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17432U - 一种用于高空中固定线缆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高空中固定线缆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17432U
CN215817432U CN202120015008.0U CN202120015008U CN215817432U CN 215817432 U CN215817432 U CN 215817432U CN 202120015008 U CN202120015008 U CN 202120015008U CN 215817432 U CN215817432 U CN 2158174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fixing
steel strand
fixing device
inter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150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敬晓宇
宗孟杰
陈海鹰
许超
赵宁
段昱成
张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7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7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7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7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174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174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7/00Overhead 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 H02G7/05Suspension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7/06Suspensions for lines or cables along a separate supporting wire, e.g. S-hook
    • H02G7/08Members clamped to the supporting wire or to the line or cabl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7/00Overhead 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 H02G7/20Spatial 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s of lines or cables on poles, posts or tow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高空中固定线缆的装置,包括卡箍和固定装置,卡箍用于连接塔身,固定装置能用于固定线缆,固定装置与卡箍连接,实现在塔身上进行线缆的固定,固定装置与卡箍可拆式连接。本装置适用性强,适用于圆柱塔、角钢塔、方形塔等不同的塔状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孔式结构,多孔式结构有助于区分各供应商线缆区域,线缆走线美观,避免混淆;线缆固定装置能让线缆受线缆压盖、线缆底座上下挤压不易移动,固定更加牢靠;隔层上进行弯折,能提升隔层的力学性能;防护罩盖能提升装置一定的美观性,同时方便线缆的安装,防护罩盖还具有一定的防雨作用,使线缆固定装置不易发生锈蚀。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高空中固定线缆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高空中固定线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信网络多网共存,杆塔资源有限,存在单一杆塔上存在多家通信运营商线缆,线缆规整与固定线缆成为最大问题,传统解决方案为将线缆随意搭在钢绞线上,并且固定方式简陋或无任何固定措施,当遭遇强风时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另外美观性极差,且无法区分各运营商线缆,无法为后续管理提供方便。最后,由于无专业固定措施,导致线缆改变方向时无法保证其弯曲半径,可能导致传输损耗增大,影响传输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空中固定线缆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高空中固定线缆的装置,包括卡箍和固定装置,卡箍用于连接塔身,塔身可以是方形塔,圆柱塔,角钢塔等,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卡箍用于连接圆柱塔,卡箍能选用“公开号为:CN111197613A”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安装通信设备的抱箍;或是,“公开号为:CN109737119A”所提供的:一种链式快捷抱箍,等。在一些其他方式中,卡箍10也能用于连接角钢塔,此时能选用“公开号为:CN111577719A”所提供的一种在角钢塔塔身固定设备的燕尾式卡箍。卡箍的主要目的是牢牢的固定在塔身上,只要保证卡箍不易从塔身上脱落就可以了,根据连接的塔身不同,所选用的卡箍的形式也不同。固定装置能用于固定线缆,固定装置与卡箍连接,实现在塔身上进行线缆的固定。
进一步地,卡箍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固定装置上对应设有第二连接孔,通过第一螺栓将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贯穿在一起,能实现卡箍与固定装置的连接,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均至少设有两个,这样能限制固定装置在卡箍上旋转。螺栓螺母的紧固连接方式适用于卡箍与固定装置之间的连接,它具有固定牢靠、成本低、安装方便等优点,螺栓螺母同时也适用于本实用新型其他位置的连接,后面会有对应的介绍。螺栓螺母的紧固连接方式也能被替换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其他连接方式,例如卡扣扣合的方式、扎带锁紧的方式。
进一步地,固定装置包括壳板,壳板上设有上下两块夹板,第二连接孔设在夹板上,通过两块夹板将卡箍的第一连接孔夹在中间,再将第一螺栓贯穿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后即完成安装。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两块夹板可以是两个单独的零件,又或者是一个零件上有两个夹板的部分,只要能通过两块夹板能将卡箍上的第二连接孔夹在中间就可以了。
进一步地,固定装置为多孔式结构。在一些方式中,固定装置呈圆柱状,其内设有若干个横向贯穿的孔,再将线缆穿过这些孔,达到线缆分开的目的,这样的结构有助于区分各供应商线缆区域,线缆走线美观,避免混淆。孔在固定装置上的分布可以是规律的或是不规律的,实际使用时对每个孔进行标注或是对线缆进行标注即可。更进一步地,所述多孔式结构为分层式结构,分层式结构主要采用隔层的方式,壳板上设有第一隔层、第二隔层、第三隔层、第四隔层、第五隔层……隔层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分层式结构通过对隔层的划分,使各供应商线缆区域更加直观,线缆走线更美观,不会混淆。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隔层与壳板可拆式连接,隔层上与壳板上均设有孔,通过将第二螺栓贯穿隔层与壳板上的孔后连接螺母,即可实现隔层在壳板上的固定。
进一步地,隔层上安装有线缆固定装置,一根线缆采用两个线缆固定装置进行固定,能让线缆固定牢固,线缆固定装置包括线缆底座和线缆压盖,线缆底座固定在隔层上,线缆压盖能安装到线缆底座上,线缆压盖与线缆底座之间形成一个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固定线缆。进一步地,安装孔为非圆状结构,优选呈扁状,例如椭圆孔,这样的安装孔在固定线缆后,线缆受线缆压盖、线缆底座上下挤压不易移动,固定更加牢靠。线缆压盖、线缆底座之间的连接方式优选螺栓螺母。
进一步地,线缆压盖、线缆底座位于安装孔位置的边缘设有倒角或者圆角,倒角或者圆角能够减少线缆压盖、线缆底座的边缘对线缆的弯折,同时让线缆不容易受损。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壳板的性能,使其不易发生形变,壳板的左右两侧边缘进行弯折,上下两侧边缘进行弯折,例如弯折九十度。相同的,隔层的左右两侧也进行弯折,以提升隔层的性能。
进一步地,固定装置还包括可开启、可关闭的防护罩盖,防护罩盖与壳板转动配合连接,防护罩盖能提升装置一定的美观性。此外,在安装时,操作人员通过打开防护罩盖,也方便了将线缆固定到线缆固定装置上。防护罩盖也具有一定的防雨的作用,使线缆固定装置不易发生锈蚀。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固定装置的两侧位置为镂空的,这使得装置具有较好的抗风性能,其风阻较小,在强风作用下,不易坠落。在一些其他方式中,固定装置的两侧镂空位置均设有一块挡板,挡板上设有孔,线缆穿过孔,这样的设计让固定装置内的环境处于相对密闭,线缆固定装置不会发生锈蚀,当然这种情况下的固定装置风阻较大,抗风性能不佳,因此适用于强风天气较少的地区进行安装使用。
进一步地,线缆的重量较大,同时在高空进行固定时,不宜太用力将线缆拉直,所以两根塔柱之间的线缆的中间段通常易下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高空中固定线缆的装置还包括设在夹板上的第一钢绞线结构,第一钢绞线结构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和下夹板将钢绞线夹在中间,第一钢绞线结构再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到夹板上。第一钢绞线结构主要适用于线缆呈直线形式延伸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通过在第一钢绞线结构上固定拉直的钢绞线,再在钢绞线上固定连接件,例如小挂钩,通过小挂钩将线缆中间易下坠的部分悬挂在钢绞线上,来解决线缆中间段易下坠的问题。同时由于钢绞线处于被拉直的状态,因此即使线缆通过连接件固定在钢绞线上后,钢绞线也不会发生形变,使线缆走线美观。
进一步地,生活中的线缆并不是一定呈直线延伸的形式的,有时候,线缆需要弯折。而一般来说,第一钢绞线结构只适用于线缆呈直线形式延伸的情况,因为当线缆弯折时,第一钢绞线结构上的钢绞线也被迫需要弯折,而钢绞线在弯折时,其弯折位置容易发生断裂,尤其是钢绞线还要承受一部分线缆的重量,当高空中的钢绞线断裂时,这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为了消除该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高空中固定线缆的装置还包括第二钢绞线结构,第二钢绞线结构包括设于两块夹板之间的第一柱销,第一柱销可以采用螺栓,通过将第三螺栓贯穿两块夹板后再固定螺母就可以了。第二钢绞线结构还包括锁扣和第二柱销,锁扣呈U形,锁扣位于U形的两个端部位置均设有通孔,第二柱销能穿过这两个通孔并固定到锁扣上,在安装时,让锁扣与第二柱销构成的环状结构套设在第一柱销上。钢绞线绕过锁扣并用锁紧件进行固定,实现将钢绞线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钢绞线结构上,由于锁扣与第二柱销构成的环状结构套设在第一柱销上,因此钢绞线能带动该环状结构根据需要进行自由的调节角度,钢绞线的长度也可以进行适用性调节,多余的钢绞线可以在弯折后通过锁紧件进行锁死。进一步地,锁紧件设有两个,确保钢绞线不会脱落。
进一步地,当钢绞线处于拉直状态下,第二柱销会长期作用力于第一柱销,它们的接触部位容易发生磨损,为了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第一柱销上位于两个夹板之间位置设有套筒。
进一步地,本装置的零件除了标准件(螺栓螺母)外所选用的材料优先选用重量轻、强度高、同时可抗腐蚀的材料,例如铝合金。本装置的零件可采用钣金工艺,折弯、冲压成型,或是采用注塑成型,注塑材料能选用金属材料,例如铝合金;或是其他的材料,例如塑料。
根据上述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高空中固定线缆的装置适用性强,适用于圆柱塔、角钢塔、方形塔等不同的塔状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孔式结构,多孔式结构有助于区分各供应商线缆区域,线缆走线美观,避免混淆;线缆固定装置能让线缆受线缆压盖、线缆底座上下挤压不易移动,固定更加牢靠;隔层上进行弯折,能提升隔层的力学性能;防护罩盖能提升装置一定的美观性,同时方便线缆的安装,防护罩盖还具有一定的防雨作用,使线缆固定装置不易发生锈蚀;固定装置的两侧位置镂空,使得装置具有较好的抗风性能,其风阻较小,在强风作用下,不易坠落;装置还包括第一钢绞线结构、第二钢绞线结构,它们分别适用于线缆不同的延伸方式,同时,通过钢绞线对线缆的悬挂,能提升装置的整体美观性以及使用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重量轻、强度高、同时可抗腐蚀,前期安装便捷,后期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将线缆固定在装置上后,能在改变线缆方向时保证其弯曲半径,减少传输损耗,提高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卡箍与固定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固定装置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固定装置背面方向上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5为第二钢绞线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固定装置上防护罩盖开启后的示意图;
图7为线缆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利用本实用新型装置进行线缆延直线固定时的示意图;
图9为利用本实用新型装置进行线缆弯折固定时的示意图;
图10提供了一种圆柱状的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指出的是,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阐述,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能够以任何方式组合。
一种用于高空中固定线缆的装置,参照附图1、附图2,包括卡箍10和固定装置20,卡箍10用于连接塔身30,塔身30可以是方形塔,圆柱塔,角钢塔等,例如本实施例中,卡箍10用于连接圆柱塔,卡箍10能选用“公开号为:CN111197613A”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安装通信设备的抱箍;或是,“公开号为:CN109737119A”所提供的:一种链式快捷抱箍,等。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卡箍10也能用于连接角钢塔,此时能选用“公开号为:CN111577719A”所提供的一种在角钢塔塔身固定设备的燕尾式卡箍。卡箍10的主要目的是牢牢的固定在塔身30上,只要保证卡箍10不易从塔身10上脱落就可以了,根据连接的塔身不同,所选用的卡箍10的形式也不同。固定装置20能用于固定线缆,固定装置20与卡箍10连接,实现在塔身30上进行线缆的固定。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圆柱塔如何进行固定线缆的说明,并不限定该固定线缆的技术方案只适用于圆柱塔。
优选的,卡箍10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1,固定装置20上对应设有第二连接孔21,通过第一螺栓12将第一连接孔11与第二连接孔21贯穿在一起,能实现卡箍10与固定装置20的连接,第一连接孔11、第二连接孔21均至少设有两个,这样能限制固定装置20在卡箍10上旋转。螺栓螺母的紧固连接方式适用于卡箍10与固定装置20之间的连接,它具有固定牢靠、成本低、安装方便等优点,螺栓螺母同时也适用于本实用新型其他位置的连接,后面会有对应的介绍。螺栓螺母的紧固连接方式也能被替换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其他连接方式,例如卡扣扣合的方式、扎带锁紧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做出明确的限制。
优选的,参照附图3,固定装置20包括壳板22,壳板22上设有上下两块夹板80,第二连接孔21设在夹板80上,通过两块夹板80将卡箍10的第一连接孔11夹在中间,再将第一螺栓12贯穿第一连接孔11、第二连接孔21后即完成安装。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两块夹板80可以是两个单独的零件,又或者是一个零件上有两个夹板80的部分,只要能通过两块夹板80能将卡箍10上的第二连接孔21夹在中间就可以了。
优选的,固定装置20为多孔式结构。例如附图10中的固定装置20呈圆柱状,其内设有若干个横向贯穿的孔99,再将线缆穿过这些孔99,达到线缆分开的目的,这样的结构有助于区分各供应商线缆区域,线缆走线美观,避免混淆。孔99在固定装置20上的分布可以是规律的或是不规律的,实际使用时对每个孔99进行标注或是对线缆进行标注即可。进一步地,所述多孔式结构为分层式结构,分层式结构主要采用隔层的方式,参照附图2、附图3、附图6,壳板22上设有第一隔层23、第二隔层24、第三隔层25、第四隔层26、第五隔层27……隔层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分层式结构通过对隔层的划分,使各供应商线缆区域更加直观,线缆走线更美观,不会混淆。进一步地,隔层与壳板22可拆式连接,隔层上与壳板22上均设有孔,通过将第二螺栓28贯穿隔层与壳板22上的孔后连接螺母,即可实现隔层在壳板22上的固定。
优选的,隔层上安装有线缆固定装置30,一根线缆采用两个线缆固定装置30进行固定,能让线缆固定牢固,线缆固定装置30包括线缆底座31和线缆压盖32,线缆底座31固定在隔层上,线缆压盖32能安装到线缆底座31上,线缆压盖32与线缆底座31之间形成一个安装孔33,安装孔33用于固定线缆。进一步地,安装孔33为非圆状结构,优选呈扁状,例如椭圆孔,这样的安装孔33在固定线缆后,线缆受线缆压盖32、线缆底座31上下挤压不易移动,固定更加牢靠。线缆压盖32、线缆底座31之间的连接方式优选螺栓螺母。
优选的,线缆压盖32、线缆底座31位于安装孔33位置的边缘设有倒角或者圆角34,倒角或者圆角34能够减少线缆压盖32、线缆底座31的边缘对线缆的弯折,同时让线缆不容易受损。
优选的,为了提升壳板22的性能,使其不易发生形变,壳板22的左右两侧边缘进行弯折,上下两侧边缘进行弯折,例如弯折九十度。相同的,隔层的左右两侧也进行弯折,以提升隔层的性能。
优选的,固定装置20还包括可开启、可关闭的防护罩盖29,防护罩盖29与壳板22转动配合连接,防护罩盖29能提升装置一定的美观性。此外,在安装时,操作人员通过打开防护罩盖29,也方便了将线缆固定到线缆固定装置30上。防护罩盖29也具有一定的防雨的作用,使线缆固定装置30不易发生锈蚀。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20的两侧位置为镂空的,这使得装置具有较好的抗风性能,其风阻较小,在强风作用下,不易坠落。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固定装置20的两侧镂空位置均设有一块挡板,挡板上设有孔,线缆穿过孔,这样的设计让固定装置内的环境处于相对密闭,线缆固定装置30不会发生锈蚀,当然这种情况下的固定装置20风阻较大,抗风性能不佳,因此适用于强风天气较少的地区进行安装使用。
线缆的重量较大,同时在高空进行固定时,不宜太用力将线缆拉直,所以两根塔柱30之间的线缆的中间段通常易下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高空中固定线缆的装置还包括设在夹板80上的第一钢绞线结构50,第一钢绞线结构50包括上夹板51和下夹板52,上夹板51和下夹板52将钢绞线夹在中间,第一钢绞线结构50再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到夹板80上。第一钢绞线结构50主要适用于线缆呈直线形式延伸的情况,例如附图8所示,这种情况下,通过在第一钢绞线结构50上固定拉直的钢绞线,再在钢绞线上固定连接件,例如小挂钩,通过小挂钩将线缆中间易下坠的部分悬挂在钢绞线上,来解决线缆中间段易下坠的问题。同时由于钢绞线处于被拉直的状态,因此即使线缆通过连接件固定在钢绞线上后,钢绞线也不会发生形变,使线缆走线美观。
生活中的线缆并不是一定呈直线延伸的形式的,有时候,线缆需要弯折,例如附图9所示的情形。而一般来说,第一钢绞线结构50只适用于线缆呈直线形式延伸的情况,因为当线缆弯折时,第一钢绞线结构50上的钢绞线也被迫需要弯折,而钢绞线在弯折时,其弯折位置容易发生断裂,尤其是钢绞线还要承受一部分线缆的重量,当高空中的钢绞线断裂时,这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为了消除该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高空中固定线缆的装置还包括第二钢绞线结构60,第二钢绞线结构60包括设于两块夹板80之间的第一柱销61,第一柱销61可以采用螺栓,通过将第三螺栓62贯穿两块夹板80后再固定螺母就可以了。第二钢绞线结构60还包括锁扣63和第二柱销64,锁扣63呈U形,锁扣63位于U形的两个端部位置均设有通孔,第二柱销64能穿过这两个通孔并固定到锁扣63上,在安装时,让锁扣63与第二柱销64构成的环状结构套设在第一柱销61上。钢绞线绕过锁扣63并用锁紧件65进行固定,实现将钢绞线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钢绞线结构60上,由于锁扣63与第二柱销64构成的环状结构套设在第一柱销61上,因此钢绞线能带动该环状结构根据需要进行自由的调节角度,钢绞线的长度也可以进行适用性调节,多余的钢绞线可以在弯折后通过锁紧件65进行锁死。进一步地,锁紧件65设有两个,确保钢绞线不会脱落。
优选的,参照附图5,当钢绞线处于拉直状态下,第二柱销64会长期作用力于第一柱销61,它们的接触部位容易发生磨损,为了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第一柱销61上位于两个夹板80之间位置设有套筒66。
本装置的零件除了标准件(螺栓螺母)外所选用的材料优先选用重量轻、强度高、同时可抗腐蚀的材料,例如铝合金。本装置的零件可采用钣金工艺,折弯、冲压成型,或是采用注塑成型,注塑材料能选用金属材料,例如铝合金;或是其他的材料,例如塑料。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高空中固定线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箍和固定装置,卡箍用于连接塔身,固定装置能用于固定线缆,固定装置与卡箍连接,实现在塔身上进行线缆的固定;
其中,固定装置内设有隔层,隔层上安装有线缆固定装置,线缆固定装置固定线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空中固定线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与卡箍可拆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高空中固定线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包括壳板,壳板上设有上下两块夹板,夹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孔,卡箍上设有第一连接孔,通过两块夹板将卡箍的第二连接孔夹在中间,还包括第一螺栓,第一螺栓贯穿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后连接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空中固定线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隔层与壳板可拆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高空中固定线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隔层包括设于壳板上的第一隔层、第二隔层、第三隔层、第四隔层、第五隔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高空中固定线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根线缆采用两个线缆固定装置进行固定,线缆固定装置包括线缆底座和线缆压盖,线缆底座固定在隔层上,线缆压盖能安装到线缆底座上,线缆压盖与线缆底座之间形成一个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固定线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高空中固定线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孔为非圆状结构,呈扁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空中固定线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还包括可开启、可关闭的防护罩盖,防护罩盖与壳板转动配合连接,固定装置的两侧位置为镂空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高空中固定线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的两侧镂空位置均设有一块挡板,挡板上设有孔,线缆穿过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空中固定线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夹板上的第一钢绞线结构,第一钢绞线结构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和下夹板将钢绞线夹在中间,第一钢绞线结构再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到夹板上;
一种用于高空中固定线缆的装置还包括第二钢绞线结构,第二钢绞线结构包括设于两块夹板之间的第一柱销,第二钢绞线结构还包括锁扣和第二柱销,锁扣呈U形,锁扣位于U形的两个端部位置均设有通孔,第二柱销能穿过这两个通孔并固定到锁扣上,在安装时,让锁扣与第二柱销构成的环状结构套设在第一柱销上,钢绞线绕过锁扣并用锁紧件进行固定,实现将钢绞线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钢绞线结构上;
钢绞线上设有连接件,连接件用于将线缆固定到钢绞线上。
CN202120015008.0U 2020-11-13 2021-01-05 一种用于高空中固定线缆的装置 Active CN21581743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2276 2020-11-13
CN2020112722767 2020-11-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17432U true CN215817432U (zh) 2022-02-11

Family

ID=7580824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15008.0U Active CN215817432U (zh) 2020-11-13 2021-01-05 一种用于高空中固定线缆的装置
CN202110007989.9A Active CN112803338B (zh) 2020-11-13 2021-01-05 一种空中线缆固定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07989.9A Active CN112803338B (zh) 2020-11-13 2021-01-05 一种空中线缆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5817432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75232B1 (fr) * 1991-04-12 1995-05-19 Capri Codec Sa Entree de cable a module d'ancrage.
US6892990B2 (en) * 2002-04-02 2005-05-17 Preformed Line Products Company Modular cable support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CN200965995Y (zh) * 2006-11-01 2007-10-24 周建华 架空电缆和钢绞线防盗套
CN204940118U (zh) * 2015-07-21 2016-01-06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振动梁轨道装置
CN105762746B (zh) * 2016-01-29 2018-10-26 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抱杆支架街码
CN206114998U (zh) * 2016-08-11 2017-04-19 广东亚鹏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架空通讯线缆用地线夹板
CN207039144U (zh) * 2017-06-13 2018-02-23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电站线缆敷设装置
CN208571536U (zh) * 2018-07-30 2019-03-01 河北鸿宇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防脱落钢绞线用电缆挂钩
CN208675951U (zh) * 2018-08-22 2019-04-02 厦门农丰园大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帽式钢绞线固定结构
CN210508427U (zh) * 2019-08-07 2020-05-12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钢绞线截断保护装置
CN211480866U (zh) * 2020-02-26 2020-09-11 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线缆承挂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3338A (zh) 2021-05-14
CN112803338B (zh) 2023-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17432U (zh) 一种用于高空中固定线缆的装置
US10971915B2 (en) Mounting bracket systems for dead-end utility lines
CN109038434B (zh) 一种楔形直通耐张线夹
CN208474255U (zh) 角度可调整的链式快捷抱箍支臂
CN212012069U (zh) 一种利于延长电线电缆寿命的线夹结构
CN112071527A (zh) 一种不停电作业用螺栓固定式复合跳线绝缘子
CN214935294U (zh) 一种钢结构施工用h型钢梁吊装组件
CN209767103U (zh) 一种可调链式抱箍
CN210779993U (zh) 一种架空绝缘导线的固定装置
CN210404692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套挂式加固电缆分支箱
CN210041237U (zh) 便于安装的母线槽吊架
CN205829059U (zh) 一种锁紧装置及电缆终端塔操作平台
CN205945363U (zh) 一种电机出线电缆夹持装置
CN219281402U (zh) 一种防止线缆松脱的拉线金具
CN218829016U (zh) 一种防松脱的电力电缆安装固定装置
CN211508521U (zh) 线缆防火卡具
KR200448225Y1 (ko) 작업선 거치대
CN206135359U (zh) 固线装置
CN219592093U (zh) 一种防止鸟类驻足的防震锤
CN212380919U (zh) 悬挂避雷器安装夹具
CN217468757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塔的天线加装结构
CN210917354U (zh) 象鼻形地锚挂钩
CN214512332U (zh) 一种张紧工具
CN216277205U (zh) 一种用于抱杆拉线的锚具
US20220112737A1 (en) Crossarm for an electrical po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