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37457U - 一种适用于雨伞的自动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雨伞的自动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37457U
CN215837457U CN202121887269.8U CN202121887269U CN215837457U CN 215837457 U CN215837457 U CN 215837457U CN 202121887269 U CN202121887269 U CN 202121887269U CN 215837457 U CN215837457 U CN 2158374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pring
block
plate
umbrel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872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航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8872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374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374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374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雨伞的自动开关装置,包括壳体以及滑动设置在壳体外壁上的滑块,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一个二号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分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左腔室、所述右腔室均与所述二号壳体相连通,所述滑块上设有一号定滑轮,所述滑块的内侧壁上还设有一个连接板,所述右腔室的底部设有发条传动装置,所述右腔室的顶部设有开关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只需先为发条上力,雨伞在剩下的使用过程中可自动完成开伞、收伞,而且还可以连续进行自动开伞、自动收伞,无需借用人力收伞,使用也更为方便,而且本装置还可有较好的推广性。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雨伞的自动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雨伞的自动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自动伞,要么就是可以自动打开,但需要用手收回来,要么就是可以自动打开,但是只能收一半儿,剩下还有半截杆儿需要用手收回来,所以只能算上半自动收伞,这样的话,如果经过小区的行人通道时,要先手动收伞,再次进行开伞,是必须手动收回来伞具开关后才能再开第二次开伞,这个过程中,需要手动收伞、开伞,较为麻烦,使用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雨伞的自动开关装置,其解决了伞具开关需手动进行关闭,伞具无法连续开启、关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雨伞的自动开关装置,包括壳体以及滑动设置在壳体外壁上的滑块,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一个二号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分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左腔室、所述右腔室均与所述二号壳体相连通,所述滑块上设有一号定滑轮,所述滑块的内侧壁上还设有一个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的自由端延伸入所述左腔室,所述左腔室的侧壁上还开设有一个条形的通槽,所述连接板滑动内设于所述通槽;
所述右腔室的底部设有发条传动装置,所述右腔室的顶部设有开关控制装置;
所述发条传动装置包括三号壳体和安装在三号壳体底部的发条装置,所述三号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一个开伞按钮、一个关伞按钮,所述发条装置的顶端设有一个与所述发条装置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一号齿柱,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一号横板、一号竖板,所述一号横板上转动设有一个三号齿柱,所述一号横板上还开设有一个二号通槽,所述二号通槽内活动设有一个二号齿柱,所述二号齿柱的底端与所述一号齿柱相啮合,所述二号齿柱的顶端设有一个与所述三号齿柱相啮合的一号传动齿轮,所述三号齿柱的顶端延伸出所述三号壳体,所述三号齿柱的外壁上套设有一个单齿齿轮,所述一号竖板的侧壁上垂直设有一个二号横板,所述一号竖板上转动设有一号转动轴,所述一号转动轴的一端设有一个与所述单齿齿轮相啮合的限位齿轮,所述一号转动轴的另一端设有一个斜齿齿轮,且所述斜齿齿轮位于所述二号横板的上方,所述二号横板的顶端设有一个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有一个横块,所述横块的前端设有一个与所述斜齿齿轮相啮合的T形拨片,所述横块的顶端还设有一个梯形的挡块,所述横块的末端延伸出所述三号壳体并与所述关伞按钮相连接;所述二号横板的上方竖直设有一个U形板,所述U形板的顶端与所述三号壳体的内侧顶壁固定连接,所述U形板内还转动设有一个细齿柱,所述细齿柱的顶端延伸出所述三号壳体,且在延伸端还设有一号齿轮,所述U形板靠近所述斜齿齿轮一侧的侧壁上穿设有一个细杆,所述细杆的一端设有一个圆形挡板,所述细杆的另一端设有一根粗杆,所述细杆的外部套设有一号复位弹簧,所述一号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圆形挡板、所述U形板的侧壁相连接;所述粗杆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细齿柱相啮合的齿条,所述粗杆的自由端延伸出所述三号壳体并与所述开伞按钮相连接;
所述三号壳体的上方设有一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端设有一个勾片,所述三号壳体的顶端转动设有一个五号齿柱,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一个四号通槽,所述四号通槽内活动设有一个四号齿柱,所述四号齿柱活动内置于所述四号通槽,所述三号齿柱的延伸端套设有一个与所述四号齿柱相啮合的二号齿轮,所述五号齿柱的顶端套设有一个与所述四号齿柱啮合传动的发条齿轮,所述三号齿柱的顶端还设有一个与所述勾片相对应的拨杆;
所述开关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右腔室顶部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一个限位通槽,所述限位通槽内活动设有一个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五号通槽,所述五号通槽的内侧壁上还设有一个弹性勾片,且所述弹性勾片的底端延伸出所述连接块,所述五号通槽内还活动设有一个与其相对应的锥形卡块,所述连接块的顶端还设有一个与所述锥形卡块相对应的连接挡块,所述连接块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插槽,所述限位块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与所述插槽相对应的插道,所述插道内活动设有一根与所述插槽相对应的插杆,所述插杆的末端通过一根连接线与所述一号齿轮相连接;
所述二号壳体的内顶壁上转动设有二号定滑轮、三号定滑轮,所述三号定滑轮的下方还设有一个定位管道,所述二号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一个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有一号连接线,所述一号连接线的自由端依次通过所述一号定滑轮、所述三号定滑轮、所述定位管道后与所述锥形卡块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二号连接线,所述二号连接线的自由端通过二号定滑轮与所述连接块相连接;
所述左腔室内设有一号弹簧,所述一号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所述左腔室的内底壁相连接,所述右腔室内设有二号弹簧,所述二号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块、所述三号壳体的顶壁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一号竖板上还设有一个用于防止所述斜齿齿轮倒转的棘轮。
优选地,所述T形拨片上设有一个二号复位弹簧,所述横块上还设有一个用于复位的三号复位弹簧。
优选地,所述插杆上还设有一个四号复位弹簧。
优选地,一号定滑轮上还设有一根三号连接线,所述三号连接线的自由端通过二号定滑轮与所述发条齿轮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粗杆的顶部还设有一个凸块;所述U形板内还滑动设有一个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一个条形通槽,所述条形通槽内设有一号定位杆,所述一号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U形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定位杆的另一端上设有一根弹簧,所述挡板的侧壁上设有二号定位杆,所述弹簧的自由端与所述二号定位杆相连接,所述挡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斜口,所述挡板上还设设有一个与所述凸块相对应的卡槽,所述挡板的底端设有一个与所述挡块相对应的二号斜口,所述挡板的底端还设有一个托块。
优选地,所述一号横板上还设有一号立板、一号连接弹簧,所述一号传动齿轮的顶端转动设有一号传动轴,所述一号立板的顶板通过所述一号连接弹簧与所述一号传动轴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限位板的底端设有一个二号立板、二号连接弹簧,所述四号齿柱的底端设有转动设有二号传动轴,所述二号立板的底端通过二号连接弹簧与所述四号齿柱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设计只需先为发条上力,雨伞在剩下的使用过程中可自动完成开伞、收伞,而且还可以连续进行自动开伞、自动收伞,无需借用人力收伞,使用也更为方便,而且本装置还可有较好的推广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雨伞的自动开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三号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三号壳体的顶端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开关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二号齿柱的使用示意图;
图6为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左腔室,3-右腔室,4-一号弹簧,5-二号弹簧,6-二号壳体,7-滑块,8-三号壳体,9-限位块,10-一号定滑轮,11-发条装置,12-一号齿柱,13-二号齿柱,14-一号横板,15-一号竖板,16-二号横板,17-单齿齿轮,18-三号齿柱,19-限位齿轮,20-斜齿齿轮,21-横块,22-细齿柱,23-开伞按钮,24-关伞按钮,25-U形板,26-挡块,27-棘轮,28-粗杆,29-连接板,30-隔板,31-限位板,32-勾片,33-二号齿轮,34-拨杆,35-四号齿柱,36-二号定滑轮,37-三号定滑轮,38-发条齿轮,41-三号连接线,42-一号连接线,43-二号连接线,51-连接块,52-弹性勾片,53-锥形卡块,54-连接挡块,55-定位管道,56-插杆,57-四号复位弹簧,131-一号传动齿轮,132-一号传动轴,133-一号立板,134-一号连接弹簧,135-二号通槽,251-挡板,252-卡槽,253-斜口,254-二号斜口,255-一号定位杆,256-条形通槽,257-弹簧,258-二号定位杆,259-托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适用于雨伞的自动开关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滑动设置在壳体1外壁上的滑块7,可将滑块7与伞具的控制开关进行连接,通过滑块的升、降可带动伞具的控制开关打开或闭合伞骨,从而实现自动开伞和自动收伞,壳体1的顶端设有一个二号壳体7,壳体1内设有一个隔板30,隔板30将壳体分隔成左腔室2和右腔室3,左腔室2、右腔室3均与二号壳体6相连通,滑块7上设有一号定滑轮10,滑块7的内侧壁上还设有一个连接板29,且连接板29的自由端延伸入左腔室2,左腔室2的侧壁上还开设有一个条形的通槽,连接板29滑动内设于通槽,使得连接板29可随着滑块7在左腔室2内进行上、下的滑动;
右腔室3的底部设有发条传动装置,右腔室3的顶部设有开关控制装置;发条传动装置包括三号壳体8和安装在三号壳体8底部的发条装置11,发条装置用于进行发条传动使用,用于在收伞时提供所需的作用力使用,从而无需再使用人力收伞,三号壳体8的侧壁上设有一个开伞按钮23、一个关伞按钮24,用于开伞和收伞使用,发条装置11的顶端设有一个与发条装置1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一号齿柱12,壳体8的内壁上设有一号横板14、一号竖板15,一号横板14上转动设有一个三号齿柱18,一号横板14上还开设有一个二号通槽135,二号通槽135内活动设有一个二号齿柱13,二号齿柱13的底端与一号齿柱12相啮合,二号齿柱13的顶端设有一个与三号齿柱18相啮合的一号传动齿轮131,发条装置11通过一号齿柱12、二号齿柱13、一号传动齿轮131带动三号齿柱18进行转动,三号齿柱18的顶端延伸出三号壳体8,三号齿柱18的外壁上套设有一个单齿齿轮17,一号竖板15的侧壁上垂直设有一个二号横板16,一号竖板15上转动设有一号转动轴,一号转动轴的一端设有一个与单齿齿轮17相啮合的限位齿轮19,限位齿轮19可控制住单齿齿轮17,使得单齿齿轮17、三号齿柱18无法进行转动,一号转动轴的另一端设有一个斜齿齿轮20,且斜齿齿轮20位于二号横板16的上方,二号横板16的顶端设有一个滑槽,滑槽内滑动设有一个横块21,横块21的前端设有一个与斜齿齿轮20相啮合的T形拨片,横块21的顶端还设有一个梯形的挡块26,横块21的末端延伸出三号壳体8并与关伞按钮24相连接,当横块21在三号复位弹簧的弹力下进行复位之后,T形波片复位可卡在斜齿轮的齿之间,使得斜齿轮既不能正转也不能反转,按动关伞按钮24,可移动横块21,带动T形拨片拨动斜齿齿轮20进行转动,斜齿齿轮20通过一号转动轴带动限位齿轮19转动,使得单齿齿轮17可以暂时不受到限制可进行转动,使得三号齿柱18也不会收到限制,在发条装置11的带动下能进行转动,通过与上层的开关控制装置进行联动,进而实现自动收伞;二号横板16的上方竖直设有一个U形板25,U形板25的顶端与三号壳体8的内侧顶壁固定连接,U形板25内还转动设有一个细齿柱22,细齿柱22的顶端延伸出三号壳体8,且在延伸端还设有一号齿轮,U形板25靠近斜齿齿轮20一侧的侧壁上穿设有一个细杆,细杆的一端设有一个圆形挡板,细杆的另一端设有一根粗杆28,细杆的外部套设有一号复位弹簧,一号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圆形挡板、U形板25的侧壁相连接,一号复位弹4可起到复位的作用,粗杆28的侧壁上设有与细齿柱22相啮合的齿条,粗杆28的自由端延伸出三号壳体并与开伞按钮23相连接;按动开锁按钮23,可推动粗杆28转动,带动细齿柱22进行转动,细齿柱22通过与开关控制装置进行联动,进而实现自动开伞;
三号壳体8的上方设有一个限位板31,限位板31的顶端设有一个勾片32,用于与弹性勾片52进行连接,从而可固定住连接块51,三号壳体8的顶端转动设有一个五号齿柱,限位板31上开设有一个四号通槽,四号通槽内活动设有一个四号齿柱35,四号齿柱35活动内置于四号通槽,三号齿柱18的延伸端套设有一个与四号齿柱35相啮合的二号齿轮33,三号齿柱18通过二号齿轮33可带动四号齿柱35进行转动,五号齿柱的顶端套设有一个与四号齿柱35啮合传动的发条齿轮38,四号齿柱35可带动发条齿轮38进行转动,三号齿柱18的顶端还设有一个与勾片32相对应的拨杆34,用于分离处于连接状态中的勾片32和弹性勾片52;
开关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右腔室3顶部的限位块9,限位块9上开设有一个限位通槽,限位通槽内活动设有一个的连接块51,连接块51上开设有五号通槽,五号通槽的内侧壁上还设有一个弹性勾片52,且弹性勾片52的底端延伸出连接块,便于与勾片32进行连接使用,五号通槽内还活动设有一个与其相对应的锥形卡块53,弹性勾片52也起到卡接锥形卡块53的作用,连接块51的顶端还设有一个与锥形卡块53相对应的连接挡块54,用于限位固定锥形卡块53使用,连接块51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插槽,限位块9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与插槽相对应的插道,插道内活动设有一根与插槽相对应的插杆56,插杆56的末端通过一根连接线与一号齿轮相连接,按动开锁按钮23,粗杆28通过细齿柱22带动一号齿轮进行转动,一号齿轮可通过连接线拉动插杆56离开插槽,二号弹簧初始时处于拉伸状态,在二号弹簧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可拉动连接块51离开限位通槽,进而实现自动开伞;
二号壳体6的内顶壁上转动设有二号定滑轮36、三号定滑轮37,三号定滑轮37的下方还设有一个定位管道55,定位管道55用于定位锥形卡块53使用,二号壳体6的外侧壁上设有一个定位块,定位块上设有一号连接线42,一号连接线42的自由端依次通过一号定滑轮10、三号定滑轮37、定位管道55后与锥形卡块53相连接,连接板29上设有二号连接线43,二号连接线43的自由端通过二号定滑轮36与连接块51相连接;
左腔室2内设有一号弹簧4,一号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29、左腔室2的内底壁相连接,右腔室3内设有二号弹簧5,二号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块51、三号壳体8的顶壁相连接,且二号弹簧5初始时处于拉伸状态,一号弹簧4的弹性势能略大于二号弹簧5的弹性势能。
进一步的,一号竖板15上还设有一个用于防止斜齿齿轮20倒转的棘轮27。
进一步的,T形拨片上设有一个二号复位弹簧,横块21上还设有一个用于复位的三号复位弹簧,用于复位使用。
进一步的,插杆56上还设有一个四号复位弹簧57,用于插杆复位使用。
进一步的,一号定滑轮10上还设有一根三号连接线41,三号连接线41的自由端通过二号定滑轮36与发条齿轮38相连接,可带动滑块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初始状态时,二号齿轮33齿轮逆时针转动,这个时候四号齿柱35轮顺时针转动的同时,二号齿轮33会产生扭矩力让四号齿柱35转动的同时向右进行移动,四号齿柱35可以卡住发条齿轮38,从而带动发条齿轮38轮逆时针转动,从而收紧三号连接线41,使滑块7向上运动一小段距离,在指针33打到32拨片之后,经过锥形卡块53上升过程,此时的二号齿轮33滑轮已停止转动,从而四号齿柱35齿轮失去向右的扭矩力,在二号连接弹簧的弹性势能下向左进行移动复位,此时四号齿柱35处于与二号齿轮33齿合相接,不与发条齿轮38接触,从而发条齿轮38可以反向转动而放线至初始状态。
进一步的,粗杆28的顶部还设有一个凸块;U形板25内还滑动设有一个挡板251,挡板251上开设有一个条形通槽256,条形通槽256内设有一号定位杆255,一号定位杆255的一端与U形板25的内壁固定连接,一号定位杆255的另一端上设有一根弹簧257,挡板251的侧壁上设有二号定位杆258,弹簧257的自由端与二号定位杆258相连接,弹簧257可带动滑动后的挡板251进行复位,挡板251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斜口253,挡板251上还设有一个与凸块相对应的卡槽252,挡板的底端设有一个与挡块26相对应的二号斜口254,挡板26的底端还设有一个托块259,当使用者按动开伞按钮23后,粗杆28会带动凸块相左进行运动,凸块通过斜口253推动挡板251向上滑动,待运动至卡槽252时,可卡接固定于卡槽252内,从而可抵住挡块26下滑复位,由于挡块26升高,所以此时的二号斜口254才能高于梯形的挡块26的侧壁,挡块26才可以沿着二号斜口254进行向左的移动,挡块26通过二号斜口254将挡板251继续向上顶起,并最后顶起托块259,横块21才可以带动T形拨片拨动斜齿齿轮20进行转动,起到一个防误触关伞按钮23的作用,使得使用者必须摁动开伞按钮23后才能摁动关伞按钮24,以防有人先按动关伞按钮24造成发条装置、各组成齿柱等发生损坏,在此时挡块26顶起托块259时,凸块可从卡槽252内脱离,粗杆28即可带动凸块向右进行复位。
进一步的,一号横板14上还设有一号立板133、一号连接弹簧134,一号传动齿轮131的顶端转动设有一号传动轴132,一号立板133的顶板通过一号连接弹簧134与一号传动轴132相连接,在上发条时使用者将发条装置11逆时针转动,由此发条可以进行拉紧上力,同时一号齿柱12逆时针转动,带动二号齿柱13顺时针转动,此时二号齿柱13不仅顺时针转动,并且在一号齿柱12扭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号横板14的二号通槽135向前运动,从而脱离与三号齿柱18的啮合状态,一号连接弹簧134压缩,当使用者上完发条之后,发条装置11停止逆时针转动,二号齿柱13失去扭力,并在一号连接弹簧134的弹性势能下回到初始位置与三号齿柱18进行啮合传动。
进一步的,限位板31的底端设有一个二号立板、二号连接弹簧,四号齿柱35的底端设有转动设有二号传动轴,二号立板的底端通过二号连接弹簧与四号齿柱相连接,用于带动四号齿柱35进行复位。
使用时,将本本装置安装到伞具的伞柄中,将伞具的控制开关或伞骨直接与滑块7进行连接,发条装置11的上条旋钮漏出伞柄,将发条装置11上满发条,按下开伞按钮23,粗杆28通过细齿柱22带动一号齿轮进行转动,一号齿轮可通过连接线拉动插杆56离开插槽,由于二号弹簧5处于拉伸状态,在二号弹簧5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可拉动连接块51离开限位通槽,连接块51带动锥形卡块53下落,并通过弹性勾片52卡接固定到勾片32上,锥形卡块53下落,通过一号连接线42带动连接板29上升,由于此时一号定滑轮10相当于动滑轮做功,所以二号弹簧5可拉动一号弹簧4,所以一号弹簧4拉伸,二号弹簧5收缩,从而可使伞骨打开,进而实现自动开伞;先按下开伞按钮23,再按下关伞按钮24,使得发条装置11可带动三号齿柱18进行转动,拨杆34分离处于连接状态中的勾片32和弹性勾片52,连接块51开始向上移动,由于弹性勾片52受拨杆的拨动作用,向左略微移动,锥形卡块53先脱离五号通槽,向上移动,连接块51也随后向上移动,此时通过二号定滑轮36和二号连接线43做功,适于定滑轮做功,由于一号弹簧4的弹性势能大于二号弹簧5的弹性势能,所以一号弹簧4收缩,二号弹簧5拉伸,而二号连接线4带动连接块51上升入限位通槽,锥形卡块53由于定位管道55定位作用卡入连接块51,松开开伞按钮23,插杆56插回插槽,一号弹簧4通过连接板29带动滑块7下落回原位,伞骨收缩,伞具关闭,即完成自动收伞,要再打开伞具时,只需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只需先为发条上力,雨伞在剩下的使用过程全可自动完成撑开、关闭,还可以进行多次开伞、收伞,中间不需要人工费力,本装置也具有较好的推广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适用于雨伞的自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滑动设置在壳体外壁上的滑块,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一个二号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分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左腔室、所述右腔室均与所述二号壳体相连通,所述滑块上设有一号定滑轮,所述滑块的内侧壁上还设有一个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的自由端延伸入所述左腔室,所述左腔室的侧壁上还开设有一个条形的通槽,所述连接板滑动内设于所述通槽;
所述右腔室的底部设有发条传动装置,所述右腔室的顶部设有开关控制装置;
所述发条传动装置包括三号壳体和安装在三号壳体底部的发条装置,所述三号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一个开伞按钮、一个关伞按钮,所述发条装置的顶端设有一个与所述发条装置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一号齿柱,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一号横板、一号竖板,所述一号横板上转动设有一个三号齿柱,所述一号横板上还开设有一个二号通槽,所述二号通槽内转动设有一个二号齿柱,所述二号齿柱的底端与所述一号齿柱相啮合,所述二号齿柱的顶端设有一个与所述三号齿柱相啮合的一号传动齿轮,所述三号齿柱的顶端延伸出所述三号壳体,所述三号齿柱的外壁上套设有一个单齿齿轮,所述一号竖板的侧壁上垂直设有一个二号横板,所述一号竖板上转动设有一号转动轴,所述一号转动轴的一端设有一个与所述单齿齿轮相啮合的限位齿轮,所述一号转动轴的另一端设有一个斜齿齿轮,且所述斜齿齿轮位于所述二号横板的上方,所述二号横板的顶端设有一个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有一个横块,所述横块的前端设有一个与所述斜齿齿轮相啮合的T形拨片,所述横块的顶端还设有一个梯形的挡块,所述横块的末端延伸出所述三号壳体并与所述关伞按钮相连接;所述二号横板的上方竖直设有一个U形板,所述U形板的顶端与所述三号壳体的内侧顶壁固定连接,所述U形板内还转动设有一个细齿柱,所述细齿柱的顶端延伸出所述三号壳体,且在延伸端还设有一号齿轮,所述U形板靠近所述斜齿齿轮一侧的侧壁上穿设有一个细杆,所述细杆的一端设有一个圆形挡板,所述细杆的另一端设有一根粗杆,所述细杆的外部套设有一号复位弹簧,所述一号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圆形挡板、所述U形板的侧壁相连接;所述粗杆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细齿柱相啮合的齿条,所述粗杆的自由端延伸出所述三号壳体并与所述开伞按钮相连接;
所述三号壳体的上方设有一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端设有一个勾片,所述三号壳体的顶端转动设有一个五号齿柱,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一个四号通槽,所述四号通槽内活动设有一个四号齿柱,所述四号齿柱活动内置于所述四号通槽,所述三号齿柱的延伸端套设有一个与所述四号齿柱相啮合的二号齿轮,所述五号齿柱的顶端套设有一个可与所述四号齿柱啮合传动的发条齿轮,所述三号齿柱的顶端还设有一个与所述勾片相对应的拨杆;
所述开关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右腔室顶部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一个限位通槽,所述限位通槽内活动设有一个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五号通槽,所述五号通槽的内侧壁上还设有一个弹性勾片,且所述弹性勾片的底端延伸出所述连接块,所述五号通槽内还活动设有一个与其相对应的锥形卡块,所述连接块的顶端还设有一个与所述锥形卡块相对应的连接挡块,所述连接块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插槽,所述限位块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与所述插槽相对应的插道,所述插道内活动设有一根与所述插槽相对应的插杆,所述插杆的末端通过一根连接线与所述一号齿轮相连接;
所述二号壳体的内顶壁上转动设有二号定滑轮、三号定滑轮,所述三号定滑轮的下方还设有一个定位管道,所述二号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一个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有一号连接线,所述一号连接线的自由端依次通过所述一号定滑轮、所述三号定滑轮、所述定位管道后与所述锥形卡块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二号连接线,所述二号连接线的自由端通过二号定滑轮与所述连接块相连接;
所述左腔室内设有一号弹簧,所述一号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所述左腔室的内底壁相连接,所述右腔室内设有二号弹簧,所述二号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块、所述三号壳体的顶壁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雨伞的自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竖板上还设有一个用于防止所述斜齿齿轮倒转的棘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雨伞的自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拨片上设有一个二号复位弹簧,所述横块上还设有一个用于复位的三号复位弹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雨伞的自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上还设有一个四号复位弹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雨伞的自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号定滑轮上还设有一根三号连接线,所述三号连接线的自由端通过二号定滑轮与所述发条齿轮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雨伞的自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杆的顶部还设有一个凸块;所述U形板内还滑动设有一个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一个条形通槽,所述条形通槽内设有一号定位杆,所述一号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U形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定位杆的另一端上设有一根弹簧,所述挡板的侧壁上设有二号定位杆,所述弹簧的自由端与所述二号定位杆相连接,所述挡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斜口,所述挡板上还设设有一个与所述凸块相对应的卡槽,所述挡板的底端设有一个与所述挡块相对应的二号斜口,所述挡板的底端还设有一个托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雨伞的自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横板上还设有一号立板、一号连接弹簧,所述一号传动齿轮的顶端转动设有一号传动轴,所述一号立板的顶板通过所述一号连接弹簧与所述一号传动轴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雨伞的自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的底端设有一个二号立板、二号连接弹簧,所述四号齿柱的底端设有转动设有二号传动轴,所述二号立板的底端通过二号连接弹簧与所述四号齿柱相连接。
CN202121887269.8U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适用于雨伞的自动开关装置 Active CN2158374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7269.8U CN215837457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适用于雨伞的自动开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7269.8U CN215837457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适用于雨伞的自动开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37457U true CN215837457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28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87269.8U Active CN215837457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适用于雨伞的自动开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374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63236A1 (en) Multifunctional hub
US20200153212A1 (en) Multifunctional hub
US20200148503A1 (en) Multifunctional hub
US20200154584A1 (en) Glass edging waste residue cleaning equipment
US20200140227A1 (en) Multifunctional Hub
US20200140226A1 (en) Multifunctional hub
US20200140228A1 (en) Rubber binding machine capable of automatically cutting edges
US20200148502A1 (en) Multifunctional hub
CN215837457U (zh) 一种适用于雨伞的自动开关装置
CN210846476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化学实验试管夹
US20200140231A1 (en) Multifuctional hub
CN113519995A (zh) 一种适用于雨伞的自动开关装置
CN208376657U (zh) 一种夹/托臂平移机构及手机夹持支架
CN201182071Y (zh) 小型插秧机分插机构
US20200148501A1 (en) Multifunctional hub
CN114521979B (zh) 一种性能稳定的自锁托槽
CN207835509U (zh) 一种可隐藏按键的家用固定电话
US20200140232A1 (en) Rotary canned beverage turning over sorting equipment
CN110170551B (zh) 一种弧形板材弯曲加工设备
CN212413618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冷敷仪
CN209384788U (zh) 推拉门锁传动装置及推拉门锁
CN113425052A (zh) 一种珠宝镶嵌用珠宝压紧装置
US20200128952A1 (en) Multifunctional hub
CN109177902B (zh)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蓄电池的安装结构
CN111713525A (zh) 一种家用自动包饺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