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13529U - 长焦镜头 - Google Patents

长焦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13529U
CN215813529U CN202121498291.3U CN202121498291U CN215813529U CN 215813529 U CN215813529 U CN 215813529U CN 202121498291 U CN202121498291 U CN 202121498291U CN 215813529 U CN215813529 U CN 2158135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convex
concave
lens group
telephot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982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静
王仕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ny Optics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ny Optics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ny Optics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ny Optics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982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135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135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135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组(G1)、第二透镜组(G2)、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所述第三透镜组(G3)可沿光轴移动,所述第二透镜组(G2)可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组(G2)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三透镜组(G3)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组(G4)具有负光焦度。本实用新型的长焦镜头具有焦距大、光学防抖、可见光与红外光共焦的特点,能解决长焦下温度漂移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长焦镜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焦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车辆数量急剧增加,为保证交通安全与秩序,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城市、海港、机场等环境复杂地区,一般标准镜头无法满足项目需要,需要使用能进行超远监控的长焦镜头才能获得高质量的视频图像。但是,由于大风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监控设备会发生抖动现象,从而造成图像模糊,无法正确分辨目标物,从而影响视频监控的有效性。现有的公路视频监控防抖方式较多采用摄像机数字防抖技术,这类电子防抖方案通过降低画质来补偿抖动,完全依靠数字处理技术实现。但是,电子防抖技术在画质和画面抖动之间取得平衡,虽然成本较低,但效果较差,特别是镜头在长焦状态下,画面的分辨率下降明显。另外,长焦镜头在高低温环境下离焦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焦镜头。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长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所述第三透镜组可沿光轴移动,所述第二透镜组可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三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光焦度为正的第一透镜、光阑、光焦度为正的第二透镜、光焦度为正或负的第三透镜、光焦度为正或负的第四透镜、光焦度为正或负的第五透镜和光焦度为正或负的第六透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为凸凹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凸凸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凹凹或凸凸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凸凸、凹凹或凸平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为凹凹、凸凹或凸凸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凸凹或凹凹透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至少组合出一枚胶合镜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光焦度为负的第七透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七透镜为凸凹透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三透镜组包括光焦度为正的第八透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八透镜为凸凹透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四透镜组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光焦度为负的第九透镜和光焦度为正的第十透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九透镜为凸凹或凹凹透镜,所述第十透镜为凸凸或凸凹透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2和所述长焦镜头的焦距F满足以下关系:-0.2≤F2/F≤-0.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长焦镜头的焦距F和所述第三透镜组的焦距F3满足以下关系:0.15≤F3/F≤0.3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光阑到所述第二透镜的距离d1满足以下条件:30≤d1≤8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长焦镜头的总长L与所述长焦镜头的焦距F满足以下关系:0.5≤L/F≤0.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NdL2和阿贝数VdL2分别满足以下条件:1.4≤NdL2≤1.6;60≤VdL2≤9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长焦镜头的后焦BF与所述长焦镜头的焦距F满足以下关系:0.005≤BF/F≤0.04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提供一种焦距大、光学防抖、可解决长焦下温度漂移大的问题以及可见光与红外光共焦的长焦镜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通过合理设置各透镜组的光焦度正负性,能够较好的将入射光线收集成像,矫正各种像差及色差,同时保证高低温下不虚焦,并且利用负光焦度的群组防抖有利于减小驱动系统的负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通过合理搭配第一透镜组中的正负透镜,能够很好收集成像光线,有利于校正第一透镜组的球差、像散、色差及高低温性能,同时也能够减小群内公差敏感度,保证画面的均匀性。再配合凹凸性的设计还有利于收集成像光线、达成大光圈成像,能够良好的校正球差、像散,高低温性能。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至少组合出一枚胶合镜组,如此,通过合理使用胶合镜组,可大幅度校正色差、球差和温度性能,同时易于保证公差敏感度,通过负屈光力的镜片来减少正镜片的屈光能力,使镜头能够更好的达到大像面的全画幅成像和较小的像面主光线入射角度,使得色彩还原性更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第二透镜组可沿着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从而对伴随上述透镜振动的摄影图像的模糊进行校正,实现振动状态下的清晰成像,并且第二透镜组的体积小,有利于减少驱动系统的负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第三透镜组可沿光轴移动,主要作用为实现不同物距过程中像面位置的变化得到清晰的像,校正系统的像差,有利于分担防振透镜组的折射率及光焦度,防止驱动系统负担增大。第四透镜组有利于平衡对焦群的性能,校正系统的像差,同时减小公差敏感度以及较小的像方主光线夹角,保证画面的均匀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第二透镜组包含一枚光焦度为负的第七透镜,第七透镜为凸凹透镜,从而有利于第二透镜组实现防抖功能,并且采用负片进行防抖的方式,也有利于减小驱动装置系统的负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第三透镜组包含一枚光焦度为正的第八透镜,第八透镜为凸凹透镜,从而有利于分担防振透镜组的折射率及光焦度,防止驱动系统负担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第四透镜组包括光焦度为负的第九透镜和光焦度为正的第十透镜,如此有利于平衡对焦群的性能,可校正系统的像差,同时减小公差敏感度以及得到较小的像方主光线夹角,保证画面的均匀性。第九透镜为凸凹或凹凹透镜,第十透镜为凸凸或凸凹透镜。这样,通过合理地使用胶合片,能够良好的校正球差、色差和像散,同时有利于高低温性能的校正,同时保证充分的后焦,亦能够避免对焦性能的劣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通过合理设置第二透镜组的焦距和成像系统的焦距的关系,有利于第二透镜组朝实现其防抖功能。通过合理设置成像系统的焦距和第三透镜组的焦距的关系,有利于第三透镜组实现其对焦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通过合理设置光阑到第二透镜的距离,可以有效地减小系统像差,同时分担对焦群的像差,提高整个系统的像质。通过合理设置成像系统的总长与成像系统的焦距的关系,可以有效地减小对焦群产生的像差,同时分担其余群组的像差,提高整个系统的像质,保证充分的后焦,防止缩放。通过合理设置成像系统的后焦与成像系统的焦距的关系,可以有效地减小对焦群产生的像差,同时分担其余群的像差,提高整个系统的像质,保证充分的后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通过合理设置第二透镜的折射率和阿贝数,有利于色差与高低温的校正,同时可减小红外离焦量,提升可见光与红外光的解像力。
附图说明
图1、图2和图3分别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物距为无限远时的镜头结构图、正防振镜头结构图和负防振镜头结构图;
图4和图5分别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物距为无限远时镜头的MTF图和垂轴色差图;
图6和图7分别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物距为无限远时正防振镜头的MTF图和垂轴色差图;
图8和图9分别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物距为无限远时负防振镜头的MTF图和垂轴色差图;
图10、图11和图12分别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物距为无限远时的镜头结构图、正防振镜头结构图和负防振镜头结构图;
图13和图14分别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物距为无限远时镜头的MTF图和垂轴色差图;
图15和图16分别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物距为无限远时正防振镜头的MTF图和垂轴色差图;
图17和图18分别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物距为无限远时负防振镜头的MTF图和垂轴色差图;
图19、图20和图21分别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物距为无限远时的镜头结构图、正防振镜头结构图和负防振镜头结构图;
图22和图23分别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物距为无限远时镜头的MTF图和垂轴色差图;
图24和图25分别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物距为无限远时正防振镜头的MTF图和垂轴色差图;
图26和图27分别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物距为无限远时负防振镜头的MTF图和垂轴色差图;
图28、图29和图30分别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物距为无限远时的镜头结构图、正防振镜头结构图和负防振镜头结构图;
图31和图32分别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物距为无限远时镜头的MTF图和垂轴色差图;
图33和图34分别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物距为无限远时正防振镜头的MTF图和垂轴色差图;
图35和图36分别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物距为无限远时负防振镜头的MTF图和垂轴色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光学防抖长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组G1、第二透镜组G2、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第三透镜组G3可沿光轴移动,实现不同物距过程中像面位置变化从而得到清晰的像;第二透镜组G2可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从而对伴随上述透镜振动的摄影图像的模糊进行校正,实现振动状态下的清晰成像。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组G2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组G3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组G4具有负光焦度。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透镜组G1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光焦度为正的第一透镜L1、光阑STO、光焦度为正的第二透镜L2、光焦度为正或负的第三透镜L3、光焦度为正或负的第四透镜L4、光焦度为正或负的第五透镜L5和光焦度为正或负的第六透镜L6。如此,通过透镜的正负光焦度合理搭配使用,能够很好收集成像光线,有利于校正第一透镜组G1内部的球差、色差、像散和高低温性能,同时也能够减小群内公差敏感度,保证画面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透镜L1为凸凹透镜,第二透镜L2为凸凸透镜,第三透镜L3为凹凹或凸凸透镜,第四透镜L4为凸凸、凹凹或凸平透镜,第五透镜L5为凹凹、凸凹或凸凸透镜,第六透镜L6为凸凹或凹凹透镜。如此,通过正负透镜的合理搭配,有利于收集成像光线、达成大光圈成像,能够良好的校正球差、像散,高低温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至少组合出一枚胶合镜组。这样,通过合理使用胶合透镜,可大幅度校正色差、球差和温度性能,同时易于保证公差敏感度,通过负屈光力的透镜来减少正透镜的屈光能力,使镜头能够更好的达到大像面的全画幅成像和较小的像面主光线入射角度,使得色彩还原性更佳。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透镜组G2包括光焦度为负的第七透镜L7。这样,第二透镜组G2可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从而对伴随上述透镜振动的摄影图像的模糊进行校正,实现振动状态下的清晰成像,并且第二透镜组G2的体积小,有利于减少驱动系统的负担。第七透镜L7为凸凹透镜,如此采用负片进行防抖,有利于减小驱动装置系统的负担。
本实用新型中,第三透镜组G3包括光焦度为正的第八透镜L8。这样,第三透镜组G3可以实现不同物距过程中像面位置的变化得到清晰的像,并可校正系统的像差,还有利于分担防振组(即第二透镜组G2)的折射率及光焦度,防止驱动系统负担增大。由于长焦镜头对场曲不敏感,只需选择对后焦有影响的正光焦度透镜去对焦。第八透镜L8为凸凹透镜,从而可以防止驱动系统负担增大。
本实用新型中,第四透镜组G4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光焦度为负的第九透镜L9和光焦度为正的第十透镜L10。第四透镜组G4有利于平衡对焦群的性能,校正系统的像差,同时减小公差敏感度以及得到较小的像方主光线夹角,保证画面的均匀性。第九透镜L9为凸凹或凹凹透镜,第十透镜L10为凸凸或凸凹透镜。这样,通过合理地使用胶合片,能够良好的校正球差、色差和像散,同时有利于高低温性能的校正,同时保证充分的后焦,亦能够避免对焦性能的劣化。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和长焦镜头的焦距F满足以下关系:-0.2≤F2/F≤-0.15。满足以上条件式,有利于第二透镜组G2实现其防振功能。长焦镜头的焦距F和第三透镜组G3的焦距F3满足以下关系:0.15≤F3/F≤0.35。满足以上条件式,有利于第三透镜组G3通过移动实现其对焦功能。
本实用新型中,光阑STO到第二透镜L2的距离d1满足以下条件:30≤d1≤85。小于上述关系式下限值,系统像差平衡会受到限制,解像力提升困难,透镜口径过大,从而使得成本急剧增加。大于上述关系式上限值,对于高低温和像质平衡不利。因此,满足以上关系式,可以有效地减小系统像差,同时分担对焦群的像差,提高整个系统的像质。
本实用新型中,长焦镜头的总长L与长焦镜头的焦距F满足以下关系:0.5≤L/F≤0.8。满足以上关系式,可以有效地减小对焦群产生的像差,同时可分担其余群组的像差,提高整个系统的像质,保证充分的后焦,防止缩放。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NdL2和阿贝数VdL2分别满足以下条件:1.4≤NdL2≤1.6;60≤VdL2≤90。满足以上关系式,有利于色差与高低温的校正,同时,可减小红外离焦量,提升可见光与红外光的解像力。
本实用新型中,长焦镜头的后焦BF与长焦镜头的焦距F满足以下关系:0.005≤BF/F≤0.042。满足以上关系式,可以有效地减小对焦群产生的像差,同时分担其余群的像差,提高整个系统的像质,保证充分的后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全玻璃结构,合理的分布异常色散玻璃和高折射率玻璃,达到高质量的成像效果,具有长焦,防振驱动系统负担小,成本低等性能。另外,本实用新型合理搭配正负光焦度透镜,使得不同物距下都能达到高像质性能,并且有利于高低温下温漂的校正。长焦镜头中采用一枚负光焦度的透镜朝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从而对伴随上述定焦透镜振动的摄影图像的模糊进行校正,实现振动状态下的清晰成像,大大减少防振驱动系统重量及成本。并且,本实用新型合理使用胶合透镜,有利于校正整个光学系统的色差及球差,保证可见光与红外共焦。
以下以四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长焦镜头,在下列实施方式中,以Sur1、Sur2、…、SurN来表示各透镜的面,光阑记为STOP,胶合镜组的胶合面记为一面,像面记为Image。
具体符合上述条件式的各个实施方式的参数如下表1所示:
Figure BDA0003146363420000111
表1
第一种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胶合组成三胶合镜组,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胶合组成双胶合镜组。TTL=349.5441mm;FNO=6;焦距F=500mm。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NdL2和阿贝数VdL2分别为:NdL2=1.40;VdL2=81.6。第三透镜L3的光焦度为负,第四透镜L4的光焦度为正,第五透镜L5的光焦度为负,第六透镜L6的光焦度为正。
本实施方式的长焦镜头中的各透镜的参数如下表2所示:
Figure BDA0003146363420000112
Figure BDA0003146363420000121
表2
结合图4至图9可知,本实施方式的长焦镜头用全玻璃结构,合理的分布异常色散玻璃和高折射率玻璃,达到高质量的成像效果,具有长焦,防振驱动系统负担小,成本低等性能,使得不同物距下都能达到高像质性能,并且有利于高低温下温漂的校正,保证可见光与红外共焦;采用一枚负光焦度的透镜朝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从而对伴随上述定焦透镜振动的摄影图像的模糊进行校正,实现振动状态下的清晰成像,大大减少防振驱动系统重量及成本。
第二种实施方式
参见图10至图1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胶合组成三胶合镜组。TTL=345.36mm;FNO=6;焦距F=500mm。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NdL2和阿贝数VdL2为:NdL2=1.52;VdL2=69.7。第三透镜L3的光焦度为负,第四透镜L4的光焦度为正,第五透镜L5的光焦度为负,第六透镜L6的光焦度为正。
本实施方式的长焦镜头中的各透镜的参数如下表3所示:
Surface Type Radius Thickness nd vd
Sur1 standard 187.958 7.3 1.760 22.7
Sur2 standard 2020.919 19.54
Stop standard Infinity 64.56
Sur4 standard 220.03 6.84 1.52 69.7
Sur5 standard -192.448 2 1.8 22.7
Sur6 standard 66.866 8.61 1.55 67.2
Sur7 standard Infinity 1.2
Sur8 standard 172.002 2 1.48 60
Sur9 standard 81.485 8.82
Sur10 standard 71.857 15 1.80 27.7
Sur11 standard 131.543 136.06
Sur12 standard 217.584 2 1.53 54.5
Sur13 standard 46.477 12.06(可动)
Sur14 standard 56.505 8.75 1.61 25.7
Sur15 standard 147.118 20.37(可动)
Sur16 standard 2351.77 2 1.75 52.3
Sur17 standard 15.013 1.02
Sur18 standard 16.221 6.49 1.86 26.5
Sur19 standard 110.635 20.74
Image standard Infinity
表3
结合图13至图18可知,本实施方式的长焦镜头用全玻璃结构,合理的分布异常色散玻璃和高折射率玻璃,达到高质量的成像效果,具有长焦,防振驱动系统负担小,成本低等性能,使得不同物距下都能达到高像质性能,并且有利于高低温下温漂的校正,保证可见光与红外共焦;采用一枚负光焦度的透镜朝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从而对伴随上述定焦透镜振动的摄影图像的模糊进行校正,实现振动状态下的清晰成像,大大减少防振驱动系统重量及成本。
第三种实施方式
参见图19至图2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胶合组成双胶合镜组,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胶合组成双胶合镜组。TTL=336.8mm;FNO=6;焦距F=500mm。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NdL2和阿贝数VdL2分别为:NdL2=1.58;VdL2=65.62。第三透镜L3的光焦度为负,第四透镜L4的光焦度为正,第五透镜L5的光焦度为负,第六透镜L6的光焦度为正。
本实施方式的长焦镜头中的各透镜的参数如下表4所示:
Figure BDA0003146363420000141
Figure BDA0003146363420000151
表4
结合图22至图27可知,本实施方式的长焦镜头用全玻璃结构,合理的分布异常色散玻璃和高折射率玻璃,达到高质量的成像效果,具有长焦,防振驱动系统负担小,成本低等性能,使得不同物距下都能达到高像质性能,并且有利于高低温下温漂的校正,保证可见光与红外共焦;采用一枚负光焦度的透镜朝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从而对伴随上述定焦透镜振动的摄影图像的模糊进行校正,实现振动状态下的清晰成像,大大减少防振驱动系统重量及成本。
第四种实施方式
参见图28至图3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胶合组成双胶合镜组,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胶合组成双胶合镜组。TTL=303.85mm;FNO=6;焦距F=500mm。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NdL2和阿贝数VdL2分别为:NdL2=1.59;VdL2=75.6。第三透镜L3的光焦度为正,第四透镜L4的光焦度为负,第五透镜L5的光焦度为正,第六透镜L6的光焦度为负。
本实施方式的长焦镜头中的各透镜的参数如下表5所示:
Surface Type Radius Thickness nd vd
Sur1 standard 161.762 7.09 1.92 18.9
Sur2 standard 619.843 2.38
Stop standard Infinity 32.12
Sur4 standard 172.603 6.3 1.59 75.6
Sur5 standard 1767.087 0.2
Sur6 standard 105.007 9.6 1.59 68.62
Sur7 standard -2117.13 3.36 1.90 21.4
Sur8 standard 98.864 6.87
Sur9 standard 980.439 6.52 1.74 52.68
Sur10 standard -139.936 2 1.85 30.06
Sur11 standard 379.795 160.16
Sur12 standard 1080.663 2 1.52 76.98
Sur13 standard 38.379 8.71(可动)
Sur14 standard 47.901 6.83 1.61 30.97
Sur15 standard 98.797 24.45(可动)
Sur16 standard -31.284 2 1.88 40.81
Sur17 standard 18.23 4 1.69 30.05
Sur18 standard -22.953 19.26
Image standard Infinity
表5
结合图31至图36可知,本实施方式的长焦镜头用全玻璃结构,合理的分布异常色散玻璃和高折射率玻璃,达到高质量的成像效果,具有长焦,防振驱动系统负担小,成本低等性能,使得不同物距下都能达到高像质性能,并且有利于高低温下温漂的校正,保证可见光与红外共焦;采用一枚负光焦度的透镜朝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从而对伴随上述定焦透镜振动的摄影图像的模糊进行校正,实现振动状态下的清晰成像,大大减少防振驱动系统重量及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枚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长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组(G1)、第二透镜组(G2)、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所述第三透镜组(G3)可沿光轴移动,所述第二透镜组(G2)可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组(G2)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三透镜组(G3)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组(G4)具有负光焦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G1)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光焦度为正的第一透镜(L1)、光阑(STO)、光焦度为正的第二透镜(L2)、光焦度为正或负的第三透镜(L3)、光焦度为正或负的第四透镜(L4)、光焦度为正或负的第五透镜(L5)和光焦度为正或负的第六透镜(L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L1)为凸凹透镜,所述第二透镜(L2)为凸凸透镜,所述第三透镜(L3)为凹凹或凸凸透镜,所述第四透镜(L4)为凸凸、凹凹或凸平透镜,所述第五透镜(L5)为凹凹、凸凹或凸凸透镜,所述第六透镜(L6)为凸凹或凹凹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L2)、所述第三透镜(L3)、所述第四透镜(L4)、所述第五透镜(L5)和所述第六透镜(L6)至少组合出一枚胶合镜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组(G2)包括光焦度为负的第七透镜(L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透镜(L7)为凸凹透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组(G3)包括光焦度为正的第八透镜(L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透镜(L8)为凸凹透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组(G4)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光焦度为负的第九透镜(L9)和光焦度为正的第十透镜(L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透镜(L9)为凸凹或凹凹透镜,所述第十透镜(L10)为凸凸或凸凹透镜。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2和所述长焦镜头的焦距F满足以下关系:-0.2≤F2/F≤-0.15。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焦镜头的焦距F和所述第三透镜组(G3)的焦距F3满足以下关系:0.15≤F3/F≤0.35。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阑(STO)到所述第二透镜(L2)的距离d1满足以下条件:30≤d1≤85。
14.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焦镜头的总长L与所述长焦镜头的焦距F满足以下关系:0.5≤L/F≤0.8。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NdL2和阿贝数VdL2分别满足以下条件:1.4≤NdL2≤1.6;60≤VdL2≤90。
16.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焦镜头的后焦BF与所述长焦镜头的焦距F满足以下关系:0.005≤BF/F≤0.042。
CN202121498291.3U 2021-07-02 2021-07-02 长焦镜头 Active CN2158135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98291.3U CN215813529U (zh) 2021-07-02 2021-07-02 长焦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98291.3U CN215813529U (zh) 2021-07-02 2021-07-02 长焦镜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13529U true CN215813529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80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98291.3U Active CN215813529U (zh) 2021-07-02 2021-07-02 长焦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1352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47070A (zh) * 2022-03-25 2022-06-21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
CN115494625A (zh) * 2022-08-22 2022-12-20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远比极小的长焦镜头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47070A (zh) * 2022-03-25 2022-06-21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
CN114647070B (zh) * 2022-03-25 2023-10-10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
CN115494625A (zh) * 2022-08-22 2022-12-20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远比极小的长焦镜头
CN115494625B (zh) * 2022-08-22 2024-03-15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远比极小的长焦镜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47222A1 (zh) 广角成像镜头
JP5041924B2 (ja) ズームレンズ
CN215813529U (zh) 长焦镜头
CN113341538B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物距的高分辨率光学系统及fa镜头
US10302919B2 (en) Mirrorless large-aperture ultra wide-angle lens
CN1306306C (zh) 投影变焦透镜及配备所述透镜的光学投影机
JP2020508481A (ja) 広角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無人機
CN108957704B (zh) 高清短焦投影镜头
CN113238366A (zh) 变焦镜头
CN109307920B (zh) 光学镜头
CN113589501A (zh) 长焦镜头
CN214846010U (zh) 长焦防振镜头
CN114755806B (zh) 一种大光圈长焦镜头
CN206331171U (zh) 一种透镜系统及定焦镜头
CN212364702U (zh) 大像面广角镜头
CN111999872B (zh) 一种镜头
CN209961993U (zh) 一种成像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3589474A (zh) 成像镜头
CN112433346A (zh) 一种大光圈光学系统
JPH0772382A (ja) 広角レンズ
CN109307919B (zh) 光学镜头
CN112346227A (zh) 一种变焦镜头
CN215575897U (zh) 变焦镜头
KR100272337B1 (ko) 고정초점렌즈
CN217561820U (zh) 一种变焦镜头及成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