子层上设有具有营养机制的防护海绵垫以及分布于防护海绵垫内的植物种子,植物种子设置为狗牙根种子,以便于锚固杆21安装后植物种子能够良好生长,提高锚固杆21与边坡的结合性。
本实施例中,工作原理:通过集水网3的分布,能够收集雨水,并减少雨水对边坡以及防护系统的冲刷,使得雨水多流动于集水网3中,并通过排水口33排入路面的排水槽9上,提高排水效果,避免雨水造成边坡的水土流失,提高边坡防护效果。同时,集水网3集水后能够利用蓄水层7蓄水,再通过滴灌管5以及滴灌通道211分别给绿植种植室4以及植物种子层进行滴灌,保证植物的良好生长,从而巩固边坡土壤,并提高锚固杆21与边坡的结合性,提高了防护系统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生态防护效果。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收集雨水并进行合理浇灌,保证边坡植被生长,具有提高其防护效果的优点。
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上对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外,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同时,上述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 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生态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边坡土体上方的防护层结构以及用于将防护层结构固定在边坡土体上的锚固装置,所述锚固装置包括若干个垂直于边坡土体表面的锚固杆以及设置在锚固杆外侧的植物种子层,所述防护层结构上设有集水网,所述集水网的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集水网内均匀分布有多个绿植种植室,所述绿植种植室内部由上至下铺设有与集水网连通的滴灌管,所述锚固杆内部设有滴灌通道,所述滴灌通道经一分水管与集水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网由若干个相互交叉呈网格状分布的集水管连接形成,所述绿植种植室位于集水网的网格状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网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多个水平设置的蓄水层,所述蓄水层与绿植种植室的行数一一对应,所述滴灌管及分水管均与蓄水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包括多个水平排布的集水管及多个竖直排布的集水管,蓄水层设于水平排布的集水管下方且蓄水层与集水管连通;所述蓄水层与集水管的连通处设有第一杂质过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网底部开设有多个排水口,排水口下方设有位于边坡坡脚边沿处的排水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网远离边坡的一侧侧壁上均匀设有多个溢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绿植种植室靠近边坡的一侧设置有用以给种植土块限位的定位网,所述绿植种植室远离边坡的一侧设置有用以防止绿植种植室内凸块流失且承接雨水的透光挡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边坡的顶部设有挡水堤,所述挡水堤右侧的边坡斜向挡水堤,所述挡水堤右侧设有进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态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处设有叠杂质过滤网。
CN202021413962.7U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生态边坡防护系统 Active CN2128964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3962.7U CN212896400U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生态边坡防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3962.7U CN212896400U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生态边坡防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96400U true CN212896400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88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13962.7U Active CN212896400U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生态边坡防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964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74575A (zh) * 2023-02-09 2023-03-31 四川蜀西地质工程勘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水利护坡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7016327A (zh) * 2023-08-22 2023-11-10 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矿山边坡生态修复设备及修复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74575A (zh) * 2023-02-09 2023-03-31 四川蜀西地质工程勘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水利护坡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5874575B (zh) * 2023-02-09 2023-05-05 四川蜀西地质工程勘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水利护坡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7016327A (zh) * 2023-08-22 2023-11-10 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矿山边坡生态修复设备及修复方法
CN117016327B (zh) * 2023-08-22 2024-04-23 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矿山边坡生态修复设备及修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27511U (zh) 一种具有雨水过滤及固土功能的园林三维生态护坡
CN212896400U (zh) 一种生态边坡防护系统
CN107190840B (zh) 一种适用于老旧小区改造的屋面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105926647B (zh) 一种边坡绿化土工格室及其使用方法
CN212896401U (zh) 一种生态边坡防护挡墙
CN212103898U (zh)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
CN209897740U (zh) 一种绿色节能建筑的屋顶结构
CN111466229A (zh) 一种边坡绿化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582728U (zh) 一种带有绿化结构的挡土墙
CN206570907U (zh) 一种六边形自循环雨水花园
CN108915349A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利用景观围墙
CN210202763U (zh) 一种海绵城市绿化带
CN209330686U (zh) 一种收集利用雨水的种植外墙结构
CN209260816U (zh) 一种生物滞留带式雨水回收装置
CN217905576U (zh) 一种景观园林循环灌溉系统
CN217601471U (zh) 一种边坡生态防护结构
CN106149800A (zh) 一种高效农田雨水渗透灌溉循环系统
CN111005506A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节能环保型屋顶系统
CN206052848U (zh) 一种高效农田雨水渗透灌溉循环系统
CN213073697U (zh) 一种新型轻量化屋顶花园
CN107653960A (zh) 一种用于道路两侧雨水生物过滤收集绿化带单元
CN213448664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CN213476776U (zh) 一种阶梯式土石坝下游坝坡生态观赏护坡
CN213654016U (zh) 一种绿色环保建筑屋顶
CN208609384U (zh) 一种旱区组合型集水施肥灌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