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16690U - 一种带屏蔽壳的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屏蔽壳的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16690U
CN215816690U CN202121623745.5U CN202121623745U CN215816690U CN 215816690 U CN215816690 U CN 215816690U CN 202121623745 U CN202121623745 U CN 202121623745U CN 215816690 U CN215816690 U CN 215816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groove
shield shell
matching
termina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2374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友权
范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2374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166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16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166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屏蔽壳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绝缘壳体和排布于绝缘壳体内的多个端子模块,所述连接器本体通过配合组件连接有屏蔽壳,所述屏蔽壳包括折弯部和连接部,所述折弯部与多个端子模块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连接部与绝缘壳体的一侧面相接触;所述配合组件包括第一配合结构、用于限制屏蔽壳在高度方向偏移的第二配合结构和用于限制屏蔽壳在宽度方向偏移的第三配合结构,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用于限制屏蔽壳在长宽方向的偏移。本实用新型充分对屏蔽壳长宽高三个方向进行了限位,使屏蔽壳与连接器主体之间的配合更加可靠,提高了屏蔽效果,且其加工难度相对较小。

Description

一种带屏蔽壳的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屏蔽壳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2mm连接器为基本网格为2mm的印制板用的高速率两件式连接器,其能传输高密度、高速率信号,用于通讯设备的基本单元插箱中单板、背板的连接,背板引出线,单板引出线,板-板间平行连接。两件式连接器分为母端连接器和与母端连接器配合连接的公端连接器。目前,2mm弯母连接器其屏蔽壳与连接器本体之间的连接结构一般采用屏蔽壳带勾爪与连接器本体卡槽相配合或者采用榫槽结构。这两种结构其加工性差,且屏蔽壳与连接器本体配合后结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屏蔽壳与连接器本体之间易发生相对偏移,进而影响屏蔽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屏蔽壳的连接器,能充分对屏蔽壳长宽高三个方向进行限位,使屏蔽壳与连接器本体之间的配合更加可靠,提高了屏蔽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屏蔽壳的连接器,包括方形结构的连接器本体,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绝缘壳体和排布于绝缘壳体内的多个端子模块,所述连接器本体通过配合组件连接有屏蔽壳,所述屏蔽壳包括水平的折弯部和竖直的连接部,所述折弯部与多个端子模块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连接部与绝缘壳体的一侧面相接触;
所述配合组件包括第一配合结构、用于限制屏蔽壳在高度方向偏移的第二配合结构和用于限制屏蔽壳在宽度方向偏移的第三配合结构,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包括设在连接部底部的卡条和设在绝缘壳体底部的用于卡条插入的卡槽,所述卡条上开有至少一个限位槽,卡槽内设有至少一个与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凸起相配合用于限制屏蔽壳在长度方向偏移。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壳体与连接部相接触的侧面为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包括设在配合部上的至少一个定位槽和设在连接部上的与定位槽位置对应的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用于伸入抵紧定位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配合结构包括设在折弯部与端子模块相接触的一面的固定凸起和设在端子模块上表面的配合通槽,所述配合通槽宽度方向的两侧面分别与固定凸起的对应两侧面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壳体上宽度方向两侧底部位置处设有导向柱,所述卡槽位于绝缘壳体上导向柱长度方向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上开有用于避让导向柱的避让槽。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部远离连接部的一侧边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与印制板连接的连接端子。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壳体的下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用于插接端子模块的插槽,端子模块的下部插接于插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配合部上开有多个用于连接端子模块的卡合槽,所述端子模块上设有伸入抵紧卡合槽上表面的定位片。
进一步的,所述配合部上卡合槽两侧位置处设有滑条,相邻两滑条之间形成用于限制端子模块位置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底部与插槽相连通,所述端子模块上设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柱。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底部设有接触件,所述接触件用于与接地插针相接触,所述接地插针设置在与所述带屏蔽壳的连接器相配合连接的公端连接器内。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屏蔽壳的连接器,其屏蔽壳为直角结构,且屏蔽壳与连接器本体之间通过第一配合结构、第二配合结构和第三配合结构相配合,充分对屏蔽壳长宽高三个方向进行了限位,使屏蔽壳与连接器本体之间的配合更加可靠,提高了屏蔽效果,且其加工难度相对较小。
(2)单个端子模块与绝缘壳体之间均通过定位片及卡合槽、滑柱与滑槽进行了限位,稳固了端子模块与绝缘壳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保证了其配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屏蔽壳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固定凸起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连接器本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连接器本体背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绝缘壳体与端子模块配合示意图;
图7为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与公端连接器配合示意图。
图中标记:1、连接器本体,2、屏蔽壳,21、避让槽,22、接触件,23、连接部,24、折弯部,25、连接端子,3、第一配合结构,31、卡条,32、限位槽,33、卡槽,34、限位凸起,4、第二配合结构,41、限位片,42、定位槽,5、第三配合结构,51、固定凸起,52、配合通槽,6、绝缘壳体,61、导向柱,62、卡合槽,63、插槽,64、配合部,65、滑条,66、滑槽,7、端子模块,71、定位片,72、滑柱,73、鱼眼端子组,8、公端连接器,81、接地插针。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术语“上”、“下”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一种带屏蔽壳的连接器,包括方形结构的连接器本体1,所述连接器本体1包括绝缘壳体6和排布于绝缘壳体6内的多个端子模块7,所述连接器本体1通过配合组件连接有屏蔽壳2,屏蔽壳2用于防止电磁及静电干扰辐射进入连接器本体1内。所述屏蔽壳2为直角结构,其包括水平的折弯部24和竖直的连接部23,所述折弯部24与多个端子模块7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连接部23与绝缘壳体6的一侧面相接触,绝缘壳体6与连接部23相接触的侧面为配合部64。
屏蔽壳2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方向分别对应图1中的左右、前后和上下方向。配合组件包括第一配合结构3、用于限制屏蔽壳2在高度方向偏移的第二配合结构4和用于限制屏蔽壳2在宽度方向偏移的第三配合结构5。第一配合结构3、第二配合结构4和第三配合结构5均用于将屏蔽壳2更稳固的固定在连接器本体1上,防止其出现松动和偏移。
第一配合结构3包括设在连接部23底部的长条形的卡条31和设在绝缘壳体6底部的用于插入卡条31的卡槽33,卡条31与卡槽33相配合时,卡条31的前后侧面分别卡槽33的前后侧面相卡合,用于限制屏蔽壳2在宽度方向的偏移。卡条31上开有多个限位槽32,卡槽33内设有多个与限位槽32相配合的限位凸起34,限位槽32与限位凸起34相配合用于限制屏蔽壳2在长度方向偏移,限位槽32与限位凸起34相配合时,限位槽32由上至下插接在限位凸起34上两侧。
所述第二配合结构4包括设在配合部64中部的多个方形的定位槽42和设在连接部23中部的用于伸入抵紧定位槽42上表面的限位片41。限位片41为刺破弹片结构,限位片41由开在连接部23上的刺破凹槽和设在刺破凹槽底端的竖向的第一弹片构成,所述第一弹片向靠近绝缘壳体6的一侧翘起,第一弹片的上表面与定位槽42的上表面相抵紧,以限制屏蔽壳2与绝缘壳体6之间的相对位置。屏蔽壳2沿连接部23从上至下安装在连接器本体1过程中,第一弹片处于向外侧压紧变形的状态,直至第一弹片移动至定位槽42位置处,第一弹片的上表面伸入抵紧定位槽42上表面,此时第一弹片恢复原状。
所述第三配合结构5包括设在折弯部24与端子模块7相接触的一面的固定凸起51和设在端子模块7上表面的配合通槽52,所述配合通槽52宽度方向的两侧面分别与固定凸起51的对应两侧面相配合。所述固定凸起51为刺破凸起结构,固定凸起51由开在折弯部24上的第一凹槽和设在第一凹槽底部的拱形凸起构成,所述拱形凸起的拱形相对的两侧与第一凹槽底部两侧相连,拱形凸起的另外两侧与配合通槽52宽度方向的两侧面相配合。
绝缘壳体6上宽度方向两侧底部位置处设有导向柱61,所述卡槽33位于绝缘壳体6上导向柱61长度方向的两侧,导向柱61用于连接器安装时起导向作用。所述连接部23上开有用于避让导向柱61的避让槽21,连接部23底部避让槽21两侧位置处设有多个接触件22,接触件22为刺破弹片结构,接触件22由开在连接部23上的第二凹槽和设在第二凹槽底端的竖向的第二弹片构成,第二弹片向远离连接部23的一侧翘起。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用于与公端连接器8配合连接,两者共同构成连接器组件。公端连接器8内设有多个接地插针81。本实施例从上至下插接于公端连接器8内时,公端连接器8上的接地插针81会将接触件22往内侧压,保证了接触件22与接地插针81的可靠接触以实现接地,进而起到屏蔽作用。
卡条31位于多个接触件22下方位置处。所述折弯部24远离连接部23的一侧边设有多个连接端子25,连接端子25呈鱼眼形,用于与印制板连接,起屏蔽作用。
绝缘壳体6的下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用于插接端子模块7的插槽63,端子模块7的下部插接于插槽63内,多个端子模块7沿绝缘壳体6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端子模块7包括注塑本体和设在注塑本体内的多列鱼眼端子组73。多个端子模块7依次插接于绝缘壳体6内,即可组装为连接器本体1,此时,配合部64位于绝缘壳体6上远离鱼眼端子组73的一侧。
配合部64上开有多个用于连接端子模块7的方形的卡合槽62,所述端子模块7上设有伸入抵紧卡合槽62上表面的定位片71,定位片71为弹片结构,定位片71向靠近绝缘壳体6的一侧翘起。配合部64上卡合槽62两侧位置处设有滑条65,相邻两滑条65之间形成用于限制端子模块7左右位置的滑槽66,所述滑槽66的底部与插槽63相连通。所述端子模块7上设有与滑槽66相配合的滑柱72。刺破弹片结构和弹片结构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滑槽66顶部还开有方形的限位凹槽,所述滑柱72顶部设有与限位凹槽相配合的凸块。端子模块7安装时,滑柱72顺着滑槽66滑动将端子模块7插接于绝缘壳体6内,直至滑柱72的凸块下表面与限位凹槽的下表面相接触,即端子模块7安装到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为:
多个端子模块7依次插接于绝缘壳体6内组装为连接器本体1,之后,将屏蔽壳2安装在连接器本体1上即组装成连接器。屏蔽壳2与连接器本体1之间通过第一配合结构3、第二配合结构4和第三配合结构5相配合,充分对屏蔽壳2长宽高三个方向进行了限位,使屏蔽壳2与连接器本体1之间的配合更加可靠,提高了屏蔽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第二配合结构4包括设在配合部64中部的多个定位槽42和设在连接部23中部的限位片41。本实施例中,第二配合结构为:连接部上开槽,配合部上设置对应的突起结构进行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固定凸起51为刺破凸起结构。本实施例中,固定凸起为长方体形结构,配合通槽宽度方向的两侧面分别与固定凸起的对应两侧面相配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屏蔽壳的连接器,包括方形结构的连接器本体(1),所述连接器本体(1)包括绝缘壳体(6)和排布于绝缘壳体(6)内的多个端子模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本体(1)通过配合组件连接有屏蔽壳(2),所述屏蔽壳(2)包括水平的折弯部(24)和竖直的连接部(23),所述折弯部(24)与多个端子模块(7)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连接部(23)与绝缘壳体(6)的一侧面相接触;
所述配合组件包括第一配合结构(3)、用于限制屏蔽壳(2)在高度方向偏移的第二配合结构(4)和用于限制屏蔽壳(2)在宽度方向偏移的第三配合结构(5),所述第一配合结构(3)包括设在连接部(23)底部的卡条(31)和设在绝缘壳体(6)底部的用于卡条(31)插入的卡槽(33),所述卡条(31)上开有至少一个限位槽(32),卡槽(33)内设有至少一个与限位槽(32)相配合的限位凸起(34),所述限位槽(32)与限位凸起(34)相配合用于限制屏蔽壳(2)在长度方向偏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屏蔽壳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6)与连接部(23)相接触的侧面为配合部(64),所述第二配合结构(4)包括设在配合部(64)上的至少一个定位槽(42)和设在连接部(23)上的与定位槽(42)位置对应的限位片(41),所述限位片(41)用于伸入抵紧定位槽(4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屏蔽壳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合结构(5)包括设在折弯部(24)与端子模块(7)相接触的一面的固定凸起(51)和设在端子模块(7)上表面的配合通槽(52),所述配合通槽(52)宽度方向的两侧面分别与固定凸起(51)的对应两侧面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屏蔽壳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6)上宽度方向两侧底部位置处设有导向柱(61),所述卡槽(33)位于绝缘壳体(6)上导向柱(61)长度方向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屏蔽壳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3)上开有用于避让导向柱(61)的避让槽(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屏蔽壳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24)远离连接部(23)的一侧边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与印制板连接的连接端子(2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屏蔽壳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6)的下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用于插接端子模块(7)的插槽(63),端子模块(7)的下部插接于插槽(63)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屏蔽壳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64)上开有多个用于连接端子模块(7)的卡合槽(62),所述端子模块(7)上设有伸入抵紧卡合槽(62)上表面的定位片(7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屏蔽壳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64)上卡合槽(62)两侧位置处设有滑条(65),相邻两滑条(65)之间形成用于限制端子模块(7)位置的滑槽(66),所述滑槽(66)的底部与插槽(63)相连通,所述端子模块(7)上设有与滑槽(66)相配合的滑柱(72)。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带屏蔽壳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3)底部设有接触件(22),所述接触件(22)用于与接地插针(81)相接触,所述接地插针(81)设置在与所述带屏蔽壳的连接器相配合连接的公端连接器(8)内。
CN202121623745.5U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带屏蔽壳的连接器 Active CN2158166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23745.5U CN215816690U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带屏蔽壳的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23745.5U CN215816690U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带屏蔽壳的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16690U true CN215816690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82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23745.5U Active CN215816690U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带屏蔽壳的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166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90920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US10320102B2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with contact assembly
JP3142283U (ja) ラッチを備えたコネクタガイド及びそのためのコネクタ
US5037330A (en) Stacked circular DIN connector
US739021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outer shield
US1023660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ircuit boards
US707767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board hold down
CN104836046A (zh) 连接器端子
US6679739B2 (en) Terminal fitting, a connector provided therewith and use thereof
US9246267B2 (en) Connector mateable with a mating connector including a mating shell and having a mated-state maintaining structure
CN109004410A (zh) 可动连接器
CN109155491A (zh) 高速电连接器
US20210344142A1 (en) Plug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CN112952423B (zh) 一种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US20080102705A1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CN215816690U (zh) 一种带屏蔽壳的连接器
US8932077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assembly and positioning method of the same
US8460020B2 (en) Thin card connector adapted for thin card
CN108092111A (zh) 通信系统的插头连接器的插头触头
CN113437589A (zh) 一种带屏蔽壳的连接器
US20150207251A1 (en) Card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US6205700B1 (en) Module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a daughter card to a back plane
US4878153A (en) Electronic shelf assembly
JP3226008U (ja) バックルコネクタ
US4776805A (en) Card biasing device for card edge connec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