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84703U - 一种用于连接瓶塞的装置及具有其的容纳瓶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连接瓶塞的装置及具有其的容纳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84703U
CN215884703U CN202122375611.2U CN202122375611U CN215884703U CN 215884703 U CN215884703 U CN 215884703U CN 202122375611 U CN202122375611 U CN 202122375611U CN 215884703 U CN215884703 U CN 2158847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connecting rod
ring
cover
low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7561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月
刘国霞
邱艳梅
曹红霞
张奕
杨志梅
葛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New Special New Material Testing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New Special New Material Testing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New Special New Material Testing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New Special New Material Testing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7561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847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847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847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连接瓶塞的装置及具有其的容纳瓶组件,装置包括:固定柱、固定圈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柱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圈连接;其中,所述固定柱用于卡接或套设在瓶身上,所述固定圈用于连接瓶塞,所述连接杆可弯折。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用于连接瓶塞的装置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减少显著工作流程,不需将瓶塞一次次放下再拿起,只需打开加入试剂后盖塞就结束了,增加工作效率。同时瓶塞通过所述装置与瓶身一直保持连接关系,能够保证一个瓶子对应一个瓶塞,不会因为同时取下多个瓶塞后导致瓶塞之间混合而造成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连接瓶塞的装置及具有其的容纳瓶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塞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瓶塞的装置及具有其的容纳瓶组件。
背景技术
在检验检测过程中会使用到各种型号和容量的玻璃器皿,比如说,在配置溶液的过程中,会使用到不同体积的容量瓶,容量瓶都有配套使用的瓶塞,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瓶塞会经常打开加入溶液和溶质,此时随意放置瓶塞容易造成污染和混淆,从而影响溶液配置;在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样品时,会使用到具塞比色管,通常一个实验会用到十至二十个比色管,在检测过程中要分别加入五至六种试剂,每加入一种试剂就要把瓶塞打开一次,而分离的瓶塞和瓶身,既降低的工作效率又容易造成溶液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瓶塞的装置及具有其的容纳瓶组件,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连接瓶塞的装置,可以在不改变玻璃器皿本身结构的基础上使瓶身和瓶塞可以连接,达到配套使用且操作方便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瓶塞的装置,包括:固定柱、固定圈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柱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圈连接;其中,所述固定柱用于卡接或套设在瓶身上,所述固定圈用于连接瓶塞,所述连接杆可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包括:上盖、内衬圈和下盖;所述上盖、内衬圈和下盖均为空心圆柱状,所述内衬圈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下盖内部,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连接且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的轴线共线。
进一步地,所述下盖的上端上具有外螺纹;所述上盖内部具有与所述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圈包括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所述上部结构为空心圆柱状;所述下部结构包括多个齿状片,所述齿状片的一端与所述上部结构的下边缘连接,多个所述齿状片沿所述上部结构的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的材质为塑料,所述内衬圈的材质为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为长条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为弯折的长条状,和/或所述连接杆的材质为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圈为空心圆柱状或圆环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圈的外侧套设有密封圈。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容纳瓶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连接瓶塞的装置;瓶身,所述瓶身具有容纳腔,所述瓶身上具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瓶口;瓶塞,所述瓶塞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瓶口中;所述固定柱卡接或套设在所述瓶身上,所述固定圈与所述瓶塞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瓶塞的装置,包括:固定柱、固定圈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柱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圈连接;其中,所述固定柱用于卡接或套设在瓶身上,所述固定圈用于连接瓶塞,所述连接杆可弯折。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用于连接瓶塞的装置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减少显著工作流程,不需将瓶塞一次次放下再拿起,只需打开加入试剂后盖塞就结束了,增加工作效率。同时瓶塞通过所述装置与瓶身一直保持连接关系,能够保证一个瓶子对应一个瓶塞,不会因为同时取下多个瓶塞后导致瓶塞之间混合而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连接瓶塞的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于连接瓶塞的装置安装在比色管上的示例图;
图3为用于连接瓶塞的装置中固定圈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密封圈与固定圈分离时的一个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固定柱1、连接杆2、固定圈3;密封圈4;
上盖101、内衬圈102、下盖1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瓶塞的装置,所述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用于连接瓶塞的装置包括:固定柱1、固定圈3和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柱1连接,所述连接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圈3连接;其中,所述固定柱1用于卡接或套设在瓶身上,所述固定圈3用于连接瓶塞,所述连接杆2可弯折。
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用于连接瓶塞的装置主要包括三部分结构,分别为固定柱1、固定圈3和连接杆2。三者的连接关系可以理解为:以所述连接杆2为中心,所述连接杆2的上下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柱1和所述固定圈3;其中,所述固定柱1用于与瓶身连接,所述固定圈3用于与瓶塞连接,所述连接杆2可弯折。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装置可以不改变玻璃器皿本身结构的基础上,使瓶身和瓶塞可以连接,达到配套使用且操作方便的目的。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固定柱1具有一定的宽度,与瓶身紧密地卡接在一起,所述固定圈3与瓶塞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通过弯折连接杆2使瓶塞与瓶身连接或不连接,但不会使得瓶塞与瓶身完全分离开,从而能够保证瓶塞与瓶身的配套使用,不易污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柱1包括:上盖101、内衬圈102和下盖103;所述上盖101、内衬圈102和下盖103均为空心圆柱状,所述内衬圈102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下盖103内部,所述上盖101与所述下盖103连接且所述上盖101与所述下盖103的轴线共线。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所述固定柱1设计成某种特定的结构,从而能够保证所述固定柱1能够很好的固定在瓶身上不发生滑动。具体地,所述固定柱1包括上盖101、内衬圈102和下盖103这三部分结构,所述上盖101、内衬圈102和下盖103均为空心圆柱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将内衬圈102放入瓶身合适的位置上,然后将下盖103套在内衬圈外侧,内衬圈102卡接在所述下盖103中,最后将上盖101与下盖103紧密连接,便可以将固定柱1很好地固定在瓶身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盖103的上端上具有外螺纹;所述上盖101内部具有与所述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所述上盖101与所述下盖103通过螺纹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盖101与下盖103的连接方式可以为螺纹连接,在下盖103的上端上具有外螺纹,所述上盖101内部具有与所述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能够简便的实现上盖101与下盖103的连接,且连接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些实施例,内衬圈102包括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所述上部结构为空心圆柱状;所述下部结构包括多个齿状片,所述齿状片的一端与所述上部结构的下边缘连接,多个所述齿状片沿所述上部结构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衬圈102的结构包括上部的一个空心圆柱结构,以及下部的多个齿状片,其中多个齿状片的齿根处与空心圆柱结构的下边缘连接。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多个齿状片卡接在所述下盖103中,多个齿状片与瓶身紧密接触,由于多个齿状片自身的形状特征,将其设置在固定柱1中能够帮助整个固定柱1实现不易滑动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盖101和所述下盖103的材质为塑料,所述内衬圈102的材质为橡胶。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盖101和所述下盖103的材质均可设置为塑料,所述内衬圈102的材质一般选择为橡胶。采用如上所述的材料,一方面能够保证固定柱1能够固定在瓶身上不轻易发生移动,另一方面常用的试管、比色管等均为玻璃器皿,塑料和橡胶的材质在与玻璃器皿接触的时候,不会划伤所述玻璃器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盖101和所述下盖103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为长条状。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盖101和所述下盖103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通过在上盖101和所述下盖103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长条状的凸起,能够增大摩擦力,便于旋转所述上盖101和所述下盖103,实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杆2为弯折的长条状,和/或所述连接杆2的材质为塑料。与所述固定柱1中的上盖101和下盖103材料相同,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装置的连接杆2的材质也为塑料,主要目的也是因为塑料材质在与玻璃器皿接触的时候,不会划伤所述玻璃器皿。同时塑料材质较软,易于弯折,且使用寿命较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圈3为空心圆柱状或圆环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圈3的外侧套设有密封圈4,如图4所示为密封圈4与固定圈3分离时的一个状态。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中的提供的连接装置,包括一固定圈3,所述固定圈3起到的作用为固定瓶塞。根据瓶塞的大小设置固定圈3的大小,所述固定圈3的大小与瓶塞的下沿处的大小相匹配,使得瓶塞的下沿处能够刚好卡接在所述固定圈3中。同时,所述固定圈3的外侧套设有密封圈4,密封圈4可以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为橡胶材料件,能够保证所述固定圈3与所述瓶塞之间固定牢固,还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溶液在摇匀过程中漏液。连接瓶塞的装置可以根据瓶塞与瓶身(比如比色管)的容量更改固定柱、固定圈的尺寸,可以适用于25mL、50mL、100mL容量的容量瓶;同时可以适用于不同体积的容量瓶,具塞锥形瓶的玻璃器皿等。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容纳瓶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连接瓶塞的装置、瓶身和瓶塞,所述瓶身具有容纳腔,所述瓶身上具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瓶口;所述瓶塞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瓶口中;所述固定柱1卡接或套设在所述瓶身上,所述固定圈3与所述瓶塞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容纳瓶组件,其包括了如上所述的用于连接瓶塞的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用于连接瓶塞的装置可以减少工作流程,不需将瓶塞一次次放下再拿起,只需打开加入试剂后盖塞就结束了,增加工作效率。同时瓶塞通过所述装置与瓶身一直保持连接关系,能够保证一个瓶子对应一个瓶塞,不会因为同时取下多个瓶塞后导致瓶塞之间混合而造成污染。
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连接瓶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柱、固定圈和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柱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圈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柱用于卡接或套设在瓶身上,所述固定圈用于连接瓶塞,所述连接杆可弯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包括:
上盖、内衬圈和下盖;
所述上盖、内衬圈和下盖均为空心圆柱状,所述内衬圈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下盖内部,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连接且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的轴线共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的上端上具有外螺纹;
所述上盖内部具有与所述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圈包括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所述上部结构为空心圆柱状;所述下部结构包括多个齿状片,所述齿状片的一端与所述上部结构的下边缘连接,多个所述齿状片沿所述上部结构的周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的材质为塑料,所述内衬圈的材质为橡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为长条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弯折的长条状,和/或
所述连接杆的材质为塑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为空心圆柱状或圆环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的外侧套设有密封圈。
10.一种容纳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瓶身,所述瓶身具有容纳腔,所述瓶身上具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瓶口;
瓶塞,所述瓶塞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瓶口中;
所述固定柱卡接或套设在所述瓶身上,所述固定圈与所述瓶塞连接。
CN202122375611.2U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用于连接瓶塞的装置及具有其的容纳瓶组件 Active CN2158847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5611.2U CN215884703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用于连接瓶塞的装置及具有其的容纳瓶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5611.2U CN215884703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用于连接瓶塞的装置及具有其的容纳瓶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84703U true CN215884703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472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75611.2U Active CN215884703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用于连接瓶塞的装置及具有其的容纳瓶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847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84703U (zh) 一种用于连接瓶塞的装置及具有其的容纳瓶组件
CN210972169U (zh) 一种无内衬避光防漏试剂瓶
CN103487595A (zh) 一种用于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试剂盒
CN215323947U (zh) 一种防渗漏的药剂瓶
CN209601154U (zh) 一种旋压密封式样瓶
CN209333775U (zh) 一种防渗漏试剂瓶
CN211043277U (zh) 一种金标试剂条装置
CN213348948U (zh) 一种反应杯固定机构及反应杯架
CN214139695U (zh) 一种减少试剂滞留的瓶盖结构
CN210863233U (zh) 一种绝缘油颗粒度取样装置
CN210720234U (zh) 一种适用于片状电极电化学研究的电解池
CN212142657U (zh) 一种试剂瓶
CN219193115U (zh) 多通道转移瓶盖及移液瓶套件
CN217625085U (zh) 一种废旧试剂瓶再利用配套瓶盖
CN208465910U (zh) 一种试剂瓶
CN213567458U (zh) 一种改进的电动移液泵
CN220238610U (zh) 一种滴管
CN214825594U (zh) 一种密封性好且耐用的液体化学试剂瓶内盖
CN215783447U (zh) 一种用于酸价、过氧化值前处理的玻璃容器
CN208499203U (zh) 一种双重瓶盖密封的瓶子
CN217599300U (zh) 一种能够用于免疫组化试验设备的试剂瓶
CN219308766U (zh) 一种具有双腔体切换功能的溶剂瓶
CN219090256U (zh) 组合式盖帽及瓶子
CN220508943U (zh) 一种胶体金法一体检测管
CN220866062U (zh) 一种防止液体样品污染的带盖塑料袋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