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70419U - 一种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70419U
CN215870419U CN202121247783.5U CN202121247783U CN215870419U CN 215870419 U CN215870419 U CN 215870419U CN 202121247783 U CN202121247783 U CN 202121247783U CN 215870419 U CN215870419 U CN 215870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inner cavity
heat dissipation
fixedly connected
wal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4778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长日
郑锦新
茅宏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ells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ells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ells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ells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4778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70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70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704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中部设置有台区智能融合终端,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室,所述散热室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箱,所述散热箱的内腔上下两侧壁体对称开设有第一透气孔,所述散热室的内腔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轴。该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通过设置的散热箱、第一透气孔、电机、主动轴、传动装置、从动轴、扇叶的配合,可以通过启动电机通过主动轴使传动装置带动从动轴旋转,进而通过扇叶对外壳的内部进行吹风散热,防止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因工作时间较长影响台区智能融合终端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
背景技术
智能融合终端是智慧物联体系“云管边端”架构的边缘设备,具备信息采集、物联代理及边缘计算功能,支撑营销、配电及新兴业务,集配电台区供用电信息采集、各采集终端或电能表数据收集、设备状态监测及通讯组网、就地化分析决策、协同计算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融合终端设备,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一种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2011528227.5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包括核心模块、交采模块、遥信模块、线变模块、时钟模块、蓝牙模块、232模块、485模块、以太网模块、本地通信模块、远程通信模块,支持线变识别、多类型容器安装、深化应用、登录双主站,能够解决中低压配电网线变关系混乱、台区智能终端种类众多且功能单一等问题,该装置存在容易因使用时间过长导致本体发热,却没有合适的散热结构,缩短使用寿命,且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因震动碰撞,导致内部结构松散与外壳产生较大震动,容易造成损坏。
因此,提出一种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中部设置有台区智能融合终端,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室,所述散热室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箱,所述散热箱的内腔上下两侧壁体对称开设有第一透气孔,所述散热室的内腔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底部套设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远离主动轴的一端插设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外壳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正中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支撑板的四周对称插设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底端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支撑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透气孔,所述外壳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壁体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中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凹槽的内腔靠近台区智能融合终端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凹槽的中部插设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远离台区智能融合终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柱远离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第二固定柱的中部套设有限位板,所述第二固定柱的中部套设有第三弹簧。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腔底部壁体开设有若干小孔,所述散热室的底部壁体设置为透气散热板,所述传动装置远离主动轴的一端延伸至散热箱的底部,所述从动轴的顶部贯穿散热箱的底部壁体并延伸至散热箱的内部,所述扇叶设置在散热箱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端延伸至第一限位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上下两端与第一限位槽内腔的上下两侧壁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支撑板的底部,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壁体与外壳的内腔底部壁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柱的直径与凹槽的直径相适配,所述卡槽内腔远离第二限位槽的一侧与外壳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在外壳的左右两侧,所述顶板设置在外壳的内部,所述顶板的大小与卡槽的内腔大小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大小与第二限位槽的内腔大小相适配,所述限位板设置在第二限位槽的内部,所述第三弹簧设置在第二限位槽的内部,所述第三弹簧设置在限位板靠近顶板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凹槽、第二限位槽、卡槽、第二固定柱、第二固定板、顶板、限位板、第三弹簧组合成一个缓冲机构,所述外壳的壁体设置有若干个缓冲机构,均匀分布在外壳的左右前后四侧壁体表面。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通过设置的散热箱、第一透气孔、电机、主动轴、传动装置、从动轴、扇叶的配合,可以通过启动电机通过主动轴使传动装置带动从动轴旋转,进而通过扇叶对外壳的内部进行吹风散热,防止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因工作时间较长影响台区智能融合终端的使用寿命。
2、该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通过设置的支撑板与第一固定板、第一弹簧、第一固定柱、第二弹簧、第二透气孔、第一限位槽的配合,可以对台区智能融合终端起到减震的作用,防止外壳在移动过程中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在外壳的内部来回晃动,起到减震稳定支撑的作用,对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实行全面保护。
3、该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通过设置的凹槽与第二限位槽、卡槽、第二固定柱、第二固定板、顶板、限位板、第三弹簧的配合,可以防止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在外壳的内部左右晃动,与外壳的内腔底部产生碰撞造成损坏,同时影响线路连接的效果,起到减震缓冲保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外壳;2、台区智能融合终端;3、散热室;4、散热箱;5、第一透气孔;6、电机;7、主动轴;8、传动装置;9、从动轴;10、扇叶;11、支撑板;12、第一固定板;13、第一弹簧;14、第一固定柱;15、第二弹簧;16、第二透气孔;17、第一限位槽;18、凹槽;19、第二限位槽;20、卡槽;21、第二固定柱;22、第二固定板;23、顶板;24、限位板;25、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腔底部壁体开设有若干小孔,外壳1的内腔中部设置有台区智能融合终端2,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室3,散热室3的底部壁体设置为透气散热板,散热室3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箱4,散热箱4的内腔上下两侧壁体对称开设有第一透气孔5,散热室3的内腔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6,电机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轴7,主动轴7的底部套设有传动装置8,传动装置8远离主动轴7的一端延伸至散热箱4的底部,传动装置8远离主动轴7的一端插设有从动轴9,从动轴9的顶部贯穿散热箱4的底部壁体并延伸至散热箱4的内部,从动轴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扇叶10,扇叶10设置在散热箱4的内部,通过设置的散热箱4、第一透气孔5、电机6、主动轴7、传动装置8、从动轴9、扇叶10的配合,可以通过启动电机6通过主动轴7使传动装置8带动从动轴9旋转,进而通过扇叶10对外壳1的内部进行吹风散热,防止台区智能融合终端2因工作时间较长影响台区智能融合终端2的使用寿命,外壳1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左右两端延伸至第一限位槽17的内部,支撑板11的底部正中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2,第一固定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3,第一弹簧13的底部壁体与外壳1的内腔底部壁体固定连接,支撑板11的四周对称插设有第一固定柱14,第一固定柱14的上下两端与第一限位槽17内腔的上下两侧壁体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柱14的底端套设有第二弹簧15,第二弹簧15设置在支撑板11的底部,支撑板11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透气孔16,外壳1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7,通过设置的支撑板11与第一固定板12、第一弹簧13、第一固定柱14、第二弹簧15、第二透气孔16、第一限位槽17的配合,可以对台区智能融合终端2起到减震的作用,防止外壳1在移动过程中台区智能融合终端2在外壳1的内部来回晃动,起到减震稳定支撑的作用,对台区智能融合终端2实行全面保护,外壳1的左右两侧壁体对称开设有凹槽18,凹槽18的内腔中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9,凹槽18的内腔靠近台区智能融合终端2的一侧开设有卡槽20,卡槽20内腔远离第二限位槽19的一侧与外壳1的内腔相连通,凹槽18的中部插设有第二固定柱21,第二固定柱21的直径与凹槽18的直径相适配,第二固定柱21远离台区智能融合终端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22,第二固定板22设置在外壳1的左右两侧,第二固定柱21远离第二固定板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板23,顶板23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顶板23的大小与卡槽20的内腔大小相适配,第二固定柱21的中部套设有限位板24,限位板24的大小与第二限位槽19的内腔大小相适配,限位板24设置在第二限位槽19的内部,第二固定柱21的中部套设有第三弹簧25,第三弹簧25设置在第二限位槽19的内部,第三弹簧25设置在限位板24靠近顶板23的一侧,凹槽18、第二限位槽19、卡槽20、第二固定柱21、第二固定板22、顶板23、限位板24、第三弹簧25组合成一个缓冲机构,外壳1的壁体设置有若干个缓冲机构,均匀分布在外壳1的左右前后四侧壁体表面,通过设置的凹槽18与第二限位槽19、卡槽20、第二固定柱21、第二固定板22、顶板23、限位板24、第三弹簧25的配合,可以防止台区智能融合终端2在外壳1的内部左右晃动,与外壳1的内腔底部产生碰撞造成损坏,同时影响线路连接的效果,起到减震缓冲保护的作用。
具体实施例一:外壳1的内腔后侧壁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小孔,方便对线路进行排列整理。
具体实施例二:外壳1的前方设置有扇叶门,方便对台区智能融合终端2进行安装和存放,方便检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使用时只需将台区智能融合终端2放置在外壳1的内部,然后启动电机6通过主动轴7带动传动装置8旋转进而使从动轴9旋转,可以带动扇叶10在散热箱4的内部旋转,即可对外壳1的内部进行吹风,从而实现对台区智能融合终端2吹风散热,实现降温,从而延长台区智能融合终端2的使用寿命,同时当外壳1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晃动,通过顶板23带动第二固定柱21使限位板24对第三弹簧25进行拉伸实现缓冲的作用,同时通过支撑板11对第二弹簧15进行挤压,实现缓冲的作用,从而起到对台区智能融合终端2的保护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腔中部设置有台区智能融合终端(2),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室(3),所述散热室(3)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箱(4),所述散热箱(4)的内腔上下两侧壁体对称开设有第一透气孔(5),所述散热室(3)的内腔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轴(7),所述主动轴(7)的底部套设有传动装置(8),所述传动装置(8)远离主动轴(7)的一端插设有从动轴(9),所述从动轴(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扇叶(10),所述外壳(1)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底部正中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2),所述第一固定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3),所述支撑板(11)的四周对称插设有第一固定柱(14),所述第一固定柱(14)的底端套设有第二弹簧(15),所述支撑板(11)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透气孔(16),所述外壳(1)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7),所述外壳(1)的左右两侧壁体对称开设有凹槽(18),所述凹槽(18)的内腔中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9),所述凹槽(18)的内腔靠近台区智能融合终端(2)的一侧开设有卡槽(20),所述凹槽(18)的中部插设有第二固定柱(21),所述第二固定柱(21)远离台区智能融合终端(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22),所述第二固定柱(21)远离第二固定板(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板(23),所述第二固定柱(21)的中部套设有限位板(24),所述第二固定柱(21)的中部套设有第三弹簧(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腔底部壁体开设有若干小孔,所述散热室(3)的底部壁体设置为透气散热板,所述传动装置(8)远离主动轴(7)的一端延伸至散热箱(4)的底部,所述从动轴(9)的顶部贯穿散热箱(4)的底部壁体并延伸至散热箱(4)的内部,所述扇叶(10)设置在散热箱(4)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的左右两端延伸至第一限位槽(17)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柱(14)的上下两端与第一限位槽(17)内腔的上下两侧壁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5)设置在支撑板(11)的底部,所述第一弹簧(13)的底部壁体与外壳(1)的内腔底部壁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柱(21)的直径与凹槽(18)的直径相适配,所述卡槽(20)内腔远离第二限位槽(19)的一侧与外壳(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固定板(22)设置在外壳(1)的左右两侧,所述顶板(23)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所述顶板(23)的大小与卡槽(20)的内腔大小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4)的大小与第二限位槽(19)的内腔大小相适配,所述限位板(24)设置在第二限位槽(19)的内部,所述第三弹簧(25)设置在第二限位槽(19)的内部,所述第三弹簧(25)设置在限位板(24)靠近顶板(23)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8)、第二限位槽(19)、卡槽(20)、第二固定柱(21)、第二固定板(22)、顶板(23)、限位板(24)、第三弹簧(25)组合成一个缓冲机构,所述外壳(1)的壁体设置有若干个缓冲机构,均匀分布在外壳(1)的左右前后四侧壁体表面。
CN202121247783.5U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 Active CN215870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47783.5U CN215870419U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47783.5U CN215870419U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70419U true CN215870419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13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47783.5U Active CN215870419U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704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70419U (zh) 一种用于线变识别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
CN210053060U (zh) 一种防风防尘的铁道配电箱
CN207474625U (zh) 锂电池模组散热结构及锂电池模组
CN210576151U (zh) 一种蓄电池的防护装置
CN214427656U (zh) 一种检测用光纤配线架柜
CN211429183U (zh) 一种用于保护变流器模块的装置
CN212753062U (zh) 一种用于网络安全维护的堡垒机
CN210488890U (zh) 一种无人机巡检技能培训装置
CN208445884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通信设备箱体
CN210168059U (zh) 用于交换机的散热装置
CN219499846U (zh) 一种电力网络安全监测系统使用的通讯管理机
CN111526703A (zh) 一种户外h04w无线通讯网络设备
CN220401199U (zh) 一种配电箱的内门安装结构
CN220553745U (zh) 变电站二次安防系统
CN108733592A (zh) 带dtu功能的八串口服务器
CN210725804U (zh) 一种机电设备用的除潮降温装置
CN214507688U (zh) 一种通讯装置存储装置
CN216015681U (zh) 一种智能家居用的多天线无线模块
CN220121982U (zh) 一种高容量钠离子电池壳体
CN215582444U (zh) 一种压铸成型的5g基站机箱壳体
CN211809438U (zh) 一种汽车防碰撞控制装置
CN211718853U (zh) 一种保护压板运行监视管理系统的硬件构架
CN219401823U (zh) 一种汇流铜排折弯装置
CN215956941U (zh) 一种基于5g和区块链的智慧城市用通信设备
CN216434181U (zh) 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