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72843U - 一种相变集热蓄热日光温室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相变集热蓄热日光温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72843U
CN215872843U CN202122205609.0U CN202122205609U CN215872843U CN 215872843 U CN215872843 U CN 215872843U CN 202122205609 U CN202122205609 U CN 202122205609U CN 215872843 U CN215872843 U CN 215872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arched beam
phase change
beam fram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0560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青云
薛占军
郝文秀
王俊玲
蔡冰冰
孟清波
张谨薇
张振兴
纪滋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220560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72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72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728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14Measures for saving energy, e.g. in green hous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相变集热蓄热日光温室,包括后墙、两组山墙以及设置在两组山墙之间的若干组拱形梁架,拱形梁架的一端与后墙顶端固定连接,拱形梁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地梁;拱形梁架的外侧设置有覆盖膜;后墙和山墙均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固定设置的水泥喷浆保护层、保温层、水泥隔墙板和骨架层;后墙的骨架层室内一侧还设置有相变集热板,相变集热板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相变胶囊腔,相变胶囊腔内设置有相变材料。本实用新型利用内层空心相变集热板封存低温相变胶囊进行快速、高容储热放热,在外层水泥隔墙板整体喷涂聚氨酯进行无缝隔热保温,实现温室热量的“移峰填谷”,节能增温。

Description

一种相变集热蓄热日光温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大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相变集热蓄热日光温室。
背景技术
温室,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又可分为很多种类。同时对于农业种植业而言,温室为作物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长环境,减少了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冬季温室保温是反季节种植中成本较大的一项支出,比较高端的农业工厂使用压缩机式空调进行温度调控,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特别高;但是现在常用的温室是综合利用日光、保温材料保温和锅炉增温等形式相结合对温室进行调温的,但是锅炉增温不易进行温度控制,温度变化较大,人员管理成本和能耗成本较高。在保温材料方面,常见的形式依然是增厚后墙厚度,达到保温以及蓄热的能力,容易造成土地利用率降低,且蓄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变集热蓄热日光温室,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相变集热蓄热日光温室,包括后墙、两组山墙以及设置在两组所述山墙之间的若干组拱形梁架,所述拱形梁架的一端与后墙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拱形梁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地梁;所述拱形梁架的外侧设置有覆盖膜。
所述后墙和山墙均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固定设置的水泥喷浆保护层、保温层、水泥隔墙板和骨架层;所述后墙的骨架层室内一侧还设置有相变集热板,所述相变集热板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相变胶囊腔,所述相变胶囊腔内设置有相变材料。
优选的,所述骨架层包括方钢立柱以及固定设置在相邻方钢立柱之间的固定连接件;所述方钢立柱的底部与地梁固定连接;所述地梁为钢板,所述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方钢;所述山墙内的方钢立柱与相邻的所述拱形梁架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斜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拱形梁架包括上下两组拱架以及固定设置在上下两组拱架之间的若干组支撑杆;两组所述山墙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固定横梁,每组所述固定横梁均贯穿所有拱形梁架且分别与上下两组拱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相变集热板为空心水泥预制板,所述相变胶囊腔为空心水泥预制板上沿轴向设置的中空预制孔,所述水泥预制板的中空预制孔的一端设置有封堵塞。
优选的,所述拱形梁架为V形结构,所述拱形梁架的一侧为向阳侧,所述覆盖膜设置在拱形梁架的向阳侧,所述覆盖膜的外侧还设有保温被,所述保温被的一端与拱形梁架固定连接,所述保温被的另外一端连接有大棚卷帘机;所述拱形梁架的另一侧为后坡面,所述拱形梁架在后坡面一侧设置有彩钢聚苯板。
优选的,所述覆盖膜为分体式结构分为上下两块,上下两块所述覆盖膜相接触的一侧上下堆叠设置,上下两块所述覆盖膜的另外一端均与拱形梁架固定连接;所述拱形梁架靠近地面的一端平行固定连接有两组压膜槽,两组压膜槽相距100mm;
所述彩钢聚苯板上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内设置有后坡通风窗,所述后墙上开设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内设置有后墙通风窗。
优选的,所述后墙的水泥隔离板与相变聚热板之间为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设置有空气、储热材料或者保温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为喷涂聚氨酯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内层空心相变集热板封存低温相变胶囊进行快速、高容储热放热,在外层水泥隔墙板整体喷涂聚氨酯进行无缝隔热保温,实现温室热量的“移峰填谷”,节能增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温室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墙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温室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膜槽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后墙,101为第一通风口,102为后坡通风窗,2为山墙,3为拱形梁架,31为拱架,32为压膜槽,4为地梁,5为覆盖膜,6为固定方钢,7为斜支撑杆,8为固定横梁,9为保温被,10为彩钢聚苯板,11为水泥喷浆保护层,12为保温层,13为水泥隔墙板,14为骨架层,141为方钢立柱,142为固定连接件,15为相变集热板,16为相变胶囊腔,17为第二通风口,18为后墙通风窗,19为填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相变集热蓄热日光温室,包括后墙1、两组山墙2以及设置在两组山墙2之间的若干组拱形梁架3,拱形梁架3的一端与后墙1顶端固定连接,拱形梁架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地梁4;拱形梁架3的外侧设置有覆盖膜5,覆盖膜5为透明覆盖物,采用15丝PO膜,该膜具有优秀的透光性、消雾流滴能力、保温性好等优点。
后墙1和山墙2均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固定设置的水泥喷浆保护层11、保温层12、水泥隔墙板13和骨架层14;后墙1的骨架层14室内一侧还设置有相变集热板15,相变集热板15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相变胶囊腔16,相变胶囊腔16内设置有相变材料。后墙1的水泥隔墙板13厚度为10cm,主要起到隔离的作用,且其承担主要的支撑作用;保温层12为喷涂聚氨酯层,保温层是直接喷涂在水泥隔墙板13外侧的,厚度在5cm-10cm,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增减,水泥喷浆保护层11是直接在保温层12外侧喷浆形成的。相变集热板15为空心水泥预制板,相变胶囊腔16为空心水泥预制板上沿轴向设置的中空预制孔,相变集热板15的厚度为10cm,相变集热板15的高度在2.95m左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减;水泥预制板的中空预制孔的一端设置有封堵塞,在相变胶囊腔16内封装2.7kg/m3的相变材料。山墙2的结构与后墙1的结构相似,各层结构之间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采用装配式全钢棚架、预制空心板造工程主体,现场喷涂聚氨酯、填封相变料,开展工厂化生产、装配化安装、无土化施工,实现温室建造省时、绿色。
进一步优化方案,骨架层14包括方钢立柱141以及固定设置在相邻方钢立柱141之间的固定连接件142;方钢立柱141的宽度为10cm,保证骨架层14具有更好的强度;方钢立柱141的底部与地梁4固定连接;地梁4为25mm厚的钢板,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方钢6,钢板和固定方钢6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固定方钢6埋入地下80cm,保证地梁的稳定性。山墙2内的方钢立柱141与相邻的拱形梁架3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斜支撑杆7,保证山墙2以及相邻拱形梁架3之间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化方案,拱形梁架3包括上下两组拱架31以及固定设置在上下两组拱架31之间的若干组支撑杆;两组山墙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固定横梁8,每组固定横梁8均贯穿所有拱形梁架3且分别与上下两组拱架31固定连接,通过固定横梁8将所有的拱形梁架3固定连接,保证拱形梁架3的整体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通过无缝管底梁固定机构结合山墙内钢管斜撑,且前屋面骨架斜撑,全棚的空间受力体系稳定,实现轻型钢架棚体的超稳态固定。
进一步优化方案,拱形梁架3为V形结构,拱形梁架3的一侧为向阳侧,覆盖膜5设置在拱形梁架3的向阳侧,覆盖膜5为分体式结构分为上下两块,上下两块覆盖膜5相接触的一侧上下堆叠设置,上下两块覆盖膜5的另外一端均与拱形梁架3固定连接;拱形梁架3靠近地面的一端平行固定连接有两组压膜槽32,两组压膜槽32相距100mm,从而形成了前部通风口。当需要前部通风时,将上下两块覆盖膜5堆叠在一起的端部分开,并将两端分别卡接在两组压膜槽32内,形成前部通风。
覆盖膜5的外侧还设有保温被9,保温被9的一端与拱形梁架3固定连接,保温被9的另外一端连接有大棚卷帘机,大棚卷帘机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通过大棚卷帘机对保温被9进行卷曲和铺放。
拱形梁架3的另一侧为后坡面,拱形梁架3在后坡面一侧设置有彩钢聚苯板10,彩钢聚苯板10上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通风口101,第一通风口101内设置有后坡通风窗102,后坡通风窗102为外开上悬窗。后墙1上开设有第二通风口17,第二通风口17内设置有后墙通风窗18,每10米设置一个第二通风口17。后坡通风窗102、后墙通风窗18以及前部通风口形成了立体通风,立体通风系统组合开放加速棚内空气流动,实现温室高效降温和排湿。
进一步优化方案,后墙1的水泥隔离板与相变聚热板之间为填充腔19,填充腔19内设置有空气、储热材料或者保温材料中的任意一种。当温室已经达到需要温度时,为了减小建造成本,填充腔19内可以什么都不放入,空气也是很好的储热介质,降低建造成本。当温室夜间的温度需求较高时,可以在填充腔19内设置有储热材料,比如相变材料、土坯等材料。当需要后墙1需要很好的隔热性能时,在填充腔19内填充隔热材料,比如珍珠岩、聚氨酯等保温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相变集热蓄热日光温室,包括后墙(1)、两组山墙(2)以及设置在两组所述山墙(2)之间的若干组拱形梁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梁架(3)的一端与后墙(1)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拱形梁架(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地梁(4);所述拱形梁架(3)的外侧设置有覆盖膜(5);
所述后墙(1)和山墙(2)均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固定设置的水泥喷浆保护层(11)、保温层(12)、水泥隔墙板(13)和骨架层(14);所述后墙(1)的骨架层(14)室内一侧还设置有相变集热板(15),所述相变集热板(15)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相变胶囊腔(16),所述相变胶囊腔(16)内设置有相变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集热蓄热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层(14)包括方钢立柱(141)以及固定设置在相邻方钢立柱(141)之间的固定连接件(142);所述方钢立柱(141)的底部与地梁(4)固定连接;所述地梁(4)为钢板,所述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方钢(6);所述山墙(2)内的方钢立柱(141)与相邻的所述拱形梁架(3)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斜支撑杆(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集热蓄热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梁架(3)包括上下两组拱架(31)以及固定设置在上下两组拱架(31)之间的若干组支撑杆;两组所述山墙(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固定横梁(8),每组所述固定横梁(8)均贯穿所有拱形梁架(3)且分别与上下两组拱架(3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集热蓄热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集热板(15)为空心水泥预制板,所述相变胶囊腔(16)为空心水泥预制板上沿轴向设置的中空预制孔,所述水泥预制板的中空预制孔的一端设置有封堵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集热蓄热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梁架(3)为V形结构,所述拱形梁架(3)的一侧为向阳侧,所述覆盖膜(5)设置在拱形梁架(3)的向阳侧,所述覆盖膜(5)的外侧还设有保温被(9),所述保温被(9)的一端与拱形梁架(3)固定连接,所述保温被(9)的另外一端连接有大棚卷帘机;所述拱形梁架(3)的另一侧为后坡面,所述拱形梁架(3)在后坡面一侧设置有彩钢聚苯板(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相变集热蓄热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膜(5)为分体式结构分为上下两块,上下两块所述覆盖膜(5)相接触的一侧上下堆叠设置,上下两块所述覆盖膜(5)的另外一端均与拱形梁架(3)固定连接;所述拱形梁架(3)靠近地面的一端平行固定连接有两组压膜槽(32),两组压膜槽(32)相距100mm;
所述彩钢聚苯板(10)上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通风口(101),所述第一通风口(101)内设置有后坡通风窗(102),所述后墙(1)上开设有第二通风口(17),所述第二通风口(17)内设置有后墙通风窗(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集热蓄热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墙(1)的水泥隔离板与相变聚热板之间为填充腔(19),所述填充腔(19)内设置有空气、储热材料或者保温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集热蓄热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12)为喷涂聚氨酯层。
CN202122205609.0U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相变集热蓄热日光温室 Active CN215872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05609.0U CN215872843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相变集热蓄热日光温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05609.0U CN215872843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相变集热蓄热日光温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72843U true CN215872843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337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05609.0U Active CN215872843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相变集热蓄热日光温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728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8515A (zh) 一种可随季节变化转变功能的温室
CN201518628U (zh) 温控面大采光宽的综合高效培植温室
CN204733681U (zh) 四季种植偏心式大跨度拱棚
CN115226531A (zh) 全密闭双膜二氧化碳气层保温气承式温室
CN204742007U (zh) 砖墙冬暖棚
CN215872843U (zh) 一种相变集热蓄热日光温室
CN102318521A (zh) 一种巨型无支柱观光温室
CN102318520A (zh) 一种连栋节能日光温室
CN216492443U (zh) 一种蔬菜和食用菌共植的日光大棚
CN103250598B (zh) 太阳能蓄热大棚及其建造方法
CN102783385A (zh) 一种日光温室水帘系统
CN202262293U (zh) 一种多立柱短后坡钢木拱架日光温室
CN206136782U (zh) 一种适用于高寒地区的低采暖大空间日光温室
KR200417366Y1 (ko) 다지붕형 온실
CN201328276Y (zh) 太阳能连跨温室
CN209134960U (zh) 一种简易模组化温室结构
CN202617835U (zh) 一种落地式农用温棚
CN205848171U (zh) 组装式可移动日光温室大棚
CN202722161U (zh) 一种日光温室水帘系统
CN106105884A (zh) 一种适用于高寒地区的深下卧低采暖节能日光温室设计方案
CN107667722A (zh) 水蓄热自调温温室大棚
CN202197614U (zh) 新能源温室组合园冷暖联供园艺设施装备
CN104082071A (zh) 一种高寒节能温室
CN216452202U (zh) 一种温室骨架
CN213695003U (zh) 一种大跨度连栋塑料大拱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