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17493U - 过流保护电路及供电电路 - Google Patents

过流保护电路及供电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17493U
CN215817493U CN202120721403.0U CN202120721403U CN215817493U CN 215817493 U CN215817493 U CN 215817493U CN 202120721403 U CN202120721403 U CN 202120721403U CN 215817493 U CN215817493 U CN 215817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signal
power supply
control circuit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2140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丽琴
文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dan Instrumen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Edan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dan Instruments Inc filed Critical Edan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to CN20212072140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17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17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174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及供电电路,涉及电子技术领域。该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电流检测电路,接入供电电流,用于将供电电流转换成供电电压;比较电路,与电流检测电路连接,用于将供电电压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且在供电电压大于参考电压时产生过流信号;保护电路,与比较电路连接,用于根据过流信号产生死锁保护信号,并持续输出死锁保护信号;控制电路,分别与电流检测电路、保护电路及负载连接,用于根据死锁保护信号断开电流检测电路与负载之间的连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供电电流过流保护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过流保护电路及供电电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及供电电路。
背景技术
由于医疗电子设备经常面对转运的情况,对便携性的要求高,所以医疗电子设备一般都具有电池供电功能。因此电池是许多医疗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部件之一,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医疗电子设备的质量优劣。
现有锂电池的技术中,锂电池的输出供电并不稳定,容易损坏后级器件,影响设备的性能与安全。对此,现有技术通常采用软件检测电池供电电流大小,进而实现电路保护,这种方法应用可靠性较低,存在软件失效的风险。而医疗电子设备对于安全性的要求比较严格,需要更加可靠的方式解决电池供电不稳定带来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供电电流过流保护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过流保护电路。该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电流检测电路,接入供电电流,用于将供电电流转换成供电电压;比较电路,与电流检测电路连接,用于将供电电压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且在供电电压大于参考电压时产生过流信号;保护电路,与比较电路连接,用于根据过流信号产生死锁保护信号,并持续输出死锁保护信号;控制电路,分别与电流检测电路、保护电路及负载连接,用于根据死锁保护信号断开电流检测电路与负载之间的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供电电路。该供电电路包括:电池及上述过流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分别与电池及负载连接,电池通过过流保护电路为负载提供供电电压,并通过过流保护电路对负载进行过流保护。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电流检测电路对供电电流进行采样,通过比较电路根据供电电流的过流情况产生过流信号,并通过保护电路根据过流信号产生死锁保护信号,并通过控制电路根据死锁保护信号断开电流检测电路与负载之间的连接;因保护电路产生死锁保护信号后持续输出死锁保护信号,能够锁存供电电流的过流状态,以持续保持电流检测电路与负载之间的断开状态,使负载持续处于断电状态;因此,本申请能够在供电电流过流时通过硬件电路及时有效的关闭供电回路,能够保护后级电路;且能一直维持断开保护状态,直至设备所有电源均被断开后才恢复工作,能够降低供电电流异常时被再次使用的风险;因此,本申请能够提高供电电流过流保护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过流保护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过流保护电路的具体结构框图;
图3是图1中流保护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供电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实施例供电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首先提出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如图1至图3所示,图1是本申请过流保护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过流保护电路的具体结构框图;图3是图1实施例过流保护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过流保护电路10包括电流检测电路110、比较电路120、保护电路130及控制电路140;其中,电流检测电路110接入供电电流,用于将供电电流转换成供电电压;比较电路120与电流检测电路110连接,用于将供电电压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且在供电电压大于参考电压时产生过流信号;保护电路130与比较电路120连接,用于根据过流信号产生死锁保护信号,并持续输出死锁保护信号;控制电路140分别与电流检测电路110、保护电路130及负载(图未标)连接,用于根据死锁保护信号断开电流检测电路110与负载之间的连接。
其中,供电电流由电池、市电或者其它供电电路提供;本实施例的保护电路130为死锁型保护电路,能够锁存供电电流的过流状态,以持续保持电流检测电路110与负载之间的断开状态,使负载持续处于断电状态。
在一应用场景中,电流检测电路110用于对供电电流进行采样,并将采样的供电电流转换为供电电压;比较电路120将供电电压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在供电电压大于参考电压,即供电电流过流时,产生过流信号,具体地,可以在供电电压大于参考电压时产生高电平信号(过流信号),在供电电压小于或者等于参考电压时产生低电平信号;保护电路130根据高电平信号产生死锁保护信号,并持续输出死锁保护信号;控制电路140根据死锁保护信号断开电流检测电路110与负载之间的电连接,避免继续将供电电流提供给负载。
在一应用场景中,由于医疗电子设备经常面对转运的情况,对便携性的要求较高,医疗电子设备一般都具有电池供电功能;本实施例过流保护电路10可以用于医疗电子设备的电池供电过流硬件监测。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通过电流检测电路110对供电电流进行采样,通过比较电路120根据供电电流的过流情况产生过流信号,并通过保护电路130根据过流信号产生死锁保护信号,并通过控制电路140根据死锁保护信号断开电流检测电路110与负载之间的连接;因保护电路130产生死锁保护信号后持续输出死锁保护信号,能够锁存供电电流的过流状态,以持续保持电流检测电路110与负载之间的断开状态,使负载持续处于断电状态;因此,本实施例能够在供电电流过流时通过硬件电路及时有效的关闭供电回路,能够保护后级电路;且能一直维持断开保护状态,直至设备所有电源均被断开后才恢复工作,能够降低供电电流异常时被再次使用的风险;因此,本实施例能够提高供电电流过流保护的可靠性。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保护电路130包括:第一开关控制电路131和第二开关控制电路132,第一开关控制电路131的控制端分别与比较电路120及第二开关控制电路13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开关控制电路132的控制端与第一开关控制电路131的输出端连接,以使第一开关控制电路131与第二控制开关电路132形成互锁,即保护电路130为死锁型保护电路。
第二控制开关电路132的输入端还可以与电源管理模块141连接,以从电源管理模块141接收电源电压。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开关控制电路131包括:第一开关管Q1及第一电阻R1,第二控制开关电路132包括第二开关管Q2、第二电阻R2及第三电阻R3,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比较电路120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输入端接地,输出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端接入电源电压VCC,输出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比较电路120连接。
本实施例的第一开关管Q1为N型绝缘栅型场效应管(NMOS管),其输入端为栅极,输出端为漏极,其输入端为源极;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它开关管代替NMOS管,例如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或者三极管等。
本实施例的第二开关管Q2为PNP三极管,其控制端为基极,其输入端为发射极,其输出端为集电极;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它开关管代替三极管,例如IGBT或者MOS管等。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开关控制电路131进一步包括:电阻R11及电容C11,第二开关控制电路132进一步包括:电阻R21及电容C21。
其中,电阻R11的一端和电容C11的一端均与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和电容C11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11与电容C11形成滤波电路,以对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的信号进行滤波,能够降低信号干扰。
其中,电阻R21的一端和电容C21的一端均接电源电压,电阻R21的另一端和电容C21的另一端均与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连接;电阻R21与电容C21形成滤波电路,以对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的信号进行滤波,能够降低信号干扰。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140包括:电源管理模块141及开关控制电路142,其中,电源管理模块141的输入端与电流检测电路110的输出端连接,供电输出端分别与比较电路120及保护电路130连接,信号输出端与开关控制电路142连接,用于为比较电路120及保护电路130提供电源电压,并为开关控制电路142提供控制信号,以使开关控制电路142在第一控制信号及死锁保护信号的控制下工作。
具体地,电源管理模块141的供电输出端与保护电路130中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连接。
其中,电源管理模块141可以为电源管理控制器,用于管理和控制开关控制电路142的导通与关断,输出POWER_CTL控制信号与电源电压。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专用控制芯片等实现对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并通过电压转换电路将供电电压转换成电源电压VCC,以为比较电路及保护电路提供电源电压VCC。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开关控制电路142包括:第一信号控制电路143、第二信号控制电路144及第三开关控制电路145,其中,第一信号控制电路143的输入端与保护电路130连接,第二信号控制电路144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信号控制电路143的输出端及电源管理模块14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三开关控制电路145的控制端与第二信号控制电路144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开关控制电路145的输出端与电流检测电路110及负载连接。
第一信号控制电路143用于根据死锁保护信号产生第一中间控制信号,第二信号控制电路144用于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根据第一中间信号产生第二中间信号,第三开关控制电路145在第二中间信号的控制下断开电流检测电路110与负载之间的连接。
本实施例的第一信号控制电路143包括第三开关管Q3及第四电阻R4,第二信号控制电路144包括第四开关管Q4、第五电阻R5及第六电阻R6,第三信号控制电路145包括第五开关管Q5及第七电阻R7,其中,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比较电路120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输入端接地,输出端分别于第五电阻R5的一端及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源管理模块14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控制端与第六电路R6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端接地,输出端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五开关管Q5的控制端与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端与电流检测电路110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负载连接。
本实施例的第三开关管Q3为NMOS管,其输入端为栅极,输出端为漏极,其输入端为源极;本实施例的第四开关管Q4为NMOS管,其输入端为栅极,输出端为漏极,其输入端为源极;本实施例的第五开关管Q5为NMOS管,其输入端为栅极,输出端为漏极,其输入端为源极;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它开关管代替NMOS管,例如IGBT或者三极管等。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本实施例的第一信号控制电路143进一步包括:电阻R41及电容C41,第二信号控制电路144进一步包括电阻R42及电容C42,第三信号控制电路145进一步包括电阻R43及电容C43。
其中,电阻R41的一端和电容C41的一端均与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连接,电阻R41的另一端和电容C41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41与电容C41形成滤波电路,以对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的信号进行滤波,能够降低信号干扰。
其中,电阻R42的一端和电容C42的一端均与第四开关管Q4的控制端连接,电阻R42的另一端和电容C42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42与电容C42形成滤波电路,以对第四开关管Q4的控制端的信号进行滤波,能够降低信号干扰。
其中,电阻R43的一端和电容C43的一端均与第五开关管Q5的控制端连接,电阻R43的另一端和电容C43的另一端均与电流检测电路110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43与电容C43形成滤波电路,以对第五开关管Q5的控制端的信号进行滤波,能够降低信号干扰。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电流检测电路110包括采样电阻(图未标),一端接入供电电压,另一端分别与比较电路120输入端及保护电路130的输入端连接。
具体地,采样电阻的另一端与保护电路130中电源管理模块141的输入端及开关控制电路142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施例的采样电阻可以采用两个电阻的并联等效电阻实现,能够保证等效电阻的阻值不会很大,能够降低电流检测电路110的压降损耗及电阻上的功耗,且能够保证每个电阻的阻值不会太小,能够保证过流时电阻不会被击穿,提高安全性。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一个电阻、两个以上的电阻的并联等效电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两个以上的电阻的串并联等效电阻实现上述采样电阻,具体不做限定。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比较电路120包括比较器121及参考电压产生电路122,比较器121的正向输入端与电流检测电路110连接,比较器121的反向输入端与参考电压产生电路122连接,比较器121的输出端与保护电路130连接;参考电压产生电路122为比较器121提供参考电压,比较器121用于将供电电压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且在供电电压大于参考电压时产生过流信号。
其中,参考电压产生电路122包括: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及第二电容C2,其中,第九电阻R9的一端接入电源电压VCC,另一端与第十电阻R10的一端及比较器121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第十电阻R10的一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本实施例的比较电路120进一步包括:第八电阻R8及第一电容C1,其中,比较器121的正向输入端分别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及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反向输入端接入参考电压,输出端与保护电路130的输入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流检测电路110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具体地,比较器121的输出端与保护电路130中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
在其它实施例中,在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正向输入端之间可以引入正反馈电路,以实现比较电路的迟滞功能,能够在供电电压与参考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阈值时,不产生过流信号,可以避免因供电电压的正常波动导致产生过流信号,从而导致负载断电;只有在供电电压与参考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阈值时,才产生过流信号。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比较器121的输出端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之间设置二极管D1,防止保护电路130的控制信号倒灌到比较器121。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比较电路120进一步包括:稳压芯片U1,与参考电压产生电路122连接,用于对参考电压进行稳压处理;具体地,稳压芯片U1的负极接地,正极分别与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及第十电阻R10的一端连接,中间端分别与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及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
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为稳压芯片U1提供分压,第二电容C2用于滤除电源电压VCC的直流部分;稳压芯片U1用于提高参考电压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稳压芯片U1为基准源芯片,因比较器121对参考电压的精度要求较高,使用基准源芯片能够提供稳定的参考电压。
本实施例通过稳压芯片U1、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及第二电容C2为比较器121的反向输入端提供参考电压;可以通过调节第十电阻R10及第十一电阻R11的大小或者二者之间的大小比例来调节参考电压的大小。
具体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源管理模块141的供电输出端连接,以从电源管理模块141获取电源电压VCC。
可选地,本实施例过流保护电路10进一步包括放大电路150,分别与电流检测电路110的输出端及比较电路120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对供电电压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供电电压传输给比较电路120,以使比较电路120将放大后的供电电压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
本实施例采用放大电路150对供电电压进行放大,能够提高电流检测的灵敏度,从而提高过流保护的灵敏度。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放大电路150包括:运算放大器151及第三电容C3,运算放大器151的同向输入端RS+与电流检测电路110的输入端及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反向输入端RS-与电流检测电路110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比较电路120的输入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具体地,运算放大器151的同向输入端RS+与采样电阻的一端连接,反向输入端RS-与采样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输出端与比较电路120中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
本实施例的运算放大器151采用具备低输入失调和高增益精度的运算放大器,需考虑最差情况下的误差容限;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三极管等方法电路实现本实施例的放大电路。
在一应用场景中,在电池等电源的供电电流正常时,比较器121输出低电平,保护电路130中第一开关管Q1及第二开关管Q2不导通,PROTECT信号为低电平;此时开关控制电路142中的第三开关管Q3不导通;由电源管理模块141输出高电平信号POWER_CTL使第四开关管Q4导通接地;第四开关管Q4导通或,第五开关管Q5的控制端与输入端之间产生压差,该压差使第五开关管Q5导通,供电电压通过第五开关管Q5连接到负载,对负载进行供电,使设备持续运行工作。
在另一应用场景中,电池等电源的供电电流超过设定的最大电流,即产生过流时,放大电路150输出的检测电压信号会超过设定电压值,则比较器121输出高电平,PROTECT信号也变为高电平;PROTECT上的高电平信号通过第一电阻R1触发第一开关管Q1导通;第一开关管Q1导通后,又将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的电压拉低,使第二开关管Q2导通,第二开关管Q2导通后反过来又将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的电压拉高,保护电路130进入死锁状态;此时不管第一电阻R1上有没有继续输入高电平,PROTECT信号均为高电平,此高电平信号被加到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使得第三开关管Q3导通;第三开关管Q3的导通又将第四开关管Q4控制端的电压短路到地,使第四开关管Q4断开,进而使第五开关管Q5关断;此时供电电压与负载之间的连接被切断,负载停止工作,此时设备需断开所有供电电源后才可恢复工作。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一种供电电路,如图4和图5所示,图4是本申请供电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实施例供电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供电电路30包括电池31及过流保护电路10,过流保护电路10分别与电池31及负载(图未标)连接,电池31通过过流保护电路10为负载提供供电电压,并通过过流保护电路10对负载进行过流保护。
可选地,本实施例供电电路30进一步包括电源转换电路32,分别与控制电路140及负载连接,用于将供电电压进行电压转换,并将转换后的供电电压提供给负载。
具体地,电源转换电路32与控制电路140中第五开关管Q5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施例的电池31可以为充电锂电池,用于设备的储能和电源供给;电源转换电路32可以为DC-DC电源电路等,用于电源(供电电压)转换,并给负载供电。
锂电池供电时,供电电流流过电流检测电路110形成供电电压;供电电压通过放大电路150进行增益放大;放大后的供电电压通过比较器121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输出过流信号PROTECT。
在一应用场景中,在锂电池的供电电流正常时,比较器121输出低电平,保护电路130中第一开关管Q1及第二开关管Q2不导通,PROTECT信号为低电平;此时开关控制电路142中的第三开关管Q3不导通;由电源管理模块141输出高电平信号POWER_CTL使第四开关管Q4导通接地;第四开关管Q4导通或,第五开关管Q5的控制端与输入端之间产生压差,该压差使第五开关管Q5导通,供电电压通过第五开关管Q5连接到电源转换电路32,对负载进行供电,使设备持续运行工作。
在另一应用场景中,在锂电池的供电电流超过设定的最大电流,即产生过流时,放大电路150输出的检测电压信号会超过设定电压值,则比较器121输出高电平,PROTECT信号也变为高电平;PROTECT上的高电平信号通过第一电阻R1触发第一开关管Q1导通;第一开关管Q1导通后,又将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的电压拉低,使第二开关管Q2导通,第二开关管Q2导通后反过来又将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的电压拉高,保护电路130进入死锁状态;此时不管第一电阻R1上有没有继续输入高电平,PROTECT信号均为高电平,此高电平信号被加到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使得第三开关管Q3导通;第三开关管Q3的导通又将第四开关管Q4控制端的电压短路到地,使第四开关管Q4断开,进而使第五开关管Q5关断;此时供电电压与电源转换电路32之间的连接被切断,负载停止工作,此时设备需断开所有供电电源后才可恢复工作。
关于过流保护电路10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可参阅上述实施例,这里不赘述。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电流检测电路,接入供电电流,用于将供电电流转换成供电电压;比较电路,与电流检测电路连接,用于将供电电压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且在供电电压大于参考电压时产生过流信号;保护电路,与比较电路连接,用于根据过流信号产生死锁保护信号,并持续输出死锁保护信号;控制电路,分别与电流检测电路、保护电路及负载连接,用于根据死锁保护信号断开电流检测电路与负载之间的连接。本申请通过电流检测电路对供电电流进行采样,通过比较电路根据供电电流的过流情况产生过流信号,并通过保护电路根据过流信号产生死锁保护信号,并通过控制电路根据死锁保护信号断开电流检测电路与负载之间的连接;因保护电路产生死锁保护信号后持续输出死锁保护信号,能够锁存供电电流的过流状态,以持续保持电流检测电路与负载之间的断开状态,使负载持续处于断电状态;因此,本申请能够在供电电流过流时通过硬件电路及时有效的关闭供电回路,能够保护后级电路;且能一直维持断开保护状态,直至设备所有电源均被断开后才恢复工作,能够降低供电电流异常时被再次使用的风险;因此,本申请能够提高供电电流过流保护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机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流检测电路,接入供电电流,用于将所述供电电流转换成供电电压;
比较电路,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连接,用于将所述供电电压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且在所述供电电压大于所述参考电压时产生过流信号;
保护电路,与所述比较电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过流信号产生死锁保护信号,并持续输出所述死锁保护信号;
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所述保护电路及负载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死锁保护信号断开所述电流检测电路与所述负载之间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控制电路和第二开关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比较电路及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电路形成互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及开关控制电路;
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连接,用于为所述开关控制电路提供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在所述控制信号及所述死锁保护信号的控制下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信号控制电路、第二信号控制电路及第三开关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信号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保护电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死锁保护信号产生第一中间控制信号;
所述第二信号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及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根据所述第一中间信号产生第二中间信号;
所述第三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信号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及所述负载连接;所述第三开关控制电路在所述第二中间信号的控制下断开所述电流检测电路与所述负载之间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采样电阻,
所述采样电阻的一端接入所述供电电压,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比较电路输入端及所述保护短路的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流保护电路,所述比较电路包括:比较器及参考电压产生电路;
所述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与所述参考电压产生电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保护电路连接;
所述参考电压产生电路为所述比较器提供参考电压,所述比较器用于将所述供电电压与所述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且在所述供电电压大于所述参考电压时产生所述过流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电路进一步包括:稳压芯片,与所述参考电压产生电路连接,用于对所述参考电压进行稳压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放大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及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对所述供电电压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所述供电电压传输给所述比较电路,以使所述比较电路将所述放大后的所述供电电压与所述参考电压进行比较。
9.一种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过流保护电路,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池及所述负载连接,所述电池通过所述过流保护电路为所述负载提供供电电压,并通过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对所述负载进行过流保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转换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及所述负载连接,用于将所述供电电压进行电压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所述供电电压提供给所述负载。
CN202120721403.0U 2021-04-07 2021-04-07 过流保护电路及供电电路 Active CN215817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21403.0U CN215817493U (zh) 2021-04-07 2021-04-07 过流保护电路及供电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21403.0U CN215817493U (zh) 2021-04-07 2021-04-07 过流保护电路及供电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17493U true CN215817493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63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21403.0U Active CN215817493U (zh) 2021-04-07 2021-04-07 过流保护电路及供电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174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4067B (zh) 一种短路保护电路
CN206164074U (zh) 一种电源过流保护电路
CN102709883B (zh) 一种开关电源的欠压保护电路
US11579203B1 (en) Current detection circuit and method
CN111327018A (zh) 一种过流过压的自锁保护电路及适配器
CN216086450U (zh) 一种具备电流采样和电压采样的配电开关电路
CN113595183B (zh) 锂电池充电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13693129U (zh) 一种过流保护电路
CN101976823A (zh) 电池欠压保护电路
CN215817493U (zh) 过流保护电路及供电电路
WO2024031994A1 (zh) 一种防电流反灌的电路结构
CN212676883U (zh) 过流保护及延时恢复电路及供电设备
CN115714356A (zh) 短路保护电路和电池管理系统
CN216625280U (zh) 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及电系统
CN114928147A (zh) 一种电池充电保护电路、芯片以及电源模块
CN115276171A (zh) 充电控制装置及离网电源系统
CN212463059U (zh) 一种mos管并联控制电路
CN205004734U (zh) 一种辅助电源及其保护控制电路
CN210985634U (zh) 一种充电电池反接保护电路
CN208797564U (zh) 步进电机保护装置
CN217692643U (zh) 一种稳压电路
CN218569880U (zh) 一种快速过流保护电路
CN110971216B (zh) 一种过流保护电路
CN111883085A (zh) 一种改善液晶设备稳定工作的装置
CN107086639B (zh) 一种消除锂电池保护电路上电锁死的电路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