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41223U - 颈部按摩仪 - Google Patents
颈部按摩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841223U CN215841223U CN202122310459.XU CN202122310459U CN215841223U CN 215841223 U CN215841223 U CN 215841223U CN 202122310459 U CN202122310459 U CN 202122310459U CN 215841223 U CN215841223 U CN 2158412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astic
- elastic connecting
- support frame
- wearing body
- connecting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739 nec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9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10000003491 sk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465754 Metazo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40007 Sense of oppres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699 differen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615 epidermi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8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仪,颈部按摩仪包括:佩戴主体,以使颈部按摩仪用于佩戴于颈部;第一弹性连接件、支撑架,支撑架间隔设于佩戴主体的朝向颈部的一侧,且第一弹性连接件连接支撑架与佩戴主体,以使支撑架通过第一弹性连接件可浮动地安装于佩戴主体;第二弹性连接件、电极件,电极件间隔设于支撑架的朝向颈部的一侧,且第二弹性连接件连接电极件与支撑架,以使电极件通过第二弹性连接件可浮动地安装于支撑架;支撑架相对于佩戴主体的浮动幅度大于电极件相对于支撑架的浮动幅度。根据本申请的颈部按摩仪具有支撑架和电极件,支撑架相对于佩戴主体的浮动幅度大于电极件相对于支撑架的浮动幅度,电极件的贴合度高,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按摩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颈部按摩仪。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颈部按摩仪包括支架和按摩头组件,支架的内侧设有可弹性形变的连接柱,按摩头组件具有电极片,按摩头组件的两端伸出于连接柱的周侧,按摩头组件通过连接柱可浮动地连接于支架的内侧。
但是,在该相关技术中,电极片的可浮动效果较差,使其与颈部的贴合能力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颈部按摩仪,该颈部按摩仪具有支撑架和电极件,支撑架相对于佩戴主体的浮动幅度大于电极件相对于支撑架的浮动幅度,使得电极件与颈部的贴合度高,颈部按摩仪适用范围广。
根据本申请的颈部按摩仪包括:佩戴主体,所述佩戴主体限定出绕颈空间,以使所述颈部按摩仪用于佩戴于颈部;第一弹性连接件、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间隔设于所述佩戴主体的朝向颈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佩戴主体,以使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可浮动地安装于所述佩戴主体;第二弹性连接件、电极件,所述电极件间隔设于所述支撑架的朝向颈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连接所述电极件与所述支撑架,以使所述电极件通过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可浮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架;其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压敏形变度大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压敏形变度,以使所述颈部按摩仪佩戴于颈部时,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佩戴主体的浮动幅度大于所述电极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的浮动幅度。
根据本申请的颈部按摩仪,通过设置第一弹性连接件和第二弹性连接件使电极件可浮动地设置于支撑架,同时使支撑架可以相对佩戴主体进行形变,从而使根据本申请的颈部按摩仪具有良好的佩戴舒适性,可以匹配不同用户的颈部,颈部按摩仪的适用范围光,舒适度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材料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材料的弹性模量,以使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压敏形变度大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压敏形变度;和/或,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弹性变形环部均为薄片结构、且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弹性变形环部的厚度小于第二弹性连接件的弹性变形环部的厚度、和/或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弹性变形环部的直径或等效直径小于第二弹性连接件的弹性变形环部的直径或等效直径,以使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压敏形变度大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压敏形变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佩戴主体的最大可浮动幅度大于所述电极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的最大可浮动幅度;和/或,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压敏形变度与第二弹性连接件的压敏形变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1,且小于或等于3.2。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佩戴主体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的最大可浮动幅度大于所述电极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的最大可浮动幅度,且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佩戴主体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的最大可浮动幅度与所述电极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的最大可浮动幅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1,且小于或等于3.2。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佩戴主体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的最大可浮动幅度与所述电极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的最大可浮动幅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3,且小于或等于2。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用于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以使所述支撑架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可浮动地安装于所述佩戴主体;和/或,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用于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以使所述电极件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可浮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架;和/或,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用于平向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以使所述电极件在该平向方向上可浮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架,其中该平向方向为垂直于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的方向。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包括第一弹性变形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变形环部一端的第一连接环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变形环部另一端的第二连接环部,所述支撑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环部,所述第二连接环部连接于所述佩戴主体,以使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第一弹性变形环部的弹性变形可浮动地安装于所述佩戴主体;和/或,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包括第二弹性变形环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一端的第一连接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另一端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所述电极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以使所述电极件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的弹性变形可浮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变形环部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倾斜延伸;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环部与所述佩戴主体的柔性内壳一体成型,以使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与所述佩戴主体的柔性内壳一体成型;和/或,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沿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向靠近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的中心线方向内凹设置,或者,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向远离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的中心线方向外凸设置;和/或,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为橡胶件或硅胶件,和/或,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为橡胶件或硅胶件;和/或,所述支撑架沿所述佩戴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支撑架整体为仿形弧状结构;和/或,
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连接于所述佩戴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部,所述支撑架沿所述佩戴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在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每一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上均连接有至少一所述电极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沿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向靠近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的中心线方向内凹设置,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向远离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的中心线方向延伸;或者,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向远离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的中心线方向外凸设置,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向靠近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的中心线方向延伸。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架朝向颈部的侧面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连接部至少部分安装于该安装槽内;和/或,所述电极件为电极片,所述电极片的周缘设有翻边,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朝向颈部的侧面设有连接槽,所述翻边安装在所述连接槽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连接于所述佩戴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部,所述支撑架沿所述佩戴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两侧,每一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上均连接有至少一所述电极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架设有一个,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多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部的两侧,以使多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两侧;或者,所述支撑架设有两个,每一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且其另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方向延伸,每一所述支撑架上至少连接有一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以使多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两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包括第二弹性变形环部,以使所述电极件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的弹性变形可浮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且,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的方向上的高度在远离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方向上保持不变;或者,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的方向上的高度在远离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递减;或者,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的方向上的高度在远离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递增。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架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的方向上的厚度,在远离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递增;和/或,多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连接为一体,以使多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连接为一体;和/或,多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至少包括两个一号第二弹性连接件,两个所述一号第二弹性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两侧,且在其所在侧最靠近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设置;两个所述一号第二弹性连接件在所述佩戴主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且:在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第一弹性变形环部的中心线垂直的投影面内,所述一号第二弹性连接件的靠近第一弹性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至少部分重合;和/或,两个所述一号第二弹性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通过中部弹性连接部连接,该中部弹性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对应且间隔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佩戴主体的最大可浮动幅度大于所述电极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的最大可浮动幅度;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佩戴主体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的最大可浮动幅度大于所述电极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的最大可浮动幅度,以使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佩戴主体的最大可浮动幅度大于所述电极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的最大可浮动幅度;且,所述支撑架与所述佩戴主体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的间距大于所述电极件与所述支撑架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的间距,以使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佩戴主体的最大可浮动幅度大于所述电极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的最大可浮动幅度;和/或,所述电极件与所述支撑架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的间距大于或等于2毫米,且小于或等于6毫米。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整机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圈示B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中支撑架与电极片的配合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弹性变形环部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的方向上的高度在远离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方向上保持不变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弹性变形环部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的方向上的高度在远离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递增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弹性变形环部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的方向上的高度在远离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递减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弹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D-D截面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颈部按摩仪1,
佩戴主体11,柔性内壳111,安装槽112,手柄113,弹性支架114,弹性外壳115,
第一弹性连接件12,第一弹性变形环部121,第一连接环部122,第二连接环部123,
支撑架13,
第二弹性连接件14,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第一连接部142,第二连接部143,连接槽144,
电极件15,翻边151,
中部弹性连接部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1。
根据本申请的颈部按摩仪1包括佩戴主体11,佩戴主体11限定出绕颈空间,以使颈部按摩仪1用于佩戴于颈部。颈部按摩仪1还包括第一弹性连接件12、支撑架13,支撑架13间隔设置于佩戴主体11的朝向颈部的一侧,且第一弹性连接件12连接支撑架13与佩戴主体11,以使支撑架13通过第一弹性连接件12可浮动地安装于佩戴主体 11。将支撑架13通过第一弹性连接件12可浮动地安装于佩戴主体11可以适于令支撑架13初步配合具有不同粗细颈部的用户。
颈部按摩仪1还包括第二弹性连接件14和电极件15,电极件15间隔设置于支撑架13朝向颈部的一侧,且第二弹性连接件14连接电极件15与支撑架13,电极件15通过第二弹性连接件14可浮动地安装于支撑架13,电极件15通过第二弹性连接件14连接至支撑架13,以使电极件15在第二弹性连接件14的弹性范围内浮动,从而更好地贴合于用户颈部的皮肤。
其中,所述电极件20可呈片状,即,为电极片(如金属片或导电硅胶片等)。当然,也电极件20可呈块状(如横截面为三角形或球缺状等的电极块),或为具有电极(涂/ 镀)层的电极结构等。以下主要以电极件20为电极片为例进行描述。
进一步地,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压敏形变度大于第二弹性连接件14的压敏形变度,以使颈部按摩仪1佩戴于颈部时,支撑架13相对于佩戴主体11的浮动幅度大于电极件15相对支撑架13的浮动幅度。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压敏形变度是用于反映弹性连接件(即第一弹性连接件/第二弹性连接件)在受到单位压迫力时的变形程度(/量/幅度),其表示的是,在相同压迫力 (如单位压迫力)下,变形程度(量/幅度)的大小;可以理解,在相同压迫力下,弹性连接件的变形程度(/量/幅度)越大,其压敏形变度就越大,其连接的可浮动物(即支撑架/电极件)的浮动幅度越大。
在本申请中,在颈部按摩仪1佩戴于颈部时,可以理解,第一弹性连接件12与第二弹性连接件14受到压迫力的情况基本相同,由于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压敏形变度大于第二弹性连接件14的压敏形变度,使得支撑架13相对于佩戴主体11的浮动幅度会大于电极件15相对支撑架13的浮动幅度,如此,通过电极件15与支撑架13的双重浮动可提高电极件15与用户颈部贴合效果,改善颈部按摩仪1的舒适度。
具体来说,本申请通过分别设置压敏形变度不同的第一弹性连接件12和第二弹性连接件14,在颈部按摩仪1佩戴于颈部时,第一弹性连接件12与第二弹性连接件14发生弹性形变(即根据颈部的粗细和形状进行弹性形变),其中,支撑架13相对于佩戴主体11浮动幅度较大,以使支撑架13相对于佩戴主体11进行大幅度调节以初步适应颈部的粗细;同时电极件15相对支撑架13的浮动幅度较小,以使按摩头相对于支撑架13 进行小幅度调节以进一步地适应颈部的具体形状,从而使得电极件15与颈部贴合良好,满足贴合要求,且这样可使颈部按摩仪更好地适用于具有不同粗细的颈部。
使用时,电极件15可对人体放出(微弱)电流,以对人体进行电刺激按摩。
所以,本申请中,通过分别设置压敏形变度不同的第一弹性连接件12和第二弹性连接件14,在颈部按摩仪1佩戴于颈部时,可实现双重浮动佩戴效果,从而可使电极件与颈部的贴合度高、使用舒适度高,颈部按摩仪1适用范围广。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中支撑架13与电极件15的浮动的含义,可以以佩戴主体11(近似)为圆环状结构(一般具有佩戴开口)为例进行说明,即,所述支撑架13可浮动地安装于佩戴主体11包括在径向方向(即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的方向)上可浮动地安装于佩戴主体11、和/或、倾斜于该径向方向可浮动地安装于佩戴主体11、和/或、在垂直于该径向方向的平向方向上可浮动地安装于佩戴主体11;电极件 15相对支撑架13的浮动包括在径向方向(即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的方向)上可浮动地安装于支撑架13、和/或、倾斜于该径向方向可浮动地安装于支撑架13、和/或、在垂直于该径向方向的平向方向上可浮动地安装于支撑架13。
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例中,影响弹性连接件(即第一弹性连接件/第二弹性连接件) 的压敏形变度的因素有很多,以下举例进行说明。
如,在一些实施例,可使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材料的弹性模量小于第二弹性连接件 14的材料的弹性模量,以使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压敏形变度大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压敏形变度。
其中,弹性模量用于表示物体在单向应力状态下应力除以该方向的应变,通俗的也可以理解为物体的“软”“硬”程度。而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弹性模量小于第二弹性连接件14的弹性模量,即第一弹性连接件12在受到单位应力时发生应变的幅度大,第一弹性连接件12更软,以更好地适配于不同用户的颈部。
而第二弹性连接件14的弹性模量大于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弹性模量,即第二弹性连接件14在受到单位应力时发生应变的幅度小,第一弹性连接件12更硬,以更好地对用户的颈部的表皮进行支撑,以提高电极件15对颈部的贴合效果。
再如,在另一些实施例,可使第一弹性连接件12与第二弹性连接件14的弹性变形环部均为薄片结构,且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弹性变形环部的厚度小于第二弹性连接件 14的弹性变形环部的厚度、和/或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弹性变形环部的直径或等效直径小于第二弹性连接件的弹性变形环部的直径或等效直径,以使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压敏形变度大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压敏形变度。
弹性变形环部构成了用于形变的环形结构,将其构造为薄片,可以使第一弹性连接件12与第二弹性连接件14更容易形变,提高了颈部按摩仪1的舒适度;而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弹性变形环部的厚度小于第二弹性连接件14的弹性变形环的厚度,和/或,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弹性变形环部的直径或等效直径小于第二弹性连接件14的弹性变形环部的直径或等效直径,使第一弹性连接件12更软,更容易形变,而第二弹性连接件 14更硬,以更好地对用户的颈部的表皮进行支撑,以提高电极件15对颈部的贴合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例中,可采用以上至少一种方式来实现使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压敏形变度大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压敏形变度。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可使支撑架13相对于佩戴主体11的最大可浮动幅度大于电极件15相对于支撑架13的最大可浮动幅度。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电极件15与支撑架13的最大可浮动幅度的对比为两者在同一姿势下的浮动对比,如可使支撑架13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11方向上相对于佩戴主体11的最大可浮动幅度大于电极件15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11方向上相对于支撑架13的最大可浮动幅度,此可通过使支撑架13与佩戴主体11之间的间距大于电极件15与支撑架13之间的间距来实现;或者,如可使支撑架13在某一倾斜于佩戴主体的径向方向的方向上相对于佩戴主体11的最大可倾斜浮动幅度大于电极件15在该同一方向上相对于支撑架13的最大可倾斜浮动幅度;或者,如可使支撑架13在某一垂直于佩戴主体的径向方向的平向方向上相对于佩戴主体11的最大可平向浮动幅度大于电极件15在该同一平向方向上相对于支撑架13的最大可平向浮动幅度。
具体来说,在同一支撑架13配合设置有一第一弹性连接件和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的实施例中,可主要使支撑架13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11方向上相对于佩戴主体11的最大可浮动幅度大于电极件15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11方向上相对于支撑架13 的最大可浮动幅度,以实现支撑架13相对于佩戴主体11的最大可浮动幅度大于电极件 15相对于支撑架13的最大可浮动幅度。
在同一支撑架13对应配合设置一第一弹性连接件和一第二弹性连接件的实施例中,可采用以上三种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来实现支撑架13相对于佩戴主体11的最大可浮动幅度大于电极件15相对于支撑架13的最大可浮动幅度。
这样,可使支撑架13具有更大的可浮动范围,从而可提高颈部按摩仪1的适用性。
在本申请图1-11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撑架13相对佩戴主体11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方向上的最大可浮动幅度大于电极件15相对支撑架13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方向上的最大可浮动幅度。
在部分实施中,可使支撑架13与佩戴主体11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方向上的间距大于电极件15与支撑架13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方向上的间距,以使支撑架13 相对于所述佩戴主体11的最大可浮动幅度大于电极件15相对于支撑架13的最大可浮动幅度。
在支撑架13相对佩戴主体11之间的间距较大,而电极件15相对支撑架13之间的间隙较小,由此支撑架13具有较大的活动空间,而电极件15的活动空间较小,从而使电极件15可在有限的空间内浮动,以更好地支撑用户的颈部皮肤,而支撑架13可以在较大的空间内浮动,以适用于不同颈部尺寸的用户。
且可以理解,人体的颈部的尺寸一定的情况下,电极片到佩戴主体的距离越大,佩戴主体就要做的越大,整机就会越重,给用户会带来负担,将支撑架13与佩戴主体11 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方向上的间距大于电极件15与支撑架13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方向上的间距,可以使佩戴主体小型化。
在该部分实施中,可使电极件15与支撑架13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11方向上的间距大于或等于2毫米,且小于或等于6毫米,即电极件15在远离或靠近支撑架13 的方向上的最大可浮动范围为2毫米至6毫米(包括端点)。
可以理解,若该间距过小,则会使电极件15在浮动时容易与支撑架13发生干涉;若该间距过大,则一方面容易使电极件15的“刚性”不足,另一方面容易使颈部按摩仪变得笨重。而使该间距大于或等于2毫米,且小于或等于6毫米,既可以使电极件15 具有较好的浮动效果,以更好地与颈部贴合,又可以使电极件15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
可选地,该间距可取2.2毫米、2.4毫米、2.5毫米、2.6毫米、2.8毫米、3毫米、3.2 毫米、3.4毫米、3.6毫米、3.8毫米、4毫米、4.2毫米、4.4毫米、4.5毫米、4.6毫米、 4.8毫米、5毫米、5.2毫米、5.4毫米、5.6毫米、或5.8毫米等。
具体的,可使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压敏形变度与第二弹性连接件的压敏形变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1,且小于或等于3.2,如可取1.1、1.2、1.3、1.4、1.5、1.6、1.7、1.8、1.9、2、2.1、2.2、2.3、2.4、2.5、2.6、2.7、2.8、2.9、3.0、3.1、或3.2。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支撑架13相对于佩戴主体11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方向上的最大可浮动幅度大于电极件15相对于所述支撑架13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11方向上的最大可浮动幅度,且支撑架13相对于佩戴主体11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方向上的最大可浮动幅度与电极件15相对于支撑架13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 方向上的最大可浮动幅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1,且小于或等于3.2。
可以理解,若该比值过小,则会使双重浮动的差异性效果不明显,若该比值过大,则容易使支撑架13与佩戴主体11的连接变得松松垮垮。
可选地,支撑架13相对于佩戴主体11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方向上的最大可浮动幅度与电极件15相对于支撑架13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方向上的最大可浮动幅度的比值可以取1.1、1.2、1.3、1.4、1.5、1.6、1.7、1.8、1.9、2、2.1、2.2、2.3、2.4、 2.5、2.6、2.7、2.8、2.9、3.0、3.1、或3.2。
如,在一实施例中,使支撑架13相对佩戴主体11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方向上的最大可浮动幅度与电极件15相对支撑架13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方向上的最大可浮动幅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3,且小于或等于2。
以下就实现浮动的不同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弹性连接件12用于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以使支撑架13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方向上可浮动地安装于佩戴主体11。这样,当佩戴于颈部时,在压迫力的作用下,第一弹性连接件12可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如此,可利用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弹性复位力使电极件15贴附于颈部。
需要指出的是,当第一弹性连接件12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方向上同步发生弹性形变时,即可使得所述支撑架13在径向方向(即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的方向)上可浮动地安装于佩戴主体11;当第一弹性连接件12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方向上不同部位发生不同的弹性形变时,即可使得所述支撑架13在倾斜于佩戴主体11的径向方向的方向上可浮动地安装于佩戴主体11。
进一步的,第二弹性连接件14用于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以使电极件15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的方向上可浮动地安装于支撑架13。这样,当佩戴于颈部时,在压迫力的作用下,第二弹性连接件14可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如此,可利用第二弹性连接件14的弹性复位力使电极件15贴附于颈部。
需要指出的是,当第二弹性连接件14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方向上同步发生弹性形变时,即可使得所述电极件15在佩戴主体11的径向方向(即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 11的方向)上可浮动地安装于支撑架13;当第二弹性连接件14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方向上不同部位发生不同的弹性形变时,即可使得所述电极件15在倾斜于佩戴主体 11的径向方向的方向上可浮动地安装于支撑架13。
特别地,在一方案中,可使第一弹性连接件12和第二弹性连接件14均用于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这样,当佩戴于颈部时,在压迫力的作用下,第一弹性连接件12和第二弹性连接件14均可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如此,可利用两者的弹性复位力使电极件15更好地贴附于颈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弹性连接件14用于在平向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以使电极件15在该平向方向上可浮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3,其中该平向方向为垂直于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方向(即佩戴主体11的径向方向)的方向。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称的平向是指,大致平行于佩戴主体11的方向。
可以理解,当佩戴于颈部时,在压迫力的作用下,第二弹性连接件14可在平向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即电极件15在垂直于佩戴主体11的径向方向的平向方向上可浮动地安装于支撑架13,这样可使电极件15在大致平行于佩戴主体11的方向浮动,如可使电极件15沿佩戴主体11的周向方向或宽度方向浮动,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电极件15的适应性,以使电极件15可与不同粗细的颈部均具有较好贴合度。
如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弹性连接件12包括第一弹性变形环部121、连接于第一弹性变形环部121一端的第一连接环部122、及连接于第一弹性变形环部121另一端的第二连接环部123,支撑架13连接于第一连接环部122,第二连接环部 123连接于佩戴主体11,以使支撑架13通过第一弹性变形环部121的弹性变形可浮动地安装于佩戴主体11。
可以理解,第一弹性变形环部121用于产生弹性形变,且由于第一弹性变形环部121 为环形,则其既可以在朝向靠近或远离佩戴主体11的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也可以在平向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可使支撑架13至少可以至少以以上三种方式之一可浮动地安装于佩戴主体11。
第一连接环部122与第二连接环部123分别位于第一弹性变形环部121的两端,使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两端可以分别与佩戴主体11与支撑架13连接,从而在第一弹性变形环部121发生弹性形变后,使支撑架13相对佩戴主体11浮动。
如图7-9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弹性连接件14包括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连接于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一端的第一连接部142、及连接于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另一端的第二连接部143,第一连接部142连接于支撑架13,电极件15连接于第二连接部143,以使电极件15通过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的弹性变形可浮动地安装于支撑架13。
同样地,可以理解,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用于产生弹性形变,且由于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为环形,则其既可以在朝向靠近或远离佩戴主体11的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也可以在平向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可使电极件15至少可以至少以以上三种方式之一可浮动地安装于支撑架13。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弹性变形环部121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方向上倾斜延伸。如此,可便于第一弹性变形环部121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弹性变形环部121的直径或等效直径(即其横截面面积)在远离佩戴主体11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佩戴主体11包括弹性支架和分别连接于弹性支架的两端的两手柄113,所述弹性支架114包括弹性外壳115和柔性内壳111,所述弹性外壳115与所述柔性内壳111之间限定出内部空间。所述支撑架13通过第一弹性连接件可浮动地安装于柔性内壳111。
这样,可通过弹性支架实现弹性佩戴,其中柔性内壳111一方面对弹性支架114的弹性变形影响较小,另一方面也可便于电极件15浮动设置。
如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二连接环部123与佩戴主体11的柔性内壳111一体成型。如此,将第一弹性连接件12与佩戴主体11的柔性壳体构造为一体成型件,可以减少安装工序,降低成本;同时也便于增大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压敏形变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沿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的方向延伸,以使第二弹性变形环的两端具有在佩戴主体11的径向上延伸一端距离,从而更好地使第二弹性连接件14上所设置的电极件15与用户的颈部充分接触。
进一步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向靠近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的中心线方向内凹设置,以使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至少部分为内陷的(类)V型结构或(类)U型结构;或者,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向远离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的中心线方向外凸设置,以使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至少部分为外凸的(类)V型结构或(类)U型结构。
如此,一方面可便于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另一方面也可便于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在佩戴主体11的平向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
进一步地,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向靠近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的中心线方向内凹设置,且第一连接部142和第二连接部143均向远离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的中心线方向延伸。如此,可便于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的两端分别与电极件15和支撑架连接;且更重要的是,便于与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的内凹相适配。
在另一部分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向远离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的中心线方向外凸设置,且第一连接部142和第二连接部143均向靠近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 的中心线方向延伸。如此,使得第二弹性连接件14结构设计巧妙。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142和第二连接部143均增厚设置。如此,可便于在连接部上设置连接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143的厚度大于第一连接部142的厚度,第一连接部142的厚度大于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的厚度。
进一步地,如图7-图9所示,支撑架13朝向颈部的侧面设有安装槽112,第一连接部142至少部分安装于该安装槽112内。将第一连接部142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安装槽112 内,不仅可便于安装第一连接部142,还可提高支撑架13与第一连接部142之间的连接强度,使支撑架13与支撑架13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112为环形槽。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电极件15为电极片,电极片的周缘设有翻边151,电极片的翻边151朝向佩戴主体11的方向延伸,在第二连接部143的朝向颈部的侧面设有连接槽144,翻边151安装在连接槽144内,从而可提高电极片与第二连接部143之间的连接强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弹性连接件12为橡胶件或硅胶件,以改善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柔韧性,使第一弹性连接件12更容易发生形变,且在形变后保持一定的张力,以使支撑架13可以稳定地支撑在用户的颈部,提高用户颈部皮肤与电极件15之间的贴合感受。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弹性连接件14为橡胶件或硅胶件,以改善第二弹性连接件14的柔韧性,使第二弹性连接件14更容易发生形变,且在形变后保持一定的张力,以使电极件15可以稳定地支撑在用户的颈部,提高用户颈部皮肤与电极件15之间的贴合感受。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支撑架13沿佩戴主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支撑架13为仿形弧状结构。可以理解,佩戴主体11大致为具有佩戴开口的圆形/弧形结构,通过使支撑架13为仿形弧状结构,在从中间到两端的方向上,支撑架13和佩戴主体11之间的距离基本不变或变化不大,如此可提高浮动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弹性连接件14整体沿佩戴主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第二弹性连接件14整体为仿形弧状结构。
第二弹性连接件14与佩戴主体11的延伸方向相同,以保持电极件15与支撑架13之间的相对稳定性,将第二弹性连接件14进一部设置为仿形弧状,以使电极件15可以更好地与用户的颈部贴合,提高颈部按摩仪1的使用舒适度。
如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弹性连接件12连接于佩戴主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部,如此,可以使支撑架13可浮动地安装于佩戴主体11的中部位置。
进一步地,如图4等所示,支撑架13沿佩戴主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弹性连接件14设有多个,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14在支撑架13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每一第二弹性连接件14上均连接有至少一电极件15。
通过设置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14,从而可以令多个电极件15均可浮动地设置于支撑架13上,增大了电极件15的数量,提高了颈部按摩仪1与颈部之间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地,如图4等所示,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14分别位于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两侧。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14分别位于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两侧的含义是指,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左右两侧至少分别设有一第二弹性连接件14。
如此,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14分别位于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两侧,以保持颈部左右皮肤与电极件15所接触的面积更加均衡,使颈部按摩仪1的整体重心位于佩戴主体 11的中部,佩戴的稳定性好。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第二弹性连接件14为奇数时,可使位于最中间的第二弹性连接件14与第一弹性连接件12正对设置。
可选地,电极片整体为仿形弧状结构。
以下主要对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14分别位于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两侧的方案进行举例说明。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等所示,支撑架13设有一个,支撑架13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部连接于第一弹性连接件12,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14分别设于支撑架13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部的两侧,以使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14分别位于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两侧。这样可简化结构分布。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支撑架13设有两个,每一支撑架13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弹性连接件12,且其另一端向远离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方向延伸,每一支撑架13上至少连接有一第二弹性连接件14,以使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14分别位于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两侧。如此,可以简化每个支撑架13的结构,且可使每个支撑架13的浮动相对较独立。
如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14至少包括两个一号第二弹性连接件14,两个一号第二弹性连接件14分别位于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两侧,且在其所在侧最靠近第一弹性连接件12设置,两个一号第二弹性连接件14在佩戴主体 1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并且在与第一弹性变形环部121的中心线垂直的投影面内,一号第二弹性连接件14 的靠近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一端与第一弹性连接件12至少部分重合,如此,可便于增大电极片,以增大按摩面积。
如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两个一号第二弹性连接件14的第一连接部142通过中部弹性连接部16连接,该中部弹性连接部16与第一弹性连接件12对应且间隔设置。通过设置中部弹性连接部16,使两个一号第二弹性连接件14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两个一号第二弹性连接件14与中部弹性连接部16可以构造为一体成型件,提高了零部件的集成度。同时,中部弹性连接部16与第一弹性连接件12对应使支撑架13、第一弹性连接件12以及第二弹性连接件14之间的连接可靠,以使颈部按摩仪1的结构更加紧凑。
具体的,为了便于对电极件进行控制,在第一弹性连接件12与中部弹性连接部16之间的区域还设有电路板和连接件等硬质部件。但由于两个一号第二弹性连接件14在佩戴主体1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上的电极件也间隔设置),可在佩戴时,使两个一号第二弹性连接件14及其上的电极片不会碰触到该些硬质部件,从而不会影响佩戴的贴合度。
基于支撑架13的结构,以下对第二弹性连接件14的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7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的方向上的高度在远离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方向上保持不变,这样可使得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间隔在佩戴主体的长度方向上(基本)保持不变,可使得电极片与支撑架13之间的间隔在佩戴主体的长度方向上(基本)保持不变,从而可以使支撑架13的变形更加均匀,电极片与人体接触时,电极片各个位置的压力均衡,有效地提高了用户的佩戴感受。
但是,如图9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的方向上的高度在远离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递减,这样可使得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间隔在远离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递减,可使得电极片与支撑架13之间的间隔在远离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递减。可选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的方向上的高度在远离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方向上逐渐递增。
如此,使得电极片的远离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一端向朝向佩戴主体的中心的方向弯曲的弧度较小,这样在颈部较粗的人群使用时,不会产生勒紧感;而且,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朝向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一端的可变形幅度较大,在颈部较粗细的用户使用时,可使电极片朝向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一端以被颈部抵压(压迫)变形,从而使电极片整体朝靠近人体颈部的方向压贴,如此,可以适应颈部较细的人群;从而可提高颈部按摩仪1的适用性。
但是,如图8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的方向上的高度在远离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递增,这样可使得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间隔在远离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递增,可使得电极片与支撑架13之间的间隔在远离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递增。可选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的方向上的高度在远离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方向上逐渐递减。
如此,使得电极片的远离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一端向朝向佩戴主体的中心的方向弯曲的弧度较大,从而使得电极片可以更好地贴附于颈部较细的用户。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支撑架13在远离或靠近佩戴主体11的方向上的厚度,在远离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递增,从而使支撑架13在远离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方向上重量逐渐增加,而靠近第一弹性连接件12的位置重量减弱,以便于在支撑架13的重力作用下提高贴合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14的第一连接部142连接为一体,以使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14连接为一体。在设置有多个电极件15时,每个电极件15与第二连接部143连接,每个第二连接部143对应设置有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而第二弹性变形环部141与一体的第一连接部142连接,从而构造为总成件,提高了零部件的集成度,且电极片与对应的第二连接部143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提高了颈部按摩仪1的加工效率。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佩戴主体,所述佩戴主体限定出绕颈空间,以使所述颈部按摩仪用于佩戴于颈部;
第一弹性连接件、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间隔设于所述佩戴主体的朝向颈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佩戴主体,以使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可浮动地安装于所述佩戴主体;
第二弹性连接件、电极件,所述电极件间隔设于所述支撑架的朝向颈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连接所述电极件与所述支撑架,以使所述电极件通过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可浮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架;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压敏形变度大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压敏形变度,以使所述颈部按摩仪佩戴于颈部时,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佩戴主体的浮动幅度大于所述电极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的浮动幅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材料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材料的弹性模量,以使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压敏形变度大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压敏形变度;和/或,
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弹性变形环部均为薄片结构、且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弹性变形环部的厚度小于第二弹性连接件的弹性变形环部的厚度、和/或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弹性变形环部的直径或等效直径小于第二弹性连接件的弹性变形环部的直径或等效直径,以使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压敏形变度大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压敏形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佩戴主体的最大可浮动幅度大于所述电极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的最大可浮动幅度;和/或,
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压敏形变度与第二弹性连接件的压敏形变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1,且小于或等于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佩戴主体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的最大可浮动幅度大于所述电极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的最大可浮动幅度,且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佩戴主体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的最大可浮动幅度与所述电极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的最大可浮动幅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1,且小于或等于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佩戴主体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的最大可浮动幅度与所述电极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的最大可浮动幅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3,且小于或等于2。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用于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以使所述支撑架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可浮动地安装于所述佩戴主体;和/或,
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用于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以使所述电极件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可浮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架;和/或,
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用于在平向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以使所述电极件在该平向方向上可浮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架,其中该平向方向为垂直于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的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包括第一弹性变形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变形环部一端的第一连接环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变形环部另一端的第二连接环部,所述支撑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环部,所述第二连接环部连接于所述佩戴主体,以使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第一弹性变形环部的弹性变形可浮动地安装于所述佩戴主体;和/或,
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包括第二弹性变形环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一端的第一连接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另一端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所述电极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以使所述电极件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的弹性变形可浮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变形环部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倾斜延伸;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环部与所述佩戴主体的柔性内壳一体成型,以使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与所述佩戴主体的柔性内壳一体成型;和/或,
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沿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向靠近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的中心线方向内凹设置,或者,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向远离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的中心线方向外凸设置;和/或,
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为橡胶件或硅胶件,和/或,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为橡胶件或硅胶件;和/或,
所述支撑架沿所述佩戴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支撑架为仿形弧状结构;和/或,
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整体沿所述佩戴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整体为仿形弧状结构;和/或,
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连接于所述佩戴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部,所述支撑架沿所述佩戴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在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每一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上均连接有至少一所述电极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沿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的方向延伸;且,
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向靠近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的中心线方向内凹设置,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向远离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的中心线方向延伸;或者,
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向远离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的中心线方向外凸设置,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向靠近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的中心线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朝向颈部的侧面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连接部至少部分安装于该安装槽内;和/或,
所述电极件为电极片,所述电极片的周缘设有翻边,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朝向颈部的侧面设有连接槽,所述翻边安装在所述连接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连接于所述佩戴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部,所述支撑架沿所述佩戴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两侧,每一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上均连接有至少一所述电极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设有一个,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多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部的两侧,以使多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两侧;或者,
所述支撑架设有两个,每一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且其另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方向延伸,每一所述支撑架上至少连接有一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以使多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包括第二弹性变形环部,以使所述电极件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的弹性变形可浮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且,
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的方向上的高度在远离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方向上保持不变;或者,
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的方向上的高度在远离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递减;或者,
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环部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的方向上的高度在远离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递增。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的方向上的厚度,在远离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递增;和/或,
多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连接为一体,以使多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连接为一体;和/或,
多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至少包括两个一号第二弹性连接件,两个所述一号第二弹性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两侧,且在其所在侧最靠近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设置;两个所述一号第二弹性连接件在所述佩戴主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且:在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第一弹性变形环部的中心线垂直的投影面内,所述一号第二弹性连接件的靠近第一弹性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至少部分重合;和/或,两个所述一号第二弹性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通过中部弹性连接部连接,该中部弹性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对应且间隔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佩戴主体的最大可浮动幅度大于所述电极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的最大可浮动幅度;
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佩戴主体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的最大可浮动幅度大于所述电极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的最大可浮动幅度,以使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佩戴主体的最大可浮动幅度大于所述电极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的最大可浮动幅度;且,
所述支撑架与所述佩戴主体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的间距大于所述电极件与所述支撑架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的间距,以使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佩戴主体的最大可浮动幅度大于所述电极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的最大可浮动幅度;和/或,
所述电极件与所述支撑架在远离或靠近所述佩戴主体方向上的间距大于或等于2毫米,且小于或等于6毫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10459.XU CN215841223U (zh) | 2021-09-23 | 2021-09-23 | 颈部按摩仪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10459.XU CN215841223U (zh) | 2021-09-23 | 2021-09-23 | 颈部按摩仪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841223U true CN215841223U (zh) | 2022-02-18 |
Family
ID=80255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310459.XU Active CN215841223U (zh) | 2021-09-23 | 2021-09-23 | 颈部按摩仪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841223U (zh) |
-
2021
- 2021-09-23 CN CN202122310459.XU patent/CN21584122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53916B (zh) | 易佩戴颈部按摩器 | |
CN111035853A (zh) | 颈部按摩仪 | |
CN111939464B (zh) | 颈部按摩仪 | |
CN112121296B (zh) | 颈部按摩仪 | |
CN214512276U (zh) | 颈部按摩仪 | |
CN215841223U (zh) | 颈部按摩仪 | |
CN112023254A (zh) | 颈部按摩仪 | |
CN213285344U (zh) | 颈部按摩仪 | |
CN215025249U (zh) | 颈部按摩仪 | |
CN112675016A (zh) | 颈部按摩仪 | |
CN214074702U (zh) | 颈部按摩仪 | |
CN215308141U (zh) | 眼部按摩仪 | |
CN110882482A (zh) | 颈部按摩仪 | |
CN215840356U (zh) | 一种振动按摩组件及按摩仪 | |
CN215741381U (zh) | 用于按摩仪的按摩组件和具有其的挂颈式按摩仪 | |
CN215691056U (zh) | 按摩仪 | |
CN213285347U (zh) | 按摩头和具有其的颈部按摩仪 | |
CN215938217U (zh) | 肩颈按摩仪 | |
CN211214983U (zh) | 颈部按摩仪 | |
CN214105579U (zh) | 按摩头组件及按摩仪 | |
CN211835829U (zh) | 颈部按摩仪 | |
CN215653414U (zh) | 一种按摩头结构和颈部按摩仪 | |
CN214105152U (zh) | 一种颈部按摩仪 | |
CN214050183U (zh) | 颈部按摩仪 | |
KR200475488Y1 (ko) | 엎드린 자세용 베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uture wear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