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41218U - 腰部按摩仪 - Google Patents

腰部按摩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41218U
CN215841218U CN202120673898.4U CN202120673898U CN215841218U CN 215841218 U CN215841218 U CN 215841218U CN 202120673898 U CN202120673898 U CN 202120673898U CN 215841218 U CN215841218 U CN 215841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base
flexible
massager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738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
黄志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738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41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41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412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腰部按摩仪,包括:柔性承载体;多个电刺激件,每个电刺激件包括接触部,接触部位于柔性承载体的一侧;激光按摩件,激光按摩件设置在柔性承载体上,激光按摩件具有激光主体,激光主体与接触部均凸起于柔性承载体的同一侧,至少两个电刺激件的接触部位于激光按摩件的激光主体的周围,激光主体与相邻的电刺激件的最小间距为5mm~30mm。由此,通过将至少两个电刺激件的接触部位于激光按摩件的激光主体的周围,腰部按摩仪在水洗过程中,硬质的洗涤用容器或者擦洗的物体会被位于激光主体的周围的电刺激件的接触部阻挡,从而对激光按摩件形成保护,从而可以提升腰部按摩仪的抗水洗性能,进而可以提升腰部按摩仪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腰部按摩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按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腰部按摩仪。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腰部按摩仪设置有电刺激件和激光按摩件,电刺激件和激光按摩件的布局不合理,电刺激件不能遮挡激光按摩件,腰部按摩仪在水洗过程中,激光按摩件容易与洗涤用容器内壳接触,激光按摩件受到碰撞后,激光按摩件容易损坏,导致腰部按摩仪的使用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腰部按摩仪,该腰部按摩仪的电刺激件可以对激光按摩件起到保护作用,腰部按摩仪在水洗过程中,硬质的洗涤用容器或者擦洗的物体会被位于激光主体的周围的电刺激件的接触部阻挡,从而对激光按摩件形成保护,从而可以提升腰部按摩仪的抗水洗性能,进而可以提升腰部按摩仪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腰部按摩仪包括:柔性承载体,所述柔性承载体适于穿戴在人体上;多个电刺激件,所述多个电刺激件设置在所述柔性承载体上,每个所述电刺激件包括用于与被按摩部位接触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柔性承载体的一侧;激光按摩件,所述激光按摩件设置在所述柔性承载体上,所述激光按摩件具有激光主体,所述激光主体内安装有激光单元,所述激光主体与所述接触部均凸起于所述柔性承载体的同一侧,所述激光主体背向所述柔性承载体的一侧设有出光部,所述出光部用于供所述激光单元的激光射出;至少两个所述电刺激件的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激光按摩件的所述激光主体的周围,并且,所述激光主体与所述至少两个电刺激件的最小间距为5mm~3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腰部按摩仪,在水洗过程中,柔性承载体容易发生变形,硬质的洗涤用容器或者擦洗的物体容易与硬质的激光按摩件碰撞,由于,至少两个电刺激件的接触部位于激光按摩件的激光主体的周围,最小间距为不超过30mm,可以在至少两个电刺激件与激光按摩件之间的区域一定程度地阻碍柔性承载体变形,而且,硬质的洗涤用容器或者擦洗的物体会被位于激光按摩件的激光主体的周围的至少两个电刺激件的接触部阻挡,从而对激光按摩件形成保护,从而可以提升腰部按摩仪的抗水洗性能,进而可以提升腰部按摩仪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多个所述电刺激件在所述柔性承载体上分布成至少两个电刺激件组,每个所述电刺激件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电刺激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至少两个所述电刺激件组沿所述柔性承载体的长度方向间隔,每个所述电刺激件组包括两个以上的所述电刺激件,每个所述电刺激件组的两个以上的所述电刺激件在所述柔性承载体的宽度方向上错开排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每个所述电刺激件组包括多个所述电刺激件,多个所述电刺激件的接触部环绕所述激光按摩件的激光主体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激光按摩件的所述激光主体的高度小于至少一个相邻的所述电刺激件的所述接触部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激光按摩件的所述激光主体的高度小于相邻所有电刺激件的所述接触部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激光按摩件的所述激光主体与相邻的所述电刺激件的接触部的最大高度差不超过1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腰部按摩仪还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件构造为柔性材质且设置在所述柔性承载体上以传递电能,所述导电件与所述腰部按摩仪的主机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电刺激件还包括:底座和连接部,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底座分别设置在所述柔性承载体的彼此正对的两侧,所述底座与所述导电件相连,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接触部相连,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导电件直接或者间接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底座和所述接触部压紧所述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底座接触电连接,所述接触部、所述底座、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导电件均为导电材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接触部、所述底座、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导电件均为金属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柔性承载体以使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接触部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导电件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导电件的至少部分且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导电件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底座配合以使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底座压紧在所述柔性承载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底座与所述接触部配合以使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底座压紧在所述柔性承载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形成在所述接触部上,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构造为穿刺部,所述穿刺部穿过所述柔性承载体且与所述底座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穿刺部构造为板状结构,并且所述穿刺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为尖端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穿刺部穿过所述柔性承载体后弯折以收容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底座构造为环形,且所述底座的外周沿向内弯折以限定出所述容纳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底座包括:本体部;翻边部,所述翻边部的内侧设置在所述本体部的外周沿且所述翻边部的外侧朝向内部弯折以限定出所述容纳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翻边部的外周缘与所述翻边部的内周沿或所述本体部之间间隔开以形成供所述穿刺部穿过的间隙,所述间隙连通于所述容纳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穿刺部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穿刺部沿所述接触部的周向上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激光按摩件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激光主体分别设置在所述柔性承载体彼此正对的两侧;电连接结构,所述电连接结构分别与所述激光单元和所述导电件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基座与所述导电件位于所述柔性承载体的同一侧,所述电连接结构穿设所述柔性承载体以与所述导电件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导电件相连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电连接结构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过孔和容纳孔,所述电连接结构穿过所述过孔且所述电连接结构的自由端弯折以收容在所述容纳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激光主体与所述基座配合以分别压紧在所述柔性承载体的彼此正对的两个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激光主体与所述基座卡接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激光单元包括:激光头以及与所述激光头电连接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连接结构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激光主体还包括:罩设所述激光头的面罩,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面罩通过灌胶的方式固定以将所述激光头密封在所述面罩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电件构造为导电织线,所述导电织线通过编织或者缝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柔性承载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电件包括柔性基膜和固定在所述柔性基膜一侧的导电编织带,所述柔性基膜固定在柔性承载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柔性承载体上设置有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沿所述柔性承载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在所述柔性电路板长度方向的一侧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电刺激件组,每个所述电刺激件组中的多个所述电刺激件通过一个导线串联后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电刺激件组及对应的两个所述导线之间形成安装区域,所述激光按摩件排布于所述安装区域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一侧的相邻两个所述电刺激件组,其中一个所述电刺激件组的导线往该所述电刺激件组的上方延伸后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另一个所述电刺激件组的导线往该所述电刺激件组的下方延伸后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电刺激件组及对应的两个所述导线之间形成所述安装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激光按摩件为多个,所述激光按摩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每个所述安装区域内至少安装有一个所述激光按摩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柔性承载体构造为布料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柔性承载体构造为衣服的物料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柔性承载体包括:佩戴基体和安装基体,所述电刺激件、所述激光按摩件和所述导电件均设置在所述安装基体上,所述安装基体固定在所述佩戴基体。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腰部按摩仪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腰部按摩仪的柔性承载体的正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腰部按摩仪的柔性承载体的后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腰部按摩仪的柔性承载体设置接触板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腰部按摩仪的电刺激件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腰部按摩仪的底座和导电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腰部按摩仪的底座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腰部按摩仪的底座的另一个角度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A处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刺激件的接触部和连接部的装配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刺激件的接触部和连接部装配后连接部弯折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刺激件的接触部和连接部装配后俯视图;
图13是图12中B-B处的剖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刺激件安装于柔性承载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15是图14中C-C处的剖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腰部按摩仪的电刺激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腰部按摩仪的电刺激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另一个角度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腰部按摩仪的电刺激件的底座和连接部螺纹配合连接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腰部按摩仪的电刺激件的底座和连接部铆接配合连接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腰部按摩仪的激光按摩件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腰部按摩仪的激光按摩件的另一个角度示意图;
图2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腰部按摩仪的激光按摩件的俯视图;
图2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腰部按摩仪的激光按摩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腰部按摩仪100;
安装基体10;
电刺激件组20;
电刺激件21;接触部211;底座212;连接部213;容纳空间214;本体部215;翻边部216;间隙217;第一受力面218;第二受力面219;第三受力面220;配合部222;螺纹孔223;螺柱224;透气孔225;
功能区22;
激光按摩件30;激光主体31;卡接凸起311;
电子元器件32;激光头33;激光头电路板34;供电板35;过孔36;容纳孔37;
基座38;电连接结构39;延伸部391;
导电件40;接触板41;
佩戴基体50;体脂检测件60;接电点70;导电板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23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腰部按摩仪100,腰部按摩仪100可以佩戴在用户身上,腰部按摩仪100可以对用户进行按摩,使用户感到舒适。
如图1-图2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腰部按摩仪100包括:柔性承载体、激光按摩件30和多个电刺激件21。柔性承载体适于穿戴在人体上,且柔性承载体可选择地被水洗,也可以擦洗柔性承载体,柔性承载体可以设置为绝缘结构,柔性承载体可以构造为布料层,柔性承载体也可以构造为衣服的物料层,使柔性承载体能够实现导体之间的绝缘,可以使腰部按摩仪100具有较好的电路保护效果,从而可以防止腰部按摩仪100出现短路的情况,可选地,柔性承载体可采用定型纱材料制成,可以使柔性承载体结构轻薄,具有透气性好的特点,提高腰部按摩仪100的佩戴舒适性。
并且,多个电刺激件21设置在柔性承载体上,每个电刺激件21包括用于与被按摩部位接触的接触部211,接触部211位于柔性承载体的一侧。激光按摩件30设置在柔性承载体上,激光按摩件30具有激光主体31,激光主体31内安装有激光单元,激光主体31与接触部211均凸起于柔性承载体的同一侧,激光主体31背向柔性承载体的一侧设有出光部,出光部用于供激光单元的激光射出,至少两个电刺激件21的接触部211位于激光按摩件30的激光主体31的周围,激光主体31与至少两个电刺激件21的最小间距为5mm~30mm,进一步地,激光主体31与相邻的电刺激件21的最小间距为5mm~30mm。该腰部按摩仪的电刺激件21可以对激光按摩件30起到保护作用,腰部按摩仪100在水洗过程中,激光按摩件30不易与洗涤用容器(例如水盆)接触,在擦洗过程中,激光按摩件30不易被碰到,从而可以提升腰部按摩仪100的抗水洗性能,进而可以提升腰部按摩仪100的使用寿命。
柔性承载体可以是腰带的一部分,比如图1中的安装基体10,腰部按摩仪100还可以包括佩戴基体50,佩戴基体50作为腰带的主体部分,用于佩戴在人体上,电刺激件组20、激光按摩件30和导电件40均设置在安装基体10上,安装基体10固定在佩戴基体50上,通过佩戴基体50可以将腰部按摩仪100穿戴在用户身上。
或者,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柔性承载体也可以是整个的腰带,电刺激件组20、激光按摩件30和导电件40直接设置在作为腰带的柔性承载体上。
进一步地,多个电刺激件21在柔性承载体上分布成至少两个电刺激件组20,每个电刺激件组20包括至少一个电刺激件21,电刺激件组20设置在柔性承载体上,电刺激件组20为多个,也可以理解为,电刺激件组20为至少两个,且每个电刺激件组20均包括电刺激件21,相邻的两个电刺激件组20间隔开以在相邻的两个电刺激件组20之间限定出功能区22,需要说明的是,电刺激件组20是一簇多个电刺激件21的集合,一簇簇间隔明显的多个电刺激件21的集合构成本申请的多个电刺激件组20。激光按摩件30具有防水性能且设置在柔性承载体上,激光按摩件30位于相邻的两个电刺激件组20之间,这样,利用成组的电刺激件21来遮挡和保护激光按摩件30,可以更好地保护激光按摩件30,提升抗水洗性能,也可以理解为,激光按摩件30位于功能区22内,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电刺激件组20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电刺激件21,多个电刺激件组20的排布方向与每个电刺激件组20中的多个电刺激件21的排布方向不同。电刺激件21可以设置为电极片,激光按摩件30可以设置为激光头33,电刺激件21和激光按摩件30均可以对用户进行按摩,每个功能区22内均可以设置有激光按摩件30,例如:一个功能区22内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激光按摩件30。
其中,柔性承载体上布置有多个电刺激件21和多个激光按摩件30,电刺激件组20分布数量多,构成的功能区22也足够多,功能区22内设置激光按摩件30,每个功能区22内都至少设置一个激光按摩件30,从而使得激光按摩件30和电刺激件21形成了交错分布的效果,电刺激件21能遮挡激光按摩件30,可以保护多个激光按摩件30。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电刺激件21的接触部211位于激光按摩件30的激光主体31的周围,每个电刺激件组20中至少设置有两个电刺激件21,每个功能区22中都设置有至少一个激光按摩件30。因此每个激光按摩件30的四周可以环绕至少四个电刺激件21,从而多个电刺激件21可以将激光按摩件30包围、遮挡。
在清洗腰部按摩仪100的过程中,腰部按摩仪100浸泡于洗涤用容器内后,电刺激件21遮挡激光按摩件30,接触部211遮挡激光主体31,激光按摩件30不易与洗涤用容器接触,在擦洗过程中,激光按摩件30不易被碰到,电刺激件21可以代替激光按摩件30受力,能够避免激光按摩件30受到撞击,从而可以提升腰部按摩仪100的抗水洗性能,进而可以提升腰部按摩仪100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激光按摩件30和电刺激件21形成了交错分布的效果,激光按摩件30和电刺激件21交错分布能够提高柔性承载体的空间利用率,腰部按摩仪100佩戴在用户身上后可以带来不同的按摩方式,使腰部按摩仪100佩戴舒适,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并且,通过将激光主体31与相邻的电刺激件21的最小间距设置为5mm~30mm,其中,由于激光主体31与相邻的电刺激件21间的最小距离过小会影响腰部按摩仪100内电极的贴合,激光主体31与相邻的电刺激件21间的最小距离过大会影响水洗时对激光主体31的遮挡效果,由此,这样设置能够避免影响腰部按摩仪100内电极的贴合,也能够避免影响电刺激件21对激光主体31的遮挡效果,从而可以使激光主体31与相邻的电刺激件21间的距离适宜。同时,在水洗过程中,柔性承载体容易发生变形,硬质的洗涤用容器或者擦洗的物体容易与硬质的激光按摩件30碰撞,由于,至少两个电刺激件21的接触部211位于激光按摩件30的激光主体31的周围,最小间距为不超过30mm,可以在至少两个电刺激件21与激光按摩件30之间的区域一定程度地阻碍柔性承载体变形,而且,硬质的洗涤用容器或者擦洗的物体会被位于激光按摩件30的激光主体31的周围的至少两个电刺激件21的接触部211阻挡,从而对激光按摩件30形成保护。
由此,通过将激光按摩件30设置在功能区22内,电刺激件21能遮挡激光按摩件30,电刺激件21可以对激光按摩件30起到保护作用,腰部按摩仪100在水洗过程中,激光按摩件30不易与洗涤用容器接触,能够避免激光按摩件30受到撞击,在擦洗过程中,激光按摩件30不易被碰到,可以降低激光按摩件30损坏的概率,从而可以提升腰部按摩仪100的抗水洗性能,进而可以提升腰部按摩仪10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电刺激件组20沿柔性承载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电刺激件组20包括两个以上的电刺激件21,每个电刺激件组20的两个以上的电刺激件21在柔性承载体的宽度方向上错开排布。如此设置可以进一步提升电刺激件21对激光主体31的遮挡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电刺激件组20包括多个电刺激件21,多个电刺激件21的接触部211环绕激光按摩件30的激光主体31分布,这样设置可以进一步提升电刺激件21对激光主体31的遮挡效果,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腰部按摩仪100的水洗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5、图10、图11、图13和图15所示,每个电刺激件21均可以包括:用于与被按摩部位接触的接触部211,也就是说,接触部211与用户的被按摩部位接触,接触部211可以对与用户的贴合部位进行按摩,从而可以缓解用户的不适感。并且,相邻的两个电刺激件组20中的多个接触部211可以限定出功能区22,相邻的两个电刺激件组20中的多个接触部211之间设置有激光按摩件30,也就是说,功能区22上的激光按摩件30与多个接触部211位于柔性承载体的同一侧面上,进而激光按摩件30和接触部211可以同时对用户进行按摩。
其中,由于每个电刺激件组20中均包括多个接触部211,通过两个相邻的电刺激件组20中的多个接触部211限定出功能区22,多个接触部211能够同时对激光按摩件30进行遮挡,腰部按摩仪100在水洗过程中,可以更好地防止激光按摩件30与洗涤用容器接触,能够进一步避免激光按摩件30受到撞击,可以进一步降低激光按摩件30损坏的概率,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腰部按摩仪100的抗水洗性能,进而可以进一步提升腰部按摩仪100的使用寿命,使多个电刺激件组20布局更加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6所示,腰部按摩仪100还可以包括:导电件40和脉冲发生装置,导电件40可以构造为柔性材质且设置在柔性承载体上,导电件40与腰部按摩仪100的主机电连接,导电件40可以传递电能,导电件40与腰部按摩仪100的主机电连接。脉冲发生装置安装在柔性承载体,并与导电件40电连接。其中,导电件40与激光按摩件30和电刺激件21(即电刺激按摩件)均电连接,导电件40适于向激光按摩件30和电刺激件21输送电能,可以保证激光按摩件30和电刺激件21正常工作,从而可以保证腰部按摩仪100的工作可靠性。由于底座212与导电件40相连,同时连接部213分别与底座212和接触部211相连,因此导电件40上的电能可以先传递到底座212上,然后通过连接部213传递到接触部211,从而实现为接触部211提供电能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导电件40可以设置为韧性结构,当接触部211与底座212压合导电件40时,可以防止导电件40被压断。电刺激件21可以将导电件40固定,可以不使用胶体将导电件40粘接在柔性承载体上。
并且,如图5-图11、图13和图15所示,电刺激件21还可以包括:底座212和连接部213,需要说明的是,电刺激件21由接触部211、底座212和连接部213构成,接触部211和底座212分别设置在柔性承载体的彼此正对的两侧,接触部211与导电件40电连接,接触部211背向柔性承载体的一侧具有用于与人体接触的按摩面,底座212和接触部211配合以分别压紧在柔性承载体的彼此正对的两侧,脉冲发生装置通过导电件40向按摩面发送脉冲电流以对人体进行电刺激按摩。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承载体可以设置有面层,底座212可以设置在柔性承载体的面层内侧,接触部211可以设置在柔性承载体的面层外侧,底座212与导电件40相连,连接部213分别与接触部211和底座212配合以使底座212和接触部211分别压紧在柔性承载体的彼此正对的两侧。其中,导电件40可以被夹设在底座212和接触部211之间,导电件40与底座212紧密贴合实现底座212与导电件40电连接,连接部213为导电件40时接触部211通过连接部213与底座212实现电连接,连接部213不能导电件40时接触部211与底座212直接实现电连接,导电件40向底座212输送电能时,底座212上的电能可以通过连接部213输送至接触部211,使接触部211获得电能,从而保证电刺激件21正常工作。
其中,接触部211与导电件40直接或者间接电连接,通过连接部213分别与底座212和接触部211相连,且将接触部211和底座212分别设置在柔性承载体的彼此正对的两侧,柔性承载体的布料表面不需要开设安装电刺激件21的安装口,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对安装口进行粘接实现安装口封闭的步骤,防止柔性承载体的布料表面出现褶皱、局部凸起、局部凹陷的情况,有效避免了柔性承载体的布料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发生,用户穿戴腰部按摩仪100时,不会感觉到不舒适,从而可以提升腰部按摩仪100的佩戴舒适性,进而可以提升用户穿戴腰部按摩仪100的体验。
由此,通过接触部211、底座212和连接部213配合,不需要在柔性承载体上设置安装口以露出电刺激件21,有效避免了电刺激件21与安装口之间存在较大间隙,而且保证了柔性承载体的完整性,特别是柔性承载体为布料的情况,可以避免安装口被撕裂,同时避免开口周围的布料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与现有技术相比,用户穿戴腰部按摩仪100时,不会感觉到不舒适,从而可以提升腰部按摩仪100的佩戴舒适性,进而可以提升用户穿戴腰部按摩仪100的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212和接触部211压紧导电件40,导电件40与底座212接触电连接,接触部211、底座212、连接部213和导电件40均可以设置为导电材质。进一步地,接触部211、底座212、连接部213和导电件40均可以设置为金属件。如此设置能够保证接触部211、底座212、连接部213和导电件40之间的电连接,可以保证腰部按摩仪100的工作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激光按摩件30的激光主体31的高度小于至少一个相邻的电刺激件20的接触部211的高度。进一步地,激光按摩件30的激光主体31的高度小于相邻所有电刺激件21的接触部211的高度。这样设置能够保证激光主体31被接触部211遮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激光按摩件30和接触部211均凸起于柔性承载体的同一侧,激光按摩件30的高度小于周围的接触部211的高度,需要说明的是,激光按摩件30凸出于柔性承载体表面的高度小于接触部211凸出于柔性承载体表面的高度。腰部按摩仪100在水洗过程中,由于激光按摩件30凸出于柔性承载体表面的高度小于接触部211凸出于柔性承载体表面的高度,因此激光按摩件30周围的多个接触部211会限定出一个容纳激光按摩件30的空间,接触部211会率先与洗涤用容器接触,接触部211相较于激光按摩件30会更多的与洗涤用容器或洗衣机内壳接触,这样设置能够保证激光按摩件30不与洗涤用容器接触或降低与洗涤用容器接触的机会,可以进一步避免激光按摩件30受到撞击,从而可以防止激光按摩件30被撞坏,进而可以保证激光按摩件30的工作可靠性。
并且,激光按摩件30的激光主体31与相邻的电刺激件21的接触部211的最大高度差不超过10mm,其中,激光主体31的高度太高会影响腰部按摩仪100水洗时的遮挡效果,也会影响电极片贴合,电刺激件21太高会影响激光主体31的照射效果,由此,将激光按摩件30的激光主体31与周围的接触部211的高度的最大高度差不超过10mm,能够使激光按摩件30的高度与周围的接触部211的高度差适宜,可以保证腰部按摩仪100水洗时的遮挡效果,也可以保证不影响电极片贴合,还可以防止影响激光主体31的照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接触部211与用户接触的表面构造为朝向接触部211外侧凸出的金属表面,该表面构造为光滑曲面,如此设置能够增加接触部211与用户接触面积,可以提高按摩效果。接触部211可以构造为圆型结构,接触部211的直径可以设置为10-30mm,接触部211的高度可以设置为3-6mm,并且,激光按摩件30与电刺激件21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设置为8-12mm,优选地,激光按摩件30与电刺激件21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设置为10.5mm,这样设置能够使激光按摩件30与电刺激件21之间的间隔距离适宜,可以使电刺激件21更好地遮挡激光按摩件30,从而对激光按摩件30进行更好地保护,而且不会因为距离太近影响电刺激件21与人体的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连接部213分别与接触部211和底座212电连接,底座212与导电件40电连接,连接部213穿过柔性承载体以使连接部213分别与底座212和接触部211相连。其中,连接部213适于穿过柔性承载体的面层,连接部213的一端与接触部211连接,连接部213的另一端与底座212连接,如此设置能够便于连接部213连接在底座212和接触部211之间,可以简化底座212和接触部211连接结构,也可以提升电刺激件21的装配效率,从而可以使电刺激件21的结构布置更加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连接部213可以与导电件40相连,其中,连接部213可以与导电件40电连接,导电件40上有电流通过,且连接部213能导电时,导电件40可以通过连接部213将电流传递至接触部211,从而可以避免电流传递至底座212造成的电能损失,进而可以使电刺激件21的结构布置更加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213可以穿过导电件40的至少部分结构,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电连接更加稳定,而且可以使导电件40的固定更加牢靠,优选地,连接部213可以穿过导电件40的部分结构,并且连接部213分别与底座212和导电件40相连。其中,连接部213穿过导电件40后与导电件40接触,可以保证连接部213和导电件40之间实现电连接。
在连接部213穿过导电件40后,连接部213可以将接触部211和底座212连接到一起并分别将接触部211和底座212压紧在柔性承载体的不同的侧面上。此时,底座212与导电件40设置在柔性承载体的同一侧面上,底座212也可以将导电件40压紧在柔性承载体上,从而不用使用专门的安装部件将导电体固定在柔性承载体上,降低了腰部按摩仪100的安装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连接部213可以分别与接触部211和底座212配合以使接触部211和底座212压紧在柔性承载体上。其中,电刺激件21安装于柔性承载体后,通过连接部213分别与接触部211和底座212配合连接,能够使接触部211和底座212压紧在柔性承载体的面层上,可以使电刺激件21稳固地安装在柔性承载体上,从而可以避免电刺激件21的位置发生移动,进而可以保证腰部按摩仪100的工作效果。本申请中的连接部213不仅能够将接触部211与底座212电连接,还可以作为安装部件将接触部211和底座212固定在柔性承载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连接部213的一端设置在接触部211上,连接部213的另一端构造为穿刺部,穿刺部穿过柔性承载体且与底座212相连,利用穿刺部来穿过柔性承载体。其中,连接部213的一端与接触部211连接且与接触部211一体成型,连接部213的另一端穿过柔性承载体的面层后与底座212相连,这样设置能够使连接部213和接触部211构成一体成型件,可以减少生产电刺激件21的模具,从而可以降低电刺激件21的生产成本。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连接部213也可以与接触部211单独成型,连接部213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接触部211和底座212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穿刺部构造为板状结构,并且穿刺部远离连接部213的一端为尖端结构,并且穿刺部可以包括彼此正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距离在远离接触部211的方向上逐渐减小,这样设置能够使穿刺部的自由端更加尖锐,便于穿刺部穿过柔性承载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5所示,底座212上可以设置有容纳空间214,穿刺部穿过柔性承载体后弯折以收容在容纳空间214内。其中,穿刺部穿过柔性承载体的面层后弯折使穿刺部收容在容纳空间214内,如此设置能够将穿刺部安装于容纳空间214内,可以使连接部213和底座212安装在一起,从而实现底座212和接触部211的安装。并且,通过穿刺部弯折安装于容纳空间214内,能够使连接部213和底座212安装结构简单,可以简化电刺激件21的结构,从而便于电刺激件21的生产和制造。同时,由于穿刺部的自由端尖锐,通过将穿刺部安装于容纳空间214内,能够避免穿刺部划伤柔性承载体的布料,腰部按摩仪100穿戴在身上后,可以避免穿刺部划伤用户,从而可以提升腰部按摩仪100的使用安全性。
为了使得穿刺部能够更加容易的穿过柔性承载体甚至导电件40,需要将穿刺部构造为尖锐形状,而若穿刺部穿过柔性承载体甚至导电件40后裸露出来,容易划伤用户,因此在底座212上设置容纳穿刺部的容纳空间214可以有效地将穿刺部隐藏起来,提升用户的使用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9、图15所示,底座212可以构造为环形,且底座212的外周沿向内弯折以限定出容纳空间214。更具体地,底座212的外周沿朝内、且朝向接触部211的方向弯折以限定出容纳空间214。其中,在电刺激件21的周向方向,底座212可以构造为环形结构,底座212的周向边缘朝向接触部211延伸,并且,在底座212的径向方向,底座212的周向边缘朝向底座212内弯折,这样设置能够实现容纳空间214的设置,可以简化底座212结构,也可以省去单独设置与连接部213连接的结构,从而可以使底座212结构更加简单,也可以简化生产底座212的模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212与接触部211配合以使接触部211和底座212压紧在柔性承载体上,其中,穿刺部以及连接部213(螺钉)穿过柔性承载体后,在柔性承载体上形成的穿孔较小,对柔性承载体的强度影响较小,通过接触部211和底座212压紧在柔性承载体,能够避免在水洗的过程中柔性承载体发生拉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9、图15所示,底座212可以包括:本体部215和翻边部216。翻边部216的内侧设置在本体部215的外周沿,并且翻边部216的外侧朝向内部弯折以限定出容纳空间214。更具体地,翻边部216朝内、且朝向接触部211的方向弯折以限定出容纳空间214。其中,翻边部216的内侧是指与本体部215连接的一侧,翻边部216的内侧与本体部215的外周边缘连接,翻边部216的外侧是指与翻边部216的内侧相对的自由端,在底座212的径向方向,翻边部216的外侧朝向内部弯折限定出容纳空间214,如此设置能够使底座212的结构设计合理,便于限定出容纳空间21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翻边部216的外周缘与翻边部216的内周沿或本体部215之间间隔开,需要说明的是,在底座212的高度方向,即在底座212的厚度方向,翻边部216的外周缘与翻边部216的内周沿或本体部215之间间隔开设置,从而可以形成供穿刺部穿过的间隙217,间隙217连通于容纳空间214,安装底座212和接触部211时,穿刺部能够穿过间隙217装配在容纳空间214内,可以便于穿刺部安装于容纳空间214内,从而可以降低底座212和接触部211的装配时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9、图15所示,翻边部216的至少部分构造为与接触部211配合的第一受力面218,也可以就是说,可以将翻边部216的部分结构构造为与接触部211配合的第一受力面218,也可以将翻边部216的全部结构构造为与接触部211配合的第一受力面218。和/或本体部215的至少部分构造为与接触部211配合的第二受力面219,也可以理解为,可以将本体部215的部分结构构造为与接触部211配合的第二受力面219,也可以将本体部215的全部结构构造为与接触部211配合的第二受力面219。其中,翻边部216的与接触部211相对表面的外表面可以设置为第一受力面218,本体部215的与接触部211相对表面的外表面可以设置为第二受力面219,这样设置能够增加翻边部216与接触部211、本体部215与接触部211的配合面积,穿刺部装配在容纳空间214内后,第一受力面218、第二受力面219与接触部211配合压紧柔性承载体的面层,能够使底座212和接触部211可靠地安装在一起,可以避免穿刺部从容纳空间214内移出。
其中,穿刺部未进入容纳空间214内时,穿刺部构造为直板且自由端尖锐,穿刺部进入容纳空间214内时,穿刺部的自由端变形从而收纳在容纳空间214内,以使接触部211与底座212的第一受力面218、第二受力面219相接触,使导电件40位于接触部211和底座212之间并被压紧,实现可靠的电连接。同时,接触部211和底座212利用压合固定时,仅通过接触部211与底座212边缘压合导电件40无法实现较大面积的导电件40与底座212的接触,因此,通过设置第二受力面219,第二受力面219可以与导电件40接触,增加了底座212和导电件40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实现更可靠的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受力面218和第二受力面219均可以设置为平面,其中,接触部211与第一受力面218配合的表面、接触部211与第二受力面219配合的表面均可以构造为平面,因此,通过将第一受力面218和第二受力面219均设置为平面,能够保证接触部211与第一受力面218、接触部211与第二受力面219具有足够的配合面积,可以进一步保证穿刺部能稳固地安装在容纳空间214内。并且,通过将第一受力面218和第二受力面219均设置为平面,能够增加底座212和接触部211之间的压合面积,可以实现底座212和接触部211之间的紧密压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15所示,接触部211上可以设置有与第一受力面218配合的第三受力面220,和/或接触部211上可以设置有与第二受力面219配合的第四受力面。其中,接触部211与底座212相对的表面可以设置有第三受力面220和第四受力面,第三受力面220和第四受力面均可以设置为平面,通过第一受力面218与第三受力面220间夹设柔性承载体、第二受力面219与第四受力面间夹设柔性承载体,这样设置能够使柔性承载体的面层可靠地夹设在第一受力面218与第三受力面220、第二受力面219与第四受力面之间,可以避免电刺激件21相对柔性承载体发生运动,从而可以保证电刺激件21的位置稳定性。并且,通过第一受力面218与第三受力面220间夹设导电件40、第二受力面219与第四受力面间夹设导电件40,能够实现更可靠的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受力面218的形状与第三受力面220的形状相同,和/或第二受力面219的形状与第四受力面的形状相同,如此设置能够增加第一受力面218与第三受力面220、第二受力面219与第四受力面的配合面积,便于第一受力面218与第三受力面220、第二受力面219与第四受力面配合,可以使柔性承载体的面层以及导电件40稳固地夹设在第一受力面218与第三受力面220、第二受力面219与第四受力面之间,从而可以进一步避免电刺激件21相对柔性承载体发生运动,进而可以进一步保证电刺激件21的位置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5所示,间隙217可以设置在第一受力面218与第二受力面219之间,其中,在底座212的径向方向,第一受力面218与第二受力面219间隔开设置,第一受力面218与第二受力面219之间形成间隙217,其中,第一受力面218和第二受力面219可以设置在同一个平面上,这样设置能够使间隙217与接触部211正对设置,便于穿刺部穿过间隙217,可以使间隙217的设置位置更加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接触部211的外周沿与连接部213的一端卡接配合。进一步地,接触部211的外周沿朝向底座212弯折以形成第一弯折部,连接部213的一端弯折以形成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卡接配合。进一步地,第二弯折部设置在第一弯折部内且第二弯折部的至少部分结构与接触部211止抵。这样设置能够将连接部213和接触部211可靠地装配在一起,可以避免连接部213和接触部211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图11、图13和图15所示,穿刺部可以设置为多个,例如:穿刺部可以设置为18个,且多个穿刺部沿接触部211的周向上间隔设置。其中,多个穿刺部在所述接触部211的周向方向依次均匀间隔开设置,任意相邻的两个穿刺部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通过多个穿刺部同时安装于容纳空间214内,能够使接触部211和底座212更加牢固地安装在一起,可以保证接触部211和底座212安装可靠性,从而可以避免接触部211和底座212分离。并且,通过多个穿刺部在所述接触部211的周向方向依次均匀间隔开设置,能够使穿刺部和底座212连接的任意位置连接结构相同,可以在周向上保证穿刺部和底座212连接一致性,从而可以避免接触部211相对底座212发生倾斜,进而可以保证第一受力面218与第三受力面220、第二受力面219与第四受力面配合可靠地配合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穿刺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导电件40的直径。其中,通过将两个穿刺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导电件40的直径,能够保证导电件40可从相邻的两个穿刺部之间穿过,可以实现导电件40与电刺激件21的安装,从而可以使导电件40能穿过电刺激件21,进而可以使一条导电件40上设置有多个电刺激件21。从而,避免了穿刺部穿过导电件40、进而影响导电件40的结构强度,提升导电件4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图19所示,连接部213的一端形成在接触部211的中间区域上,底座212上可以设置有与连接部213的另一端配合的配合部222。其中,接触部211通过连接部213与底座212装配在一起后,接触部211和底座212相抵的位置在连接部213的外侧,即接触部211和底座212的压合痕迹包裹了连接部213穿过柔性承载体的位置,由于连接部213穿过柔性承载体时也会产生一个较小的孔,因此,接触部211和底座212的压合痕迹将穿刺位置包裹时,被刺穿的布料不会对压合痕迹之外的部分产生影响,能够避免影响布料的整体平整,避免了布料开孔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了腰部按摩仪100佩戴舒适性。并且,通过连接部213与接触部211相抵,在安装接触部211时,可以防止接触部211发生坍塌。例如,连接部213可以构造为焊接在接触部211上的螺母,螺母可以提高接触部211中间部分的结构强度,在接触部211的按摩面收到挤压以实现接触部211的安装时,可以有效避免接触部211发生坍塌。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6-图19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接触部211构造为球壳结构时,第二受力面219朝向接触部211凸出于底座212,从而实现第二受力面219和接触部211的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承载体上设置有供连接部213穿过的穿孔,接触部211和底座212分别压紧在柔性承载体的两侧且遮盖穿孔。这样,穿孔能被接触部211遮盖,在柔性承载体佩戴时,可以防止该位置的柔性承载体不被拉伸,保护柔性承载体结构完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连接部213的另一端与配合部222螺纹配合连接,也可以理解为,连接部213与底座212连接的端部与配合部222螺纹配合连接,这样设置能够将连接部213和底座212可靠地安装在一起,可以使接触部211和212压紧柔性承载体和导电件4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连接部213的另一端和配合部222中的一个上设置有螺纹孔223,连接部213的另一端和配合部222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螺纹孔223配合的螺柱224。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接触部211可以设置为半球壳结构,配合部222上可以设置有螺柱224,连接部213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孔223,通过螺柱224和螺纹孔223配合连接将接触部211与底座212固定,并将导电件40固定在接触部211与底座212之间,实现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连接部213的另一端和配合部222铆接固定,也就是说,连接部213的与底座212连接的端部与配合部222铆接固定,其中,连接部213设置有铆接孔,配合部222设置有铆钉,铆钉设置在铆接孔内,如此设置能够将连接部213和底座212可靠地安装在一起,可以使接触部211和底座212压紧柔性承载体和导电件40,并且,铆接固定方式简单,便于连接部213和底座212的装配,可以提升连接部213和底座212的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连接部213的另一端和配合部222配合以使接触部211和底座212压紧在柔性承载体上,这样设置能够提升接触部211和底座212压合处的密封性,可以利用电刺激件21的结构达到使腰部按摩仪100可水洗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图18和图19所示,底座212上还可以设置有在厚度方向贯通底座212的透气孔225。其中,在如图16、图18和图19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腰部按摩仪100水洗时,需要防止水洗时液体在底座212与接触部211之间无法排出,因此,通过在底座212上设置透气孔225,能够使腰部按摩仪100在晾晒过程中液体可以从透气孔225挥发,可以保证电刺激件21电连接干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图18和图19所示,透气孔225可以设置为圆形孔,透气孔225可以设置为多个,且多个透气孔225沿底座212的周向间隔分布,其中,腰部按摩仪100水洗后,在腰部按摩仪100晾晒时,底座212与接触部211之间的液体能够同时从多个透气孔225挥发,可以提升底座212与接触部211之间的液体挥发效率,从而可以更加快速地将底座212与接触部211之间的液体挥发干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导电件40可以包括:与底座212接触的接触板41,接触板41的尺寸不小于底座212的尺寸,也就是说,接触板41的尺寸大于等于底座212的尺寸,接触板41能导电,其中,如图16、图18和图19所示,接触板41和底座212均可以设置为圆形结构,接触板41的直径大于等于底座212的直径,这样设置能够使底座212与导电件40的接触面积足够大,可以保证电连接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承载体可以包括:朝向被按摩部位的正面以及背对被按摩部位的背面,接触部211设置在正面上,底座212设置在背面上,连接部213分别与接触部211和底座212配合以使底座212将导电件40压紧在背面上。其中,柔性承载体上设置有多个电刺激件21,电刺激件21需要导电件40供电,通过将导电件40压紧在背面上,可以将导电件40隐藏。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6、图18和图19所示,连接部213可以设置为导电结构,底座212和接触部211装配在一起时,可以实现底座212和接触部211的电连接。并且,底座212可以设置为圆板型结构,这样设置能够使底座212整体平整,可以防止增加腰部按摩仪100的厚度,从而可以保持腰部按摩仪100轻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0-图23所示,激光按摩件30还可以包括:基座38和电连接结构39。激光主体31内可以设置有电子元器件32,基座38与激光主体31分别设置在柔性承载体彼此正对的两侧,进一步地,柔性承载体可以设置有面层,基座38可以设置在柔性承载体的面层内侧,激光主体31可以设置在柔性承载体的面层外侧,柔性承载体的面层夹设在基座38与激光主体31之间,电连接结构39分别与电子元器件32和导电件40相连。其中,电子元器件32与激光主体31密封连接,电子元器件32可以被密封在激光主体31内,通过导电件40向电子元器件32输送电能,能够使电子元器件32正常工作,可以保证电子元器件32的工作性能,从而可以保证腰部按摩仪100的工作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座38与导电件40位于柔性承载体的同一侧,电连接结构39穿设柔性承载体以与导电件40相连。其中,基座38和导电件40可以设置在柔性承载体的背离被按摩部位的一侧,电子元器件32可以设置在柔性承载体的朝向被按摩部件的一侧,电连接结构39穿过柔性承载体的面层后与导电件40电连,这样设置便于电连接结构39与导电件40连接,可以实现电子元器件32和导电件40电连接的工作效果,从而使电连接结构39的设置方式合理。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子元器件32可以为激光单元,电连接结构39分别与激光单元和导电件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1和图23所示,基座38上还可以设置有与导电件40相连的延伸部391,延伸部391与电连接结构39相连,进一步地,延伸部391可以构造为导电体,导电件40上的电流可以通过延伸部391、电连接结构39流至电子元器件32,可以保证电子元器件32能接收到电能,从而可以保证电子元器件32正常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延伸部391设置在基座38上且与导电体电连接,延伸部391可以增大导电件40的面积,电连接结构39不仅可以与导电件40直接相连,还可以通过与延伸部391相连而间接地与导电件40相连,从而使得电连接结构39与导电件40的电连接更加稳定。例如即使导电件40由于设置位置的原因不能与电连接件直接接触,也可以使得电连接结构39与延伸部391接触而间接地与导电件40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延伸部391上可以设置有过孔36和容纳孔37,进一步地,延伸部391可以设置在基座38上,电连接结构39的自由端可以为尖锐形状,方便刺穿柔性承载体甚至导电件40,电连接结构39穿过过孔36且电连接结构39的自由端弯折以收容在容纳孔37内。其中,电连接结构39穿过过孔36后,电连接结构39的自由端弯折插入容纳孔37内,这样设置能够将电连接结构39的自由端隐藏在延伸部391内,可以避免电连接结构39的自由端刮破面料或者人体,从而可以提升腰部按摩仪100的使用安全性,并且,弯折后的电连接结构39也能够将基座38和激光主体31压紧,可以实现电子元器件32安装在激光主体31内的技术效果,实现在不影响激光按摩件30内部封闭的情况下的安装、导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激光主体31与基座38配合以分别压紧在柔性承载体的彼此正对的两个侧面。其中,导电件40可以设置于柔性承载体,基座38可以设置在柔性承载体的远离被按摩部位的侧面,激光主体31可以设置在柔性承载体的靠近被按摩部位的侧面,当柔性承载体的激光主体31和基座38配合完毕后,导电件40同时夹设在基座38与激光主体31之间时,利用压合的方式,使得延伸部391和导电件40电连接,从而达到电子元器件32密封在激光主体31内的工作效果,保证电子元器件32不会受到液体浸泡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激光主体31与基座38卡接配合,也就是说,激光主体31与基座38通过卡接的方式安装在一起,其中,激光主体31与基座38中的一个可以设置有卡接凸起311,激光主体31与基座38中的另一个可以设置有卡接槽,优选地,激光主体31设置有卡接凸起311,基座38设置有卡接槽,卡接凸起311卡接于卡接槽内,这样设置能够将激光主体31与基座38可靠地装配在一起,可以避免激光主体31与基座38分离,从而可以使延伸部391和导电件40可靠连接,也可以使电子元器件32可靠密封在激光主体31内,进而可以进一步保证电子元器件32不会受到液体浸泡影响。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激光主体31与基座38也可以通过与卡接连接起到相同作用的连接方式安装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激光单元可以包括:激光头33以及与激光头33电连接的电路板,电路板与电连接结构相连。
电路板可以包括激光头电路板34以及用于向激光头33和激光头电路板34供电的供电板35,供电板35与电连接结构39相连。其中,激光头电路板34设置在激光头33和供电板35之间,腰部按摩仪100工作时,导电件40上的电流依次流过电连接结构39、供电板35、激光头电路板34和激光头33,使激光头33工作,保证激光头33正常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激光主体31还包括罩设激光头33的面罩,电路板与面罩可以通过灌胶的方式固定以将激光头33密封在面罩内,从而激光头33密封在了激光主体31的内部。这样设置能够避免激光头33暴露在外部,可以避免液体流入激光主体31内,从而可以使电子元器件32具有防水功能。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激光头33可以通过激光主体31与壳体密封,或,激光头33也可以通过电路板周围与壳体密封进而收纳密封在激光主体31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电件40可以构造为导电织线(银纤维导线),导电织线通过编织或者缝接的方式固定在柔性承载体上。其中,导电件40可以包括多条银纤维导线,多条银纤维导线紧密接触,电连接结构39、连接部213穿过导电件40后与导电件40接触实现导电,并且,导电件40被压紧在接触部211和底座212之间可以有效避免导电件40断裂,从而可以保证导电件40的工作性能。并且,银纤维导线水洗后仍具有良好导电性,如此设置能够保证腰部按摩仪100水洗后电连接依然可靠,无需对银纤维导线进行包裹式保护,避免了导电件40的体积增加而柔性承载体发生线路印痕凸起的问题,可以为使用者带来良好的佩戴舒适性。同时,穿刺部穿过银纤维导线时,并不损坏柔性承载体的布料的完整性。另外,导电织线具有较好的柔性形变能力,腰部按摩仪100穿戴于人体时,柔性承载体随人体结构发生弯曲时,导电件40可以适应弯曲和折弯,由此可以提升电连接稳定性,防止柔性导电件40断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电件40可以设置为柔性导电绳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电件40可以包括柔性基膜和固定在柔性基膜一侧的导电编织带,柔性基膜固定在柔性承载体上,柔性基膜可以为PU材料。柔性基膜与柔性承载体可以通过粘胶热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这样,柔性的导电件40和柔性基膜成为一体,连接稳定性较强,而且由于导电织线柔性与布料均为织物,柔性和整体性较好,确保电连接稳定性的同时,提升佩戴舒适感,当然,柔性承载体也可以是其他可以供导电织线编织、刺绣或者缝接的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基膜可以构造为布料层,导电件40可以构造为导电编织带或者弹性导电纤维线。进一步地,导电编织带由导电织线编织而成,且导电编织带固定在柔性基膜上。或者弹性导线纤维线具有弹力以在柔性承载体水洗时随着柔性承载体发生形变。由于柔性基膜为布料,柔性的导电件40和柔性基膜成为一体,连接稳定性较强,而且由于导电织线柔性与布料均为织物,柔性和整体性较好,确保电连接稳定性的同时,提升佩戴舒适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电件40可以构造为柔性导电纤维线,且柔性导电纤维线可以采用刺绣的形式固定在柔性承载体上,导电纤维线包括:绝缘部以及设置在绝缘部外周的导电层。其中,导电纤维线按导电成分在纤维中的分布可分为均匀分布型导电纤维线、表面披覆型导电纤维线和复合型导电纤维线。表面披覆型导电纤维线是指将导电层通过涂、镀等方式披覆在基体纤维(绝缘部)的表层。复合型导电纤维线是指将导电成分混合在纺丝液中或通过复合纺丝方法制成,它们的基体纤维常用涤纶、锦纶6、锦纶66、维纶等,有机导电纤维的性能与基体纤维相似。导电纤维线水泡之后仍具有可靠导电性,腰部按摩仪100水洗之后可以保证腰部按摩仪100电连接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电件40可以构造为导电编织带,导电编织带通过被导电金属液体浸泡后的纤维线编织形成。编织带是(弹性编制导线)编织带由导电织线编制而成且编织带固定在底座212上,底座212与柔性承载体固定,其中,可以利用粘接的方式将弹性编制导线粘接于柔性承载体,实现导电件40的固定。并且,弹性编制导线可选择将纤维线浸泡于导电金属液体后编织形成,以获得具有弹性以及导电性能的导电件40,弹性编制导线具有良好的抗水洗性能,腰部按摩仪100水洗后电连接依然可靠,无需对弹性编制导线进行包裹式保护。
弹性导电纤维线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形成:
第一种:纤维基体浸泡于导电金属液体内形成导电的纤维基体,再将导电的纤维基体制作成导电织线,导电金属液可以为银浆等液体。第二种:将纺丝液和导电金属液体混合成原料,然后利用该混合的原料加工成导电织线。第三种:导电织线外周涂覆导电金属层形成。第四种:将制作好的织线浸泡于导电金属液体内形成导电织线,导电金属液可以为银浆等液体。
导电编织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形成:
第一种:纤维基体浸泡于导电金属液体内形成导电的纤维基体,再将导电的纤维基体制作成导电编织带;第二种:将制作好的编织带浸泡于导电金属液体内形成导电编织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电件40可以构造为导线,导线上可以设置有多个电刺激件21和/或多个激光按摩件30和/或电刺激件21以及激光按摩件30。其中,电刺激件21和激光按摩件30均可以与导电件40电连接,一条导电件40上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电刺激件21和至少一个激光按摩件30,一条导电件40上的电刺激件21和激光按摩件30可以构成一组按摩件,由于导线条数越多,腰部按摩仪100的生产成本越高,这样设置能够实现一条导线可以同时为至少一个电刺激件21和至少一个激光按摩件30供电的技术效果,可以避免导线条数过多,从而可以降低腰部按摩仪100的生产成本降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导线可以设置为多条,多条导线中的至少部分延伸方向不同,例如:如果导线设置为两条,两条导线延伸方向不同,如果导线设置为三条,三条导线中的至少两条导线延伸方向不同。如图3所示,多条导线中的部分导线在柔性承载体的上下方向延伸设置,多条导线中的部分导线在柔性承载体的左右方向延伸设置,这样设置能够使多条导线相互分隔开,可以在相邻的两组按摩件之间形成功能区2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承载体上可以设置有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沿柔性承载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在柔性电路板长度方向的一侧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电刺激件组20,每个电刺激件组20中的多个电刺激件21通过一个导线串联后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电刺激件组20及对应的两个导线之间形成安装区域,激光按摩件30排布于安装区域内。其中,相邻的两个电刺激件组20的导线之间围成安装区域(例如,可以为功能区22),安装区域用来安装激光按摩件30,如此设置可以在柔性承载体上限定出多个功能区22。
进一步地,位于柔性电路板一侧的相邻两个电刺激件组20,其中一个电刺激件组20的导线往该电刺激件组20的上方延伸后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另一个电刺激件组20的导线往该电刺激件组20的下方延伸后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从而可以使相邻的两个电刺激件组20及对应的两个导线之间形成安装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激光按摩件30可以设置为多个,激光按摩件30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每个安装区域内至少安装有一个激光按摩件30,也可以理解为,每个功能区22内至少安装有一个激光按摩件30,如此设置能够保证每个功能区22内均设有激光按摩件30,可以提升柔性承载体上空间利用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承载体上还可以设置有体脂检测件60和/或激光和/或震动和/或发热类型的按摩件,相邻的按摩件之间可以间隔开设置,从而可以保证腰部按摩仪100的柔性,进而便于将腰部按摩仪100佩戴在用户身上。其中,体脂检测件60用于检测用户体脂。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承载体上可以设置有导电板80,导电板80与导电件40连接,导电板80上可以设置有接电点70,接电点70适于与电源连接,电源的电能通过接电点70传输至导电板80,然后导电板80将电能传输至导电件4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刺激件21的直径可以设置为5-30mm,接触部211的表面积为50mm2-300mm2,其中,电刺激件21的直径尺寸如果太大会影响柔性承载体的柔性,接触部211的表面积尺寸如果太小电刺激的时候容易产生刺痛,由此,这样设置能够使电刺激件21的直径尺寸以及接触部211的表面积尺寸适宜,电刺激的时候可以降低刺痛感,也可以保证柔性承载体的柔性。
进一步地,接触部211凸出柔性承载体的高度可以设置为3-10mm,其中,如果接触部211凸出柔性承载体的高度过高,只有接触部211的局部区域与用户接触,接触部211与用户接触面积小,如果接触部211凸出柔性承载体的高度过小,接触部211不容易凸出柔性承载体,接触部211与用户接触面积小,因此,如此设置可以使接触部211凸出柔性承载体的高度尺寸适宜,可以保证接触部211与用户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0)

1.一种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承载体,所述柔性承载体适于穿戴在人体上;
多个电刺激件,所述多个电刺激件设置在所述柔性承载体上,每个所述电刺激件包括用于与被按摩部位接触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柔性承载体的一侧;
激光按摩件,所述激光按摩件设置在所述柔性承载体上,所述激光按摩件具有激光主体,所述激光主体内安装有激光单元,所述激光主体与所述接触部均凸起于所述柔性承载体的同一侧,所述激光主体背向所述柔性承载体的一侧设有出光部,所述出光部用于供所述激光单元的激光射出;至少两个所述电刺激件的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激光按摩件的所述激光主体的周围,并且,所述激光主体与所述至少两个电刺激件的最小间距为5mm~3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刺激件在所述柔性承载体上分布成至少两个电刺激件组,每个所述电刺激件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电刺激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电刺激件组沿所述柔性承载体的长度方向间隔,每个所述电刺激件组包括两个以上的所述电刺激件,每个所述电刺激件组的两个以上的所述电刺激件在所述柔性承载体的宽度方向上错开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刺激件组包括多个所述电刺激件,多个所述电刺激件的接触部环绕所述激光按摩件的激光主体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按摩件的所述激光主体的高度小于至少一个相邻的所述电刺激件的所述接触部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按摩件的所述激光主体的高度小于相邻所有电刺激件的所述接触部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按摩件的所述激光主体与相邻的所述电刺激件的接触部的最大高度差不超过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件构造为柔性材质且设置在所述柔性承载体上以传递电能,所述导电件与所述腰部按摩仪的主机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刺激件还包括:底座和连接部,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底座分别设置在所述柔性承载体的彼此正对的两侧,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接触部相连,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导电件直接或者间接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接触部压紧所述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底座接触电连接,所述接触部、所述底座、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导电件均为导电材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所述底座、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导电件均为金属件。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柔性承载体以使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接触部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导电件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导电件的至少部分且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导电件相连。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底座配合以使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底座压紧在所述柔性承载体上。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接触部配合以使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底座压紧在所述柔性承载体上。
17.根据权利要求9-16中任一项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形成在所述接触部上,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构造为穿刺部,所述穿刺部穿过所述柔性承载体且与所述底座相连。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部构造为板状结构,并且所述穿刺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为尖端结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穿刺部穿过所述柔性承载体后弯折以收容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构造为环形,且所述底座的外周沿向内弯折以限定出所述容纳空间。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
本体部;
翻边部,所述翻边部的内侧设置在所述本体部的外周沿且所述翻边部的外侧朝向内部弯折以限定出所述容纳空间。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部的外周缘与所述翻边部的内周沿或所述本体部之间间隔开以形成供所述穿刺部穿过的间隙,所述间隙连通于所述容纳空间。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部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穿刺部沿所述接触部的周向上间隔设置。
2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按摩件还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激光主体分别设置在所述柔性承载体彼此正对的两侧;
电连接结构,所述电连接结构分别与所述激光单元和所述导电件相连。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与所述导电件位于所述柔性承载体的同一侧,所述电连接结构穿设所述柔性承载体以与所述导电件相连。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导电件相连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电连接结构相连。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过孔和容纳孔,所述电连接结构穿过所述过孔且所述电连接结构的自由端弯折以收容在所述容纳孔内。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主体与所述基座配合以分别压紧在所述柔性承载体的彼此正对的两个侧面。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主体与所述基座卡接配合。
30.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单元包括:激光头以及与所述激光头电连接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连接结构相连。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主体还包括:罩设所述激光头的面罩,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面罩通过灌胶的方式固定以将所述激光头密封在所述面罩内。
3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构造为导电织线,所述导电织线通过编织或者缝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柔性承载体上。
3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包括柔性基膜和固定在所述柔性基膜一侧的导电编织带,所述柔性基膜固定在柔性承载体上。
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承载体上设置有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沿所述柔性承载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在所述柔性电路板长度方向的一侧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电刺激件组,每个所述电刺激件组中的多个所述电刺激件通过一个导线串联后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电刺激件组及对应的两个所述导线之间形成安装区域,所述激光按摩件排布于所述安装区域内。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一侧的相邻两个所述电刺激件组,其中一个所述电刺激件组的导线往该所述电刺激件组的上方延伸后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另一个所述电刺激件组的导线往该所述电刺激件组的下方延伸后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电刺激件组及对应的两个所述导线之间形成所述安装区域。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按摩件为多个,所述激光按摩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每个所述安装区域内至少安装有一个所述激光按摩件。
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承载体构造为布料层。
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承载体构造为衣服的物料层。
4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腰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承载体包括:佩戴基体和安装基体,所述电刺激件、所述激光按摩件和所述导电件均设置在所述安装基体上,所述安装基体固定在所述佩戴基体。
CN202120673898.4U 2021-03-31 2021-03-31 腰部按摩仪 Active CN215841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3898.4U CN215841218U (zh) 2021-03-31 2021-03-31 腰部按摩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3898.4U CN215841218U (zh) 2021-03-31 2021-03-31 腰部按摩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41218U true CN215841218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18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73898.4U Active CN215841218U (zh) 2021-03-31 2021-03-31 腰部按摩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412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97255B2 (en) Biosensing garment
US10835736B2 (en) EMS exercise device, EMS electrode, EMS garment, EMS stimulus generating unit, EMS signal cable, and EMS undergarment for an EMS exercise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EMS exercise device
KR20140008971A (ko) 단추형 전기 및 통신용 커넥터
WO2016142873A1 (en) Garment, in particular for electrostimulatio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garment
KR20140005669A (ko) 단추형 전기 및 통신용 커넥터
CN110831495A (zh) 生理信息测量用服装
CN215841218U (zh) 腰部按摩仪
JP2019068901A (ja) 生体電極、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衣類
CN215841216U (zh) 腰部按摩仪
CN115137977A (zh) 腰部按摩仪
CN110353331A (zh) 一体式心电信号监测及电刺激理疗服装
KR20160131429A (ko) 전기자극용 도전성패드
CN216986075U (zh) 腰部按摩设备
KR20160110797A (ko) 면상 발열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5653430U (zh) 一种可穿戴按摩设备
CN113576057A (zh) 多功能服装和多功能服装的制备方法
CN215841217U (zh) 可穿戴按摩设备
CN216319542U (zh) 可穿戴按摩设备
CN115137979A (zh) 一种可穿戴按摩设备
CN218607743U (zh) 腰带
JP2000314002A (ja) 下着電極
CN217339791U (zh) 可按摩腰腹的按摩装置
JP3104124U (ja) 低周波治療器
CN115137632A (zh) 可穿戴按摩设备
CN115137972A (zh) 可穿戴按摩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uture wear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