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41287U -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逃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逃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41287U
CN215841287U CN202122092810.2U CN202122092810U CN215841287U CN 215841287 U CN215841287 U CN 215841287U CN 202122092810 U CN202122092810 U CN 202122092810U CN 215841287 U CN215841287 U CN 2158412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harging
internet
device based
escap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9281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佳芸
杨丰羽
吴涛
叶诚
曾宦卿
罗万欣
黄诗涵
黄冰滢
叶紫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o 3 Senior Middle School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o 3 Senior Middle Schoo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o 3 Senior Middle School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o 3 Senior Middle School
Priority to CN20212209281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412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412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412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逃生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内安装有照明灯、传感器和两个过滤盒,第一壳体的后部还设有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上连接有固定部;第二壳体上设有若干第二过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安装有主控板,照明灯、按键和传感器均与主控板电连接;固定部为弹性带,第一固定带的后部连接有把手壳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壳体的上安装了照明灯使得在浓烟下也能视野比较远,通过在第一壳体的两侧设置两个过滤盒,两个可以延长装置的使用时间,在佩戴的时候直接拉出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即可将整个装置固定在头部,穿戴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逃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在火灾时必然产生有毒烟气,据消防权威部门统计,火灾死亡中,80%以上是因烟气中毒受伤或浓烟窒息后烧死,此时,佩戴可靠的防烟防毒呼吸装置,利用疏散通道安全脱离险境,可以大大减少火灾死亡人数。消防装置是一种保护人体呼吸器官不受外界有毒气体伤害的专用呼吸装置,它利用滤毒罐内的药剂、滤烟元件,将火场空气中的有毒成分过滤掉,使之变为较为清洁的空气,供逃生者呼吸用。
在家用消防装置的使用过程中,能够应对火灾发生时所产生的烟气过滤作用,以此提高逃亡概率,提高生存能力。但是在火灾发生时由于浓烟的覆盖,导致人员对于周边环境的视野造成阻碍,无法清晰的观察周边路况,因而导致行动不便,在疏散通道中无法进行快速的通过,从而降低了消防装置的功能性以及实用性,在使用时造成诸多不便。以及现有的逃生装置就都是在嘴的前方设置一个过滤盒进行过滤,由于为了不影响视野因此过滤盒设计得不是很大因此过滤盒设计得不是很大,使用的时间有限。现有的家用消防面罩是整体式的,在佩戴的时候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存在在浓烟下视野不清晰、有效使用时间短和佩戴麻烦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逃生装置。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逃生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前方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安装有照明灯,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安时有传感器,所述第一壳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容纳腔,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的第一壳体上设有若干第一过孔,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安装有过滤盒,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设有按键,所述按键与所述照明灯电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后部还设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壳体上连接有固定部;所述第二壳体为弧形,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若干第二过孔;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卡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安装有主控板,所述照明灯、按键和传感器均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均为弹性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后部连接有把手壳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安装有激光信标灯,所述激光信标灯通过螺栓与第一壳体连接,所述激光信标灯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由于在浓烟下照明灯不能照射很远,因此为了方便救援人员及时发现被困者,可以在第一壳体内安装激光信标灯,激光信标灯采用穿透力较好的灯。
优选的,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还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内安装有喇叭,所述喇叭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当传感器检测到有有毒气体或者浓烟时,喇叭可以及时提醒人员。
优选的,所述第一容纳腔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安装有保护镜片,所述保护镜片与所述第一壳体卡接,所述照明灯和所述激光信标灯的前端均穿出所述保护镜片。前端通过保护镜片对照明灯和传感器进行保护。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设有有电池,所述电池通过装饰件将电池固定在第一壳体上,所述电池与所述主控板连接,通过电池对主控板进行供电,电池可以使充电电池也可以是干电池,装饰件可以通过螺栓也第一壳体进行连接,也可以像闹钟的后盖那样就行卡接。
优选的,还包括充电结构,所述充电结构为无线充电方式,所述充电结构包括充电接收线圈、充电发射线圈、充电座上壳和充电座下壳,所述充电接收线圈位于所述电池与所述装饰件之间,所述充电接收线圈与所述主控板连接,用于给所述电池充电,所述充电上壳与所述充电座下壳卡接,所述充电发射线圈位于所述充电座下壳上。为了方便充电可以采用无线充电的方式对逃生装置进行充电。
优选的,所述充电座上壳上设有第三容纳腔,所述装饰件为弧形,所述装饰件的外形与所述第三容纳腔匹配,这样当在充电时整个第一壳体可以固定在第三容纳腔内,不会倒。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还安装有防漏保护套,所述防漏保护套上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呈椭圆形,所述防漏保护套靠近所述第二壳体一侧的外周设有卡扣,所述第二壳体的周围设有第三过孔,所述卡扣穿过所述第三过孔与所述第一壳体卡接。通过设置防漏保护套,这样相当于一个口罩,直接将口鼻位于防漏保护套内,防漏保护套是一个比较硬质的材料制作而成,这样可以使得嘴巴与第二壳体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不影响呼吸。防漏保护件也可以是一个硅胶类比较软的,使得防漏保护套与人脸能更好的贴合。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前部设有保护件,所述第一固定带位于所述保护件与所述把手壳体之间,所述保护件为弧形,所述保护件与所述把手壳体卡接。通过保护件可以防止第一固定带将头部嘞得太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壳体的上设置第一腔体,在第一腔体内安装了照明灯进行照明使得在浓烟下也能视野比较远,通过在第一壳体的两侧都设置第二容纳腔,这样就可以设置两个过滤盒,且过滤盒就算超出了第一壳体也不会影响视野,两个可以延长装置的使用时间,在佩戴的时候直接拉出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即可将整个装置固定在头部,穿戴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使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逃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壳体的爆炸图;
图3是图1的爆炸图。
上述附图中:101-保护罩,102-按键,103-过滤盒,104-主控板,106-激光信标灯,107-照明灯,108-喇叭,109-传感器,110-第一壳体,111-电池,112-保护镜片,113-充电接收线圈,114-装饰件,115-充电座上壳,116-充电发射线圈,117-充电座下壳,118-第一容纳腔,119-第一安装孔,120-第二安装孔,121-第二容纳腔,122-第一过孔,123-第三安装孔,201-第二壳体,202-防漏保护套,203-保护件,204-把手壳体,205-固定部,206-第二过孔,207-第一固定带,208-第二固定带,209-第三容纳腔,210-开孔,211-卡扣,212-第三过孔,213-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逃生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10,所述第一壳体110的前方设有第一容纳腔118,所述第一容纳腔118内设有第一安装孔119、第二安装孔120和第三安装孔123,所述第一安装孔119内安装有照明灯107,所述第二安装孔120内安时有传感器109,第三安装孔123安装有喇叭108,第一安装孔119、第二安装孔120和第三安装孔123均可以是半孔,即不是沿着第一壳体110前后的通孔,这样可以防止有毒气体没有经过过滤盒103就进入口鼻内。所述第一壳体110的侧面设有按键102,所述按键102与所述照明灯107电连接,按键102根据功能可以设置多个。照明灯107可以采用LED照明灯107。
所述第一壳体110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容纳腔121,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21内的第一壳体110上设有若干第一过孔122,所述第二容纳腔121内安装有过滤盒103。过滤盒103内安装有过滤材料对气体进行过滤。
所述第一壳体110的后部还设有第二壳体201,所述第二壳体201与所述第一壳体110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壳体201上连接有固定部205;所述第二壳体201为弧形,所述第二壳体201上设有若干第二过孔206;所述第二壳体201与所述第一壳体110卡接;所述第一壳体110与所述第二壳体201之间安装有主控板104,所述照明灯107、按键102和传感器109均与所述主控板104电连接,所述激光信标灯106与所述主控板104电连接。
在第一容纳腔118内还安装有有激光信标灯106,所述激光信标灯106通过螺栓与第一壳体110连接。所述第一容纳腔118远离所述第二壳体201的一侧安装有保护镜片112,即第一容纳腔118的前部设有保护镜片112,保护镜片112相对照明灯107和激光信标灯106出设有孔保证照明灯107和激光信标灯106能穿过保护镜片112。传感器109可以伸出保护镜片112也可以不伸出,气体可以通过照明灯107和激光信标灯106的孔进入第一容纳腔118内,传感器109可以是有害气体传感器109。
所述固定部205包括第一固定带207和第二固定带208,所述第一固定带207和第二固定带208均为弹性带,所述第一固定带207的后部连接有把手壳体204,所述壳体的前部设有保护件203,所述第一固定带207位于所述保护件203与所述把手壳体204之间,所述保护件203为弧形,所述保护件203与所述把手壳体204卡接。
所述第二壳体201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10的一侧还安装有防漏保护套202,所述防漏保护套202上靠近所述第二壳体201的一侧设有开孔210,所述开孔210呈椭圆形,所述防漏保护套202靠近所述第二壳体201一侧的外周设有卡扣211,所述第二壳体201的周围设有第三过孔212,所述卡扣211穿过所述第三过孔212与所述第一壳体110卡接。通过设置防漏保护套202,这样相当于一个口罩,直接将口鼻位于防漏保护套202内,防漏保护套202是一个比较硬质的材料制作而成,这样可以使得嘴巴与第二壳体201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不影响呼吸。防漏保护件203也可以是一个硅胶类比较软的,使得防漏保护套202与人脸能更好的贴合。为了防止未经过滤的有毒气体直接经口鼻进入,本实施例采用的防漏保护套202是软的,这样可以与人脸进行更好的贴合。
在所述第一壳体110的底部设有有电池111,所述电池111通过装饰件114将电池111固定在第一壳体110上,所述电池111与所述主控板104连接,装饰件114可以是通过螺栓与第一壳体110连接的,也可是向普通卡接那个,例如上电池111的闹钟那样。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充电结构,为了更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方式采用无线充电,所述充电结构为无线充电方式,所述充电结构包括充电接收线圈113、充电发射线圈116、充电座上壳115和充电座下壳117,所述充电接收线圈113位于所述电池111与所述装饰件114之间,所述充电接收线圈113与所述主控板104连接,用于给所述电池111充电,所述充电上壳与所述充电座下壳117卡接,所述充电发射线圈116位于所述充电座下壳117上。所述充电座上壳115上设有第三容纳腔209,所述装饰件114为弧形,所述装饰件114的外形与所述第三容纳腔209匹配。
所述第一壳体110的顶部设有连接两侧的支架213,在支架的上部安装有保护罩101,保护罩可以是透明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家用消防面罩,除了具备常规有害烟雾、气体过滤功能之外,内部安装了有害气体传感器109、使消防面罩具备了火灾预警功能,一旦系统判断有害气体、可燃气体超过标准,即可发出闪灯及刺耳响声预警。
本实用新型具备双过滤盒103。增加了过滤材料的容量,能增加过滤的有效时间。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消防面罩整体头戴的佩戴方式,采用后拉式佩戴,用户只需拉开后部的把壳体手,即可扯出弹性固定部205,套入头部即可完成配搭,大幅度缩短了面罩的佩戴时间。
本实用新型安装有强光LED照明灯107,在火场停电的情况下,能够提供辅助照明,提升火场逃生几率。
本实用新型安装有激光信标灯106、基于激光强穿透力、高亮度、光束集中的特点,方便救援人员快速发现被困人员,提高获救几率。
本实用新型的主控板104内可以内嵌物联网模块,可以实现紧急通话功能,防止人们在逃生过程中因为没带通讯工具而无法对外联络。外界也可以通过系统后台定位设备的位置,从而发现被困人员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带有无线充电模块,充电方便快捷。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10),所述第一壳体(110)的前方设有第一容纳腔(118),所述第一容纳腔(118)内设有第一安装孔(119)和第二安装孔(120),所述第一安装孔(119)内安装有照明灯(107),所述第二安装孔(120)内安时有传感器(109),所述第一壳体(110)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容纳腔(121),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21)内的第一壳体(110)上设有若干第一过孔(122),所述第二容纳腔(121)内安装有过滤盒(103),所述第一壳体(110)的侧面设有按键(102),所述按键(102)与所述照明灯(107)电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0)的后部还设有第二壳体(201),所述第二壳体(201)与所述第一壳体(110)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壳体(201)上连接有固定部(205);所述第二壳体(201)为弧形,所述第二壳体(201)上设有若干第二过孔(206);所述第二壳体(201)与所述第一壳体(110)卡接;所述第一壳体(110)与所述第二壳体(201)之间安装有主控板(104),所述照明灯(107)、按键(102)和传感器(109)均与所述主控板(104)电连接;所述固定部(205)包括第一固定带(207)和第二固定带(208),所述第一固定带(207)和第二固定带(208)均为弹性带,所述第一固定带(207)的后部连接有把手壳体(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8)内安装有激光信标灯(106),所述激光信标灯(106)通过螺栓与第一壳体(110)连接,所述激光信标灯(106)与所述主控板(104)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8)内还设有第三安装孔(123),所述第三安装孔(123)内安装有喇叭(108),所述喇叭(108)与所述主控板(104)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8)远离所述第二壳体(201)的一侧安装有保护镜片(112),所述保护镜片(112)与所述第一壳体(110)卡接,所述照明灯(107)和所述激光信标灯(106)的前端均穿出所述保护镜片(1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0)的底部设有电池(111),所述电池(111)通过装饰件(114)将电池(111)固定在第一壳体(110)上,所述电池(111)与所述主控板(10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结构,所述充电结构为无线充电方式,所述充电结构包括充电接收线圈(113)、充电发射线圈(116)、充电座上壳(115)和充电座下壳(117),所述充电接收线圈(113)位于所述电池(111)与所述装饰件(114)之间,所述充电接收线圈(113)与所述主控板(104)连接,用于给所述电池(111)充电,所述充电上壳与所述充电座下壳(117)卡接,所述充电发射线圈(116)位于所述充电座下壳(117)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上壳(115)上设有第三容纳腔(209),所述装饰件(114)为弧形,所述装饰件(114)的外形与所述第三容纳腔(209)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01)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10)的一侧还安装有防漏保护套(202),所述防漏保护套(202)上靠近所述第二壳体(201)的一侧设有开孔(210),所述开孔(210)呈椭圆形,所述防漏保护套(202)靠近所述第二壳体(201)一侧的外周设有卡扣(211),所述第二壳体(201)的周围设有第三过孔(212),所述卡扣(211)穿过所述第三过孔(212)与所述第一壳体(110)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部设有保护件(203),所述第一固定带(207)位于所述保护件(203)与所述把手壳体(204)之间,所述保护件(203)为弧形,所述保护件(203)与所述把手壳体(204)卡接。
CN202122092810.2U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逃生装置 Active CN2158412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92810.2U CN215841287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逃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92810.2U CN215841287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逃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41287U true CN215841287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44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92810.2U Active CN215841287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逃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412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28688A (en) Voice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remote microphone
US5003973A (en) Rescue helmet apparatus
US5463693A (en) Voice amplification adapter assembly for face mask
US5016625A (en) Full head respirator
US4374301A (en) Local external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enclosed helmet and mask assembly
US4901356A (en) Voice transmission system
US5371804A (en) Voice transmission system
EP0873158B1 (en) Self-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 having a personal alert safety system integrated therewith
US20070113845A1 (en) Emergency hood and respirator device
KR102046716B1 (ko) 응급 구호시 자가 호흡장치
KR20150050955A (ko) 휴대용 산소마스크
CN215841287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逃生装置
CN205549275U (zh) 一种具有语音增强和除雾功能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面罩
CN215961863U (zh) 一种消防救援用单兵呼吸面罩
CN213074657U (zh) 一种消防防护装置
CN107537104A (zh) 消防火灾逃生呼吸器
CN209828023U (zh) 一种火灾应急救生衣
CN213100507U (zh) 一种面罩
CN210447894U (zh) 一种设置有红外摄像功能的空呼面罩
CN103083841B (zh) 一种火场逃生头盔结构
CN208726576U (zh) 一种便携式火灾逃生面具
CN208465012U (zh) 一种易识别的荧光防护头罩
KR200321101Y1 (ko) 긴급 대피용 비상 소형 간이 산소마스크
CN209965336U (zh) 一种多功能消防应急救援头盔
KR102594104B1 (ko) 휴대용 스마트 실리콘 방독 마스크와 그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