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40972U - 一种便携式呼吸训练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呼吸训练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40972U
CN215840972U CN202121420132.1U CN202121420132U CN215840972U CN 215840972 U CN215840972 U CN 215840972U CN 202121420132 U CN202121420132 U CN 202121420132U CN 215840972 U CN215840972 U CN 215840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ing
component
breathing
subassembly
exh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2013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142013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40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40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40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携式呼吸训练雾化装置,包括呼气训练组件、吸气训练组件、雾化器,所述呼气训练组件与吸气训练组件连通,所述吸气训练组件与雾化器连通,所述呼气训练组件的外侧设置有呼吸口,呼吸口与呼气训练组件连通,所述呼气训练组件上开设有排气口。本实用新型既可以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还可以对使用者进行呼吸训练,且携带方便,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呼吸训练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呼吸训练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大气污染的加重和人群结构的老龄化,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逐年递增,成为影响全国居民公共健康的重大问题。呼吸系统疾病容易导致人体呼吸困难,从而导致缺氧,诱发心脑方面的疾病。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会导致不同的呼吸困难,由呼吸器官病变所导致的呼吸困难表现为三种形式:喉部和气管狭窄导致的吸气性呼吸困难、支气管哮喘和阻塞性肺病导致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肺炎肺纤维化和气胸等疾病导致的混合性呼吸困难。
为了解决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人体呼吸困难,一方面是进行积极治疗,另一方面是在治疗的过程中进行呼吸训练,提高吸气时的横膈膜与外肋间肌、呼气时内肋间肌与腹肌以及其他一些辅助肌肉的肌肉力量,尽可能恢复有效的腹式呼吸,提高呼吸容量,改善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排放,从而改善呼吸困难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另外,对于一些难以治愈的肺部疾病和老年人的呼吸系统器官老化导致的呼吸困难,也可以通过呼吸训练,增强肺部的呼吸容量,提高心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目前在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时,常会用到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雾化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但是目前暂时还没有可以用于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便携式呼吸训练雾化装置,既可以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还可以对使用者进行呼吸训练,且携带方便,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一种便携式呼吸训练雾化装置,包括呼气训练组件、吸气训练组件、雾化器,所述呼气训练组件与吸气训练组件连通,所述吸气训练组件与雾化器连通,所述呼气训练组件的外侧设置有呼吸口,呼吸口与呼气训练组件连通,所述呼气训练组件上开设有排气口。
优选的,所述呼气训练组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呼吸阀机构,呼吸口与排气口通过第一呼吸阀机构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呼吸阀机构包括调节组件A、弹性组件A、限位组件A、活塞组件A,限位组件A与呼气训练组件的内壁固连,限位组件A将呼气训练组件的内部腔体分割成第一呼气腔、第二呼气腔,所述调节组件A与第一呼气腔的侧壁螺纹连接,弹性组件A的一端与调节组件A连接,弹性组件A的另一端与活塞组件A连接,活塞组件A位于第一呼气腔内,所述排气口与第一呼气腔连通,所述呼吸口与第二呼气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A呈环状,所述活塞组件A的直径大于限位组件A的内圈直径,活塞组件A的直径小于限位组件A的外圈直径。
优选的,所述吸气训练组件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呼吸阀机构,呼气训练组件与雾化器通过第二呼吸阀机构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呼吸阀机构包括调节组件B、弹性组件B、限位组件B、活塞组件B,限位组件B与吸气训练组件的内壁固连,限位组件B将吸气训练组件的内部腔体分割成第一吸气腔、第二吸气腔,所述调节组件B与第一吸气腔的侧壁螺纹连接,弹性组件B的一端与调节组件B连接,弹性组件B的另一端与活塞组件B连接,活塞组件B位于第二吸气腔内,所述雾化器与第一吸气腔连通,所述呼气训练组件与第二吸气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B呈环状,所述活塞组件B的直径大于限位组件B的内圈直径,活塞组件B的直径小于限位组件B的外圈直径。
优选的,所述排气口处设置有滤嘴。
优选的,所述雾化器的侧壁外侧设置有手持槽,手持槽与人体握持时的手型对应。
优选的,所述呼吸口设置有呼吸面罩,呼吸面罩与呼吸口可拆卸连接。
相比现有的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提高吸气时的横膈膜与外肋间肌、呼气时内肋间肌与腹肌以及其他一些辅助肌肉的肌肉力量,尽可能恢复有效的腹式呼吸,提高呼吸容量,改善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排放;
2、本实用新型既可以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还可以对使用者进行呼吸训练;
3、本实用新型轻巧便携,适应性更强,有利与患者快速康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1-呼气训练组件、2-吸气训练组件、3-雾化器、4-调节组件A、5-调节组件B、6-呼吸口、7-滤嘴、8-弹性组件A、9-限位组件A、10-活塞组件A、11-弹性组件B、12-限位组件B、13-活塞组件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一种便携式呼吸训练雾化装置,包括呼气训练组件1、吸气训练组件2、雾化器3,所述呼气训练组件1与吸气训练组件2连通,所述吸气训练组件2与雾化器3连通,所述呼气训练组件1的外侧设置有呼吸口6,呼吸口6与呼气训练组件1连通,所述呼气训练组件1上开设有排气口。
呼气训练组件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呼吸阀机构,呼吸口6与排气口通过第一呼吸阀机构连通。
第一呼吸阀机构包括调节组件A4、弹性组件A8、限位组件A9、活塞组件A10,限位组件A9与呼气训练组件1的内壁固连,限位组件A9将呼气训练组件1的内部腔体分割成第一呼气腔、第二呼气腔,所述调节组件A4与第一呼气腔的侧壁螺纹连接,通过旋转调节组件A4可以调节弹性组件A8的松紧程度,以此来增减弹性组件A8对活塞组件A10的压力,弹性组件A8的一端与调节组件A4连接,弹性组件A4的另一端与活塞组件A10连接,活塞组件A10位于第一呼气腔内,初始状态下活塞组件A10受弹性组件A8的作用与限位组件A9紧密贴合,所述排气口与第一呼气腔连通,所述呼吸口6与第二呼气腔连通,当使用者通过呼吸口6向呼气训练组件1内呼气时,气体首先进入第二呼气腔,当气体对活塞组件A10的压力大于弹性组件A8对活塞组件A10的压力时,活塞组件A10向第一呼气腔一侧运动,气流最终从排气口处排出。
限位组件A9呈环状,所述活塞组件A10的直径大于限位组件A9的内圈直径,活塞组件A10的直径小于限位组件A9的外圈直径,保证当活塞组件A10与限位组件A9分离时产生缝隙,气体可从缝隙经过。
吸气训练组件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呼吸阀机构,呼气训练组件1与雾化器3通过第二呼吸阀机构连通。
第二呼吸阀机构包括调节组件B5、弹性组件B11、限位组件B12、活塞组件B13,限位组件B12与吸气训练组件2的内壁固连,限位组件B12将吸气训练组件2的内部腔体分割成第一吸气腔、第二吸气腔,所述调节组件B5与第一吸气腔的侧壁螺纹连接,此处的调节组件B5的调节原理与调节组件A4的原理相同,弹性组件B11的一端与调节组件B5连接,弹性组件B11的另一端与活塞组件B13连接,活塞组件B13位于第二吸气腔内,所述雾化器3与第一吸气腔连通,所述呼气训练组件1与第二吸气腔连通,当使用者通过呼吸口6进行吸气时,装置内部呈负压状态,活塞组件A10具有向第二呼气腔一侧运动的趋势,而限位组件A9限制活塞组件A10向第二呼气腔一侧运动,当装置内部负压大于弹性组件B11对活塞组件B13的拉力时,活塞组件B13向第二吸气腔一侧运动,雾化器3内的气体经第一吸气腔再经活塞组件B13与限位组件B11之间形成的缝隙进入第二吸气腔,最终吸入使用者体内。
限位组件B12呈环状,所述活塞组件B13的直径大于限位组件B12的内圈直径,活塞组件B13的直径小于限位组件B12的外圈直径,保证当活塞组件B13与限位组件B11分离时产生缝隙,气体可从缝隙经过。
排气口处设置有滤嘴7,有些患者呼出的气体可能会携带病菌或感染源,通过滤嘴7可对呼出的气体进行消毒过滤处理,防止污染。
雾化器3的侧壁外侧设置有手持槽,手持槽与人体握持时的手型对应,方便使用者握持。
呼吸口6设置有呼吸面罩,呼吸面罩与呼吸口6可拆卸连接,可根据使用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是采用呼吸面罩式的呼吸方式还是直接插入嘴中进行呼吸的方式,呼吸面罩式的呼吸方式比较适合儿童,成人一般采用直插式的呼吸方式。
操作流程:
使用时使用者将嘴对准呼吸口6进行呼气和吸气。当使用者呼气时,呼出的气体会经呼吸口6进入第二呼气腔和第二吸气腔,由于第二吸气腔内的活塞组件B13受到限位组件B12的限制,所以在呼气时活塞组件B13会一直保持与限位组件B12紧密贴合的状态,当呼出的气体对活塞组件A10的压力小于弹性组件A8对活塞组件A10的压力时,活塞组件A10会保持初始状态,即与限位组件A9紧密贴合,当呼出的气体对活塞组件A10的压力大于弹性组件A8对活塞组件A10的压力时,活塞组件A10向第一呼气腔一侧运动,气体经过活塞组件A10与限位组件A9之间形成的缝隙进入第一呼气腔,再经排气口排出,从而达到训练使用者的内肋间肌与腹肌以及其他一些辅助肌肉的肌肉力量;当使用者吸气时,装置内部呈负压状态,活塞组件A10具有向第二呼气腔一侧运动的趋势,而限位组件A9限制活塞组件A10向第二呼气腔一侧运动,所以在吸气时活塞组件A10会一直保持与限位组件A9紧密贴合的状态,当装置内的负压小于弹性组件B11对活塞组件B13的拉力时,活塞组件B13会保持初始状态,即与限位组件B12紧密贴合,当装置内部负压大于弹性组件B11对活塞组件B13的拉力时,活塞组件B13向第二吸气腔一侧运动,雾化器3内的气体经第一吸气腔再经活塞组件B13与限位组件B11之间形成的缝隙进入第二吸气腔,最终吸入使用者体内,从而达到训练使用者的横膈膜与外肋间肌。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呼吸训练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呼气训练组件(1)、吸气训练组件(2)、雾化器(3),所述呼气训练组件(1)与吸气训练组件(2)连通,所述吸气训练组件(2)与雾化器(3)连通,所述呼气训练组件(1)的外侧设置有呼吸口(6),呼吸口(6)与呼气训练组件(1)连通,所述呼气训练组件(1)上开设有排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呼吸训练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气训练组件(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呼吸阀机构,呼吸口(6)与排气口通过第一呼吸阀机构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呼吸训练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呼吸阀机构包括调节组件A(4)、弹性组件A(8)、限位组件A(9)、活塞组件A(10),限位组件A(9)与呼气训练组件(1)的内壁固连,限位组件A(9)将呼气训练组件(1)的内部腔体分割成第一呼气腔、第二呼气腔,所述调节组件A(4)与第一呼气腔的侧壁螺纹连接,弹性组件A(8)的一端与调节组件A(4)连接,弹性组件A(8)的另一端与活塞组件A(10)连接,活塞组件A(10)位于第一呼气腔内,所述排气口与第一呼气腔连通,所述呼吸口(6)与第二呼气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呼吸训练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A(9)呈环状,所述活塞组件A(10)的直径大于限位组件A(9)的内圈直径,活塞组件A(10)的直径小于限位组件A(9)的外圈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呼吸训练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训练组件(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呼吸阀机构,呼气训练组件(1) 与雾化器(3)通过第二呼吸阀机构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呼吸训练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呼吸阀机构包括调节组件B(5)、弹性组件B(11)、限位组件B(12)、活塞组件B(13),限位组件B(12)与吸气训练组件(2)的内壁固连,限位组件B(12)将吸气训练组件(2)的内部腔体分割成第一吸气腔、第二吸气腔,所述调节组件B(5)与第一吸气腔的侧壁螺纹连接,弹性组件B(11)的一端与调节组件B(5)连接,弹性组件B(11)的另一端与活塞组件B(13)连接,活塞组件B(13)位于第二吸气腔内,所述雾化器(3)与第一吸气腔连通,所述呼气训练组件(1)与第二吸气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呼吸训练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B(12)呈环状,所述活塞组件B(13)的直径大于限位组件B(12)的内圈直径,活塞组件B(13)的直径小于限位组件B(12)的外圈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呼吸训练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处设置有滤嘴(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呼吸训练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3)的侧壁外侧设置有手持槽,手持槽与人体握持时的手型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呼吸训练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口(6)设置有呼吸面罩,呼吸面罩与呼吸口(6)可拆卸连接。
CN202121420132.1U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便携式呼吸训练雾化装置 Active CN215840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20132.1U CN215840972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便携式呼吸训练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20132.1U CN215840972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便携式呼吸训练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40972U true CN215840972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34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20132.1U Active CN215840972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便携式呼吸训练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409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27809A (en) "Peeper" performance hand held nebuilizer attachment with adjustability of expiratory pressures and expiratory restriction
US6609515B2 (en) Sealed backpressure attachment device for nebulizer
EA005171B1 (ru) Изолируемое дыха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противодавлением
SE462367B (sv) Andningsventil avsedd att anvaendas som talventil
CN111658923A (zh) 一种可辅助排痰、发音和评估的智能呼吸康复装置
CN111214735A (zh) 一种雾化器储雾罐
CN212395549U (zh) 一种护理用雾化吸入器
CN215840972U (zh) 一种便携式呼吸训练雾化装置
CN213131372U (zh) 一种新型雾化器面罩
CN212235549U (zh) 一种可辅助排痰、发音和评估的智能呼吸康复装置
JP3860332B2 (ja) 人工呼吸器
JP3860327B2 (ja) 人工呼吸器
CN208809240U (zh) 一种节约药量的药物雾化器
JP4152010B2 (ja) 間歇的陽圧式呼吸補助装置
JPH0211048Y2 (zh)
CN217772950U (zh) 一种颈部气管套管加湿器
CN217886706U (zh) 一种集成式网筛雾化器
CN212308593U (zh) 一种雾化器储雾罐
JP3860330B2 (ja) 人工呼吸器
CN212994534U (zh) 一种吸气与呼气分离的新型口罩
CN215608463U (zh) 一种医用面罩
CN214485246U (zh) 一种具有双通道t型管的药物射流雾化吸入装置
CN219185378U (zh) 一种呼吸训练器
CN2117172U (zh) 超声波雾化器的呼吸面罩
CN220424304U (zh) 一种高效口鼻气雾剂给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