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75162U - 一种上肢悬挂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肢悬挂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75162U
CN215875162U CN202121907898.2U CN202121907898U CN215875162U CN 215875162 U CN215875162 U CN 215875162U CN 202121907898 U CN202121907898 U CN 202121907898U CN 215875162 U CN215875162 U CN 2158751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upper limb
support
supporting
support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078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全晶
武政华
范慧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Bethune Hospital of Shanxi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Bethune Hospital of Shanxi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Bethune Hospital of Shanxi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hanxi Bethune Hospital of Shanxi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1219078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751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75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751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肢悬挂器具,包括支撑底柱,支撑底柱有两根,支撑底柱之间焊接有支撑横柱,支撑底柱的底端表面两端均设置有防滑底座,支撑横柱的顶端表面连接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的顶端一侧表面焊接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为“∏”型,其两根平行的柱子设置有楔形凹槽,楔形凹槽的外表面套接有悬挂装置,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固定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对称的支撑架来加强整个器具的稳定性,同时在整个器具的底部设置有四个防滑底座,可以有效的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装置发生滑动,其中的悬挂装置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调节位置,通过楔形槽的固定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上肢悬挂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肢悬挂器具。
背景技术
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上肢悬挂器具是指吊带或绳索和安装在墙壁上的金属支架组成的上肢辅助训练器具,使用时可将上臂和前臂悬吊起来进行肘、腕关节及手的训练,适用于脊髓颈段损伤等造成上肢肌力低下的患者。
现有的上肢悬挂器具,作为医疗康复器械,其结构较为简单,在使用的时候不够稳定,可能会发生倾覆和侧翻等状况,对使用者造成伤害;现有的上肢悬挂器具,一般采用旋钮固定的调节方式,在长期使用后旋钮可能会松动,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时发生踉跄甚至跌倒的情况,对使用者造成二次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上肢悬挂器具,可做到在使用者使用期间保证整体的稳定性,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节装置的位置,且长期使用不会松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上肢悬挂器具,包括支撑底柱,所述支撑底柱有两根,所述支撑底柱之间焊接有支撑横柱,所述支撑底柱的底端表面两端均设置有防滑底座,所述支撑横柱的顶端表面连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端一侧表面焊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为“∏”型,其两根平行的柱子设置有楔形凹槽,所述楔形凹槽的外表面套接有悬挂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固定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悬挂装置包括扣环、弹性带和上肢固定带,所述扣环的内部套接有活动连接部件,所述活动连接部件的底端表面焊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通过两个弹性带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有两个且呈对称设置,所述吊环的内部套接有卡扣,所述卡扣的底端连接有上肢固定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架为“∏”型,其两根平行的柱子的底端设置有螺栓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有两根,分别连接至第一支撑架的两根平行柱上,且固定杆与第一支撑架之间的夹角呈45°-6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底柱的两端均设置有保护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带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柱,且安装柱分别嵌接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对称的支撑架来加强整个器具的稳定性,保证使用过程中整个器具不会发生倾斜,同时在整个器具的底部设置有四个防滑底座,可以有效的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装置发生滑动,其中的悬挂装置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调节位置,且不同于传统的旋钮固定,通过楔形槽的固定更加稳定,不会出现因滑动而导致使用者二次受伤的情况。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悬挂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撑架底端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底柱一端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带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底柱;2、第一支撑架;3、第二支撑架;4、固定杆;5、悬挂装置;501、扣环;502、活动连接部件;503、第一连接杆;504、弹性带;505、第二连接杆;506、吊环;507、卡扣;508、上肢固定带;6、保护套;7、支撑横柱;8、螺栓孔;9、防滑底座;10、楔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肢悬挂器具,包括支撑底柱1,支撑底柱1有两根,支撑底柱1之间焊接有支撑横柱7,支撑底柱1的底端表面两端均设置有防滑底座9,支撑横柱7的顶端表面连接有第一支撑架2,第一支撑架2的顶端一侧表面焊接有第二支撑架3,第二支撑架3为“∏”型,其两根平行的柱子设置有楔形凹槽10,楔形凹槽10的外表面套接有悬挂装置5,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之间设置有固定杆4。
进一步的,悬挂装置5包括扣环501、弹性带504和上肢固定带508,扣环501的内部套接有活动连接部件502,活动连接部件502的底端表面焊接有第一连接杆503,第一连接杆50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505,所述第一连接杆503和第二连接杆505之间通过两个弹性带504连接,第二连接杆505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吊环506,吊环506有两个且呈对称设置,吊环506的内部套接有卡扣507,卡扣507的底端连接有上肢固定带508。
第一支撑架2为“∏”型,其两根平行的柱子的底端设置有螺栓孔8,便于进行装卸。
固定杆4有两根,分别连接至第一支撑架2的两根平行柱上,且固定杆4与第一支撑架2之间的夹角呈45°-60°,整体形成类三角形结构,十分稳定。
支撑底柱1的两端均设置有保护套6,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边缘处划伤使用者。
弹性带504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柱,且安装柱分别嵌接于第一连接杆503和第二连接杆505的内部。
具体的,取出支撑底柱1,将保护套6依次安装在支撑底柱1的两端,然后将防滑底座9安装到支撑底柱1底端表面的对应位置,将第一支撑架2立起,放置到支撑横柱7对应的位置,通过螺栓孔8进行固定,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和固定杆4会提前焊接好,将悬挂装置5取出进行组装,先将扣环501套接在第二支撑架3的楔形凹槽10中,根据使用时的需求,将扣环防止于合适的楔形凹槽10处,然后将带有卡扣507的上肢固定带508固定到吊环506上,投入使用时,使用者将上肢放入上肢固定带508中,身体略微前倾,通过上肢将上肢固定带508向下压,带动弹性带504拉伸,然后松开上肢,弹性带504回弹,重复该循环即可达到锻炼的作用,由于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和固定杆4均为合金结构,较为耐用,因此一般只对悬挂装置5进行检修,取下卡扣507,对上肢固定带508进行清洁和维护,打开扣环501即可取下整个悬挂装置5,检查弹性带504是否完好,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裂的情况导致危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上肢悬挂器具,包括支撑底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柱(1)有两根,所述支撑底柱(1)之间焊接有支撑横柱(7),所述支撑底柱(1)的底端表面两端均设置有防滑底座(9),所述支撑横柱(7)的顶端表面连接有第一支撑架(2),所述第一支撑架(2)的顶端一侧表面焊接有第二支撑架(3),所述第二支撑架(3)为“∏”型,其两根平行的柱子设置有楔形凹槽(10),所述楔形凹槽(10)的外表面套接有悬挂装置(5),所述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之间设置有固定杆(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悬挂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装置(5)包括扣环(501)、弹性带(504)和上肢固定带(508),所述扣环(501)的内部套接有活动连接部件(502),所述活动连接部件(502)的底端表面焊接有第一连接杆(503),所述第一连接杆(50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505),所述第一连接杆(503)和第二连接杆(505)之间通过两个弹性带(504)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505)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吊环(506),所述吊环(506)有两个且呈对称设置,所述吊环(506)的内部套接有卡扣(507),所述卡扣(507)的底端连接有上肢固定带(5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悬挂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2)为“∏”型,其两根平行的柱子的底端设置有螺栓孔(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肢悬挂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有两根,分别连接至第一支撑架(2)的两根平行柱上,且固定杆(4)与第一支撑架(2)之间的夹角呈45°-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悬挂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柱(1)的两端均设置有保护套(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肢悬挂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504)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柱,且安装柱分别嵌接于第一连接杆(503)和第二连接杆(505)的内部。
CN202121907898.2U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上肢悬挂器具 Active CN2158751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7898.2U CN215875162U (zh)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上肢悬挂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7898.2U CN215875162U (zh)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上肢悬挂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75162U true CN215875162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563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07898.2U Active CN215875162U (zh)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上肢悬挂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751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64582U (zh) 一种站立和行走辅助装置
CN210448001U (zh) 一种骨科用上肢康复装置
CN210009311U (zh) 一种骨科患者用助行器
CN112791352A (zh) 一种骨科患者用腿部锻炼装置
CN209917161U (zh) 一种心内科患者上肢活动训练架
CN215875162U (zh) 一种上肢悬挂器具
CN206424277U (zh) 人体肢体综合康复系统
CN205586209U (zh) 防侧翻儿童康复助行装置
CN209630546U (zh) 一种辅助四肢肌力恢复的装置
CN208492626U (zh) 一种带氧气瓶的站立和行走辅助装置
CN205516224U (zh) 减重步态矫正姿势训练网架
CN210021010U (zh) 腿部康复训练器
CN211024969U (zh) 一种康复训练用跑步机
CN213098939U (zh) 一种伸缩式多功能烧伤治疗架
CN211300966U (zh) 一种髋关节置换康复锻炼床
CN210872588U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康复装置
CN211214228U (zh) 一种可穿戴的防摔倒支撑腰带
CN209751567U (zh) 一种关节运动医学康复用助行器
CN206934603U (zh) 一种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外展肌主动训练器
CN208877827U (zh) 俯背运动器
CN213252813U (zh) 一种水下理疗康复复健装置
CN212141322U (zh) 一种用于四肢肌力恢复训练的悬吊装置
CN215229947U (zh) 一种改进型康复训练助行器
CN216258156U (zh)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器
CN215136540U (zh) 一种骨科患者用腿部锻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