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73891U - 一种组合式置物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置物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73891U
CN215873891U CN202122198685.3U CN202122198685U CN215873891U CN 215873891 U CN215873891 U CN 215873891U CN 202122198685 U CN202122198685 U CN 202122198685U CN 215873891 U CN215873891 U CN 215873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rail
backup pad
supporting
suppor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986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igekang Ergonom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igekang Ergonom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igekang Ergonom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igekang Ergonom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986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738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73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738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置物架,包括框架和支撑板,所述框架内壁上设置有两个相配合的第一轨道块,所述第一轨道块包括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的一端和第一轨道相连,所述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之间互通,所述支撑板两端对称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在第一轨道或者第二轨道内呈滚动配合,每条第二轨道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通过该结构的设置,使得支撑板始终与框架通过第一轨道块连接,有效避免了支撑板的丢失,同时以滚轮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内的滑动的方式使得支撑板的拆卸与安装更加方便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置物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置物架。
背景技术
住家、商店、仓库等场所存放物品都需要用到置物架,所以置物架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且随着现代装潢设计追求个人化与客制化,置物架更需要具备可自行组装及增减层数等扩充功能。
现有的置物架上的支撑板层与层之间的空隙固定,当放置物品的高度超过相邻两层之间的距离时,物品无法放置或者将受到挤压,则需要对支撑板进行拆除,在对支撑板的拆除中,拆除方式麻烦,同时支撑板不容易收纳,容易丢失无法进行良好的保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拆卸方便,可随意组合调节相邻层高度的组合式置物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置物架,包括框架和支撑板,所述框架内壁上设置有两个相配合的第一轨道块,所述第一轨道块包括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的一端和第一轨道相连,所述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之间互通,所述支撑板两端对称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在第一轨道或者第二轨道内呈滚动配合,每条第二轨道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
工作流程:支撑板通过两侧设置的滚轮可沿着第一轨道以及第二轨道进行移动,通过手推动支撑板的方式,可带动滚轮在第一轨道内滚动,当调节到合适高度的第二轨道与第一轨道的交界处时,将支撑板翻转至水平,推动支撑板沿着第二轨道移动,滚轮沿着第二轨道滚动,滚动到第二轨道的末端,完成对于支撑板的安装,支撑板通过滚轮与支撑柱的保持水平并提供承载能力,当该高度的支撑板需要收纳时,可将向外拉动,使滚轮从第二轨道进入第一轨道内,即可将支撑板向下移动至框架底部进行收纳。
有益效果:通过该结构的设置,使得支撑板始终与框架通过第一轨道块连接,有效避免了支撑板的丢失,同时以滚轮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内的滑动的方式使得支撑板的拆卸与安装更加方便便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轨道块向框架内可拆卸设置有第二轨道块,所述第二轨道块包括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所诉第三轨道与第一轨道平行设置,所述第四轨道与第二轨道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板与滚轮之间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在支撑板法线方向上的厚度小于第四轨道的宽度。
有益效果:当所述支撑板呈非水平状态时,限位板仅可沿着第三轨道滑动,当所述支撑板呈水平状态时,限位板可从第三轨道进入第四轨道内滑动,限位板与滚轮同步运动,当滚轮在第一轨道内运动的时候,限位板即贴合第三轨道进行运动,当滚轮在第二轨道内运动的时候,限位板即进入第四轨道内进行滑动,通过限位板的设置,使得支撑板仅有在处于水平的状态时滚轮方可进入第二轨道内,从而避免了支撑板沿着第一轨道滑动的过程中,经过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连接处时滚轮误入第二轨道的可能,从而提高了支撑板的滑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与支撑板的连接边两端与限位板之间的距离均不短于所述第一轨道与支撑柱之间的最短距离。
有益效果:在将支撑板沿着第一轨道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移动到接近目标第二轨道的位置时,即可微微倾斜支撑板,使之搭在支撑柱上,在将支撑板向上推动的过程中,在滚轮不断沿着第一轨道向上移动的同时,支撑板将以第一支撑杆为旋转中心进行翻转并在第一支撑杆上进行相对的滑动,当支撑板水平时,则滚轮达到第二轨道入口的水平高度,此时可将支撑板直接向内推入进行固定,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对支撑板的移动起到了辅助定位的作用,使得使用者无需特意对准滚轮与第二轨道的即可准确完成安装,从而有效简化了安装过程,进一步提高了安装效率以及安装便捷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轨道位于第二轨道的另一侧设置有限位柱,每条第四轨道配合设置有一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最底部不低于第四轨道的上壁。
有益效果:通过限位柱的设置,使得支撑板在进行上述的翻转过程中,当期达到水平时,此时限位板与限位柱的底部相接触,支撑板无法继续翻转,从而将支撑板与第二轨道定位,使得支撑板可以进一步更加准确的进入第二轨道内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倒角,所述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倒角。
有益效果:通过倒角的设置,使得滚轮从第一轨道进入第二轨道,以及限位板进入第四轨道的过程更加平滑卡接更加最精准,从而减小了设备的摩擦,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轨道下方与支撑柱等高设置有支撑块。
有益效果:通过支撑块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对于支撑板的支撑,进一步增加了支撑板的支撑效果,同时有效避免了支撑板在承载重物时可能发生的变形,避免支撑板变形导致滚轮的损坏等,有效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轨道的长度短于第一轨道。
有益效果:所述第三轨道的底部短于第一轨道,当支撑板移动至底部时,限位板失去了第三轨道的限位,可向框架内翻转,多块支撑板可向内翻转至水平进行堆叠保存,有效节约了支撑板的占用空间,更能避免支撑板的丢失,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底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支撑板顶部固接有与所述插槽相配合的插片。
有益效果:通过插槽和插片的设置,使得支撑板可沿着第一轨道方向进行拼接,形成一块完整的挡板,用于防止物品从后方掉落,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同时亦提供了支撑板的收纳方式,更加节约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底部可旋转连接有固定件。
有益效果:固定件可向外翻转打开,当支撑板在第一轨道内滑动的时候,此时固定件可以通过卡接在限位柱上,通过限位柱获得支撑固定,或者当支撑板处于安装状态时,此时将固定件外翻的形式,可以避免支撑板在外力下沿着第二轨道滑动,支撑板误复位的情况发生,从而起到了良好的固定效果,提高了支撑板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图2沿着A-A线剖开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7为图6沿着B-B线剖开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隐去所述支撑板后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所述第一轨道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所述第二轨道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所述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5为所述支撑板竖立安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框架1、支撑板2、第一轨道3、第二轨道4、第一倒角5、滚轮6、支撑柱7、第二轨道块8、第三轨道9、第四轨道10、第二倒角11、限位板12、限位柱13、支撑块14、插槽15、插片16、固定件17、第一轨道块18。
如图1-16所示,一种组合式置物架,包括框架1和支撑板2,所述框架1由4根竖框以及4根连接块构成,4根竖框分为两组,每组的底部通过一根连接块相互连接,组与组之间通过另外两根连接块在顶部形成固定连接,使4根竖框以及4根连接块形成一个整体,所述框架1内壁上设置有两个相配合的第一轨道块18,所述第一轨道块18通过螺钉固定在框架1内壁上,所述第一轨道块18包括有第一轨道3以及一端与第一轨道3相连的若干第二轨道4,所述第一轨道3与第二轨道4之间互通,所述第一轨道3和第二轨道4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倒角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轨道3竖直设置,所述第二轨道4水平设置有3 条,所述支撑板2两端对称设置有滚轮6,所述滚轮6在第一轨道3或者第二轨道4内呈滚动设置,每条第二轨道4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7。
所述第一轨道块18向框架1内可拆卸设置有第二轨道块8,所述第二轨道块8通过螺钉等方式固定连接在第一轨道块18上,所述第二轨道块8包括与第一轨道3平行设置的第三轨道9以及与第二轨道4平行设置的第四轨道1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轨道9仅设置在第一轨道3的一侧,用于限制支撑板2的向内翻转,所述第三轨道9的长度短于第一轨道3。所述第四轨道10的宽度略窄于第二轨道4的宽度,所述第三轨道9和第四轨道1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倒角11,所述支撑板2与滚轮6之间设置有限位板12,所述限位板12与所述支撑板2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在支撑板2法线方向上的厚度小于第四轨道10的宽度,当所述支撑板2呈非水平状态时,限位板12仅可沿着第三轨道9滑动,当所述支撑板2呈水平状态时,限位板12可从第三轨道9进入第四轨道10内滑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限位板12设置为一个两端为圆形的长条形块,长条形块的宽度不大于第四轨道10的宽度,所述限位板 12与支撑板2连接边的两端与限位板之间的距离均不短于所述第一轨道3与支撑柱7之间的最短距离,优选的,如图13所示,限位板12设置在支撑板2两侧中间靠上的位置,且与上下两端的距离比所述第一轨道3与支撑柱7之间的最短距离多5~15cm。
所述第一轨道3位于第二轨道4的另一侧设置有限位柱13,每条第四轨道10配合设置有一个限位柱13,所述限位柱13的最底部不低于第四轨道10的上壁。
所述第二轨道4下方与支撑柱7等高设置有支撑块14,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块14设置为一个两端分别插接于两侧的第二轨道块8上的板体。
所述支撑板2底部开设有插槽15,所述支撑板2顶部固接有与所述插槽15相配合的插片16。
所述支撑板2底部可旋转连接有固定件17,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17为一个一端铰接在支撑板2上的L形的翻转块,可向外翻转180度,用于套设在限位柱13上对支撑板进行固定,在不使用时可复位回支撑板2内,进行收纳。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轨道块18通过螺钉固定在框架1内壁上,第二轨道块8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第一轨道块18上,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使得当其中某个部件变形导致滑动不顺畅时,可对该部件进行更换维修,减少了维护成本,当需要增加支撑板2的时候,手动将放置在底部的支撑板2保持竖直向上抬升,支撑板2带动滚轮6沿着第一轨道3向上移动,移动到接近目标第二轨道4的位置时,即可微微倾斜支撑板2,使支撑板2的底面搭在支撑柱7上,继续施力推动支撑板2,在将支撑板2向上推动的过程中,在滚轮6不断沿着第一轨道3向上移动的同时,支撑板2将以第一支撑杆为旋转中心进行翻转并在第一支撑杆上进行相对的滑动,当限位板12与限位柱13的底部相接触,支撑板2无法继续翻转时,此时支撑板2水平,且滚轮6达到第二轨道4入口的水平高度,此时即可将支撑板2向内推入,滚轮6沿着第二轨道 4运动,限位板12沿着第四轨道10运动,当支撑板2移动到极限位置后,支撑板2即通过支撑柱7、滚轮6以及支撑块14块同时进行支撑固定,此时将支撑板2上的固定件17向外打开,将支撑板2微微回退,将固定件17套设在限位柱13上,限位柱13对支撑板2进行限位,防止支撑板2复位,当需要放置较高的物品时,此时可将固定件17复位,此时可将支撑板2向回抽,使滚轮6再次回到第一轨道3内,将支撑板2竖直放置,并再次将固定件17向外翻出,此时固定件17可套设在限位柱13上进行支撑固定,此时支撑板2将作为用于放置物品掉落的背板使用,亦可通过支撑板2之间插片16与插槽15之间的连接进行凭借固定形成背板,当不需要支撑板2时,可将支撑板2顺着第一轨道3下滑至底部,由于第三轨道9短于第一轨道3,在末端的时候,将不设置第三轨道9,从而不在对限位板12进行限位,此时支撑板2可以向框架1内部翻转,从而将多块支撑板2叠放在框架1底部的位置。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实施案例涉及的领域,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组合式置物架,包括框架和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壁上设置有两个相配合的第一轨道块,所述第一轨道块包括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的一端和第一轨道相连,所述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之间互通,所述支撑板两端对称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在第一轨道或者第二轨道内呈滚动配合,每条第二轨道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块向框架内可拆卸设置有第二轨道块,所述第二轨道块包括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所诉第三轨道与第一轨道平行设置,所述第四轨道与第二轨道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板与滚轮之间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在支撑板法线方向上的厚度小于第四轨道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与支撑板的连接边两端与限位板之间的距离均不短于所述第一轨道与支撑柱之间的最短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位于第二轨道的另一侧设置有限位柱,每条第四轨道配合设置有一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最底部不低于第四轨道的上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倒角,所述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下方与支撑柱等高设置有支撑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轨道的长度短于第一轨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底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支撑板顶部固接有与所述插槽相配合的插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底部旋转连接有固定件。
CN202122198685.3U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组合式置物架 Active CN2158738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8685.3U CN215873891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组合式置物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8685.3U CN215873891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组合式置物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73891U true CN215873891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336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98685.3U Active CN215873891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组合式置物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738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24089B (zh) 一种可对书籍进行升降的书桌
CN215873891U (zh) 一种组合式置物架
CN206213686U (zh) 可拆卸移动式平面型材展示架
CN216401460U (zh) 一种跟随人员移动的新型购物车
CN211154846U (zh) 一种能提高空间利用率的仓储货架
CN205625164U (zh) 多用途储物柜
CN215108670U (zh) 一种室内装饰用升降工作架
CN210043632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立式仓库货架
CN108750272B (zh) 一种自动化储坯机
CN203047322U (zh) 一种储料车
CN216416639U (zh) 一种企业形象策划用的多功能展柜
CN215077237U (zh) 一种卖场专用轻型货架
CN210902370U (zh) 一种多形态的货架
CN213833183U (zh) 一种涂料用储料架
CN216401524U (zh) 一种保护膜生产加工用转运装置
CN216637679U (zh) 一种仓储货架
CN217565527U (zh) 一种推拉外套式卷烟展示柜
CN215629367U (zh) 一种可移动式护栏检修装置
CN210567251U (zh) 一种ar场景体验设备
CN215190673U (zh) 一种智能展台
CN108056687A (zh) 一种具备拓展功能的壁挂式储物架
CN212981294U (zh) 一种新型货架
CN209895740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公告栏
CN216089512U (zh) 一种移动式密集架
CN109645767B (zh) 展示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