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41400U - 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41400U
CN215841400U CN202121590571.7U CN202121590571U CN215841400U CN 215841400 U CN215841400 U CN 215841400U CN 202121590571 U CN202121590571 U CN 202121590571U CN 215841400 U CN215841400 U CN 2158414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age
knee
pull
waist
tr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9057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飞芬
杨剑武
叶伟亮
娄才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59057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414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414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414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包括腰部绑带;所述腰部绑带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子母连接件的子件和母件;所述腰部绑带上活动连接有两条可以沿腰部绑带移动的纵向连接带,所述纵向连接带的上端设有用于连接助力绳的连接结构,所述纵向连接带的下部对应设有腿部绑带,所述腿部绑带用于绑住使用者膝盖上侧的大腿端部和/或使用者膝盖下侧的小腿端部。本实用新型能够辅助使用者进行引体向上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不需要保持固定的姿势,而且能够让使用者可以更好的发力,既可以采用静力引体向上,也可以采用借力引体向上,训练过程中对使用者的引体向上训练的幅度和速度能自由控制,训练效果好且安全性好。

Description

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健身/训练用辅助器材,具体涉及一种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引体向上,是一项体能训练,指依靠自身力量克服自身体重向上做功的垂吊训练。主要测试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以及臂力和腰腹力量,在完成一个完整的引体向上的过程中需要众多背部骨骼肌和上肢骨骼肌的共同参与做功,是较好的锻炼上肢的方法。
引体向上是中考项目之一,考生需要完成一定指标的引体向上数量,才能通过考试取得理想的成绩。因此需要学生平时积极训练引体向上,以达到一定指标的引体向上数量,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然而,许多学生依靠自身的体力,能够完成的引体向上的数量并不多,甚至未能完成一个引体向上,因此会对引体向上存在一定的恐惧。故学生们需要借助引体向上辅助训练器材来辅助训练。
目前,市面上的引体向上辅助训练器材,通常为一根阻力带或具有垫子的阻力带,它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助力,同时增强信心,使其能顺利完成引体向上动作。使用者使用时需要将阻力带或带垫子的阻力带扣在双膝部位,或者站立在阻力带上,并且需要保持固定的姿势,进行引体向上训练,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使用者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在阻力带上保持固定的姿势进行训练,因此使用者发力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臂力不是很好的使用者来说,效果并不好;2)对于需要采用身体借力方式来引体向上的使用者来说,由于引体向上过程中,需要摇摆身体以借助腰部的力量,运动幅度较大或者运动速度较快时,阻力带容易脱落,导致阻力带失去其辅助训练的意义,脱落的阻力带甚至可能弹到人,造成人身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辅助使用者进行引体向上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不需要保持固定的姿势,能够让使用者可以更好的发力,既可以采用静力引体向上,也可以采用借力引体向上,训练过程中,使用者进行引体向上训练的幅度和速度都可以自由控制,训练效果好且安全性好。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包括腰部绑带;所述腰部绑带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子母连接件的子件和母件,使可以通过第一子母连接件将腰部绑带的两端连接绑在使用者的腰部;所述腰部绑带上活动连接有两条可以沿腰部绑带移动的纵向连接带,所述纵向连接带的上端设有用于连接助力绳的连接结构,所述纵向连接带的下部对应设有腿部绑带,所述腿部绑带用于绑住使用者膝盖上侧的大腿端部和/或使用者膝盖下侧的小腿端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引体向上辅助装置通过纵向连接带连接腰部绑带和腿部绑带,使用时,腰部绑带戴在腰部,腿部绑带绑住使用者膝盖上侧的大腿端部和/或使用者膝盖下侧的小腿端部,通过与纵向连接带上端连接的助力绳的拉力作用,使人体获得助力,引体向上过程中,使用者的身体能够自由活动,因此不需要保持固定姿势进行引体向上训练,发力方式也不受限制,同时使用者进行引体向上训练的幅度和速度都比较自由,满足使用者通过爆发力进行引体向上的辅助训练,训练效果好;
2)不同身材(腰围)的使用者均可以通过调节与腰部绑带活动连接的纵向连接带的位置,使两条纵向连接带分别位于使用者腰部两侧,使得身体受到的助力没有向前和向后的分量,受力自然,训练过程舒适性好,从而具有受众面广的优势,有利于在产业上推广;
3)本申请的引体向上辅助装置通过与纵向连接带连接的腰部绑带、腿部绑带对使用者的身体进行绑定,连接可靠性高,安全性好。
作为优化,前述的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中,所述腿部绑带包括膝盖上侧绑带和膝盖下侧绑带;所述膝盖上侧绑带上对应设有第二子母连接件的子件和母件,使可以通过第二子母连接件将膝盖上侧绑带绑在膝盖上侧的大腿端部;所述膝盖下侧绑带上对应设有第三子母连接件的子件和母件,使可以通过第三子母连接件将膝盖下侧绑带绑在膝盖下侧的小腿端部。由此,使用者可以通过膝盖上侧绑带和膝盖下侧绑分别绑住大腿下端部和小腿上端部,分散受力,使得舒适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为优化,前述的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中,所述纵向连接带分为用于连接腰部绑带的第一子段,以及用于连接膝盖上侧绑带和膝盖下侧绑带的第二子段,所述第一子段和所述第二子段通过第二日字扣连接,使得纵向连接带可以调节长度。采用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纵向连接带的长度能够调节,也就是腰部绑带和膝盖上侧绑带、膝盖下侧绑带之间的距离可被调节,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身材(身高),兼容性好。
进一步,前述的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中,所述第二子母连接件和所述第三子母连接件均为魔术贴。使用魔术贴作为连接件,使用较为简便。
进一步,前述的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中,所述膝盖上侧绑带的一端设有连接环A,对应的,设于膝盖上侧绑带上的魔术贴组件的设置位置使所述膝盖上侧绑带的另一端穿过连接环A再进行翻折后可以通过魔术贴的勾面和毛面配合实现固定。
进一步,前述的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中,所述膝盖下侧绑带的一端设有连接环B,对应的,设于膝盖下侧绑带上的魔术贴组件的设置位置使所述膝盖下侧绑带的另一端穿过连接环B再进行翻折后可以通过魔术贴的勾面和毛面配合实现固定。
通过设置连接环,使得使用者绑紧膝盖上侧带和膝盖下侧带更加方便,使用者可以单手进行绑定操作。
作为优化,前述的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中,所述第一子母连接件为背包扣。由于背包扣具有易于装配的特点,因此将第一子母连接件设为背包扣,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引体向上辅助装置在使用上较为方便。
作为优化,前述的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中,所述背包扣的子件和母件至少有一个通过第一日字扣与腰部绑带连接。通过使用日字扣,使得腰部绑带的长度可调,方便使用者根据自身的腰部尺寸来调节腰部绑带的长度,并且日字扣成本低,有利于控制成本。
作为优化,前述的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中,所述腰部绑带穿过设于所述纵向连接带上的横向通道与纵向连接带实现活动连接。通过在纵向连接带上设置横向通道,便于制造,并且安装简便。
作为优化,前述的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中,所述连接结构通过在纵向连接带的上端车接(即缝接)金属连接环形成。通过缝接金属环形成连接结构,易于制造,有利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展开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引体向上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时);
图3是实施例2中的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展开时);
图4是实施例2中的膝盖上侧绑带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时俯视);
图5是实施例3中的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展开时);
图6是实施例4中的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展开时)。
附图中的标记为:1-腰部绑带,101-第一子母连接件、102-第一日字扣;2-膝盖上侧绑带,201-第二子母连接件、202-连接环A;3-膝盖下侧绑带,301-第三子母连接件、302-连接环B;4-纵向连接带,401-连接结构、402-横向通道、403-第二日字扣、404-第一子段、405-第二子段;5-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申请限制的依据。以下没有具体说明的内容均为本领域技术常识。
实施例1(参见图1-2):
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包括腰部绑带1;所述腰部绑带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子母连接件101的子件和母件,使可以通过第一子母连接件101将腰部绑带1的两端连接绑在使用者的腰部;所述腰部绑带1上活动连接有两条可以沿腰部绑带1移动的纵向连接带4,所述纵向连接带4的上端设有用于连接助力绳的连接结构401,所述纵向连接带4的下部对应设有腿部绑带,所述腿部绑带用于绑住使用者膝盖上侧的大腿端部和/或使用者膝盖下侧的小腿端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腿部绑带包括膝盖上侧绑带2和膝盖下侧绑带3;所述膝盖上侧绑带2上对应设有第二子母连接件201的子件和母件,使可以通过第二子母连接件201将膝盖上侧绑带2绑在膝盖上侧的大腿端部(大腿下端);所述膝盖下侧绑带3上对应设有第三子母连接件301的子件和母件,使可以通过第三子母连接件301将膝盖下侧绑带3绑在膝盖下侧的小腿端部(小腿上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连接带4分为用于连接腰部绑带1的第一子段404,以及用于连接膝盖上侧绑带2和膝盖下侧绑带3的第二子段405,所述第一子段404和所述第二子段405通过第二日字扣403连接,使得纵向连接带4可以调节长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母连接件201和所述第三子母连接件301均为魔术贴。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母连接件101为背包扣。
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包扣的子件通过第一日字扣102与腰部绑带1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腰部绑带1穿过设于所述纵向连接带4上的横向通道402与纵向连接带4实现活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401通过在纵向连接带4的上端车接金属连接环形成。
本实施例的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的使用方法:使用者需先将腰部绑带、膝盖上侧绑带和膝盖下侧绑带与身体上相应的部位进行绑定,并调节各部分带的长度,直至不发生松动即可,接着将助力绳(本实用新型不包括,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助力绳的长度或者选用不同弹性系数的助力绳)一端固定在单杠上,另一端通过连接结构与纵向连接带连接,同时调节纵向连接带的位置,调节到使用者腰部的左右两侧为止(此状态下使用者受力较为舒适),然后使用者用双手握住单杠并发力(参见图2),即可进行引体向上辅助训练。
实施例2(参见图3-4):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膝盖上侧绑带2的一端设有连接环A202,对应的,设于膝盖上侧绑带2上的魔术贴组件的设置位置使所述膝盖上侧绑带2的另一端穿过连接环A202再进行翻折后可以通过魔术贴的勾面和毛面配合实现固定;所述膝盖下侧绑带3的一端设有连接环B302,对应的,设于膝盖下侧绑带3上的魔术贴组件的设置位置使所述膝盖下侧绑带3的另一端穿过连接环B302再进行翻折后可以通过魔术贴的勾面和毛面配合实现固定。
实施例3(参见图5):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在膝盖上侧绑带2和膝盖下侧绑带3上均设有缓冲垫5。缓冲垫5具有缓冲作用,同时增加了受力面积,能够提高舒适性。
实施例4(参见图6):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腿部绑带为整体形式,使用者可以将腿部绑带绑在小腿上端或大腿下端,并在所述腿部绑带设有缓冲垫5。
上述对本申请中涉及的实用新型的一般性描述和对其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不应理解为是对该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构成的限制。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的公开,可以在不违背所涉及的实用新型构成要素的前提下,对上述一般性描述或/和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实施例)中的公开技术特征进行增加、减少或组合,形成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的其它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腰部绑带(1);所述腰部绑带(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子母连接件(101)的子件和母件,使可以通过第一子母连接件(101)将腰部绑带(1)的两端连接绑在使用者的腰部;所述腰部绑带(1)上活动连接有两条可以沿腰部绑带(1)移动的纵向连接带(4),所述纵向连接带(4)的上端设有用于连接助力绳的连接结构(401),所述纵向连接带(4)的下部对应设有腿部绑带,所述腿部绑带用于绑住使用者膝盖上侧的大腿端部和/或使用者膝盖下侧的小腿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绑带包括膝盖上侧绑带(2)和膝盖下侧绑带(3);所述膝盖上侧绑带(2)上对应设有第二子母连接件(201)的子件和母件,使可以通过第二子母连接件(201)将膝盖上侧绑带(2)绑在膝盖上侧的大腿端部;所述膝盖下侧绑带(3)上对应设有第三子母连接件(301)的子件和母件,使可以通过第三子母连接件(301)将膝盖下侧绑带(3)绑在膝盖下侧的小腿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接带(4)分为用于连接腰部绑带(1)的第一子段(404),以及用于连接膝盖上侧绑带(2)和膝盖下侧绑带(3)的第二子段(405),所述第一子段(404)和所述第二子段(405)通过第二日字扣(403)连接,使得纵向连接带(4)可以调节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母连接件(201)和所述第三子母连接件(301)均为魔术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膝盖上侧绑带(2)的一端设有连接环A(202),对应的,设于膝盖上侧绑带(2)上的魔术贴组件的设置位置使所述膝盖上侧绑带(2)的另一端穿过连接环A(202)再进行翻折后可以通过魔术贴的勾面和毛面配合实现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膝盖下侧绑带(3)的一端设有连接环B(302),对应的,设于膝盖下侧绑带(3)上的魔术贴组件的设置位置使所述膝盖下侧绑带(3)的另一端穿过连接环B(302)再进行翻折后可以通过魔术贴的勾面和毛面配合实现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母连接件(101)为背包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扣的子件和母件至少有一个通过第一日字扣(102)与腰部绑带(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绑带(1)穿过设于所述纵向连接带(4)上的横向通道(402)与纵向连接带(4)实现活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401)通过在纵向连接带(4)的上端车接金属连接环形成。
CN202121590571.7U 2021-07-13 2021-07-13 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 Active CN2158414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90571.7U CN215841400U (zh) 2021-07-13 2021-07-13 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90571.7U CN215841400U (zh) 2021-07-13 2021-07-13 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41400U true CN215841400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33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90571.7U Active CN215841400U (zh) 2021-07-13 2021-07-13 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414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36139A (en) Isotonic cervical exercise device
US20020068667A1 (en) Training device
US20130079201A1 (en) Mobile Exercise Device
WO1994020171A1 (en) Isotonic cervical exercise device
US20140171275A1 (en) Bench press exercise training apparatus
US6322482B1 (en) Kick training belt
US10406396B2 (en) Double ended exercise device
US20090197747A1 (en) Elastic Ring And Method Of Use In Performing Yoga Asanas
CN215841400U (zh) 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
US11628326B2 (en) Adjustable resistance band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WO2015102083A1 (ja) エクササイズバンドとその使用方法
US20090239723A1 (en) Foot Harness to Aid Athletic Stretching Exercises
JP3240917U (ja) 身体装着用トレーニング補助装具
CN203342265U (zh) 防脱保护帮助器
CN113521646A (zh) 引体向上辅助训练装置及使用其进行训练方法
CN213589626U (zh) 一种体操用下肢训练装置
US10667941B1 (en) Wearable exercise and posture-awareness assist device
CN207101725U (zh) 蹦极绳
US9204987B1 (en) Device for enhancing awareness of head positioning
CN216963435U (zh) 一种健身用弹力绳环形固定套
CN103316468B (zh) 防脱保护帮助器
CN216934598U (zh) 一种可调节穿戴式腰背肌锻炼辅助器具
CN217472647U (zh) 一种弹力绳用三角辅助固定套
CN206604112U (zh) 一种健美训练辅助充血训练带
CN216652591U (zh) 多功能髋关节置换康复训练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