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34823U - 一种具有二级防退位功能的连接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二级防退位功能的连接器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834823U CN215834823U CN202122068634.9U CN202122068634U CN215834823U CN 215834823 U CN215834823 U CN 215834823U CN 202122068634 U CN202122068634 U CN 202122068634U CN 215834823 U CN215834823 U CN 2158348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astic
- cantilevers
- contact
- free ends
- free 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二级防退位功能的连接器机构,包括安装壳体和插接固定在安装壳体内的接触体,所述接触体与所述安装壳体卡接配合以实现所述接触体的一级防退位结构,所述安装壳体上还设有至少两个弹性悬臂,各个弹性悬臂之间形成供所述接触体穿伸的间隙通道,所述接触体包括一限位部,所述接触体插入所述间隙通道且所述限位部越过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形成对所述限位部后退的抵挡,从而实现所述接触体的二级防退位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其中接触体的防退位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对插式连接器中,一般采用弹片和卡槽配合的结构来预防接触体(插针或插孔)的退位,即接触体装入连接器的壳体内时,通过弹片和卡槽的卡接配合将接触体限位在预定位置。但在长期使用中,这种简单的弹片和卡槽配合的结构由于磨损、受迫疲劳等因素,往往会出现卡点或弹片失效造成的接触体退位、以致电连接失效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二级防退位功能的连接器机构,以提高接触体电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二级防退位功能的连接器机构,包括安装壳体和插接固定在安装壳体内的接触体,所述接触体与所述安装壳体卡接配合以实现所述接触体的一级防退位结构,所述安装壳体上还设有至少两个弹性悬臂,各个弹性悬臂之间形成供所述接触体穿伸的间隙通道,所述接触体包括一限位部,所述接触体插入所述间隙通道且所述限位部越过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形成对所述限位部后退的抵挡,从而实现所述接触体的二级防退位结构。
其中,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所述接触体插入至少两个弹性悬臂之间时撑开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使之向外扩张,所述限位部越过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之后,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依靠弹性力回弹复位而收缩,以形成对所述限位部后退的抵挡。
优选地,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朝所述至少两个弹性悬臂的内侧位置延伸,以使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在自然状态下的最小径向间隙小于所述限位部的最大外径,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包括第一斜导面,所述接触体插入至少两个弹性悬臂之间时抵触于所述第一斜导面并通过所述第一斜导面的引导撑开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
其中,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所述限位部越过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之后,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受到压迫而相对收束,以形成对所述限位部后退的抵挡。
优选地,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朝所述至少两个弹性悬臂的外侧位置延伸以凸出所述安装壳体。
优选地,连接器机构还包括外套固定于所述安装壳体的外套壳体,所述外套壳体压迫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并使之相对收束。
优选地,所述外套壳体内壁上设有第二斜导面,所述外套壳体套接在所述安装壳体上时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抵触于所述第二斜导面并通过所述第二斜导面的引导以压迫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连接器机构中接触体的二级防退位功能,连接器可靠性大幅提升,避免了现有产品中简单的弹片结构失效而导致的连接失效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连接器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安装壳体和外套壳体套接固定);
图2是实施例中连接器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安装壳体和外套壳体相分离);
图3是实施例中连接器机构的俯视图(安装壳体和外套壳体相分离);
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中连接器机构的侧视图(安装壳体和外套壳体相分离);
图7是图6中C-C处的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中连接器机构的俯视图(安装壳体和外套壳体套接固定);
图9是图8中D-D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7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机构,包括安装壳体2,该安装壳体2内插接固定有插针5和插孔3,插针5与第一线缆4压接成线束,插孔3与第二线缆6压接成线束。插针5和插孔3均是作为连接器的接触体,用于和与之对应的母/公对插端进行对插实现电力传输或信号传递。插针5和插孔3的数量可根据实际连接需要而确定,既可以只设有插针5,也可以只设有插孔3,或者既设有插针5也设有插孔3,如在本实施例中,以一种设有两个插针5、一个插孔3的连接器机构为例进行说明。连接器机构对插针5和插孔3均设有防退位结构,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插针5的防退位结构:
参阅图5和图7,插针5插接固定在安装壳体2内,插针5包括前端的实现对插接触的接触针51、中段的外径大于该接触针51的插针外壳52、以及后端的用于与第一线缆4进行压接的第一线缆连接部53,插针外壳52上一体成型有第一弹片54,安装壳体2侧壁上设有卡槽23,安装壳体2前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塑胶口28,插针外壳52抵接在第一塑胶口28上,第一弹片54卡入卡槽23内,则插针5与安装壳体2形成卡接配合,卡槽23抵挡住第一弹片54实现插针5的第一级防退位结构。
安装壳体2上还设有第一弹性悬臂24(可配合参阅图2)。对应一个插针5,第一弹性悬臂24在本实施例中设有相对的两个,第一弹性悬臂24包括第一自由端241,该第一自由端241向两个第一弹性悬臂24的内侧位置延伸,使得两个第一自由端241在自然状态下的最小径向间隙(图5中以L1标示)小于所述插针外壳52的最大外径(图5中以L2标示),当插针5插入安装壳体2内时,插针5插入两个第一弹性悬臂24之间,插针外壳52撑开两个第一自由端241使之向外扩张,插针外壳52越过第一自由端241之后,第一自由端241依靠弹性力回弹复位而收缩,从而形成了对插针外壳52后端后退的抵挡,实现了插针的第二级防退位结构。
为了将插针5插入时前进的推力转化为使第一自由端241向外扩张的推力,在第一自由端241上设有第一斜导面242,插针5插入安装壳体2内时插针外壳52抵触于该第一斜导面242从而使第一自由端241向外扩张。
插针外壳52实际上是一扩径的限位部,该限位部实现插针5在安装壳体2内的前后方向的限位,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扩径结构来代替插针外壳52,例如一套管套接固定在插针外周,但本实施例采用与接触针51和线缆连接部53一体成型的插针外壳52更便于制造和装配。
插孔3的防退位结构:
参阅图4,插孔3插接固定在安装壳体2内,插孔3包括插孔外壳30以及用于与第二线缆6进行压接的第二线缆连接部34,插孔外壳30内部中空形成与插针进行公母对插的插接通道,插孔外壳30上一体成型有第二弹片31,插孔外壳30后端设有一限位台阶32(作为插孔外壳30后端的限位部),安装壳体2前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塑胶口27,安装壳体2侧壁上设有横梁21,插孔外壳30前端抵接在第二塑胶口27上,第二弹片31越过横梁21之后第二弹片31的后端抵接于横梁21,则插孔3与安装壳体2形成卡接配合,横梁21抵挡住第二弹片31实现插孔3的第一级防退位结构。
安装壳体2上还设有第二弹性悬臂22(可配合参阅图2)。对应一个插孔3,第二弹性悬臂22在本实施例中设有相对的两个,第二弹性悬臂22包括第二自由端221,该第二自由端221向两个第二弹性悬臂22的外侧位置延伸以凸出所述安装壳体2。
参阅图1、2和图9,连接器机构还包括外套壳体1,该外套壳体1外套固定于安装壳体2并压迫第二自由端221,使两个第二自由端221相对收束以抵接在限位台阶32的后端,从而实现插孔3的第二级防退位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二自由端221的外凸结构便于外套壳体1对其进行压迫,当然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自由端221也可以不是外凸的,但相反地在外套壳体1内设置向内延伸的压迫部(如一压点)结构。
为了将外套壳体1外套在安装壳体2上时前进的推力转化为使第二自由端221相对收束的推力,在外套壳体1内壁上设有第二斜导面11,外套壳体1外套在安装壳体2上时第二自由端221抵触于该第二斜导面11从而使第二自由端221相对收束。
外套壳体1与安装壳体2的外套固定可以采用卡接、螺接、粘接等多种方式实现,本实施例优选采用卡接的形式以便于拆卸。
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套壳体1可以被替换为其他的压抵结构,以压抵第二自由端221使之相对收束,例如一螺接在安装壳体2外周的压板。
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悬臂24和第二弹性悬臂22对应每一个接触体均是设有一对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悬臂结构可以在设有三个、四个等更多的数量,各个弹性悬臂之间形成供接触体穿伸的间隙通道。
显然,本实施例中插针5的防退位结构也可以应用于插孔3,插孔3的防退位结构也可以应用于插针5。
本实施例实现了连接器机构中接触体的二级防退位功能,连接器可靠性大幅提升,避免了现有产品中简单的弹片结构失效而导致的连接失效的问题。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具有二级防退位功能的连接器机构,包括安装壳体和插接固定在安装壳体内的接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体与所述安装壳体卡接配合以实现所述接触体的一级防退位结构,所述安装壳体上还设有至少两个弹性悬臂,各个弹性悬臂之间形成供所述接触体穿伸的间隙通道,所述接触体包括一限位部,所述接触体插入所述间隙通道且所述限位部越过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形成对所述限位部后退的抵挡,从而实现所述接触体的二级防退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二级防退位功能的连接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体插入至少两个弹性悬臂之间时撑开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使之向外扩张,所述限位部越过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之后,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依靠弹性力回弹复位而收缩,以形成对所述限位部后退的抵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二级防退位功能的连接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朝所述至少两个弹性悬臂的内侧位置延伸,以使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在自然状态下的最小径向间隙小于所述限位部的最大外径,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包括第一斜导面,所述接触体插入至少两个弹性悬臂之间时抵触于所述第一斜导面并通过所述第一斜导面的引导撑开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二级防退位功能的连接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越过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之后,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受到压迫而相对收束,以形成对所述限位部后退的抵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二级防退位功能的连接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朝所述至少两个弹性悬臂的外侧位置延伸以凸出所述安装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二级防退位功能的连接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套固定于所述安装壳体的外套壳体,所述外套壳体压迫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并使之相对收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二级防退位功能的连接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壳体内壁上设有第二斜导面,所述外套壳体套接在所述安装壳体上时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抵触于所述第二斜导面并通过所述第二斜导面的引导以压迫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68634.9U CN215834823U (zh) | 2021-08-30 | 2021-08-30 | 一种具有二级防退位功能的连接器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68634.9U CN215834823U (zh) | 2021-08-30 | 2021-08-30 | 一种具有二级防退位功能的连接器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834823U true CN215834823U (zh) | 2022-02-15 |
Family
ID=80196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068634.9U Active CN215834823U (zh) | 2021-08-30 | 2021-08-30 | 一种具有二级防退位功能的连接器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834823U (zh) |
-
2021
- 2021-08-30 CN CN202122068634.9U patent/CN21583482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643506A (en) | Wire seal | |
JPH0782892B2 (ja) | ドロワコネクター | |
US20070249215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components | |
CN212304087U (zh) | 一种快速插拔电连接器 | |
IE843266L (en) | Connector having means for positively seating contacts | |
CN110350345B (zh) | 一种大电流连接器组件 | |
CN215834823U (zh) | 一种具有二级防退位功能的连接器机构 | |
US3363222A (en) | Coaxial patchcord assembly | |
CN220021650U (zh) | 连接端子及连接器 | |
CN101436728B (zh) | 一种电源连接器及其插头和插座 | |
CN110176680B (zh) | 一种接触件及使用该接触件的连接器 | |
CN211789668U (zh) | 插接式连接器 | |
CN212011451U (zh) | 高可靠连接器 | |
CN213989434U (zh) | 改良电接触性能的母端电连接器端子 | |
CN211858964U (zh) | 一种防松脱连接器 | |
CN212011375U (zh) | 一种插接式连接器 | |
CN106654651A (zh) | 连接器及其绝缘体 | |
CN102088154A (zh) | 一种快速插拔射频同轴连接器 | |
CN114122830B (zh) | 一种电连接器公母端转接头 | |
CN219226792U (zh) | 连接公头、连接母座及防水插拔连接器 | |
CN219576054U (zh) | 一种usb线的座子结构 | |
CN219739476U (zh) | 一种公端连接器 | |
CN221552307U (zh) | 一种连接可靠的连接器 | |
CN109066142A (zh) | 可同步装配的电源连接器 | |
CN220306622U (zh) | 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