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40903U - 防针刺装置、无损伤针及输液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针刺装置、无损伤针及输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40903U
CN215840903U CN202121406636.8U CN202121406636U CN215840903U CN 215840903 U CN215840903 U CN 215840903U CN 202121406636 U CN202121406636 U CN 202121406636U CN 215840903 U CN215840903 U CN 2158409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accommodating cavity
cover structure
end cover
preven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0663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文菁
熊文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eichu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eichu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eichu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eichu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0663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409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409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409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物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针刺装置、无损伤针及输液装置,包括:端盖结构,套设在出液口处折弯的针上并可拆卸地安装在用于固定针的固定座上;端盖结构具有容纳腔,端盖结构上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设置的针孔;端盖结构适于沿针的外壁从靠近固定座的一端滑动至远离固定座的另一端,以使针尖穿过针孔并限位在容纳腔内;针孔的半径大于等于针的半径,且小于出液口的端面与针的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容纳腔的半径大于针孔的半径,且大于等于出液口的端面与针的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使针尖稳定的固定在容纳腔内,同时由于减少了挡板与复位弹簧的安装,简化了端盖结构的设置,降低总体成本。

Description

防针刺装置、无损伤针及输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物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针刺装置、无损伤针及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无损伤针一般用于医用输液中,与植入式给药装置(例如输液港)配合使用,通过无损伤针和植入式给药装置将药液输入患者身体,以对患者进行治疗。无损伤针在使用完后,由于针尖锐利且裸露,容易刺伤医护或其他人员,另外,使用过的无损伤针应避免被二次使用,需对无损伤针进行特别处理。
底座和具有容纳空间的端盖结构,针固定在底座上,使用前,端盖结构套设在针上并可拆卸地固定在底座上。使用后,将端盖结构沿着针的外壁滑移至针尖处,以使针尖进入到端盖结构的容纳空间中,端盖结构内设置挡板,在针尖进入收纳空间后,挡板通过复位弹簧的推动将端盖结构上供针尖通过的通孔遮挡住,使针尖在受外力作用时无法从端盖结构的通孔中再次穿出,以实现将针尖封存,避免刺伤人员以及防止被二次利用的效果。
但无损伤针体积小,因此对应的端盖结构体积小,在端盖结构有限的体积内部再设置挡板和复位弹簧以及与两者配合的限位结构等,使得无损伤针端盖结构整体结构复杂,制造及装配难度大,带来的总体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防针刺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防针刺装置,包括:
端盖结构,套设在出液口处折弯的针上并可拆卸地安装在用于固定针的固定座上;
所述端盖结构具有容纳腔,所述端盖结构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设置的针孔;所述端盖结构适于沿所述针的外壁从靠近所述固定座的一端滑动至远离所述固定座的另一端,以使针尖穿过所述针孔并限位在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针孔的半径大于等于所述针的半径,且小于所述出液口的端面与所述针的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所述容纳腔的半径大于所述针孔的半径,且大于等于所述出液口的端面与所述针的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
优选地,所述容纳腔的壁面适于与所述出液口的端面抵接。
优选地,所述端盖结构包括:底座,其上开设所述针孔;限位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限位座上开设所述容纳腔;背向所述针孔的所述限位座上开设连通所述容纳腔的限位通道。
优选地,所述限位通道的长度大于位于所述出液口处的折弯段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卡接柱,所述限位座与所述卡接柱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卡接柱内壁面和所述限位座外壁面中的一个设置有卡位凸起,另一个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位凸起卡接在卡接槽内。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导向块,适于嵌设在所述固定座的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针孔的内壁面与所述容纳腔的壁面在所述针孔的轴线所在的任一平面上的正投影相接或部分重叠。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无损伤针,包括上述的防针刺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输液装置,包括上述的无损伤针,软管,与针连通;锁紧接头,与所述软管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止流阀,设置在所述软管上;导管座,套设在所述软管的一端,且连通所述锁紧接头和所述软管。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针刺装置,端盖结构脱离固定座,从而在针上滑动使针尖进入容纳腔,由于针孔的半径小于出液口的端面与针的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容纳腔的半径大于等于出液口的端面与针的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进而使针尖稳定的固定在容纳腔内,同时由于减少了挡板与复位弹簧的安装,简化了端盖结构的设置,降低总体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输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防针刺装置中端盖结构固定在固定座上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防针刺装置中针尖限位在容纳腔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防针刺装置中端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无损伤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无损伤针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导管座、锁紧接头和胶垫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针刺装置,如图2-图4所示,包括具有容纳腔 3011的端盖结构,端盖结构套设在出液口处折弯的针40上,且可拆卸地安装在用于固定针40的固定座10上。端盖结构上开设有与容纳腔3011连通设置的针孔203,端盖结构可沿针40的外壁从靠近固定座10的一端滑动至远离固定座10的另一端,从而使针尖穿过针孔203并限位在容纳腔3011 内。图2所示的端盖结构固定在固定座10上,图3所示的端盖结构脱离固定座10的限制,从而将针40的针尖限制在容纳腔3011内。
针40包括直筒段401和折弯段402,折弯段402与直筒段401之间具有折弯部,折弯部的存在使得折弯段402的切口可以保持竖直状态,以方便折弯段402(针尖)与植入式给药装置(如输液港)的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折弯部402的切口也可以不为竖直状态。
为方便针40在端盖结构上顺利滑动,针孔203的半径大于等于针40 的半径,容纳腔3011的半径大于针孔203的半径,针孔203的半径小于出液口(折弯段402的切口)的端面与针40的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容纳腔 3011的半径大于等于出液口(折弯段402的切口)的端面与针40的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其中,针40的轴线指直筒段401的轴线。
在折弯段402的切口为竖直状态时,出液口的端面与针40的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相等,且出液口的端面可与容纳腔3011的壁面抵接,从而限制针40在一个方向的摆动,使得针40的针尖能够稳定限制在容纳腔3011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端盖结构脱离固定座10,从而在针40上滑动使针尖进入容纳腔3011,由于针孔203的半径小于出液口的端面与针40的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容纳腔3011的半径大于等于出液口的端面与针40的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进而使针尖稳定的固定在容纳腔内,同时由于减少了挡板与复位弹簧的安装,简化了端盖结构的设置,降低总体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腔3011的半径小于或等于出液口(折弯段402 的切口)的端面与针40的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此时针40的针尖抵接在容纳腔的壁面上,可对针40进行限位,防止针40的摆动导致针40脱离容纳腔3011。
如图2-图4所示,端盖结构包括底座20和限位座30,针孔203开设在底座20上、容纳腔3011开设在限位座30上,限位座30固定在底座20 上。背向针孔203的限位座30上开设有连通容纳腔3011的限位通道3012,限位通道3012和容纳腔3011组成限位区301,共同对针尖进行限位。
限位通道3012的半径略大于或等于直筒段401的半径,且限位通道 3012、容纳腔3011和针孔203同轴。限位通道3012的长度大于位于出液口处的折弯段的长度,即限位通道3012的长度大于折弯段402的长度,进而防止针40轻易从容纳腔3011内脱出。
如图4所示,限位通道3012和容纳腔3011之间设置有过渡通道3013,过渡通道3013的半径自容纳腔3011向限位通道3012逐渐变小,如过渡通道3013的横截面可以为等腰梯形。过渡通道3013的设置,可使针40顺利插入到限位座30内。
底座20上设置有卡接柱204,卡接柱具有内腔且与针孔203连通。限位座30与卡接柱204过盈配合,从而将限位座30可拆卸地设置在底座20 上。在本实施例中,卡接柱204的内壁面设置有卡接槽,限位座30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卡位凸起302,在限位座30与卡接柱204配合时,卡位凸起302 卡接在卡接槽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接柱204的内壁面设置卡位凸起,限位座30的外壁面设置卡接槽。或者限位座30还可通过销钉、螺纹配合等方式固定在底座20上。
底座20上设置有导向块202,固定座10与导向块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槽107,导向块202嵌设并固定在卡槽107内。导向块202不仅能够为端盖结构提供固定作用,还能在安装时提供安装明确的方位。
针孔203的内壁面与容纳腔3011的壁面在针孔的轴线所在的任一平面上的正投影相接或者部分重叠。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针孔203 的内壁面与容纳腔3011的壁面在针孔的轴线所在的任一平面上的正投影相接。当针孔203的内壁面与容纳腔3011的壁面在针孔的轴线所在的任一平面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时,针尖位于容纳腔3011内时会限位于重叠部分之间,使针40能加难以脱离容纳腔301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损伤针,包括实施例1所提供的防针刺装置。
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座10的一端设置有容置工位102,端盖结构位于容置工位102内。固定座10内开设有第一流道104和第二流道105,第一流道104与第二流道105、容置工位102均连通,针40固定在第一流道104中,并与第一流道104连通。
容置工位102与第一流道104之间还连通设置有过渡流道106,过渡流道106呈锥形,过渡流道106的设置能够使针40的安装提供便利。容置工位102与过渡流道106之间具有台阶面103,端盖结构固定在固定座10上时,限位座30可抵接在台阶面103上。
如图5和图6所示,底座20上设置有卡扣至少两个卡扣201,至少两个卡扣201相对设置,底座20上的卡扣201与固定座10卡接,从而将底座20可拆卸地固定在固定座10上,配合导向块202可准确、快速的固定。固定座10的外壁面上设置有防滑凸起101,便于操作者的使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液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实施例2中提供的无损伤针,还包括软管50和锁紧接头503,软管50固定在第二流道 105上,且软管50连通第二流道105进而与针40连通。锁紧接头503设置在软管50的一端且与软管50连通,锁紧接头503用于与药液瓶(未示出) 固定连接,使得药液能够顺利流入目标体内。
如图7所示,还包括止血阀501和导管座502,止血阀501设置软管 50上,止血阀501用于断开或连通软管的流通。导管座502设置在软管上与第二流道105相对的一端,导管座502连通锁紧接头503,锁紧接头503 内还设置有脚垫504。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防针刺装置,包括:
端盖结构,套设在出液口处折弯的针(40)上并可拆卸地安装在用于固定针(40)的固定座(10)上;
所述端盖结构具有容纳腔(3011),所述端盖结构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设置的针孔(203);所述端盖结构适于沿所述针(40)的外壁从靠近所述固定座(10)的一端滑动至远离所述固定座(10)的另一端,以使针尖穿过所述针孔(203)并限位在所述容纳腔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孔(203)的半径大于等于所述针(40)的半径,且小于所述出液口的端面与所述针(40)的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所述容纳腔(3011)的半径大于所述针孔(203)的半径,且大于等于所述出液口的端面与所述针(40)的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3011)的壁面适于与所述出液口的端面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结构包括:
底座(20),其上开设所述针孔(203);
限位座(30),固定在所述底座(20)上,所述限位座(30)上开设所述容纳腔(3011);背向所述针孔(203)的所述限位座(30)上开设连通所述容纳腔(3011)的限位通道(30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通道(3012)的长度大于位于所述出液口处的折弯段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上设置有卡接柱(204),所述限位座(30)与所述卡接柱(204)过盈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柱(204)内壁面和所述限位座(30)外壁面中的一个设置有卡位凸起(302),另一个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位凸起(302)卡接在卡接槽内。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上设置有导向块(202),适于嵌设在所述固定座(10)的卡槽(107)内。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孔(203)的内壁面与所述容纳腔(3011)的壁面在所述针孔的轴线所在的任一平面上的正投影相接或部分重叠。
9.一种无损伤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针刺装置。
10.一种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损伤针,
软管(50),与针(40)连通;
锁紧接头(503),与所述软管(50)连通;
止流阀(501),设置在所述软管(50)上;
导管座(502),套设在所述软管(50)的一端,且连通所述锁紧接头(503)和所述软管(50)。
CN202121406636.8U 2021-06-23 2021-06-23 防针刺装置、无损伤针及输液装置 Active CN2158409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06636.8U CN215840903U (zh) 2021-06-23 2021-06-23 防针刺装置、无损伤针及输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06636.8U CN215840903U (zh) 2021-06-23 2021-06-23 防针刺装置、无损伤针及输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40903U true CN215840903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35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06636.8U Active CN215840903U (zh) 2021-06-23 2021-06-23 防针刺装置、无损伤针及输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409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23791B2 (en) Infusion device having offset flow path
US6962577B2 (en) Implantable hemodialysis access device
US7303543B1 (en) Medication infusion set
US5607393A (en) Implantable access devices
ES2211960T3 (es) Conjunto de tuberias de sangre para dialisis.
US8926591B2 (en) Implantable vascular access
US6500155B2 (en) Safety angled indwelling needle and a protective shield for a safety angled indwelling needle
EP2598189B1 (en) Blunt needle safety drug delivery system
RU2750834C2 (ru)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JP6147738B2 (ja) 薬剤注入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用の取付具
AU2001257388A1 (en) Implantable hemodialysis access device
JP2003520082A (ja) 隔膜を有する貯蔵器と共に使用する皮下注射セット
US20090069751A1 (en) Intravenous Delivery Systems
GB1573167A (en) Dual injection site
CN215840903U (zh) 防针刺装置、无损伤针及输液装置
CN115501422A (zh) 防针刺装置、无损伤针及输液装置
KR200493225Y1 (ko) 주사침 방향표시부가 형성된 주사기
EP3820560A1 (en) Neuraxial connector
CN114948085A (zh) 一种灌注导管及其用途
KR20160029497A (ko) 의료용 약물주입 여과기
JP7478169B2 (ja) 回転可能な注入装置
US20210068731A1 (en) Catheter system to facilitate blood collection and related methods
CN210301886U (zh) 一种静脉输液器
CN219127706U (zh) 一种输液装置
CN216366291U (zh) 一种涡流式植入式给药装置及输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