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32549U - 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832549U CN215832549U CN202122369404.6U CN202122369404U CN215832549U CN 215832549 U CN215832549 U CN 215832549U CN 202122369404 U CN202122369404 U CN 202122369404U CN 215832549 U CN215832549 U CN 2158325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
- tank
- half area
- top end
- exchange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其提高换热机构对水加热时的导热性,提高装置的加热效率和实用性;包括换热罐,换热罐内部中空且顶端连通设置有安装口,换热罐底端设置有支架,换热罐底端中央区域连通设置有进水管,安装口处设置有箱盖,箱盖顶端中央区域连通设置有排水管,换热罐上设置有换热机构;还包括限位杆、螺纹杆、圆环、刮板和动力机构,限位杆横向安装在换热罐内,换热罐内右侧壁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一转动孔,换热罐内左侧壁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一转动槽,螺纹杆左端穿过第一转动孔并插入第一转动槽内,螺纹杆与第一转动孔和第一转动槽均轴承套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是一种用于生活热水供应的辅助装置,其在换热设备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包括换热罐,换热罐内部中空且顶端连通设置有安装口,换热罐底端设置有支架,换热罐底端中央区域连通设置有进水管,安装口处设置有箱盖,箱盖顶端中央区域连通设置有排水管,换热罐上设置有换热机构;现有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使用时,首先将进水管和排水管分半与外界供水机构和回水机构连接,之后将换热机构与外界热媒机构连接,然后打开外界供水机构,水经过换热机构加热后通过排水管排出即可;现有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使用中发现,换热机构对水进行加热时,换热机构外壁上会形成水垢,导致换热机构的导热性降低,使装置的加热后的水温度降低,导致装置的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换热机构对水加热时的导热性,提高装置的加热效率和实用性的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包括换热罐,换热罐内部中空且顶端连通设置有安装口,换热罐底端设置有支架,换热罐底端中央区域连通设置有进水管,安装口处设置有箱盖,箱盖顶端中央区域连通设置有排水管,换热罐上设置有换热机构;还包括限位杆、螺纹杆、圆环、刮板和动力机构,限位杆横向安装在换热罐内,换热罐内右侧壁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一转动孔,换热罐内左侧壁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一转动槽,螺纹杆左端穿过第一转动孔并插入第一转动槽内,螺纹杆与第一转动孔和第一转动槽均轴承套装,两组轴承与第一转动孔和第一转动槽内侧壁的连接均设置有轴封,圆环左端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螺纹孔和限位孔,限位杆与限位孔滑动套装,螺纹杆与螺纹孔螺装,圆环内侧壁上等距设置有四组滚轮,四组滚轮均与换热机构滑动接触,刮板左端设置有锥形孔,刮板左端与圆环右端连接,锥形孔右端与换热机构外侧壁接触,锥形孔内侧壁上设置有钢丝,钢丝与换热机构表面接触,动力机构安装在换热罐上,动力机构输出端与刮板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动力机构包括蜗轮、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蜗杆、减速机和电机,蜗轮左端与螺纹杆右端同心连接,第一固定板安装在换热罐右端下半区域,两组第二固定板底端均与第一固定板顶端前半区域连接,两组第二固定板前端均设置有第二转动孔,蜗杆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组第二转动孔轴承套装,蜗杆与蜗轮啮合,减速机和电机均安装在第一固定板顶端后半区域,电机输出端与蜗杆输入端通过减速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还包括皮带轮、第一连接板、连接轴、皮带、凸轮、储油罐、密封塞和传动机构,皮带轮后端与蜗杆前端同心连接,第一连接板左端与换热罐右端连接,第一连接板左端设置有第三转动孔,连接轴与第三转动孔轴承套装,皮带轮后端与连接轴前端同心连接,皮带固定套装在两组皮带轮上,两组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凸轮左端前半区域与连接轴后端连接,传动机构安装在换热罐右端,储油罐内部中空且顶端连通设置有进油口,储油罐左端与换热罐右端连接,储油罐底端中央区域连通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在蜗轮上方,密封塞安装在传动机构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传动机构包括第三固定板、活动杆、第四固定板、弹簧和第二连接板,第三固定板安装在换热罐右端,第三固定板顶端连通设置有第一通孔,活动杆与第一通孔滑动套装,第四固定板底端与活动杆底端连接,第四固定板顶端与凸轮底端接触,弹簧固定套装在活动杆上,弹簧底端与第三固定板顶端连接,第二连接板顶端前半区域与活动杆底端连接,密封塞底端与第二连接板顶端后半区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还包括固定块,固定块安装在第一固定板顶端,固定块顶端设置有回收槽,回收槽在蜗杆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还包括盖板和把手,盖板左端下半区域与储油罐顶端左半区域铰接,把手安装在盖板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还包括缓冲垫,两组缓冲垫分别安装在换热罐左端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顶端与第一固定板底端右半区域连接,支撑板底端与换热罐右端下半区域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限位杆,限位杆和螺纹杆配合对圆环支撑,打开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带动螺纹杆正转,轴封和换热罐配合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螺纹杆正转带动圆环在限位杆的限位下向右移动,圆环向右移动时通过滚轮和换热机构配合对圆环进行支撑,圆环向右移动通过刮板对换热机构表面的水垢进行铲除,较难铲除的水垢通过钢丝进行刮除,提高换热机构对水加热时的导热性,提高装置的加热效率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圆环和滚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刮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换热罐;2、支架;3、进水管;4、箱盖;5、排水管;6、换热机构;7、限位杆;8、螺纹杆;9、轴封;10、圆环;11、滚轮;12、刮板;13、钢丝;14、蜗轮;15、第一固定板;16、第二固定板;17、蜗杆;18、减速机;19、电机;20、皮带轮;21、第一连接板;22、连接轴;23、皮带;24、凸轮;25、储油箱;26、连接管;27、密封塞;28、第三固定板;29、活动杆;30、第四固定板;31、弹簧;32、第二连接板;33、固定块;34、盖板;35、把手;36、缓冲垫;37、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包括换热罐1,换热罐1内部中空且顶端连通设置有安装口,换热罐1底端设置有支架2,换热罐1底端中央区域连通设置有进水管3,安装口处设置有箱盖4,箱盖4顶端中央区域连通设置有排水管5,换热罐1上设置有换热机构6;还包括限位杆7、螺纹杆8、圆环10、刮板12和动力机构,限位杆7横向安装在换热罐1内,换热罐1内右侧壁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一转动孔,换热罐1内左侧壁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一转动槽,螺纹杆8左端穿过第一转动孔并插入第一转动槽内,螺纹杆8与第一转动孔和第一转动槽均轴承套装,两组轴承与第一转动孔和第一转动槽内侧壁的连接均设置有轴封9,圆环10左端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螺纹孔和限位孔,限位杆7与限位孔滑动套装,螺纹杆8与螺纹孔螺装,圆环10内侧壁上等距设置有四组滚轮11,四组滚轮11均与换热机构6滑动接触,刮板12左端设置有锥形孔,刮板12左端与圆环10右端连接,锥形孔右端与换热机构6外侧壁接触,锥形孔内侧壁上设置有钢丝13,钢丝13与换热机构6表面接触,动力机构安装在换热罐1上,动力机构输出端与刮板12输入端连接;通过设置限位杆7,限位杆7和螺纹杆8配合对圆环10支撑,打开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带动螺纹杆8正转,轴封9和换热罐1配合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螺纹杆8正转带动圆环10在限位杆7的限位下向右移动,圆环10向右移动时通过滚轮11和换热机构6配合对圆环10进行支撑,圆环10向右移动通过刮板12对换热机构6表面的水垢进行铲除,较难铲除的水垢通过钢丝13进行刮除,提高换热机构6对水加热时的导热性,提高装置的加热效率和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动力机构包括蜗轮14、第一固定板15、第二固定板16、蜗杆17、减速机18和电机19,蜗轮14左端与螺纹杆8右端同心连接,第一固定板15安装在换热罐1右端下半区域,两组第二固定板16底端均与第一固定板15顶端前半区域连接,两组第二固定板16前端均设置有第二转动孔,蜗杆17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组第二转动孔轴承套装,蜗杆17与蜗轮14啮合,减速机18和电机19均安装在第一固定板15顶端后半区域,电机19输出端与蜗杆17输入端通过减速机18连接;通过设置蜗轮14,第一固定板15和换热罐1配合对电机19进行支撑,同时打开减速机18和电机19,电机19和减速机18配合带动蜗杆17在两组第二固定板16的支撑下旋转,蜗杆17带动蜗轮14旋转通过螺纹杆8带动圆环10移动,蜗杆17带动蜗轮14旋转时传动比大,提高螺纹杆8的旋转效率和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还包括皮带轮20、第一连接板21、连接轴22、皮带23、凸轮24、储油罐25、密封塞27和传动机构,皮带轮20后端与蜗杆17前端同心连接,第一连接板21左端与换热罐1右端连接,第一连接板21左端设置有第三转动孔,连接轴22与第三转动孔轴承套装,皮带轮20后端与连接轴22前端同心连接,皮带23固定套装在两组皮带轮20上,两组皮带轮20通过皮带23传动连接,凸轮24左端前半区域与连接轴22后端连接,传动机构安装在换热罐1右端,储油罐25内部中空且顶端连通设置有进油口,储油罐25左端与换热罐1右端连接,储油罐25底端中央区域连通设置有连接管26,连接管26在蜗轮14上方,密封塞27安装在传动机构上;通过设置皮带轮20,蜗杆17带动下方皮带轮20旋转,通过皮带23传动带动上方皮带轮20旋转,上方皮带轮20通过连接轴22传动带动凸轮24旋转,通过进油口向储油罐25内导入润滑油,凸轮24旋转至远离圆心一端时通过传动机构传动带动密封塞27解除对连接管26封闭,通过连接轴22旋转带动凸轮24通过传动机构通过密封塞27往复打开连接管26,连接管26排出润滑油滴落至蜗轮14上,减少蜗杆17带动蜗轮14旋转时产生的磨损,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传动机构包括第三固定板28、活动杆29、第四固定板30、弹簧31和第二连接板32,第三固定板28安装在换热罐1右端,第三固定板28顶端连通设置有第一通孔,活动杆29与第一通孔滑动套装,第四固定板30底端与活动杆29底端连接,第四固定板30顶端与凸轮24底端接触,弹簧31固定套装在活动杆29上,弹簧31底端与第三固定板28顶端连接,第二连接板32顶端前半区域与活动杆29底端连接,密封塞27底端与第二连接板32顶端后半区域连接;通过设置第三固定板28,凸轮24旋转至远离圆心一端时,凸轮24底端与第四固定板30顶端接触,第四固定板30和活动杆29配合通过第二连接板32带动密封塞27解除对连接管26的封闭,凸轮24继续旋转解除对第四固定板30的压紧,弹簧31和第三固定板28配合通过第四固定板30将活动杆29升起,活动杆29和第二连接板32配合通过密封塞27对连接管26进行封闭,在安装时结构紧凑,便于技术人员进行检修的维护,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还包括固定块33,固定块33安装在第一固定板15顶端,固定块33顶端设置有回收槽,回收槽在蜗杆17下方;通过设置固定块33,连接管26低落润滑油对蜗轮14和蜗杆17进行润滑时,滴落后的润滑油进入回收槽内进行回收,减少润滑油对装置产生污染,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还包括盖板34和把手35,盖板34左端下半区域与储油罐25顶端左半区域铰接,把手35安装在盖板34顶端;通过设置盖板34,盖板34对储油罐25进行封闭,减少灰尘进入储油罐25内部对润滑油产生污染,把手35和盖板34配合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打开,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还包括缓冲垫36,两组缓冲垫36分别安装在换热罐1左端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通过设置连接管26,圆环10向左移动时,通过连接管26和换热罐1配合对圆环10向左移动的最大距离进行限位,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还包括支撑板37,支撑板37顶端与第一固定板15底端右半区域连接,支撑板37底端与换热罐1右端下半区域连接;通过设置支撑板37,支撑板37和换热罐1配合对第一固定板15进行支撑,提高第一固定板15的稳定性和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其在工作时,首先将进水管3和排水管5分半与外界供水机构和回水机构连接,之后将换热机构6与外界热媒机构连接,然后打开外界供水机构,水经过换热机构6加热后通过排水管5排出,之后对换热机构6外壁进行清理,同时打开减速机18和电机19,电机19和减速机18配合带动蜗杆17在两组第二固定板16的支撑下正转,蜗杆17和蜗轮14配合带动螺纹杆8正转,螺纹杆8正转带动圆环10在限位杆7的限位下向右移动,圆环10向右移动时通过滚轮11和换热机构6配合对圆环10进行支撑,圆环10向右移动通过刮板12对换热机构6表面的水垢进行铲除,较难铲除的水垢通过钢丝13进行刮除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包括换热罐(1),所述换热罐(1)内部中空且顶端连通设置有安装口,所述换热罐(1)底端设置有支架(2),所述换热罐(1)底端中央区域连通设置有进水管(3),所述安装口处设置有箱盖(4),所述箱盖(4)顶端中央区域连通设置有排水管(5),所述换热罐(1)上设置有换热机构(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杆(7)、螺纹杆(8)、圆环(10)、刮板(12)和动力机构,所述限位杆(7)横向安装在换热罐(1)内,所述换热罐(1)内右侧壁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一转动孔,所述换热罐(1)内左侧壁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一转动槽,所述螺纹杆(8)左端穿过第一转动孔并插入第一转动槽内,所述螺纹杆(8)与第一转动孔和第一转动槽均轴承套装,两组轴承与第一转动孔和第一转动槽内侧壁的连接均设置有轴封(9),所述圆环(10)左端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螺纹孔和限位孔,所述限位杆(7)与限位孔滑动套装,所述螺纹杆(8)与螺纹孔螺装,所述圆环(10)内侧壁上等距设置有四组滚轮(11),所述四组滚轮(11)均与换热机构(6)滑动接触,所述刮板(12)左端设置有锥形孔,所述刮板(12)左端与圆环(10)右端连接,所述锥形孔右端与换热机构(6)外侧壁接触,所述锥形孔内侧壁上设置有钢丝(13),所述钢丝(13)与换热机构(6)表面接触,所述动力机构安装在换热罐(1)上,所述动力机构输出端与刮板(12)输入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蜗轮(14)、第一固定板(15)、第二固定板(16)、蜗杆(17)、减速机(18)和电机(19),所述蜗轮(14)左端与螺纹杆(8)右端同心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5)安装在换热罐(1)右端下半区域,两组第二固定板(16)底端均与第一固定板(15)顶端前半区域连接,所述两组第二固定板(16)前端均设置有第二转动孔,所述蜗杆(17)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组第二转动孔轴承套装,所述蜗杆(17)与蜗轮(14)啮合,所述减速机(18)和电机(19)均安装在第一固定板(15)顶端后半区域,所述电机(19)输出端与蜗杆(17)输入端通过减速机(18)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皮带轮(20)、第一连接板(21)、连接轴(22)、皮带(23)、凸轮(24)、储油罐(25)、密封塞(27)和传动机构,所述皮带轮(20)后端与蜗杆(17)前端同心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21)左端与换热罐(1)右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21)左端设置有第三转动孔,所述连接轴(22)与第三转动孔轴承套装,所述皮带轮(20)后端与连接轴(22)前端同心连接,所述皮带(23)固定套装在两组皮带轮(20)上,所述两组皮带轮(20)通过皮带(23)传动连接,所述凸轮(24)左端前半区域与连接轴(22)后端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安装在换热罐(1)右端,所述储油罐(25)内部中空且顶端连通设置有进油口,所述储油罐(25)左端与换热罐(1)右端连接,所述储油罐(25)底端中央区域连通设置有连接管(26),所述连接管(26)在蜗轮(14)上方,所述密封塞(27)安装在传动机构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三固定板(28)、活动杆(29)、第四固定板(30)、弹簧(31)和第二连接板(32),所述第三固定板(28)安装在换热罐(1)右端,所述第三固定板(28)顶端连通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活动杆(29)与第一通孔滑动套装,所述第四固定板(30)底端与活动杆(29)底端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板(30)顶端与凸轮(24)底端接触,所述弹簧(31)固定套装在活动杆(29)上,所述弹簧(31)底端与第三固定板(28)顶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32)顶端前半区域与活动杆(29)底端连接,所述密封塞(27)底端与第二连接板(32)顶端后半区域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块(33),所述固定块(33)安装在第一固定板(15)顶端,所述固定块(33)顶端设置有回收槽,所述回收槽在蜗杆(17)下方。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34)和把手(35),所述盖板(34)左端下半区域与储油罐(25)顶端左半区域铰接,所述把手(35)安装在盖板(34)顶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垫(36),两组缓冲垫(36)分别安装在换热罐(1)左端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37),所述支撑板(37)顶端与第一固定板(15)底端右半区域连接,所述支撑板(37)底端与换热罐(1)右端下半区域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69404.6U CN215832549U (zh) | 2021-09-27 | 2021-09-27 | 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69404.6U CN215832549U (zh) | 2021-09-27 | 2021-09-27 | 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832549U true CN215832549U (zh) | 2022-02-15 |
Family
ID=80201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369404.6U Active CN215832549U (zh) | 2021-09-27 | 2021-09-27 | 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832549U (zh) |
-
2021
- 2021-09-27 CN CN202122369404.6U patent/CN21583254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7128194B (zh) | 一种具有均匀散热功能的节能式泵浦 | |
CN215832549U (zh) | 一种新型高效导流型容积式换热设备 | |
CN113719814A (zh) | 一种冶金余热回收装置 | |
CN108489119A (zh) |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真空集热管清理装置 | |
CN116412536A (zh) | 一种卧式余热回收锅炉 | |
CN202485492U (zh) | 一种换热器及其印染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4460957U (zh) | 一种可快速排水的市政用给排水管道 | |
CN113432459A (zh) | 一种带清理功能的大型热交换器 | |
CN211160858U (zh) | 一种水利工程水闸清洗装置 | |
CN116566123B (zh) | 一种油冷永磁变频电机 | |
CN213589800U (zh) | 一种高效刮泥机 | |
CN204535474U (zh) | 一种半容积式换热器 | |
CN211523375U (zh) | 一种节能型无负压供水设备 | |
CN212615142U (zh) | 一种水轮发电机组的油轴承 | |
CN211571581U (zh) | 一种除冰除雪用高效率融雪装置 | |
CN118836716B (zh) | 一种具有自动清洗清洁功能的板式换热机组 | |
CN221942712U (zh) | 一种废水处理用转子泵设备 | |
CN208288673U (zh) | 一种贵金属片轧机 | |
CN101876514B (zh) | 废液节能换热处理装置 | |
CN217686739U (zh) | 一种高效换热器的箱体组件 | |
CN220471884U (zh) | 一种高压电加热换热器 | |
CN215571374U (zh) | 一种供热用螺杆式水源热泵 | |
CN215860125U (zh) | 一种油田开采用便于清理杂质的除油罐 | |
CN117803912B (zh) | 一种锅炉内垢清除结构 | |
CN216459444U (zh) | 一种餐厨垃圾压榨液三相分离机防冷冻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